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侠依然是那个为了公义不惜一切的文申侠,感情上依旧专一,但中间跟美娜的感情线没有处理好,导致美娜这个角色没有Never那样立体。
GoGo的戏份少了很多,也的确没什么故事线可写了。
本来以为最后他会跟宝钗在一起的,最后竟然跟了美娜。
角色塑造最成功的是颠姐和宝钗,两个单恋的角色,让人惋惜,让人心疼。
至于简大状,似乎排面不太够,作为一名名声响当当的律师,整部剧就那么几个徒弟,而且他跟文申侠的师徒线也没有刻画好,其实可以写得更好。
TVB的老毛病了,主线人物之间的故事比较散乱,很多地方无法自圆其说。
但每个小单元是真的好,节奏快,层层推进,也是TVB最擅长的模式。
不出意外应该会有第三季,但性格改变了的颠姐,原本的三剑客变成了三个大律师和一个侦探,个人觉得如果有第三季还是处一个前传,时间线在第一季和第二季之间,这样会好一点。
倒数第二个案件,女警涉嫌枪杀疑犯。
漏洞太大了,不会验尸吗?
只讲开了五枪,吸过毒都验不出来吗?
非要搞无意听到古惑仔卖毒品给疑犯最后一个案件,演员性侵案,这个案件在律政强人看过了,老板叫下属性侵女演员,这个案件里受害者邓佩仪演的,而她在这部盲侠也在有出演。
总的来讲,这部没有上一部好看,特别最后两个案件双方的手段和交锋也不精彩。
癫姐好漂亮,但是音调和分贝需要控制下
王浩信被我说中凭此剧二封视帝,而且是双料视帝。
👏👏👏( ͡σ̴̶̤. ͡σ̴̶̤)ෆ⃛喜欢你,恭喜恭喜!
虽然他在反黑路人甲中更出彩,但未能凭反黑路人甲提名,但与张振朗、朱敏瀚获得最佳拍档也不错了。
👏👏👏👏👏👏👏👏👏👏👏👏👏👏👏👏👏👏👏👏👏👏👏👏👏👏👏👏👏👏👏👏👏👏👏👏👏👏👏👏👏👏👏👏👏👏👏👏👏👏👏👏👏👏👏👏👏👏👏👏👏👏👏👏👏👏👏👏
看《盲侠大律师》有感: 已经把港剧《盲侠大律师》看完了,我喜欢看香港的律政剧,在挖掘真相,批判人性的丑陋,还是大陆外的影视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当然,香港影视明显衰落,弥补公众视野的已经被大量的韩国影视、日本影视、欧美影视给占据。
这次看的是2020的新版,之前的也看过,文申侠的眼睛虽然瞎了,可他比任何人都能看得见,因为他能看到弱势群体,敢于去抗争不公,也就是属于那种唱反调的人。
新版看到了一些现实社会常遇的问题,如检方黑白不分,商人想左右律师,娱乐圈的陪睡,赴港人员的假结婚,弱势群体的看病难,无人问津的露宿者等等。
威胁社会的就是官商结构,牺牲的总是弱势群体,能为弱势群体发声,呼吁公道的人当然是英雄,像是鲁迅笔下的猛士。
不知道会不会再拍续集,我希望癫姐能真的苏醒过来,虽然结尾她的手指已经动弹,可没有续集,也不知道后来还有什么故事。
假如还能拍续集,真希望癫姐和文申侠结婚,他们几个人继续维护公义,为弱势群体发声,我还是会把续集看完。
我喜欢看维护正义的影视,其实还是我心理有问题,在我出生的时候就看不到父亲,和母亲改嫁到了福建,我不知道上代人发生过什么事,母亲早已经去世,即使现在有人知道那段故事,我也难以确定是不是真的。
在福建的农村,我们母子没有安全感,母亲经常被村里人欺压,也常遭到养父的毒打,母亲自杀之后,很多大人居然怂恿孩子对我拳打脚踢。
我在一个没有归宿感、安全感的地域里长大,缺乏关爱,我很需要双亲的爱抚,和正常家庭有的亲戚、朋友的温馨,可这些我都没有。
小时候一看到武侠影视就很激动,幻想自己就是大侠,能锄强扶弱,能飞檐走壁,这样自己就不会被欺负。
看到律政剧,居然也幻想自己就是个律师,无畏强权的替弱者辩护,有时候和别人说话都像是律师的口吻,习惯说些影视台词,我的确入戏很深。
出门后前期虽然住在混乱的城中村里,接触不少江湖中人,但是并没有割裂我的初衷,我仍然朝着自己喜欢的事去做,也因为自己的选择,沦为一方水土的敌人,至今还是四面楚歌,生死未卜。
很多年前,如果是讨论丑恶的事件,别人总有一番感慨,要愤怒几句,谴责几句,现在和周围人聊同样的话题,别人反而无动于衷,觉得很正常,或觉得我在传播什么,似乎发生悲剧不是自己,那就和自己无关。
至于会变成这样,还是丑恶的事发生的越多,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也就顺其自然了,既然犯罪都觉得是正常,那么坏人就更是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了。
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需要一个团队,有自己的死党,毕竟一双筷子容易折断,可一捆筷子就不容易折断了。
古代是士林的天下,所以有思想,有文化,能维系仁义礼智信,现在文化早已经断层,加之腐化变本加厉,把风气弄得乌烟瘴气,一代人比前一代人更卑鄙,大家都习惯了道德沦丧,昧着良心苟且偷生。
毒瘤需要切除,病入膏肓需要急症,一些人把说真话看是内心阴暗,甚至对其诋毁、诬陷,把阿谀奉承,投机取巧看是很阳光的一面,这就是病态。
古代还能发布罪己诏,呼吁大家谏言,现在就是人心不古,像疯子的疯狂,当疯狂过后,便是集体的毁灭。
我自身的条件决定了自己做不了大事,虽然斗不过坏人,改变不了风气,我只能竭尽全力逃离,避免和他们同流合污。
我很欣慰现在,我还是一个人,还没有丧失灵魂,别人越看不惯我批判丑恶的言论,越不满我文艺激情的个性,就越能证明我所在的城市,我接触的人都是一些心术不正,浑浑噩噩的人。
7.5分:踩过界2开播之前,TVB重播佐第一部,令我又重温佐一次,哈哈!
第二部加入佐张曦文EVA,可惜我最中意嘅never终究还是没了!
案件来讲还是很不错,师傅也很可爱,只是跟盲侠理念不同,但我觉得师傅的理念也没错!
可是编剧写感情线却真的很一般,乱炖的感觉不管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我都超喜欢铁三角这样的友情、搭档!
为什么一定要让盲癫一起呢?
看弹幕,好多都说他们就要在一起,其实看第一部,我就觉得如果盲癫作为情侣,真的蛮不搭,好多东西彼此的想法都不一样,而且为什么一个人爱你,对你付出很多,就一定要在一起呢?
一定就要接受呢?
盲侠可以为了救癫姐命都不要,但不代表是因为爱情啊!
而且编剧写癫姐也太痴情了吧!
付出付到没了自己...如果有第三部,我宁愿彼此都有各自的归宿,3人还是那个铁三角!
癫姐找到一位爱她的人,不用再做盲侠的(舔狗)但可以做好兄弟好搭档!
Ps.挺喜欢阿叉和gogo在一起的,可惜啊
前半部分的剧情可以给五星。
这季很奇妙的不存在所谓的最终boss,以往TVB的律政剧总是会有个“有钱大嗮”的富豪。
而开篇的伏笔竟然在剧中就解决了,本来会以为会呈现出EU超时任务的首尾呼应。
(当然这里没有必要) 【 这段是碎碎念:恭喜Vincent 拿到视帝,王浩信身材真的好好!
手真的好好看!
😭也恭喜踩过界和蔡小姐!
(虽然个人更喜欢反黑路人甲)还有就是挂念Never😭😭 最后一集“我不想Eva变成下一个Never”真的有被杀到。
(Never指角色,与演员无关)btw我真的太爱大波浪了!
Eva好御姐好喜欢😚😚,虽然演技麻麻得】 下面是正题😶 前半部分针对弱势群体的戏fit过London,双性人、围村传男不传女、孤寡老人种种…与其他律政剧不同的在于除了公义二字之外,踩过界将偏见这件事讲的太清楚了。
于此,弱势群体不仅仅只在于钱财身家,而转变成一种个人身份和社会期望的对冲,因而偏见得以成立。
后半部分从癫姐大变身处开始崩坏,倒也不是说逻辑上的完全不成立。
只是癫姐跟了盲侠这么久,不停踩界维护公义,究其根本是因为两个人的心意相通,理念相合。
男女之情并非是二人之间的主旋律,而癫姐黑化的理由单单只是想打赢盲侠,未免有点缺乏说服力。
再者,可能真的是蔡思贝小姐的演技撑不起“女强人”这类人设,在庭上的发言只让人觉得聒噪…当然,如果按照编剧的想法理解,对于癫姐而言,对盲侠的个人情感(爱恨交织)是大过公义的,那这里的表现可以理解,因为纯粹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证明。
但仔细想来,我还是觉得矛盾,那么,在英国读了两年书的赵大状只是因为私人情感而这般无底线?
不知道是话她无能还是胜负心强。
总之,执念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再讲回法律理念,17年《踩过界》开播时,我是很认同其价值观的。
争取公义、为弱势群体发声好似一向是TVB律政剧的主题。
在粗略阅读法律相关的牛津通史读本后,特别是在看了《胜者即是正义》之后,我相信正义不是踩界探寻真相。
真相的全貌到底是怎样呢?
我们不得而知。
与其说踩界寻求真相公义,我更愿意相信程序正义。
当然,这可以说是和本剧的理念矛盾的。
我也极其不同意癫姐最后一单case的做法。
简绍宏这个人物应该还可以更加深入。
对于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讨论也可以继续深入。
律师的职责依旧是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最后,请相信忒弥斯。
(此处应该中二🙏) 以上
图文无关【拜托!
为什么不可以仅自己可见】
看完《盲侠大律师2020》来简单说说感受。
首先我还是更喜欢《踩过界2》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自小的TVB情怀,踩过界才更有港味儿,也或许是因为觉得盲侠的定位就是“踩过界”,走在边沿的正义使者。
一开始盲侠这个形象的设定就是这样的,盲人本来就算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但他却凭着自己很强的四感站出来为他人争取正义,为社会上一些弱小群体和一些没有太多钱去支付昂贵律师费的小人物们打官司,据理力争,不惜踩过界,用一些偏激或者违规的行为来维护正义。
《踩过界1》拍得不错,当时信号王还凭借1拿下了视帝,(虽然2也拿了,但是感觉还有有水分的,毕竟这些年TVB大量人员流失,上来的小花小生与之前的演员们演技上差得还是有点多的,哎。
)追过第一部,对NEVER印象不太深了,可能因为有喜欢的朱千雪哈,总之记得盲侠与NEVER和天恩都有感情线,当然天恩是官配,可是最后还是让编剧写死了...但是在第二部里看到穿插了一些天恩的片段,还是挺高兴的。
再来说说剧情,分案情线和感情线两条。
可以肯定的说,案情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拍续总是容易垮掉,但是《踩过界2》里的每个案子我觉得还都挺不错的,有深度,也有社会性,每个案子都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网络暴力,女孩自杀,女孩的妈妈哭着要讨回公道,然后画风一转,原来是兼职女友,涉及金钱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女孩投入了真感情,所以孰是孰非这就不好断定了。
女孩母亲应该是最难过的一个人,看着泪如雨下的母亲很是同情,结果查到最后又发现女孩母亲也在网上对自己女儿进行了言语攻击,甚至可能说得是最重的那个...这眼泪就不仅只是伤心的成分了,还有太多的懊悔藏在其中。
围村遗产案,向我们展示了其实现在仍旧有很多地方,特别是偏僻的小村庄里仍旧存在着很严重的重男轻女情况,传男不传女,而且案子的主人公还是个特例,双性人,自小就开始许多的手术饱受身心摧残,最终下定决心做个女人,也因此跟父亲有了隔阂,好不容易等到跟父亲相认和好,却又因为继承遗嘱而不得不重新将自己双性人的身份亮在公众面前,再次遭受别人投来的异样眼光。
那些在便利店的留宿者,没有家人关爱或是因为一些事情离家出走无家可归,他们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从垃圾堆里捡吃的,甚至是过期的食物,他们在24小时便利店的长椅上取暖留宿,遭受别人的冷眼和嘲笑,得不到尊重,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仍在积极乐观的生活,团结在一起。
案件中的全叔只是冰山一角,社会上还有很多老人家,辛辛苦苦为香港付出了一生的汗水,但是到头来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实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温饱,跟重要的是关怀和尊重。
换心案,直击大家的心灵,有钱人的命就是比贫民要珍贵,为了自己的孩子,母亲选择用命换钱来换取自己离世后儿子的生活保障,这个案子看得很心酸。
人命真的会分等级,有钱真的就是无所不能,虽然大家不愿意承认,但是在很多时候,这就是最真实的。
最后法庭上无法行使的争议,盲侠用一场车祸完美解决了,真的踩过界,但是这个过界让大家相当舒服!
看这个案子的时候有种跟《白色强人》看串了的感觉,马明在哪儿?
郭晋安又在哪儿?!
还有鬼婆婆兰婆演得控制欲超强的母亲,以及被潜规则的女星等等,每个案子都很社会日常,却又不失精彩。
而且一如既往的是,TVB还是会给我们普及一些高逼格的知识,例如我们在法证里学到的PTSD啦,这里还知道了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至于感情线就相对比较混乱了,因为盲侠是主角,所以出现的女的都喜欢盲侠...EVA的出场我觉得还是挺有新意的,之前没看过张曦雯,演得EVA还挺有气质的。
只是我没明白为什么一直喜欢盲侠的EVA最后突然就跟谷谷好了,是被感动了么。
感觉2里的颠姐终于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但是最后就成植物人,直接烂尾了...要说为了第三部准备,也觉得太过于牵强,依旧的虎头蛇尾。
真的,无语...最后来说说几个演员角色。
盲侠,王浩信演技还是很可以的,光靠耳朵就能辨真假 ,简直堪比测谎仪,太犀利了!
表情和细节都演得很到位,依旧是看一的时候那个盲侠!
(虽然这样,我觉得视帝两次给同一个角色,还是有点轻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今年TVB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剧...伤心!
)颠姐,龅牙妹的形象虽然跟盲侠不搭,但是气场却是融合的。
几次拼命救盲侠,为了盲侠安心做个师爷,在吵吵闹闹中或许她已经走进盲侠的心里了(虽然替代不了天恩)。
跟谷谷差一点一夜情的设定也很扯,开始一度以为2里盲侠的官配就是EVA了...后来反目整美之后气质虽然不一样了,但感觉她配不上盲侠了...还是喜欢那个有情有义,粗线条的颠姐。
还有最后被插爆血管成植物人,也有点太儿戏了...谷谷,设定就是跟盲侠暧昧不清的男人,张振朗演得恰到好处,近几年张振朗真的是被立捧,角色也都很不错,演得谷一夏风趣中不失真心,对EVA一见钟情,却也在知道EVA中意盲侠后默默接受和陪伴,最终跟EVA走到了一起。
(剧看多了,感觉荧幕情侣他跟蔡思贝还挺配的,这里没有续使徒3的前缘也挺遗憾)但是!
这样对一直默默付出的宝钗真的好吗?
为了帮他,宝钗也处处踩过界,在枪击自杀案中我真的以为他俩要破镜重圆了,谁知道来了一句“永远的好兄弟”,我也是很无语,心疼宝钗好几秒!
EVA,有真性情的女律师,从对抗誓要打败盲侠,到融入盲侠的团队中,我觉得还挺好的,张曦雯很有气质,个人觉得比蔡思贝招人喜欢。
不过几场雨中跳舞,看得略微有点尴尬。
(主要还是喜欢千雪的天恩。
)宝钗,姜丽文饰演的宝钗,虽然长得特别像黄智雯,但必须有姓名的,比较飒爽的女警,又不失小柔情,特别是对谷一夏,可惜错付,后来才知道竟然是秦沛的女儿。
还有秦沛演得简绍宏,亦正亦邪,跟盲侠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他绝对按照规矩和章程走,不喜欢踩过界,虽然是这样,但他也主张正义,总体来说还是很正派的,还带出了三个厉害的徒弟!
名副其实的简大状!
姜还是老的辣,演技也是杠杠的!
张国强出现的总让人心里提防,以为他会是个boss,不料真的只是绿叶;邓佩仪的客串也比较惊喜,还挺喜欢她的。
总体来说还可以,如果打分我会给6.57,比一差点儿,作为台庆剧也差点儿。
案情不错,感情混乱,前半部分拍得不错,后面一般,最后几集我都拖着看了...看到结局,真的大写的无语。
(即便是这样,如果续拍3我想我还是会看,然后再来吐槽哈)
好久没看tvb,熟悉的演员都老了。
年轻的演员没几个认识的,前几天又听说有熟悉的老演员去世,tvb也终究成了小众。
虽说不能和最辉煌是比,但tvb在擅长的职业剧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准,案件也从以前的离奇凶杀案,更多关注到社会普通人,底层社会人,看了很让人感触,社会的进步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续集还能打动人心的,不是复制粘贴就可以。
01快食面,不如唔好食 看完这部剧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匆忙,多数的聚焦点像是放在了盲侠与众角色的混乱感情事件之中,一下回顾了初恋的线,一下为了新角色的出场弱化了主角打官司的能力,原本以案件为核心的反而成了支线。
剧中前半段的几个案件都还是挺反映社会事实的,也有好几个案件是在看得很有共鸣,但渐渐的后半段有点拉胯,案情的节奏开始不知所云。
后半段就像编剧和导演为了快速给观众一个交代,为了顺应市场,急忙东拼西凑过来搞了感情戏与大结局。
尽管主角团三人之间牢不可破的样子还是一如生动,但是每一次说你们是三剑客的时候,我都不免想起你们旁边理应要站着一个姿态万千的Never王励凡。
李佳芯饰演的Never还是很好的让张曦雯去复制Never的人设,硬生生把一个新增的角色呈现出前度女友残缺复制品的感觉,既没有Ali演得到的那种从容理性的随意,也没有那种与王浩信之间暧昧恰当好处的般配感,像一块格格不入的拼图。
让人最无法忍受的就是,所有Never与盲侠之间发生过的浪漫桥段,在第二部重复了一遍。
明明Eva做一个新造的人设也可以,高不成低不就的,走向与情景都要与上一部的Never同步,观众和张曦雯都苦。
已经在上一部死掉的初恋戴天恩,在第二部频频被提起,不知道编剧到底是想要凹盲侠对白月光的深情人设,还是真的没有东西可以讲非得另开一条线呢。
看剧的过程中我真的多次回想怀疑自己的记忆,到底初恋是不是死了。
到底是被戴德仁误杀,还是她病死了。
还有奇怪的在大屿山经文简林里追忆初恋,哭泣自杀,以及张曦雯念伤感疼痛文学的独白挽回盲侠,都让我无比的尴尬与迷惑。
黑化的癫姐,真的挺漂亮的,而且经历这么几年以后,蔡思贝的演技有明显的进步,只是很无奈于整部剧的黑化转向有点突兀,还放在了剧情的后面,心里除了觉得演员真的很不错以外,黑化这个情节本身没有很打动。
与其硬要掰扯一条感情线,会觉得或许点到为止,彼此陪伴很久又有缘无份的设定,更符合盲癫之间的走向,不是所有的感情都应该或一定要给一个爱情的结局。
第一部里他们之间为彼此可以豁出生命,为了追求正义铤而走险彼此信任的那种感情,不一定要冠以爱情之名。
此处的背影也是我全剧最爱主角团几个的人设集体降度,至少前几集的案件人物与配角们的人设其实都很不错,比如新增的角色小徒弟和钗钗都很喜欢,这俩完全就是剧里可爱又讨喜的角色。
小师妹真系可爱
杨卓娜饰(杨怡的姐姐)这里的哭戏演得太到位了,非常打动人02顶心杉,人设去咗边曾经第一部里夸过的人设处理,到了第二部走向崩坏。
第二部为了制造了盲侠与师父简绍宏对“公义”理解的矛盾点,将盲侠的人设多次立于师父的完全对立面。
例如剧中会多次提及“简绍宏为了赢什么都做得出来”、“师父是为了名利才去抢大律师公会的话事人位置”、“简绍宏觉得赢了就是公义”。
多次地、重复地,申明师父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盲侠声称是不会与师父同一阵营,甚至不惜搅破师父的饭局来划清界限,要Eva在师父与他之间必须作出抉择。
换言之就是给观众预设一个前提,盲侠所做的就是正确的,盲侠口中的正义即绝对的正义,只有和他一起的才是站队正确的一方。
故意强调且放大了富商名流必定的不择手段,以此来烘托弱势群体的弱。
输出这种很直白的喂到嘴里的价值观同时,把主角团几个人的人设也非黑即白地展示出来,一遇到简绍宏就开始怼,富商一定就是奸商,十分地扁平化,人物行为各种胡闹、聒噪。
在第一部里面的一单案子借Never口吻说过:单凭表面印象,没有经过深入了解,就去标签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其实是一种偏见。
那么盲侠对师父的这一种决绝的认知,不正正就是偏见。
编剧挺打自己的脸儿昂。
真的这么决绝的对立面,就把师父的人设打造的十分极端化,针对到底,也一路黑到底。
结果冲突点都只是浅尝则止,不痛不痒,最后师徒和解。
想要营造绝对的对立面,却没有案件能支撑这样戏剧化的冲突点,是因为编剧不敢写了吗?
每一次的案件都因为盲侠几个人利用踩过界的处理,最后落了一个比较好的下场,甚至可以说是很理想化,乍一眼看去没有问题。
因为将人物面都对立起来,案件也都很平白地以一种强弱分明的姿态来相互映衬,显得他们追求公义过程中那种踩过界做法,不再是被逼绝境,迫于无奈而为的,反而成为了一种惯用的伎俩,刻薄一点说,是以这种惯用的踩过界伎俩,来彰显个人的英雄主义。
03侠的公义,还是法律的公义?
《踩过界》第一部里曾借韦状这个角色隐晦地交代法律制度的失效的原因,即律师的“原则”。
“我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寻求真相这种事情是检控官做的”
简绍宏作为师父的角色,其实是把上一部韦大状的角色延伸开来,他们的理念本质就是:作为辩护律师,最重要的是为自己当事人谋求最大的利益,不可以未审先判,至于真相是如何的,应该留给法官与法庭去判决。
这类角色往往会是最贴合现实的,师父和盲侠都寻求公义,只是他的公义是需要通过法律正当的程序来实现的,坚信应该把事情的真相交给法官来判断,是因为公职人员需要相信法律制度,相信当前的司法体系,甚至师父想要通过建立法律学院来维持这个的体系。
在富商想要借他之手控制司法机构的时候,他巧妙用计聪明圆滑且体面的拒绝了,为了不被操控。
到最后,师父发现自己,他想要打造的那一套“揸正来做”的流程,其实也有推不动的时候,也就默许了,甚至庇护了几个徒弟的做法。
这也是人物的真实与可爱之处。
粤语的才真的到位相比之下,盲侠在这一部里太经常把“公义”挂在嘴边,像点题一样的“用心眼”“用四感”去辨别事情真相与否,给我感觉更像是完全虚构化的理想角色,要实现公义,这个角色就得是极端的理想,简单点来说,就是纯粹的极端的好人。
原本第一部中,观众既能感觉到其中的立意,那种想要冲破与改变的强烈情绪,又不会因为强烈的人设而感到不适与尴尬。
期待着第二部不仅是指出法律制度失效的原因,也应该要试图接过第一部的立意,或许提供一个有限的解决方案,譬如检控方的力量与不公义的抗衡,没有看到这点也蛮可惜。
如果剧作想要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要么这部剧的走向就是极端的乌托邦,打造一个绝对的理想环境,甚至连模糊型的,复杂型的真实人性都不要摆入进去,因为得不到,所以大家才想要。
要么这部剧的走向就贴合现实,让我们看到现实虽然崩坏如此,但仍然有人在这种境地苦苦挣扎,妄图打破。
几年后如今,看完我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妄图解析一下。
你可以系盲侠,但很容易沦落成了自以为是的侠客,陷入自我英雄主义。
盲侠的公义和最高法院那个蒙眼的法律正义女神,本质是古中国的侠义精神与西方的法律精神的冲突点。
西方法律讲究陪审团,证据流程到位,如此机制审判下来的结果正确率是最高的。
而侠是追求公义的,无论多少年过去,古代至现代,我们本身默许了侠实现正义的方式就是破坏原有的社会秩序,类比就是这部剧盲侠的踩过界,以破坏法律原有的秩序换来他要的公义。
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可以知道,正派人士挂在嘴里的那一句话是“不要滥杀无辜”,这句话的前提条件是这个无辜与否是由正派人士去界定的,但凡他们认为不是无辜的,就可以为了实现这个绝对的侠义去被牺牲掉。
这就是第二部给我带来了明显的怀疑感,为了获取证据,GoGo可以无限次利用钗来搜证。
盲侠为了帮助老太太拿回心脏,不惜冒险制造一场车祸,让医院迫于无奈,即使是输掉的官司,也让事实逆转回来。
是不是有点荒唐了呢,会不会只是从一个既定的盒子走向了另一个狭隘。
戏剧如此,打造的是完美的盲侠,断定公义即是绝对的公义。
只是人性如此复杂,当盲侠口中追求的公义,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成为一个象征的符号。
那么这份公义就是可以破坏规则的讯息,也就意味着,有些危险与擦边球可以借公义之名来行动,而当秩序被彻底破坏的时候,下一个筑起这个高墙的又会是另一个正当的理由。
开始也许会好,继续则未必。
按现实状况而言,法律正义符合了公义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程序的公正性才可能是现代法治的合法期望。
当然看剧不必严肃如此,我也还是依旧无法说出正义该是什么样子。
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强弱群体划分如此鲜明的时候,法律制度对边缘人确实存在着失语的状态。
如果真的能有盲侠这一个平权律师的存在,在遭遇那么多潜规则限制与明摆的不公平事实后,真的还能不惜以踩过界的做法来谋求一个存活的机会吗?
又是这个既定的社会状态可以承受的吗?
太难了,大家又不是活成了洪七公。
--值得一看,但还是重温第一部吧-- 公众号原文链接:TVB踩过界:侠之公義?
定系法律的公义?
没有看过《踩过界1.0》,就直接看的2.0。
这部剧在案件立意上,相比于传统套路的TVB警匪/律师案件的复制黏贴,社会深度很高;“网络女友”案件讲了人的固有偏见,以及网暴的凶恶;双性案挑战了围村重男轻女的偏见以及人应该有对性别的选择权利;换心案引人深思,社会到底存不存在真正的公平;便利店案件引出对流浪边缘人士的关注……无论是深度的精彩立意,还是演员的自然演技,本剧都是值得一看的。
唯一不足的是这部剧的感情线和人物刻画上不够细腻。
部分人物的性格反转太快,比较生硬。
癫姐和盲侠的守候相伴,本应是这部剧感情线上的一个亮点。
他们最早相识,一直相守相知相伴;盲侠虽然看不见,但只听到脚步和气息声就知道癫姐靠近;盲侠在采访中回应“律师生涯影响最大的人”,细细回应与癫姐的点点滴滴,称癫姐是他的导盲杖,是他漆黑海洋中的一盏明灯;而癫姐,初见盲侠就被深深吸引,一见钟情,她放弃律师的理想,甘愿做盲侠身边的绿叶,事无巨细地为他打理生活中所有琐碎,被他牵动着每根神经,喜怒哀乐全为他。
塞林格曾说,爱是想触摸又收回的手。
这句话,于癫姐是,于盲侠也是。
癫姐爱慕盲侠,甚至崇拜盲侠。
他的一腔热血追求公义,正是自己对律师的理想抱负。
当你爱一个人,他于你心中如太阳,他如此闪耀温暖,温暖每个社会寒冷之处。
癫姐爱盲侠,却从也不敢真正地表达,不能忍住不爱,只能忍住不说。
多年的守候,看着他身边来往形形色色的人,天恩是盲侠心中的白月光,EVA看似和盲侠心有灵犀,癫姐从未离开,默默守候。
盲侠爱癫姐,是守候相伴后的习惯。
他说她像曼玉,正如她是他心中的月亮,点亮了他漆黑一片的世界。
当盲侠知道了癫姐的理想,他不忍癫姐为自己牺牲这么多,忍痛赶走了癫姐,希望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律师,而非他身边的一个师爷。
他爱她,就像守候心中的明月。
所以盲侠总是什么都不说,宁愿被误会,未问过癫姐意见就以对癫姐好为名义,让她离开自己。
最后盲侠终于鼓起勇气,伸手触摸了癫姐的脸。
感谢王浩信和蔡思贝两位演员的演技自然,让盲癫CP的感情深入人心。
但这部剧的感情线实在曲折弯曲,中间插曲盲侠和eva似乎要在一起,Gogo和癫姐宿醉后睡在一起,反而错失了很多描写盲癫CP的细节,实在让人看不明白,大概是TVB的剧都要CP大乱炖一次。
还行 不过张曦雯演技真系..唉 点解李佳芯你要发癫
大部分非常好,除了一開始很多集要適應人妖臉,其他男女角色都令人舒服。蔡思貝進步驚艷神速,不枉我一開始就睇中佢,視後係有資格的。希望佢以後可以扮演些有故事的壞狠角色,啱佢。
最佳情侣还是卖腐 原来在之前那部路人甲也是这一对卖腐 现在都已经卖腐卖出好多部剧了 可惜木有never了 盲侠注定天煞孤星命啊 gogo这种执着傻乎乎的总是抱的美人归 几个案子没有什么悬念 都能猜到 没有上一部赞 可能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新女主为什么要抄袭never人设 编剧疯了?然后中途又穿插yanice画面 到底真爱是谁?
逊色第一部很多,人设剧本问题很大,伊娃代替不了王官,所以这个角色的存在很尴尬,加上GOGO的角色这一部实在不讨喜,几个案件也开始脱离第一部主旨,帮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主题,半数案件和弱势群体没啥关系,除了案件凡人硬贴弱势群体,案件本身倒是和弱势群体没有多大关系,这一部的大量踩过界都是引用一些极端的威胁,暴力的手段,不如第一部那么精明。
纠结了一下给了3星。和第一季是有点差距的。
一般。盲侠被学生屈非礼 换心被插队 强奸案告不入……天啊 这些太简单、有明确好人坏人的案件下却完全处于被动 看下来感觉香港所谓的法治之地居然这么没天理?这应该是律师剧最大的败笔。结局也不好 癫姐从坏变好这个不合理 明明是铁三角!但是几个主演还不错 王浩信帅是真的帅 但感觉气场还没到顶。张振朗很喜欢!蔡思贝不评价。想看他和张继聪一起拍戏 肯定很有趣!张曦雯漂亮 香港的女OL应该就是这样的了 郭琳的眼睛弯弯的好看!还有好喜欢阿钗!可爱又迷人!还有下一部!快出!
看过
破案部分还是很精彩的,我真的喜欢看破案的。
没办法因为感情戏强行玩情怀乱搭线,就否认案子的铺排是真的好。
感情戏太烂了 从盲侠自杀那集开始 就开始七哒哒八哒哒
期待已久 终于等到这部播出 熬夜追完十集 觉得超出预期的好看 还是熟悉的配方 熟悉的阵容 铁三角之间互宠互黑太可爱啦 对偷人设的eva无话可说☺️剧情方面持续高能 盲侠关注的一直都不是主流大案 而是一些没有自我保护的弱势群体 通过不同的案情 侧面反映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太有意思了 每个单元都很不错 希望后期保持水准不变 (btw 非常想念Never and yanice😭)
目前看下来比使徒二三季好多了 剧情紧凑 单元故事也很有看点 铁三角也没换人 算是很成功的第二季了
三星半吧,前面还算唔错,但后面慢慢又开始流于俗套了。打官司变得过于儿戏,不过为左将戏剧冲突呈现比观众,又的确系难为制作班底去权衡噶,毕竟拍一个打官司纪录片,又点会有人睇呢。
不是主创疯了,就是我疯了。我不管我就要打两星!!!
信号王 北冰洋 铁三角 好看
看了这个才明白,原来香港最大黑社会社团是警察和法院,律政司。很多案件逻辑也差很多了。
这部真的差 好像全员发疯了
这季种种行为已经不是踩过界了 而是非常过分了 案子水准很不错 人物关系乱了 看得出编剧一度在试探观众的cp想法
比第一季强多了 首先从卡司方面来说 没有李佳芯这颗老鼠屎 画面清爽舒服了不少 张曦雯出场的设计很有意思 是此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女版盲侠要是线能埋长点更好了……揭谜底揭的好快 案件也比第一季更有共情感 拍摄手法 构图 BGM真的都很不错 法庭戏比爱情戏好看太多 三色可以不卖腐?!!能不能不搞那么多三角四角恋?!!目前看十集了 三色以后多和爱奇艺合作吧 和腾讯优酷合作的都是拍的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