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1 更新,东京奥运会看完全部国乒比赛 + 考古部分采访比赛之后按道理,编剧收集素材进行剧本再创作是是必要的,而且这个剧乒协还是挺支持的。
但被吐槽融梗并不冤,这个剧本浪费了这些素材,说白了就是融的生硬,移花接木似的,再创作的故事本身不够流畅(结合原型的优秀剧本如亮剑、破冰行动)。
只看剧的时候,感觉剧本后期很多致命bug,最近了解了更多国家队员,我认为编剧最大的问题是把三剑客,硬改成了双子星。
剧里徐坦的经历综合了马龙、许昕两个人,性格背景像马龙,经历的时间线更像许昕(和张继科同一年进国家队,需要练体能,防守打法,深圳大运会等),但并且没有表现出这两人的年少成名、天赋异禀,前期人物就立不住;直到参加完大运会回来,切换回马龙的经历,转折的更显突然。
于克南不用说,几乎照搬张继科的经历,没有进行再创作,人物的魅力不是剧本的,而是其本人的。
另外付竞春很可惜,除了左手直板打法,人物剧情太少了(看人物进队时间和世青赛更像马龙)。
总结:素材非常优秀,编剧差劲;导演和演员尽心尽力,于克南和剧中的教练们都演的很好,拍到27集27分就可以了 。。。
~~~~~~~~~~~~~~~~~~1. 第一集徐坦妈妈收拾奖杯,担心儿子打不出来不是说他差,只是从省队到国家队,到拿到真正的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劝他去准备高考。
7. 人物原型,于克南的原型比较清晰是张继科,大满贯时间线完全重合,其它故事虚构;徐坦并没有现实原型,他热爱乒乓,但体能差没有攻击性,后期很虐,为手术费打商业赛,再回到国家队也从没参加过世界大赛。
直到最后几集苏州世乒赛 综合了马琳的神算子和马龙的六边形全能技术,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这才有很多类似马龙的描写。
8. 看完最后三集的整场苏州世乒赛,两个人物都是伤病复发,但坚持打完比赛,也找回了最初对乒乓的热爱,很好看,也很戏剧化。
这场比赛和现实决赛只有队长夺冠是一样的,要说比赛过程,更像第四轮许昕对方博那场,许昕肩伤复发,第七局医疗暂停,打到11:13输给方博;解说过程更像是半决赛张继科对战方博,卫冕冠军且从未在大赛交过手,还各叫了一次暂停。
9. 用错的日本选手照片,剧里已经全部删除。
后面大赛决赛不是国乒内战也被嘲故意弱化,这实在是没有必要。
剧情是队内一号种子在半决赛输日本选手,但于克南在决赛逆转夺冠。
这场比赛拍的很热血。
完结 长剧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378268/~~~~~~~~~~~~~~~~~~但事实证明徐坦正如雷教练相信的一样,虽然慢热、想得多不自信,但有实力打进国家二队(16岁不晚)。
去集训的是 苏畅 吕小北 徐坦,苏顺没去另外,去集训的是 苏畅 吕小北 徐坦,苏顺没去。
徐坦赢过吕小北,所以吕小北才一直损他。
(北京队集训结束时,有两人排省队前三,徐坦并不弱)
2. 于克南开头发脾气是因为被队友背叛开除过(贾昱),不想来集训是因为会遇到二队的队友。
而且他基本只会跟他爸杠起来,并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
急躁冲动是该治治,后面成熟多了。
滕彪教练很懂于克南,心思单纯,外冷内热的,有这样的教练真好。
第十集 于克南说的真心话,解释了贾昱如何背叛他的3. 国乒03 04 不太顺的那几年,确实该悠着点写 。。。
(更新:重看发现提这段的有两处,第一处主要还是鼓励在二队的队员们,说的比较细;第二处有批评戒骄戒躁的意思,语气比较重。。。
第6集和第9集)https://www.iqiyi.com/v_1rvbhspjupo.html?vfrm=pcw_home&vfrmblk=CZ&vfrmrst=712211_cainizaizhui_image1#curid=6613556602731600_65390ca4456a23d612909179dfb7b78a4. 这是电视剧里的冠军墙,方岳是剧里的角色,刚刚获得冠军,也在墙上。
左下角是张怡宁。
(更新:网站里把用错照片和名字的视频 重新做了模糊处理,哎。。。
早干嘛去了)
张怡宁这张名字和照片是对的。
5. 去看了2015年苏州世乒赛男单决赛录像,马龙对方博。
第一次认真看乒乓球比赛,节奏好快啊。
“小将方博第一次参加世乒赛,一路淘汰了许昕张继科,闯入决赛,是本届比赛最大的黑马,他能不能一黑到底呢?
” 解说提了好多遍哈哈。
最后还是马龙赢了,拿到了第一个世乒赛冠军。
最终比分4比2,3比1的时候有冠军点,但方博那几球特别精彩。
小tip: 剧里徐坦穿的就是马龙夺冠穿的衣服,于克南穿的应该是那一届的国乒队服。
剧里的比分设置是 3比2 到 3比3,最后应该是 3比4, 徐坦逆转夺冠。
6. 作为乒乓小白看剧学到好多东西。
有空就去打乒乓,看比赛!
每集后面的科普小剧场,会结合剧情
在《荣耀乒乓》里,白敬亭饰演的徐坦和他自己有多像? 白敬亭觉得是“都比较倔强和执拗,设定一个目标就一定要达到”。
白敬亭眼中的乒乓球运动员徐坦,“前期性格内敛,经历过很迷茫的阶段,后期逐渐找到自信,进入了有气势的状态”。
徐坦前期的性格和白敬亭不一样,“我比他更坚决更果断,而且我一直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明确的方向”。
随着成长,徐坦的性格逐渐与白敬亭本人相似,白敬亭也在拍摄的半年时间里努力健身塑形,让自己的外形更贴近运动员徐坦。
“我上一部剧《平凡的荣耀》的角色要呈现出很瘦弱的状态,所以拍摄《荣耀乒乓》前我只有120斤左右。
在确定进《荣耀乒乓》剧组之后,我观察到乒乓球运动员肢体基本都会比较健硕,剧中徐坦也是前期比较瘦弱后面会比较健硕,于是就开始着手训练吃蛋白粉去增加体重,做到了角色前后期的一个变化,出组的时候差不多到了150 斤。
”白敬亭将每天健身的习惯保持到了现在,“是这部戏促成我养成了坚持运动健身的习惯”。
这部期待了一年的剧,因为是我感兴趣的题材,很期待乒乓球会怎么拍,演员选得很贴合角色,同时也都很敬业。
开播前是又焦急又忐忑,开心终于能看到这部剧,忐忑的是不知道他能不能让大家满意。
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这部剧完全没让我失望,画面质感、镜头转换、造型和服化道都很精良,一下子把我带到了那个环境里。
看着两个少年的故事拉开序幕,许魏洲和白敬亭太适合这两个角色了,包括各个配角演得也很自然,截然不同的性格,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两个人在一起也必然会摩擦出火花,就很有看点。
画面很舒服,叙事的节奏也很舒服,人物也很真实,是我喜欢静下心来专心看的剧。
但是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骂声和吐槽声。
我也都有在看有在判断。
骂得有错吗?
其实没有错,的确剧集里有很多错误,的确有很多地方触到了乒乓球迷的“雷点”,是需要批评指正,这没有问题。
但是我看到的他们的评价是这部剧烂到一无是处,我却并不认同。
这绝对不是一部烂剧,是主创人员付出心血付出努力付出感情的诚心之作。
他是没有那么完美,但是我也看到了很多可取之处。
在我看来,这部剧说白了就是一部青春励志剧,所以这才是看剧的正确角度。
只是因为讲述的乒乓球是国球,同时又和原型有关,所以可能在专业度上会有更高的要求。
反而缺乏了对剧情的讨论。
在剧里,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他们因为乒乓结识也因为乒乓发生各种事情。
于克南和徐坦不断得成长,一起度过追逐梦想时最重要的那几年。
比赛赢了以后的欢呼,遇到挫折时的沮丧,朋友之间的互相追逐,师徒之间的感情,就连产生了争执,都觉得他们可爱得不得了。
剧集已经过半,触动我的点特别多,大部分时间节奏很轻松,人很多会吵吵闹闹,会很欢乐,也会突然被某个情节感动。
他们热爱他们不放弃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他们有无限的热情和无限的可能,他们会为朋友出头也会为朋友改变自己...... 我不会用精致漂亮的措辞,但我想把最真实的心里话表述出来,因为我不愿意看到一部积极正能量的剧,被打成一部烂剧,被埋没被忽视。
不是说不允许有批评的声音,只是如果因为批评的声音太响而不让人喜欢,这会让我觉得有些遗憾。
看剧之余,我也特意去搜了乒乓球的比赛啊纪录片啊采访来看,想看看批评的原因是什么,也是想借此多了解了解乒乓。
批评如果有理由就要接受,我也想表达我的喜欢,夸赞我喜欢的地方。
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冲突。
总之呢,荣耀乒乓作为我喜欢的题材,我不认为它是烂片,我也是发自内心得喜欢,喜欢里面的每一个角色。
没有说《棋魂》不好的意思。
但是拿一部坐着下棋+玄幻的剧来碰瓷真实事件基础上再创作+青春剧的《荣耀乒乓》,完全不同的类型,毫无可比性,脑子简直有坑。
《荣耀乒乓》是热血青春剧,激励年轻人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断进取不断努力,里面融合了乒乓球的技战术、运动员的拼搏和汗水,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也赋予了很多乒乓球选手的真实故事,不看剧是没人会关注这些小细节的。
这剧适合上星,没有网上带节奏的戾气,效果会好很多。
不行了,看了十几集我真的不吐不快了。
这剧给我的最大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别扭,我就先不说演员打球动作不标准这些了,毕竟你不可能要求一个练了几个月的演员去和专业运动员甚至和顶级的球员去比,也不说最为大家诟病的各种融梗问题,不把剧中人物和现实关联,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单从剧情逻辑上讲,最让我想吐槽的也是这剧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觉得编剧缺乏对竞技体育尤其是对国乒最基本的认知,第一集开场就是15年苏州世乒赛,两个世界顶级的球员十几年没有在大赛上遇到过,解说居然说的是两个人避免和对方相遇???
我TM真的满脸黑人问号???
什么叫避免和对方相遇,这事他俩能控制是怎么着???
难不成你打世乒赛我就不参加了???
难不成知道下一场比赛的对手是你我就要弃权是怎么着???
编剧到底知不知道国乒里世乒赛的参赛资格是要靠赛前打队内循环直通比赛来决定的!
知不知道比赛里你的对手是谁是要靠抽签来决定的!
知不知道在强手如云的国乒要想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有多不容易!
知不知道世锦赛的冠军对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次说人设,徐坦是一个16岁还在省队常年垫底被人瞧不起被说废物说打球没有天赋的人……于克南是一个从小拿遍了冠军走到哪都被称作天才被国家二队退货了还不急不忙信誓旦旦的说很容易能打回国家队的人……编剧但凡了解一下国乒都写不出这种人设来……国乒里没有弱者,最不缺的就是天才,能进国家队的都是几十万里挑一,个个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国乒里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稳赢其他队友,没有一个人敢在赛前说大循环自己能一场球都不输,每次看到于克南那种不屑的眼神和态度,仿佛进国家队对他来讲很容易很随便,仿佛只有他是天才其他队友都是垃圾,仿佛他轻轻松松就能拿冠军的时候,我都特别想笑,就真的……感觉无知的可笑然后,更不合理的是,作为从小练乒乓球后来升入国家二队的球员,刘石竟然不知道那个教练员曾经是个削球运动员???
不知道世界知名的削球手的技术特点???
于克南刚进二队16岁,然而女乒的主力队员却和他差不多大???
而且他还不认识……拜托,女乒主力队员该是大他们很多岁,叱咤乒坛多年,成名已久,家喻户晓的世界冠军好吗!!!
他们见了都得恭恭敬敬的喊姐的那种!!!
还有,编剧真的理解不了什么是国乒精神,在剧里,我完全没有看到凝聚力,就是一盘散沙,一群人天天拉帮结派,聚众闹事,还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你想突出竞争我能理解,但是天天上演宫心计是怎么回事?
你以为这是宫斗剧吗?
再者,徐坦天天受教练组的指导,球技没有长进,结果被罚去搬器材,遇见了高人指点?
您把这当武侠剧吗??
主角掉进一个山洞里就能遇见武功秘籍,还有扫地僧,从此实力突飞猛进?
更离谱的是,他居然跟个发球机练了半天涨了球技,我勒个去,我都不想说什么了,教练组针对每一个球员制定的训练计划,天天各种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指导啥的都比不上一个发球机,那还要教练组有啥用???
哎,槽点太多一说就收不住,本来想看在乒乓球的份上打个三星的,结果越写越气,最后还是给两星吧………编剧写竞技体育都搞不清楚内核,什么不想得冠军不想得大满贯这种话不该是一个国乒的队员的台词,龙队曾说过,竞技体育就是要赢,要不就成全民健身了我真心希望能有一部好的作品让大家更了解国乒,了解他们承受着什么样的误解和压力,了解乒乓球为什么会被称为国球,了解我们国乒的队员们到底要付出多少才能让一次次的胜利看起来毫不费力最后,愿国球长虹,乒乒乓乓,天下无双
05年的时候,国内乒乓球确实不太顺,04年奥运会,男单冠军韩国柳承敏,女单亚、季军韩国金香美、金景娥。
说起乒乓,我们总是调侃,仿佛冠军是囊中之物。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中国的乒乓球是厉害,但也没有到毫无威胁轻松碾压的程度。
剧中展现的就是在地狱模式的中国区,众多乒乓球运动员的悲与喜。
哪有什么天才,有的只是90%的努力+10%的天才。
剧中人物于克南,训练很晚,往往最后一个回寝室。
训练量也比其他人大,一心只有乒乓球,连社交都基本不做,到国家队是“为了拿冠军,不是为了交朋友”。
剧中徐坦,虽然是脑力型选手,但训练量也不小,时常和队友加练,例如和刘石加练削球。
(大家口中的糊剧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原本打算在全部看完再点评的,然而我这暴脾气,一个没忍住在开分后就吐槽了,所以在原评的基础上补充评价,仍然是暴躁吐槽,其中可能会涉及各个圈不爱听的话,愿意看的拉到分割线后看更新,不愿意的就看完这段话就退出吧!
)等了两个多星期,这剧才开分,看评分阵型,意料之中了。
先不说别的,看看翻车流量肖某人那几部剧的评分阵型就知道了,是红粉黑粉的大型撕逼结果,豆瓣评分完全丧失参考价值。
按剧集的质量来说,绝没有主演粉丝吹的这么好,也没有黑粉说的这么一文不值。
同理,反馈到乒乓这部剧也是一样。
先不说抹黑国乒那些有的没的,单从影视剧角度出发,这部剧其实还挺具有代表性,因为这类题材非常少见,同比日美韩,我能想到差不多的只有2017年的日本电影《恋爱回旋》,如果拿《恋爱回旋》来对比的话……我感觉《荣耀乒乓》在立意上还要更胜一筹。
然后就是剧本质量、服化道、摄影剪辑配乐那些。
我只能说,除剧本外,其他方面都挺不错的,服化道写实,摄影有质感,配乐也恰到好处。
那剧本是不是真的像黑子说的那么差呢?
其实不然,这部剧的剧本同期也算优秀的,台词接地气,逻辑很清晰,但绝算不上完美,从我观看的体验来说,差口气的地方有二。
一是群像刻画有些潦草,大集训就记住了新西兰组合,然而新西兰组合各叫啥名早就忘记了,更别提徐坦省队的队友了,到了二队后我还是没分清谁是谁……围绕主角的几个关键人物倒是刻画的挺细致。
从这点看出编剧对群像的刻画还稍有点稚嫩。
二是人物的成长线有点敷衍,人物前后的变化看起来不够清晰,比如于克南作为天才型球员,一开始易燃易爆炸,三番四次惩罚后,也只是稍有收敛,并没有完全看出这个人物成长了多少。
徐坦走的是贵人相助的路线,但也是一样,雷指傅指都指出过问题,仓库纠正一次,拳击馆纠正一次,等回队后,该表现体能增加的场景潦草带过,该表现血性释放的场景还是潦草带过,不免让人怀疑几次纠正,纠正的到底是哪里?
只通过排名表知道徐坦涨球了,通过教练员口述知道徐坦技术提高了。
这种剧情安排很是差一口气,哪怕是安排一两场刺激点的球赛表现下两位的变化也好啊!
就有看着大厨炒菜,色香都有了,没想到一口下去菜还没熟的感觉……尤其我同时在看《棋魂》,乒乓编剧的这两点弱项就显得更明显了。
可能后面开始打比赛了,这个比较潦草的成长改变才能圆回来吧!
最后,我不想据理力争这剧原型没问题什么的,我尊敬国乒,但我更爱影视剧艺术,术业有专攻,在我立场上,这部剧给我普及了不少乒乓球知识,也让我看到国产剧在影视剧题材多元化方面的改变,如果说一部剧能让更多的人爱上乒乓球运动,能够理解国乒拿下国际比赛冠军的意义和付出的辛苦,那这部剧就是值得鼓励,值得推广的。
并且我想让海外的观众也看到我们国家不止只有古装剧历史剧言情剧,我们也有拿得出手的职业剧,也有代表我们国家骄傲的运动题材剧,对自己国家有文化自信并不丢人!
…………………………更新分割线…………………………大结局后,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改分,因为整部剧看下来,如果按照我以往的评分标准,这部剧实在是上不了四星的,然而种种非剧方可以导向的因素导致这部剧在整体效果上偏出了预期,导致我还有一丝倔强,不愿妥协。
我首先要恭喜乒乓球圈的粉丝,成功狙击掉了一部原本可以让更多路人了解这个圈子的剧,虽然这部剧的质量可能也没有那么出圈,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嘲讽、不断diss,甚至不断去干扰剧方,导致剧方为了避嫌,不得不删减、修改、重新剪辑,让一部本来无功无过的剧彻底朝着无聊平淡方向发展,最后落在了只有主演粉丝会来看的地步。
哪怕以后有路人来看也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毫无趣味的剧集,根本不会关心这部剧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改动、剪辑、删减。
而乒乓运动也彻底变成了封闭圈子里的运动,以后还有哪些导演、制片方、投资方会头铁到再来碰这个题材呢?
我想应该是不会有了。
至于他运动项目,也估计鲜少会有人在脱离偶像言情剧的背景下来做专门的热血影视剧。
中国影视剧题材内卷再内卷,你们功不可没!
其次,即使只有粉丝来看这部剧,我也坦然接受了,粉丝们可以用饭圈的标准来夸奖各家正主的颜值,各家正主为剧情做的准备和努力,也可以大肆鼓吹各家正主的演技(虽然我觉得这部剧大家的演技都属于中规中矩),但从筹备开始撕番,到剧播了,还继续在微博吵,豆瓣评论区闹,弹幕里撕……我真是不解了,为了粉丝们为了出镜时间的多少,人设是否讨喜,剧情是否给角色带来正面评价,吵得不可开交,有必要吗?
我看剧从来不关心番位,只关心演员们有没有塑造好自己的角色,导演有没有好好把控住剧集的节奏,编剧有没有给出一个故事吸引人的剧本。
哪怕配角出镜时间短,只要TA表现得出彩,我同样会觉得这个演员真不错,管TA在剧里是几番,照样打call。
一部完整的剧集是所有演职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每个部门虽有主次,但缺一不可。
粉丝之争不但不能帮到自家正主,反而让剧方更是内卷妥协,最后交出来的结果必定也是千疮百孔。
最后,回归到这部剧的剧情上,我之前说过这剧群像刻画的不好,马上就被出场的苏顺苏畅两兄弟验证了,不知道多少人是看到了哥哥苏畅回忆在省队和徐坦争执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人以前出现过……塑造不好人物,不止表现在群像刻画上,就连指导团里的反派郑指也是蛮让人无语的,真的没有必要非要设计反派人物来推动剧情,就算设计了,那就好好理清人物行为动机。
至今我也搞不清楚郑指导是抽的什么风要这么苛待分给自己的徒弟,说他想带冠军出来吧!
他好像没有慧眼识人的能力;说他有私心偏心吧!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因为讨厌于克南和徐坦才偏心,还是因为喜欢其他队员才偏心……更别提贾昱和胖老板了,直接成了工具人,连结尾都不交代一下的那种,潦草下线。
而国乒的队员,时不时就要冒出一个阴阳怪气的人来推动下剧情,我再次费解,这么做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啊!
编剧这么安排是想突出主角的伟光正吗?
编剧是不是心智不成熟才会这么写,实在太敷衍了,但凡给每个人写个小传,也不至于把角色们塑造得如此单薄。
另外就是我说过的剧情平淡的问题,后期因为争议,基本把赛事删干净了,原本期待来两场热血的球赛打脸我一下的,终究是错付希望了片方找了很多生活日常来填充剧集,生生撑到44集……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观众想要看的是人物通过比赛训练受挫折然后得到成长,不是想看家长里短勾心斗角。
本来30集左右可以讲清楚的事情为什么要讲44集?
搞这么长,还大部分时间是口述式推动,徐坦怎么打个世锦赛就世界排名第一了?
怎么就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可以当队长了?
教练在旁边拼命的解释,然而我内心毫无波澜,一度觉得徐坦好像和十七八岁时没什么变化,一直憋憋屈屈,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获封外号“神算子”了而于克南被人坑,被人利用,本来也可以有点转折,但最后的处理还是口述式技术下滑,又口述式回到神坛……全剧最热血的球赛只有于克南徐坦双打进一队和大结局对打两场而已,而已!
其余的时间刚和人物有点共鸣,就被导演切掐断了,转换到吃饭、谈恋爱、聊天谈心上来……阿西!
节奏稀碎,剧情特么像裹脚布,又臭又长。
综上所述,我虽然比较喜欢小白,但也不过是散粉一枚,就算带着粉丝滤镜,他之前的《平凡的荣耀》我都只给了三星,这个剧让我给四颗星,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我决定不放弃一个影迷的忠实信仰,尊崇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剧在我这儿就值三颗星,那我就给三颗星,细化到大结局的分数就7分吧!
你要说导演编剧不了解乒乓球吧,他倒是融梗了很多胖球圈的真实事例你要是说导演编剧了解乒乓球把,看他们拍出来的东西,但凡看过几场乒乓球比赛的人都拍不出来。
更别说了解乒乓球的人。
竞技体育如果不追赢,请问比赛的意义何在。
天降紫微星不适合年级大的人,那是小年轻才会出现的。
也许你要说编剧是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冲突性。
你既然那么会融梗,你照搬乒乓球现实的剧情啊,都可以很热血啊。
张继科,你醒醒马龙全五星选手张怡宁大魔王这些拍出来难道没有戏剧性,没有热血性,就是编剧导演太垃圾,太俗套。
而且根本不懂乒乓球,也不尊重乒乓球、
一个乒乓小白表示,被深深科普到了。
虽然小的时候也打乒乓,但是仅仅是业余方面,而且后来为了高考就基本不怎么摸球了。
但是这部剧让我从单纯地知道“国球”乒乓,到主动去了解乒乓,再到带动周围人一起学乒,一起运动,真的唤起了我体内被封印的那种喜爱运动的记忆。
u1s1,这里面的体育精神才是真正要传播的好嘛。
ps:不知道为什么,评论区一堆差评都好像自己真的待过国乒队一样,别把饭圈文化放到国乒谢谢
中国人为乒乓而骄傲,乒乓球的荣耀,体育运动的强盛是中国的综合实力的一部分,乒乓在很多重要时刻凝聚了万千人的期待,每一个为了乒乓球付出的队员和教练都像是超级英雄一样散发着光芒。
女排十三年后再夺冠很令国人骄傲,但其实国乒有长达三十多年垄断,真的敬仰!我们想一下,国乒为何如此强大?
在中国,亿万中国人都在练习乒乓球,这其中的每一个专业运动员都有着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千千万的人在为之奋斗,你可能想不到,国球的竞争压力其实是远超于人们所关注的【高考】的,它没有减分政策,没有政府的关怀政策,要想站在最高领奖台只能凭借【真正实力】,但金字塔顶尖的这条路注定孤独,而且名额有限,在我们长达一年的调研了解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运动员的生活,他们的压力在哪,他们的抱负又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很少受关注的,是跟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和展示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看到冰壶对于加拿大、滑雪对于挪威、足球对于巴西那样,是因为有了无数热爱这项运动的人,这个国家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战绩,国球🏓这项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里使我们能形成一种具有共同的精神目标和品质的运动,其实就算再厉害的演员也没办法做到像乒乓队员一样5-8岁就开始的专业训练级别的呈现,从最初练习到杀青他们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为这部剧的角色付出并尽了全力,我是服气的。
《荣耀乒乓》从孵化到播出四年时间,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把这份热爱传递,把这份国球精神以角色的人生故事进行丰富展示、重点总结和发扬传承。
好看,白和洲的演技越来越好,剧情也好,为啥没有超点?
就 还好吧 没那么热血 俩主演演的还行 有尬的地方但是还是我可以忍受的程度
赢就是竞技体育的精神,真的有被剧里台词和情节热血到,那个乒乓球队员身上没带点伤呢,正是因为对乒乓的喜欢,才让他们带着一身伤痛一直走下去,美中不足的是剪辑和剧情还是有点小问题
太棒了,看了十几集,大陆十几年了终于有一部正经讲运动员的好剧了,很热血很励志也很真实,演员都很棒,白敬亭和许魏洲的角色性格鲜明,配角也很出彩
不惜用这种招黑方式讲故事,编导好像对现有的体育体制一肚子气︿( ̄︶ ̄)︿
剧情有点扯
这部戏有太多人的影子了吧……陈玘 科科 龙队
爱过胖球都不能忍的程度。抹黑现役运动员,编剧你si了!
本身比较喜欢乒乓这项运动,这部剧集虽然也有不少脑残恋爱,但总体还是聚焦体育本身,虽然打乒乓动作有点浮夸,可热血还是有感染力的,上脑。小科普剧场也可以。
指导教练就是运动员的伯乐,运动员每一次成长的背后都离不开指导员对运动员性格、体能、精神状态的观察和琢磨。尤其看到腾指导,面对于克南那种青春叛逆的运动员,一边要关注他的球技,一边还得操心运动员的父子关系,这个指导做得太不容易了。
终于等到一部真正的热血竞技题材电视剧了。比赛训练都很真实,前八集看了感觉非常好!很值得看!!!大胆奶一下,感觉后续剧情不会崩,五分!
第一集一上来就是赛场 以比赛作为引入让人很容易能看进去 然后闪回十年前 徐坦的人物状态和开头的他区分得很开 马上出现冲突和抉择时刻 感觉整体节奏蛮好的 画面质感也上心 酒店的洗手台上居然放了东西说明也有好好做布景 感觉后面也应该还不错 先五分观望
能不能好好拍个热血竞技,像棋魂那样。不会拍的话就多和日本编剧学学!!!哎
目前看到9集。观感有点不咸不淡,明明很期待后续徐坦的成长和蜕变,但是却不自主地想要盯着每一集的进度条看什么时候才播完。可能是因为在成长路径上还是缺少更加单元化的事件,缺少主角一关一关克服困难且逐渐变强的线索,而现在这些线索都被隐没在其他故事线中,也很难在这个基础上调动起充分的观剧情绪。
竞技体育挺残酷的,剧拍的啥玩意,完全是借鉴国乒人设,到处拼接,常识性错误多
编剧但凡看上那么一两场比赛,适当了解下在役选手的历程,感受下他们的不易,都不会搞出这么一部剧😡国乒队不养废物!
编剧是真有病 前面有多热血多好看 后面就有多憋屈多难看
更新:越不看好,惊喜越大!感觉自己发了一笔横财!我对画质光影很满意,以后五元文化质感我信了!一群年轻男孩子训练打球很热闹很青春!目前节奏也可以,于克南是意外之喜,就是营销未知?不过不强求了~荷尔蒙就是最吸引人的!太帅了!————希望是个用心的剧。火和爆这种不强求,都是玄学。导演班底编剧剪辑打光运镜戏份和后续档期宣传营销都是不可控的,Just希望可以看到许魏洲作为演员刻苦训练和用心出来的角色。虽然作为个体户艺人相对弱势,但是最终是业务能力吃饭,许魏洲演技不错不要瞎剪于克南应该会很精彩,许魏洲说最像他本人那肯定是荷尔蒙爆棚✌
看评论里打一星骂的很凶的都是球迷。我不是球迷,不懂乒乓球,但就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觉得这部剧很好看,一直在追着。至少看完剧我有兴趣去了解乒乓球。电视剧是面向所有观众的,对于不是球迷的普通观众,有这样题材,拍的还能看的剧去普及,也是不错的。烂片真不至于,五星用来平衡一下。
6.9真的低了…同期在播剧最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