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走分为两种,没有目的的逃走和有目的的逃走,一般前者被称为浮游,而后者则被称为飞行,你的俯瞰风景属于哪一种,这是要有你自己来决定的。
但是,假如你要抱着罪恶的意识去选择其中一种的话,那你就错了。
――因为我们不是背负起罪恶再去选择相应的道路。
而是应该在选择好的道路上背负起相应的罪恶。
我很软弱,没有和全东京的人对抗也要活下去的勇气,我会选择自杀。
一时的勇气和必须一直保持下去的勇气,那边比较痛苦你也知道,但我认为死是一种娇气的表现。
但当事人也会有不管怎么样都要逃走的情况吧。
我无法否定也无法反驳,因为我也是软弱的人。
遗书吗?
如果对世间没有任何留恋的话,那么根本就不必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死。
没有留下遗书,即是没有任何意见痛快的消失,反过来,引人注目的死则是这种情况本身就给我们留下了遗书不过她们跳下来了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也就是说,其实原本没死的打算。
她们只是正好去那边买东西,却不幸遇到了交通事故一样。
那边的时间是倾斜的,也许该说是顺序是反的吧。
人的记忆,不,应该说是记录,那栋楼就像是仅仅被记录时间的流逝就相当缓慢,她们生前的记录还没有追上她们本所属的时间,结果,只有记忆还活着。
即使人死了,只要有回忆,就不会突然化为虚无。
正如掐灭了火,烟也不会突然消失一样。
所谓的视野,并不是眼球所捕捉到的画面,而是脑所理解的影像,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取决于常识。
从高处俯瞰即使司空见惯的景象也会感到壮丽无比,但过于广阔的视野则会反过来造成人与世界的隔阂。
眼前的广阔与日常中的风景的摩擦,即使这两者为同一物,也会使人难以接受,原本由知识而生的理性与经验而成的实感的摩擦会使人感到混乱。
常识与现实的微妙不符会不会使人对于自己一直信以为真的真实而感到动摇呢,会不会因为眼前的现实与脑中常识的不同而对自己产生质疑呢?
扯远了,俯瞰风景作为《空之境界》的第一部剧场版,在让人看的一脸疑惑的同时也让人有这样的有这样的思考,蘑菇一惯的神神叨叨确实让人感到“原来世界这么复杂啊,我原来都没想过这些”。
说回本片,巫条雾绘在最后选择跳楼自杀来结束被肝癌限制住的生命,橙子姐对她说过“人不应该因为背负罪恶而选择道路”,而是应该在选择好的道路上背负相应的罪恶。
”,但巫条雾绘却因为软弱而选择了逃避,她在被两仪式击杀另一具身体的时候所感觉到的刺激的诱惑使她无法抵抗,在心脏在贯穿的瞬间使原本以为因为肝癌失去一切的她感受到自己还拥有的事物——自己生命的存亡。
巫条雾绘因为死亡发现原本感到虚幻生活的唯一真实,她便拼劲全力的去向真实靠近,她登上了能俯瞰任何风景的高楼,就如同她的另一具身体一样,她双脚前倾,与宁一具身体的漂浮不同,她选择向下,去拥抱风景。
浮游与飞行,一个可以保持在原点长期不动,而另一个如果不行动与坚持则会无法维持这样的状态。
飞行与坠落是相对的,一个坠落地面,一个落向空中。
橙子所说的有目的逃走便是飞行,相对的以逃走为目的则为浮游。
巫条最后选择的自杀是没有理由的,只是今天没能飞起来罢了,而正是因为没有理由,才去选择自杀吧。
生命总会结束,而你会如何选择呢?
看了第一集,音乐不错,画面也可以。
原作小说自然是没看过,听说是具备奇特的世界观设定和晦涩的哲学观点的“轻小说”。
不过就动画来看,更像是用晦涩的手法讲故事,显得很刻意。
此片完全没什么娱乐性,年纪小则看不懂,而年纪稍大比如25岁以上的人,片子里那些看似哲学实则YY的论调已经没有吸引力。
这种调调的作品应该比较受1620岁左右的高中生的欢迎吧。
这个动画,看完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静!
感觉到了,我也就来写写大家迷惑的剧情。
(本人没看过小说,仅从动画角度)两仪式,在终章的独白中用shiki这个躯体综合的介绍了自己。
加上前面的织和式,两仪式就有三个人格认知。
shiki只是一个肉体的知性的衍生,准确说不是人格,而是起源空。
比如被式砍断的手,手也就无所谓知性,无所谓人格(肉体在先还是人格shiki道出了他的看法)。
佛语缘起性空类似,如我们的身体来自四大和合,四大又皆空。
shiki应该算起源“空”对两仪式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结合体,shiki就像一个光点,射出两道射线,一道织,一道式。
而这两道射线非单纯的单方向,他们会游回于光线的发射点——空!
·······························前面废话了一下,下面来大概说下剧情!
两仪式,双重独立人格,世界罕见。
在杀人考察中,她考场的是第三集反派藤乃的杀人现场。
此处作为独立人格的织,有杀人考察中,有着进入第7集反派白绪的路线,但在男主菩萨般的爱中否定了自己,于自己起源空,也就是世界观产生了根本矛盾,一个开始贪念世间的两仪式的开始形成,织在车祸中结束了自己。
———本处从追求空的织到追求存在感的式的转折点。
2,织死的过程中,两仪式切身体会到了死的场景·····虚空粉碎,大地沉沦,无边无尽——空之境界。
悟出了直死之眼(即直面死亡的眼睛)。
在医院自己的斗争中,两仪式不在纠结世界空空如也,而是接受了织的死,体会到了真空妙有。
新的两仪式开始单人格发展。
以致于后来回忆开启也无济于事,织已然长眠。
3荒野——天台宗高僧,是一位有着天眼通,知前世今生的大师,在螺旋一章,荒野旨在利用两仪式作为生死的桥梁,证得涅槃。
在荒野看来,世间皆苦,唯有证佛果才得脱离,他先后有3个试验品,一个是白绪,一个空中少女,一个两仪式。
空中少女选择了执于空,而自杀。
白绪选择了执着于起源吃(他们两个都是失败的作品,没有担当,一直属于逃避的典型,荒野追求的的作品是真空妙有,打破常规的材料)。
而两仪式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正符合。
因而材料齐全,准备开启涅槃之门。
但是木偶人的变化让荒野计划失败。
橙子在荒野临死前个他补了堂课——阿赖耶识。
佛语(自己百度)。
4——天台宗,本片的的线索均来自天台宗大大师荒野的布局。
就不得不扯几句天台宗是何物。
天台宗,禅宗的一支,其修行法门之一:“一心三观”。
此片就以两仪式为简要的拟人。
一心三观,即,空·假·中。
三观。
其通俗大意:世界之法,本来寂空--shiki。
世界皆姻缘而生,姻缘本假非真,故名假--织。
正如我们说空却有,假却真,实非假非空,空是破一切法,此片中shiki杀意即于此。
假以立一切法,此片织可算做假,只是一个成就式了悟的假借桥梁。
中以妙一切法,简单说式人格就是中。
5——shiki,织,式,三者都属于一人。
只是一人异名。
与其对应的空,假,中也是一法的异名。
完整的说即空即假即中。
本片就这样表述主角到底是谁吧,即shiki即织即式。
注意:“即”不是就是的意思,即是若即若离中即的意思,即融合,吸引之意。
6——汝何处求,吾身。
汝欲何求,真知。
汝求何物,{无}。
此处荒野为何没说用螺旋毁灭人类,因为高僧不是盖的,心外无法,所求只在自身。
剧情大概如此,其他都好理解了。
动画的画面,音效,还有把深奥的人格斗争,死亡这一独立个体不同人格的成,坏,住,灭。
演绎得深入浅出,难得的佳片,绝无仅有的心灵享受。
关上电视,雨声似乎还在耳边··········
空境中最喜欢的一部就是——俯瞰風景。
天空中漂浮的少女,只是漂浮,不是飞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入为主,总觉得后期几部都没第一部好,音乐也是,空洞幽灵,是我最喜欢的。
这个系列对我来说太特别了,它提出了一个命题——“生存的实感”。
奈须蘑菇先是以不同方式剥夺了巫条雾绘、浅上藤乃、臙条巴以及两仪式的实感,而后让他们以不同方式寻回,并为之付出代价。
这就是空境系列的一条重要线索。
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生命对蘑菇来说就是为了体验。
《俯瞰风景》讲的是巫条雾绘寻回实感的故事。
她在事故中丧失了视力和行走能力,终日独自躺在病床上不见天日,命运以无法反抗之姿降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巫条寻回实感的方式,是恢复视力,借助他人赐予的灵体在高处俯瞰。
但目力所及代表的理性永远不能替代切身体会带来的实感,从高处漂浮,又怎么能真正体会人间呢?
这无异于南辕北辙。
“从高处俯视的风景相当壮观,就连平淡无奇的景色也会觉得非常美丽。
可是,过于广阔的视界,却会变成与世界间的隔阂。
比其自身所感受的狭隘的世界,我们本该认同眼前看到的广阔风景才是“自己存在的世界”,但是,却怎么也没办法得到自己身处在这广大世界的实感。
因此,以知识为依据的理性,和以经验为依据的实感,会产生摩擦。
终有一方会被消磨殆尽,意识开始产生混乱。
”于是巫条试着找人来陪她,只不过陪伴一个灵体的方式只能是另一个灵体的存在,她便利用被赋予的新能力,蛊惑一个又一个少女自杀,让她们的灵体陪着自己漂浮,用这种制造恐怖事件的方式彰显自己在人世间的存在。
当然,这对寻回实感也是无意义的。
而后她又把目光放到了常来医院探望两仪式的黑桐身上,想让这个少年“带着自己一起飞翔”。
这里的飞翔,是和漂浮相反的、贯穿本篇章的重要概念。
如果说漂浮是一种对世界毫无影响、毫无目的也因此毫无存在实感的状态,那么飞翔就是带着目的影响世界的、奋力活着因而充满活着的实感和自觉的状态。
尽管这飞翔常因为人的存在过于渺小,而被评价为“一种有目的的逃跑”。
黑桐就是巫条眼中“飞翔”的人,他的目的是守护两仪式,也逐渐成了两仪式眼中重要的人。
所以发觉黑桐不见后,两仪式迅速摆平了巫条,调查清楚了事件真相,才有了苍崎橙子和病床上巫条的谈话。
橙子说,我们不应根据背负的罪孽来选择道路,而应在选择的道路上背负自己的罪孽。
这里的用词,因为是对着犯下杀戮的巫条所说,所以听起来如此沉重。
更普适的说法应该是代价。
因为飞翔是有目的的逃跑,而漂浮是无目的的逃跑,有目的所以要承担代价,从命运巨大的空茫和无意义中逃离出来。
橙子的本意在于让巫条勇敢起来,不要放弃活着的希望,同时自己做过事的承担代价,从而由“漂浮”变为“飞行”。
而这对于渴求实感却别无选择的巫条来说,实在过于勉强。
巫条发现自己唯一拥有实感的瞬间,居然是灵体被两仪式杀死的那一刻。
为了重获这样的感受,也是为了赎罪,她最终从医院大楼一跃而下。
“因为我无法飞行只是单纯地漂浮着而已。
因为我很软弱,无法像她说的那样去做,所以我无法战胜这诱惑。
那个时候,心脏瞬间被贯穿感受的到的生命闪光,是压倒性的死亡洪流和生命鼓动。
我本以为自己已经一无所有,没想到还留有这么单纯而重要的东西。
”“如剑、如刺,如雷一般贯穿我身体的死亡,我想要尽可能地接近它。
”巫条自从事故后第一次有了对实感的自觉追求目的,就以彻底扼杀自己生命这种激烈的方式,享受却也最后一次享受了生命的体验。
这部动画给当时大一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震撼。
尽管当时什么也看不懂,尽管采取着同样没什么实感的生活方式,对于生死之事浑浑噩噩的我,只是隐约觉得这一关乎实感的命题,像那蝴蝶一样遽遽然落在我的身上。
当我稍大一点,经历过生死也面临着目的考验,猛然间才发现《俯瞰风景》原来是这样一个故事。
漂浮的生活方式是危险的,危险在于如若坠落,就再也找不到方向。
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沾沾自喜地朝着漂浮的悬崖一路狂奔。
如今回首,才发现早就有人在悬崖边为我装上了栅栏。
与《俯瞰风景》的相遇,与那些为我装上栅栏之人的相遇,我由衷的感激。
暗淡如生锈金属样的画风,飘零的配乐,白衣长发的自杀少女,人偶和人体作为盒子一样的存在,渴望飞翔的灵魂,空寂城市的楼宇间纯日式的幻想,造就了《空之境界之鸟瞰风景》暗示人性思考和迷茫的格局。
--死亡崇拜- 探究接二连三自杀者的动机,外界认为只是出于不安而导致的突发性自杀,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对于类似自杀案例的看法吧。
然而思考其间的关联性,“如果对尘世毫无意见,只求干脆的消失,就不会留下任何消息,没有遗书,甚至连死的消息都没必要公开,否则,另他人瞩目的死,本身就是遗书。
” 这是自杀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日本开始发掘其原因在人性层面的共同点吗?
当群体中出现了对死亡瞬间热忱、执著的追求者时,人类作为渺小生命个体也同时出现了对死亡的恐慌。
为什么要选择死?
---被呼唤的灵魂 “人类即使死亡,只要尚有人记得,他就不会突然回归到无。
”这是不同地方的人潜意识里对消失的认同吧,所以才那样恐惧被人遗忘,希望无论形体如何改变,仍能一直被人记得,在被扭曲的时间里存在。
这是人类短暂生命的悲哀引发的执念。
正常生活的年轻女孩因为感受到呼唤,于是像“出门购物然后遭遇到以外”一样,纵身跳下,是相信了坠落后并不会死亡,而会得到有同伴的飞翔,这是现代人孤独的呐喊,或者文明无上限的发展带来的认知的迷失。
--盒子和灵魂 从高处俯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会带来认知的暴力,这样壮丽景观的冲击使人类开始思考自我的渺小,和自己对周边世界认知的真实性。
真的是这样的世界吗?
为什么鸟瞰时和平时如此的不同?
无法相信自己身处在这样辽阔世界,这样的置疑甚至超越了对死亡的敬畏,于是选择用生命去印证,想跨越渺小和遥远之间的距离。
当“基于理性的认知”和“基于经验的实感”开始摩擦,不久一方被磨损,导致意识产生混乱,于是生命就开始崩溃了。
“没有灵魂的身体只是没有意义的空壳”,在这样的假设下,拥有灵魂的人偶看似和人类无异。
“人类无法离开自己的盒子生存”,当有人开始试图超越正常情况下的这种局限,打破人们生活常识的行为也随之出现。
追求死亡是因为人们迷失了自己吗?
坠落在天空里-- 向下坠落到地面,还是向上坠落到天空,只是不同方向的消失。
“一时的勇气,与必须永久坚持的勇气,哪边更辛苦,是显而易见的吧。
”这样的台词说出了我一直坚信的,舍生并不是最勇敢的做法,一时冲动的伟大决定也不是最艰难的,而需要长久持续的,不断被打击的,与活着的无奈相抗衡的个人的意志,才是人性最可贵的。
死亡是一种逃避,人们总有想逃避的时候,这是作为个体的懦弱。
漫无目的的逃避,和怀有目的的逃避,人们希望自己选择后者的时候却常常被自己蒙蔽,而选择了前者,就好像浮游和飞翔的区别,渴望有意义的行为,如果意义被否定,那么生命也随之失去了。
“我们不应该因为背负的罪恶而去选择道路,而应该为选择的道路而背负罪恶。
”这是对原罪掷地有声的坦然,和对生活勇敢接受的心态。
-碎碎念的分割线-- 剧场版第一集没有完结的故事,已经对人类思考和生存的挣扎做出了肯定,希望人们选择在不断的逃避和面对中生存下去,是被压抑在锈色画风下亮丽的爆发。
PS: 伴随着幽灵的漂浮,空灵的女声和配乐,很符合我一贯的偏好
1.散文诗式小说:有才华的作家都非常任性,偏向于散文诗式的写作方式,比如昆德拉和马尔克斯。
散文诗式作家的特点:作家本人会思考哲理性的东西,他们都有很美的东西可以表达给读者知道,而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家。
散文诗式小说的缺点:叙事稍显混乱,读者读起来大多有理解障碍。
散文诗式小说的优点:作品本身有诗性或哲学性。
虽然无法全部读懂,但是更利于读者自行联想、对号入座。
写法:首先确保自己有东西可以表达,这种东西近乎诗,近乎哲学,否则陷入故弄玄虚、言而无物的境地。
其次文风要飘逸,因为它本质上就是艰涩的东西,叙事一般也不循序渐进,而且故事极有可能是不完整的。
文风飘逸才能保证读者能看下去,而且时不时还要让他们知道你有料。
2.须奈蘑菇的原著《空之境界》:确实是散文诗式小说,短句较多,怀疑有翻译困难。
因为原著在日本读者很多,翻译成中文稍显平庸混乱。
这里存在一个语言障碍。
就像中国古诗翻译出去就会变味的感觉,这种有诗性的短句很难翻好。
尝试看了一段日文原版,但是日文都还给老师了,表示看不懂……不过就从中文翻印版的一些意象来看,原著不会太差。
3.电影形式的加成:《空之境界》的配乐和美术都很赞,这有些难得。
我很少看见能全面发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对于讲故事而言,电影有天然优势,它集合了音乐、绘画、小说三种形式的优点于一身。
一般来说,小说是故事的核心形式,美术和音乐是辅助加成。
当然,对于不同的作品,三者的重要性次序可以不同。
但是我常常看到这样的电影:美术和音乐没有什么存在感。
或者说它只是如实传达了这个故事的画面和声音,但是这些画面和声音,对这个故事没有丝毫加成。
它只是降低了受众的注意力成本。
但是电影这种形式本身可以更优越。
4.口碑和票房:有一种作品,它一定会成为小众经典,它会得到很好的口碑,放上电影院却未必会赚到很多票房,就是像《空之境界》这样的作品,类似于今敏这样的创作人。
它们的特点:①细节的完成度高。
细节很有诚意,一般来说,美术和配乐不会太差。
②似乎讲述了很屌的内涵,但是由于作品有意无意设置了理解障碍,所以受众一般无法完全看懂。
不过这种留白的情况,更引发他们的联想。
③叙事不流畅,故事本身的完成度不高。
以上三个条件相辅相成,可以催生出“神片”。
比如《银翼杀手》系列,今敏系列。
说句残忍的,大家虽然嘴上说得很好听,但电影院真的上映时,观众永远会更倾向于选择《速度与激情》这种的。
嘴巴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5.改编的幅度:原著是须奈蘑菇,影视化的编剧是平松正树,导演每集都在变。
我想说的是平松正树的问题,他很忠实于原著,基本没有在这部作品的故事中添加任何个人的东西(就第一集而言)。
倒是美术和音乐很给力。
这样子做出来的东西,是一种粉丝化的作品,十分讨好原著群体,但是开发不到更广大的观众。
日本的票房已经说明了这个事实。
原著中的散文诗特点并没有被处理好,故事其实应该进行通俗化处理的。
并非所有通俗化处理都是可怕的。
5.观后感:关于“自我意识”:《空之境界第一章:俯瞰风景》其实讲的是哲学中“自我意识”的问题。
我有时以为娱乐作品的受众很没内涵,但他们总时不时使我大吃一鲸。
如果有人要跟这些受众谈论哲学中的“自我意识”观点,他们肯定会很快听到睡着。
但假如让他们看《黑客帝国》《蝴蝶效应》《盗梦空间》,他们会很兴奋。
然后问题来了——其实《黑客帝国》《蝴蝶效应》《盗梦空间》,讲的就是哲学中的自我意识问题。
看得片多了之后,我发现群众莫名地喜欢涉及这个课题的所有作品。
从影视作品到科幻小说来说,都是如此。
一个作品其实本身不怎么样,但是一旦涉及这个课题,分数就会飞涨……这时候就莫名想到“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了。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愿望和耐心在探索的路上走得更远,但不可否认,大家都是稍微有些佛性的。
然后呢,群众最喜欢的说教程度是这样的:只讲一个简单的哲学观点,稍微点题即可,然后用大量的感性情节去填充它。
70%的商业性+30%的思考性,大概这个度,就是大家喜欢的样子。
思考性太多了不想看,没有思考性他又觉得你low逼。
真是奇妙的观众……
先说结论公式:有限性(=目的=飞行)与无限性(=无目的=漂浮)整部作品是在二元论框架中进行的叙事。
雾绘的家人似乎没有出现(离去了吗?
),结合她家的房产,我推测可能是家庭变故。
不然那么繁华的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大楼不会就这样破败掉。
她也许经历了家庭,事业,身体和亲人离去的多重打击。
而她的人生本身是无意义的,或就算有意义,也被时间和基本消磨掉了。
她的精神状态似乎有问题。
她以类似灵魂出窍的状态呼唤别的人,别人当然看不到她。
可是她把她们全宰了。
事实上最有意思的描述在此产生:她说那些女生在她身边“飞行”。
而这是本片的关键概念。
也就是说,她承认自己漂浮状态,可是周围人却都在飞行。
她希望能和飞行的人做朋友,可是那些人对她的话语充耳不闻。
而橙子给出的解释是:那些女生没有‘意识’,所以不会注意到她。
这里展开两点:1,事实上,那些女高无法适应俯瞰风景的视野。
因为她们“飞翔”,这种飞行是有目的地,而非无目的的。
而有目的就意味着一种限制。
目的本身意味着限制。
而漂浮者不存在目的,自然也就能够在脑海中容纳无限的视野。
所以飞行者(女高)坠楼死亡。
这是她们脑中无法承受的无限性带来的必然结局。
很像什么呢?
柏拉图的洞喻。
只不过在这个版本中,哲人王把子民都图图了(笑)。
2,飞行是有目的地逃避;可是,蘑菇并没有说逃避什么。
而这并未说出口的逃避之物,也许就是她坠楼的动机。
事实上,我最近也有这样的感悟:年轻人自以为死亡离自己还很远,未来无限的可能性还敞开着,于是拖延着时间,浪费生命。
而一旦意识到生命有限,那无限的可能性就立刻消解。
而恰恰就在这样的瞬间,人对未来的筹划才有可能真正开始。
因为无限的海浪浪潮褪去,有限性沙滩上,选项的石子儿已经浮现了出来,生活坚实的基础才从无限性的虚空中化为现实。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生的充实和死的恳切两种情感在式姐刺中她的一瞬间,同时贯穿了她的灵魂。
如同大地一般坚实有限性就这样展开在她面前。
而她坠楼前的自白也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线索:懦弱与诱惑。
这也是一组关键概念。
前面我们解析了坠楼的女高们。
也就是说,有限性(=目的=飞行)与无限性(=无目的=漂浮)。
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雾绘是懦弱的,禁不住诱惑的,最终导致无法起飞的。
因为只要她一开始飞行,无限性就即刻坍缩为了有限性。
她不再能够遗世独立地在意识中容纳虚假的无限性,儿比如面对现实的物质世界。
漂浮状态中你纵容享有无限,可这是怎样的无限?!
这是遗世独立的无限;只能在非肉体的灵魂状态中,精神状态中呈现。
而女高们则拥有肉体,拥有追逐有限的力量。
而雾绘,当然没有这种肉体力量。
于是她在苦恼(意识)中遗忘了自己的生存的有限性,遗忘了她的无限性本身仅仅是有限性在想象(界)中建构的产物。
于是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人不能脱离有限性而生存,并且人遗忘了自己的起源。
这两个明天似乎都表面这一整部电影都是科耶夫式的。
不知道上回是哪看到的,大概上是这么个标题:菅野洋子退化了,尾浦由记进化了。
YK最近的几位合作者是Macross Frontier和创圣的河森正治,一个无厘头大叔兼机型爱好者,另一位是狼雨和黑之契约者的冈村天斎,因为原著是BONES的缘故,让人觉得冈村大叔走的是准闷骚男路线;这是动画方面的情况,期间YK也接了电影配乐若干,以及一款游戏配乐。
总得来说YK的产量还是低的。
YUKI没有关注很久了,当年也是因为那首黄昏之海而被感动到了,才收集了不少她的配乐作品。
之后有一个时期好像有一段时期的高产暴发期。
总得来说YUKI让人感觉有点像周杰伦,同一种调调的变化,而YK则更加变化多端些。
较YK来说,YUKI的问题是没有找对对她路子的监督或是作品,像早期的NOIR,故事是一级的,音乐也是,但由于真下耕一的缘故,一个经典就被那么毁掉了;而YK的名声鹊起很大的原因在于渡边信一朗让她在Cowboy Bebop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虽然我初识YK是因为Kokia在Brain Powerd中演唱的ED爱之轮廓。
其实就个人而言,我十分反对YK与河森正治继续合作下去。
要说YK有退化,有这样的感觉,完全是因为选错了与之协作的人。
或者说,YK该比较有自主地去选择与自己的音乐相合契的作品,难道YK没有经纪人什么的吗?
就像这次的YUKI之于空之境界,虽然不能说配乐让人印象很深,但至少非常的融洽,ED也非常透露着YUKI的味道。
因为空之境界本身故事所营造的氛围,我想不管是监督还是配乐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是非常的不起眼了,他们所能做的是在配合故事方面做出牺牲又最大限度地表达出自己的味道来。
一个故事可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它本身的氛围实际上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不是会常常这么琢磨,在看完一个故事后,去掉所有的故事轮廓,这个故事到底给自己留下什么样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部分。
就这方面来说,故事的感觉,空之境界做的很到位了,虽然故事本身并未与我产生共鸣,但毕竟这只是个七部曲的开章,五十分钟的剧场,也不能要求它做到Blood the last vampire那种程度。
知り合いからのお薦め
不太喜欢这种呻吟式问诘...
人~~哪有那么多怨念?!
原声比电影要惊艳
作为系列作品的第一部,感觉不够吸引人。应该做的更好一点。
1.“我们不应为背负的罪过选择道路,而应为选择的道路而背负罪过”;2.双重存在,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同选择;3.坠落与飞翔,生存与死亡,勇气与逃避;4.风格真棒,配乐真赞。
我个人很喜欢都市感很强的作品,不过本片偏于血腥。(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2、4、3、1、5、6、7、8)
昏昏欲睡
大概是不了解设定的原因 看得有点云里雾里的 不过音乐真是超棒
画面很精致啊 尤其是静物 街道建筑物什么的; 人物就一般 表情也很欠缺; 关于剧情台词什么的 不知道是该说他深沉还是装13
看完动画后没懂啊~长期处在“问:你为什么跳楼呀?答:BALABALA……然后画面切换,我0 0什么什么他说了什么,继而T T……”补了评论后终于承认了这不算是在装B,不过需要让观众看后去补评论才明白的剧真的大丈夫?看在画面和音乐的份上给四星……
这菜我喜欢
emptiness
算是个整体的小窥吧。
浮游与飞翔
画面实在是漂亮..情节..唉..你跟我讲什么浮游,天空...真是做作啊...
音乐很漂亮。
故弄玄虚,给我适可而止啊。
tm的东西没有超过三颗星的。
很少看到这么黑暗的动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