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不说话的部分还蛮好看的,乡村风景、街舞蒙太奇、抢凳子大战,甚至主角颜值、恋爱细节(影子、几个吻),都算养眼,艺术指导舞美这些都合格。
但这越发反衬剧情薄弱,电影全靠这些舞撑起来。
以下用作对比的都是我看过的片子,可能非拿经典做对比有点强求,但我其实无意分出所谓高下,只是想借此探知自己心目中好的歌舞励志爱情是什么样子。
看片量限制,有些例子甚至都不一定恰当,见谅。
一、歌舞歌舞撑场,我能想到一类是纯粹歌舞片,一类是glee、完美音调这种比赛形式。
跳出去里舞蹈主要有打工学舞、受辱斗舞、恋爱练舞、终极比赛这几段,拍的很炫很好看,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边打工边学舞那段编排的还不错,后期恋爱+排舞就显得散乱,虽然素材经过剪辑很有励志感,但更像广告片的效果,如果能把舞和剧情有机编排,观看效果会更好。
但根本原因还是剧情驱动不足导致,没法怪舞蹈。
肤浅的剧情哪里能求来有深度的舞蹈!
二、追梦主角是村姑,但不像跳出我天地英国80年代煤炭工人运动的时代背景,乡土成了搞笑噱头+功夫桃源。
乡村戏集中在开头,乡村歌舞团暖暖场就一笔带过(本来应该展示主角舞蹈的根源,但这段还拍的雷人不好看,张雨绮挑着扁担扭腰太雷人了),饭桌上筷子戏好看,引出主角会功夫,这也是她舞技的基础;重头戏抢凳子很搞笑,本可以表现主角想出城的激动,可惜并没有突出张雨绮的夸张表演,让她轻而易举拿到板凳,这样就模糊了重点,只剩搞笑而已了。
后面许愿也不是跟舞蹈有关的愿望。
主角并非为跳舞而进城,是为进城而进城。
到城市后,主角突然没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冲击、乡村村姑到时尚舞者的真实过度,影片里的转变、痛苦,都很符合故事套路,但缺少生活气息,无法让人产生内心深处的认同。
出城后第一个桥段是整容帅哥吴彦祖出场,又是负责搞笑跟舞蹈无关。
之后主角立即被城市里舞蹈宣传片吸引,缺少一个寻找-找到的过程。
后面骗子部分倒是终于给了动机-参加舞蹈比赛。
男主出场夹在主角进宿舍闹剧小片段之间,时间还不一致。
让他更早跟女主交集会好一点。
进入正题之后电影好看很多,女主的舞蹈开始不那么雷人,变得有感染力。
舞蹈是什么?
生命力,情感抒发,对身体的控制。
女主生命力来自于乡村的劳动生活和纯朴热情的环境,自幼练就的一身功夫是身体基础,这其实可以是个很动人的故事。
可惜影片对女主舞技提升过程的处理虽然已经达到好看水平,但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仍有缺憾,招牌式的大笑也因此雷多于感动。
不过有一处,斗舞,很精彩,被嘲笑后的反抗与争胜心跟街舞的气质很契合。
三、爱情-最薄弱的环节造成追梦无力的罪魁祸首就是影片后段对灰姑娘套路的投降,编排按套路驱动,而不是靠新鲜而合理的故事驱动。
歌舞片里男女主人公一般是因歌因舞生情,而跳出去的男主太符号化,对他的背景性格塑造粗糙导致他爱上女主是那么模式化,吃饭买衣服误会妹妹这些大俗套。
不知道换演员事件有木有让剧情换血,如果男主也会跳舞可能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换个角度,励志片,再缩小范围到小鸡电影,女主是故事中心,男主是花瓶,其实可以围绕“追梦的舞者”做很多展开,那个没有天赋仍热爱跳舞的男白领就不错,女主单纯接受男主帮助可以免学费到此为止都可以。
但拜托编剧可不可以再努力一点点,让后面发展更精彩更走心呢?!
【驱动力可以是乡村城市的冲突与融合(例如可以让女主和之前嘲笑她的姑娘合作一段)、功夫本能的释放(但不要一口气全留最后交差)、甚至女主来跳段求偶舞都行啊!
不能指望村姑多深刻,让她为了爱情更主动一点也不错啊!!!!!!
(此刻感觉自己是天才=.=)】四、周星驰影子(借鉴木卫二影评)抢凳子、转变的宿舍管理员和男白领屌丝追梦气质五、next人家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够好看。
我想是因为编剧里木有dancer,dancer只是视觉工具吧。
把类型套路和真实舞者的人生好看地融合?
从故事出发。
走走心。
多动脑子。
舞蹈部分之外的配乐很一般。
有些离谱,有些牵强,特别是女主角,太离谱了,脱离生活太远,我是大山里出来的,我都是庄家人,看得我全身麻,都睡着几次,然后又倒回来看,现在终于看完,这样的烂片太浪费我们的时间了,希望少出.虽然说结局很好,但后面的事大家都是想到,这村姑可怜加可悲,这片总之烂得我想骂人,我看是你不得拍的了吧,拍不了就别拍,拍出来浪费钱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紧张我还是很期待与莫文蔚分手后的冯德伦在圈子中的动态的,可以说是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触碰《跳出去》这部电影。
但是它给我带来的,除了失望就是失望。
一。
剧本当我看到看了五个镜头就可以想到下一幕要发生什么的时候。
我不知道是我的专业技能变强了,还是编剧的情节太老套了。
此时我很想知道编剧要呈现给观众的到底是什么?
设置一个只知道傻笑的彩凤是戏剧,设置一个王老五帮到了穷困潦倒又对生活报以希望的灰姑娘,尔后不仅收获了事业又得到了爱情就是催人泪下的感人爱情故事,还是一个和《精武门》相似的姐妹篇或者是兄弟篇?我曾沉浸在《秋日传奇》中,曾感动在《布拉格之恋》中,也许你说这些都太文艺了。
我也曾在观看完《白银帝国》后,为郝蕾扮演的坚强女性而崇拜不已。
所以,艺术与非艺术都不是抓住观众的主要因素。
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编剧在设计人物的时候一定要将人物立体化。
一定要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一个所谓的自己。
好吧,你可以说这是个戏剧。
而我却不知笑何方?
笑何事?
二。
镜头其实老师口中的“动接动,静接静”并不是我所追求与崇拜的。
首先承认我个人崇拜的电影是西部影片。
美丽的景色和完美的旋律是抓住我的主要原因。
但我也喜欢很多小制作或者是新导演的镜头运用。
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天安门,对毛主席等镜头的推、拉、摇、移中,尽显了崇拜,景仰之情。
说到这,我十分不理解导演在影片前部分对公(母)鸡的特写是何等的用意?
ps:导演: 冯德伦。
监制:周星驰 编剧: 曾谨昌, 王芸, 冯德伦 想让我们如何的跳出去,或跳向何方?
今年的12月贺岁档的厮杀就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宣传不利的《跳出去》纵然有周星驰这样强大的后盾,在影院的上映场次也可怜到一天只有一场。
很庆幸我没有错过这部贺岁片。
《跳出去》周星驰监制,电影讲述的是周星驰最拿手的为梦想奋斗的小人物故事。
你甚至没必要知道导演它的人是谁,因为无论是谁,最后这电影都必将“星”味十足。
如果不是“山歌三人组”时不时在电影里蹦出来显摆一下东北二人转,我真的有回到90年代初期看港片的感觉。
《跳出去》有一个略显俗套的故事(哪有不俗套的励志片?
),但带给我们的感动却没有打折。
所有心怀梦想的朋友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对于今年的贺岁档来说《跳出去》绝对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片。
“星”味十足:周星驰电影大串烧虽然周星驰只是担任监制的工作,但《跳出去》依旧“星”味十足:编剧曾谨昌、配乐黄英华都是周星驰电影里的御用班底。
尤其当电影最后张雨绮耍起那套太极功夫+街舞时,背景音乐竟然是remix版的《少林足球》插曲。
我激动的内心一直跟着它哼唱节奏。
这看的不是电影啊!
是情怀啊!
演员方面也是“星光帮”的集体出动:“星女郎”张雨绮饰演彩凤;“最胖星女郎”姚文雪饰演彩凤的朋友小雪;《跳出去》中扮演“星探”的李尚正曾在《长江七号》里出演曹老师一角;《喜剧之王》、《少林足球》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反派”冯勉恒这一次在《跳出去》中终于以正面形象出现;出镜方式最特别的当属星爷的老搭档田鸡(田启文),用照片中“演绎”了整容前吴彦祖的模样。
造型方面:张雨绮那一抹浓密的“胡茬子”立马让我们想起了《家有喜事》里的吴君如;时不时挠胸的歌唱爱好者则是升级版本的“如花”。
表演出色:张雨绮仍需进步 配角各个精彩《跳出去》几乎是张雨绮一个独挑大梁的一部戏。
依旧不能改变“星女郎必扮丑”这一定律,张雨绮扮村姑的同时还粘假胡子,可惜无论怎么努力还是一股子城市人的气质。
没办法!
有些东西就是与生俱来的。
我不是说城市人的气质,我是说演技。
这部电影过后“大笑姑婆”这顶桂冠大概也将从杨千桦身上移交到张雨绮,所有的演技都用来表现在傻笑上了,尤其在餐厅吃饭那场戏。
傻笑着和立威廉讨论“快乐和金钱是否成正比”,感觉就像一个低能儿被智者灵魂附体。
看到简直让我想喊cut。
最最受不了的还是她在电影中总爱无缘无故提高一个八度说话,就好象带了助听器(且电池没电了)的听力障碍人士。
张雨绮略显呆滞的表演总能让我想到巩俐大姐在《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演出,同样都是很差劲,区别在于:和张雨绮对戏的是立威廉,在菜鸟立威廉的衬托下,张雨绮倒显得没那么差劲了。
巩俐比较差,因为和她对戏的是周星驰。
好在张雨绮还算努力。
苦练舞技,总算还是给了我们一点惊喜。
男主角立威廉表现尚可,风度翩翩的样子让我想起了《麻雀变凤凰》里的李察·基尔,人物设置也和李察·基尔非常像。
总之,始终保持微笑就对 了。
电影中真正大放光彩的是配角:帅哥吴彦祖饰演的“哈佛”毕业整容师(让我想到唐牛);李尚正扮演的“长相混血”的星探(让我想到田鸡);袁祥仁饰演的老爸(让我想到,,,袁祥仁);雨伞不离身的宿舍管理员(让我想到包租婆)……等等,基本上只要配角出场,影院里必然响起爆笑声。
坚持原创:09最有创新精神的喜剧片山寨化的今天,对喜剧电影的最大影响就是所有搞笑桥段、台词都照搬流行话题或是照抄网络流行语。
《唐朝来客》、《熊猫大侠》、《火星来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就连“亲爱的葡萄”刘镇伟在《机器侠》中都不能免俗的山寨起来。
当这些基本雷同的笑点在大银幕上一次又一次密集的出现时,作为观众的我们真的不知道是该笑还是哭。
《跳出去》坚持原创的作法在这样一个山寨文化横行的今天显得多么的珍贵。
“一样米养百样人,做人特别一点有什么不好”、“自从你妈死后,家里就剩我一个男人了” 当我们在影院里听到《跳出去》里如此精彩的原创对白除了开怀大笑更多的是感动,大概喜剧界一直还在不断寻求创新精神的也就只剩周星驰一人了吧。
虽然《跳出去》在剧情发展上存在着一些瑕疵,例如彩凤爱情戏的铺垫和发展都显得有些不足,但和近期上映的喜剧电影相比,《跳出去》绝对排名第一。
在看《跳出来》的时候,俺心里一直想的是:啥时候才能在大银幕上再看到周星星咧?
……唉,,,也只能就着老片温习温习吧!
http://ent.163.com/09/1204/23/5PNPMNCD00033PMI.html 有改动,而且改动的非常大。。。
•这是哥伦比亚(亚洲)投资给星辉拍摄的第三部电影,也是第一部打上“星辉海外 制作”logo的非周星驰导演作品。
•《少林足球》是功夫+足球,《跳出去》就玩功夫+跳舞。
•笑料是非常周星驰式的,但就如《长江七号》般大都熟口熟面。
熟悉星爷作品的观众相信都会发现这点,不再赘述。
整部影片流露出浓浓的周式喜剧痕迹。
•周星驰电影中超自信的丑男陋女是少不了的,从《功夫》之后又加多了个恶死的包租婆。
《喜剧之王Ⅱ》星爷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凤姐呢?
•不仅笑料似曾相识,动作设计亦然。
例如袁祥仁和张雨绮吃饭时的筷子打斗戏《精武家庭》冯德伦就已经用过一次了。
•黄英华现在成了星爷的御用配乐师,也有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听听低沉的男音solo就知道了(自《暗战》始成滥觞)。
永远忘不了黄生一个人吃掉一桌子饭菜的雄姿。
•张雨绮的表演方式我不喜欢,也顶唔顺似杀猪叫的“山歌”。
结尾大家一边跳舞一边出rolling,不禁让人想起张艺谋大导演的年度巨作《三枪拍案惊奇》。
也太令人觉得不踏实了,那段爱情,是爱情么?
感觉发展的速度太快,中间没有太多的过渡,我接受不了这点,但是也像童话故事那样给人很多美好的想象,毕竟这是喜剧。
见过烂的片子,没见过这么多帅哥的烂片真不是一般的烂,张雨绮的表演也很烂我都懒得写评论了 真是垃圾片
影评页面:http://movie.renren.com/comment.do?d=detail&id=103700&ref=minifeed 不明白为什么制片方想要发行一部影片,靠它赚钱,缺任何前期宣传都没有,甚至上映前三天都没贴出宣传画?!
难道仅仅为了满足一下个人的发行数量?
《跳出去》的上映时间刚刚好是一干小片子在“两蛋”档期充当票房炮灰的代表时段!
在第九区和暮光之城之前才看到的预告片,一时间让我措手不及,但是美丽的张雨绮主演,周星驰监制,外加冯德伦导演,这么多噱头可宣传,这么大的票房潜力,我想不明白制片方为什么把档期定得这么绝!
至少我看了预告就有很想看的冲动!
关于“中国老百姓自己的街舞影片”,我被深深深深地伤害了两次,一次是某数字电影《街舞少年》,另一个是《精舞门》。
《街舞少年》懒得说了,估计根本极少数人极少数人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的存在,但是我看过,还是在电影院,那种欲哭无泪至今记忆犹新。
而对于《精舞门》,欲哭无泪已经根本无法形容这种雷雨交加之夜被人绑到避雷针上的感觉了!
记得我俩大老爷们看这片子,到了最后我俩的手紧紧地捏在了一起,每次雷人的镜头,台词出现,我俩就抓紧对方,以免在满场人面前破口大骂,到电影结束时手基本没有知觉...这就是我对《跳出去》所做的前期准备。
于是“至少张雨绮漂亮”的思想一直支撑着我别错过别错过。
反观影片,村姑形象让我对美女的一丝希望破灭,即便她的艳俗晚礼装出场,我还是失望,而我所不期待之处无不在闪亮着星爷喜剧的光辉,使得影片成为了贺岁档之前最后的惊喜!
说是惊喜,并不是影片有多么精致,毫无瑕疵,而是看了一年粗制滥造的山寨喜剧后,我觉得《夜店》《倔强萝卜》以及这部《跳出去》是很有诚意,绝对不山寨,不以无理取闹哗众取宠,虽称不上优质喜剧,但至少出发点好。
张雨绮的小胡子出场就直接为影片贴上了“周星星”标签,山歌三人组的喜庆开唱加上乡里乡亲的雷人客串,月亮代表我的心舒缓音乐下的板凳之战,都让人无限怀旧起港产星爷戏剧的魅力!
大家都在发自内心地笑,一直笑到彩凤闯入格格不入的大都市上海。
起初的肥婆监工以及山歌三人组里的男人婆都是很有喜感的,但是到了立威廉扮演的老板看上了村姑彩凤之后,剧情开始往堆砌狗血桥段方面发展,观影乐趣急转直下,直到最后的街舞巅峰对决,差点有把我拉回到当年的《精舞门》。
世界冠军居然是韩国人,一些基本技巧通过凌乱剪辑之后有那么一点点高手的味道,可彩凤咸鱼翻生拿出的杀手锏竟然是功夫?!
难道街舞大赛上打两个太极就可以赢得比赛???!!!
疯了,看到这时候就疯了。
更别提阿朗接机时候我就和同伴说的那个妹妹的猜测,完全的狗血!
关键不在于这个妹妹的设置,而是妹妹所说的:“我哥哥一直深深地爱着你。
”天哪,一个处处留情乃至留精的花花公子会因为一个有点姿色的村姑,讲了一个彩虹的廉价快乐的故事,就能够拉起拉链,从此改邪归正?
还有感情完全没有铺垫,立威廉也只是一直利用村姑的商业噱头为自己做宣传,难道这就是真爱?
童话可真的很好编,因为只要“Happily Ever After”就一了百了走出影院,还是怀念起周星驰影片所一直宣扬的“Fight For Dream”的理念,这部影片也不例外,从小人物身上找到每个人的梦想,并且通过无厘头的喜剧形式放大再放大!
比如李尚正扮演的星探,虽然有些可恶之处,但我、也是为了混口饭,冯勉恒扮演的舞蹈爱好者形象放到任何电影里面都会牵强得很,但是这是周星驰的电影,无厘头地反差可以夸大追梦的毅力以及资本!
这就叫不山寨不做作。
虽然后半部分毁了影片,但是同伴说就喜欢这种童话的结局,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呵呵,想说的不多,因为刚刚看完《风云II》,视听刺激太猛烈了,有点没缓过来神!
PS:刚刚得知之前由陈冠希扮演阿朗的角色,后来那事之后临时找立威廉补拍的,看来之前的选角很准啊,角色前半段真的很陈很冠希!
周末闲来无事,晚上和LP看了《跳出去》,LP挺爱看,说还行。
我看着一般吧,看似励志片,其实导演在和我们开玩笑。
先不说无厘头的房顶上掉下女主角、“不伤和气”的抢凳子等等星式招牌,单说片子的中心就那么几句话,和猛一看上去的“励志”大相径庭,这几句话导演已经放在片子里告诉你了。
一、大雨夜,胖监工蹲在地上,拿着伞,对主角说:“做人要认命,做梦也要看条件,你又没钱,又不肯牺牲色相,也不是特别漂亮。
你这个乡下妹,满脚牛屎,有机会让你出来做事,你就脚踏实地点吧,理想不能当饭吃的。
事实就这么难听,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外面风大雨大,拿着……”把伞递给了满身湿透的主角。
主角这时满身泥泞,跟她所处的环境是一致的,胖监工告诉她几点:一个是条件不够好的要追梦,要么有钱,要么牺牲色相,要么你就踏实吃饭;一个是风大雨大,必须有伞。
从此,女主角走上了牺牲色相的找伞之路……这就是全片的中心,发生在片子一半的时候,更是全局转折点!
二、主角在给爸爸的磁带里说:“原来,要放弃很容易,有勇气去坚持才是最困难的”。
是啊,就是说坚持理想太难了!
要不是有把伞,难说还能坚持多久。
三、“获胜的是韩国南城队!
”你有天赋,你坚持,你有伞,到头来能登上舞台就很不错了,获胜是不可能的,相信胖监工的话吧!
本片最有意思的两段剧情或者说两个人物,一是那个骗子:他有理想并且很坚持,没伞,有趣搞笑;一个是胖监工:有理想,但没钱也不牺牲色相,脚踏实地(跟她自己说的一样),见识广,不搞笑,很温情。
要么中心就是这个,要么导演瞎拍,要么编剧星爷耍了冯导。
导演驾驭影片的能力有限,换一换会更好,把情人换成一位贵人。
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如果和让雷诺搭档的是个火辣美女,那就不是经典的,是最普通的枪战片。
就像《低俗小说》,如果不打乱顺序,不念圣经,就不是后现代主义经典了,就真是低俗小说了。
未经本人同意,请勿转帖
《跳出去》:有女渴望“富二代” 惊艳一:张雨绮没心没肺的笑 在荧屏上第一次看见张雨绮是《长江七号》饰演的女教师,之后的《女人不坏》里OL制服女郎,两个角色都充满着制服的诱惑,很性感,加上张女士前凸后翘,完美三-围,略沙的音腔,很容易在广大男观众脑海中留下记忆。
这就是传说中的“星女郎”!
《跳出去》是星爷监制的一部电影,作为最近的一代的“星女郎”,张雨绮表演堪称惊艳,一则大大突破了以往原有的荧幕形象,以一个典型中国“村姑”面貌示人,朴实无华,大大咧咧,给人以新的体验。
二则对张雨绮个人能力的再审视,片中张雨绮大秀街舞舞姿,其中LOCKING(锁舞)、POPING(机械舞)、BREAKING(霹雳舞)各种类型的舞技都耍的有模有样,才知道张雨绮原来是舞蹈出身,而非通常情况下的凭脸蛋,凭三围的“花瓶”女郎。
饰演一名乡土气息浓重,又具有些民族歌舞风情的村姑,对于“都市白领”张雨绮应当是一个挑战,不过对于这个角色,张雨绮表现还是很到位,很传神,让观者很能记得这个爱跳舞的乡下妹子角色。
贯彻通片,都充斥着张雨绮的笑脸,笑声以及故作憨憨呆呆的音调。
这种笑,甚至可以说没心没肺的笑,使一个纯朴简单的村姑形象跃然荧屏,有着一种清涟不妖的单纯,有着一种笑对人生的乐观,有着一种时刻开心的幸福感。
惊艳二:高宝云接过“包租婆”的抢 作为星爷监制的一部喜剧电影,必然少不了星爷“从一而终”的“周氏喜剧元素”。
这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影片“黄金配角”,之前的诸多黄金配角自然不用再多做罗列,本片中饰演工厂管工的高宝云虽然戏份不多,但其形象经典程度与张雨绮的村姑形象绝对可以达到本片“双峰对峙”的效果。
高宝云怪诞夸张的面部表情,端着音腔的说话声音,大腹便便的行走姿态,通常情况下,她会在晴天手持一把雨伞(做“万用工具”使),在雨天会手持两把雨伞(一把备用,好比汽车的备胎)。
其在一个雨夜,面对遭受现实打击的张雨绮,一句装腔作势的忠告“理想不能当饭吃”,让人觉得这个普通低调,兢兢业业的工厂女管工不美貌的面容背后也有着一颗孤独的灵魂,也是一个见过“曾经沧海”的人。
追溯星爷上一代此类型的形象,自然勾起了人们对于《功夫》里元秋饰演的无敌“包租婆”的记忆。
包租婆,工厂管工,两个角色如出一辙,同样的市侩,同样的悍跋,透着同样的“别致的妇女风韵”。
三、狗血的剧情:《游龙戏凤》VS《成长教育》 小人物成就大梦想的故事,不仅是星爷爱拍的电影题材,也是电影圈最常见的励志定式。
《跳出去》讲述一个朴实的农村少女张雨绮离开家乡来到充满憧憬的大都会寻找梦想的故事。
她的梦想就是跳舞,然而现实与梦想的差距,“理想不能当饭吃”,作为村姑想学跳舞,她受到“城里人”的冷嘲热讽。
于是她就想放弃,这时候灰姑娘遇见了白马王子,此白马王子有钱有车有房有女人,又帅,之前没有遇见女主角时很花心,遇到女主角后就专一专注了,因为女主角一句“你知道吗?
最开心的事情是金钱买不到的”让我们的帅王子醍醐灌顶,良心发现,从此决定从良。
女主角因为男主角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支持最终实现梦想,完成了丑小鸭变凤凰的逆转,这中间过程一定要发生一次误会误解,导致男主女主几近走到分手的崩溃边缘。
当然,作为一部打着励志旗号的电影,台词中一定要出现便如“原来,要放弃很容易,有勇气去坚持才是最困难的”这样痛入骨髓的话。
如此狗血的剧情,也是这类型励志电影的最大特色。
每个女生心中一定都渴望有这样一位英俊潇洒有家世有背景的白马王子,遇见了酣睡口水流了一枕头,也许并不美貌的自己,并一见钟情爱上了自己。
在伟大的爱情力量的帮助下,王子战胜了重重困难,并以神圣的一吻唤醒了沉睡百年的自己。
这正是推动韩剧成为韩流,青春偶像剧成为无数花痴女膜拜对象的强大推力。
屡试不爽,百无聊赖。
名曰励志,实则拜金。
其实,这样的电影拍多了,非但不利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反而更加助长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潮。
人人都渴望搞上富二代,希望一劳永逸从而豪赌自己的青春,一生。
《游龙戏凤》里女主舒淇同样是一名热爱跳舞的女青年,底层淳朴。
男主华仔就是典型富二代,要有多帅有多帅,你都想象不到他有多有钱的那种。
在经历一系列狗血剧情后,一如《跳出去》大团圆结局,“拜金女”与“富二代”完成媾-和。
与其如此狗血,不如来点主旋律。
本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影片《成长教育》,同样是一部讲述未成年少女遇见了成熟时髦、风趣迷人的男人大卫,并闪电般地与他陷入爱河不可自拔,备考牛津的念头也被抛诸到九霄云外。
与大卫一起的日子看起来是如此美妙,但是某一天,真相却如一记砖头重重地敲在珍妮头上。
爱,让这个女孩一夜长大,她重新拿起了书本,本着自己刻苦的努力从而考上了牛津,重新踏上学院派的道路。
这样的结局很主旋律,但毕竟是肯定个人奋斗为基础的励志电影,而非纵容 “榜上款儿,鸡犬升天”思潮,助长“坐等被吻醒”式的“梦想赌徒”气焰影片。
2010-3-21
亮点是云南民歌,半男不女,舞,影子拉手,以及所有惨不忍睹的女配。张雨绮演过了吧傻不拉机的,耳背么说话那么大声,除了真正跳的几段,自己瞎扭时候简直是中风。。。
张雨绮太像宋慧乔了。撅着屁股甩着膀子难看!!!
有点励志的味道,野鸡变凤凰
帅哥和跳舞是亮点 祖祖威廉啊啊啊~ 中国版舞出我人生
村姑+舞蹈真是个怪异的组合。太容易让人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激情。就故事本身而言,在影片结束的那一刹那,它确实感动了我。但仅仅只是那一瞬而已,仔细反过来推敲,是不是每个人在挫折过后都会成长呢?工厂的肥婆阿姨说的好,实现理想要看机会,做梦要看条件的。所以挫折之下的千千万的失败者,被我们感
虎头蛇尾,爱情故事又很单薄,但是轻松的看下来还是很开心的!
狗屁。我是为了吴彦祖才看的。。但。。。。。这一颗星是给山歌教的,太牛了!!!!
还行吧,现在对电影的标准是:只要能讲个完整的故事就成。还是一部蛮温馨的灰姑娘的故事,不错不错。忽略结局忽略老演王子的立威廉的无表情脸忽略老套。那个华丽丽大嗓门村姑哦!!!街舞街舞,热血沸腾
很傻的一部电影!
她是我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妹。
假得可以,傻得可以
小北评价说此片只得星爷之行无星爷之神 我想说 行也得的乱七八糟 唉 雷点我就不说了 我就郁闷内配乐 哇靠 尤其某团的内首歌搭的 简直画是画歌是歌 真还不如我同学搭的好 还有大祖打了瓶没味的酱油就再没出现 剧作庸俗台词做作 问题不搞笑啊也 我倒是挺佩服张雨绮 她是怎么办到如此..的
星爷投资的片子果然从头到尾充斥着星味,难怪冯德伦了,全搬星爷的班底,倒是蛮欣赏冯德伦的,希望他在沉淀沉淀拍出更好的。虽然影片荒诞夸张,始终摆脱不了星爷的一贯套路,又突破不了星爷的一向诟病,总之这种小人物励志类型的电影正中我心呢,给四星算是给我自己一个激励,给冯导一个鼓励吧。
女版<精舞门>,比陈晓春版好看些,仅此而已.
张雨绮就是个垃圾吴彦祖是亮点,可惜出镜太少
真的很无无厘头
哎呀吗呀太意外啦~还以为冯导要走文艺路线呢~
插曲竟然是五月天的歌,害我听的激动
好漂亮的一张脸
政治真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