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杀人者的记忆法

살인자의 기억법,杀人者的记忆法:新的记忆,Memoir of a Murderer,Another Memory,A Murderer's Guide to Memorization

主演:薛景求,金南佶,金雪炫,吴达洙,蔡国熙,郑仁谦,申基俊,申隣雅,黄锡晶,吉海妍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7

《杀人者的记忆法》剧照

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2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3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4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5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6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3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4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5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6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7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8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9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20

《杀人者的记忆法》剧情介绍

杀人者的记忆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静的医院内,一名半百老人正向警察供述他日记中的罪行。老人名叫金炳秀(薛景求 饰),童年时代的黑暗经历让他性格扭曲,当亲手杀死了禽兽父亲后,生活似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让老金坚定了要除掉那些恶德之人的念头。此后的漫长岁月中,老金成为一名连环杀手,直到17年后一起事件他才被迫金盆洗手,以兽医的身份过活。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他又被诊断患有阿茨海默症。而就在这段时间,接二连三有尸体被警方发现,且作案手法与老金当年何其相似。大为惊恐的老金担心自己在失忆的时候重操旧业,于是尝试着写日记记录他犯过的案件以及近期所作所为。直到某天,老金遭遇举止诡异的青年警察闵泰柱(金南佶 饰)。 从对方身上,老金嗅到了同类的危险气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埃伦娜爱情手册2燃烧的棕榈盼归屠杀公园硬汉动物王国变种女狼2升级良家妇女爱谁谁诊断:异议稻荷恋之歌OVA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劳里尔·高德罗苏醒之夜铁翼惊情大毛狗麦克白的悲剧橄榄球之梦亚特兰大第一季我父亲的战争月咏好人大冯流金岁月古战场传奇第五季本德尔:起点东海龙棺盲人阿清恰好遇见你国家宝藏:夺宝秘笈

《杀人者的记忆法》长篇影评

 1 ) 过犹不及

这电影有上映版和导演剪辑版,很难严谨地讨论。

但可以从一个最具看点的地方入手:就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男主以为最近的连环杀人案也是自己所为,因为病情导致自己忘记,担心自己这样下去会误杀女儿,准备自杀,但自杀前那一刻得到了关键线索,原来自己是被凶手布局,他需要一边对抗严重的病情一边证明自己的清白(至少是这部分)并惩罚凶手(自己的方式或法律意义上)。

如果电影最后的解释是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包括不合理的地方。

那有什么意思了?

反正就是大脑有问题,随便想随便编……比如再加一层,这些都是男主的幻想,剧情上可以成立,但很显然,人物大打折扣。

即——过犹不及。

因为我对这类电影早脱敏了,看得时候反而是这样的角度:用连环杀人悬疑惊悚片去讲阿尔茨海默症,而不是以阿尔茨海默症来编织一个连环杀人悬疑惊悚片。

所以,我眼中的本片虽然商业元素很浓,但本质上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是一样的。

虽然导演借鉴了大量同类型电影,但也确实弄出自己独特的味道出来,出于对创作的尊重,以导演剪辑版来评价的话,后面过于拖沓,反转画蛇添足。

电影想法非常好,但这么拍着实一般,如果让拉斯冯这类导演来拍,上限应该会很高。

 2 ) 选择性记忆杀人法

掐脖杀手vs绳子杀手,不是双重人格乱斗,不是高智商罪犯装病,也不是连环杀手皇城PK,而是男主选择性记忆。

全片两层回忆叙事,男主前期设定像《嗜血法医》以正义的名义连环杀人。

影片一直在勾起观影者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看看最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节奏感控制的非常好,镜头语言及配乐与剧情相得益彰,叙事手法很高级,在老年痴呆所幻想的世界与真实世界里反复交叉叙事,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层层反转引人入胜,把父爱、痴呆、悬疑三种元素融合的非常好。

他从小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长大,青年时期弑父、弑母,经历唯一的亲人姐姐自杀,结婚后遭到背叛弑妻,这之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无差别连环杀人。

有次被追尾后暴露了身份,被小警察一步步调查,最后他为了掩盖真相把警察朋友和小警察全杀了,女儿从此患上了失语症。

这是一黑到底的悬疑片,让人细思极恐,前面大段的铺垫和烟雾弹都是扰人视线的,最后的反转是全片精华。

不过最后不管他现在是不是老年痴呆,他曾经杀了很多人这是事实啊,然而这样也能放他走?

还有警察朋友的尸体没有后续解读,诗歌班女人被杀死后尸检也没有,小警察沉尸于水底男主是怎么做到的?

综上所述这些证词全凭男主一人之言,警察们就无脑信?

“如果杀人是诗歌,那么照顾小孩就是散文,养育一个人比杀死十个人更有成就感”

 3 ) 表面失忆的高智商罪犯更可怕

简单的说吧,很多人看了导演剪辑版也没评论到点上。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老年痴呆”、“即使失忆也改不掉习惯”这些表象符号,而导演真正讲的是:一个杀人惯犯,即使患有间歇性失忆症,也会在清醒的时候找出办法继续杀人,掩盖真相并嫁祸于人,不仅有娴熟的杀人手法更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利用自己间歇性失忆的缺点,伪造出以假乱真的证据(录音笔和日记),通过所谓的细节博得检察官的信任或者说造成检察官的误判,最后成功脱罪。

首先男主失忆是事实,已经有医生证实,但是他不是常态性的失忆,而是间歇性的,这很关键!

聪明的男主想到了用录音笔的办法帮助自己纠错,录音笔是真实存在的,虽然结尾已经找不到,但更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如果找到了,男主的罪行就自然穿帮了,有可能是男主自己毁了,这都无所谓,主要是说明录音笔是男主的真正犯罪工具,他利用录音笔来回忆,并且编造了一份日记,这份日记虚实结合,就是为了欺骗检察官或者说是导演为了迷惑观众的,这也很关键!

日记中大量叙述了男主年少的遭遇,造成自己杀人的原因,和杀害19个人的细节,这些足以迷惑检察官并博得信任,因为即使这些都是真的,由于年代较长,已经超过了追诉期,男主也不会因为这些罪行而获罪,这是男主聪明的地方!

那么重点在于最近的几起杀人案,也是男主所为,影片迷惑观众说男主虽然杀人但是记不起来了,其实相反,男主不仅利用录音笔记得一切,而且在被闵泰柱追尾后,很快设计出了一个嫁祸于他的方案。

在影片结尾有男主真实记忆的介绍,当他被追尾时没有下车,而闵泰柱站在车后看到了血迹,此时的男主通过后视镜观察闵泰柱,并露出了邪恶的微笑,这是一个惯犯瞬间起了杀心而且盘算如何让他成为替罪羊的开始,这是第一次微笑。

而当男主被释放沿着铁轨走出涵洞的时候,男主对着观众又一次露出了邪恶的微笑,这是第二次,两次微笑互相呼应,表达了男主完美的完成了之前设计的嫁祸和脱罪的计划!

而男主的女儿没有对检察官开口,并不是因为父女情深,因为她知道了这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且亲生父母都死于男主之手,怎么还能有父女情。

影片结尾有片段是男主把女儿绑在浴缸里,手中拿着注射器,因为男主以前干过兽医所以熟知各种药物和注射用法,很有可能他给女儿注射了药物,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创伤,既不会致死,也不能开口,也成为了让检察官判断失误的伪证之一。

影片中男主的记忆分为三个阶段:真实记忆、间歇失忆、臆造回忆,而主要篇幅都是在讲臆造,既是为了迷惑检察官也是为了迷惑观众,各种臆造不停的反转,让观众都产生了对自己记忆的怀疑,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所以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罪犯始终是罪犯,不能因为其生老病死而值得同情,而掩藏自己罪行的那颗心才最可怕,最让人不寒而栗。

 4 ) 仅作记录

金叔的人格:1,杀凶狠坏人2,杀女人3,专杀女人的凶狠坏人4,无害的健忘的爱女儿的闵巡警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存在只是给金叔提供了一张脸,为【3】塑造了一个真实体。

在金叔【2】杀完人发生车祸时,记住了这张脸,并作为载体持续出现,为后面的一切做了铺垫;当【3】自述过往其实都是金叔的过去,作为一种意识的投射也作为【3】和【4】人格之间斗争的具象描述。

仅做记录

 5 ) 这部片上映版和导演剪辑版几乎两部片,导演剪辑版回答了所有问题

内有大量剧透!!!

慎入!!!

慎入!!!

慎入!!!

↓↓↓↓↓↓↓↓↓↓↓↓======================剧透=======================相信很多人看的都是上映版,我就不多说了,就说一些导演剪辑版跟上映版的区别。

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导演剪辑版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尤其是闵警官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杀人狂这两个问题。

导演剪辑版中,男主金炳寿跟安巡警是有交情的。

安巡警带了警察学院的学生去找男主学习犯罪心理学,也的确一直把男主叫哥,证明两人私交关系不错。

影片后期,男主跟闵警官“大战”之后,屋里突然只剩下遍体鳞伤的他自己和女儿,闵警官不见踪影。

对此,男主向查案的警官交代为闵警官带着录有他犯罪告白的录音机,开着8588的白色轿车逃跑了。

而身为目击者的女儿对木屋里发生的事情绝口不提,既没有认同父亲的供述,也没有否认供述。

因为实在找不到闵警官和他的车,警方也只能暂时照男主的供述,将闵警官列为犯罪嫌疑人,连新闻媒体都这样播报。

男主出院时,恰好病房里的电视就在播嫌疑人闵警察依旧在逃的消息。

(不过这个新闻未必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男主的臆想,因为他此时仍然认定闵警官就是杀人狂)

但是在出院后,也就是关键剧情他走出隧道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杀人犯其实就是自己!

闵警官是因为撞车后看见男主后车厢有大量血迹,怀疑他是杀人犯才接近他的。

甚至影片末期闵警官也只是告诉男主的女儿竹林里有尸体被发现,她父亲是嫌疑人,根本没有伤害他女儿。

安巡警在小木屋里其实是跟闵警察在打电话,希望闵警官借未来女婿的身份劝男主自首,并不是认同闵警官有罪在追踪他。

杀了安巡警的人是男主!

(这里有点牵强,安巡警所在的小木屋就在闵警官和男主女儿藏身的大木屋旁,却非要在小木屋里打电话而不走进大木屋直接跟闵警官说。

想来想去,勉强可以解释为为了不让男主女儿听见他们的完整对话。

那么“失踪的”闵警官到底去哪了呢?

被男主在木屋里杀了之后,连人带车一起沉水库了。

女儿估计是因为对父亲的爱太深,才始终没有把父亲失神杀人的真相说出来。

所有事情的真相瞬间明了了,闵警官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不是杀人狂,所有他犯下的暴行都是男主的臆想,或者是男主变态人格的映射,因为脑袋缺一块的人,不是闵警官,而是男主自己。

真正因为杀父而被母亲用熨斗打掉几乎半个脑壳的人是男主,推测男主从那时起就对女性产生了厌恶心理。

导演剪辑版的结尾并没有出现女儿去医院探望父亲的情节(女儿应该还没原谅杀人犯父亲),没有混淆视线的贴有闵警官相片的项链,也没有男主“闵泰周还没死”的喃喃自语,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开放性结局,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全部在影片中展示出来了。

这个版本解释了很多上映版的谜团,但同时也将事情讲得太白、太彻底了,反而让观众失去了开脑洞的乐趣……

 6 ) 杀人者的记忆法,5星神剧!(烧脑神剧的真实版本)

杀人者的记忆法,顺序真实故事还原!

标准翻译应该是《凶手的回忆录》。

所以大家应该知道,这个电影里的内容与真实世界发生的故事有很多的不同。

那到底哪里不同呢?

相信我,知道了这些不同,你一定会给这部电影打5星!

(严重剧透,真实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帮大家更好地理解真实发生的故事,罗列问题先:1、最后到底男主杀了谁?

谁死了?

2、最近几个月发生的新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到底是谁?

3、全剧出现的各个人物,到底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是臆想出来的?

4、男主15岁的时候,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5、当最后一幕短发的男主出现在冰天雪地里,准备去寻找没死的闵时,到底有什么寓意?

6、17年前,男主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7、男主除了老年痴呆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精神疾病?

……ok,带着问题来读真实而残酷的故事吧!

(我知道这个和原著小说不一样,但却最接近本电影表达出来的真意)——————————1971年,15岁的主人公金炳秀(下简称金),回家时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白色运动鞋被染上了泡菜,并被酗酒且有暴力倾向的父亲一顿爆揍。

在其父后续对他的凌辱中,他突然爆发, 将父亲亲手掐死。

在掐死父亲的过程中,母亲前来阻拦,但被金失手用电熨斗打伤了头部,也死掉了。

陷入巨大混乱的金,在姐姐已经完全无法理解的状态之下,独自一人埋掉了父母的尸体,孤独的在家里等着可能到来的被抓。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这么显而易见的人口失踪,居然被政府忽视了。

金最为喜爱和信赖的姐姐,因为双亲突然离世,弟弟又成了杀人凶手,无法接受现实,选择了上吊自杀。

这距离金杀掉双亲,只有几天时间。

因为对自己杀掉双亲的事实难以承受,金的行为和心理在成年之后开始变得反常。

一方面,为了让杀掉父亲的行为合理化,他开始不断验证“垃圾就应该被杀”,并且杀掉了很多人。

有欺负老婆孩子的丈夫,有不拿宠物性命当回事的女主人,也有把小孩当做奴隶的流浪汉……其中一大半都是被他安上罪名就干掉了,这样才反证被自己杀掉的父亲是多么该死。

所有这种被杀掉的人,都被他埋到了成年后买的一片竹林里。

另一方面,由于母亲是失手杀死,并因此让姐姐也上吊自杀,金实在无法承认这个过于沉重且悲惨的现实,于是大脑开始对这段记忆进行改编。

首先,编造了一个只杀掉了父亲的假象,这样一来姐姐就不用自杀了。

然后,又把姐姐安置到了一个修道院里,替自己向上帝祈祷赎罪。

下图是最开始回忆录时鞋的镜头

下面是后来虚构姐姐时,出现的鞋的镜头,这个才是真实

时间回到现在,2015年,金已经接近60岁,此时女儿恩熙23岁。

在过去的这44年里,金杀了27年人,当了30年宠物医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一直活到现在的姐姐。

可一切不同了,因为金得了老年痴呆,开始无法掌控自己的意识……这种无法掌控的背后,不仅有莫名迷路的苦恼,杀人凶性也再次被唤醒……17年前,女儿恩熙只有6岁时,金再次发狂,以妻子出轨为由,将一男和妻子共同带到竹林,全部杀害。

并且在金的臆想中,妻子临终时让自己不要杀女儿的话竟然被翻译成了“女儿竟然也不是自己亲生”。

金作为一个杀人狂,当场下定决心回去就要杀死恩熙。

但,由于金的本能依然认为只有垃圾才该杀,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杀掉父亲是对的。

尽管女儿可能不是自己亲生,但实在没有办法给年幼的女儿打上“垃圾”的标签,所以意识出现了巨大的挣扎。

从竹林回家途中,到底杀不杀恩熙的念头一直在剧烈斗争,无意识下车速过高,并在分神想看恩熙照片时出现了车祸,并造成头部受伤。

车上当时正在放着春雨录,这首歌不仅是因为喜欢,更因为是金潜意识里更爱女儿的表征。

原本杀人如麻的金,因为车祸头部受伤,居然杀人的意识受到了抑制。

自从17年前最后一次杀死自己妻子和奸夫后,便再也没有杀过人。

直到最近几个月,由于之前车祸导致的控制意识在老年痴呆症下,失去了管控能力,于是压抑许久的杀人性格再次出现,开始了新一轮的变态杀人。

这次杀人的表现与之前完全不同,由于被压抑的杀人欲望集中在“妻子出轨”上,所以重点都爆发在了女人身上。

同时,由于当时自己掐死父亲时,母亲也过来帮助过父亲,所以对所有女人的仇恨在这个时候集中爆发,分裂成了一个潜在的,专门杀害女性的新人格。

由于这个人格与自己之前的杀人逻辑以及杀人手法完全不同,所以金自己的主意识甚至都没发觉这可能是自己。

此时,金开始几种性格轮番上身:1、最近17年来的,好父亲。

2、突然老年痴呆症发作后的傻瓜。

3、去竹林被刺激爆发的杀害女性的连环杀手。

最近几个月的第三次作案并抛尸后,当金开车回家时,因为大雾,与前车发生了追尾。

开前车的是巡警闵泰柱(下简称闵),由于雾大,闵好心不追究两车责任,要求各自修理,引发了金的疑心。

在闵后备箱发现的血迹更加让金觉得闵可能是和自己一样的杀人犯,于是坚持要求互换名片。

但金的行为在闵看来,同样反常。

金回家后总觉得闵可能有问题,好父亲角色让他产生了对自己女儿的强烈担心,于是打电话举报了闵的车。

这次举报,实际上在警局内让闵被查了,但因为确实与金猜想完全不一样,所以闵并没有被抓。

金出于对自己杀人后警察一直没找上来的这种判断,认定所有警察都是废物,并由于精神一直不太正常,开始出现了对自己女儿的被害妄想症。

甚至,假想出了从锅里拿出手机,然后接听了闵打来告诉自己已经被排除怀疑的“嚣张”回电。

实际上,闵并没打过这个电话。

金又为了进一步坐实自己对闵的猜想,在潜意识的带领下,好父亲的角色顺利的找到了抛尸现场,并将这个尸体安在了闵身上。

自此,金对闵的意识里“栽赃”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闵在得知抛尸现场距离自己车祸很近后,意识到金可能有问题。

于是想办法了解金,先是带着猫到宠物店,又故意接近恩熙。

在路上偶遇金之后,闵从恩熙口中套出来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一些线索,也是对金的初步怀疑坐实。

金虽然不相信警察,但由于被害妄想症作祟,活生生又在意识里编出来了与自己相识交往很多年的安所长。

安所长可以帮他伸张正义,但安所长与他一样对自己17年前突然不再杀人特别疑惑,同时安所长还帮他给自己杀的最后一个人虚构了一个身份——超市女收银员。

按照他自己的一贯逻辑,只杀被安了罪名的垃圾,所以这种爱笑的善良的女收银员,一定是不能杀的,肯定也是杀错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自己杀了这个人之后就再也不杀人了。

被想象出来的安所长,一直在帮忙,但这一切终究都是假象。

现实中可能有这么一个安巡警,但所长另有其人,同时安巡警和金不是朋友……都是妄念。

随着被害妄想症的进一步加剧,金开始认定闵就是连环杀手,并且自己在脑海里演绎了一场戏,告诉自己为什么闵要接近自己的女儿,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这场戏相当重头,很多人肯定都被骗了。

这也说明了一个靠编造记忆生存下来的杀人犯,其大脑多么复杂可怕。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意识里的戏,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录音记录,也没有闵篡改他的日记,更没有闵要通过杀害那个大妈来嫁祸的戏码。

真正杀害了那个妖艳大妈的,是他内在讨厌荡妇的潜在人格。

好父亲角色借用了这个桥段,并且找到了大妈的被害现场,给闵完成了“栽赃”升级。

但,由于根本就是金自己做的,所以这次所有证据全部指向他!

金报警后,闵来做了解释,并且指出,金的姐姐其实早就死了。

这时候开始,金的记忆如潮水涌起,一切的一切都记起来了。

没有修道院,没有活着的姐姐,恩熙的妈妈是被自己杀害,恩熙也本来是要被杀的小女孩……老年痴呆之后,虽然有时候会突然失忆,但杀人的习惯没有变,杀人犯的眼神没有变。

所以,金已经意识到,自己其实才是杀了妖艳大妈的那个人……金想起来了一切,准备自行了绝,但,那个在杀害了自己双亲时以及在自己姐姐自杀时就已经学会了编造记忆的大脑又再次活跃,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活下去的方向——救恩熙。

虽然承认了妖艳大妈是自己杀的,但最近的其他几起依然拒绝承认是自己所为!

恩熙,这个时候已经被闵接走了。

闵知道金是杀人狂,所以顺水推舟,在金意识混乱的时候接走了恩熙。

恩熙也知道自己的爸爸有问题,半夜里都是泥的鞋已经暴露了很多可能,所以很顺从,跟着闵走了。

但在金的意识里,闵才是杀人狂,是自己衍生出来的那个只杀女性的第二人格。

所以,金认定,闵带走恩熙是准备要杀她!

在去救恩熙的路上,金的大脑为自己不断加油打气,编造了一堆故事。

先是安所长被说服,并且孤单英雄,独自跟踪杀人狂,最终被杀。

然后是闵兽性大发,讲述了自己被母亲用电熨斗打伤了脑袋的恐怖样子,准备杀掉恩熙。

最后是自己驾车撞车,跑进屋子开始找恩熙……恩熙这时候当然在屋子里,但没有受伤,只是很害怕爸爸这个样子。

闵进来因为担心金发狂会伤害恩熙,于是与金开始打斗。

闵毕竟不是真的杀人犯,下手还是有轻重,所以最终没能挡住一心杀人的虽然已经是老头子的金,惨遭杀害。

当金杀掉了闵,恩熙所表达出来的恐惧完全真实,但这时候金依然活在自己的意识里。

既然闵被杀了,女儿没有了威胁,他终于瘫倒,直到警察来把他抓走。

闵是真的死了,被这个杀人犯硬安上了一个杀人犯的身份,被杀了!

如同金杀掉的之前的每一个坏人一样,被安上了一个值得死的垃圾身份,被杀了!

所以,这时候的金说了这样的话:至今杀了很多人,但真正该死的,只有我而已!

病房里,检察官一遍遍的来质问金为什么杀死闵……在家里,女儿听到好父亲角色留下的录音,被感动,才终于决定见金一次……头发被女儿剪短的金,大脑再次为他编造了一个幻境,也编织出来一个活下去的意义:能让女儿来见自己就是活下去的意义,但要让女儿能继续活下去,一定要继续保护她,闵这个连环女性杀手并没有死,我要去杀掉他!

已经大脑近乎全面退化的金,在幻境中开始了新的保护女儿之旅……—————————————相比其他推理的剧透,本文重在把故事讲清楚,所以省略了很多细节上的推导。

可以说我这是一种猜测,但其实我的很多猜测影片中都有细节来表现,大家可以自己挖掘一下。

自己手动推导的爽快感,我就不剥夺了,大家自己体会,玩好另上一篇《七月与安生》烧脑版影评,带你看不一样的剧情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827935/discussion/614570865/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67370/

 7 ) 最深沉的“爱” ---- 阿尔茨海默病+多重人格的绝妙组合!

“去救你的女儿,这是你现在活着的唯一理由!

”-- 薛景求在《杀人者的记忆法》中扮演的角色和《素媛》中一样,是一位对女儿饱含深情的父亲。

这两部电影采用不同的路线和视角,但唯一不变的则是薛景求神演技的赞绝发挥!

《杀人者的记忆法》本身就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犯罪悬疑片,阿尔茨海默病+多重人格的绝妙组合;影片集合了《致命ID》、《禁闭岛》和新近的《解冻》的悬疑设定的优点,没有过多的番茄酱画面很干净,导演掌控节奏的功力也属一流;而潜伏于故事深处的主题无疑还是“爱”,无论是家族之爱或是父女之爱。

影片结尾处杀手人格的复活应是参考了《盗梦空间》结尾(那个转啊转的陀螺)的设定,赞!

 8 ) 心目中最佳悬疑

即使已经过了很多年《杀人者的记忆法》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悬疑榜前三的位置,而且每一次看我都仍然会被编剧的脑洞跟薛景求老师(素媛)那神乎其神的演技所折服,导演真的可以说把悬疑这个电影要素展现的的玲离尽致,每次我看这部电影都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悬疑电影,每一处伏笔照应设计地都那么的巧妙,每一处转折也都那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丝毫不显得突兀和生硬,可以说整部电影没有一段剧情是让我觉得有瑕疵和无聊回到电影本身,这部导演剪辑版解决了所有公映版存在的问题,例如明明在强调“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结果最后却还是没有交代警察闵泰柱是好是坏,而且用了太多时间渲染父女情深,加上开放式的结尾,让人们整整吐槽了五年,豆瓣评分也只有可怜的7.8分,在悬疑片榜都排不到前一百,但导演剪辑版完美回应了这些问题,最后金炳秀的双重人格的反转让我真的是大收震撼,如果一开始就把导演剪辑版放出来,我真觉得至少前十会有一席之地,因为在我看来那个榜单上很多电影是远不如它的,像《禁闭岛》《看不见的客人》《致命魔术》《第六感》,这些电影我都是觉得出彩的点不多,只能说是比较合格勉强优秀的悬疑电影(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跟我比较喜欢的《致命ID》《蝴蝶效应》《记忆碎片》《盗梦空间》都是有极大的差距我一想不喜欢在悬疑电影上讨论艺术性,不是因为悬疑电影没有艺术,相反我觉得悬疑电影的艺术性是比一些其他类型的电影更高,但因为它披上了悬疑的枷锁,它就必须在这一个方面贡献更多的精力,这就造就了我们很少会关注它悬疑以外的因素

 9 ) 这片子竟然没上8分,看来是上映版的锅

我看的是128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感觉没有太多疑问,当然,剪辑不同而且少了十分钟内容出现完全迥异的结果也是可能的,所以,所有结论都是基于128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1、凶手只有一个,那就是金。

2、凶手是不是精分并不确定,但是肯定没有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是装出来的,故意不认识路到警察局装老年痴呆,让警察成为老年痴呆的证人,为犯案解脱做准备。

最后被放出来之后把鞋换过来就证明了这点,他是为了装老年痴呆故意穿错鞋的!

3、此次为什么再犯案,犯案为什么要先装老年痴呆?

再犯案是因为前面的案子都过了诉讼期了,装老年痴呆是因为抛尸的时候跟闵撞车了,不被抓到再熬过一个周期的诉讼期不可能了,为了嫁祸给闵,开始装老年痴呆。

4、17年前的犯案主因是童年阴影,父亲的锅,他主要杀他认为渣滓的人,但是17年前发现了老婆的外遇,把老婆跟情夫一起杀了,这时候主要矛盾转移为对女人,同时也想起了童年自己杀父亲的时候被母亲削掉半边脑袋的事情,加重了对女人的恨。

17年前因为金杀母之后导致姐姐自杀,自身有负罪感,内心希望姐姐姐姐还活着,所以,过滤掉了自己杀母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接受姐姐还活着的想法!

5、当年金杀了老婆跟情夫之后得知女儿不是亲生,情绪失控翻车,让记忆出现了问题,激情杀人杀了卖烟的女人,杀了之后感觉杀错了,有负罪感,加上记忆出现问题,所以,有一段时间就没再杀人,等再想杀人的时候时间过去比较久了,他就想熬过最后一次杀人的诉讼期之后再犯案。

6、安警官当然是存在的,闵当然也是存在的。

电影除了在病床前的检察官询问以及最后走出来之后自己换鞋自己想的那些是真实的。

检察官询问的真实就说明安跟闵必然存在,毕竟都是警察系统的人,如果金虚构警察自己的人,显然很容易就会被揭穿!

整部影片其他的桥段都是金对检察官的详细叙述,这点从开头检察官就说了,你详细的跟我说这些事情,所以,既然是金的自述,那么很多的桥段都是为了嫁祸而编造的谎言,但是在这个谎言中,最大一个漏洞就是安抽了那盒烟,如果闵是这些案子的凶手,安不应该在确定闵是凶手的时候抽烟,显然,闵不可能17年前去杀卖烟的女人!

7、绝对的神剧!

高智商的犯罪。

女儿是因为自己不是亲生但是金还是把自己抚养成人而原谅甚至包庇了金,所以,一句话也不说,所有的事情都是金的日志以及口述,一个老年痴呆连家都忘了的人竟然能口述这么多?

这也是他装痴呆的证据之一。

8、所有能证明闵是罪犯的事实证据都不存在了,金举报闵是罪犯是给安举报的,而安死了,证明闵说过自己是罪犯的录音机也丢失了,证明闵的脑袋缺一块,但是闵又找不到尸体了,小木屋出来只有一具尸体,那就是安的。

而闵的脑袋并没有缺一块,只不过是金把自己的一部分事情安插到了闵身上嫁祸而已。

先写这么多吧,不知道是不是都说清楚了,如果再想起什么或者有同学提问再补充吧!

 10 ) 白色的鞋子才是我抹不去的记忆

看完导剪版,我理解的是首先,男主是有老人痴呆的,因为我觉得无论如何,警察不可能忽略一个客观存在的袒露式证据。

男主小时候被父亲殴打,被母亲背叛的经历是他杀人的情绪动机,至于后面为什么不杀了,我理解的是因为一方面是车祸造成的大脑物理性损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找到了"纯白的鞋子",即他的女儿。

因此他不在需要通过杀人去"擦拭"鞋子。

但后面为什么会继续杀人,我理解是导演跟观众开了一个“剪辑玩笑”。

实际上,女儿找到男朋友这个情节应该发生在他开始杀人前,因为女儿找了一个男朋友,所以在情感基础上,男主感受到了和小时候一样的“背叛”(换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我从小擦到大,擦得这么干净的鞋子,凭什么给你穿),但出于“父爱”,男主只能杀死“别人”来模拟对鞋子的擦拭过程。

这也解释得通,为什么是闵而不是其他人。。

他为什么不杀死闵的理由,我猜测是因为,除了是因为他的仇恨根源是女性外(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他本能觉得打不过他),还有就是他将闵和女儿捆绑在一起了(就像穿着白鞋的人),所以他需要一个过程去慢慢解开这个捆绑,而不是直接一刀切。

后续的解读和其他评论差不多。

导演的高明在于,他不仅通过视角的来回穿插构架一个“记忆缺失”故事,而且还打乱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将所有情节动机线索隐藏在“白色的鞋子”中。

而主角的矛盾,从来不是如何逃脱警察,而是他在努力描绘的对于女儿的“父爱”到底是什么(对纯白鞋子的依恋)。

老人痴呆所引发的情节不过是他心里挣扎过程的现实映射。

影片最后,到底是“父爱”赢了?

(他始终没有杀死他的女儿),还是“偏执”赢了?

(他杀死了闵,重新让这双白鞋依旧纯白)我不知道,因此,患上失语的不只是女儿,还有看完电影的我们。

《杀人者的记忆法》短评

不管解读后有多好,呈现的混乱也是确实的。

6分钟前
  • 较差

男主神演技啊。但是结尾总让人觉得故弄玄虚画蛇添足了还有海报男主眼神太像猩球崛起里的了。但是完全不是同一种形象啊

11分钟前
  • Anna??
  • 推荐

空有想法没有执行力,想用记忆碎片的设定套一个禁闭岛类的烧脑类型片,却连最基本的叙事都失了控。不过,前有宋康昊出租车,后有薛景求杀人者,韩国戏精们飙起戏来真心吓人!

16分钟前
  • Feixiang
  • 还行

有股朴赞郁的味道,老薛同志真的演什么是什么

17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128分钟导演版。薛景求演技炸裂,其余也不觉得很惊艳,阿兹海默杀人狂其实和精分杀人狂也没什么两样啊,只不过这里多拍了些混淆视听的情节而已,最后再全部给你推翻。

22分钟前
  • 瓦力
  • 还行

我不反感结尾反转或者通过叙事手法“欺骗”观众的电影,但我讨厌所有信息都是虚假的、导演从一开始就构建假世界来“愚弄”观众的电影,纯属为了自己那个狗屎叙事框架恶心人。内核也很符合部分韩国人疯疯癫癫的现状,烂。

25分钟前
  • 马可瓦尔多
  • 较差

精分你还阿尔兹海默大写负分!看完真想扇自己

29分钟前
  • ⚫️
  • 很差

屁大事,扯淡半天

33分钟前
  • 版王
  • 很差

故事的最后,我依然没看太懂,既然是杀人者的记忆法,其实谁杀谁不是关键,关键是,杀人者往往喜欢把人妖魔化,杀人理由合理化,只能说,无耻。

35分钟前
  • jelly夏果冻
  • 还行

用失忆玩千层饼。。。

36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还行

还可以,不如记忆碎片

38分钟前
  • 时针
  • 还行

一部贪多求全,用力过猛,但又力不从心的典型作品,白瞎了一个不错的故事初始设定,男主杀人记忆X阿兹海默尔初期X多重人格在一起本可以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全片,偏要强加情感因素,尤其是最后的(企图)煽情段落和所谓的“开放式结局”显得牵强突兀。要不是男主的表演给力,真不知能否坚持到观影结束。

39分钟前
  • alan
  • 较差

怀疑我看的不是导剪版,不然评论区的分析我怎么完全对不上(痛苦)。薛景求和崔岷植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韩国男人。

40分钟前
  • Lumos
  • 还行

一直以为警察是坏蛋,炳秀是为了保护他女儿,最后才知道从始至终杀人者只有炳秀,一切都是他想出来的。所有演员都很入戏,很值得一看,但是刚刚看其他评论,好像我的理解是错的,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吧,胆小的找个伴一起看

44分钟前
  • 🙈敏
  • 推荐

想拍记忆碎片,结果拍成了致命ID,老年痴呆症患者自己制造多重人格不是什么好故事,相比一级恐惧,非常嫌疑犯差太多了安所长千里送人头还可以解释成是主角虚构的,闵警察怎么也干同样的事儿,人物直接立不住全崩了。徒有虚名!(看的导演剪辑版)

47分钟前
  • 早春入泥
  • 较差

记忆碎片父女版……

48分钟前
  • Mumu
  • 还行

拍的是个狗屁,乱七八糟,浪费2个小时,只有烧脑后的不知所措,不知导演所言为何物?

52分钟前
  • 君紫隆
  • 较差

7分以上的韩国犯罪片,movie night聚会的安全选择!

54分钟前
  • Marcela
  • 推荐

公映版和导演剪辑版完全是两个片子。一个悬念更重,一个逻辑更清晰。

58分钟前
  • 咖啡只喝速溶
  • 推荐

实在不喜花枝招展的悬疑和反转和结局,以及韩式半永久煽情术,每每难以忍受那些反复延宕悬念的打斗想快进

1小时前
  • Dear deer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