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难得的展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革命史的影片,客观详实的记录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画卷,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了中国力量,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团结起来,打败德意日法西斯阵营,为世界人民挣得了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那些发动了邪恶战争的战犯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诸多主旋律电视剧强势来袭,开启了霸屏模式,题材多样,令人目不暇接。
正在湖北卫视、江苏卫视热播的抗战史诗剧《东方战场》,以其庞大的故事体系、恢弘的场景制作以及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一次唤起了观众对抗日战争的惨痛记忆,时刻提醒着大家——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全剧66集,投资约2亿,辗转14个省份拍摄,搜罗各国特型演员,还原成百上千人的大场面,又邀请到众多的形神兼备的大牌演员加盟,黄海冰、罗嘉良、马晓伟、袁咏仪、俞飞鸿、侯祥玲、 周航、应采儿、叶璇、张鲁一、刘璇等等,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还购买了众多的历史及影像素材进行内容补充。
通过“由大及小”及“以小见大”的双线视角,真实再现了从1931年“9-18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这段历史时期内,发生在东方战场的大约140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事件。
《东方战场》的创作团队魄力足、野心大,故事覆盖范围广、内容全,最终呈现出“大而有当,全而有序”的视野和格局的精品大剧。
剧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超过1200多个,各种大腕红星与实力派戏骨,甚至启用了许多的国外演员,为整部剧集增色不少。
外到世界各国元首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等,内到国共两党的众多领袖和将领,上到运筹帷幄的高层统帅,下到流血牺牲的抗日军民,都给予了有力的刻画,有助观众以最全面、最客观、最完整的视野回顾二战。
经过《书剑恩仇录》《隋唐英雄专》等大戏磨砺的当红男星黄海冰,扮演的毛泽东,可谓形神兼备。
剧中的他一言一行英气十足,既有平易近人一面,还有领袖人物那股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霸气;张鲁一扮演溥仪,外表看起来书卷气十足,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贵气,内心实则怯懦无奈,想要复国,却终沦为日本人的傀儡;由袁咏仪扮演的宋庆龄、俞飞鸿扮演的宋美龄、叶璇扮演的川岛芳子、罗嘉良扮演的汪精卫等等,尽管时间空间匆促,但所有演员都在有限的剧集中发挥出了精湛的演技,使得自身气质与历史人物达到了契合统一。
作为一部群戏,日本侵略者的嚣张与残忍,伪满洲国和汪精卫伪政权的卖国求荣,共产党抗日队伍的坚毅与奋起……有心观众势必瞧得出巨大信息量。
《东方战场》立足于全局,在剧中既有抗日英雄、国际领袖,也有卖国贼、凶残的侵略者……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残酷战争,不仅仅是一段屈辱和抗争的历史,也是看古往今来历史的兴衰。
该剧没有用高大视角展现抗日战争,而是将自己作为一面反映的历史镜子,令观众得以更深刻地去感受这段历史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
紧凑的事件,繁多的人物,多线的叙事方式,丝毫不会让观众感到冗长,反而在历史烟云变幻中,有目不暇接之感,本剧故事创作上,还是相当强的。
作为一部战争史诗大剧《东方战场》既有对历史的冷静剖析,还有对日寇惨绝人寰的恐怖展示,整体又不乏曲折动人、催人泪下的情感刻画,值得全国观众藉此重塑记忆、缅怀先烈、不忘国恨、发奋图强。
像《东方战场》这样制作精良的战争反思大剧,海纳百川,气度非凡,挥毫泼墨于大历史,又纤毫毕现地还原真人物,以史带人,以事见心,难怪频繁掀起话题风暴。
由于近年来,宫廷剧、肥皂剧、搞笑剧充斥着荧屏,并都赚取了高额商业利益,导致二战题材成为了罕见题材。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在电视机前,迷恋没有营养的快餐,大家必须严肃面对历史。
目前,抗战题材不是拍多了,而是太少了,《东方战场》让人看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段历史时刻告诫着当下的我们,要珍惜眼前幸福安逸生活,以战争中历史人物为鉴,才能知晓和平发展的来之不易。
内容过于真实,拍的很细节,比一般的抗战片要拍的好(主要是故事多),不像其他的小剧本,另外中国很多历史人物基本上都在,包括一些侵略者,尤其我看到攻打上海的时候,看到了电影🎬八佰的影子,虽然说演员不是很真实,但是我们看电视,只要觉得好看就没问题了,我觉得最精彩的就是空军、海军之战。
陆地有点腻了
1931年9月18日:1932年1月28日:1937年7乐7日:还有最悲痛的12月13日还有许许多多的日子……中国的抗战史,如此清晰、客观的呈现出来,尽管不是完美,却是精彩至极。
抗战,绝不只是游击与阵地战,它是中华民族的抗争!
两个战场、外交、文艺、经济、情报……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场、许许多多的人被人遗忘。
你知道马占山吗?
那个在杨靖宇之前,扛起东北抗战大气的铁骨铮铮的汉子,还有参谋长谢珂……真正打响抗战第一枪的人;记得“一.二八”吗?
英勇的十九路军,与第五军,并肩作战,那“粤南的斗笠”是否被人遗忘?
上海的每一寸土地啊,浸满鲜血:你又可知,那义勇军进行曲,本是献给二十九军“西北的大刀”!
长城之上,热血男儿,从成军的那一天起,每时每刻都在呼喊“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大刀又是怎样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你知道淞沪抗战多么惨烈吗?
“绞肉机”、“血肉磨坊”何其壮烈!
还记得八百壮士吗?
“中国不会亡,你看那英雄谢团长”;你知道薛岳吗?
那个有抗日"战神"之称、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的老虎仔,三次长沙会战,天炉战法打得日军找不着北,一个万家岭,成为多少日军的噩梦!
你听过方先觉吗?
不到两万的疲弱之师,坚守衡阳47天,硬抗日军十一万,最终以全军覆没的代价,击毙日军4.8万,伤亡攻击七万余;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成为东南亚战场上日军的克星,“东方隆美尔”孙立人、“东方巴顿”廖耀湘;你听过池步洲么?
还有夏文运,他们是大战幕后的英雄;还记得中国空军么,“天神”高志航、“准天神”刘粹刚、第一个轰炸东京的徐焕升;还有不见硝烟的外交战场,顾维钧、颜惠庆、“书生大使”胡适……你真的知道吗?
都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兄弟阋于墙而御于外”,才有了这十四年的抗战。
3500万伤亡,不是冰冷的数字,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这和平,满是鲜血,来之不易,怎能忘记?
所以,这部剧自然而然的成为重温抗战的必看之作,正如片末东京审判,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审判——正义与公平终于觉醒,大法官梅汝璈曾说“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帐上。
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比之前作,或太过高端大气,或太过虚构情节,前者曲高和寡,后者粗陋低俗,雷剧频出。
不要辜负历史,更不要伤害历史。
一部《亮剑》,勾起多少男儿血性!
我们期待如《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雪豹》、《远去的飞鹰》的优秀抗战剧出现,却应该首先支持如《东方战场》般认真、诚实、靠谱的作品,然后,等待好剧的到来,为好剧的生存留下空间。
看看这部剧吧,记住那段历史吧,忘记伤痛,必然没有进步:忘记过去,必然没有未来。
说来奇妙,看这部剧,是因为想看别的,手滑点到了播放。
想着既然播了就看看吧。
说实话,剪辑确实不太畅通,可能是因为完全按照时间进程,从这个战场跳到那个战场,着实有点混乱。
但不影响你通过这部电视剧去了解历史,和那些塑造历史的人物。
我是边看电视剧边百度资料!
,对每一个人都有了相对浅显的认知,包括好坏。
目前看到第十集,偏爱马占山这个角色,表现的很丰满。
其实更想多了解赵登禹,但目前看到并不多。
《东方战场》向我们展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
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将军被困绝地,吃树皮吞棉花,壮烈报国。
赵一曼政委视死如归,面对日本鬼子的严刑逼供,顽强不屈。
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利益,兵谏西安。
张自忠将军亲临前线,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左权将军为了掩护老百姓撤退,身负重伤,在敌人的炮火中为国捐躯。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生,为了正义,不远万里深入中国抗日前线,不幸感染病毒,客死异乡,毛主席为他的牺牲深表痛惜,还撰写文章高度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电视剧《东方战场》部分剧集名字如下:第1集:918事变第2集:抗战的开始第3集:张海鹏投敌 斗争的开始第4集:明争暗斗 风起云涌第5集:溥仪选边站 黑龙江热战第6集:马占山殊死抵抗第7集:上海一二八事变第8集:伪满洲国成立第10集:抵抗失利 日军猖狂第11集:张学良辞职休整第12集:长城亦失守 溥仪登基第13集:赵一曼被捕第15集:西安事变第16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17集:卢沟桥事变第18集:开辟华东战场第19集:上海热战第20集:共产党积极行动第22集:平型关战事在即第23集:平型关大捷第24集:夜袭日军机场第25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第26集:苏联援中第27集:南京沦陷第28集:白求恩来华第29集:徐州会战第30集:台儿庄战役第31集:血战长空第33集:马当要塞失守第34集:武汉将失第35集:围歼日军106师团第36集:武汉大撤退第37集:黄河大合唱创作伊始第38集:谍报工作紧锣密鼓第41集:阿部规秀战死第42集:白求恩牺牲第43集:杨靖宇壮烈牺牲第44集:张自忠殉国第45集:百团大战第46集:国共破裂第47集:国共关系修复第48集:长沙会战第50集:飞虎队初战告捷第51集:电波行动第52集:中国远征军出战第53集:远征军撤退第54集:左权壮烈牺牲第55集:日军大扫荡第56集:中途岛战役第57集:山本五十六大难临头第58集:地道战第59集:日军兵败如山倒第60集:新四军大反攻第61集:雅尔塔会议第62集:日军大势已去第64集:日本投降第65集:二战彻底结束第66集:东京大审判
简单来说国民政府干什么都是错的,什么错事都是蒋做的,外国人也都是小人,只有某一伙人未卜先知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客观来说,抗战前后方都有贡献,明确地说,前方正面战场贡献远大于后方所谓的宣传贡献。
正面战场一场战役几万几十万人牺牲,剧里侧重展示的却是后方宣传喊口号,开上帝视角未卜先知指挥指点,这对国民政府牺牲的将士公平吗?
纵观这么多年,虽说也有很多电影电视剧非常优秀,但是能从头到尾展现这一段历史的作品真的很少。
评论里都是说这个避重就轻,那个gcd戏份过多,削减了正面战场的戏份。
但是这就是gq,审核制度,某些产业领域的问题也不算一天两天了,能够如今尽力的还原更多的历史已经算不错了。
为什么我们能对韩剧美剧一个个打上8.9分的高分,为什么不给我们国产剧多一点点包容。
这部剧16年拍的,才有多少流量?
甚至远没有一部谍战的流量多,像描述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的细节》《一寸河山一寸血》这些书也是最近几年才解封。
很多国人真的连完整的讲出抗战的时间线都不清楚。
甚至很多抗日的英雄都不了解,虽有瑕疵,但正是有这些作品一步步的尝试努力,才能看到更真实更优秀的作品
整部剧严重的避重就轻,过分的推崇。。。
过低的贬低了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历史已成定局 为何不能给现在的人一份真正的历史片呢,李天白比整个抗联戏都多,苏雅比平津战役戏多,阻击日寇5年的长沙会战也就五分钟,左权牺牲讲了能有五集。
给分完全因为整部戏属于抗日剧的大作,场面恢宏,好多外籍演员。
整部戏应该叫八路军抗战史而不是东方战场
2星,不能再多了。历史谁最后赢了就歌颂谁,那么输得先前的功绩就可以被抹杀了。看了第一集,就知道没啥意思了,但好歹给了文字的"历史书"弄了点画面感,整个意思就是,考试了,来,咱把考点串一串,捋一捋。特效什么时候能上档次啊,失望,期待中到绝望,还是重刷兄弟连吧,一寸山河一寸血吧
尽管有错漏,但并不影响这作为一部大格局的历史片
中规中矩亮点不多,场景服装挺还原的,选角好评
脸谱化
给俞飞鸿两星
描述抗战最为详尽的电视剧,参考书籍《一寸河山一寸血》可识真伪
还行
史上最美宋美龄 五颗星都给我爱豆!
被迫跟着看系列。。。对比其他的同类型,还算不错的了真的。。。
我本以为豆瓣评分会超过9分,不知道为啥才7分,令我很不理解豆瓣评分体质,一些很垃圾的肥皂剧都评到这个分了
妈妈喜欢看的电视类型,很有意思,演员演技全程在线,很好看很有意思
讲真,觉得失望,毕竟是当做良心剧来看,结果是个大型的纪录片,演员阵容强大,场景服装还原,分别一星,作为鱼旦粉,觉得张鲁一演出了溥仪的心理形态,对于今年这些播出的人物来讲,这是最好的,也是最大的惊喜,但是非主演,也就不给⭐了
看看西方那些个恶心嘴脸,看看南京大屠杀这无数的亡魂,看看清末这个煞笔皇帝,
直接拍纪录片多好……
好片,全景展示中国抗战。
决战江桥那两集拍的太燃了,丁海峰帅爆!
客观一点会死啊?
原子弹下无冤魂!
相对来说非常客观且全面的抗战题材了,建议战争群像戏都以这部为标杆吧。按照时间线推进,无论节奏还是配乐,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面面俱到了。从九一八开始到东京审判结束,花了66集讲了14年的抗战。除了正面战场,日共还有英子那条线也挺唏嘘的,不知道英子有机会回家见见父母不,弟弟也蛮惨了。我第一次在一部电视剧里见到原子弹爆炸那么详尽的描写,太震撼了,军国主义真的害人啊!但是导演那种温情以后必死人的套路真的看到了令人抗拒,还有个特别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地方拔高太明显了,我也知道我兔伟大,但你过分煽情容易让人逆反啊……比如同样是1941年,战长沙匆匆几分钟旁边交代过去,冈村宁次接手敌后根据地围剿非得单独来一顿夸教员就很迷惑。说起这个人,老蒋居然为了政治利益让他无罪释放,令人作呕
洗脑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