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都是迈克尔单方面的屠杀,每次觉得他要死了,结果他又站了起来,他露脸了但又仿佛没露,电影中几个为了缓和气氛出现的演员死得太快了,让整部剧显得不那么有张有弛,或许你明白导演有在这方面下功夫,但他就是做得不够……这部电影拍一次两次就算了继续拍就是恰烂钱了啊,深度不够,光靠血腥画面博眼球,剧情就是一波又一波的人被收割,平淡又乏味,中间把老头逼死的时候我满脑子问号——这也可以?
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剧情,真把人民群众当弱智呗,强调人权的同时忽视民智?
……我觉得我被预告片欺骗了根本不够恐怖(或许可以作为万圣节合家欢电影?
)
43年前,某恐怖片横空出世。
开场就惊世骇俗。
导演卡朋特用主观视角展示了6岁男孩迈克尔杀死姐姐的全过程。
什么原因?
当事人迈克尔也不知道,手拿菜刀的他如梦初醒。
这部影片,有太多传奇。
它是美国最强恐怖片IP之一。
它掀起了连续杀人狂影视剧的风潮。
不过,它的制作成本极低。
低到啥程度?
预算仅有30万美元,拍摄时间21天。
战绩惊人:最终斩获票房6000万美元。
它的道具,简单又经典:一张面具。
很多网友的感受是。
也有人表示:没错,这面具就是很便宜。
当年, 剧组为了省钱,在服装店买了最便宜的那个。
43年后,那个连续杀人狂顶着面具回来了。
豆瓣评分暂时是 5.4分。
不及格?
烂片?
派爷绝不同意。
今天就是要为它的口碑翻个案。
《月光光心慌慌:杀戮》
影片出了资源后,网友给了很多差评。
矛头指向:故事过于简单,混乱无趣;魔头过于强大,怎么都杀不死。
这些缺点,派爷都承认。
大家也都知道, 恐怖片一直身处各种类型片鄙视链的底端。
一年到头也没几部恐怖片豆瓣评分过6,温子仁的《致命感应》,也不过6.8分。
5.4分的《月光光心慌慌:杀戮》 (以下简称《杀戮》),为何值得强推?
在派爷看来, 从恐怖片维度考量,它做出了很大的突破。
这当然有赖于影片的导演 大卫·戈登·格林。
《月光光心慌慌》老版共有10部。
重启系列为了选了他?
能力。
他是殿堂级导演,曾《雪崩王子》一举获得第6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就说2018版,他 只用一个开场就展现了不同寻常的恐怖感。
两名记者赶来精神病院,想采访恶魔迈克尔,再怎么软磨硬泡,他都毫无回应。
直到记者拿出他的白皮面具,他才有了微动作。
旁边,狗吠,精神病人尖叫,记者狂吼。
种种刺激下,迈克尔始终不动如山,展示了终极杀人狂的专业素养。
这个版本也被公认为是《月光光心慌慌》 (1978)真正的续集。
想看懂《杀戮》,得先了解一下系列故事。
1978版,6岁的迈克尔杀死了姐姐后,被送到了精神病院,15年后,他天天望向天空。
15年后,他被放出来,随即去追杀失去记忆的妹妹劳瑞。
2018年版,杀人魔迈克尔身陷监狱,意外逃脱。
而妹妹劳瑞在他消失的40年里,带着女儿 凯伦和外孙女 艾莉森,每天练习枪法和防身术。
故事结尾,她们设计将迈克尔围困在地下室,想让其葬身火海。
2021版,梦魇继续。
《杀戮》是怎么在“恐怖”方面做出新意的?
从 场面到 主题,再到 象征意义,影片的恐惧感层层加剧,让你战栗,让你窒息。
好。
来挑战吧。
《杀戮》的故事线非常简单。
迈克尔没被烧死,他又一次逃了出来。
这回,他的杀人任务是, 一一干掉曾经逃出自己手掌的幸存者。
那些杀人场面,就是 第一重恐惧 。
比如,迈克尔总是神出鬼没,他会突然破窗而入,抓住人的脑袋狂砸。
就好像,在迈克尔眼中, 人不是人,只是物体。
他会一刀刀插向人的身体,麻木而干练。
人们在面对这个恶魔时,往往是难以招架的。
有个男孩,拿着一把手枪回家救自己的家人。
按说他是安全的吧。
可,就在他查探险情时发现,原来父亲早已死了,尸体在阁楼上,血液一滴滴流下来。
他惊讶、痛苦。
但就在此时,迈克尔迅疾出现,摧枯拉朽。
迈克尔以闯入者的身份回到哈登菲尔德小镇,所到之处,尸横遍野。
整个小镇的人统统陷入到了恐惧之中。
而幸存者之一的汤米决心成为领导者,他想率领群众合力击败恶魔迈克尔。
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将民众的情绪,由恐惧转向愤怒和疯狂。
恶魔亡于今夜
于是,影片的恐怖感也开始有了短暂的移位: 群体的无理智之怒,成了更加凶猛的怪物。
紧张无措的群众涌入医院里,关闭了房门。
此时,来了一个求助者。
但, 群众将他认定为迈克尔。
于是,一连串的人祸出现。
群情汹涌,无辜的路人纷纷成了受害者。
没有人再在乎哪一个普通人了。
他们燃烧着怒火,只想制裁心中那个“恶魔迈克尔”。
群众越来越疯狂。
无辜之人越来越无助。
最终,无辜的路人看到如此可怕的人群,在极端恐慌后,突然变得平静。
他选择了自杀。
此时, 这些被愤怒点燃的群体,比迈克尔更恐怖。
所以,明白导演想说什么了吗?
在混乱之中,每一个人都是恶魔迈克尔。
这样的主题,让派爷想起了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电影中,蝙蝠侠将自己的精神传递给了警界新秀约翰·布莱克,以及活在恐慌中的每一个人。
这个世界不再需要蝙蝠侠,每个人都可以是蝙蝠侠。
派爷觉得, 《杀戮》可以看作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反面。
当环境变得混乱,警察不再可信,ZF不再可靠,人们变成恶魔的概率将大大提升。
这是导演大卫·戈登·格林对群众情绪做出的反思。
还没完,再看第三重恐惧。
在《杀戮》中, 导演还进一步强化了迈克尔的象征意义。
故事结尾,劳瑞的女儿凯伦以身犯险,将迈克尔引至群众面前。
人们欣喜若狂,枪击、棍打,用暴力制裁。
可转眼间,迈克尔再次苏醒。
继续拿着菜刀杀戮。
这也是影片最被诟病之处——迈克尔怎么都打不死。
大卫·戈登·格林为什么要这么拍?
浅层原因:致敬。
还记得1978版的结局吗?
身中数枪的迈克尔从楼上重重摔下。
下一个镜头,他不翼而飞。
导演在执导2018版时,结局类似。
迈克尔被大火燃烧,同样没死。
在这部,更加“夸张”了,金刚不坏。
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派爷以为,大卫·戈登·格林抓住了78版的精髓。
迈克尔本就是异于常人的。
他的恶没有缘由。
他就是恐怖本身。
邪恶与恐惧的本质就是,让人丧失精神支柱。
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个系列里有很多 “凝视”的镜头。
在《杀戮》结尾,凯伦误以为迈克尔死了,她踏上迈克尔的房间,从他的角度看外面的环境。
她想感知恶魔的世界。
但不曾想,迈克尔就在身后。
此时,母亲劳瑞似乎感受到了不安。
这个场景,与78版的凝视又形成了呼应。
什么意思?
一方面是剧情提示。
人魔之战,最终还是在劳瑞与迈克尔这对兄妹之间。
另一方面。
迈克尔就是恐惧本身,难以对抗,难以征服。
《月光光心慌慌:杀戮》最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恶魔迈克尔是杀不死的。
它如同一团永远燃烧的恐惧之火,威胁着身边一切人的生命安全。
而群体又在恐惧中引火烧身,以狂欢为由作恶,以愤怒之名杀戮。
派爷觉得,这是我们在战栗后应该接受到的警示信号——当我们面对恐惧时,该如何奋起抵抗。
才能不堕入沉沦的深渊,守住人性的阵地?
18年的剧情已经记不清了,最终三部曲承上启下的一部,八九十年代老八部曲看的还是Dvd碟片,延续系列一贯作风迈克尔依旧反应迟钝挥臂乱杀,主角团队如同大白菜排队挨刀,棍棒围殴枪击射杀刀扎后还是面无表情反杀一众,这一部唯一的可取点是映射了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人比恶魔还可怕,2025还有个重启版,让老麦歇歇吧,马上奔七顶都秃了还让他提刀切菜
首映日看的,简直大失所望,除了血浆,剧情,人物,立意上毫无建树,基本上把恐怖电影的雷区全踩了一遍。
片头直接开幕暴击,回忆里两个追捕迈尔斯的警察真的蠢到家了!
一个房间都没搜完就跑去窗边看风景,另一个枪法让人差点没高血压背过气去。
正片开始迈尔斯逃离火场后大战消防员的戏码把一个电影院的人都看乐了,十多个精壮健硕的消防员就硬是要一个一个上去1v1送人头是吧?
为何不在片头正义群殴的疑惑一直持续到片尾的转折才被解开,但片尾的转折也并没有对整部电影的观感产生任何正面的作用。
进入主线剧情,电影快速的为大家介绍了原作的几位幸存者(龙套)。
本以为这部作品会走情怀路线,让老演员们重聚齐心协力战胜邪恶,结果搞半天是让当年没死成的龙套们这次给你在银幕上死的透透的,而且还是以极其羞耻的方式被迈尔斯送走,隔了四十多年再次演绎从前的角色却只是为了像个小丑一样被杀死,我觉得这才是对那些演员们最大的侮辱。
不过可能是给的太多了吧,貌似没人对这样的剧情安排有任何的异议,行吧,开心就好。
在第二场房屋内的杀戮结束后,剧情开始进入让人血压爆炸的连环脑瘫环节。
第一队人开车来到公园后与迈尔斯的遭遇战算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降智剧情:三个人发现迈尔斯以后不赶快开车先逃走,如果说为了等队友情有可原的话,在车里拿着枪吧都明知道人家在车顶上是一颗子弹都不想浪费,倒是对四周最脆弱的玻璃重拳出击,一点风吹草动连个影儿都没看见就先一枪把玻璃打碎了,自己锁了门出不去现在窗户也没了还给了迈尔斯可乘之机,真的是作茧自缚,老龙套一号手忙脚乱一阵之后打没子弹了真的是喜剧效果爆棚。
迈尔斯爆杀车内的老龙套和黑哥们儿后原本已经跑路的黑妹妹手上拿着把沙鹰又杀回来了,不过你远处开枪就行了啊边开枪还边往车那边走是要干嘛?
一枪都没中不说走到近处被迈尔斯一脚踹的把自己爆头,看到这里我在影院里真的是笑惨了。
但更搞笑的是迈尔斯之后去追老龙套二的桥段,我寻思迈尔斯都追出快一里地了,找不到人之后居然还有闲心折回去把几个受害者装扮一番?
虽然这个是迈尔斯的老传统了,但想象着在上帝视角里看这个无情的蒙面杀手追完人之后居然还要特意兜个大圈回去给尸体凹造型的样子可真是滑稽,这就是仪式感么?
之后与主线平行的医院剧情更是差劲,正牌女主洛瑞因为前作里受伤整部电影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就躺在病床上打嘴炮,没什么意思。
老龙套三号就是个节奏狗,我寻思警察也没做错什么就开始在那“体制!
体制!
”的喊,群众更是一下就陷入了乌合之众般的疯狂,甚至连医务人员都加入其中,声音大的有理是吧?
警察是没调集人力处理这件事?
还是只想活捉迈尔斯才惹得众怒?
(这里我真的记不清楚,可能是因为这个吧),哪怕要活捉,白命再贵遇到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武德充沛的美国警察想必也会给迈尔斯喂饱子弹的,所以我实在没弄明白这突然间的体制反思是怎么做到一呼百应的?
这一段剧情主创很是想加入点更深层次的探讨,盲从的暴徒也能很明显的看出影射对象,但这段迫害一个无辜精神病的戏码没有自然地融入到剧情发展中,与主线十分割裂,哪怕完全砍掉医院这部分的剧情也不会对电影的走向有什么影响,只会让观众被银幕上的脑瘫和圣母恶心到生理不适。
在这之后是一场为了拖时间而生硬拉长的戏码,就是迈尔斯回到老家房子把住在里面的一对gay宰了,虽然gay角色很明显是为了迎合zzzq的产物,但拙劣的表现手法把这一对儿活宝拍得像两个弱智让我觉得这导演怕不是个恐同,属实弄巧成拙。
最后迈尔斯老家中的决战戏码更是无语,经典恶俗桥段轮番上阵,先是老龙套四号不报警不喊人自己一个人先进去送一血,随后洛瑞的孙女和她小男友也同样不报警不喊人自己就进去,遇到迈尔斯以后枪基本上就是听个响什么屁用都没有,再次白送人头。
终于,洛瑞的女儿赶到,她还算智商在线,抢了迈尔斯的面具把迈尔斯吸引到包围圈里正义群殴,最后手起刀落“干掉了”迈尔斯,也算没有留下余地。
本以为到这里电影就应该结束了,危机解除,全家团圆,roll the credit,但我此时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不是立项了三部曲么?
迈尔斯已经被大家伙做掉了,那难不成。。。。
话音刚落,只见伴随着洛瑞“迈尔斯就是邪恶的化身”的画外音,早就凉透了的迈尔斯突然虎躯一震,手起刀落,跳起来就把包围圈里的父老乡亲们全剁了,吼吼,搞了半天电影为了圈烂钱还是决定在设定上展开格局,把迈尔斯从凡夫肉身变成了超自然的存在,也就让之前被困大火却没烧死和血战消防员的桥段有了貌似“合理”的解释。
但仔细想想的话这样粗暴的处理相当失败。
首先电影没解释迈尔斯为何不死,是邪神附身?
是丧尸病毒?
是寄生虫?
还是被下了咒?
而且迈尔斯究竟是从小就不死还是长大之后产生的变化?
如果从小就不死,那么迈尔斯为何会在第一部电影里最后被包围时为何会投降?
反正不怕子弹直接砍翻他们不就行了还何必在精神病院里待上40年?
而且,这种极其懒惰的设定更让本作和重启前作里的很多桥段一下子就失去了原有的氛围和必要的情感支撑,前作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还算得上精彩,本作结尾直接告诉你这是个杀不死的鬼,那主角一行再多的反抗和行动有啥意义?
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主角们做的再多迈尔斯也依旧会复活。
而且,片中洛瑞最后的几句台词让我有些担心,总而言之就是迈尔斯就是以暴力和邪恶作为给养,那这意思想要降服迈尔斯就得鲜花加拥抱用爱把他融化?
但大家都知道这种slasher系列必然会以血浆终结,那么下一部如何解释迈尔斯的不死之谜将是剧情里的一个重点,挖了个坑就必须要合理地将它填上,不死之谜以及如何破咒将是终章的关键,但以本作的制作水平来看,我觉得终章依旧逃不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决战,不是迈尔斯被绞成渣就是被炸成灰收场,而不死之谜很可能会被草草带过。
从结尾迈尔斯穿越警方的重重封锁闪现到洛瑞女儿背后收掉最后一血就可以看出主创们早已抛弃了逻辑。
总之,与前作的质量相比,本作在剧情,人物塑造,合理性上是全面的大倒退,乌合之众的群像描写编排的虎头蛇尾,浅显的社会讨论并没有让本片更加严肃,唐突的结尾转折更是把全片降级为终章的100分钟大预告片,总之,对重启作有感到多惊喜,对续作就有多失望,这种为了捞钱强行续命的吃相,真是恶心
《月光光心慌慌:杀戮》重启系列第二部,角色依然回归,并将系列串联,幸存者个人方面对迈尔斯的恐惧与仇恨上升到了群体。
一边是迈尔斯按部就班地杀往旧居(被杀有同性恋,有黑人…),一边是人群的逐渐失控(将愤怒倾泻于无辜之人),眼看着电影即将升华却又急转而下,迈尔斯又开挂了(奥,忘记他本来就不是人),一反这部略有些迟钝的反应,又是瞬移又是瞬间满血复活,最终来到旧居床边,凝望着黑夜,凝望着内心的深渊(片中一直在探讨迈尔斯究竟是怎么被造就的,或许下一部会给一个相较于以往,更为合理的答案)
《月光光心慌慌》续作一部不如一部,导演智商每部屡创新低,编剧要是想不出好点子,就回家养养猪种种菜,别再糟蹋经典了。
虽然我没从头看过这个系列,但在很小的时候就略有耳闻。
作为唯一一部被收录进美国电影博物馆的恐怖片,这部电影无论从剧情还是创意都算得上是当代此类恐怖片的鼻祖。
剧中迈克尔一言不发手持尖刀,无差别杀lu的特性让历代影迷不寒而栗。
诡异的配乐,沾血的刀刃,恐怖的面具以及一步一步逐渐逼近的脚步,都足以让荧幕外的观众惶恐无比,仿佛自己正在被迈克尔追杀一样,甚至有一种强烈的濒死的感觉,让人紧张的无法呼吸。
我是从第九部开始追的,说实话给上初中的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我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得压迫感。
但随着后面续集的更新,这个ip越来越枯燥乏味,让人感叹也不知道是导演的问题还是编剧的问题,拍来拍去总感觉都一个尿性。
迈克尔从原本的凶恶屠戮狂魔,变成了一个憨厚耿直的傻大个,没事就拿个水果刀这捅一刀那划拉几下,甚至有些地方能让观众看的笑出了声,主角智商全部低龄,明明可以两个人走的,哎嘿非分开单独行动。
明明手里有枪,哎嘿我就不用,我就要用木棍。
明明知道迈克尔身高一米九几体壮如牛,哎嘿我就非要拿个还没指甲刀长的水果刀跟他单挑。。。。
等等等等,类似的情节太多太多,实在让人吐槽不来。
当初那个为了自己信念而活的人,怎么就变成智商为0的,编剧还美名其曰他体内住了恶魔从而无法停止杀lu的傻大个呢?
其实系列电影越拍越烂的并不单单就这一个,比如《生化危机》系列,拍着拍着就开始魔幻了,好好的丧尸不搞,搞什么乱七八糟的魔兽解药。
比如《终结者》系列,从第一部施瓦辛格那句经典的I will be back,到最后主角们无休止的和天网纠缠,每一部到最后都没完没了。
再比如《死神来了》系列,每一部都是主角做了一个梦,然后梦见自己以及周遭人死亡的方式和顺序,醒过来后为了活命而想办法打破死亡规律,等等等等。
这些系列电影之所以越拍越无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观众审美疲劳了。
从最开始的眼前一亮,到最后每一部都一尘不变的俗套剧情,观众必然不会为同一个事物买单。
不过在现在这个赚钱至上的年代,很多导演为了赚钱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电影系列ip,即便拍出来让人难以下咽,但最终的结果只要赚钱就行了。
这次新拍的《月光光心慌慌》里面迈克尔又没死,我数了数,他总共被戳了十七刀,被农用铁叉戳了对过通,被手枪子弹射中七枪,后面七八个人乱棍猛敲多少下我也数不清了。
就这还没死,还要拍续集。
哎,真不知道说啥好了,实属心累。
想要拍好一部电影ip,可能要花费一个导演半辈子的心血。
但想要毁掉一部经典电影的口碑,往往只需要另一个失去初心的导演疯狂的拍续集就足够了,仅此而已。
这个系列再怎么拍也还是挺烂的,但是为什么我愿意给他及格呢?
就是导演很多的私货让我看到了这个电影并非一无是处。
当然,该烂依旧还是很烂。
影片中很多的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是我非常喜欢的点。
比如青少年的无知妄为,少数族裔和同性恋群体的集体性愚蠢,都明晃晃的展示了出来。
最后也都给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支持美国民粹思想的红脖子都被迈克尔杀死了。
这都不是暗示了,这都明了。
支持民粹,煽动民粹,杀死无辜者(也不那么无辜)。
满以为民粹要胜利了,结果真的就是乌合之众,无组织,无计划。
一把小刀都给收拾了,该。
2021年的美国民粹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可谓闪瞎我们。
这让全世界对民主政治的光环都增加了一层幻灭。
面对纯粹的邪恶,民粹能做什么呢?
什么都没做好。
当然,民粹的本质再烂,是不服从权贵意识的。
代表就是那个黑人局长。
根本无法掌控局势,只能无奈任其发展。
如同老太太和她女儿在病房里讨论的点,正是这个电影愚蠢外表下的核心。
女儿说,应该交给一个训练有素的组织处理,即政府。
但是母亲直接回怼,说这是一个失败的系统。
根本靠不住。
注意,活下来的老母亲没有说政府处理不了迈尔克,而是失败的系统。
这也是导演想要说的话。
美国终究还是存在有识之士,能够看透自身的问题。
当一个失败的系统成为前提,面对小刀迈尔克,德州电锯杀人狂或者任何其他的冲击,都是失效而荒唐的。
靠着鼓动民粹去解决政治问题和现实问题,结果都必将是挨刀。
电影能挣钱,大家爱看,弄个续集,无可厚非,哥甚至觉得是顺理成章的。
个人感觉,第一种,故事本来厚重,一部说不完,所以要做成系列。
例如——最典型的《指环王》系列,还有《哈利波特》系列,再有《黑客帝国》系列,等等,数不胜数。
而第二种,就该是用同一个爽点,去不断刺激观众感官的类型了。
最典型的是,惊悚类别的《电锯惊魂》系列、《死神来了》系列等,动作飙车类型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科幻类的《异形》系列和《终结者》系列,等等。
因为策划思路比较单一,适合流水线制作,所以,比数不胜数,更数不胜数。
尤其是,动作类型和惊悚类型。
最容易复制!
在哥看来,《007:无限赴死》和《月光光心慌慌:杀戮》,都应该是第二种的典型。
一个就该是是典型的扮酷动作片系列,一个该是典型的杀人狂惊悚系列。
那就好好做自己的本份呗!
《月光光心慌慌:杀戮》
无限俄罗斯套娃的007系列,期待不同,但其实相同。
就与时俱进的高科技瞎扯,换代豪车,换代美女……按模式来,多好多容易!
但《007:无限赴死》偏不,007铺垫要换人是一个原因,然后,它应该是觉得,要尝试一些改变!
电影重点——大反派掌握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级病毒武器,007要力挽狂澜,拯救世界!
这系列,常规的重点。
照理说,就应该配备这系列常规的爽点,让007耍帅——各种飞机豪车,高科技装备亮相,养眼美女轮番上阵,007耍帅之余,顺便拯救世界!
多按部就班。
可是,这部里,007拉胯了。
画面和特效是系列强项,还是好的。
演员嘛,老面孔大牌,不少!
都得算兢兢业业!
拉垮的是剧本故事。
让007的常规耍帅,变次要了。
他居然有了老婆孩子,不说,还普通人一样情深深雨濛濛,最后还死了!
这……想深沉!
深沉屁啊?
要剧情,要深沉,要007啊?
直接让爽点不爽了!
期待只是为了让下一部更爽做铺垫!
所以,总结:这一部推荐短视频,知道就可以了。
不过,就爱这类型,或者就想杀时间的,推荐全片感受一下,毕竟,好片难得,这部也及格,
《007:无暇赴死》
《月光光心慌慌:杀戮》惊悚杀人狂类系列电影,有许多经典的,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个。
首部叫《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续集《我仍然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再续集,《我一直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
哈哈😃精彩的不是电影。
是片名。
个人最期待,它下一部叫什么!
哈哈😃这类型电影的重点和爽点,一般是固定的。
就一个杀人狂,是重点,他的各种虐杀场景渲染,就是爽点。
越血腥越精彩,越出格越创新!
《月光光心慌慌:杀戮》里的杀人狂,设定常规,就是个精神病加死不透。
一般杀人狂类型电影,这几乎是常规设定,例如《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猛鬼街》里的弗瑞迪,等等等等。
这电影里的杀人狂,特点是爱尖刀,爱瞬间移动,算是有一点点与众不同。
但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么回事!
于是观众的期待爽点,也自然而然不能改变不是?
重点和爽点是固定的,想要电影更精彩更创新,个人看来,只剩下两个选择了。
——要么大投资,以更华丽的画面和特效取胜;——要么,打造更好的剧本故事,创造吓人新鲜感。
《月光光心慌慌:杀戮》没有把重心放在打造更好的剧本故事上,它应该是,想以画面和特效取胜。
惊悚类型片能糊弄事的烂梗,它基本都用上了——什么落单故意找死啊,不顾逻辑的情节硬转啊,反派杀人狂类似超人,比不死鸟更不死鸟啊……等等。
好吧!
能忍!
稀碎的地方,任它稀碎,只为好的可以更好!
就想着,这统统都能忍了,特定的画面和特效,会值得期待吧!
谁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它的剧本故事烂,画面和特效相对好了,居然是为了用在杂七杂八的日常铺垫上。
谁关心那个啊?
烂梗一股脑上,居然只是为了衬托,如今的观众,早已经见惯不怪的、小孩过家家程度的、普通冷兵器拼杀!
这就不能忍了!
血腥新奇程度,直追《黑猫警长》!
不如,直接看动画片!
“螳螂新娘”那段!
如果说,就算俄罗斯套娃的《007:无暇赴死》,还因为有大投资,所以有些人造奇观值得看,那,这糊弄事的《月光光心慌慌:杀戮》,又亮点何在呢?
换汤不换药,也得有药啊!
它就什么都没有!
所以,总结:就连短视频也不用看,这电影没亮点,不及格。
演员还敷衍,连打盒饭的标配——作死型“金发美女”都没有,不是不符合国人审美标准,是就没有!
所以,不如不看!
哈哈😃胡说八道不要钱,胡说九道不负责。
个人意见,尽管不同。
网图,侵权必删。
夜深人静时分,播放了《月光光心慌慌:杀戮》。
开局的剧情回忆杀,令我很自然地回想起2018年的那部;满分的预告,直到看到片中,困意有点上头,玩了会儿手机,已经不知道哪个人打哪个人,最后烂尾无限复活流更是令我大大失望😞唯一令我有冲劲看下去的可能只会是美式暴力镜头画面;非常逼真特技效果恐怖氛围感:🌟🌟🌟剧情:🌟🌟美学镜头:🌟🌟🌟🌟
1:美丽国的警察枪法如此之不准,我这个公园门口打气球🎈的怪叔叔都觉得汗颜!
2: 美丽国的人民脑子🧠确实跟别人不一样,怪不得坏人总能捉到你!
3: 这主角用枪都搞不定,你用棍子,还围殴,下一部记得带火箭筒!
4: 要说制造恐怖氛围,还是美帝强于天朝,不得不服。
5: 为什么每次惊慌失措的时候,跑步总会摔跤?!
Pure Comedy. 情节的荒诞感:开挂的Michael和失智的人群才是好看之处。在剧作完全失真的情况下,猎杀对象的切换丝毫不影响快感的传递。可以更作者化一些。
当恐惧变成一种符号,一种无法摆脱,始终尾随的恐惧意识,应该可以看作是一部恐怖片成功的地方。
大哥大姐,你们的智商呢???
这剧情放在以前还觉得说的过去,但是现在来看是真蠢啊,但这一个系列我真的太爱了,没办法不给五星
被吓到了n次 感觉拍摄手法特别old school 不说的话还以为是什么老电影 一看果然是什么续集 这基本上就是个血浆片啊 男主怎么也死不了这怎么破 没有弱点就是在自己家小区里来回杀人噢 最后还搞了个人性的升华 不过最赞的除了被吓到俩人都抖三抖 就是消防员之家的小电影院看恐怖片很爽哦哈哈哈
又杀了那么多人,没一个杀的有记忆点的。流水账般的潦草的讲了一个好像什么都没有讲的故事,也就万圣节应景的看个气氛吧。PS,Michael Myers到底变成了啥?枪打不死,刀捅不死,最后还毫发无伤的。
上一部在有家庭观的情况下关键时刻上上价值也就算了,这部什么人物关系都没建立起来还愣要扯什么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恶魔这种水词就有点过分了。
什么狗屁结尾,变成不死恶魔了?
。。。。。就地正法个屁啊,为什么永远杀不死。。。。。。。。就很无语。。他到底是人还是什么勾八啊。。。警察永远第一个die,杀人魔永远杀不死,所有人都是蠢比。
重启版终于上强度了
只有杀戮,没有恐怖渲染气氛
还是看奶奶一辈的拯救小镇吧,一堆饭桶也只会喊喊口号
最大的缺陷是过多的音乐。作为系列中一部过渡的太过草率,单独看算不上完整的创作。但是展现了一种乌合之众的混乱与原罪,曾经幸存的人终于也手染鲜血,麦克仿佛人类的反面,冷酷残忍永远不死,映照出的是人类的慌张、盲目,没有缘由的恐惧。“恐怖片女王”杰米·李·柯蒂斯也老了。
This Film Must Die Tonight!
拖沓。这简直就是超人!
殺不死的神力橡皮人繼續在小鎮大開殺戒,其實鎮民應該設法將它交給X特遣隊,為美國爭光。
这系列最大的槽点永远是一群拿枪的干不过一个拿刀的……………………
是有趣的。结尾很好啊,迈尔斯在Laurie的独白里反杀才正是顺了民众之意吧,人们总是需要一个神化的敌人好让自己的杀戮欲和牺牲欲显得不那么肤浅和廉价,“让他冲我来!”“他把我们变成了魔鬼!”可他只是想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知道为什么一整个镇的人联合起来都杀不死一个人吗?因为所有人都是天才。这些蠢货每死一个,我的嘴角上扬一点。
看月光光心慌慌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这种狂杀派的血浆电影啊!21世纪最强砍杀电影,数了一下差不多杀了41个人(不给死亡过程的也算)!直接满分好吧。相比于上一部,这部杀戮几乎全程都是迈克尔的疯狂个人秀,砍杀元素拉满,尤其是三场大屠杀实在是过瘾,角色回归被杀也让人会心一笑。而且该片还和杀手猎人正好反过来,搞了场不知天高地厚的猎杀迈克尔,中间上演了个猎巫般的冤假错案。当然直到结局被砍了个稀碎,镇民才确认面具下的血肉之躯压根不是人,他就是个不死不灭的杀人鬼,是影史上最迷人的砍杀人魔。另外看结局,第三部终结估计是要从鬼神之类的角度入手?窗前的那一抹身影,毕竟迈克尔也已经正式封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