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们生活的年代

我们生活的年代

主演:刘烨,赵子琪,沙溢,李光洁,李倩,陈佳妍,刘园媛,张少华,樊志起,杨子骅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我们生活的年代》剧照

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2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3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4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5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6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3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4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5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6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7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8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19我们生活的年代 剧照 NO.20

《我们生活的年代》剧情介绍

我们生活的年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6年夏,大学毕业已三年的同窗袁浩东(刘烨饰)、郭洋港(沙溢饰)、赵家乐(李光洁饰)各自经历着不同的生活。终于,三人带着梦想重回北京,相聚一起创业。然而涉世未深的三人很快碰壁,心灰意冷的浩东欲与大学女友林紫云(赵子琪饰)分手。1998年夏,在赵父赵振庭(樊志起饰)的帮助下,三人重新振作接手杂志社。 然而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却让三人心生芥蒂,矛盾不断。一场竞标,让心力交瘁的赵父心梗去世。家乐认定浩东不仅是告密者还是杀人凶手,林紫云也离他而去。心中充满仇恨的家乐决定与浩东展开一场面对面的较量。为了报复浩东,家乐害得无辜的洋港一家家破人亡。家乐自首,浩东也终于放下一切。2007年初冬,两鬓斑白的浩东在三人当年居住过的四合院里,面对被提前释放的家乐,终于道出我就是出卖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江河水疯狂72小时极速营救玉响完结篇第一部:芽昨天开始爱上你最后通话燃烧身体的记忆黑狱悲歌第一季黑水回家的路有多远结婚证书亡命雷区告白现实主义勇者的王国再建记邪恶电玩帝国象棋的故事岂有此理~茑重繁华如梦故事~无处可逃杂技小精灵瑞雪兆丰年卧虎行动喂!蜻蜓第二季爱情二人行黑色少年战地医院苹果梦火海营救黑色喜剧Butlers~千年百年物语~博多之子

《我们生活的年代》长篇影评

 1 ) 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这两天看完了连续剧(我们生活的年代),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心是不是就不会像剧中的浩东那么痛苦,备受自心的煎熬和谴责?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够无耻,便可以作了坏事也可以心安理得?

那么,我们要良心干嘛?

先说说良心是什么东西,这得提到康德那句著名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良心既是道德律,每个人都有,因为它是天赋的,就像头顶的星空。

有些人表现得没有良心或者无耻,那是因为他出毛病了,他的良心被某种欲望或诅咒厚厚的包裹起来,不再发光。

那这有什么问题呢?

不是反而更好吗?

因为不会自谴而获得轻松了。

不是的。

麻风病人可以火中取栗,正常人不可以,因为会感觉灼痛。

人体对疼痛的感知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人不知疼痛而遭受更大的伤害,这也是天赋的。

同样,良心是精神上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做错了事你会后悔会自责,这将使你避免犯更大的错。

如果说一个人作了坏事也可以心安理得,毫无内疚,那么他就离死不远了,因为,如果不依律而行,你不自谴,会遭天谴。

 2 ) 我和我追逐的梦

第一次,为了一部电视剧,我熬了2天2夜看光。

当最后一集片尾曲响起,我才有了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然后第二天就生病了。

我在想我是不是在给自己的脆弱找个借口。

看光以后片子一直舍不得删掉。

但是,却不敢再去看第二遍。

感觉是没有气力第二次再去承受片子的残忍。

在整个29集的过程中,无论看到开心的情节还是悲伤的情节,脑中一直是第一集开始创业的时候郭洋港和他们胡侃时唱的那句:“我和我追逐的梦”一下子唱到了我的心里。

片中在赵家乐身上看到了我:他对朋友的仗义;对朋友的真情;全看在眼里。

但是,他却被他最好的朋友所害。

父亲被最好的朋友害死了,这简直就是对他人生的一种最大的否定。

我,不忍。

把情义看做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的人,却被最要好的兄弟害的失去了一切。

我难以想象,完全否定了你的整个人生,这是对一个人多大的讽刺啊。

当然,任何一个旁观者看到他爸临终说的,都会希望赵家乐会接受 会去正确思考这个问题。

但是,换做你是赵家乐,你在当时当刻,你在那里还能原谅的了吗。

仇恨,不会被理智所取代。

想想自己,一直都非常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很多朋友都推心置腹。

有好朋友曾经劝我,要好好保护自己。

我也曾感到纳闷,后来想想,确实如此。

如果哪天我变成了后来的家乐了,怎么办?

难以想象。

这部片子最让人感觉压抑的就是前后强烈的对比和巨大反差。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时代问题。

但是,这刚从学校毕业的三个性格各异、家境不同但是都单纯善良的人。

当他们走进社会,你看到的是他们怎么一步一步磨掉自己的棱角向社会屈服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过这29集 一步一步展现。

简直就是酷刑啊!

满眼看到的都是残忍。

而且那施刑者还很享受其中的快感,要慢慢的折磨你,直到你完全失去希望。

真残忍。

赵家乐,一个原本眼神中充满爱的人,变成了一个脑子里除了仇恨已无他物的人 。

郭洋港,一个对生活充满期待和幻想,不向现实屈服的人,会为了报社经费变成个疯子、乞丐,连最心爱的女人都被自己最好的兄弟间的仇恨害死。

有人说世上没有比紫云还好的女人了,但是我恨这个女人。

没有她,也不会有最后那个满头白发的袁浩东。

她对袁浩东无所求,才导致了袁浩东最后那样。

一个男人所有的压力,90%都是来自家庭。

如果紫云对浩东,哪怕提出一点点类似于咖啡馆那样的小小的要求,对他有哪怕一点点的怨言,袁浩东也不会变成后来那个疯子、叛徒。

因为当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发觉自己还想要更多。

浩东不是一个贪财的人,无穷无尽的欲望之所以会来到他的身上 是因为他对紫云的爱,对紫云的愧疚。

或许有人会说,我在给浩东找借口。

但是我相信,浩东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对紫云的爱。

哪个男人不想让自己的女人是世界上最幸福。

只不过浩东把幸福与财富等价了。

这是他的错误,也是很多人的错误,更是欲望产生的根源。

这部电视剧好就好在它赤裸裸的残忍。

连遮羞布都不给你。

没有一点点商量的余地。

像灼目的光,你逃不开。

无论你躲到哪,都会被照疼。

不要有幻想,就是这么的残忍。

大团圆的结局,有人说很假。

但是当你脑海里一直响起的是郭洋港开始唱的那句“我和我追逐的梦”的话。

你就会发觉,这个结局是合理的、必然的。

他们都变了,唯一没变的,是心中的那个梦。

梦还在···

 3 ) 生活本是一张完好的白纸,却被我们揉的皱皱巴巴的

生活本是一张干净完好的白纸,却在我们轻狂年少之时轻易的被揉做一团,可待近不惑之年再打开看时却发现,好好的一张纸竟皱皱巴巴的。

——书虫本剧讲述了一个在十年的岁月中自由与禁锢、禁欲与放纵、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等相互纠葛、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转化的道德情感故事来探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与精神危机的沉重话题。

在很多人正在忙着看《城市猎人》的时候我却还在津津有味的看这部老剧,其实我是冲着刘烨的,没想到看完之后竟然发现电视剧本身的魅力已经远远超出刘烨个人的吸引力了。

只是这剧中的内容太沉重了,看完之后竟让我感觉很压抑并且泪流满面。

其实这电视剧很适合我的口味,我不太喜欢那种大俗大雅的片子,比如出身贫寒的女主角被富家公子看中了然后历经磨难结合后,女主角被一堆坏人整治最后坏人得到了惩罚相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在比如二男追一女或二女追一男的那些故事我觉得纯属是因为编剧太空虚了吧;而此剧却不同于其他那些恶俗的电视剧,厄,我只是说风格和内容啊。

之所以很喜欢这片子,很大程度是因为太容易引起共鸣了,我感觉几乎很多人都可以从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他们没钱时可以一起窝在租来的小破屋子里煮方便面,为了难兄难弟一起生存家乐可以去偷他爸爸珍藏多年的茅台酒浩东可以去偷送煤的煤然后仨人还能一起偷吃江奶奶的红烧肉。

曾经年少时我们都这么义气过吧?

为了友情和年轻时的梦想他们可以经历很多生活的考验和磨难,在火车站扛大包,在餐厅端盘子,为了一口气而打架为了一块钱而卖命。

那么苦那么难的时候都能熬过来,却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他们竟然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出卖了这份珍贵的兄弟情,然后在痛失了比自己当时盲目追求的那些金钱利益更珍贵的东西之后他们才渐渐明白,原来,人活着更重要的是情分,亲情,友情,爱情。

如果没有了情分那些东西才真正失去了它所存在的意义,就像生命不能没有灵魂一样。

剧中我不太喜欢但十分能理解的一个人就是男一号袁浩东(刘烨扮演)同志。

他自以为是,固执,冷酷,自私,懦弱,猥劣。

但很多时候还是清醒理智的,还有一点就是他比那俩人会浪漫,会哄女人。

因为他家庭的原因直接导致他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起来,为了这种他所谓的强大富有他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

直到痛失了自己并不想失去的之后才彻底唤醒了他内心最深处的良知。

他身上唯一能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执着,只要自己认准了一件事儿不管多少人反对不管这件事儿对还是错有没有意义,只要是自己认定了就一定要做下去并且要做成功。

其实就怕一个人认真,一旦认真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尽管事情的结果并非就一定使我们想要的。

当袁浩东破釜沉舟要把收旧货一事做下去的时候我就在weibo上更新了一句话: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没有理由的想要做某件事儿,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甚至没想好该怎么做,但是,必须要做这件事儿。

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剧中人物我最喜欢也跟我很像的是赵家乐同志。

没心没肺,叛逆,重情义,二愣子,勇敢,真实,随性,刀子嘴豆腐心,有一些小聪明。

我很喜欢他在剧中的角色,是个硬生生的汉子,为袁浩东打架坐牢,为兄弟的口粮去偷父亲的东西,为了挣钱甚至要喝掉绿色涂料,他虽然经常顶撞爸爸但打架都知道他是孝顺的孩子,只是错了方式错了时机。

他比袁浩东勇敢、正直。

他比郭洋港爷们儿。

第三位,郭洋港。

沙溢扮演。

书生气很浓,太文了,一说话就带着一股书生的那种穷酸劲儿。

呵呵,不过也蛮喜欢他的,他在剧中很多自身的特点都因为其他两位彰显的太厉害而不被大家所发现。

如果说浩东固执己见不听大家劝而家乐为了他的好而过来奉劝结果不仅不被理解反而遭一顿骂生气大动干戈时,郭洋港绝对就是那个和稀泥的。

我们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这种人其实并不少见,但是一旦在剧中上演,怎么感觉那么虚伪别扭啊。

其实我感觉郭洋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比起下海经商或是人际交往他更喜欢沉迷于自己的那些风花雪夜浪漫唯美的文字里。

否则也不至于在咖啡馆叶玉芬只是给他肩上披了件东西然后在他醒来时看见一个安静的女子捧着书看时很快就被俘获了整个人整个心。

剧中的几位女主人公相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衬托。

林紫云,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眼睁睁看着一幕幕悲剧上演却无能为力只好尽早退出,最后又大施自己的宽容之心来解救袁浩东这只迷失了太久的羔羊。

江小荷,绝对生活的调味品,像个快乐的小精灵,貌似没心没肺却感情细腻否则也不至于能成为第一个发现赵家乐那些秘密的人。

叶玉芬,一个城府很深的漂亮女人,应该是郭洋港的最佳配偶了,可惜却为了赵家乐和袁浩东的争斗做了牺牲。

也因为她生命的结束才唤醒了那些迷茫了很久的人们。

你说这到底值不值。

不知不觉敲了这么多字。

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老片子了,如果有时间有情绪的话可以看看啦。

最后以《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方言的一段独白来结尾吧,我总觉得这两部电视剧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

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

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

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4 ) 我们生活的年代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从一开始看到最后,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那种感觉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

这是一部让我们值得反思的电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喜欢赵家乐,他是一个种情重意,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人。

这种朋友是可与而不可求的,在现实生活重太稀少啦。

他把友谊看得比亲情都重,以至于他不能接受他最信任的朋友会出卖他这个事实。

他性格直爽,开朗,很孩子气,还有些冲动,处事不圆滑,显然这些是不适合现实生活的,但是我喜欢他身上的性格,讲义气,直爽,孩子气,勇敢,敢做敢当...紫云,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人,至少在我看来,贤惠,善良,勤劳,宽容,善解人意,坚强...她说:我不是事业型的女人,没有什么野心,只想有一份稳定的感情,我不是一个虚荣的人,我看重的是你这个人。

即使在浩东一无所有的时候,她也对他不离不弃,辞掉了工作,跟她爸闹僵了,毅然只身来到了浩东身边...浩东,是一个脑子很聪明的人,有野心有魄力,事业心很强,但他少了家乐那种敢作敢当的勇气,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人。

由于他的好强,太想成功,太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有他的一意孤行和自以为是,以至于在途中犯了很多错误,但是他的本质并不坏,虽然他缺少勇气去承认自己是那个告密者,但他之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煎熬和痛苦之中,这说明他的良心已经收到谴责。

或许有人会说,他是自找的,自作自受。

但是难道一个人犯了错误就永远也无法弥补了吗?

当一个人面多诱惑,而这个诱惑达到足以突破你的底线,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诱惑。

最后,浩东的头发都白了,他独自承受了很多,虽然这样但我认为他还是一个幸福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有两个为他心甘情愿付出,不求回报的全心全意的爱他的女人。

杨伊蕾对他说:爱一个人比被爱是幸福的,我不求你爱我,只要你允许我爱你,我就很幸福啦。

今生能够遇到你,成为你一天的妻子,我也死而无憾啦。

当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后,她会变得很傻,认为为了她放弃一切都是值得的,付出再多也是幸福的。

 5 ) 美好的友谊,在利益面前,也会动摇

看了这部电视剧,更真切的体会到,校园时代的纯真友谊,海誓山盟的誓言,在金钱、权利、利益的面前,也会失去原有的色彩。

 6 ) 兜兜转转

人性拄着道德这根搅屎棍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拉扯,不得不说以前的老片是真的很有价值观的。

每个人都在改变,都在适应,没有对错只有成长。

而所有关于生活的经验,就是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大家又回到了原点。

历经了生活的磨难,大家心里好像装了很多东西,但是最珍贵的还是开始的那几样,每个人都在验证别人的经验。

历史一直在重复,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别人的故事

 7 ) 电影散场了------写在《我们生活的年代》之后

陆陆续续看了几天的电视剧终于看完了,笑过也哭过,但最终留给我的是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

我不是一个总是喜欢浪费时间看电视剧的人,但这部电视剧确实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

“录音机停了,电影散场了…”三个亲如兄弟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后一起为理想打拼,这期间他们一起开过公司,端过盘子,收过废品,一直到自己当老板经营杂志社,社会的压力和创业的艰难最终让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做出改变,然后每一个人都开始变化,他们中有人开始被钱迷惑了双眼,有人被仇恨蒙蔽了心智,多年的好朋友不欢而散,然而最后“电影散场了”,他们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幸福就是跟自己喜欢的人过着简单的生活,有空和好朋友聚聚,然而这也是他们最初没钱时候的生活。

金钱确实让他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但它永远无法改变发自内心的真情。

电视剧中有一条暗线就是“500万”,从袁浩东突破底线拿了这500万,他们的生活就开始出现了大的转折,但最终家乐因为单纯的报复而进监狱的罚金也刚好是500万,一切就像是冥冥中的安排,这些钱最终也是相当于归还原主。

我一直在推测,如果换了是其他人呢,家乐是绝对不会做对不起朋友的事,而郭洋港则很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底线,一旦突破这个底线,说不定他们做出来的事情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看来做哥们还是赵家乐最好,而袁浩东则可能会是我们的好领导。

从刚毕业开公司失败到去火车站扛大包再到饭店端盘子,他们一步步的摸索着自己的成长道路,而袁浩东就是第一个成长起来的人,也就是在朋友眼中第一个有变化的人。

袁浩东从废品收购开始去一步步积累自己的原始资金,也是从那时他开始变得不再理想化,他对生活有了太清醒的认识,他甚至开始执着的以为金钱可以改变一切,这也造就了后来的一系列悲剧。

但我还是个很佩服他,他敢拼敢闯,在监狱里可以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他可以对一大群人说,你们等着吧,这本杂志我们三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

袁浩东最先从青春的稚嫩摆脱出来,他让自己变得更加社会,更加物质,然而他的独断专行往往又让人很受不了。

镜头转到最后,我们看到,时间改变了一切,十几年后的袁浩东再也不是那么风风火火,头发花白,一个人在孤零零的吃着泡面,这是心酸的一幕,也是导演故意安排让他和赵家乐重逢的铺垫,历经喧嚣与争斗,他们都平静了下来,袁浩东也终于勇敢的说出自己心里的秘密,这时我们又看到了仿佛他们十几年前的过命交情又回来了,或许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也或许只是被仇恨所蒙蔽。

文中有太多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比如韩中原对真正朋友的解释“真正的朋友就是:当他快掉下山崖的时候,你一把拉住了他,可是再坚持的话你们俩都会掉下去,这个时候朋友说‘放开吧,你还得活!

’”。

这部电视剧也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坚定的友情的基础是信任和宽容。

袁浩东还说过一句话“我就想做一条狼,一条一岁的狼,你给我块骨头试试,我绝不撒手”,这句话也就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才有胆量说来的,也是大学生在社会上面对强大的压力产生的偏激想法,也是这种想法让我们迷失自我,以至于把人生交给了别人掌控。

 8 ) 生活的真实

时间往回走十年,那时我还在接受义务教育,还因为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哭鼻子而且把桌布撕成一条一条的来释放压力。

我没有预见过我十年后的今天会是现在的模样。

那么十年后我会是什么样呢?

所有的想象和猜测都不管用,谁也无法知道。

还在上学的小雪对我说:只要努力,没什么不可以的。

我说过,她还在上学。

我想,看这部电视剧的人不是因为它情节多么紧凑动人,也不是什么偶像剧、间谍剧,没有多少牛逼闪闪的台词,也不涉及各种主义和国家大义。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喜欢。

如果喜欢,应该是在这其中,看到了自己。

恋爱了,工作了,毕业了,辞职了,创业了,失败了,重来了,又失败了,怀疑了,固执了,放弃了,改变了,越走越远了。

刚开始特不喜欢家乐,虽然这个名字很喜庆,但一看就是个不着调的主儿。

做什么都做不成,干什么都闲累。

但是就是这个小子,他单纯,他真诚。

他偷家里的东西给哥们买东西吃,他帮哥们的女友拜托变态男,他跟哥们去打仗,他想法儿帮哥们借钱开咖啡馆,而且他不图回报。

太真诚的人,对于别人来说的小伤害可能就是他的颠覆。

可以说这是单纯的代价吗?

袁浩东这个男人似曾相识。

他稳重,他努力,他对女友好,他想改变自己的处境,他想让周围的人因为他而幸福。

他真的曾经想。

但是如果我说这些其实都是他自己的虚荣心都是为了他自己你信吗?

他不要200万他要500万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很干脆就离了婚不回头望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以为自己不会后悔,也不让自己后悔。

但是他忘记了:生活给谁都不会太多。

至于洋港,我觉得结婚应该找这样的人,鉴定完毕。

貌似这个角色很不讨好,演的很辛苦,最后也没谁记得他。

像是生活中的每一个自己,每一个小兵。

紫云这个有点琼瑶的名字,让人物性格都那么琼瑶。

这个漂亮的善良的懂事的又不物质的姑娘本该天上有这个姑娘知书达理,温柔洒脱,有大爱,后来也有了大悲。

一个爱情能让一个女人记着一辈子,一辈子的所有事情都和这场爱情脱不了干系,但是男人不同。

所以虽然她等了,但是没用。

起码有5年没看电视剧了,虽然这部制作的真的有点粗糙,台词有点做作,情节设置有的地方真不太像21世纪的电视剧,按照一百分的标准来看也就能打50分。

但如果你沉沉浮浮过,或者你在沉沉浮浮着,就会被他们吸引。

你想看看你的同学张三最后怎么了,你的同事李四最后怎么了,最关键的是最后你自己怎么了。

最近总看到类似这样的话:我们一直以为前方是无限美好的一直往前奔,其实最后发现最好的日子都过去了,都留在后面了。

不管多大,这句话都适用。

不过我想这部电视剧给我们最大的教育就在于:如果你实在家境优越又有能力不为钱女人权利犯愁的话,你可以尽情享受各种娱乐。

但如果你不是,就少看点电视剧(尤其这么长的)。

生活那么现实,看看里面他们哪个人工作没用到人际关系?

所以大家还是该在哪方面努力在哪方面努力,别等到后半辈子说每一句话都用“如果什么什么就好了”开头。

 9 ) 生活残酷 珍惜当下

电视剧谁都能看,但有谁真的经历过么?

真的给人装孙子,当孙子使。

——题记不久前,mike在每思侬上丢来一个链接。

该兄虽然人在米国,但是心系大陆。

心系到连大陆最近放什么电视剧都比我清楚,惭愧惭愧。

该电视剧《我们生活的年代》被称为70后版的《奋斗》。

看了前3集后,我觉得这部剧比《奋斗》好多了,不纠结,很奋斗。

但是,昨天,我发现我错了。

这个年代,人人都在纠结,人人都有纠结的事情,只不过是纠结的原因和内容不同罢了。

总体来说,《我们生活的年代》更残酷,色彩更灰暗。

三个情同手足的大学同学同甘共苦,希望能打下一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家业。

可是,电视剧是不可能轻易地放过得到幸福的人,今天,三兄弟被人骗;明天三兄弟被流氓欺负;后天,三兄弟好不容易干出的家业被人抢走,一无所有,再从头来过。

我们常常感慨,人生无常,其实最无常的是电视剧。

故事的结局是中国式的团圆式结局,毕竟一个支离破碎的结局虽然更发人深省,但是也有可能因为过于残忍而遭到电视台封杀。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一毕业就失业,不给点希望,大家都要消沉了。

这部剧结局还不错,但是过程太坎坷。

具体如何,我就不做剧透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今天写这篇博文只是想分析剧里的三个人物:浩东、家乐和洋港。

世界真的很奇妙,素数不断地主宰着人的想法。

7位编码最容易让人记住事务,上帝用了7天创造世界,世界有7大洲5大洋,全是素数;而故事里但凡多个人物的,必定也是素数,小红帽里的主角是3个,白雪公主是和7个小矮人在一起,灰姑娘面对的是后母和2个继姐姐(也是3);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兄弟结义,投名状是三兄弟结义到反目的故事,我们生活的年代同上,也是三个兄弟的故事。

这个素数偏执不是今天文章的重点,就写到此。

老子说:道法自然。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道在支配,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世上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这就是道。

用到人的身上,也是一样。

每个人都有做事和面对世界的方法,很难改变,或者至少在本质上是无法改变的。

这部剧里的人物也是这样。

浩东从一开始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和智商。

他能忍,为了成功,为了出头,他能扛大包、端盘子,做一些看似和名牌大学生身份不符的工作;他收过破烂儿,但也有胆识垄断北京的破烂儿行业,每个月坐收万元股利;他办过杂志,有胆识把大地产商的背后情妇写出来,使杂志销量从3000翻到15万册。

浩东有着现代中国人需要成功的要素:胆识和才能。

无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往往一个人的优点又是一个人的缺点。

浩东的死磕和一股劲都与他对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的认定有关。

再加上他对金钱的渴望,便犯下了不可逆转不能回头的大错。

家乐,官商子弟。

从他在电视剧里的表现看,他从小就调皮,但是生活里不愁吃不愁穿,捅了篓子有老爸兜着,没了钞票有老爸供着。

一副火爆脾气,但是却是个非常义气的人。

也许是生活环境的原因,他比较单纯,愿意相信别人,更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

最后,也是他的兄弟伤他最重, 也因此摧毁了他的世界观,让他走上了另一种生活的道路:以复仇为目标活着。

说到这里,我觉得家乐的父亲临去世前的一句话说得很好:活在仇恨里等于是在惩罚自己。

凡事反而看开一些好。

对于小事恐怕得过且过尚能执行;对于大事,恐怕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中国人一直说“忍”是心头一把刀。

宽容、容忍的滋味对于当事人来说都不容易,往谁的肉上割把刀都挺疼的。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是当事人的选择,选择宽容,选择仇恨,都是自己的心境。

洋港是三兄弟中的老好人,类似于《投名状》里金城武的角色。

温温吞吞,有着文人的酸气和理想主义。

在我看来,是一个标准的中文系毕业生。

单纯、痴情、文气、爱情至上都是他的特点。

但是,对他的描写太少,我也评价不出太多。

再加上,演员是武林外传里的白展堂,我看到他的脸+东北口音就觉得严肃不起来。

这三个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以下几个道理:1、人不能太狂妄,不能太看重钱。

2、人不能太执拗,要宽容、忍让。

3、不要随便做谐星,不然观众很难严肃地对待你的转型。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10 ) 那个年代的爱与恨…那个年代的情意

在家歇暑假,老妈挑了这部片,居然俺也一直看下来了。

总的来说就像片名,我们生活的年代,那个年代,很多的是是非非都会来得比较强烈吧,因为体制相对固定,因为资源相对匮乏,所以那个年代的情意也浓烈更多。

虽然情感纠葛,内心压抑的看完,然而在故事的最后还是都释放了。

嘉乐的乐观善良却也自卑脆弱,害怕孤独,直到最后他都不敢大胆的向小何求婚。

直到最后,大家才会想起他还是那个大男孩。

他的爱是透彻无私的,他的恨与其说是指向浩东,不如说是无法解释自我。

洋港的细腻稳重和理想主义,无论是在杂志社的工作还是一个人撑起咖啡馆,还是对于玉芬的追求上都是那么一点一滴,认认真真。

还记得他讨债的那个环节吗?

其实他也是一个内心纯净的人,与其说他是跟那个无赖欠的几万块钱较劲,还不如说他是在用生命捍卫人性的尊严。

在人生的路上,他有自己的追求,坚持和方向。

浩东,最后在编辑部里,吃着面看着稿,身体有些佝偻。

他的忏悔或许就像当初的犯错一样的,想要证明自己,来自而是家庭缺失的需要。

只是犯错的时候是急功近利,伤痕累累,忏悔的时候却已是熬成了白发。

而他四年之后,看到嘉乐,终于第一时间说出了的那个告密的人,他颤抖的哭了,长久的压力和恐惧,这个本质并不坏的人终于放下了沉重的包袱。

紫云,见证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也见证着他们的友情。

然而也是俺认为最为矛盾的一个个体。

温柔,坚韧,重情义,然而也任性,固执,依赖他人。

他与浩东的分分合合里总有着一些依赖的放不下的对话,而非独立的爱。

这也造成第一个孩子来临时被她轻易的剥夺了生命。

在袁浩东无法面对自我的时候,她的内心是纯净的,却不是能够容纳和包容的。

她无法再爱一个有着卑劣的心性和品质的人。

无法独立于自我,无法用理性和宽容的眼光去看待袁浩东的错。

她在逼他,也就是在独立,纯净的灵魂中逼着他,让她还可以依靠他。

然而,袁浩东已是匮乏。

多年之后,她自己说在袁浩东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离开了他。

或许此时的她才真的明白了。

如果说嘉乐用牢狱的方式去赎罪,洋港用照料咖啡店来怀念和释放悲伤,浩东选择煎熬来面对内心,那么紫云或许就是在逞强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学会独立吧。

如她自己所说,经历过自杀,孩子的哭声挽救了她,再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所以看到最后,所有的纠结终于释放了,释怀了…所有的苦都吃过了,还好大家也都沉淀了。

俺也深深的看哭了。

《我们生活的年代》短评

赵家乐好帅~

5分钟前
  • 一碗云吞
  • 推荐

唉...

8分钟前
  • 走马
  • 还行

赵琳的短发让我想起了你 或许当初你如果像林紫云一样选择的话 我压力会大到崩溃 现在这样挺好的

13分钟前
  • JuZi
  • 推荐

当年可喜欢家乐小荷了!

14分钟前
  • 兔兔马
  • 还行

友情天地三兄弟

19分钟前
  • 影者
  • 推荐

年代剧里还行

24分钟前
  • helloworld
  • 还行

太作了

27分钟前
  • hasudrone
  • 较差

要不是陪爸妈看我压根就不会看这部电视剧,现实好残酷,看完心里只久久回想《人生》里的这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我爸说他们都太无情了,感慨太多。

30分钟前
  • 还行

大家都是偏執狂

35分钟前
  • milvaro
  • 推荐

最喜欢洒脱的家乐,也很理解焦虑的浩东,紫云的爱太沉了没人接受的住。

36分钟前
  • 打个响指吧
  • 力荐

故事不是很好,演员还不错

39分钟前
  • lin
  • 还行

x

43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较差

结构很好,细节太烂。应该是好本子,导演不行

46分钟前
  • 糖豆
  • 还行

仿佛看到了大学毕业后的迷茫啊!!~感觉还比较真是!~

47分钟前
  • 迟。
  • 力荐

袁浩东拿了500万后的心理煎熬

50分钟前
  • pipboy
  • 推荐

挺忧郁的一片子,看着演员悲伤的眼神不知怎么的自己也会留下泪来

54分钟前
  • Vicky
  • 推荐

以后再也不看这种苦逼的电影了

56分钟前
  • Han
  • 还行

社长这角色实在不招人喜欢。蛮喜欢李光洁和李倩一对的。算是不错的电视剧。

58分钟前
  • 北京病人
  • 推荐

那个年代的友情很厚重,爱情很刻骨。交友应交赵家乐,娶妻当娶杨依蕾。全剧最喜欢的角色居然是家乐的爸爸,有勇有谋有心胸,又不一意孤行,做人不别扭、不较真。叶玉芬和杨依蕾都是不错的女人,聪明能干,不矫情。袁浩东是他们的大家长,操心赚钱,个个不领情,但依然是我心目中的好男人。紫云就不多说了,她的眼神看起来真的很空洞,不知道在看哪里,前半段一直在照顾三个男人的生活起居,更适合做朋友。

1小时前
  • 吃水果的牛牛
  • 推荐

有点沉重

1小时前
  • 二点五素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