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男性向作品改编以后成功被大众接受,原著争议比较大的师妃暄石青璇成功合二为一,人设融合比德芙还要丝滑,兄弟情亲情友情爱情线可以做到完美平衡居然是存在的,在没有被互联网资本把控影视文化的年代,编剧的自由度显然更高,人物没有简单标签化,没有因为言情而定位是纯粹的言情剧,双龙最早阴差阳错认识了傅君婥,练就了绝世秘籍,开局大男主设定,傅君婥又是美貌师父,如果按照大男主剧的定位,师父肯定逃不掉要和双龙来个三角恋,或者直接加入后宫,而港版改编直接升华到母子情,让观众更加可以接受,后面的几段剧情展开都非常好,又看过人物解析,原著更加精细,但是对比剧版翻拍,有限的删减是必要的,给编剧加鸡腿,当中最爱还是师妃暄和徐子陵的柏拉图爱情故事,要说柏拉图也是不对的,因为柏拉图原意似乎并非精神恋爱,但是徐师二人却是,徐子陵爱师妃暄真正做到了始于颜值,忠于人品,升华到灵魂相爱,两个人因为修道结缘,又以修道终结,难得美好,有人介意徐子陵的绾绾的春宵一梦,我倒觉得是徐子陵悟道的一部分,就和他坦言那样,他对绾绾只有怜惜并无爱意,于是也没有留恋,他坦诚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爱不止于肉欲,所以他爱师妃暄没有因为其他人或者事物而改变,于是才有了他陪伴师妃暄修道十年二人止步于精神恋爱的举措,徐子陵爱师妃暄不是勉强,师妃暄爱徐子陵也没有入魔,两个人中间从来没有第三者。
这部剧颜值真心高,林峯的寇仲,吴卓羲的徐子陵,唐宁的师妃暄,杨怡的李秀宁,胡定欣的婠婠,李倩的宋玉致,我喜欢的是婠婠和师妃暄,可以说是两种类型的女子,妖女和仙女,但是两人都深爱徐子陵,但是两人我更爱婠婠,她是那么的敢爱敢恨,绝不拖泥带水,出场就惊艳我,可能连她没想到她会爱上徐子陵,她说过:"爱你恨你,一生一世",多么洒脱,她是美丽毒辣的,也是聪慧诡媚的。
如果说师妃暄是出尘入世的仙子,石青璇是造物垂爱的清水丽人,那么婠婠就是淡妆素抹的精灵,她衣带如风,赤呈玉足,闪着黑瞳披着长发,如铃悦耳的娇笑淡淡的清香,让人难以忽略。
她是带着使命来的,但是却付出了真心,不知道子陵有没有对她动过心,我觉得是有的,哪怕是一刻。
很多人看到了婠婠的狠辣高明,却不知道她内心的孤独无力和坚强。
一直忘不掉那黯然转逝的眼神,只为情一现,若子陵可留下,哪怕是千劫不复,背叛师门又如何,其实婠婠一开始就是个悲剧,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只愿在下一段生命中,你可不再魔门复兴,不为天下如何,只为了爱人,调皮地说爱你一生一世!
多少理不清的恩怨纷争都随着那轻挥的玉臂随风飘去,多少道不尽的爱恨情仇也隐藏在心中成为了凄美的回忆。
别了,大唐!
别了,婠婠!
谨以此文,纪念多年前感动过我的爱情故事。
本文以TVB版本为准,不讨论原著。
闲暇之时,我偶尔会刷电视剧,除了刷热门剧集,还会重温一些印象深刻的老剧。
前段时间,忽然想起12年前tvb出品的老剧《大唐双龙传》好久没看过了,于是到网上找到资源后,每天晚上在家里捧着平板电脑刷个不停。
这个剧的拍摄质量非常超前,画面华丽,演员颜值高,武打特效动感十足,即使放在今天也不觉得它过时。
剧中的感情线是另一个亮点,寇仲和秀宁、玉致;徐子陵跟婠婠、师妃暄;李密和沈落雁……不同的观众喜欢不同的情侣。
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反派宇文化及与傅君婥、傅君瑜姐妹倆的感情线。
记得2004年《大唐双龙传》首播时,我还是萝莉一枚,对剧中主角的感情戏无感,却被宇文化及的痴情感动得哭成泪人,为他最终没跟所爱之人长相厮守而难过,还自欺欺人地编了一个同人文给了宇文化及和君婥一个美满的结局。
我觉得当年的自己很奇葩,看电视剧居然不喜欢主角的感情线,反而对一个反派的感情线看得如痴如醉。
12年后重温,原以为少年时代喜欢过的情侣而今会无感,没想到他们依然能打动我。
虽然不再像年少时那样为他们的悲剧结局哭得稀里哗啦,但依然会为他们感到难过、惋惜。
原来,有的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离去,不管过了多少年,曾经喜欢过的会继续喜欢着。
宇文化及与傅氏姐妹的爱情悲剧,印证了一句话——在错误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傅君婥英姿飒爽的气质,爱恨分明、侠肝义胆的个性令人着迷。
)【Chapter1】宇文化及VS傅君婥君婥在开头几集戏份很重,我第一眼见到她,就很喜欢她。
她是来自高丽的女剑客,高超的剑术,英姿飒爽的气质,爱憎分明、侠肝义胆的个性令我着迷,后来,发现宇文化及喜欢她,我很好奇他俩的感情会怎样发展,曾默默祈祷编剧不要写死她(起初我不知道《大唐双龙传》是武侠大师黄易的作品,以为是TVB的原创武侠剧。
原著里君婥确是在开头出场不久就死掉),也曾希望君婥能接受宇文化及,可惜最后未能如愿。
他俩因长生诀而相识。
君婥来中原的使命,是寻找适合修炼长生诀的人,顺便找机会刺杀杨广;宇文化及要抢夺她的长生诀,他倆每次见面都大打出手。
那一次,君婥要把宇文从扬州引去洛阳,顺便潜入皇宫刺杀杨广,途中二人交手多次,不知道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总之,宇文化及逐渐被这个个性倔强的高丽女子深深吸引了。
“难得遇上一个好对手,还是一个如此有个性的女子,我都很想跟她玩这一场追逐游戏。
”回到洛阳后,失去了君婥的踪迹,宇文化及回府,跟他弟弟说出了这句话。
从此,这个女子就住进了他的心。
及至后来,在皇宫遇上她刺杀皇帝,他出手阻止,双方又一场激战;他派人打听出她的行踪后,偷偷跟在她后面看她……可以看出,宇文化及对君婥越来越有兴趣。
我一直认为,第三集他跟君婥在树林中相遇,是他纯粹想见她一面,不是去抓捕她,否则,他可以带一大队人马半路拦截,不必单人匹马出现。
后来,君婥和双龙在宋阀的帮助下,坐了宋阀的船渡江避开宇文化及的追捕,在江中被宇文率杀手追上,双方一阵激战后,君婥逃走,宇文化及独自追捕她。
二人遇上海底火山爆发,一同流落一火山岛。
在火山岛那段日子,可以说是他俩这辈子最宁静的时光。
在那里,他们不必面对民族仇恨,不必面对各自的背景和使命,不必面对各种勾心斗角。
剧中没有告诉我们更多他们在荒岛期间发生的事,只知道,在荒岛的日子里,他们相安无事,没有互相算计。
原以为,他们的爱情或许可以得到一丁点好的结果,可惜,荒岛上短暂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并没有从根源上化解二人的芥蒂。
(好喜欢这个画面,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可惜太短暂。
) “不要用那样的眼神望着我,我不会欣赏你的。
”“如果你感受不到,又怎会知道我的眼神代表什么。
”“我很肯定地告诉你,只要一有机会离开这个荒岛,就是你我决战之时。
”“肯定?
我喜欢'肯定'两个字,为何你不敢肯定对我的感觉?
”“你这人真的很自负。
”“你何尝不是。
两个自负的人应该在一起,因为他们会惺惺相惜。
”那一次,他俩坐在崖边,望着眼前奔腾的海浪,他首次向她表露心迹,希望能扭转她对自己的看法。
然而,她的回答,每一句话都决绝无情,令人觉得她对他很绝情,无论如何都不会领他的情。
她真的不曾领过宇文化及的情?
非也。
他曾帮她找过食物,在遇上地震时救过她,这类事情发生了多少次?
说不想领他的情,其实不知不觉间已经“领”了好多次。
她之所以说出如此绝情的话,是因为,那些话其实是她说给自己听的!
君婥死后,她的妹妹傅君瑜来到中原找宇文化及报仇,被他擒获,他对君瑜说出了心里话:“当日在火山岛我曾问过你姐姐,如果我们不能离开火山岛,她会不会放下仇恨,跟我共度一生?
当时她反问我,问我会不会为了她放弃权势和名利。
其实当时她对我已经动情。
”君婥问出这个问题,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宇文化及在权势和她之间做一个选择,要他做选择的真正目的,是要给自己一个答案,一个“是否应该接受他”的答案。
她为何如此希望宇文化及远离政治?
这跟她的民族意识有关。
她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对入侵高丽的大隋深恶痛绝,她憎恨所有参与侵略战争的人。
宇文化及,被她认定是侵略战争的“帮凶”。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会爱上一个“帮凶”!
如果他不再为朝廷效力,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大隋老百姓,不再是侵略自己国家的“帮凶”,自己就有借口接受他。
君婥只是痛恨侵略高丽的大隋朝廷,却非痛恨所有大隋百姓(她能够跟仲陵二人结为异性母子并相处融洽,可见她并非把所有大隋的人当做敌人)。
然而,当时的宇文化及,没有听出君婥这个问题真正的“言外之意”,他只瞧出了表面的含义——君婥对自己动了心。
他雄才大略,有争霸天下的能力;当时的他,事业如日中天,怎会因为一个女人而放弃一切?
正如她不会为了他放弃自己的使命,改变自己的立场去追随他。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能要求对方去做?
“你会不会为了我,放弃权势和名利?
”她也许会觉得自己问对方这样的问题,真的好傻。
很多人都说她放不下民族的包袱,错失了他。
其实,他何尝不是因为放不下名利权位而错失了她?
两个人都有自己放不下的东西,两个人都如此执着地守着那样东西。
君婥和宇文化及,本来就是一类人。
宇文化及的选择,令她陷入了矛盾,在国家、责任与爱情之间徘徊不定。
很多人都说,君婥不愿意面对这份感情,其实她并非“不愿意面对”,而是“不知怎样面对”!
——你不愿为了我放弃权势和名利,说明我在你心里的地位不及你的权位,这样的话,你也不会因为爱我而放弃夺取长生诀。
你说你喜欢我,但我不知道你究竟喜欢我到何种程度。
既然如此,我唯有尽早斩断这段感情以免继续深陷其中。
所以,在悬崖边,她狠心地对宇文化及说“无论如何我对你都不会有任何感觉”,她这样说,不仅要宇文化及对死心,更要自己死心,不要再跟他纠缠不清,不要在责任与爱情之间继续矛盾下去。
这也可以解释,她被宇文化及失手打落悬崖之时,为何拒绝他的相救——她不想跟他再有任何瓜葛,从而令自己继续陷入爱情与责任之间的矛盾。
试想一下,假如君婥接受了宇文化及的相救,会发生什么?
宇文化及救了她,他就是她的救命恩人。
君婥是有恩必报的人,如果宇文化及要求她拿长生诀来报恩,她怎么办?
如果宇文化及拿她要挟仲陵二人交出长生诀,怎么办?
宇文化及说过不会杀她,这是真的,但没说不会利用她得到长生诀。
“为什么你不相信我?
”“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看到佳人决绝地拒绝自己的相救,摔下悬崖,他万分痛苦,望着她摔下去的方向发出这样的呼喊。
我觉得,他会这样问,说明他对君婥其实还不是很了解,他不知道她顾虑的究竟是什么。
“你会不会为了我,放弃权势和名利?
”不知道宇文化及后来是否想出了君婥问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后悔当初没有答应君婥……也许,他从没想过她会死,所以对她问的那个问题不以为然。
君婥跟宇文化及还没成型就夭折的爱情,令人唏嘘。
他们二人,郎才女貌、能力对等又相互爱慕,携手一生必能羡煞旁人。
可惜,命运对他们却十分残酷,他们之间有民族仇恨,有因“长生诀”而产生的对立,他们又是极其自负的人,不会为了所爱之人而改变初衷。
立场的对立加上二人执着的性格,注定他们不能长相厮守,也是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
他在政治战场上是赢家,她在民族大义面前的做法令人敬佩;然而,在情场上,他们都是输家——不是输给命运,是输给了自己。
如此聪明的两个人,在感情的问题上却不堪一击……君婥摔下悬崖之时,把自己的佩剑扔向他。
从此,这把剑经常被他拿出来作为怀念的载体。
见剑如见人,他就通过这把剑,缅怀已逝的爱人。
他跟君婥之间短暂的时光,也许被他回忆了千百遍吧?
他每次拿着佩剑想念她,眼里都流露出悲哀、伤感的神情。
能够看得出,他爱君婥爱得很深。
也许因为失去了,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对这个女子用情如此之深。
(君瑜跟君婥虽然一模一样,但在细微之处仍有不同的地方:君婥比较霸气,君瑜比较温柔。
)【Chapter2】宇文化及VS傅君瑜君婥死后,我原以为宇文化及的感情线到此为止,直到傅君瑜出现。
君瑜是君婥的妹妹,她来中原的目的,是要杀宇文化及为姐姐报仇。
她跟君婥是一样的脸孔、一样的装束、一样的性格刚烈。
宇文化及每次见到她,总忍不住说一句“你真的很像你姐姐”。
也许,他每次见到君瑜,会忍不住想起君婥吧。
她跟他多次交锋。
然而,她每次跟他对决都败下阵来。
一来二往,他对她越来越感兴趣,恨不得她经常来找自己报仇,他曾叮嘱她说“想报仇就回去练好武功,再来找我报仇。
”在一次她来找他报仇之时,他把她擒获,他以棋局为借口,把她带在身边。
他要求她跟自己下三局棋,三局两胜,她赢了,他就放她走。
起初,她巴不得赶快下完三局棋然后离开;到后来,当只剩最后一局棋没下,他故意拖延时间,只为把她留在身边更久一些;而她,居然任由他拖延,没有像之前那样催着他赶快下第三局棋。
在等待下第三局棋期间,不知道二人之间发过什么,她对他的态度从最初的敌对,逐渐变得温柔。
那次,她跟随他去攻城略地。
他的弟弟暗中布局想杀她,被他发现并成功阻止。
为了她,他不惜对弟弟动武,为的只是不想她受到任何伤害。
见到对方如此维护自己,她既感动,又充满了矛盾——她发觉自己居然不知不觉爱上了对方,却又以姐姐的仇来否认这个事实。
无论怎样拖延,第三局棋终究要下。
他故意输棋,让她自己选择是否愿意留在他身边。
他希望她能直接面对自己的感情。
下第三局棋之前,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只要她在自己身边的时间足够长,对自己越发了解,她就会接受自己的爱。
然而,他只猜对了一半——她的确对他动了心,却没有因为动心就忘记姐姐的仇!
更不会因为爱上他就放弃报仇!
在性格上,君瑜跟姐姐一样,都是个性执着、不会轻易妥协、原则性很强的女子;在感情问题上,君瑜跟君婥却有些许不同——君婥是在家国与爱情之间矛盾着;而她,是徘徊在亲情与爱情之间。
她狠心刺了他一剑,当做为姐姐报了仇,可是心里对他的爱却令她手下留情。
她为了逃避对他的爱,宁愿龟息做一个活死人,都不愿面对;一如君婥宁愿死也不愿他相救。
“我知道你不爱名利,不慕繁华。
宇文家族的江山已经交给智及打理。
从此,我跟你漂洋过海,隐姓埋名,去一个只适合我们两个人的地方。
在那里,没有家国的观念,也不必顾及世人的眼光……” 最终,他终于决定放弃一切,带着他所爱之人远离尘世,却已经晚了。
不知内情的寇仲以为他把君瑜折磨得半死不活,加上君婥的死,最终把他杀死。
当君瑜从龟息中苏醒,见到的却是临死前的宇文化及。
“我心里一直都有你”,她终于向他说出了心里话。
可惜,已经太迟了,一如宇文化及到后来才愿意放弃权势和名利。
如果他早点放弃权势和名利,君婥也许不会死;如果她早点承认自己对宇文化及的爱,宇文化及也许不会死。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正如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该放下的,迟早得放下。
只不过,早放下与迟放下,结果会不一样。
我们能责怪君瑜因仇恨而错失所爱吗?
不能。
杀姐之仇不共戴天,换了任何人的亲人被人所杀,都做不到因为爱情而放弃复仇,何况是君瑜这种爱憎分明的女子。
君瑜比君婥幸运,她跟宇文化及相处甚久,有足够多的时间了解这个人。
君婥不一样,她跟宇文化及相处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
君瑜比君婥幸运,她所爱之人最终愿意为了她放弃一切,这一点,君婥却没这个福气得到。
“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是一声叹息……”这句话,真的很适合他们。
对着《大唐》的电视剧,我是一如既往的嗤之以鼻。
子陵淡雅,寇仲霸气,锋寒冷冽,小白多情,清璇宁静,婠婠轻灵,落雁落寞,甚至乎杨虚彦最后一叹的落寞无奈,商秀珣的孤独骄傲,乃至婠婠师妹白清儿那种被婠婠掩盖了光华的不甘,我都不相信电视剧能够表现出来,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天下大势,那么多的欢喜离合,并不是不善大场景塑造的tvb能够驾驭的。
或许人都是有孽根的,喜欢一边好奇,再一边挑剔。
那时候,里面的人,除了少爷,我是一个不认识的。
我看到我一直不喜的师妃暄少了一份仙气多了一份稚气,漂亮娘成了和贞嫂的合体,美丽聪慧的沈落雁硬生生的嫁给了大叔李密,子陵多像一个跟班,没有了冷酷豪迈的跋锋寒,还有我我喜欢的小白和杨虚彦合并……数不清道不明……那时候,你出场,我看着漫天闪过的金光,你黑色的眼线在眼尾微微上挑,指间有叮叮咚咚清脆悦耳的复杂缠绕。
不相信这个就是书中只着白衣,不施粉黛,在清冷的月光下一蹙眉,一微笑就牵动无数人心的妖女婠婠,那个从不低眉,绝不屈服的绝代妖娆。
是的,我觉得俗气,还俗气极了,难道妖女就必须要浓妆艳抹,再布料极少?
可是,就像张爱玲说的:……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就从尘埃里开花来。
你便在我心中开出了花。
亲爱的,要相信,那绝不是编剧的功劳。
娇俏的粉、热烈的黄、清新的绿……在你身上如花朵一样绽放,你用颜色诠释你的美丽,你用美丽丰富了整个《大唐》。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你?
是因为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男人不喜欢妖女,而你是特别的那一个,试问我怎么会不喜欢你?
陵少,不如我嫁给你吧,好不好?
我叫做——徐子陵的女人。
啊,突然很惦记我的子陵,不跟你玩了,不过我警告你,徐子陵是婠婠的心上人,谁要伤害他,就是跟我阴暌派作对。
子陵,你别死,你千万不要死啊,你欠我很多还没还呢!
子陵,如果由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师妃暄,你会不会跟我在一起?
你不会放弃,我也不会放弃。
你错了,多情不等于滥情,我眼中只有子陵一个。
再痛也不及心痛。
虽然陪在你身边的人不是我,我得不到你的心,但曾经得到你的人,这已经让我记一生一世。
……书的结尾,十年之后,婠婠依旧赤足。
漫天大雪中,在跋锋寒、寇仲、子陵的眼前闪过一抹白影,没有对望,没有语言,没有字条。
电视剧的剧终,十年之后,你穿着成熟的紫色,脚下的金铃依旧叮咚,低眉颔首,眉眼间掠过知足的快乐,那一刻,你仍成就了我心中的婠婠,虽然你并非白衣赤足,也并非雨雪深处。
或许有一天,新拍大唐的时候,会有另一个女子,真正的身穿白衣,出现在双龙面前,笑吟吟的说:妾名婠婠。
但是,在我心中,我会一直记得有一个叫胡定欣的女子,演绎的那个不像婠婠的婠婠,一直那么美丽,那么勇敢。
时隔十年,再次重温这部经典的电视剧,越发能体会到当年TVB的武侠剧的功底。
小花小旦挑大梁演技在线,情节紧凑宏大毫无注水,除了特效差点没啥黑点。
就这紧凑的情节,搁现在大陆拍,怎么着都得拍七八十集……想说说四美,尤其是寇仲这条线。
寇仲和徐子陵一个至阳如火一个至阴如冰,一个野心莽撞一个淡泊名利,而两条线一在朝野、一在江湖,可能我更偏爱朝野这条线吧。
寇仲线1、李秀宁。
十年前我中学,初看时,四美中最心疼李秀宁(杨怡那时候绝对颜值巅峰),“烟花灿烂却易逝”的寓意也让我难受了好久,如今回头来看,发现其实秀宁并不需要心疼,她是个太通透的女子。
首先秀宁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初见面便帮助贫水相逢当时还是穷小子的双龙、在李渊称帝、柴绍没有利用价值之后的不忍都可以看出来,她的善良大气是天生的。
其次是秀宁的感情观,很多人觉得当年秀宁没有选择寇仲是因为误会,个人觉得不完全是。
诚然,当时秀宁和寇仲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寇仲初知玉致的感情,柴绍无意中毒害寇仲,都是导火索,但秀宁最后选柴绍,并不是被误会迷惑。
她一是不想辜负柴绍,二是不想伤害玉致,三是她对寇仲喜欢多过爱,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寇仲不靠谱啊!
寇仲的性格玩世不恭、冲动幼稚,很容易给人不靠谱的感觉。
看到玉致许愿的字条“寇仲玉致同偕到老”之后,对玉致开始怜惜,还藏起了玉致的纸条,谁敢说他当时对玉致没有一丝一毫的男女之情;而且寇仲的性格不羁难驯,追回并羞辱逃兵的事情就是个例子,他并未觉得自己错了,虽然会跟秀宁道歉,但不认同的妥协难道不会成为以后感情不合的导火索吗?
反观柴绍,一路以来甚至到他临死,都对秀宁一心一意,从善如流,心里从来只有秀宁甚至没有自己,心底里就觉得秀宁说的做的都是对的,这种情况下,秀宁选择柴绍,当时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优解(当然之前说过的三点也是考虑因素)。
正是因为是清醒的选择,所以大婚当日寇仲拿梁都来做贺礼后,仍然心无波澜得和柴绍洞房花烛,婚后一心辅助柴绍成为大将。
这些,三心二意的人是做不来的。
最后是秀宁的大气,秀宁的大气不止在政治上,也在感情上。
政治上,只身前往瓦岗寨求和、身陷孤岛毫不慌乱、丈夫身死孤身如敌营寻真相、心中确定柴绍非寇仲所杀后为避免两军交战自愿做人质,不得不说是女中豪杰。
感情上,婚后将柴绍从一个若不经风的公子哥培养成懂得攻城略地的大将,那种影响身边人的能力,几个人能做到?
寇仲最后找她摊牌说自己做了选择,秀宁只是初恋,是灿烂但易逝的烟花,只回一句”我终究是错失了”,然后便放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秀宁聪颖通透、从容大度,是真正的公主。
2、宋玉致。
从李倩的扮演上,玉致像个小家碧玉的假小子。
同为门阀小姐,玉致和秀宁截然不同。
首先是门第之见,玉致是完全没有的。
初见面就能和寇仲成为欢喜冤家,哪里有小姐的架子?
后期也从未觉得门第是她和寇仲的阻碍,可以说她对待寇仲从始至终都是平等的。
反观秀宁,秀宁不是势利的人,但她是有门阀之见的,只是希望能一起解决。
所以她一直希望寇仲成才之后再娶自己。
两个人都没有因为门第放弃寇仲,但形式和态度截然不同(如果作为一个穷小子,尤其是像寇仲那种盲目自信放荡不羁的,确实是和玉致更合适。
)其次是感情观,玉致的感情观很简单,就是爱。
这和她的家庭有关。
爹爹和哥哥对她宠爱有加视若珍宝,而且都是无心政治权势的人,所以她内心有爱也敢于追爱,无需考虑政治形势能够遵从内心。
秀宁从小就生活在想要争夺天下的李阀,李渊对她的爱比宋缺对玉致的爱差太多,再加上三个哥哥暗自争斗,这种家庭出生的人很难真爱至上。
在李世民和寇仲之间,能做到放弃雄才大略、对自己一心一意呵护备至的李世民,内心的爱得多富足才能做到啊。
这点上我佩服玉致,她虽然没有秀宁通透,没有秀宁那么明白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但是她一直遵从内心,单单真爱至上这一点,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真的秒杀一片。
最后是玉致的善良和付出。
为了爱情、为了姐妹之情,玉致一直在付出。
为了成全寇仲和秀宁隐藏自己的爱慕翻过来撮合两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为爱人做大闸蟹到手指破烂,在寇仲发狂伤人时用自己的身体阻止他伤害自己。
玉致一直敢于付出,不能说不求回报,但始终心甘情愿。
玉致单纯天真,是所谓的“每个人心里都住着的小女孩”。
说到这里,必须批一下寇仲的三心二意了。
通透的秀宁觉得寇仲不考虑,内心富足的玉致时刻怀疑寇仲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他在感情上是有多不靠谱?
虽然最后和玉致十指相牵,虽然临死前选择将玉致的鞋带在身边,虽然把玉致比做星星而秀宁是烟花,虽然我承认他最爱玉致,但是,个人认为如果不是生死关头,他还是会左右摇摆的……徐子陵线简单说两句吧,毕竟唐宁的师妃暄真的纯洁如圣女,扮相着实惊艳;胡定欣的婠婠颜值虽然略输一筹,但美艳作为妖女也够了。
徐子陵相对于寇仲,那真是靠谱得多得多了。
首先他自始至终都清楚自己最爱师妃暄,即使和婠婠发生关系,但内心始终如一,未再动摇。
徐子陵的内心稳重正直,是看尽人世情爱的妖女婠婠爱上他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师妃暄能大气到在徐子陵和婠婠发生关系后依然相信他、遇事还能找情敌商量的关键。
1,宋玉致。
玉致对仲少的爱没有家族包袱,是属于日久情深,属于冤家夫妻。
本来玉致可以和寇仲快乐过一辈子,但却为了成全秀宁和寇仲而选择放弃。
我觉得这除了无私以外,更多的是软弱,不自信。
不仅对寇仲屡次不自信(寇仲被冤枉时),而且对自己能否真正得到寇仲的爱也不自信。
玉致或许是最爱寇仲,最能为寇仲牺牲一切的,但却不是最了解寇仲的,至少和秀宁比就是。
2,李秀宁。
我讨厌所谓的家族包袱,一向以来我看的电视的主角十有八九能为另一半放弃所有,愿意和他私奔,远走高飞。
但是想深一层,现实中有多少人能为一个男人放弃一切?
何况秀宁不是一般的妇孺,她是睿智的女人,是一个林立于众多武将之中的女豪杰。
她背负了太多,她知道她的家族需要柴绍的支持,她宁可放弃追求真爱也不要陷家族于不利。
因此有情人不一定终成眷属,怪就只怪当时的寇仲穷,反观社会,不也是这么现实吗?
3,师妃暄。
很多人说师妃暄不够爱子陵,来是听她师傅说。
首先,妃暄记事以来,她只有梵清惠一个亲人,是师傅也是父母,加上慈航静斋念道的熏陶,你说这样的妃暄怎么能不处处顾全大局?
师妃暄是我在剧里最喜欢的女人,因为她超尘脱俗,美若天仙,气质非凡,凌然正气,不畏牺牲。
当子陵告诉她和婠婠发生关系,她问子陵会不会再和婠婠有瓜葛时,我看到了一个仙女也有凡心,让我觉得自己和仙女距离也不是那么的远。
妃暄整剧最漂亮的镜头第一是为徐子陵揭开面纱那一刹那,能把我的心融化。
第二是妃暄小鸟依人依偎在子陵胸前时,让我感到莫名的暖心。
我也是从这部剧开始粉上了唐宁。
4,婠婠。
我很同情婠婠,婠婠比妃暄更早看中子陵,但子陵就是子陵,什么事都一丝不挂,连感情事都专一如磐石!
但可能正因为这样的子陵,才值得婠婠为他受伤,为他改邪归正,为他做一切。
子陵的初夜给了婠婠一点都不过分,毕竟婠婠得到了子陵一晚,妃暄得到了一生。
婠婠在整部剧里的确很惹人喜爱,惹人疼。
我作为一个妃暄粉,唐宁粉,看到婠婠带子陵上雪山找妃暄时,我也很心酸,很心疼婠婠。
自己为心爱的人付出这么多,甚至不惜受伤唤醒自己的情敌,而最后结果却是让他们重逢,自己独自冒雪离开,一切只因太爱子陵,想让他得到他想要的,不忍心看他伤心。
婠婠对子陵的爱天地可鉴。
虽然林峰从头到尾的表演都显得有些青涩,但我仍是渐渐的喜欢寇仲,即使他在受过感情创伤成熟后常常就是神色凝重的面孔没什么变化,我仍然喜欢他多过徐子陵。
原因?
大概就因为,无论寇仲是先前那个张扬外向的穷小子还是之后侵城掠地差点入魔对感情举棋不定难下判断的少帅,都是个真实的人;而徐子陵,之前还像个人,自从认识了那个“大爱无疆”不食人间烟火的师妃暄,渐渐的就变成了“道士”。
也许,我还是喜欢实际点的事物吧。
电视的结局,真觉得不可理解,也难以接受。
没看过原著,据说原著的结局并不是这样。
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想把这个故事叙述成悲情得像《星语星愿》一样赚取观众眼泪的同时也希望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印象,但我觉得,顺着故事的逻辑发展,制造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实在有些牵强。
我简直怀疑玉致是不是得罪了导演,干吗非要给她制造这么多苦难还让她失去所爱。
相比秀宁的大家闺秀,玉致这样的小家碧玉,更像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个有爱也有梦的女孩,自然就更能比秀宁获得更多同情。
至于秀宁这样肩负国家重任深明大义的女儿家,毕竟还是少数。
我敬佩她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睿智,但并不欣赏她对待感情的草率行事。
从她对寇仲因为误会而选择嫁给柴绍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秀宁和寇仲的缘分,就如最后寇仲所言的烟花一般,惺惺相惜之后便消逝殆尽。
他们俩产生了交点,但终究只能平行前进。
缘分这种事,可遇不可求,你一生中对的那个人,只有那么一个,而寇仲,绝不会是秀宁生命里对的那个人。
可怜了我的玉致,心甘情愿的陪着寇仲戎马生涯,出生入死患难与共,对待感情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勇气和自信,碰上寇仲偏偏又对感情不是个爽脆人,那也注定要经历诸多波折。
只是在经过这么多风浪过后仍得不到完美,实在令人一声叹息。
寇仲的死十分之牵强,由此直接造就玉致终生的伤也更令人心痛。
人生何等之奇妙,就毁在导演那最后一张牌上,搞得明明阴阳相隔让人痛断肝肠,还偏要去营造得如此唯美浪漫极尽煽情,什么“你永远活在我心中”,都是废话,长久的思念,怎敌得过一个大活人笑盈盈的站在你面前?
至于师妃暄和绾绾及徐子陵,我不知说什么好。
一个是冰清玉洁的圣女,修道简直到了脱离人间的地步,连绾绾公然当面挽住徐子陵调情都可以一笑置之,对于这样的境界,我自叹不如。
仍是绾绾,魔门中人,可以为爱改变,勇敢大胆的追求爱,倒颇为符合现代女性的特质。
但她也令人惋惜,能得到徐子陵的人,却永远得不到他的心,唯有守着个女儿以寄相思,也是个专情之人。
这也没办法,谁叫那徐子陵天性淡泊世间一切,不要人间烟火唯爱柏拉图式精神恋爱,这是他的选择,又是一番境界,我们旁人参不透,也只能表示理解,尊重他的选择,替绾绾轻声叹息了。
电视其实前一半都并不吸引人,人物庞杂,剧情过短难以一一交待干净,不少硬切场面就显得十分之生硬与不合情理。
说到这儿还想起那个宇文化及,更是好笑,前面还趁傅君瑜龟息之际去杀了柴绍陷害寇仲,马上一转换就在河面上抱着仍在龟息中的傅君瑜作深情款款状,口口声声什么只要她醒来他就退隐江湖不再留恋名利云云,再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等着寇仲前来报仇,真是无语。
相信原著中的宇文化及在这一段里一定对其心理变化有所交代,电视里则直接省略只上结果,让人一头雾水。
不过一部有这么多人物和故事的小说能拍成这样也算不易,吴卓羲虽然到后来似乎其角色像是被有意弱化,但其扮演的徐子陵也能看出个究竟;而林峰虽然到后来几乎就一直是张严肃的脸,像是为了角色需要而有意收敛,弄得说话时嘴角都不太自然,但基于他越发凌厉的眼神和后面帅酷的扮相,也可以满意了。
只是现在想到星空下玉致抱着死去的寇仲那一幕,仍是无尽滋味在心头。
我可怜的寇仲和玉致,真想为你们平凡啊
没有看过原版书,但是就电视剧而言,这部剧也算的上TVB经典武侠剧了,当时真的是武侠剧的好时代,一波好剧如《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几乎每部剧都有一个男主,然后男主身边各色美女环绕,这部也是一样,不知道别人,但是我看这部剧的大部分原因就是这些美女姐姐,清冷的师妃暄,话说她戴面纱的样子真好看,一双水眸好像会说话,洒脱的魔女婠婠,典雅的秀宁,默默陪伴的玉致,最喜欢的就是师妃暄和婠婠了,要不她俩组Cp吧,哈哈
芦花满地,碧水寒潭。
没有飞鸟掠过的长空,终究藏不住我的声声长叹。
我常常离开那一掬黄土,遥望锦绣长安。
那里,有歌舞升平。
那里,有烟花灿烂。
满目苍山空念远,秋水难平故人情。
我的远方在哪里?
我的故人又是谁?
有时,我会忘了自己的名字。
只依稀记得,有人叫我“帮主”,有人叫我“少帅”。
但,我还记得她…… 我们相遇的时候,大家都很年少。
她偶然的转过脸,颔首微笑。
像一朵莲花在静默中开放,美的不染尘俗…… 就这样,我们认定了彼此。
她认定了我必成大器,就如同我认定了终有一日,她会嫁给我。
我最好的兄弟,陵少,他说他支持我,但他也笑我“白日做梦”。
我不这么想,人没有梦,还活个什么劲儿?
他那个师仙子,何尝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我知道她身边有个腰缠万贯的小白脸,那又怎样?
我一个草戒指,就气得他要下毒杀我。
这样的男人,实在辱没了她。
那一次,我们生死关头…… 那一次,我们千钧一发…… 那一次,我含冤莫白…… 每一次,我都问她:“你信不信我?
” 每一次,她都用清泉般的眸子望着我:“我信你!
”那么坚定,那么绝决。
我知道,这一生,我没爱错这个女子。
所以,我不曾想像,她口中的“如意郎君”不是我。
所以,我不能接受“就当我们有缘无分”的借口。
那么单薄,那么荒谬…… 以后的岁月,我一想起这个聪慧、高贵的女子,就忍不住心痛…… 她的家庭,给了她怎样的光彩,又给了她怎样的悲哀?
多少次潇洒的举杯:为我失去了她,也为她失去了我…… 尽管聘礼变成了贺礼,梁都,我却依然要打。
我说了要送给她,我说过的话,从来算数。
那一仗,我杀了很多人,他们的血染红了我的战袍。
狼烟四起,我闭上眼,仿佛看到她殷红的嫁衣在列列风中飘摇,凄美如斯…… 我骄傲的冷笑,那枚草戒指,我终究无福为她戴上。
还好,我的世界还有一个她。
她总是满不在乎的一撸袖子:“谁叫我们是兄弟呢?
” 然后一巴掌拍在我的背上,真不明白,她那么小的一个人,哪来那么大的劲儿?
她从来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有人指指点点,她干脆头一昂,嘴一扁:“我就是慕天席地,我就是放浪形骸。
” 我常常说她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
其实她会做菜,真的。
有一次,她帮我做螃蟹,结果弄伤了手。
我问她为什么,她居然告诉我“好玩儿”。
还有一次,她帮我做绿豆汤, 等不到我喝,居然要拿去倒掉。
我知道,她爱我,但是不敢告诉我。
她不会知道,我早已看到了那张字条:“同偕白首”。
真是个傻瓜…… 或许,从那一刻起,我无法再把她当兄弟。
我可以把那个意义非凡的梁都去送给别的女人,但绝对不能接受一段让她心碎的婚姻。
我做了这个危险的决定,她卷入了这场危险的逃亡。
命中注定,我们要相爱。
她告诉诉我,她义无反顾。
那么坚定,那么绝决。
我看着她,看到她不敢正视我是我眼睛。
我告诉自己,为了她,洛阳着一仗,我要打到底。
我赢了这一战,却输了她。
行之说:“去找她吧!
” 陵少说:“别让自己后悔!
” 我去了,见到她,还有她身边的他。
李世民,我见过的最轩昂最磊落的男子。
“想不到你有胆争天下,却无胆闯情关!
”如果不是他的这句话,我大概是要永远失去她了吧。
在她家里,她以为我倒在了“天刀八式”之下,她哭着问我:“为什么我每次想要和你再一起,你就丢下我不管?
” 那一次,我醒了。
这一次,却没有…… 但我给了她一个答案:草戒指已成为过去,我选了那双小百兔。
我要她为了这个答案,好好地活下去…… 她说:“以你的才华,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我说:“我会。
” 她叫李秀宁,很久以前,我答应过,要给她一个天下。
她说:“答应我,不要骗我。
”我说:“不会。
” 她叫宋玉致,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我就是她的天下。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那时,我叫寇仲。
那时,我没有遵守住任何一个诺言,但却真心真意的爱过…… 即使沧海桑田,红颜白发。
我依然不会忘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人星眸闪动……有人笑靥如花……
这部电视剧,看得我十分纠结。
本是多年前就看完的,却迟迟写不下感想文,直到最近偶然在贴吧看见一张图。
寇仲,李秀宁,这两个名字,最终还是没能写在一起。
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一次又一次的来不及解释,直到生生相错,直到再也无法挽回。
电视剧的结局,应是寇仲与宋玉致在一起,而我却不能接受,就像我同样无法接受徐子陵与师妃暄在一起。
喜欢的是秀宁,却看到她在李家身不由己的命运,坎坷一生,最终虽然是李家天下,她却失去了一切。
喜欢的是婠婠,却看到她为了那个男人甚至不惜背叛师门,放弃自己的一切只为讨他欢心,却只能看着他与另外一个女子,轻声道句:祝你们幸福。
而转身。
欲哭无泪。
一直记得寇仲初识秀宁时,他狼狈地摔倒在地,那个温婉美丽的女子对他伸出手来,从此,他再也忘不掉这冷漠的世间,有那一抹温暖的笑容。
不可否认的是,秀宁最初帮主寇仲与徐子陵只是因为他们二人身怀长生诀。
那时的李家,太需要招揽天下能人贤士,所以她助他们,为的是收买人心。
一个单薄的柔弱女子,却要用心计协助李唐天下。
身在李家,是秀宁最大的不幸。
李家的重担压在她的肩上,她不能如无拘无束的宋家小姐玉致那样可以自由地选择所爱之人。
秀宁太过于清楚自己的命运,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婚姻会被牺牲——即使她并不爱柴绍,她甚至会厌恶柴绍那种纨绔子弟的挥霍,可是她却不能拒绝柴绍,只因为李家要争天下,只因为柴家的财富,是李家背后最大的支持者。
所以,秀宁必须要求寇仲出人头地。
若没有秀宁,就没有少帅军,就没有今日的寇仲。
只是,今日的寇仲,已经没有了初衷。
很讨厌宋玉致。
她明知寇仲与秀宁相爱,她明明口口声声说秀宁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却还是要喜欢寇仲,还是要和他在一起。
可是,却如何能说她是横刀夺爱?
因为,是秀宁嫁于他人,是秀宁先选择放弃寇仲的啊。
心中满是苦涩。
秀宁做不到的,玉致都做到了。
玉致陪着寇仲打梁都,尽管这是给秀宁的礼物;玉致一直相信着寇仲,始终原谅他犯下的那些错;玉致从始至终都对寇仲不离不弃,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之后,他的身边,都是玉致。
正如电视剧最后,寇仲说的那样。
他与秀宁,只如同烟花般灿烂却转瞬即逝。
她是他最美的初恋,因为得不到才放不下,只是,他们早已经成为了过去。
说不清为何会喜欢秀宁。
她是一个女强人,她是有着野心的。
即使她爱着寇仲,她也不愿为爱放弃一切。
或者说,事业在她的心中,是占据着比爱情高的地位的。
或许是,这个骄傲的女子,这个不会为爱低头的女子,和自己那样的相似。
即使知道自己心里念的是谁,却为了那些权势,那些地位,那些成功,而欺瞒自己不去爱。
直到失去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愿意舍弃这一切和那个人在一起的。
只是,苦苦追寻的都是已经失去的,不珍惜的,都是得到的。
寇仲玉致~
渐入佳境,不断解锁新人物,但雷声大雨点小,结局石之轩的净化和侯希白的死太匆忙。唐宁的师妃暄非常惊艳,吴卓羲演不出徐子陵的智慧。里面一男爱二女的感情线恶心人。加一星给师妃暄的选角。
林峰脸真的大
这部片大家都说好看,可是我不咋喜欢,唯一的优点是tvb改善了场景来内地拍摄果然大气好多
人太多了啦,粗脖子和大脸盘真是天造地设,而且粗脖子看似没性格实则real淫家,仙女妖女基友三手抓,师侄姐姐讲话真可爱ಠ౪ಠ 虽然姘头一个丑过一个,也不妨碍观众觉得大脸盘果然自私自利渣天渣地,还有杀马特的hair style简直不堪入目,上位全靠军师的死忠,结局总算从哪来滚哪去
小学时候看的,当年的屁股让我难以忘怀·····
那个时候超喜欢林峰,现在就还好吧!
很明显林峰微调过了,这部戏和寻秦记可以做见证
开始很欢乐 后面就无聊了 我要是男的 这4个美女全要!!
林峰和吴卓羲也算是TVB当年力棒的双子星了,两个人的作品多且质量也都不差,要差也只差影帝桂冠加冕啦。
好看的。双男主双女主的线路很精彩还有很多支线人物很有看点。很少有能双主角的戏那么好看了
是不是一定要留下遗憾?秀宁你太傻了
童年回忆之原来我看过这么多电视剧,一概三星略过记录,那时候不喜欢这部剧竟然是因为觉得男主男二不好看!我擦,以前什么眼神啊,林峰呢~
师妃暄真的太美太仙了,一般情况魔教妖女会更吸引人,但师妃暄太美了。玉致太可惜了,不喜欢寇仲多好。
童年滤镜,师妃暄的人设不够好,全是被唐宁的颜值拔高。还是挺唏嘘的,形影不离的兄弟俩,还是得分开做任务,最后天人相隔。be的CP挺多的。
一分给唐宁,一分给胡定欣。
我一直就没相通徐子陵是脑子进水还是怎么样,为什么就不肯要婠婠?后来我知道了,原著里他就根本没和师妃暄那个傻姑娘搅和在一起,都是编剧惹的货。
超萌唐宁的哎!
说实话这片儿我看的很开心,42集一点都不煎熬,看的还很开心,虽然故事乱七八糟,看着他们拿着个玉玺非要叫和氏璧,哭笑不得,但是这片儿编排的还是很讨喜的,李世民非要找个看着憨厚老实的猪头来演,最后坏事儿都是他干的好人都是他装的。。。
剧情还是比较流畅的,没有啥弱智剧情,也没有感情线抢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