这剧其实很适合拿来磕近土,小互动特别多。
但除此之外。
首先是香取慎吾的演技,真心让我觉得他如果表现痛心疾首就是面无表情,哭戏那么努力都憋不出泪来的话,还不如别演了。
其次是人设非常离谱。
历史上近藤这个人或许确实豪爽大方,但搞暗杀的时候可相当心狠手辣,他如果真的是个犹犹豫豫的圣母,那新选组早在上京那会就该回江户了(笑)。
再就是土方桑,剧里很巧妙地展现出土方不择手段的一面,这是写得好的地方。
可问题是我们土方桑哪!
里!
器量狭窄了?
编剧你给我出来解释一下!
还有些配角也很让人不爽,比如温和宽厚的松平容保(对不起哦,可是把新选组当干脏活的刀子使的不就是这位吗?
)还有阴险的伊东甲子太郎(搞错没啊,这位才是真儒士好吧。
从新选组脱组之后一直遵守跟近藤的约定,自己的门人从新选组脱队都没接收过,不夸张地说,伊东的死完全是新选组的问题。
)以及永远跟伊东不对付的山南(山南切腹之后伊东为他做了四首和歌。
)看得我简直吐血,说编剧和导演丑化角色吧,似乎也没完全丑化,但就是留了很多膈应人的小刺。
总之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2008年播出的大河剧《笃姬》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看这部《新撰组!
》和它多少有点渊源。
和《笃姬》的叙述视角不同,如果说前者多以描写幕府,或者说笃姬在幕末的作为以及思想的话,后者则从下至上,描写了来自不同藩的藩士、浪人对时局的看法。
两部大河剧联系起来看,也能相互佐证,使得那段历史更为丰满起来。
两者也有些共同点,那就是鼓舞人心(题外话:两者相较,我更喜欢《笃姬》的原声音乐,因为旋律细腻因而给人深刻之感;《新撰组!
》的音乐过于雄壮)。
在这里,脚本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倘若不如此,笃姬和新撰组一伙都属于成王败寇,何至于动笔描绘一番呢?
之所与能够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也在于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琢磨和刻画。
比如这两部大河剧在描绘主角时,都会从未名噪一时的时刻写起。
比如描绘笃姬在萨摩今和泉的幼年生活,父母和其他人是如何言传身受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武家女子的,为她日后的参政打下了基础;而在描绘新撰组局长近藤勇在天然理心流的执教生涯时,也交代了他心中“比武士更像武士”的雄心渊源,以及文臣武将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
所以这样50集的大河剧下来,无论是主角或是配角,血肉都较为丰满。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黑船事件当做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个不再累述。
就《新》剧本身而言,我认为最精彩的是暗杀芹泽鸭到池田屋事件这一段,以及萨长联盟形成的这出。
也是因为这是新撰组的鼎盛时期吧。
而另一方面,这时很多谋臣尚在人间,他们的很多说辞让人觉得可以细细咀嚼。
山南敬助:是他发掘了近藤勇的潜力,他选择果断离开自己原来的北辰一刀流转投到天然理心流门下,这是他的远见;他鼓动近藤勇附讲武所执教,希望这能成为他仕途的奠基(无奈幕府身份观念根深蒂固,终无果);“嗅觉灵敏”,得知幕府急需招揽人才,扩充实力,便立刻致信表达诚意,并说服近藤勇应征入伍。
然而最体现此人机智与果断地还是一些小细节,当时局发生变化时,他能立即反应出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并有应对之策。
加之山南儒雅的外表和举止,难怪受人万千宠爱啦!
另一方面,山南的死也可见新撰组内部纪律的严苛。
坂本龙马:这厮死的令人扼腕,照此剧的说法,他的理念是尽快开启日本的新时代,尽量避免日本内部的流血斗争。
他设想的以天皇为中心,以幕府将军为政府总代理,各藩竭力辅政的开国强军的设想,最终是触犯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
历史上也有对龙马之死的各种猜测,影片中把凶手归为见回组,我的想法与它一致。
因为,在新体制下,幕府倒台了,这帮幕臣就是一粒饭都没的吃了,这可绝对不行。
伊东甲子太郎:这厮心计深,倒不怎么讨我喜欢。
他勤王意志坚定,奉行开国政策,且往往心中成竹在胸;若此人是萨长出身,前途不可限量。
这三位文臣都不可多得,我觉得他们比武将更加出彩。
没有了他们的戏份,多了打打杀杀,而少了对时局的通晓,令人惋惜。
题外话:我一直对幕府表示同情,攘夷吧实力不济,幕府铁定完蛋,但是能聚拢人心;先强国吧,幕府内部的腐败,强藩的虎视眈眈先不说,和天皇的攘夷决心又不符。
就像个三夹板,我每每有这个感觉,幕府核心圈就是个倒霉蛋。
最后说说演员的演技吧。
香取慎吾扮演的近藤勇并非完人,不知真人是否如此个性,我觉得“香”的演技还缺火候,但最后舍身取义实为“勇”;土方岁三是属于越往后性格越饱满的;山南的扮演者我一直比较喜欢,就不多说了;对芹泽鸭的刻画,也颇为逼真,虽有残酷的一面,但也确实让壬生浪士组声名大噪,财政充足。
女性在其中以配角为主,个人青睐深雪太夫这个女子。
好啦,就说到这了。
若想获得更多真实,还是应该开卷细读。
近藤整个一个面瓜,历史上的近藤是优柔寡断,重视身份,但是绝对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货色,他不在乎多死一个或者两个人的。
把《新选组》当作偶像剧来拍,就不能让这些青少年俊小生们残忍无情,结果就是,主角近藤和土方都变成了黏糊糊的货色。
近藤居然为一个英国人翻译休斯肯而和永仓新八对垒。
永仓要为一个病得要死的同伴去打工挣钱,泥马不能把这片子拍成《红领巾好少年小组》啊有木有。
近藤对那种想要离开新选组的人,一向是“处理一下”,然后土方就拍山崎烝或者斋藤一去杀人的。
但是电视剧里一再把他处理成一个宅心仁厚,想要靠谈话解决组织问题(他是指导员、工会主席啊还是心理咨询师啊?
)的黏糊糊的一个人,实在是太弱化他了。
新选组的第一主角,应该而且也必须是土方,土方才是新选组的真正灵魂。
土方恶斗甲源一刀流的那一段非常精彩,从夜访被发现到杀人,再到和冲田一起杀死多人,那是刻画土方的精彩一笔。
但是在电视剧里没有(《燃烧吧剑》里有),实在是遗憾。
司马辽太郎的《新选组风云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把每个人在一个短篇里都描绘得形态各异,比如”虎彻“一段,近藤的固执和爱面子,土方的维护,斋藤的顾全大局和无所谓,店家的精明,让你都能感到这是活生生的人,近藤最后把两把真虎彻锁进箱子里的处理方式,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在电视剧里,虎彻变成了近藤的哥哥买到的假冒产品,他明知是假货还因为亲情而继续使用,真是岂有此理。
还在看,但是对人物性格是越来越失望了。
不过几场大戏还在后面,准备看武戏好了。
近藤应该是伊原刚志(电视剧里佐佐木只三郎扮演者)那样的样子,新选组应该是一部老生戏,而不是偶像小生戏。
最好的角色是佐久间象山,那个牛皮哄哄的骄傲劲实在是那种启蒙公知的性格特点:”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很重要,赶紧记下来……记下来了吗?
居然没有记,下次我怎么还能说出这么经典的话!
“
山南敬助的切腹新选组的规矩之一是离队的就要切腹,发现组织的发展偏离自己的初衷时,山南明知法规仍然决定离开。
进藤勇特意让冲田总司去追他,暗示冲田在途中放山南走。
山南是一定要逃走的,冲田是一定要追的。
两人遇到了,山南一定要跟冲田回去。
“关押”山南的屋子根本就无所谓守卫。
朋友们一拨一拨来劝山南逃走,最后山南的爱人也来劝山南带自己走,山南都一一拒绝了。
最后在朋友们面前,山南切腹了。
除了流泪,还能做什么。
会计(组里的财务总监,忘了名字)的切腹有个队员(还是个领导级的)为了买到一本珍贵的兵法书向会计借钱,却被副组长土方岁三察觉。
挪用公款属于重罪,要切腹的。
会计自己家里也有钱,立即给老家的父亲写信,让父亲把钱捎来补上公款。
土方给了会计几天时间(好像是5天)。
正常来说,土方给的时间是足够的,谁都不愿意看见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好心肠的会计切腹,所有人每天都巴巴地等着“快递”的到来。
直到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刻,“快递”的人还是没有出现。
会计怀着对生的不舍在朋友们悲伤的无奈中切腹了。
切腹没多久就听见了“快递”脚上的铃铛的响声。
除了流泪,还能做什么。
(比较解气的是借钱的人遭到队员们的唾弃,很快就被杀了。
)日本人啊。
喜欢这部长长的剧,因为香取慎吾的进藤勇,因为藤原竜也的冲田总司,因为山本耕史的土方岁三,因为堺雅人的山南敬助,因为小田切让的斋藤一,因为江口洋介的坂本龙马,因为浅葱色的羽织,因为永远在风中飘扬的“诚”字队旗。
先说这部剧,故事真不怎样。
加上sp一共50集,然而前23集拍的完全就是江户末代武士日常生活,还是特别闷的那种,顺便介绍一下今后新选组各番队长的来历,塑造一下他们的性格特点。
就连新选组建立初期,剧情也是闷得可以。
唯有到了土方岁三密谋刺杀芹泽鸭的时候这部剧才算走上正轨。
即使走上正轨,剧情还是不紧凑,本片是将重点放在人物身上,后面每当队员牺牲,都能让人感到很痛惜。
我最喜欢的人是土方岁三,接着是斋藤一,然后是近藤勇,冲田总司和山南敬助,最讨厌的人是永仓新八,相比之下芹泽鸭都要比他招人喜欢。
土方岁三之所以被称为魔鬼,就是他定了那条离队或违背武士道就要切腹的规则。
这一举措让今后许多队士都死在这里,尤其是山南敬助,总长的死让很多人都怨土方。
在我看来这条规矩是非常有必要,新选组就是由浪士组成的剑客团,如果没有严苛的法度,它肯定不成气候。
土方岁三并不是残忍的人,他虽然不喜欢山南,但也是很看重他,山南敬助死后他哭得像傻逼一样。
另外他对近藤勇的忠心也让人敬佩,新选组的一切其实都是土方岁三建立起来的,近藤勇实际上啥也没干,但是他甘愿不辞辛劳地做副长,而且从来没有反对过近藤勇,更没妄想过局长的位置。
近藤勇被斩首后,他依然活跃于反萨长的战争中以表对近藤勇的忠心。
最后被子弹击中死了。
再来说说斋藤一,他真的好他妈帅啊!
在队中就是一个沉默寡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刽子手,新选组内实力排名他应该仅次于冲田和近藤勇之后,许多介错都是他担当。
倒数第三集,他在我心中从一个帅剑客变成了铁骨铮铮的汉子,永仓新八与原田脱队后,新选组已经摇摇欲坠,他高举诚字大旗:这面旗帜收留了我,只要有我在新选组就不会亡!
在浪客剑心里,他一开始和剑心是死敌,后来成了好朋友。
看完这剧后我对这种改编很不满意,斋藤一也许屈服了新政府去当警察,但那种刻骨的仇恨是不会让他对维新派的人放下屠刀,更别说是并肩作战,斋藤一不是那样的人。
再来近藤勇,剧中他根本不像历史描绘的那么恐怖,简直就是个憨厚忠诚的农民样。
他其实是矛盾最多的一个人,他不排斥外国人,但坚持尊王攘夷。
他尊王攘夷,但是他杀了不知多少尊王志士。
他看清幕府的衰落,却到死都站在幕府这一边。
近藤勇的性格比较软,许多时候下不了狠心,没有土方岁三他估计一早就完了。
当我看到藤原龙也饰演冲田总司时我是很气愤的,这家伙把夜神月和开司毁了还不够,还要来毁冲田总司。
但看完之后还是觉得他演的很好,那样一张大饼脸居然表现出冲田如樱花般易逝的生命。
冲田总司也是剧中受到最多关爱的人,有一个说法,近藤是父亲,土方是母亲,冲田是儿子,山南是后妈,还要是特别好的那种后妈。
他病后连斋藤也老是买人参来探望他。
至于山南敬助,他悲剧就悲剧在他既想忠于近藤勇,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
永仓新八,好友死前把信物托给他,想让他带给他恋人。
结果这厮干了什么,把好友的恋人强占为妻。
新选组最困难的时候,说:我不是你的家臣。
然后离队。
近藤勇斩首时,原田赶了回来,连那个二货一样的舍助也像英雄一样赴死刑场。
结果他啥也没干。
还时时刻刻表现出一副很了不起,正义在我这边的样子,不知道有句妈卖批应不应该讲。
只看到33集,山南剖腹,后半截的历史已经知道,不打算再虐自己了。
作为本剧的中心人物,近藤勇的塑造明显是失败的(至少在中间十余集如此),无谋略、无智识、无魄力。
而且三十集后那张脸就肥成永仓新八了,表情也很蠢,实在看不下去。
只能说,不愧是一个多摩的农民了。
但是配角很强大。
1)山南敬助,总是温和微笑的,多希望他是与坂本龙马携手啊。
近藤和土方的眼界跟他俩比差太多了。
他去找明里,“在京城没有能陪我喝酒的人,只好来你这…”,孤独是很沉重的吧。
对奉命追捕而来的冲田的疑问,他答“简而言之,是累了。
”他拒绝冲田和新八的帮助,慷慨赴死,我想大概是太迷茫了吧。
若是他脱走,跟随坂本龙马,接触些新东西,内心的苦闷郁结就打开了。
他与坂本说,改变世界的,不是什么新观念,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观念迂腐狭促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好不了的。
土方岁三,他为了近藤为了新选组甘入修罗道,有时候确实面目可憎。
但冲田不小心翻看到他写的俳句时,他一脸羞涩的样子,仍然是可爱的啊。
这个平衡做得太好,让人又记起,他是那个让人迷恋的美少年。
“莺声婉转间\忘掸尘芥倾耳听\不觉指渐停。
”冲田总司,历史上的天才剑客冲田是个美男子,虽不知到底怎么个美法,但一开场看见藤原龙也的饼脸梳着月代头,真是不忍直视。
那,不过他的表现很好,有一双少年人纯真的眼睛。
2)坂本龙马,他的传说太多了,为明治维新奠定基础的天皇军,就是他努力撮合的萨、长两藩联盟。
在本剧里是个不拘小节、近于伟大的人了。
他的心里装得是家国的统一、富强,奔走斡旋于各集团之间也只是为了拨开迷雾,推动日本的未来。
(相较之下,要做到比武士更强的近藤和要做日本第一新选组的土方,段位差太多了……永仓新八,他一句“我们并不是近藤勇的家臣。
”就是对土方严苛法度的直接反驳了。
有些人对管束、强制、权利集中有本能的反感,只是不好说他若自己另立门户,会不会是另一个土方。
毕竟有人不满强权,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是获益者。
总体说这里的新八没什么特色,只是比较古道热肠。
历史上他可是能文能武,颇有思想建树的。
斋藤一,暗杀卧底这种事都是他干,每次出现要么歪着假寐,要么跟八木家小儿子一块玩。
他是无论何时“我独醒”的。
我想,无论任何时代,做一个独来独往的剑客,斋藤一是唯一没有问题的,他一定会不择手段的活下去。
3)原田左之助,这个角色很讨喜。
伊东甲子太郎,在后十几集应该会有不少与近藤、土方的争斗,但这人长了张志得意满的脸,不看也罢。
松平容保,他跟近藤勇倒是一对,纯真的很,上慈下忠的。
在时代的洪流里,谁知道应该走怎样的路呢。
那些激荡的人生也许往往如此,怀着某个模糊的信念,踏上一条偶然的道路,然后现实展现它的残酷,逼迫你选择,逼迫你一条道走到黑。
从看大河剧<<新选组>>以来,已经见到了太多的人倒下.山南先生的死,我是不解与惋惜,不解他为何不和近藤谈心就直接出逃,如果好好谈一下,至少不会落下切腹的结局,是太了解那个人不可能走上别的道路所以放弃努力了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一定要死,一定要牺牲在那无情的武士道下,无论如何那是山南先生啊,从试卫馆起就一直是同伴的人,无论如何都要救他的,不是吗?
但是在土方先生的眼里,近藤和新选组是最重要的.一直觉得近藤其实从最初开始就没有土方先生对他要求的那种抱负,而他面对如此全心全意为自己的阿岁,又怎么拒绝?
但是的确,他在被推着走,他的人生,其实受了土方很大的影响.前一刻他还在说"我就是这样做着傻事度过一生的",让我瞬间想起那个一脸傻笑却心怀宇宙的笨蛋辰马,后一刻他就应声倒在血泊中,而电脑前的我,眼睛干涩.这个男人,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的男人之一,甚至我认为他是个奇迹一般的男人.脱番没有组织的他,是完全为了国家在奔走,以business的思想促成了萨长的结盟,那一刻我拍板大叫"坂本龙马你太强了!
"是的,他的强大,在于他思想的前瞻和开放,在于他的胆色和智慧.而最为人动容的,就是他那颗忧国之心.所以他的死,和山南先生的死给我的感受不同,他的死令我觉得非常不公,他还没有看到新的时代到来,还没看到国家走上正轨,尽管他是那个享有最大功勋的人,即使这么说也不为过.他看到曙光了,生命却终结于天亮前的那一刻.于是无比为他惋惜,如果他能伴随他所一直为之努力的新国家的诞生成长繁荣该多好,就像看着孩子长大的父亲.所以他的死,作为观众的我极为不甘.
虽然快进过,但还是从头到尾把新选组看完了。
第一次看完一部大河剧啊。
***幕末时期,是日本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吧。
旧的体系已经摇摇欲坠,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未来到底该怎么走呢?
在最开始佐久间象山就对21岁的近藤勇说:人生下来的最初十年只需考虑自己的事;接下来的十年要考虑到家人;跨入二十岁之后的十年,要开始考虑自己生长的故乡;然后等到了30岁,就要考虑国事;40岁之后,要考虑天下事。
现在20岁的你,只需考虑自己故乡的事即可,然而为了十年后,到必须考虑到国事的时候,能够正确的下判断,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
不管我们要考虑怎样的事,都请努力督促自己要不断的进步吧。
突然想要了解这一段历史,还有我们国家这一段的历史。
对过去如果认识得更清楚,可能也更能看清未来的路吧。
***在看义经的时候,对于历史,其实就开始绝望。
因为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人类的历史,翻来覆去,好像就是那几件事不断地在循环而已。
看新选组的时候,觉得历史观好像要崩坏了。
历史中的新选组或许并不是像剧中一样,真实的近藤勇也绝对不会那么善良,可最终获得了胜利的倒幕派,不也是和幕府同样丑恶的吧?
历史,似乎从来都是力量决定一切,正义的位置,在哪里呢?
***土方最后一次去见他哥的时候说:最后却给土方家抹黑了。
他哥的回答是:别说傻话,你们在诚字大旗下在京城与时代战斗,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快的呢?
是的,他们失败了,他们效忠的将军也不战而逃将他们遗弃,出身低微的他们快速崛起也快速陨落,几乎每一个人的下场都那么悲惨,最后还被后人指责保守落后,阻碍了时代的进步。
可他们毕竟一直走着自己的路,哪怕这是一条通往失败和死亡的路,哪怕背离了时代的方向,也一直没有回头。
我想这也许是,人们偶尔也会更喜欢失败者的原因吧。
***天才剑客冲田在最后感叹道:这个国家和平了两百多年,现在的战争终于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剑的时代却不复存在,已经是枪的时代了。
再强再快的剑,也比不过一颗子弹。
可即使在今天,电视上也总播着很多非常可笑的古装剧,我们仍然喜欢武侠小说,江湖和侠义, 偶尔也能让人热血一把。
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怀念,到底是来源于我们没有进化掉的野性,还是别的什么呢?
***新选组里面,更多人或许喜欢山南,据说山南切腹的那一集是在49集中唯一破例重新播出的一集。
并且在播出时得到一番的反响,其中还有部份狂热的戏迷写信给电视台要求“请不要杀死山南”。
但我最喜欢的,是土方。
二维的新选组看多了以后,一开始看到真人版的也不适应,就像很多冲田的粉丝不能接受藤原的大脸一样。
可49集看完,觉得土方似乎就应该是那个样子。
为了近藤甘愿扮演魔鬼副长的角色,制定了残酷的法令从不松动,屡屡逼人切腹,用酷刑逼倒幕人员开口,暗杀的时候从不手软,就是这么一个顽固几乎不尽人情的角色,但在新选组从京都撤离的时候,因为把大量的钱分给队士,被人说这次还真是宽大啊,土方笑着说:我也想偶尔被人叫做菩萨副长。
在NHK关于土方的纪录片中,主持人承认土方的死对于日本历史没有任何影响,但在武士政治危急存亡的关头,土方却认为:受惠于武士社会的人,此恩虽小,但仅因这是时代潮流就随波逐流吗?
他本是一个很早就割掉了发髻,脱掉了和服,礼服和长靴都穿着得体,能很好的适应新时代的人,却反而以这个姿态愚直地抗拒着时代,背着时代越跑越远;而很多人与这个背影产生共鸣。
你可以说这是愚蠢,可以强调生命的宝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就是会被这样的事打动。
最后以一句抄来的话结尾吧:纵使被历史的车轮沉重地碾过,那种毫不屈服的挣扎的姿势,是会永远留在后人的记忆里的吧。
推动维新,当时日本人用的手段是刺杀,在中国只有女人和恶人才刺杀自己的政敌,无论是谁,杀人都应该经过法律程序吧,因为开启刺杀之路者必死于刺杀。
这个电视剧让我看明白了点日本文化的面目,日本文化的真实面目就是愿意粉饰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和仁人志士,做什么事都是为了国家正义,正因如此文化,才会有至今仍然不承认自己是二战始作俑者而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论调出现。
最明显的在这部剧里体现的,无外乎就是近藤勇每次暗杀一个日本维新历史上的牛人的时候,他都是白莲花,要么不知道,要么就是下令不许杀,但指令到时人已经死了,要么就是情非得已,反正就是没他什么责任。。
他是白莲花。。。
看这个剧有点像看范冰冰版的武则天,近藤勇和新选组是一群白莲花。
最e心的就是刺杀坂本龙马后,他还在那哭,真是兔死狐悲,当bitch还立牌坊。
再者,各位群众,你们是正常的人类有正常的思维,从你得到的教育来看,你认为是历史上的暗杀组织新选组是正义的吗?
一个暗杀组织,被一个国家堂而皇之的美化成这样,也就是日本文化会这样做吧。
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根髓,绝不承认自己是邪恶的,就是死,也是不论好坏,都是玉碎;就是认罪,也是被逼无奈,我虽然认罪,但是我是为了人民我才犯罪的啊!
所以我的犯罪动机是好的,我杀死坂本龙马这个事儿绕不过去了吧?
那么日本人就写成是并非我要杀死他,是我要放过他但是没有来得及啊。
这大概就是日本文化的根髓吧。
新选组下到手机里断断续续看到二十多集,看到双副长极有默契的眼神交流,看到新选组慢慢壮大扬名,看到民那和谐友爱地打闹斗嘴,我没有再看下去。
我知道即将而来的是争执隔阂,脱队出走和局中法度,我不敢看。
如果一切能停留在那个节点该有多好,可惜即使我不看,31-33集依然就在缓存里,结局早已拍好。
无论是我,亦或当初的观众,都无从改变。
终于在周末等丸子等得百无聊赖之时,我忍不住点开了视频。
很多次很多次,看堺桑上的一些节目访谈时回顾的VCR都会出现山南切腹的那一幕。
本以为看过了太多次,我并不会如何动容,就像已经被剧透过结局不会意外了。
可当明里收起傻傻的笑脸,眼中含泪地说:“如果我哭的话,他会伤心的”那一刻,眼泪还是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而看到土方靠着近藤的肩膀嚎啕大哭时,屏幕外的我也和他一样哭成了个傻逼。
曾经觉得当初写信给NHK要求“请不要杀死山南”的观众很傻,历史怎么能随意改变呢?
可当我自己看到众人那么多次地努力想要放他逃走,心里也急切地几乎骂娘“我靠快走啊!
求求你走啊!
”不切实际地幻想有人能来把这货打晕了扔出去……但山南一次次关上那扇生之门,带着微笑地选择了死亡,我的心也跟着落到谷底。
不得不说堺桑的演技太让人入戏了,而历史带来的真实感又是那样无奈和决绝。
历史怎么能随意改变呢?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山南先生能好好地活下去,也已经于事无补。
这就是历史的残酷之处。
历史的结局是不能改变的,而历史同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弥补历史上那些深重的遗憾。
看完33集的那一刻我就在设想,有没有办法改变山南先生的结局呢?
我想,不如就写总司根本没有去追随便逛了一圈回去报告说没找到人不就成了——不,不行,即使没人去找他,按照山南先生的性格,他最终会自己跑回去的吧。
那不如,就写把他打晕了带到江户——先不论山南剑术高强,就算被打晕了,早晚也是会醒过来的,他已生死志,即使困住他不让他回新选组,这样活着又有何意义呢?
那么从一开始就阻止他去试卫馆?
但是山南先生说过,他从来不曾后悔推开试卫馆的门啊,没有了山南,新选组很有可能走不了这么远……问题的根本在于,山南之死是他自己的选择,只要不OOC不改变山南的性格经历,他最终只会这么选择,选择为了新选组,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所以即使旁观者再如何遗憾如何悲伤,如何挣扎着想要挽回什么,也不过是徒劳的一厢情愿罢了。
对于幕末的派系不是很熟,所以对山南总长心中的理念和矛盾所在有点不太懂。
可以看出来从一开始,他的想法就和近藤土方有些不同的,他目光长远、学识丰富,儒雅温和得不像一个剑术高超的武士。
为什么不和龙马一起走非要以死给新选组敲响警钟呢?
我觉得一方面新选组是他付出很大的心血的成果,另一方面以当时的人的角度来看,谁知道哪一方势力才能真正让日本走上光明的前路呢?
在时代的洪流里,所有人都是迷茫着摸索前行吧。
土方他的目的单纯坚定,就是想让近藤出人头地,一开始浪士组也只是为保护将军守护京城。
而山南他想的更多,也就更加矛盾和迷茫。
究竟是从何时,土方和山南渐渐疏远了呢?
当我意识到的时候,山南在池田屋事件前后就已经下线了。
而我觉得山南绝不仅仅是因为被排挤冷落就愤然切腹的。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培养的新选组和那些勤王志士死斗不休,就像龙马君所言,日本人之间内斗不休,究竟是在干什么啊?
土方不懂山南的忧虑矛盾,拒绝了他想“休息”的请求。
可是却在山南黯然离去之后被总司一语道破“你居然这么看重山南先生啊?
”是的,土方需要山南制衡伊东,但我不觉得这仅仅是工具般的利用,从土方擦了擦鼻子移开目光的回答“那又怎样”里分明能感觉到,其实土方是很信任山南的。
他排挤山南的行为我觉得动机很简单,为了树立近藤的权威,让近藤出人头地。
所以这才是最虐的地方啊,我宁愿是土方和山南争斗得你死我活反目成仇,最后山南迫不得已出走。
可并不是这样,至少在剧中,试卫馆一群人之间的感情从未有过疏离,即使理念手段上有不合之处,但彼此还是好朋友,还是能托付性命的生死之交。
可是,山南已经无法再和他们并肩走下去了。
他矛盾痛苦,想要出逃却无法真正离开,他的心他的理想他的一切都交付给了新选组,即使他的人离开了,那些心血又怎么能像没有交付过一样轻易抛弃呢?
换个角度想,也许这个时候死去才是最好的吧,他就不会看到自己呕心沥血的新选组灭亡的惨烈,在这个时候死去吧,他就不用去面对至交好友一个个壮烈赴死。
如果他真的和龙马一起走向维新一派,那才真的是,情何以堪啊。
所以我们,不用悲伤,就诵一首和歌,悼念我们心里永远的,新选组总长,山南敬助。
“ 春风に吹き诱われて山桜 散りてぞ人に惜しまれるかな ”“ 吹く风にしぼまんよりも山桜 散りてあとなき花ぞ勇まし ”— 伊东甲子太郎山南不后悔推开试卫馆的门,不后悔选择以死规劝,但我想他应该也是有遗憾的。
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遇到一个懂他的人。
也许性格所致,山南也不常向人坦露内心的想法,即使面对志向相仿的龙马。
近藤和土方也只看到眼前的争权和拼杀,忽视掉了山南的矛盾和挣扎。
人生难得一知己,不被人理解、无人懂得的寂寥,山南先生在对月独饮时是否有过叹息呢。
遇见明里,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终于能有一个人听他谈论那些家国政治,不用再一个人郁结于心,脸上的表情也生动了许多。
不幸的是,明里跟那个时代的女子一样,她听不懂什么勤王什么攘夷,她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却并非山南的知己。
不过这份幸运还是要大得多,能有一个人听一听他讲政治讲历史,能有一个人可以迁怒,心中的那些不平不甘和愤懑至少也能消解许多了。
这样呆呆笨笨的小女子,对于已生死志的山南先生而言,也是一个能够小憩心灵的慰藉吧。
和很多人一样,我本也觉得明里不过只是一个呆笨的不知为何得先生青睐的女人罢了。
她在山南准备切腹之前拉开那扇窗户,依旧明媚的带着一丝傻气的面孔让人不由得有些冒火,觉得她很烦。
可镜头一转,她神色黯然问山崎:“他要切腹了是吗?
”那一瞬间我和山崎一样都惊住了——原来她并非一无所知。
她眼中含泪凄婉地说:“如果我哭的话,他会伤心的。
”直戳泪点。
原来她的傻气她的开朗,都是为了宽慰山南故意表现出来的。
明里啊……她也许是不能理解山南先生的思想志向,可是她能懂得山南的落寞明白他的孤独,尽她最大的努力去跟上先生的脚步,陪伴在他身旁。
即使明知对方许诺的约定永远也不会实现了,她问“真的吗?
”山南先生循着她的口音应了句“真的”,那么她愿意这样相信,等待着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人。
瞎编吧
众美男集结,算是比较养眼的一部剧。但是男主的人设未免过于单薄,剧本需要展现的不是圣人,而是一个带有一些理想主义,或可爱或严肃的领导者,几大配角也不算形象鲜明,剧情转折过于生硬。总体来说,优缺点明显。
胜海舟说得对,新选组就是一群落后于时代的剑士而已。懵懵懂懂地入世,站到了时代潮流的反面而不自知,有的只是愚忠和江湖义气。后半段极大地夸大了新选组作为幕府鹰犬的作用,不过观众不会在意,他们只是看到一群热血男儿如樱花般绽放和陨落的过程。但大部分时间实在是太无聊了,难为三谷了,这帮人真没干什么正经事。
要是给这个版本的总司评分的话至多二星 演员不错但是编剧太脑残 至少总司这条线编得太残
可爱的大锅饭。看得爽。
我家阿一
美少年,美青年,美大叔
正妻见小妾那段真笑死我了
山南队长的部分每次都让人很心疼啊 o(╯□╰)o
cosplay
剧本出色,历史人物美化过度——这点是大河剧一向以来的通病。
剧情有点雷,美化严重,看的堵心,但是音乐很棒,还有堺雅人演的山南敬助是真不错。题材选的一般,保守组织的覆灭,组内斗争严重,山南敬助和永仓新八真是可惜了,跟错了人
前面十几集无聊哦
一半,撑不下去了。实在无趣的一版,虽然作为复习和补遗新选组历史还挺好用。还是比较喜欢司马君对人物的理解和描绘,看书去看书去~~~
#大河剧# #三谷幸喜#2019 |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做错了也要做,确实不容易。有小理而无大义,但统治阶级需要的宣扬材料不就是这种。看过笃姬再来看这部没法代入编剧想让观众代入那个立场,特别一边(依传统)把龙马夸上天,一边又往死里黑胜海舟(这位什么时候在乎过武士道那一套说辞)。很多古畑系列的配角。|2022-04-26 想看
有點洗白過頭了,邏輯上說不通。
前三分之二太无聊了,最后了才有幕末风云的样子。人死的差不多了,人物弧光也出来了,三谷也幽默起来了
大河剧的老毛病,节奏慢,洗白、狂吹主角,近藤勇都快成近藤玄德了
山南cut(山南五星😭
先读司马辽太郎的《新选组血风录》再看此剧,平面的人物以偶像面貌出现在眼前,很不一样的感觉。若在中国,新选组这样的团体必定被贴上反动逆流的标签供群众唾弃,正如所有失败者的命运。而在日本人看来,只是人民内部路线的分歧而已,难怪日本人不吝以”志士“,”热血“这些美好的词汇来溢美新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