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的爱也是爱,不过没正常人可以承担罢了小帅哥布莱特和自己老爸练车,本来一切都那么和谐,突然冲出来一全身血淋淋的怪人;结果导致帅哥撞树,可爱的爸爸就这样过世了,从此他就有了一满脸菜色,怨叽叽的披头散发的老妈;在这郁闷的心情下,他经常自虐;拼命的攀岩;用身体的痛苦和过劳来惩罚自己,释放自己的压抑。
某天,学校毕业舞会前夕,他被班上一不起眼的女生劳拉邀请参加舞会,但布莱特早就约了自己女友霍丽,自然就拒绝了她,但他没注意那女孩的那双水泡眼中的凶光和母亲再次发生了一些争执,布莱特又去攀岩了,结果就被人偷袭;之后他就在劳拉的家里醒来---好戏上演!
这变态父女把布莱特折磨得只剩半口气,他家还有一地下室;尸骨堆积如山,里面尚留存着几个吃人肉的受害男孩;这也就是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要在咱国,老早就被举报了!
原来从小学开始那个劳拉和她老爸就开始虐待和杀死男孩了--看看警察这办事效率;其中还有一个男孩就是警察的儿子,他也是从毕业舞会就失踪了,搞得那个家庭也神经兮兮的,而让布莱特出车祸的那个男孩,就是从这里逃出去的--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布莱特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反击机会,搞定了劳拉的父亲,之后,按照所有恐怖片的惯例,主人公没有对坏人乘胜追击;结果导致反扑---但直到最后,癫女劳拉还是被布莱特用车撞死;也是报仇雪恨了;劳拉是爱着自己的父亲的,她爸也是,但她爸爸比她要含蓄多了;这个劳拉要是爱上谁,肯定会带来伤害的,因为她既癫又毒,是个变态---所以恶的种子,无论怎样粉饰也开不出善之花!
这是一部难得的恐怖片,平常恐怖片惯有的元素都有,没有的元素也有,比如:音乐,这里说的音乐不是营造恐怖气氛的背景乐,而是插曲。
片中插曲之多是电影中罕见的,特别是出现在恐怖片中,这显示导演的智慧是多么的高明。
这里的插曲不仅仅是作为背景音乐,听里面的歌,听歌词,歌词内容是电影最好的旁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理解了歌词,对电影就可以很好的理解。
我是听到音乐好听才看的这部片,极力推荐他的插曲,哥看恐怖片一般都是冲着里面的露点去的(阴暗的笑一下),这部电影也有,不过不多,这一点能将就。
美亚在影片中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冷淡无情,要死不活的表情,为什么?
因为:她的哥哥,也就是布兰特一开始开车差点撞死的那位裸男兄(后来从lona口中侧面说出应该是不知道挂在哪里了),哥哥失踪,父母对美亚看管很严,与吉米约会警察老爸拍照留证,舞会回家老妈在床上抽泣等细节说明,父母很害怕女儿出意外,美亚处于叛逆时期,父母管的严,肯定不乐意,这就是为什么与吉米在车上坐那么久,抽烟,喝酒,磕摇头丸,最后还是在车上说出了那句“fuck me”车震一番。
片中的主人公们都是青春叛逆的少男少女,女猪脚lona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片子没有明说,从lona房中的物品,我们可以判断,他的父亲从小对她简直是到了过度溺爱程度,过度溺爱造成她的自闭自卑以致心灵扭曲,lona的日记中挂的第一个人是个小男孩,紧接可以看到一张lona与一个男童的合照,推断,就是第一个小男孩,她们从小就认识,她得不到,惨遭她父亲绑架杀害。
这样一贯的溺爱惯养造成这对父女灵魂裂变到乱伦边缘。
这里面隐藏一个话题:父母应该对小孩怎样的态度,里面出现两个极端:美亚的父母由于儿子的失踪紧张起来对女儿严加看管,硬碰硬,导致美亚外出约会参加舞会郁闷的堕落成抽烟,吸毒,喝酒,变成loser。
lona的父亲采用软对软,有求必应,导致lona完全封闭自己,最后成杀人魔,也是loser。
布兰特的母亲对儿子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态度,布兰特的女友反问他母亲,对儿子由于驾驶技术不佳车祸导致父亲死亡是否责备,她无言以对,其实有责备的成分,这种亲情中没有挑明的心理折磨,使得布兰特挂个刀片在脖子上自残,也是loser,主题曲唱的就是lonesome loser(孤独的失败者),这三种人都是孤独的失败者,要说这恐怖片有点现实意义,在于此。
电影分为两条线:美亚与吉米去学校的舞会(真正的舞会),lona stone家里的舞会(杀人魔的舞会),这点从她家的眩光灯,墙上大布上有happy end...school dance字样可以看出,lona邀请布兰特参加舞会被拒,她父亲跟她在家举办舞会,当她父亲假装宣布舞会女王是lona时,她惊喜的表情袒露了她内心真正的渴望,她是一个简单的人,她的要求很低,也许就是需要一两个朋友,也许就是希望有人给她一丁点爱,其实lona才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悲剧所在,尽管她是作恶之人。
这部恐怖片超出了恐怖片原有的概念,它有恐怖片艳得蛋疼,惊得腿软的感觉,又有些许悲情伤感,黯然神伤。
就好比咖啡原本是苦的味道,导演给你加了一勺糖。
好喝,好看。
loved ones很多语境下指的是亲人。
这部电影放大了少年少女们在青春期对成长的恐惧,有多少人还记得青春期的困惑和焦虑。
在那些有毕业舞会prom的国家,prom象征着成人礼。
prom之后高中毕业,失去virginity,就成人了吗?
片子给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家庭失序(这个比例很高,只需要想想高中同学们,有多少家庭不完整或者是新型家庭)的情况下,成人的过程是非常痛苦和可怕的。
电影用开车,来作比喻,男主从出车祸到用开车自救,完成了成人礼。
片子出彩的几个地方是,所有的teenager的家庭戏,他们出现在卧室都是半遮蔽,在阴暗的环境里,除了我们明艳的女主。
而对女主的光又给到近乎让她消失,女主在车外观察男主和他女朋友以及女主在夕阳下奔跑的场景,虚化,逆光,甚至到了消失的状态,我觉得很妙。
对于那些家庭遭遇变故处在阴影里的孩子,女主更边缘,她是可以消失在背景里的。
另外片中很多平行线,正常参加prom完成所谓成人仪式的男孩女孩。
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家庭,男主父亲其实是因为女主一家的变态导致发生车祸而亡,男主杀了女主父亲是有合理性。
女主母亲被害(应该是她父亲所为,头上的窟窿眼)导致女主要替代母亲角色,到incest的地步对比的是男主家里父亲角色缺失,男主迟迟不愿意长大,活在内疚里。
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孩子都可能遇到挫折或者家庭变故,对于这些不幸,成人礼的来到只是让他们更惶恐,因为他们到成人礼结束,已经偏体鳞伤了。
片子不是什么很牛叉的片子,但是有些镜头设计我觉得很出彩。
电钻旋转配上背景里disco ball旋转的光影,甚至有一种Hitchcock都会夸赞的意味。
那个SB翻译的,明明电影没么多粗口和侮辱性的话,翻译者自己加了很多“傻B”“鸡巴”“他妈的”“哥”。
还有一些很简单的句子也译错, 如“that's me"居然译成“这是我应的”(根据上下文也不应是这个意思)更雷是男主角的GF打电话,电话转到留言,原电影:“the person you calling is unavailable, please leave message afte日 the tune", 翻译者真有才译:“你拔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已转到中国移动来电提醒业务” 据我所知中国移动还没在美国开拓业务。
这翻的真雷。
很黄很暴力很血腥。
音乐穿插了整个故事,让故事完整的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恋父情节得不到回报,只好转移到同龄的男性身上,得不到回应然后就绑回家虐待(由此可见,女主的心理有严重的问题,也许是极度的自卑(从配乐也可以听出来)),女主的父亲是个变态,从女主的母亲可以看出来,女主完全是跟着他父亲的路走,从此走上变态之路。
最后电影结尾时,看着男主开的车子倒开回来,女主反而面露喜色,就好像付出爱,爱人终于回报的感觉(结果给辗死了)。
偶有点不懂的地方,男主的女朋友怎么突然就打电话给警察,警察就去了女主的家?
(难道就通过之前男主跟她说女主邀请他去舞会?
还是之前的卡片有提示什么?
)还有那警察怎么一推,掉下去就死了呢?
男主都没摔死?
就算被刀刺了?
为什么我好像没看见刀上有血?
男主怎么这么勇敢都被钻了两次头还没有昏过去?
男主怎么打倒地下室里的三个男的(虽然那三个男的长期不运动,吃不饱,而且虐待说不定比男主惨,所以没什么力气,不过他们还有力气吃人?
)还有一个地方,之前逃出去的那人上那儿了???
那警察老爹都找不到他?
电影的音乐Lonesome Loser -小河流合唱团(男主父亲唱的那首)not pretty enough-kasey chambers(不够漂亮)
鬼片其实不恐怖,恐怖的是扭曲的得不到就虐人致死的心理,以及所作的一系列事情,字幕组很带个人感情的翻译;男主角生命力真是顽强过人,掉到活死人坑的时候那几个人比较狰狞,最后劳拉拿着到爬向他们的时候真深刻。
有些角色出现的真是很没什么用途。
父女变态杀人,女儿有着公主病的所有属性。
对于此片,评价最垃圾,最差劲。
两个战斗力为负值的杀手,父女俩杀害的人不计其数,智商谋略都是笨蛋级。
很难想像编剧竟能把这样两个笨蛋变成杀人虐待狂。
父亲的年老体衰,女儿的生疏手法,能把一个个壮年汉杀害?
杀人无数,却一直从未被警察调查发现,作案地址竟不是偏避山林,隐蔽暗室,每次的作案地点都是自家,很难想像警察是摆设吗?
完全不合情理的安排,不合情理的设定之一。
男猪脚也真够无用,几次三番四次的逃跑,都无法成功。
其他恐怖片女猪脚可是一人挑战四五个男丁壮汉的。
如《我唾弃你的坟墓》、《致命弯道》。
对比之下,主角就显得笨蛋多了。
你的宇宙何时爆发,你的生存意志在哪?
第一次跑到外面,完全可以利用外面的便利工具反击,利用现有的机会逃生或反抗。
主角逃避的躲在车下,软弱无能,烂死。
后来杀人魔女儿说要去杀害男主的妈妈,光天化日的一身献血,杀人完全不考虑地点吗。
难道警察、居民是摆设?
完全不合情理之二。
导演纯粹的是想表达公主病的极端,为了夺到一切不惜一切。
却忽视剧本本身的合理性。
把观众当白痴。
这片男主因为拒绝粉衣女跳舞被这对变态父女折磨的不成人样。
先是被整失声然后就是各种虐待真是太惨了。
还有跟随男主一起来的狗也死的叫一个冤呀。
不过毕竟是主角被电钻钻头倒开水后杀了老头掉进洞里干翻了所有怪物最后用叠罗汉方法逃了出去把粉衣女撞死 舒服啊。
这里面插曲歌挺好听的,歌名是《not pretty enough》。
很变态的一部电影,纯粹父女恋,虐人癖,男主的性格延展性还是蛮好的,但是女主的背景没交待,好像本来也不准备对她进行深度表现,所以纯粹感官的电影,评神马的都是浮云,去看就好了。
不过我认为虽然变态却不恐怖,为什么?
难道是惊悚片我看多了,免疫了,没准,想起前一阵看3D的生化危机4,影片接近尾声时女主脑海中闪现恐怖画面时,旁边一女生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一阵儿狂拍胸口,好羡慕啊,我为什么就那么淡定呢,其实我是个蛮胆小的人啊。
反正这部电影我都没觉得恶心,踏踏实实的看到了结尾,耶!
最重点的是我想说虽然电影内容比较一般—我还是喜欢拷问人性的作品,而不是这种纯粹感官的电影,所以我喜欢惊悚,不喜欢恐怖—不过呢,这部电影还是有一些大亮点可以将就的弥补电影剧本的不足。
首先是音乐啦,配乐太有爱了,“Not pretty enough”估计一定迷死一票人,最后女主准备屠杀时赤脚穿着粉色的舞裙边走在公路上,边唱这首歌时,绝对升华了,有时候光照只属于瞬间,与全局无关。
其实画面和妆容也都是蛮好的,无论男主爬山时近景和爬山后的遐思,还是女主的暴怒,和最后临死前的特写,都拍的很精致。
当然这要归功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位年轻演员的精湛表演。
帅哥Xavier Samuel的名气还是相对较大的,至少在超级著名的《暮色》里有参演,相貌很阴弱的一个帅哥,在这部电影硬了一回,那么被虐待,被折腾,居然屁事没有,哈,全源自因为自己的失误害死父亲的自残磨练,编剧其实给了伏笔,以一部变态片来说,这部电影算是相当严谨的了。
当然,Xavier Samuel这部电影的台词据说不超过15句,无声尖叫让他头疼坏了,全都得以面部表情和身体状态来表现,我觉得80分没问题,这个帅哥绝对不是花瓶,演技相当不错。
严重鄙视这种因为女主角没名气,就连主演的名字都不放上去的行为,害得我找了好久,说句实话,三三开的话,女主绝对占了三分之一,她的变态女演得非常灵,我尤其喜欢她的声音,配合那个氛围,特别有感觉,而且举手投足,音容相貌都很到位,从柔弱女到狠毒女的转变,张弛有度,虽然影片没交待她为什么这么变态,但是总觉得她很血肉丰满,不是一般意义的反角。
当然,说到最后,我一定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位女主角的名字,Robin McLeavy。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是一部澳大利亚小成本电影,澳大利亚电影跟美国电影真的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慢慢体味,你就会发现的。
PS:豆瓣上女主的名字是我加上的。
男主角很能忍啊,都那样了还能逃出来并且把他们俩干掉,还有啊,你们给男主角灌的那不是哑药啊,那应该叫“不背台词爽死你”药啊,哈哈
男主的顽强生命力告诉我们,平时多练习攀岩,多锻炼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电影配乐真是没话说,剧情也不俗
悲情父女档洗脑大法改造王子企划。结尾无反转,剧本中的暗线抖了不错的小包袱。摄影与音乐都有可取之处,部分长镜头颇值得玩味。
最后碾压的镜头,为什么还要给女变态面部慢镜头特写,真的恶心坏了……
变态虐杀建立在父女之间的畸形之爱,太重口
翻译地要不要这么烂
澳大利亚恐怖片,近年看到的比较刺激的恐怖片了,恐怖手段有新意,气氛营造和情绪控制都不错,配乐更有特色。
最妙的就是,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伤感的故事。
那么多人失踪,不可能那么多年不会被发现啊
澳洲B级片回力佳作。很给力啊。
傻逼父女
耳目一新,激动人心
从头到位毫无压力地看完。
够恶心
实在不喜欢,不舒服
完全跳脱了青春虐杀片的俗套,邪典气质的重口
音乐真不错
和我胃口,气氛很棒
看的蛋疼
少女悲歌,少男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