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被遗弃而选择当警察(→了解监狱),之后利用职务之便找母亲,母亲不认他。
出车祸,决定之后的人生回归真我——做gay。
离婚,遇到男友,男友因艾滋死亡。
因为当gay太花钱,就税务造假→入狱。
遇到现任男友,自己出狱后,又装成律师来救他,后来男友出狱后还帮人打官司一阵子(→口才和欺骗能力一流)。
为了能过上奢侈的生活,通过造假履历而当上了CFO,业绩不错。
然后发现了财务漏洞,没贪钱但是利用公司的钱给自己盈利,后入狱(之前男友就觉得不对劲,问他什么情况,但是他觉得自己deserve这些,就没告诉实情。
被抓前,事情败露,男友和他分手了)。
逃狱,租了limo手拿香槟和鲜花来见自己的男友请求原谅,但是刚开门就双双被抓。
在狱中,通过把食物吐出来而迅速消瘦→进医院,贿赂医生而被查为艾滋,最后被放出来。
然后又变成律师去解救自己的男友。
但最后被发现,被判了终身监禁,男友06年才出狱。
PS:好辉煌的人生经历啊!
越狱造假搞基,能打官司更算得了帐,会挣钱更会享受人生,更厉害的是包养男友还用情专一。
感觉跟这个人生一比,自己平凡的人生简直不值一过了。
这是我看过的所有GAY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有喜感的悲剧了。
不止是伊万在剧中娇羞或者楚楚动人落泪的样子,最重要的是此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真实的Steve在监狱里遇见他人生的挚爱Phillip,五年中四次越狱都是为了去见他心爱的Phillip,每次13号的星期五,警察也总能在Phillip家门口逮住Steve,因为那是Phillip的生日,这个认为自己出生在倒霉的日子患有糖尿病身高只有五英尺二寸的但是深深和Steve相爱的人。
最夸张的当然是Steve用十个月来假装自己得了艾滋,看似已经奄奄一息的样子,企图通过死亡让自己逃跑,被蒙在鼓里的Phillip绝望的哭泣对Steve说:“我对你还是很生气,但是我希望你知道,即使有时候我的确摸不清你,但是我爱你,我一直没停止过爱你!
我想我们只是相爱了,我们甚至没有真正开始过,但是我遇见了你,我们曾经是Steve和Morris...我们实在是太傻了,我知道你总是为我好,为我们好,你是最棒的男人,没了你我活不下去,我现在不能陪在你身边,但我永远属于你,永远。
Steve,如果你要离开,走吧,没关系的,我会陪着你的,好吗?
”额...看到此处的伊万我激动的不是一点两点,还有在监狱中因为Phillip隔壁人总是半夜大叫让Phillip睡不好觉,第二天Steve找人把那个家伙狂揍了一顿,Phillip跑回去质问Steve是不是他干的,Steve很抱歉的承认的时候,Phillip立刻变成小白兔幸福喷射的样子说“这是别人对我做过最男人的事情了!
”然后扑向Steve的怀里...我..笑喷了!
最终Steve被判终身监禁,每天二十三个小时禁闭,只有一个小时在监视下沐浴和活动,但是他依然告诉别人,他只是一个陷入爱情的傻瓜,不知道哪个13号的星期五他又会出现在Phillip的家门口呢!
开始看这个电影 一是因为口碑不错的同志片, 二是 因为有伊万。
电影一开始和很多观众,金凯利的发型真够丑的,人物不够美型是给腐女有点失落感,不过看完,我马上就空虚,怎么就看完了,我还意犹未尽!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的同志电影中真正感受到恋爱感觉的电影,特别从金凯利和伊万的跳舞开始那一段,我看了无数次 ,音乐也是下载每天听我开始沉浸在这个充满浪漫的悲剧里。
演员与真人的故事:金凯利 ,要不是看过真实的故事,我只会觉得他很突破,依旧演技老练,但是知道了现实中史蒂文,我觉得就是金凯利的本色演出, 从来没有一个演员让我觉得如此恰当与合适,史蒂文总是一副玩笑的样子,但是确实那样的无所不能而且有同志男人独特的柔软,金凯利是以喜剧出名哪怕不用表演,那种坐着就觉得好笑的感觉无须掩饰,但是,曾经有一个导演说过金凯利虽然是喜剧之王但是眼神中总偶尔有一丝落寞的哀伤,所以《楚门的世界》让他给大众一种新的探索视角,他毋庸置疑就是电影无可替代的史蒂文!
伊万,我心爱的英国男人,从《猜火车》,《枕草子》,《天鹅绒金矿》等 ,你是当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我好懊恼,这个家伙怎么都接一些这么好的片子,实在有眼光,以前你在我心目中是永远是那个寸头的痞子,但是看过这个电影,你就一个小媳妇!
依旧不显做作的演技,这反而也像你真实生活的做风:不抽烟 不酗酒 不赌博 百分百好男人,用真实的感悟演艺一个小媳妇似的 莫里斯,在网上没有看到真实莫里斯的照片,但是我一直相信,莫里斯就是伊万那个样子!
只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坐监狱也开心!
这个电影除了演员剧情给我强烈感受,最让我感触的还是这是真人真事,我也找到了相关资料,不得不佩服史蒂文的高智商以及对爱的纯真,算然早已是监狱的常客,但是自从莫里斯开始进入自己的世界监狱也好像约会的咖啡厅,一个高智商到处诈骗的狡诈男人在爱人面前变成了小傻瓜,为爱的人,千千万万遍!
哪怕现在时每天21小时的终生监禁,但是想到莫里斯,也许,我又会怎样把警察糊弄,做那个走在不可能前面的男人。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史蒂文的某一面, 会有欺骗人的时候,会把世界看做shit,或是想变成一个不可一世大坏蛋,觉得自己是个老nb的人了,用自己聪明让周围人都吃屎,也许是因为我们开始不想相信世界或是怎样的不想正常的生活,但是,总会遇到一个像莫里斯一样的人,和他坐监狱也是开心,在他面前,我在nb也是傻瓜,开始想为他做任何事只为他能好,开始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不需要太多的荣华富贵,就只想与你共黄昏,哪怕有一天我们会分开,但是你的笑容是我一生最大的眷恋。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那个“飞利浦.莫里斯”!
电影上映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Hugh的那部纯美清新到不行的[莫里斯的情人]。
记得当时看完那部片子,深深被吸引,后来又反复看了好多次。
越发萌死了当时清秀一把的休大叔。
这一部[我爱你莫里斯]是在向那部经典的片子怀念吗?
亦或致敬?
殊不知原来真的有此事,真人真事情。
天哪!
我惊呼,20多年后还真的有这样的莫里斯出现了!
我们如花美眷的Hugh啊,经不起这似水流年……相比俊秀清新的休,金发碧眼的伊万更添一丝可爱与活泼。
我就不去谈论这两对之间的故事情节了,因为一个凝重悲哀,一个轻喜真情,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过细想一下,相对于怯懦的的Hugh,这里的故事多一分甜蜜,少一分压抑。
随着社会对同性爱情的步步认可,这爱情里面不掺杂社会偏见与社会歧视,也没有的猜疑和冷漠,更不会有对艾滋病症的恐惧。
如果抛却性别,他们完全无异于最平凡的男女间所能产生的感情。
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爱情。
有些人可能会反问:那这样的爱情还是同志间的爱情吗?
已经脱离生活现实的故事怎能还原出真正让人触动的情感又怎能让大众信服呢?
这仅仅是你作者眼中的一个虚幻的乌托邦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我看过的同志题材的电影不多,因为多数人连同我骨子里对类似题材都留存着本身传统的认知,所以我们更倾向将一个同志题材故事悲剧化,似乎把它用一个圆满的结尾做成一个喜剧是一个不负有责任心的事情。
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如果你的创作思维根植于现实主义叙事,你就必须直面对于这样特殊题材的高度敏感性。
其实所谓的“特殊”是在你个人的心态中不断去强化的。
其实只要你的心态达到真正的平和,只眼观于情感本身,你同样可以做出像[我爱你,莫里斯]这样的电影。
把同志题材正常化,目前的电影人已经做得越来越好,李安的电影[断背山]可以算作其中的佼佼者。
因为李安在这部电影中间着眼的是爱情,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用心理分析和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去套用去结构。
虽然李安在这一层面上已经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淡化,但也的确这已经算是一个相当可以成为伟大的尝试。
其实这里做得比较好的,是另外两个同志导演阿莫多瓦和格斯•范•桑特。
尤其是后者,他的电影里面的同志完全和普通男女没有任何两样,他们过着很正常,普通甚至非常随性的生活,谈论这样的话题又简直可以像呼吸一样自然。
在我觉得这是表现同志题材的最佳或是理想状态。
而同样这部[我爱你,莫里斯]做到了这一点。
把同志题材正常化并不意味着将同志题材主流化,事实上现如今同志题材仍然算是较为边缘化的题材,那这种人为的边缘化也会直接把这一题材的表现陷入畸形,病态的概念上,这样就不利于创作者对这一题材做到足够客观和真实的挖掘,也会导致这种类型的电影没法真正移到人性的角度导致最终的作品呈现尚有误读和偏差,也同时使得这一题材作品的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这同样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遗憾。
[我爱你,莫里斯]把题材定位在同志喜剧,但要说的这还不同于前几年的一部[我盛大的同志婚礼],后者是直接用同志题材作为搞笑噱头,而[我爱你,莫里斯]则真正做到了在同志题材基础上构建成一个圆满的喜剧故事。
本片由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个已成家的同志偶然经历一场车祸后决定活出自己,在监狱里偶识莫里斯,两人的爱情故事,影片极尽轻松,放下了对这一题材固有的情感包袱。
期间让我不自觉联想起了多部电影,所以整体像是一个欢快版的[猫鼠游戏]+[肖申克的救赎]+[对她说]。
其实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在电影中的表现较一般剧情片会有一些局限,因为既要真实还原已有的传奇故事,又要照顾电影本身的表达和大众的观赏需求。
但是本片在这两端的平衡方面做到了游刃有余,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
因为影片在故事表现上已经达到了传奇的程度,多数观众甚至会猜想这其中的多数是虚构的。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原有的故事光彩,另一方面也来自作者出色地概括故事的能力。
所以影片整体效果没有拖沓和半点不知所云,而是在每一阶段上都给人以振奋人心的惊喜。
在加上两位演员出色诙谐地演绎,一部同志题材电影就这样变得娱乐感十足,而这显然是少见。
其实表面上娱乐感十足,其实深层次上它还是巧妙上规避了同志题材表现上所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影片在亲吻甚至床戏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一切来得都是那样自然,同时整体两人的线索都是清晰明了,都是一种纯粹的爱的支撑,没有掺杂不必要的其他。
这就使得多数甚至对同志有些偏见的观众也会放得下自己的心态,融入到简单清新的剧情当中,融入到两人足以让人感动至深的爱情当中,当然这种爱情作者并没过份渲染,还是轻松诙谐的基调,所以也不会给观众沉重的心理压力,而这一切都源于同志喜剧类型的清晰定位。
影片也不能算是一个同志题材电影的典范,其实它叙事的重心更多的还是放在传记电影叙事的构架当中,这里就和斯皮尔伯格的[猫鼠游戏]及其相像,但是也因为过于清新自然,也同时失却了对原有故事的更深的挖掘机会,所以本片会吸引到绝大多数的人们,同时也会流失掉那些乐于回味和品嚼电影深层内涵的观众。
当初 I Love You Phillip Morris卖不出去的时候被我嘲笑了好久,反正我已经习惯ewan不断的在烂片里面穿梭自如的身影,他的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所欲为,所以总的来说昨天晚上我百无聊赖等球赛的时候就准备把时间消耗在这部没人买的电影上,当然,最后这个世界再一次对我证明了我的无知与狭隘,90分钟过后,我被EWAN萌得在床上打滚夜不能寐谁TMD还在乎世界杯是个什么东西。
首先这是部不含糊的同志电影,当然和别的同志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最担心的是有人不知道它是同志电影,就像steven害怕世界上有人不知道他有多爱phillip一样,传说中高达160的智商全部都用在了怎么逃狱去与phillip苟合的事情上,当然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没什么好诟病的,毕竟这一辈子能遇到个像ewan这种风情万种的受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人人都说ewan在这片里演技多好多好,我则以为以他与无数男人不得不说的那么多经历来看,这完全是他满足自己邪欲的本色演出,唯一的问题就是在爱上他的人的名单中又多了一个jim carrey。
其实我一直很雷这个配对,倒不是我不喜欢carrey,主要是外貌协会又出来作祟,但是这角色除了carrey我唯一希望能够出演的人居然是ewan,可惜问题又来了,请问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ewan更适合诠释phillip的万受无疆?
虽然至始至终我对carrey依旧无感,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他的疯狂的迷恋,至少这个角色可以属于那种你看过了之后再也容不得别人演第二次的类型,我觉得这对于这部卖不出去的电影来说已经足够了【<——你可以不要再提卖不出去的事情吗?
】当然就像豆瓣说的那样,‘金凯瑞负责创造惊喜,伊万简直萌的像灾难’,carrey的惊喜已经够惊喜了,至于ewan的萌我觉得只有2012才能与灾难这个词相辅相成了。
对于ewan是个受的事实我相信全人类都有共识,不过就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受ewan一样,每个人对于ewan在这方面的潜能开发都有自己的观点,至少在我心里虽然ewan是受中之王但是我还是一直将他放在腹黑迷幻诱受的范围里面,事实证明我又错了,他在天真受方面居然也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他穿着明黄色囚衣出现的那一刹那,我想全世界都变成了steven russell.后来在牢房里邀请steven跳舞那段自然是全片的高潮之一,当然只要是在牢房废墟或者世界上任何一处恶劣环境下你温柔的邀请爱人跳舞都会成为高潮,所以这个就当是我满足了对ewan的恶趣味吧。
至于那句'enough romance, let's fxxk ’我们就淡定的理解为是ewan在满足自己以及观众的恶趣味吧,这一定是同志电影史上最萌的镜头之一。
就像我不知道如何形容ewan有多萌一样,我也无法形容这是多么可爱的一部电影,只能这么说:作为无可自拔的无论什么时候看一次ewan萌一次ewan协会的会员,在经历了cassandra's dream、deception、incendiary、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以及amelia的连续纯粹的只能为萌ewan而看的电影洗礼之后,我终于拥有了承认ewan有曾经出现在某部电影中的勇气,MD,老子这个苦尽甘来的容易吗?
8月份,the ghost writer要上映了,我还是不要抱希望比较好,居安思危四个大字应该是我对ewan现在的电影的最好态度。
哦,顺道说一句,6月13号悉尼电影节ewan这厮居然飘来了,不过我就算知道了也没种去看的,所以,对待ewan还是要像对待他的电影一样,基本无视静待惊喜。
恩,就这样,最后感谢I love u phillip morris让我居然在世界杯期间还有心情写那么多。
“曾经孤单的彷徨,曾经相信曾经失望”Steve本是个“普通人”。
在一个小城镇当警察,周末去教堂弹钢琴唱歌,有一个忠实教徒的妻子和一个乖女儿,生活看似简单恣意。
但是Steve还是个伪直男,经常以各种理由背着妻子出去偷吃。
一次车祸让他醒悟不能再继续这种生活,他想要做“真正”的自己。
于是他离开家庭搬去迈阿密认识了Jimmy。
每天出入各种声色场所又要照顾男朋友给他买礼物的新生活,让他很快发现工作挣的钱根本不够花,于是他想出了诈骗保险和赔偿金的办法。
后来Jimmy得了艾滋,Steve也被捕入狱。
然而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作为影片的开头,轻快的叙事节奏让这一个段落诙谐有趣,Jim尽情发挥其搞笑本事,而两场“风格不同”的床戏更是掀起影院内笑声的高潮。
影片大部分都是倒叙,由Jim的旁白串联,而开头第一个场景便是“将死”的Jim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从他的童年开始回忆。
这一个段落对于Steve这个角色的性格塑造非常关键,因为他从小就丧失了“身份”,被领养的真相让他一直不放弃寻找亲生母亲,然而真正找到了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
这种“无身份”状态让他始终想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穿过了重重的迷惘,那爱的慌张终于要解放”在监狱里非常吃得开的Steve遇见了腼腆羞涩的Phillip。
Steve对他一见钟情,但是Phillip一开始并没有太多感觉只是有点受宠若惊。
后来Phillip被转到另外一所监狱后两人开始频繁通信,他们的感情也在写得满满的小纸条来来回回的时候迅速升温。
终于当Phillip表示非常想要见到他时,Steve决定动用关系把自己转到了跟Phillip同一所监狱同一间囚房。
两人的罗曼史并没有持续太久,Steve又被转去了另一所监狱。
不过这一次,他已经决定一辈子也不会离开Phillip,他就是Mr Right,于是3个月后他一出狱便伪装成Phillip的律师,把Phillip保了出来。
之后的故事便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给两人更是给Phillip完美理想的生活,他伪装高学历成功当上了一家公司的CFO,后来更是大贪公司的资金买下豪宅跑车。
不过终究还是纸包不住火,Phillip发现他的秘密后一气之下离他而去,而Steve也再次被捕。
这个段落是影片的浓墨重彩的部分。
两人在监狱的戏份非常精彩,幽默风趣中又不失浪漫,编导成功的让观众信服两人之间炙热的感情,而Jim和Ewan更是出色,尤其是萌死人的Ewan,自打他出场的第一个画面我的视线就已经离不开他了。
记得很清楚的是两人在黑暗的小囚房里面相拥着跳舞,记得的是Steve抱着Phillip看电影,更记得的是Steve被转走时,Phillip在监狱中狂奔,甚至穿过他从来不敢去的操场,对着囚车上的Steve大喊“我爱你”,而Steve也激动的对他说,“I Love You Phillip Morris!
”之后Steve在大公司行骗的段落却稍显拖沓,由于减少了Phillip的戏份这个段落更像是《大话王》,那些凭借谎言冲突制造的笑料感觉似曾相识更不及第一部分的精彩,而Jim更多是本色演出。
“你是谁,教我狂恋,教我勇敢地挑战全世界”再次入狱的Steve联系不到Phillip,心急如焚的他开始“频繁越狱”只为见Phillip一面,他给自己疯狂注射药物制造机会,他不惜伪装成易装癖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摇大摆走出监狱。
最后终于成功来到了Phillip的家门口,想要对他说出真心话时,却又再次被警察打断,而这次两人都被抓进了监狱。
Steve最后一次见到Phillip时,Phillip对他说他永远也不会原谅他。
不久后,Steve便被诊断出患上了艾滋,之后被转入私人医院静静等待死期。
其实5年内4次越狱是非常值得刻画的故事,一是因为笑料十足,片中虽然也有表现不过也是轻描淡写,二是因为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是为了见到Phillip,显然会是非常煽情感人的戏份。
但是编导却选择大书特书他在公司里面的行骗经历,而这一段却一笔带过,直接导致结局的情感铺垫显得有些单薄苍白,非常可惜。
不过身患艾滋的段落也足够悲伤。
当Steve躺在病床上听到电话那头Phillip的表白时,一滴泪划过满是悔意的脸颊,Jim的表演非常到位。
而之后Phillip得知Steve的死讯那场戏中,Ewan悲痛欲绝的表演也非常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从没有一个医生给Steve做过真正的艾滋检查,仅仅因为他是gay以及表面症状便判定他患的是艾滋。
真是讽刺。
杏红唱的是“你是巨大的海洋,我是雨下在你身上,我失去了自己的形状...”,但是对于Steve来说,他却在爱情中找到了自己。
身份的缺失和高智商让他善于行骗伪装,但对Phillip的爱才是真正的动因。
就像结局时他对Phillip说的那样,他也许不是一个警察不是一个真正的律师不是一个真正的CFO,但他自始至终都是那个狂恋着Phillip的男人,从来没变过。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让我想起了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不同的是诺曼的笑是因为人格分裂,而Steve的笑是因为他的人格他的身份从未如此统一,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曾为爱痴狂,脑中的画面始终还是Phillip的灿烂笑容,此生便也因此而无憾。
改编自真实故事的《I Love You Phillip Morris》虽然有硬伤但的确是部很棒的爱情喜剧,更何况还有颠覆自己的Jim Carrey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Ewan McGregor。
另外,由于电影尺度较大,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适,特别是请homophobe远离此片。
PS:请问要如何看EWAN才能看不顺眼?!
哈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XlIs_aeUIEwan谈到拜访角色原型(口语真难听写的语法准确):”He lives in ___, so I met him there, and I spent a day, two days with him, just for got some feeling of him, I asked him some questions about what happened between him and Steven, but not too many, really, I was just hang out with him, we went for walks and drove around in his car and, drunk coffees, stuffs like that. I got a feeling about what is he like, and I took that and tried to put them into our Philip--the script, slightly the soft version of Phillip Morris, probably.”http://www.youtube.com/watch?v=YuAbhxJU4kw 关于饰演同志:“It’s not important to play a gay role, well, this is… there were actors played gay roles because there’re films made about gay people as there’re films made about straight people, I don’t think they are different, and I don’t think it’s important for an actor to play a gay role, it’s important for an actor to look for a work that can stimulate him or her. It’s true that it could be a stereotype, but I don’t want to follow into it. I really didn't want to look like a straight man pretending to be gay, I wanted to be a gay in the movie, often times when people are pretending to be gay or play gay, they play femininely, their temptation is to become quite feminine, but out of fact, Philip is very male, a very strongly male person, he is a homosexual, yeah, but he likes man, he is quite male with it, so he is not feminist, the key is not following the stereotype.”关于和Jim接吻:“It wasn't a problem to kiss Jim Carrey, it wasn’t horrible or horrific---if you're simulating that it would be awful to kiss a man. It’s um---it was fun, it was a, it was a---I think the sequence we're following is romantic, and you know we both approached to playing our parts very passionately and we attempted to play the romance in a very straight forward way, and romantic way--- with respect. So the kissing part, that wasn't in any way odd or strange for us. It’s a very moving film, I think it’s a quite moving film. And the distance that Steven prepared to go for the love he has for Philip is quite extreme and it’s quite---It’s amazing to watch … I like it ‘cause it’s very moving and I think it’s a very moving film.”
因为看到他是根据真实故事的小说而改编的所以去找了下真实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就找到以下的一编采访和一个关于史蒂夫 拉塞尔越狱相关的视频。
他IQ160 因欺诈入狱,遇到他最爱的莫利斯,在莫利斯出越后他因多次越狱坐牢的年数越来越多。
他谈起他的同性爱人会很兴奋,坐监狱时把爱人的照片剪成心形。
同时以我看来他更像个顽童 喜欢把人耍的团团转。
史蒂夫·拉塞尔是得克萨斯监狱的囚犯,他因多次越狱屡教不改,被判144年监禁。
1992年,拉塞尔因为保险欺诈入狱,在狱中认识了一名叫菲利普·莫里斯的犯人,堕入爱河,5年中他4次从几所不同的得州监狱逃跑,因为每次出去都会去找莫里斯,所以很快又被领回监狱。
不久前拉塞尔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我爱你,菲利普·莫里斯》(视频)。
史蒂夫·拉塞尔坐在防弹玻璃屏幕的另一面,真实史蒂夫脸上挂着异样的微笑。
他穿着白色连身囚服,衣领上红红的一块,好像是番茄酱。
有趣的是,他一开口就谈到了糟糕的监狱食物。
“热狗、汉堡包、猪肉,”他笑了笑,“什么都是猪肉做的。
”他的乐观态度似乎和他目前的境况正好相反。
因为越狱、欺骗等多项罪名他被判入狱144年,现在才只服刑9年。
拉塞尔是最臭名昭著,被看管最严密的犯人。
他皮肤苍白肿胀,因为23小时被关在单间里,几乎是与世隔绝。
几个月前,在路过普通牢房时,一名犯人握了握他的手,这是近10年来,他第一次和人有身体接触。
虽然深陷无边的牢狱,拉塞尔认为他的人生故事的主题绝非犯罪和惩罚。
当问到他为什么会被一个人关在这里。
他回答说,因为他是个陷入爱情的傻瓜。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他说,轻松调侃的口气好像是一个电视主持人,“讲的是一个人为了爱能做什么,爱会让一个人盲目,让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他又露出异样的微笑,右眼下出现一滴水光,被他用袖口迅速擦去。
史蒂夫·拉塞尔有很多名字。
就人们所知他用过14个化名,假扮过法官、医生、联邦调查局探员、法学院学生。
他因为擅长越狱而得到了“胡迪尼”(擅长逃脱术的魔术师)和“金刚”的绰号。
1992年,他因为保险欺诈入狱,之后的5年里,他先后4次从几所不同的得州监狱逃跑。
他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由金·凯瑞主演。
1月在圣丹斯独立电影节上获得一致好评,被认为是一部幽默的悲剧,让人联想到2002年的另一部根据诈骗天才弗兰克·阿巴奈尔的真人故事改编的《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
和假装飞行员、医生和律师诈骗到数百万美元的阿巴奈尔一样,拉塞尔的人生故事也像一部幻想小说。
他的逃跑伎俩大胆而出其不意,让执法人员疑惑震惊。
但和阿巴奈尔不同的是,拉塞尔的犯罪动机是他对另一个叫菲利普·莫里斯的男人的爱。
两人1995年在监狱相遇(越狱总是发生在逢星期五的13号,也是莫里斯的生日)。
“是一见钟情,”拉塞尔说,“我原以为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我们在监狱里!
他说话带着南部口音,声音很温柔。
我看见他在图书馆,想要拿书架上的一本书。
他不高,只有5英尺2英寸。
而我身高6英尺2英寸,我说,‘等等,让我帮你。
’就是这样。
”我让拉塞尔向我描述那个让他堕入情网无法自拔的男人。
“他很聪明,喜欢钓鱼、开车。
他还喜欢音乐。
”什么类型的?
“古典音乐。
贝多芬、巴赫和莫扎特。
他的性格有点糊涂。
他有糖尿病,却会买12个甜甜圈,一下吃掉。
” 拉塞尔和莫里斯(因为未能归还租用汽车入狱)均于1995年获得假释。
他们在休斯敦住了下来,拉塞尔开始到处找钱,挥霍在他的爱人身上。
他靠虚假夸大的简历,说服一家医疗保险公司聘他担任首席财务官。
他挪用了80万美元,用以支付他和莫里斯奢侈的生活。
他们买了一辆奔驰车、一艘摩托艇、两块一样的劳力士表。
拉塞尔还矫正了牙齿,做了眼睛整容手术。
最终,他的罪行暴露,即将被送回监狱。
这时,他又假扮法官,打电话要求把他的保释金从90万美元减到4.5万美元。
回到监狱后,他的一次次逃跑只有一个强烈的动机——和莫里斯在一起。
也许正因为如此,根据拉塞尔的故事改编的电影才叫《我爱你菲利普·莫里斯》(莫里斯由伊万·麦克格雷格扮演)。
这部影片因为同性恋主题先后遭到多家美国发行商的拒绝。
最终于5月被综合电影集团买下,计划于明年情人节在美国上映。
“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题目,”拉塞尔承认说,“我那样干是因为想莫里斯。
我已经失去了理智。
”疯狂的爱导致他的逃跑计划有个致命漏洞。
每次想方设法成功越狱后,他总是会去找莫里斯。
警察只需要守株待兔。
莫里斯现已移居阿肯色州。
拉塞尔最后一次被抓后再也没有见过他。
他还爱他吗?
“反正我没有爱上别人,”他说,耸了耸肩,“我很想他。
但是我也变得现实了。
我不想再做伤害他的事情。
我现在有任何动作都能给他惹麻烦。
我不能和他在一起,他们(执法部门)绝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 拉塞尔52岁,健谈、机智。
他声称自己的智商达163,空闲时间大多用来看报纸杂志。
“我的牢 房里堆了这么高。
”他用手在距离地板几英尺的地方比划了一下。
“我读《niunue时报》、《huae街日报》、《科学meiguo人》、《国家地理杂志》和《经济学人》。
如果不常用,你的脑袋会退化。
” 他的声音也带着南部口音,笑声比较尖锐,看上去普普通通:光头、宽肩膀、微胖。
唯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一口精致的牙齿。
这种让人难以记忆的外表正是拉塞尔最大的优势。
他似乎有一种变色龙天赋,可以转变成任何形象而不引人注目。
休斯敦记者斯蒂夫·麦克维克把他的故事写成了传记,电影正是在此书的基础上改编。
麦克维克在采访拉塞尔的过程中和他成为朋友,他说,“他有许多种不同的声音,警察给他拍照时,他总是扮成不同表情。
” 拉塞尔的越狱从不用暴力,但绝对有创造性。
他总是说,“准确说是他们打开门让我出去的。
”有两次,他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监狱前门。
1993年,因为假装背部受伤骗取保险金而入狱的拉塞尔在休斯敦监狱中度日如年,最后想到一个出逃办法。
他从监狱医务室偷了一条女人的黑裤子和一个对讲机,装扮成监狱临时工。
“我用对讲机让大门守卫给我开门,那家伙果然就开了。
”他解释说。
他难道不害怕吗?
“不。
即使害怕,千万不要表现出来。
你必须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
” 3年后,他从监狱美术教室收集了一堆绿色毡头笔,把墨水挤在水槽里,将囚衣染成了外科医生制服的颜色。
“染的时候得非常小心,不能挤,否则会在衣服上留下条纹。
”他平静地解说技术细节。
在医生制服下面,他用几个大垃圾袋把自己的身体密不透风地包裹起来,这样追踪的警犬就无法嗅到他的味道。
于是他就穿着自制的手术服大摇大摆走出了监狱大门。
拉塞尔敲开离监狱最近一户人家的大门,自称是汽车抛锚的医生,需要搭车紧急回城。
陌生人完全相信了他的谎言。
“当监狱的直升飞机出动时,我已经在休斯敦一家酒吧里喝着龙舌兰酒。
” 但是,他的逍遥日子并不长久。
不到1年,他又被送回监狱。
这一次,他策划了最为大胆的逃跑计划。
1998年,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伪装艾滋病症状。
他几乎不吃东西,为了更逼真地装出病弱无力的样子,还大把地吃泻药。
他用监狱图书馆的打字机写了一份虚假的健康报告,通过内部邮件系统发给相关部门,加入他的医疗档案。
令人惊讶的是,拉塞尔的表演非常成功。
监狱甚至没有做HIV检查就把他送进了一家疗养院。
在那里,他假扮自己的医生给假释官打电话,获准参加某个并不存在的新药实验。
几周后,这位假医生致电监狱,通知他们,拉塞尔不幸去世。
事实上,活蹦乱跳的拉塞尔又踏上旅途,去见他的菲利普·莫里斯。
“那次逃跑是最困难的,”拉塞尔说,“我必须强迫自己减轻体重,大量阅读关于艾滋病症状的书籍。
反正一切能够想到的都去做。
我的点子来自学习,我观察周围,寻找薄弱环节。
” 他说他之所以能够以假乱真地扮演不同职业的人,因为每一次他听上去都像是满口术语的专家。
“大多数时候是我捏造的,完全是胡说八道。
”我让他表演一下。
他立刻换成一种低沉、烦闷的嗓音说,“我是今早史蒂夫·拉塞尔保释听证会的法官。
我这里没有打印机,但是诉讼事件表上应该标注出他的保释金降低了。
”他咧嘴一笑说,“有点儿像演戏。
” 没有人知道拉塞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有如此多的别名,还有同样多的面孔。
在收集写作素材的半年里,斯蒂夫·麦克维克每周六拜访拉塞尔。
“他是个天生的撒谎者,但是他又非常有趣,富有魅力。
”麦克维克说,“如果他能出狱,我可以想象和他共进晚餐。
” 两次追捕逃跑的拉塞尔的警官特里·科伯斯说,“他是个大家伙,傲慢自负,很喜欢受人瞩目。
他有双重性格:面对陌生人,不了解他本质的人,他自信,有说服力。
对于知道他老底的人,他就像泄气的皮球。
他的声音会颤抖,变成一个胆小的小人。
” 在影片中扮演拉塞尔的金·凯瑞看来,真相并不复杂:“重要的是,他(拉塞尔)希望被爱,而他的一生都有权利被剥夺的感觉。
当我提到这一观点,被拉塞尔礼貌地反驳了这一假设。
但是从他的成长背景推断,其中不无事实。
1957年,拉塞尔被生母送给别人收养。
她刚和他的生父离婚,不想独自抚养孩子。
拉塞尔后来找到自己的母亲,发现她和自己的父亲早已复婚,又生了3个孩子。
“我有被抛弃的感觉。
”他说。
他的养父母布伦达和托马斯是相当保守的人,他们经营着弗吉尼亚州一家屈指可数的食品生产公司。
拉塞尔后来结婚,并有一个女儿史蒂芬妮。
上世纪70年代末,拉塞尔还是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周末为当地教堂演奏管风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还曾自愿担任当地副警长。
1985年,养父去世引发了他的个人危机。
拉塞尔抛弃妻子和12岁的女儿,离家出走,去了休斯敦,开始作为同性恋生活。
3年后他搬到洛杉矶。
“人们会说我的婚姻是‘虚假婚姻’,但我不认为那是假的,女人对我也有吸引力,只是男人的吸引力更大。
”他说。
正是他的性取向间接把他推向了犯罪道路。
在洛杉矶一家食品公司担任销售经理时,他被上司发现是同性恋,因此遭到解雇。
从此他变得愤世嫉俗。
“丢掉工作后,我的脑子完全混乱了,”他说,“我的生活开始失控。
”不久,他因猥亵行为和使用假护照被捕。
1992年,终因伪装背部受伤诈骗保险金入狱。
回顾过去,他是否感到后悔?
“是的,”长时间的沉默后,他终于说,“我剥夺女儿见我的机会(史蒂芬妮仍然偶尔到监狱探望拉塞尔)。
那时候,我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他说他已经认命,安于狱中生活。
他说策划逃跑太累了。
如果时间可以倒退,他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
“如果重来,丢了工作后,我不会怨天尤人,而会去再找一份。
当时,我不知所措,因为太愤怒。
现在我已经不再愤怒。
” 影片即将公映的新闻让他在监狱中成了名人。
偶尔有犯人和狱警向他索要签名。
虽然他还不能看到影片,但设法从Google下载了一些片段,凯瑞和麦克格雷格的精确诠释让他惊讶不已。
凯瑞和拉塞尔从未见面,但他听过拉塞尔和莫里斯作为顾问为制片组录的录音。
“他们抓住了,”拉塞尔说,“我们说话的方式,衣着风格——一切,简直不敢相信。
” 虽然拉塞尔说他已经认命,但很少人相信他。
麦克维克说,假如他明天出现在他家门外他也不会吃惊。
“他是个执着的人,我认识的那个史蒂夫现在仍会和菲利普·莫里斯保持联系。
”特里·科伯斯说,“他的小脑袋总是在转个不停。
” 拉塞尔告诉我,他在狱中“挺快乐”,但是,句子结束时却带着悲伤的语气,下垂的眼角也说明事实正相反。
如果他真计划逃跑,肯定是在某个13号的星期五。
下一次两个日期撞在一起是什么时候?
“11月。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在我心里,I Love You Phillip Morris就是影帝的吻,我佩服伊万,娘的恰到好处,娘出了国际水准,金凯瑞gay出了美国,gay向了世界。
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往往有很多制约,纯爱也好,什么什么都好,总会被有的人认为是肮脏的,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活着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最起码在CN是这样的,我们伪装直人,因为弯的不好做!
无论是gl还是bl都应该值得我们尊敬,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无论何种形式。
每个人都有个美国梦,拉塞尔有,我也有,我的美国梦就是能活出自我,活的不被束缚,想说什么说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睡多久睡多久......我不要lv,只要ture love!
美国对于我不是一个国度,不是崇洋媚外,他对于我是个自由!
最后大喊:I Love You Phillip MorrisI Love America
这个电影的好玩之处在于,它不纯情,不同情,不苦情,无关同志争取公平权利,不讨论同志隐藏于婚姻的是非与责任。
恰恰相反,Jim Carrey的角色丝毫和弱势不相干,他算不上无恶不作但是劣迹斑斑,屡教不改。
其实,我的结论是,这不是一部真正的同志电影。
电影其实是借故事讽刺美国的司法系统(具体说,是法庭和监狱)漏洞百出。
如果圈子划大一些的话,还包括美国的信用体系。
君不见Steve大把假身份,无数信用卡,开豪车,出入豪宅,生活天天似度假。
仅凭两片嘴就堂而皇之坐上财务总监,支配亿万财富。
没错,你一定联想到了我们的唐骏唐博士。
你一定想,这么漏洞百出的信用体系和司法系统下,如何运行着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放在中国早就乱套了。
答案是:美国人全都是moron,电影中是借Steve之口说出来的。
我不是过度解读,证据是片尾的字母:拉塞尔的故事让整个美国司法界和布什政府蒙羞。
两个男人我都爱 居然没看完
现在想起来还要再减去两颗星,金凯瑞烂片王
我只想知道金凯瑞真的瘦了那么多吗?怎么减的!!!
其余4颗星被癫狂的男猪脚吓走了
乱七八糟~
本来很期待这部电影的,吉姆凯瑞演Gay大家能相信吗~但是看了之后很失望,拍这电影的意义何在啊,我认为就是看伊万怎么装娇羞哈哈哈~~行吧也算收获了…结尾很糟啊…
Even if sometimes I don&#39;t know who you are, I love you. I never stopped loving you.
有了Jim Carry,一切都别扭起来了。。。
故事很简单,不同的是主角是个同志。
印象中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都是为了歌颂其光辉事迹,那么我们应该学习Jim Carrey的高智商越狱?Ewan McGregor的萌+娘?还是这两人的断臂情?
虽然我每太看明白,但是这个译名实在赞!《娘子汗大丈夫》,太贴切了
love it.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了这个片子,本来我就不喜欢看同性恋题材尤其是男同性恋题材的片子。实在接受不了,但是看在是金凯利主演的面子上,勉强给打个三星。
爱的比你深,痛的比你深,与你两个世界如何接近。。。。。。
狗血
原谅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吧。。。两个40多岁的老男人。。。
小受屁股扭的。
其实这个故事还挺严肃,金凯瑞上马立马成囧片~我突然觉得他有点戈培尔的感觉o(╯□╰)o…哎哟偶滴娘亲耶...Ewan娘得类...萌得我满地翻滚~~~由于看的是枪版,Ewan晓得Jim去帮他海扁了那个吼叫男后说“这是别人对我做过的最男人的举动”,清楚得听到了窃笑=w=Ewan哈帅~
比较无聊。
似乎金凯瑞是电影如此荒诞的缘由,他表演的戏剧化,夸张性谋杀了电影的说服力,就像一部从头到尾的闹剧。而伊万大叔到底是有什么魅力让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演绎如此激情四射的角色。总是很排斥传记电影,嫌闷,而这却是第一次因为太有趣味性更排斥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