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是被《西游记》的故事滋养长大的。
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又是那么耳熟能详。
我深深地记得,在我没皮没脸、没心没肺的童年时代,整个西游记,我最讨厌的便是这一集,这一集,我是真的看哭了的。
孙悟空啊,是孩子们心中无所不能的偶像啊,上天入地,好不威风,本领大得不得了;而你唐僧呢,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
这个故事,正是孙悟空被误会、被误解却无法辩解得不到信任的时候,只看到那个不识好歹的唐僧狂念紧箍咒,直到赶走了孙悟空。
那一刻,真的恨不得唐僧赶紧被妖精抓去,杀了炖了煮了就好。
是的,不管怎么说,今年开年的这部《三打白骨精》,至少在这个主线上没有偏差。
那么在情节和人物性格上一定程度的丰富,我就表示都可以接受了我可以接受小沈阳对猪八戒的喜剧化诠释,一个蠢笨的猪妖还自恋得不行,沙僧的憨直忠义也并没有删改。
唐僧的塑造沿袭了《大话西游》的设定,用啰嗦重复的语言来表达喜剧化的效果。
他依然是那么毫无分辨力,慈悲善良宽大无边。
包括高高在上的观音菩萨,亦同样是那么居高临下,一切在握。
郭富城对孙悟空的诠释还是用了心。
虽然他一出场,我就感觉到——他好壮。
跟我心目中六小龄童的孙猴子相比,这个悟空壮了好多。
其次便是,电视剧版的孙悟空在五百年的五指山下餐风露宿,被磨去了很多桀骜的心性,还是很感谢唐僧对他的施救之恩,正式拜师,并恭敬地尊称师傅。
而在此剧中,孙猴子似乎傲气完全不减当年,若不是被金箍箍住,根本就不会甘居唐僧旗下。
他一口一声小和尚,也正因为这个设定,当白骨精发现法力难敌他的时候,试图用重获自由来诱惑他,他心念似乎有所触动。
自然,孙悟空并没有真正背叛,电影只是尝试通过这种内心纠葛的刻画,来丰富其角色的内心。
最后,便是巩俐的白骨精了。
从头到尾,全剧都在浓墨重彩的烘托白骨女神啊。
为她编了一个凄苦悲惨的前世故事,她不断地变化造型、身姿,每一帧都透出片方下的本儿。
不管如何,还是颇为赏心悦目的。
最后孙悟空大战白骨精的画面,无数白骨堆成的巨大骨架,亦算是宏大震撼,为这个贺岁档的经典故事值回票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好多经典电影故事片都被重新开始改编,就像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时所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只是齐刷刷基本上停留在被吐槽的阶段,不知道是中国电影的悲伤,还是说是鞭策中国电影进步的良药,在看到美轮美奂的特效镜头中,我慢慢对整个电影故事的内容和节奏开始把握的不是那么准确了,确切说有时候看完后脑中只残留一些大加特加的电脑特技了,而对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情节却一无所知了。
感觉自己年龄老化了,刚看完的影片竟然记不住内容,但是为什么对电脑特技却这么清楚,不知道是特技改变了电影,还是电影改变了人。
其实,刚开始我对这部片子没报太大期望,因为同样的题材这几年层出不穷已经审美疲劳了,再加上同样的导演几年前拍过同样题材的《大闹》,赢了票房却输了口碑,我更是反感。
比起同期上映的电影,我更期待的是星爷的《美人鱼》,而且是很久以前就一直关注了。
在知道《三打》、《澳门3》《美人鱼》都锁定春节档后,我的选择当然是星爷无疑。
可是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我信誓旦旦的以为大年初一走进电影院看的肯定是星爷的《美人鱼》时,电视里在播放《三打》的预告片被我爸爸看见了,他问我这是什么时候的西游记,什么时候播?
我说这是明天年初一电影院上映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他笑笑,貌似有点感兴趣。
然后,我觉得老一辈人对西游题材有很深的情怀,平时我和父亲有些代沟,我想要不借助这次上映的三打买张电影票带父亲走进影院看看,在路上也可以和他说说话增进感情,哪怕他会在电影院睡着,至少新年第一天也是我陪着他。
可是!
这部电影用实力证明了,我年过半百的父亲走进电影院后看得津津有味,虽然不太习惯3D眼睛晃啊晃的。
别说睡着了,就是2小时的影片时长我父亲厕所也没去上过。
电影里时不时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令我也意外的是,这次的西游摒弃了一些传统的西游理念却又把新意玩得那么欢乐还不失忠于原著,真是惊喜!
帅气豆逼的猪八戒、呆萌紫蓝的沙僧、反萌纯真的唐僧、成熟睿智的齐天大圣,还有那妖气十足而不失女人味的妖王白骨精。
那句句雷人不焦、笑中带泪的台词更是让人看出导演在贺岁档全家欢影片中的别出心裁。
我甚至有些看到《大话西游》的影子,相比这部西游题材,导演没变的是大制作、精光闪闪的审美观!
变的却是不再像《大闹》一样严肃死板,想创新又想中规中矩讲故事,搞到头,却是不伦不类不讨喜!
《三打》狠狠把白骨精打了个翻身战,剧中孙悟空用金箍棒指着那个伪君子国王愤恨道:“你没了人性和妖有什么区别,甚至比妖更可怕。
”(原台词没记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再加上唐僧明知白骨精是妖想吃自己,却还是义无返顾去度化她,牺牲自己去度化她。
足以可见,这部片子的教育意义比上一部更深刻。
人之初、性本善,白骨精成妖之前也是人,被人摈弃和伤害的女人。
人们总会因为种种伤痛和挫败丧失自己的真尚美,但她毕竟也曾善良过纯真过。
没有爱,何来恨?
没有恨,何来恶?
唐僧就是那张干干净净的白纸,就是那盏照亮迷路众生回家的明灯,最后,他用行动感化了白骨精!
只有心里有爱的种子的人亦才会被感化,所以,这部影片更深层的含义是:用爱看世界,众生皆平等!
影片最后,唐僧坐在雪地里和孙悟空对话,让悟空做的事(不剧透,剧透死全家,自己去看)无疑是整部片子最催泪最震撼的地方。
我看过无数个版本的西游记,从来没看过这样的结局,借用《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那句: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局。
我也猜不到啊,我爹也被这一幕震撼到了,唐僧啊唐僧,你的大我,你的纯净和对众生爱的执着深深融化了我。
很少写影评,主要是这部电影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有感而发唠叨几句,虽然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哈哈。
总体来说:特效不输两个月前的《寻龙诀》,故事深度超过《大闹天宫》,颇具喜感的人物台词设计有点大话西游的味道。
大年初一,猴年的第一天,能看到这部片子,真的很欣慰。
大胆走进电影院吧,不要带着上一部《大闹》的眼光去盲目评价这部电影,三个字:不一样!
对,导演和演员都在进步,特效也在进步,它没能让已经对西游题材审美疲劳的我失望,也许也不会让你们失望,看之前我也打的1星。
看之后,我觉得值4星。
推荐给你们!!
新年快乐,观影愉快,明天去刷《美人鱼》,星爷肯定也不会让我失望对吧?
哈哈。。。
三打白骨精》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看过,一看这么多人都是名人,大家熟悉的,肯定会很感兴趣。
就是这么熟悉的一部片子,更加难拍,更加要有功底。
最后观音菩萨讲的这句话,虽然是人演绎的,但对我们佛弟子来说,既是看到菩萨看到佛。
观音菩萨:你火眼金睛看的是真相,而你师父看的是心相。
这句话蛮有意思。
心,心是什么,心是什么?
心是佛性啊。
佛性就是不舍弃一个众生。
这个片子面对我们佛弟子来看,最后结尾之前的这种处理手法,是非常非常地棒。
不舍弃一个众生!
我们在座的看了会最有感受了啊,因为学佛了之后我们理解,佛菩萨就是这样的。
这世间有没有那个白骨精的冤气?
冤气重不重?
重啊 。
所以要有悲心,只有悲心才能化解这些。
真正的悲心,我们看唐僧虽然他一个弱小的肉体凡胎,但实际上他的悲心是很强大的。
这个悲心不单单感化了白骨精,实际上也感化了孙悟空,他一路上都喊唐僧“小和尚小和尚”,最后,喊他“师父”了!
(2016/2/20)全文分(6)部分。
共4千字。
————————————————————(一) 新三打,你看的是什么?
(二) 爱的第一个境界。
(三) 爱的第二个境界。
(四) 爱的第三个境界。
(五) 救赎。
(六) 好演员,冯绍峰。
——————————————————————(一)新三打,你看的是什么?
电影,新版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上映两周了。
看电影的人们,很多很多了。
但你清楚,自己看的,是什么吗?
有人说——我们看的是,3D!
宏伟的画面——壮丽的气势——那,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蔚为壮观。
就拿,第一幕来说吧,石猴出山——当山呼海啸的,山石滚滚,扑面而来——那一刻里,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山崩地裂——什么叫,石破天惊——什么叫震撼人心!
但也有人说——我们看的是,巩俐!
她那一身,冷艳,霸气的,女王范儿啊——真是,美得,大气。
当她,在狠毒的女妖,和沧桑的老妇——之间,穿梭往来,游刃有余。
我们真的佩服——什么叫,实力派的演技!
那不是,年轻女演员们,表面肤浅的,年轻美貌,可以相比。
还有人说——我们看的是,郭富城!
真没想到——能歌善舞的,四大天王,居然,还是一个,这么好的演员!
他把,悟空的——“猴气、人气、勇气、义气”——还有那一片,浓的化不开“师徒情意”演的入木三分,感人至深。
让我们把,每个人心中的“孙悟空情结”,酿的更深,又多爱他几分。
当然,很多人会说——我们看的是,冯绍峰!
有人说,我们爱他——颜值很高,最美唐僧。
有人说,我们爱他——萌萌哒的,可爱唐僧。
有人说,我们爱他——五次落泪,感人唐僧!
有人说,我们爱他——把唐僧身上的,偶像气质,和,圣僧品行,演绎的,融为一体。
再塑经典,令人难忘!
……………但是,只有这些么?
——真的,只有这些吗?
那么,那些,与原著不同的情节——西海王国的一场劫难,拯救白骨精的艰难度化,唐三藏的大义赴死,涅槃重生…….这些,精心增加的全新情节——难道,就只是为了,让一部电影,变得内容更多,更有新意,更好看吗?
当然不是。
编剧导演的用心良苦,演员们的全心投入——并不只是,为了,回顾经典,向经典致敬。
就让我们,从“唐僧”身上,入手吧。
剥茧抽丝,去窥见真相。
去体会,电影的真正内涵,和伟大精髓。
————————————————————————————(二)爱的第一个境界。
电影里第一次出场的,唐僧——就和以往不同。
没有86版电视剧的唐僧的,端庄,老成;没有周星驰版唐僧的,唠叨,说教;没有那一袭,大家都太熟悉的,大红袈裟,横披肩头——我总觉得,那是唐僧,功德圆满、大功告成,面见如来,论功行赏时的最好行头。
电影一开始只是,一身,淡蓝色的,长袍,长巾——标准的,苦行僧式的衣服。
它围裹着,一个,年轻人的脑袋。
他的帅气里,有更多的,单纯和稚气。
他的年轻里,有更多的,青涩和惶恐。
上一秒,他还在,笑容满面的,对“虎兄“说教——下一秒,他就,大惊失色的,仓皇奔逃!
当电影院里,笑声一片的时候——我们完全不认为,这就是,多么心高志远,普度众僧的,一位高僧。
还是和悟空一样,让我们叫他一声——“小和尚”吧!
他和一般的小和尚一样,他甚至和一般的凡夫俗子一样——有着年轻人的,天真,幼稚。
有着普通人的,胆怯,怕死。
而正是这个,焕然一新的唐僧,这个实在算不上“高大全“的唐僧,让我们的眼前一亮。
也由衷感叹。
没有人,生来就是,高德大僧。
没有人,生来就是,无畏无惧。
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也是在经历了,多年的,禅修,苦行,说法…….才最终悟道,得道。
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大爱、大舍“的最高境界,不是轻易而来的。
而爱的第一个境界,也许只是,一次善念,一次心软。
如那清秀、青涩的“小和尚”——对那老虎,怯生生的,劝上一句——“虎兄,那白马也挺不容易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又对新收的徒弟,来上一句,小心翼翼的问候——“悟空,还是你骑马吧,我看你,飞的也挺累的!
他只是一个好心的少年,也许,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当他,看到妖怪变出的,深林里的小木屋时,他灿然绽放的笑容,竟来的,那么天真,幼稚—— “看,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莫名的奇妙——”他还真不知道,白骨精手里的,鲜花,会,瞬间枯萎,刹那死去。
同样的道理——世间所有的生命,将要面对的伤害、毁灭——是何等的残忍,狠毒。
他也一无所知。
看这小和尚,一脸的欢喜,真让人心碎。
涉世未深的旅程,刚刚起步。
痛苦艰辛的修行,还在后头。
我们真不知道——他这灿烂的笑容,还能,维持多久。
————————————————————————————(三)爱的第二个境界。
接下来,就进入了爱的第二境界——看吧,这一路旅程。
——与其说是,从小僧到高僧的一路进化——倒不如说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的必然成长。
他亲耳听到—— 一个年轻的姑娘,被生祭活人,喂了秃鹫;他亲眼看到——一群无辜的孩子,被囚在牢笼,血流成河。
………………这个曾经无忧无虑、意气风发的青年,终于把世态冷漠、人心险恶,看了一个遍。
他也终于,清醒,明白了——别说,对老虎讲理,是多么可笑——就是,对人类说教,也是多么徒劳。
人性的自私狠毒,人们的残酷残忍啊——比一切道听途说的妖魔鬼怪,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第一次流泪——只是,同情一个人的不幸——他的眼泪,还尚且单薄。
那么第二次流泪——就是,悲悯众生!
——他的眼泪,已多了悲痛。
他的步伐,已沉重到不行!
而到了第三次流泪——是他的一次,刺心、割肤的心痛之极。
当师徒诀别的最后一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孙悟空,向,唐僧,一、一的跪倒,拜别的一刻。
真可谓——心如刀割,痛楚万分。
唐僧那一声,决绝的大喊——“走”!
又道出了,多少“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真情内幕。
还记得他曾对他说“对你,每念一声,紧箍咒——我的心,都会疼痛。
”么就不说降妖除魔,保驾护航的“恩”就只说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情”——怎么舍得了?
但他一不能感化妖魔,他二不能打杀坏人。
他只是一个无力无奈的凡胎凡人,而已。
他能做的,——也只有割舍一切私情,不顾自己安危,用自己单薄羸弱的身体,去挡住一切杀向人们的,犀利无情的,杀戮刀剑!
…………..不知何时,电影院里,没有了观众的笑声。
我们随着唐僧一起走来。
——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在“痛苦”中修行。
当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天真的欢喜——在历经磨难之后——变成了,彻骨的心痛。
这或许就是——“爱”的境界,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了。
套用一句,我们都很熟悉的,经典诗句吧——“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
”从对自我,自私,的小情小爱——到对芸芸众生的,心疼,悲悯——这也是佛教精神精髓,是“大爱”所在。
————————————————————————————————(四)爱的第三个境界。
电影的最后一个情节,就是——为度白骨精,唐僧,舍去了自己的性命。
舍己为人,舍己救人。
——这是“大爱、无私“的最高境界。
但是,救好人,就罢了。
为什么,还要去救一个,冷血恶魔,白骨精呢?
“普渡慈航“吧—这也是佛门慈悲,广阔胸怀的一个至高境界。
也许,有人看到了恶,但能否看到——恶,不是天生的恶。
——恶,并不是地老天荒的呢?
也给坏人一个机会吧,脱胎换骨,弃恶从善。
给每一个迷失的生命,一个,迷途返航的机会。
给每一个沉沦的生命,一个,重向光明的机会。
哪怕代价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也一去不回,义无反顾。
所以,当佛祖提出,让白骨精重获新生的代价,是唐僧去死的时候。
唐僧的回答,毫不犹疑——“弟子,愿意。
”“一世不消,我度一世——十世不消,我度十世!
““绝不会漏过,一叶苍生。
”他说的,坚决,坚定。
——他死的,平静,从容。
生死一线,去路决绝——而就在这一刻,在他平静如水、坚如磐石的脸上——泪水,和,笑容,一起绽放了。
他的泪水里,不再有伤痛。
他的笑容里,全是幸福,和释然。
就在那一刻,我也泪流满面。
终于顿悟了,何为“大爱“——那就是,舍得,与,牺牲。
愿所有生命,都沐浴在光明和温暖里——而不仅仅是自己。
——————————————————————————————————是的,这也就是,爱的三个境界了。
爱的第一个境界——是对这个世界,还没有深入了解之前,的一种本能情感。
爱的第二个境界——是看过了世上的罪恶,悲天悯人,体会到心痛。
爱的第三个境界——是为爱付出,为爱牺牲,直到,无私无我的,最高境界。
————————————————————————————(五)救赎。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里,高德圣僧,仁人志士,英雄伟人,总是少数。
但这个世界——绝对少不了,这样的一群人。
用他们的志愿、信仰、牺牲、和大爱——推动着,我们的世界,一路向前,向上,向善的方向,前进着。
如果,人人都,只限于自私自利的活着,甚至,自我膨胀的活着,贪婪成性,伤人为己…….那么,玩火自焚,是必然的。
而炼狱般的人间,也不会长存。
而作为随着这个西游故事,修行有感的人们之一。
当我们感受到了,一点点,从未泯灭的,人间真爱,和心灵温暖如黑夜一灯,寒冬一火般,的传递过来,让心不荒凉,心不绝望。
便是足以。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修炼成,无私无我的高德大僧。
但我们一样可以,力所能及的,付出点滴,与人为善。
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小小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体会,获得。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新 西游游记 三打骨精》,电影的立意之高,精神内涵之深,是非常难得的。
当电影结束——放映厅里,响起了,大家熟悉的,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曲的音乐时。
我和大家一起,微笑了。
不仅仅是,圆了我们儿时的一个,西游旧梦,重温经典。
而且是,在今天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各自的取经之路上——我们再次找到了,那种“博爱、勇敢”的精神力量!
用爱和真情,自我救赎吧。
茫茫前途,不再迷航。
感谢《西游记》!
——————————————————————(六)好演员,冯绍峰。
文章都写完了吧——怎么,竟忘了,好好夸一夸,我喜欢的好演员——唐僧的扮演者——冯绍峰!
我也真是个,不合格的粉丝。
但是,这有什么呢——我爱他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他每一次演戏,都不是为了,肤浅浮躁的功利,不是为了,神马都是浮云的掌声——让我们,看一看,影片里的“唐僧”,就知道了——“ 那种,虔诚那种,坚定那种,悲悯那眼泪里的——心痛——无悔——和——爱 “你可以说——这是他,演技很高的表现。
而我,和所有懂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用“心”演戏。
人戏合一,的感人所在。
从某个方面来讲,他是和唐僧一样的人——“心里有爱,虔诚,坚定。
”所以,他的每一个角色,才能感动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所以,我才愿意,用这一生,来与他同行——把我们自己的,取经之路,走的努力尽力,无怨无悔。
就在心里,对他,也对自己,轻轻的说一声——“嗨——小和尚,准备好了吗——2016,新的征途,开始了!
”(END)
哈哈哈哈哈哈,给我笑醒了。
三打白骨精,找了个刷榜的公司,他们曾经给《钟馗伏魔》豆瓣4.3分
《第七子》豆瓣5.0分<图片2>《金刚王》豆瓣5.3分<图片3>《龙之心》豆瓣4.6分<图片4>《拳霸风云》豆瓣3.4分
《道士下山》豆瓣5.4分
《冰封》豆瓣3.5分
《蝎子王4》豆瓣4.1分<图片8>《海军陆战队员4》豆瓣5.1分<图片9>《猎鹰突起》豆瓣5.6分a<图片10>(满分10,平均分4.63)的10部电影刷过榜,然后他们背后的大数据和ID把他们归在了一起,这一堆用什么词来形容比较好呢?
我列出几个关键词:骗钱,浪费生命,恶心,无良,脑残,烂片,大家自由组合。
有人说,有可能不是刷的呢,请看想看人数的指数级增长,尤其是昨天,一天刷5000,
<图片13><图片14><图片15>臭不要脸的。
另外在微票界面,请看图<图片16>
,2月6日该片想看数据也大幅暴增,32万想看是美人鱼的1.8倍,但是看评论点赞人数,就知造假无疑,为什么18万想看的评论点赞过万最少都有2500,而32万想看评论最多4000点赞最少1000不到?
懂咯没?
😂😂我认真起来,连自己都怕的😂😂!
明日预售票房最多的是美人鱼8848万,第二就是三打白骨精6869万,第三是澳门风云3,6300万,也就意味着人家说,打结啦!
大家还是一样鱼贯而入蜂拥而至,好,我只能帮大家到这里。
白骨夫人转动着手掌,不理会一旁的小和尚,淡淡地说:“我十六岁那年,人们说我是妖孽。
”绝望清晰得像北国寒冷的空气,刺到骨子里,疼得我眼泪流下来。
对巩俐的印象这些年越发地好了,虽然夫君始终觉得她太土气,然而我却认为那只是因为她太古典。
在经历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洗礼之后,想当然地将《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划为同一类只有特效噱头(注意,还只是噱头!
)的烂片。
但是我错了。
我很高兴。
片子好看得简直吓人!
(当然,可能跟《大闹天宫》败絮在前,我对片子的预期相当低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希望越小,惊喜越大,反差萌。
)特效部分,除了影片开始不久那头吊睛白额大白虎的某些细节不够令人满意之外,当然是毫无悬念地棒。
即便是放在只靠特效活着的片子里看,也是佼佼者。
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编剧,真的讲了一个完备、自洽、连贯、通畅的故事,在辉煌灿烂的原著框架下,还能翻转腾挪搞出这么一部血肉丰满的花花片子,观众的智商终于不再被随意侮辱了,我好激动。
台词太美,为唐僧在我心目中加了很多分,小时候那个一味固执、标签化的大唐和尚,终于不那么令我讨厌了。
“你到底是怕我死,还是怕我到不了西天取不到真经摘不下你的紧箍咒?
”颇有禅意的诘问,那一瞬间我突然看到了一丝光线绽开,那感觉就像当年看王晋康的《解读生命》,突然感到亿万个全新的宇宙在我眼前展开一样。
我琢磨着我这是不是开悟了?
你们会说我这是矫情吧。
看之前我担心郭猴王的口音会容易跳戏,担心冯绍峰的唐僧会不会很滑稽……还好都没有。
每个演员跟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都达到了“共生”的境界,尤其想说的还是巩俐的白骨精,每一根头发都是戏,连夫君都说这个妖精演的挺霸气。
演员真的是一个很需要阅历的职业。
再说说配乐、服装、道具、人设……我开玩笑的,并不会一条一条掰开揉碎了说,我又不用骗稿费。
只想说一句总结陈词:一部电影,有风骨(编剧故事台词)、有灵魂(演员演技),加上合适的配乐烘托气氛、华美精致的服装道具让人赏心悦目,难道还不值得你花一桶爆米花的钱(我用微信买的特惠票连一杯麦当劳可乐的价钱都不到)去电影院看么?
2月9日晚看完《三打白骨精》,我的内心极其复杂,我扭过头对美貌的妹妹说:导演想说什么我都懂,但是他为何都不讲清楚呢?
“惋惜”二字是我对本片最大的感想。
作为一部主打商业娱乐的合家欢国产院线片,这片子可以给6.5分,但是《三打》完全具有冲击8分潜力的精神内核,我的“惋惜”更多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慨。
影片的亮点和槽点都挺突出的,然而槽点更甚,这也是为啥网上对本片虽然褒贬不一,但总体口碑是下潜的。
下文涉及大量剧透,讨厌剧透的可以右上角了。
--此为分界线---有86版《西游记》珠玉在前,“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大众心里,故事简单,在86版中仅仅是电视剧一集的量,但其作为九九八十一难的其中一难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正是白骨精此番离间,令唐僧贬走心猿,才有后来师徒二人互相理解。
同样是这个故事,《三打》要将电视剧一集的信息量填充成两小时的电影,大量的改编在所难免。
首先说说影片的基调。
去年网游风十足的《大闹天宫》口碑可谓是差到极点,5毛杀马特土豪金特效充斥全片,再配上土豪金杀马特的戏服,至少我是看吐了;《三打》则将影片定在了更加写实的调子上,特效也终于有1块了,但画风依然廉价。
以我拙见,与阴暗压抑的《西游记》原著相称的应该是写实的风格,如同胶片人文和数码糖水片对比一样,写实风格至少视觉层面上会赋予电影深沉的气质:一个韩剧小鲜肉和一个穿着体面呢大衣的帅大叔和你讲他取经的故事,哪个更有感觉?
廉价感不只是体现在细看依然不自然的特效,还有充斥着浓浓的时装范的服装,特别是巩女神和手下几个小妖精的服装,依然是中国魔幻电影电视剧特热爱的那种不土不洋、不古不今、华丽且空洞的杂交风格,整理整理可以乡村走T台秀了。
剧组不差钱,整出《英雄》《夜宴》那样讲究的服装应该是不难的,这是品位问题;再有五指山下的孙悟空,压了500年肤色依然红润,毛发也一尘不染,并且不管经历怎样艰难的战斗,发型是永远帅气的。
中国魔幻电影不缺精致与干净,缺的是朴实、肮脏以及颗粒感,这关乎电影的气质。
还有是人物设定上的偏差,比如开场唐僧的搞笑演出便让我在影院里狂犯尴尬症:这满口妄语的天然呆和尚完全没有得道高僧的架势,随着剧情发展后期的唐僧突然变得深沉不搞笑了,前后精神分裂。
搞笑役由八戒担当,《三打》此番更是让沙僧配合八戒贡献不少笑料,再加上一个唐僧一起出来搞笑,除了让影片基调变得更加轻佻的同时大大削弱了唐僧“度人”的说服力外,我看不出有其他的用意。
如果《三打》给唐僧一个更加严肃认真且坚定的人设,那么后边的剧情发展才能更加合情合理,更加直指内心。
影片虽然叫《三打白骨精》,但是重点一直放在唐僧如何“度人”上,这是电影最大的亮点:开篇度白虎,二度西云国国王,三度白骨精感化千年怨念,四度孙悟空师徒二人互相理解情比金坚。
然而我将娓娓道来此片是如何毁掉一个又一个亮点的。
首先战斗力5的唐僧如何“度人”?
当然是靠嘴炮啊!
度白虎是能在开场就塑造出唐僧具有坚定信仰的形象的:宁可自己被吃也要求白虎放过白马。
然而导演却安排唐僧进行搞笑演出,冯绍峰的表演之拙劣令我大跌眼镜,以至于让我一度质疑唐僧的佛学造诣;而当第一次度白骨精时,我兴奋得快从椅子上滑下来,因为我陷入自己臆想的导演希望呈现的剧本中无法自拔:白骨精讲述凄惨的人生,其怨念之深让她的内心被黑幕笼罩,从此看透人心。
此时唐僧为她的故事所动容,开始嘴炮全开告诉她人性并不是纯粹的恶,两人展开激烈的三观碰撞,如同押井守附体探讨人性这个深沉的哲学命题,到高潮时分唐僧毅然走出孙悟空画的金圈选择完全包容白骨精的怨念,甚至让白骨精感动了,坚持千年的信念竟然有一丝动摇,以至于见唐僧走出保护圈准备下手之时产生了一丝犹豫,然而正是这一丝犹豫让孙悟空得以及时赶回将老妇打死,此番度白骨精以失败告终,让唐僧充满遗憾(老子刚刚感化一人你不分青红皂白就给打死了)遂迁怒孙悟空。
然而影片实际呈现的效果是:唐僧听了老妇的故事后十分感动,愚蠢地走出了悟空画的金圈到老妇身边说“让我来度你啊”,我靠,你这满脸淫笑的小白脸拿什么度人家?
嘴炮呢?
佛家圣典呢?
白骨精想这人太蠢太好骗了,赶紧杀了抓回去吃。
然而反派死于废话多+下手前戏太长,白骨精奸计得逞之际理所当然被悟空打断了。
打死老妇后悟空被唐僧惩罚,没有嘴炮只有紧箍咒,悟空质问唐僧“你为什么不相信她是妖”,唐僧失语答不上,观众也答不上,只会觉得唐僧愚蠢,肉眼凡胎看不清真相。
如果唐僧与白骨精的对话不那么空洞,而是更富有思辨气息和人情味的话,那么唐僧坚信白骨精所化老妇为人对于观众而言也将更具说服力,影片将更有深层次的脉络,而最终唐僧牺牲自己点化白骨精将会带来心照相交般的感动,此为后话。
由于一打白骨精,师徒二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缝,此时白骨精见缝插针可以说是导演一个巧妙的安排。
且不说白骨精露真身在大庭广众之下向悟空发出约会邀请有多么突兀,至少带悟空去看猴戏是影片一个巨大的亮点。
我们一直将悟空视作一个英雄,却容易忘记他本性是一只猴,而当他看见猴在耍猴人的皮鞭底子下毫无尊严地表演时,内心必定是五味杂陈的。
那皮鞭是紧箍,而刚刚惩罚完悟空的唐僧便是那耍猴人了,白骨精这招诛心之计可谓是狠毒,令人拍案叫绝。
而毒计如何化解是一个带动观众情绪的点。
导演期望呈现的应该是内心纠结的孙悟空回到房间,先是与两位师弟有一段动情对话,情到深处时以一段令人捧腹的搞怪结束,避免煽情,同时表达悟空的纠结稍有化解,然后悟空鼓起勇气走进师父的房间看见烛光映衬下闭眼念经的唐僧,背影是那么渺小却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场,随后悟空与唐僧之间有一段交心之谈,两人达成初步的互相理解。
随后师徒二人互相配合整蛊白骨精,白骨精发现毒计被化解,自己也被耍遂恼羞成怒大打出手,一场混战打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最终白骨精不敌遁走,镇定下来的仨兄弟才发现师父早已被趁乱掳走。
而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呢?
没有与唐僧的交心之谈,仨兄弟之间也没有深入的互动,悟空内心的纠结莫名其妙就没了,说好的悟空造反呢!
这段本该是人物塑造的关键一笔被潦草处理,煞是令人不满。
倒是白骨精被整蛊之后的大战表现中规中矩。
接下来是王宫地牢度国王了。
新人物国王的加入是影片的亮点之一,费翔的表演也值得肯定,而潜藏在国王伟光正表面下巨大的恶也让人唏嘘不已:为了治病而吸儿童的血,此人比妖还恶毒,以悟空的脾气必然将其杀之而后快的。
我臆想这地牢戏唐僧应该与悟空来场激烈的辩论,唐僧的观点是此人可度,而悟空的观点是此人已与妖孽无异,其位居高位却以百姓鲜血来续命,比妖孽更恶毒,该杀!
辩论无果,悟空的挥舞的棍棒被唐僧强硬制止,心灰意冷的费翔呐喊着:“你一路取经至此不都是在杀戮?
没有杀戮,你取的什么经?
度的什么人?
取的什么经?
度的什么人?
(大意)”喊出了悟空的疑惑也喊出了观众的疑惑,师徒二人感情再次出现裂痕,也为之后悟空被赶走埋下伏笔。
然而我期望的师徒撕逼并没有出现,台词依然空洞无力,唐僧的行为依然莫名其妙,费翔动情的呐喊让唐僧莫名的沉默显得愈发不可理喻。
接下来的戏因为动作特效占大头,剧情可圈可点之处已经越来越少。
被赶走的悟空碰上菩萨,画面美如画(真的漂亮!
),但是对话依然空洞,不过至少抛出了本片的另一核心命题“即使你有火眼金睛,你所见之真实未必是真理;你用自己的错与对去衡量别人的对与错到底是对还是错?
”立意深刻让悟空重新思考了取经的意义,拯救唐僧的动机也更加坚实,全片的高潮也如在弦之矢。
但是正因为之前糟糕的铺垫,让观众对人物的情感被搅得一塌糊涂,我想观众此时对唐僧,更多是自作自受的鄙夷吧。
与糟糕的剧情推动相比悟空最终战穿的黄金比基尼也不是那么不能忍了。
最终的boss战很壮观,但是太中规中矩,以我拙见应该做以下几点改变:1、白骨精与千万枯骨合体变身的设定很好,但是最好能交代下枯骨的来历,来历越悲惨越好(比如是屠杀之后的冤骨),其实只需要角色寥寥几句台词,就能让boss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
2、boss吞噬唐僧后悟空将金箍棒插进boss体内保护唐僧,赤手空拳打boss怎么着也该艰难点啊(电影boss基本一直被吊打);3、此时被吞噬的唐僧也没闲着等救,而是在boss体内不停和冤魂交流,感化冤魂,削弱boss的力量(电影是真闲着等救,唐僧你是小公举吗?
)。
4、电影重新塑造的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绝对不仅仅是想长生不老或者不想在千年大限到来之际灰飞烟灭这么简单,而是在看透了人性的恶之后,拒绝转世为人。
白骨精在此片被塑造成一个悲情的女妖,电影应该更多展现唐僧与白骨精的交流,最终白骨精被感化,而轮回大限将至,唐僧自杀(电影由悟空动手,你舍身取义干嘛要脏了别人的手?
)灵魂与白骨精一同穿越地狱,最终来到轮回之门前,两人皆是一席清素的白衣泛着微光,画面煞是好看。
一席交谈之后白骨精选择自杀来让唐僧重回人世(电影则是白骨精进入轮回,唐僧灵魂化为金蝉子,飞向远方),而唐僧现世的肉身已化为坚石,由悟空背负着继续前行(电影则由菩萨洒水让唐僧复活)。
本文是我夹带自己的臆想补完了一个更加合理的剧本,倒不是“我比剧组更懂拍片”,而是对本片一些情节的设置提出一个或许是导演原本期望呈现的版本。
《三打》的改编其实看得出具有满满的诚意,但是电影本身该由台词推进的段落的处理都太过于敷衍,以至于产生“导演你想说啥我们都懂,但你能不能说清楚”的感觉。
光有特效是成不了好电影的,我想看过好莱坞一票“特效烂片”的观众们应该懂。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42216837017219 微博里有图文并貌的原版。
因为被转载之后给删掉了一部分,稍稍有点被阉割后的痛。
希望能有人看看本来面目。
给三星半,因为这种类型的商业片最高分就是四分了。
这部片子的特效和服装及其出彩!
详情看刚转@gogoboi的那条微博。
《寻龙决》上映之初,被称赞为国内商业片典范。
看完本片后,作为纯商业电影,我觉得《三打》比前者还要高明一些。
第八回,“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
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
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
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 第二十二回,“一头红焰头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 可见片中沙僧的阿凡达蓝皮肤和卖萌的大眼是导演看过原著后的刻意为之。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注意獠牙锋利一说,可见八戒确是野猪🐗非圈养家猪。
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对剧情,细节方面提出质疑。
大家的依据多为86版《西游记》。
诚然,那部剧是用心 花时 耗力拍出来的,实属经典,但也是和原著有出入的!
当然并非是说,应以原著为准。
毕竟玄奘是唐朝人,宋朝时说书人口中已经有了加工后略微虚幻的取景故事。
西夏的壁画中也有显现。
通过这个想说明的是,文学作品,是无定常的,尤其是我国一些神话传说,是靠口授流传,并在此过程中多次加工。
如果只是一知半解请不要妄加非议。
自以为看了几部电视剧,动画片就能拿来当立论基础。
还有部分人在说剧情无聊。
对于此事,我想说的是,也许只有GL,BL,SM,山寨奢侈品服装能刺激到你们的G点了。
没错,我就是在说《太子妃》。
作为一个从小就接触到,反复在各个屏幕上出现的故事,难不成非得改成白骨精苦恋唐僧,悟空为爱深入妖窟救师,然后三打炮白骨精你们才能觉得故事刺激,有趣了嘛😒?
片中加入的云海西国,个人认为是一个对故事大有帮助的改变。
小的细节上,东北味的八戒,卖萌的沙僧和白夫人的三个手下都是可以的。
说到白夫人的三手下,就在这补一个细节。
影片开始时奉王命而来掠幼童的几个黑衣人所带面具对应的分别是白夫人手下的蝙蝠,蛇和箭猪,而且被这三个美美的妖精对应吃掉。
说说立意。
一、这部片很牛的一点在他在里面显现出了佛心。
玄奘取得真经后,觅得真相可渡千千万万人,“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他愿意牺牲十世轮回,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的性命去渡白夫人。
这就是佛心。
生命的价值无法去量化,按照佛的说法,一百个人的性命不比一个人重,一个王侯将相也不比草野莽夫高贵。
这个问题,以前不理解,现在仍无法完全参透。
《奇葩说》曾经也有一个辩题类似于此,攻持双方辩论的十分动情。
二、玄奘说去西天求取真经是为了觅得世间真相,悟空说唯一看得清真相的就是俺老孙的火焰金睛,菩萨说悟空你看到的是物像,你师傅看到的是心相。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世界上没有事实,只有观点。
同一件事,不同人看后侧重点不一,经过处理在头脑中形成的不同观点,再次表述也将是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哪部《西游记》题材作品中,悟空火焰金睛确实看出了妖怪的原型,也确实是由于玄奘的肉眼凡胎才给自己导致了灾祸。
那菩萨让悟空抛弃自己所见去看玄奘之所见,意义何在?
这怎么说才能通?
这估计又是一个得用佛家学说来解释的问题吧。
其他的关于白夫人的执念,云海西国国王人比妖坏的浅显且流行的元素就不多说了。
特效,是国产影视作品中东方味道极重的一部!
近几年国产影视作品特效由于技术限制,多是请国外团队进行操刀。
因此,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过于好莱坞化一直遭人诟病。
这其实也算不上毛病,有很多鬼怪本来大家都没见过,不过是西方先做了出来,大家可能就觉得这个东西我们再来做也摆脱不了西方的影子,但我认为人类对一些事物是有感知方面的通性所在。
可喜的是,《捉妖记》、《寻龙决》加上这部《三打》东方美学气韵生动开始显示出来。
其次,国产影片目标绝不能止于国内,文艺作品也是商品,早晚是要往外输出文化的。
兼具东西方美学,有普适性的作品意义非凡。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是新一部商业片典范。
《寻龙决》在上映之处,曾被人冠以这个名号。
两者相比,《寻龙决》的演员更为我们熟知,而且是一个 夺宝奇兵 式的普世价值的故事。
而《三打》的内涵更加东方,佛心这一点估计外国那帮读Bible的基督徒是没法理解的。
文/梦里诗书郑保瑞再度用《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续写了前作《大闹天空》堪为国产“神片”的电影传奇,对《西游记》的胡编乱改令人对那特效都已不忍直视,做作狗血秀尽智商下线的笑料,更充斥着无比的尴尬,这早已不是世人耳熟能详的那国粹典藏。
对《西游记》的改编本无可厚非,嬉笑打脑亦并非不可,但郑保瑞作为导演和一众编剧对此令人目瞪口呆的改编,确也当真是前无故人,简而言之《三打白骨精》就是一个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故事,电影将师徒四人的相遇到三打白骨精的章节全部一锅乱炖的搅为一体,若非看到电影,实难想象本自名著中跌宕起伏,极为精彩的一章《三打白骨精》,居然能被改编的如此不堪,突兀的转折,毫无逻辑的剧情和所谓之的笑料台词,其剧情之神以远非常人所能及。
在神剧情的奠基之下,电影确也让人看到了“非同凡响”的师徒四人,这不仅体现在服装,更在于那一再装疯卖傻的台词,只是将人物塑造的如同低能一般,这种刻意生硬的隔鞋挠痒不同于《大话西游》中在无厘头间仍能找寻到人物情感的沉淀,他更像是碎片式的小品合集,在演员饰演的人物只是以比拼智商的下限从而来博取观众一笑,至于演员自身的表现,无论是孙悟空的郭富城,还是白骨精的巩俐,在这出比拼特效的电影中,几乎未有何演技可演,只是照本宣科的背出了那尴尬的台词。
一部电影的特效只会是服务于剧情的锦上添花,而并不可能是其脊梁,《指环王》的魅力根源绝非单是它的特效出彩,而更源于那个迷人的中土世界,反观此作一味的仿效欧美电影中的特效画面,为自已披上了一件看似华丽的外衣,诚然这件华服比《大闹天空》更为精致,有所小成,但仍旧有着制作的粗糙之处,而内里的糜烂更是无从遮掩,一味将笔墨浓墨重书于特效,却并不愿在剧本上多耗费哪怕分厘。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用特效堆砌出了一个神妖纵横的玄幻世界,却并没有为观众准备一个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不伦不类的如此大作既难有感怀,更令人难复相见西游情。
比郑导的大闹天宫好太多啦!郭富城牛魔王变身孙悟空。高冷的白骨精最加分。情感精致特效流畅。
说实话,没那么烂,
如果我是孙猴子,我一定不忍心三打白骨精。如果我是郭富城,见过巩俐之后根本不想和网红再恋爱。巩俐太美了。
特效还可以,仅此而已了
特效土豪,剧情土气,演员土鳖,观众吐槽
可能自觉上次太土豪金,这部人物造型、调色等都偏写实,郭富城还不错,巩皇一人占据一半特效,性感冷艳美到跪。故事家喻户晓难出新意,这部的处理方法是走接地气搞笑路线,冷段子连发跟万万没想到附体似的。特效确实进了一步,白骨精皆佳,动物跑动和石山炸裂质感稍弱。奔着票房纪录去,坐看三打美人鱼
比预期好一点吧,起码相对于同时期上映的美人鱼来说,它的特效算是良心了,巩皇一如既往的霸气。本来是不抱希望的去,但是看完觉得还好,既然大家都说看的开心,不知道一点内涵的美人鱼碰上也没啥内涵的三打,同是娱乐电影。对于前者的宽容度却那么高,所谓的粉丝效应了?闭着眼睛也要吹好?
这剧情都特么是啥,八戒沙僧俩角色是干啥的,搞笑搞不起来的八戒跟不知道干嘛打酱油的沙僧,还有奇葩的剧情,除了巩皇美美美,真是orz。。。。
抱着看烂片的心情去看《三打白骨精》没想到竟然还挺不错的,IMAX的特技看的很过瘾,推荐!
「光陰如梭, 未必是世間良藥. 念念相續, 苦痛裡都是執著.」「我們兩個人很像, 都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見的.」
莫名的奇妙
才看10分钟左右,就被雷得“里焦外嫩”、简直要受不了了!不过,想到自己特地下载花了不少时间,还是决定坚持从头看到尾了……制作升级、视效进步也没多少卵用,故事和台词依然是吐(cao/lei/xiao)点满满,我都怀疑「导+演」们拍摄时怎么不嫌弃这傻不拉几的剧本?难道是「钱」能拉低智商?减少理智?
特效不错,妖魔的造型太不中国,师徒四人都在努力搞笑,白骨精真的不想投胎做人啊!比起前作大闹天宫还是强上很多的。
特效挺好,感觉还是去电影院看会感觉好点,在网上看简直快看不下去了。
西游记这个ip已经拍出来100000部了 审美不是一点的疲劳!其实放个几分钟剪辑就好了嘛。白骨夫人的时尚经,白骨夫人的华服馆,白骨夫人的内心世界。领衔主演:Alexander McQueen Maleficent Gong Li
打满五星拉一下评分。我觉得这部戏把宗教思考还是拍出来了,无限生命、业力、中阴身的时候带领、人性的贪嗔痴慢疑,作为学宗教的我很开心。
巩俐美翻
就是想给我冯叔五星,但实在是觉得太难看...特意搞笑就像丑逼卖萌一样让人一言难尽
前四五十分鐘很難看,但看到中段發現它改編的概念其實很好,對傳統故事有屬於自己的詮釋視角,可惜處理得不好,表演除了鞏俐個個都滿尷尬。鄭保瑞執行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他對文本和人物趨於簡化的理解一直是他作為導演的弱項
感觉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