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二季 Season 2

主演: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剧照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7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8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9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0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短评 - 第二季

这一季讲述了战国到秦汉时期的25件国宝,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代表“中国之声”的40年前发掘的曾侯乙编钟,著名的铜奔马(“马踏飞燕”), 还有非常高科技含量的宝贝,比如集艺术与科技于一体的长信宫灯,用棍子(此件展品是象牙)做算筹进行十进制的计数和运算,二十八宿如同撒在天空的坐标,不均匀划分周天365度的二十八宿圆盘圭表,太牛了。

喜欢“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春水”的可爱的“说唱俑”。

银带钩它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长毋相忘”,让爱情誓言永伴腰间。

“流行的云纹发挥了奇效,错金工艺醒目了升腾旋绕的云气”的博山炉展示出的海上仙山令人叹为观止。

辛追夫人的狸猫纹漆食盘画着可爱的喵星人,“君幸食”,多么贴心。

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的素纱单衣简直不要太美,恐怕是每个女人都想要的那份灵动和轻盈。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利的占星话被细密编织进这一掌见方的精致锦护臂里。

里耶秦简用近二十万个字让我们闻到了秦朝县城的生活气息。

 2 ) 萌出血!这次想给央视爸爸打满分

作者:爱上洛杉矶你印象中的文物纪录片是怎样的?

严肃认真?

晦涩难懂?

但如果你看过这部高分纪录片的话,我相信一定会刷新你曾经对它们的认识。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已经完结了,介绍了战国到秦汉时期的25件国宝,以“超级连接,超越想象”为主题,向观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户。

文化底蕴是它严格遵守的核心,精简干练是它的风格,幽默内涵更是它的特色。

第一季播出后,立即受到无数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

豆瓣上近八千网友打出了9.5分的高分。

时隔半年推出的第二季,豆瓣评分比第一季还高,目前9.6分,一星、二星更是罕见的0%。

每集开场的都有一句旁白“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满屏的响应弹幕“已查收”,可见观众有多喜欢这部纪录片。

国宝,以千姿百态的方式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印记与多样文化。

但它们很多都默默陈列在各大博物馆里,少人问津。

对于文物的态度不仅反应我们对于美的向往,更象征着我们对于传承文明的认知。

摄制组为了向大众普及国宝文化,用妙趣横生的形式让文物们亲自“开口”说话。

第二季的海报延续了第一季的“反差萌”风格。

长信宫灯的“照着你”

跪射俑的“放低自己”

曾侯乙编钟的“Duang”

四神纹玉雕铺首的“确认过眼神”

各种日常用语和网络热词,配合着文物一同出现在海报上,简直是萌死人不偿命。

想给这文案拼命加鸡腿!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文物选取范围更为广泛,文物类型更加丰富,不仅仅以陶器、玉器、青铜器、石刻等文物展现汉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更新增了漆器、石刻、简牍、织锦等文物类型,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同时也将视角对准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百姓的生活,如一升量天下的商鞅方升,古代身份证里耶秦简,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代人的生活。

节目组与文博单位的合作也更加紧密,第二季全片共有来自全国的50多家博物馆参与支持拍摄。

而高精三维数字扫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表面微痕提取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更体现制作团队的良苦用心。

每集5分钟,共25集的精简方式让人看完意犹未尽。

第一集介绍的鹰顶金冠饰就让人忍不住一口气看完一整季。

“鹰顶金冠饰”是战国时期北方草原民族的贵金属工艺品,代表草原的无上荣光!

在讲述草原牧民狂野奔放的性格时,BGM竟然选择了《动物世界》,可以说很有新意了。

再之后,到了草原之王的视角看世界,突然画风突变,可爱呆萌的风格猝不及防。

“秦汉统一,农耕民族才得以举国之力,抵御北国进犯,而且他们还有一套终极防守大法。

”这时,只听背景音乐中突然传来一句:“你过来啊!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沈腾的声音。

弹幕纷纷表示要笑死了。

沈腾的梗被玩进文物纪录片中,可见“央视爸爸”有多皮。

第三集曾侯乙编钟-中国之声,令我们真正感受到古代乐器的震撼。

这集片子首次采用了1986年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唱片总公司联合采录的“曾侯乙编钟原声” 。

音域横跨五个八度,令人惊叹。

曾侯乙编钟的声音不仅是古代音乐文化的体现和发掘,更是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文明之声、民族之魂。

一段来自中国唱片总公司于1986年3月29日凌晨两点开始录制的音频充满了本集,当战国时期的宫徽羽商角在耳畔响起,只有尽情陶醉其中,久久回味。

在曾侯乙编钟发掘40周年的2018年,我们与古人隔空应和。

不借助华丽的特效、煽情的文案,仅一曲《茉莉花》就深深打动我们内心。

请放大音量,尽情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九集的里耶秦简,用三万七千四百余片秦简20多万字极大地改变和充实人们原有的知识认知结构。

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

可以说是最早的居民身份证了。

我们可以通过秦简阅读,想象秦时平民与小吏的生存时光。

复活了三万七千多个从前,这如同复活了秦朝的一个细胞,继而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

对于里耶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失。

它从根本上改变秦史研究的面貌。

还有三片最早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第二十二集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更是让我吃到了千年仍未过期的狗粮。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这件文物出土自大云山汉墓,是江都王刘非送给自己的嫔妃淳于婴儿的定情信物。

带钩,就是古人所系腰带的挂钩,兼具实用和装饰价值。

对男性来说有点像皮带扣,女性则是用来给衣服上的带子打个结,是必不可少的贴身之物。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钩体为龙首形,钩身错金,图案为流畅的圆涡形云气纹。

它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

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长毋相忘”四字。

画面上文物和“长勿相忘”四个字相得益彰。

仿佛在诉说无尽相思,倾诉藏在银带钩里的千年情话。

“淳于婴儿”将藏着动人情话的银带钩带入坟墓,足以看出她对这件爱情信物的珍视,“长毋相忘”的誓言也成为一段隐秘而深情的爱情佳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拍摄组前后历时两年,所选文物跨越上千年,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宋元明清。

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

在此,必须向幕后团队深深致敬,感谢他们用这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让我们去了解华夏文明。

他们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而是用诙谐幽默却又能充分展现文物内涵以及历史背景的方式带动传统与年轻的交流沟通。

繁多的文物不仅是君王的用器,更多时候,文物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百姓的生活与当时的审美与文化。

满覆斑驳的印记却蕴含华夏文明的传承以及时代消亡后的余温。

了解它们,爱护它们,听它们倾诉故事,便也是了解我们自己。

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

 3 ) 国宝档案

1.鹰顶金冠饰(内蒙古博物院;战国)你好 我的对手游牧的草原相对于农耕的中原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意识。

草原民族的饰物上,动物是永恒的主题。

它们在匍匐觅食、在互相咬斗、在伺机而动,而鹰顶金冠饰更是以草原之王的威严,俯视着一切弱肉强食。

今天,当我们看着鹰顶金冠饰,是否能想起当年那些风一般来去的影子。

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

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2.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四川博物院;战国)战国春秋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

征战的厮杀与欢宴的音乐都隐匿不见,桑叶还在无声地生长。

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3.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战国)中国之声

4.木雕双头镇墓兽(荆州博物馆;战国)天地一角从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楚人的自由气质。

它轻快地存在过,存在于略显沉重的文明之中。

在古典时代,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们才可以在楚人的艺术中,看到丰富的自然形象。

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5.人物御龙帛画(湖南省博物馆;战国)天上见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帛画

~~~~~【秦代】~~~~~6.跪射俑(秦始皇陵博物院;秦)帝国的镜像地面上的秦朝已经画上句号,大地之下的时间,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这里的帝国没有终点,战士们等待着帝王的号令,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7.战国商鞅方升(上海博物馆;战国、秦)一升量天下度,用来计算长短;量,用来测定容积大小;衡,则是测量物体轻重。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始皇帝的诏书与商鞅变法时刻下的文字距离不超过两厘米,时间却相隔123年,意味着方升从一国的标准转变为天下的标准。

在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一个农民可以不识字、没有车,却不能不纳粮。

统一的方升,意味着统一的法度。

生活在辽阔土地上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

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8.秦始皇陵铜车马(秦始皇陵博物院;秦)图谋远方9.里耶秦简(里耶秦简博物馆;秦)秦朝县城那些事儿在正史之中,对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记载不足千字,而里耶秦简用近二十万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个三万七千多个从前。

这如同复活了秦朝的一个细胞,继而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

那时的小吏与平民,仍存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汉代】~~~~~10.南越汉玉(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西汉)有玉而安龙凤纹重环玉佩

11.霍去病墓石刻(茂陵博物馆;西汉)磐石之志马踏匈奴12.五星出东方锦护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织至今。

13.四神纹玉铺首(茂陵博物馆;西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14.熹平石经·易经残石(西安碑林博物馆;东汉)破碎与重聚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议郎蔡邕等人奏请校订儒家经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太学,以供勘误订伪,此举轰动全国,读书人纷纷前来捶制拓片作范本,不仅校对内容,亦学书写。

熹平石经全文以当时官方正体字写就,是汉隶成熟期的顶峰之作,在中国学术史和书法史上都堪称鸿篇巨制。

汉字历经演化,有繁简之别,有通假之异。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汉人早已用行动表明,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

石头冷硬,字藏深意。

它召唤着历代有心人,将残片从各处找寻。

如今我们已经收集到八千多个熹平石经文字,一片一块,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15.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山东博物馆;东汉)溯源定本16.长信宫灯(河北博物院;西汉)来自汉代的一束光长信宫灯是唯一已发现的人型釭灯控制光亮,这寻常的需求,被创造出超凡的精致。

在灯盏明灭、烟雾婉转中,我们见证前人的心意与考量。

17.素纱单衣(湖南省博物馆;西汉)云想衣裳18.二十八宿圆盘 圭表(阜阳市博物馆;西汉)周而复始 如期而至19.狸猫纹漆食盘(湖南省博物馆;西汉)漆盘上的喵星人君幸食20.象牙算筹(陕西历史博物馆;西汉)运筹张良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21.错金铜博山炉(河北博物院;西汉)烟云的计算在六朝以后的诗文里,人们习惯将山形的熏炉成为博山炉。

博山炉不再是香炉,而是视觉与气味共同塑造的微缩的海上仙山。

在山水意象通过绘画给人们带来想象之前,汉代的无名工匠们已将山的神秘,借以3D思维表达。

他们通过一柱青烟,连接两千年后的观者。

时间精密地计算着生命起灭的轨迹,烟云计算着万物呈现的声、色、形,计算着从这头到那头一念的距离。

22.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南京博物院;西汉)闪烁腰间的誓言

23.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国家博物馆;西汉)万物有灵犀描摹和形塑生命,大约和人类文明同样久远。

比血管更古老的河流流淌在比国家更古老的土地。

24.击鼓说唱陶俑(国家博物馆;东汉)唱响我人生

25.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东汉)天马行空

 4 )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 请注意查收

太太太好看了!!!

诙谐幽默的旁白,生动的绘画~国宝一下子活过来了!

金冠窥见对手的世界 壶上刻满战场 穿越时间的速度和轨迹 偷偷看一眼过去的文明和发展 侵染一下他们迷醉的时代 聆听曾侯乙编钟的悦耳 感受镇墓兽的威严 沉醉御龙永生的神秘 看到了楚人的文艺和自由洒脱 活得自在如风好不惬意看到大秦帝国的永恒 商鞅统一度量衡 感叹秦朝的发达又高级~可惜帝国沉埋 青铜剥蚀 始皇帝终究停留在他的旅途上了在里耶秦简里窥见浓缩的时代 秦朝一个小县城的百科全书里鲜活的生命与时光南越国的玉~有玉而安 玉衣上的红线脉络仿佛血液 跟他一起活了几千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汉的传奇 他的匆匆23年的生命仿佛为了汉武帝而生 成就霸业以后这位将军就赫然离世 一声叹息神秘的精绝古国 西汉四神铜镜 孔子和老子的相遇 素纱单衣里的蚕宝宝 秦汉文明里的天文学 漆盘上的喵星人 爐中虽无仙人 却显祥瑞的遗迹穿越历史 这里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也是你和你自己的相遇几段小动画 蚕宝宝随着进化越来越胖 再也吐不出气若游丝的丝了 说书艺人穿越了两千年不吃不喝也消除不掉的小肚腩也要长叹一句 减肥真难 不过还有一句经典的:你看到我开怀大笑 那是因为我很严肃看来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是因为对待其严肃所以流长穿越千年 还透着微光 如果我上学时候的每位老师都能如此教育我 如今我应该也有一番成就了哈哈哈哈哈

 5 ) 器物的记述

文物不等于随葬品,这些物件是当时生活的缩影,甚至像商鞅方升记录了变革,开启了一个时代。

文物本身就是情绪意志的具象,不需讲解太多,每一个细节清晰表露,看久了,我们便能自然领会。

透过陶土的指印、玉石的刻痕、斑驳的铜锈、闪亮的铭文、飞舞的漆饰、平静的木简、流淌的鎏金、交织的丝线,我们看见民族的荣耀,看见君王的心志,看见贵族对富足生活的珍惜享受、对沟通神明的渴望,看见人们不畏攻伐残酷奋勇向前的热血同时怀着安然于桑田生活的沉着之心。

我们看不到负面的东西,这些器物不会记述困境与失败,但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烦恼与私欲。

沉沦、隐忍、争鸣、重生,就要花一番时间去想象了。

精美锋利的剑却是由卧薪尝胆的艰辛岁月淬生,极尽纷繁的尊盘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工匠为孑然一身的贵族设计,华丽精致的纹饰之外是一片百废待兴、休养生息的平和气氛,拙朴粗犷的石雕更是刻录了名将灿烂的一生,丹顶鹤的翅骨被制成骨笛流转生命之音,与人共鸣。

从对斗转星移的凝望、对生命轮回的探寻,到对烂漫天国的畅想、对沟通天地的向往,到宣泄复仇的心志、威加海内的信念,到最终回归温暖生活的平静。

相伴这些器物,生活逐渐产生了宽舒的轮廓,并慢慢长成生命的形状。

四千年,人性全面觉醒。

生命无常,时间偷走了身边的美好,所以有了承载渴望、恒心的器物,伴随人们一步一步撑到无声的终点、静默的起点。

黯然中坚守,又是两千年,不强求有人倾听,但不会淡忘,谁都可以去聆听她的心声,记忆都已融入器物的灵魂。

此刻的文物,彼时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一件手工器物,凝聚了制作者的设计思考,更融入了时代的情绪与哲思。

壶身静默,却非无声。

岁月的厚重,天地的深邃,金木玉石的气息,彼时人们所思所向,应该再去博物馆里仔细看一看这些器物,才能体会。

 6 ) 第2季持续打卡列表

5分钟一集,国宝的今生前世,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回味无穷。

第2季列表如下,持续打卡。

1.鹰顶金冠饰(内蒙古博物院)2.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四川省博物馆)3.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4.木雕双头镇墓兽(荆州博物馆)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湖北省博物馆)黑地彩绘棺(湖南省博物馆)5.人物御龙帛画,t形帛画(湖南省博物馆)6.跪射俑ok(秦始皇帝陵博物院)7.战国商鞅方升ok(上海博物馆)8.秦始皇陵铜车马ok(秦始皇陵博物院)9.里耶秦简(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10.南越汉玉ok(西汉南越王博物馆)11.霍去病墓石刻ok(茂陵博物馆)12.五星出东方锦护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13.四神纹玉辅首(茂陵博物馆)14.熹平石经·易经残石(西安碑林博物馆)15.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山东博物馆)16.长信宫灯(河北博物馆)17.素纱单衣(湖南博物馆)18.二十八星宿盘圭表(阜阳市博物馆)19.狸猫纹漆食盘(湖南省博物馆)20.象牙算筹(陕西历史博物馆)21.错金铜博山炉(河北博物馆)22.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南京博物院)23.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中国国家博物馆)24.击鼓说唱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25.铜奔马ok(甘肃省博物馆)

 7 ) 文案收集

那时,草原上没有文字,历史,便由他们的对手书写。

——《鹰顶金冠饰》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木雕双头镇墓兽》星辰旋转天穹,山河蔓延大地。

人为重现的镜像拥有扭曲时间的魔力,镜子之外,肉身已经逝去,镜子中,士兵却被赋予恒久的人格和生命,他们抵御住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屹立在今人眼前。

地面上的秦朝已经画上句号,大地之下的时间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这里的帝国没有终点,战士们等待着帝王的号令,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跪射俑》统一的方升意味着统一的法度,生活在辽阔土地上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战国商鞅方升》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亦如闪电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头里的生命浮现出来,一块岩石刀刀划过,时间在它们身上碰撞,便镌刻出了故事。

——《霍去病墓石刻》大地的经纬纵横交叠,标识出山川和城市,坐标连接,足迹踏成道路,示意来处,遥指去向。

来自东方和西方的风,在每一个路口相遇。

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织至今。

经与纬,线与路,古与今,在沙海古道上,我们看到了你,也遇见了自己。

——《五星出东方锦护臂》汉字历经演化,有繁简之别,有通假之异,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

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熹平石经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后,历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经文定本,石碑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大载体,成为梳理传统文化的重要凭据。

——《熹平石经》孔子和老子,儒家,道家。

他们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它们交汇,它们奔腾,它们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礼仪之大,称之夏。

章服之美,谓之华。

素纱单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却仍然在影响着两千年后的中国人,它是中国服装史上的千古传奇,但又与今天的生活并无沟壑,因为,它就是属于中国人的自由浪漫的样子。

——《素纱单衣》木已腐朽,漆皮残存,时空仍在漫天繁星中延伸,太阳,不过这两千亿颗亮点中的一粒,天行有常,周而复始,如期而至,是为天地之信,以利万民,生生不息。

——《二十八宿圆盘圭表》在山水意象通过卷轴绘画给人们带来想象之前,汉代的无名工匠们已将山的神秘借以3D思维表达,他们通过一柱青烟,连接两千年后的观者,时间精密地计算着生命起灭的轨迹,烟云计算着万物呈现的声、色、形,计算着从这头到那头一念的距离。

——《错金铜博山炉》这伟大的盛世,同时包容过隐秘和张扬,或许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未央”和“毋忘”的是中华民族对汉文明的情感延续,汉代人的吉祥语也是历朝历代人们共同的企盼,在现代生活中仍然被沿用下来,穿越千年还透着微光,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敢说敢当,就当此生此世是梦一场,忠于内心,活得敞亮。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2021.2.1

 8 ) 呈现文明的另一种方式:回赠给超越想象的时代

第二季时间跨度是战国秦汉。

这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的诸侯国走向大统一的时代。

秦汉时代开创的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范式,以及创制的政治制度和形成的国家观念,奠定了后来两千多年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物质与文化成就,均达到了古代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其所创造的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史上至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

这个时代创造的文物,其类型之多、工艺之高、形态之美,超越了后世想象。

秦汉紧连战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许多制度得以创制并固定。

从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成为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底层基因。

秦代虽短,但以其超越时代的行动力,创造了一系列前无古人的制度与体系。

秦代留下的器物,兵马俑及车马器、秦简等,无不令后世仰望。

汉承秦制,其雄放昂扬的时代面貌、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为历史强音。

两汉总体安定的社会环境下,生产力水平很快达到了古代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表现在器物上,就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汪洋恣肆的创造力、大气磅礴的行动力,并且精巧的结构与流畅的线条能够并存。

这个极精彩的大时代,以超越想象的创造力,留给我们超越想象的文物。

制片方以有温度的专业、有态度的知识、有情感的信息、有意思的叙事,回望、重建这些文物的影像,让丰富多样、光华灿烂的战国秦汉文物,穿透历史,在今天熠熠生辉。

片子的技术与形式,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在国内纪录片界,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探索。

目前看,应该达到了“超越想象”的目标。

期待后续,也期待中国纪录片能够超越观众想象,越来越好。

 9 ) 国宝留言 持续更新(第二季)

文案太赞,继续记录,这些文字与国宝一样熠熠生辉。

第1集 鹰顶金冠饰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与融合中。

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

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你好,我的对手!

第2集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壶身静默,却非无声。

壶身可度量,却也无边。

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

征战的厮杀与欢宴的音乐都隐匿不见,桑叶还在无声地生长。

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第3集 曾侯乙编钟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论语》1978——2018 曾侯乙编钟发掘40周年 向考古工作者致敬!

第4集 木雕双头镇墓兽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

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第5集 人物御龙帛画死生为昼夜。

生死非人力可逆转,可它们又如春来秋往,昼夜更替。

这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暗示。

楚人对生命奥秘的探寻,幻化在烂漫的图景中,让那时的人们面对死亡时不再恐惧。

因为他们相信,死亡是为人之路的终结,却是成仙之旅的开端,事死如事生。

这样的生死观,影响了中国的后世千年。

生而为人,死后成仙,这才是完整的生命记忆。

而生死之间,应御龙而行。

第6集 跪射俑星辰旋转天穹,山河蔓延大地。

人为重现的镜像拥有扭曲时间的魔力。

镜子之外,肉身已经逝去。

镜子中,士兵却被赋予恒久的人格和生命。

他们抵御住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屹立在今人眼前。

地面上的秦朝已经画上句号,大地之下的时间,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

这里的帝国没有终点,战士们等待着帝王的号令,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第7集 战国商鞅方升统一的方升,意味着统一的法度。

生活在辽阔土地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

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第8集 秦始皇陵铜车马曾经最威严的人间仪仗,化作驶入陵墓的悲壮行伍。

陵墓之下,另一组车马整装待发,静候主人的魂灵。

帝国沉埋,青铜剥蚀。

从未启程的座驾,是否真的能够疾驰,到达远方。

第9集 里耶秦简在正史当中,对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记载不足千字。

而里耶秦简用近20万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三万七千多个从前,就如同复活了秦朝的一个细胞,继而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

那时的小吏与平民,仍存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第10集 南越汉玉玉,石之美。

玉比王字多一点。

即使身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湮没。

有了玉,便多了一点能与时间并肩的力量。

有玉而安,身体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

安住在对永恒的祈愿与向往中。

第11集 霍去病墓石刻石雕无声,荒野长吟。

这些拙朴粗犷的石刻,不同于后世的写实风格,是汉代艺术的杰作。

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

亦如闪电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头里的生命浮现出来。

一块岩石刀刀划过,时间在他们身上碰撞,便镌刻出了故事。

第12集 五星出东方锦护臂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制至今。

经与纬,线与路,古与今,在沙海古道上,我们看到了你,也遇见了自己。

第13集 四神纹玉铺首玉石,大地的精华。

当雕刻者把天上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雕刻在这块玉石上的时候,玉石又秉承了天象。

也许古人把它们想象成天空之门的铺首,即使在眼前,我们也需要仰望,四神遨游的天际。

这块蓝田玉上的四神安在。

这是一片碧绿的天空,奔腾、飞翔、盘旋、静默的四神,指引着地上的方向,也望向天外的世界。

第14集 熹平石经汉人早已用行动表明,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

石头冷硬,自藏深意。

它召唤着历代有心人,将残片从各处找寻。

如今我们已经收集到8000多个熹平石经文字。

一片一块,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第15集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二位先圣躬身互拜的背后是两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汉代人把这个场景刻在砖石之上,至于兆域之中,为的则是铭记和传承。

人类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

民族文化因铭记传承而绵延不断。

孔子和老子,儒家、道家。

他们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它们交汇,它们奔腾,它们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

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

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

第16集 长信宫灯看见这盏灯,仿佛能够看见被它照亮的时代。

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

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

她为灯而生,两手持握灯盏,向前投射光亮,身体是烟尘的容器。

想象着她的温度,如同感知到久远的温暖,光阴长短如灯火明灭。

控制光亮,这寻常的需求被创造出超凡的精致。

在灯盏明灭,烟雾婉转中,我们见证前人的心意与考量。

时间似光,生命如烛。

长信宫灯,带来灵动的光亮。

第17集 素纱单衣这些丝穿梭着经纬,也织就一个民族独特的气质。

礼仪之大,称之夏。

章服之美,谓之华。

素纱单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却仍在影响着两千年后的中国人。

它是中国服装史上的千古传奇,但又与今天的生活并无沟壑。

因为它就是属于中国人的自由浪漫的样子。

第18集 二十八宿圆盘圭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先民仰望星空,低头思量。

看似简单的初始,经过数千年积累数据,改进工具,人们探索宇宙运行的规律。

第19集 狸猫纹漆石盘君幸食第20集 算筹

 10 ) 文案无敌 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话

鹰顶金冠饰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

征战的厮杀与欢宴的音乐都隐匿不见,桑叶还在无声地生长,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里耶秦简那时的小吏和平民仍存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霍去病墓石刻一块岩石刀刀划过,时间在它们身上碰撞,便镌刻出了故事。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

素纱单衣 礼仪之大,称之夏;章服之美,谓之华。

击鼓说唱陶俑我是活在市井的民族精神,是高贵的隐士。

你看到我开怀大笑,那是因为我很严肃。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短评

历史则由他们的对手书写。在中原文明的记录中,匈奴被称为“猃狁”,“猃”即长嘴狗的意思。他们贪婪残暴

6分钟前
  • 失眠、
  • 还行

这种质量的纪录片再做多一百集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10分钟前
  • ~Rachel~
  • 力荐

华夏这几千年下来是灭了多少国啊。。。。。

14分钟前
  • 猫様
  • 力荐

文案不错,但是用到某些文物上却显得有点浮夸

16分钟前
  • 屿与汐
  • 还行

普及历史和文物知识,文案风趣幽默文采飞扬,这样的节目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短了太少了。敲碗坐等第三季。

21分钟前
  • 姚知不是雪
  • 力荐

被第一集的蜜汁人偶画风萌翻了,竟然是手偶!天哪,每集画风还都不带重样的

23分钟前
  • F
  • 力荐

文案满分、声优满分、制作满分,时间再加长3分钟就更圆满了。

26分钟前
  • 局外人
  • 力荐

还卖萌!!!

29分钟前
  • 憨大仁
  • 力荐

在腾讯上看的这个纪录片,说实在的并不能称为纪录片啊,感觉跟央视之前那些严谨务实的纪录片差很远,谈不上”良心”吧,姑且只能称为“有点用心”的片子,打个三星平衡下。

34分钟前
  • 是二爷吖
  • 还行

央视牛逼!!

35分钟前
  • 小熊YES
  • 力荐

广告

37分钟前
  • 还行

前三季看完,拍摄形式最有想法的是第三季,但是第二季文物的质量是高过第三季的

42分钟前
  • FWSWU-LLDAF
  • 力荐

第一集节奏有点怪,后面就还是熟悉的味道了~~·

44分钟前
  • Lilit
  • 推荐

你过来鸭!!!

45分钟前
  • 下辈子想当小狗
  • 力荐

每次看到好看的节目 就想打听他们节目组招不招聘

46分钟前
  • Squidward
  • 力荐

文案如诗,加之厚重的配音,就是享受。太舒服了,就像午后暖阳下那只躺在窗前的懒猫。9.3

4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如果国宝会草比

53分钟前
  • 朝阳
  • 很差

第二季的文案少了几分真挚,多了不少浮夸和卖弄,高开低走令人唏嘘。

56分钟前
  • 小白不胖
  • 还行

没有走下坡路!要一直坚挺吖!ps:给文案跪了。pps:旁白的声音,真是醉人吖!

58分钟前
  • 秦娥夢斷秦樓月
  • 力荐

跑步继续,从春秋战国已经到了秦汉~

59分钟前
  • 狂野文艺小仙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