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国家,特别是1949之后不能有妖怪,不能成精,不能有鬼,不能吓坏了乖宝贝人民大众。
这给电影人在拍恐怖片时候提出了超高的难度,能让一个恐怖的鬼片,变成一个喜闻乐见的光明万丈的宣传社会文明和谐的大片太难了。
前几天看另外一个国产鬼片《恐怖电影院》吧,在一个痛骂的评论后面,编剧居然在跟帖,吐了大量苦水,说把一部恐怖片拍成光明奋进的励志片有多难,说拍完了,通过了,所有人和鬼都在哭。
好吧以上废话。。
本片还算可以,基本故事没怎么烂,特别是第三个故事,讲的很圆。
第一个故事,很老套的故事,不过结尾最搞笑,为了过审,真的很拼,而且找的圆的理由,居然是大家都是好人,也没有鬼,只有一个过失杀人犯,没死人,没鬼。
能体会你们的用意,在最后杀那个女人之前,是鬼故事,后面我们自己编好了,后面能理解你们过审的法子。
第二个故事,也是个老套,仿照了欧美鬼片,恐怖蜡像馆吧。
不过开始还好,后面讲的很乱。
最后,为了过审,用警察抓人这个法子,真是一赞,宣传了我们国家警察的高大上,光明形象必然过审。
内容嘛,在最后警察出现之前都是好的,最后还是自己编吧,我的看法是全死了。
第三个故事,有新意,特别是罗兰出现,虽然就是打打酱油,但非常提气氛。
故事内容略有新意,有点幻觉和现实交织。
在梦醒之后部分,虽然也是为了过审,找个光明结局,但还很圆,不错了。
所以,这个片子你们看的时候,一定要这么看,光明大反转之前就是结尾,光明大反转之后是为了广电总局。
文:赵猪印象中,叶伟民导演早在1995年就拍过一部《夜半一点钟》,在当时已经开始走下坡的香港电影市场异军突起,三段式的拼盘结构,短小精悍,意犹未尽的故事,很是让人眼前一亮。
隔年后,他又与马伟豪、钱文琦两位导演一起伙拍了一部《怪谈协会》,同样是三段式结构,却借由“怪谈协会”这个形式感串连起来,最后还吓了观众一跳。
总之在那几年,拼盘式的惊悚片在香港很是盛行,也有不少佳作。
2015年的《怪谈》仍然是由文隽和叶伟民这对老搭档掌舵,找来内地导演田蒙、咸旭初,以微信为题,同样拍出一部三段式拼盘惊悚片,虽然不可能象当年在香港那般放手大胆滴玩惊悚桥段,但是却也算别有新意,素质不错。
三个故事分别借用了微信里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三项功能,只算是引子,并不是什么生硬的植入,大概只是想借此善意地提醒一下如今痴迷其中的低头族们,不要因此忽略了身边更加真切的人事物,也算是切合时代吧。
整体而言,叶伟民导演的最后一段《漂流瓶》最完整,其实稍作修饰,尤其是假如放回当年的香港市场环境下,或许可以玩得更加尽兴。
并且其中因为一张许愿纸而招来横祸的设置,还有许久未见的“龙婆”罗兰,确实能勾起不少港片迷的回忆。
至于片中李治廷的身份设置为一名惊悚片剪辑师,因为工作关系,导致精神恍惚,时常出现怪异的幻觉的设定,倒也颇为奇巧。
咸旭初导演的《摇一摇》,讲的是一起艺术家杀人事件,创意有点《恐怖蜡像馆》的意思,美式B级片的套路结合光怪陆离的各种雕塑,还有废弃工厂的环境氛围,猎杀感很强烈。
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全知全能的警察是有点煞风景,邪不胜正的结局也让人只能呵呵,但是整个猎杀、逃亡的过程还是紧迫感十足。
尤其是那些栩栩如生的人形雕塑作品,结合故事内容来看,还真是让人因此对当代艺术产生了几分恐惧。
田萌导演的《附近的人》最贴题,也最简单,不过能够看得出来,导演和编剧有很多巧思,只是限于篇幅还有审查的缘故,最终没能完整呈现出来。
但是朱珠、冯文娟、杨洋、施予霏四位美女夜半时分在游泳馆里婀娜亮相,上演一场闺蜜撕逼大战的戏码,紧张感和香艳刺激感都足够。
此外,其实影片最后虽然因为审查的关系,确认了真正的凶手,但是隐藏的线索还是足够反转,另有玄机。
总而言之,在内地目前的审查制度而言,要想做出完美的惊悚片,理论上来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大家都只能戴着桎梏跳舞,但是至少无论是形式感还是故事创意,以及制作层面来说,《怪谈》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足以令人满意了!
2014年,文隽跟叶伟民联手打造的《京城81号》创造华语惊悚片票房新记录。
这说明在华语电影类型片的市场上,惊悚片并非是小众电影,在保证精良的制作跟出色的班底及具备说服力的故事基础上,完全有成为主流类型片的潜质。
新年伊始,老搭档再度联手,以老带新的形式,联合内地新晋导演 田蒙和咸旭初共同执导一部三段式惊悚电影《怪谈》,这部以手机微信中常见“附近的人”“摇一摇”跟“漂流瓶”等功能为载体个主题的电影将于1月23日登陆内地院线。
不管你是欧美恐怖片爱好者,还是日韩惊悚片的忠实拥趸,或者港式恐怖片的死忠,《怪谈》都将满足你一颗一探究竟的猎奇心。
众所周知,欧美惊悚片主要靠光怪陆离的色彩渲染跟紧追不舍的血腥场面吸引观众,而日韩电影擅长营造气氛,利用音乐及狭小空间提升观众荷尔蒙,港式恐怖片则更善于结合本土习俗,什么头七、还魂、许愿纸等等,总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跟习惯,让观众于无声处吓一跳。
田萌导演的《附近的人》 作为第一段故事,显然走的是日韩惊悚片的路子,平日里亲密无间的四个闺蜜,随着毕业临近,其中一个姐妹的意外身亡将维持四年的姐妹情推向扑朔迷离的深渊。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四个女人就成了撕逼的标准配置。
谁比谁的家庭出身好,谁比谁的人生际遇强,谁比谁长得好看,谁更受老师的宠爱......这些撕逼理由简直信手拈来。
这段故事的重点是亡魂索命,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从起初怀疑一个,到另一个,再到第三个......最后竟然应验一句老话:女人的心思你别猜,因为到最后,谁都无法清白的从这个香消玉殒的亡魂身边走开。
第二段由咸旭初执导的《摇一摇》则是十足的欧美恐怖片风格。
从日韩惊悚的胆战心惊到欧美恐怖的张皇失措,影片并未给观众太多的心理准备时间。
一个落魄的男画家阴差阳错的开始“偷窥”一个名声大噪的女雕塑家,从网络偶遇到暗生情愫再到发现其蛇蝎毒妇的真面目,一路追杀,一路逃亡,而最后脱下面具的凶手真面目更是令男主角瞠目结舌。
虽说受限于政策未能一路黑到底的风格多少让人有点意犹未尽,不过看完这段还是不由的让人对人体雕塑产生神圣的畏惧感。
叶伟民亲自执导,李治廷跟文咏珊主演的《漂流瓶》开场就是十足的港式恐怖片套路。
别的不说,就罗兰一个人坐在夜幕下路边烧纸这个场景已够很多人喝一壶,再加上之后类似《死神来了》的剧情套路,简直让人对李治廷的生死提心吊胆。
而最为关键也是李治廷百思不得其解的仍旧是文咏珊的心思是否跟自己不谋而合。
爱情依旧是个难题,而对于李治廷来说,猜不猜的到跟能不能活下去同样重要。
三段式的惊悚故事,其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很重要一点是关于女人心思的揣摩。
所谓女人心海底针,猜来猜去如果猜不明白,被这根针扎伤了,现实惊悚程度远远大于电影。
对于谈鬼说怪的事中国人历来极有兴趣。
且不说《搜神记》《镜花缘》就说清中期一部《聊斋志异》就不知道吓坏了多少人。
一生只出过一次远门下了一次江南的蒲松龄没有像徐霞客那样踏足千里游遍神州,却终身在一间破旧的书斋中构建了他的鬼怪天涯。
上起仙界九重天,下到十八层地狱阎罗殿,写有蛇怪、花妖、树仙、鸟灵,鹦鹉、柳树、乌鸦、岩壁都入了话,还兼写市井民情,偷天献祭的炎凉,以至于自成书后上百年至今都影响深远永不覆灭。
究其原因,都和《聊斋》中的聊字分不开。
聊就是谈,有闲谈就有闲话,有闲话就有流传。
因而,一个好故事想要被更多人喜欢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动作做在“谈”字上。
《怪谈》就是一部以都市奇谈为卖点制作的惊悚片。
这里面“谈”的自然是和都市人生活紧密结合的元素,偏偏这个谈前面还加了一个怪字,有意要把诡异迷乱的定义先提出来,让每个看电影的观众都预先期待,也算是定位精准。
既然是怪谈,都市乱象人生百态,怪字就要做得足够怪足够新颖,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怪谈》做到了。
第一个故事,女泳池离奇死亡事件,将视点放在了大学校园。
四个妙龄女生,一人离奇身亡。
友情、爱情、妒忌、阴谋,凡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校园关系都巧妙融入在这个十几分钟的短片里。
灵异事件发生定在“头七”,人人都有杀人嫌疑,死者又死不瞑目借尸还魂,连环追杀,让人在惊悚之余不由得为当下学生的复杂关系多了份担心。
看片过程着实被几场戏吓住了,也让它成为了三个故事中惊悚程度最高的一个。
第二个故事,女雕塑家神秘画像事件。
导演手法纯熟,运用偷窥、监视器、荒废工厂等惊悚片常用元素将一个女雕塑家的神秘和诡异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漂亮女人历来是人们的谈资,漂亮的艺术女则是谈资中的猛料。
编导有意设置了雕塑作品展览这场戏,虽现实氛围浓厚,颇像我们某年某月某日看过的当代艺术展,但是青天白日下,暗藏的阴谋和浮动的惊悚还是能让人隐隐不安。
最后男主角发现了雕塑家的秘密才真相大白。
最近几年,大都市多兴建艺术区,对于“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家生活的猎奇和他们工作室的探秘让这个短片成为了三个中最具都市气质的一个,虽然结尾难免落入俗套,但惊悚内核的新颖还是具有一定开拓意义。
第三个漂流瓶的故事相对于前两个来讲完全是港产鬼片气质。
经常看鬼片的朋友都知道,泰国鬼片拍宗教,欧美鬼片拍人性,港产鬼片则多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
所以,几乎毫无悬念的,鬼婆罗兰又带着她万年不变的鬼脸出现了。
当然为了与时俱进,男主用了当红小生李治廷,英俊的脸会让人以为自己在观看爱情片,但是总体诡异的氛围和多人许愿后离奇身亡的桥段还是极具有港片气质的,不禁让人联想起叶伟民导演九十年代曾拍摄过的《怪谈协会》。
印象中香港似乎一直是一个能够把鬼故事拍得像真事的地方。
港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宗教神鬼的迷信都为鬼片提供了真实滋生的土壤,也就难怪香港在短短二三十年里拍摄了不少叫好叫座的惊悚片了。
因而,第三个故事在这一点上沾了光,鬼魅的氛围极具代入感,加上有意营造的小太妹、女职员、剪辑师和饭店老板等多次聚会的场景,将“谈”的氛围营造出市井流传的意味,也得以成为三部短片的收尾之作。
《怪谈》的三段式结构虽然在鬼片中不算新尝试,但是结合当下结合流行的现代聊斋本身就非常讨巧,再加上又在岁末年关的档期内上映,也算是给喜爱惊悚片的观众提供了不错的观影选择。
只是,如果本片上映情况不错,不知道片方会不会每年根据当年流行短平快地制作《怪谈》第二部,说不定还会成为国产惊悚片新系列。
文隽和叶伟民这个搭档组合来内地拍戏,从《人在囧途》到《京城81号》,再到目前正在上映的《怪谈》,内地题材和他们既往经验合理碰撞发挥,作品也都做到鲜明的类型特色和不错的口碑。
具体到他们二人领衔,联合田蒙、咸旭初拍摄的《怪谈》,在形式上复制《怪谈协会》的三段式故事,但用当下社会热门的网络社交工具的三种功能做串联,做到有新意又信息量足,放在中国惊悚片的大环境里,《怪谈》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一部。
一部电影,品尝三种惊悚口味。
《怪谈》三个故事分别是,高概念的高校游泳馆美女溺亡迷局、艺术范儿的猎杀案和死亡许愿纸。
通俗地讲,第一个故事“身边的人”,提防闺蜜,小心引来杀身之祸;第二故事“摇一摇”,不要想玩一夜情;第三个故事“漂流瓶”,或许爱能驱邪?
楼主提示,尽管本帖极力回避剧情,但下文略有剧透,请没看影片的网友,审慎阅读。
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三个故事,这个故事散发的古早味,让自己回到二十年前看港片的日子。
而且故事中许愿纸变死亡通知单,又特别符合小时候听的恐怖故事的套路,你特别想实现愿望,又怕死亡与实现愿望一道而来,心里很纠结。
此段故事中,香港惊悚片符号式人物“龙婆”罗兰出现,立马又提升了惊悚氛围和对影片的好感度。
此段情节张弛有度,出场人物多,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清晰呈现,年轻人两情相悦又都张不开口的单纯情愫让影片的惊悚紧张的气氛里不时吹来丝丝甜腻,是一种很舒服的观影感受。
结尾作为最后一个填写许愿单的李治廷能否摆脱死亡魔咒?
影片给了一个震动又温暖的设置,也让观众在前两个故事杀人暴戾气中缓和一下紧绷的神经和情绪。
特别说一句,作为男性观众很喜欢文咏珊,在此段故事中,她演绎一名职场新人,单纯清新的感觉,她还年轻,在成长,如果继续演戏,看十年后,会出落得更有味道。
《怪谈》中耀眼新星不止文咏珊,在第一个故事中也有多位内地颜值高女新星。
田萌导演的“附近的人”中,施予霏、朱珠、冯文娟、杨洋四位美女深夜里在游泳馆上演“闺蜜大战”,主打青春香艳牌,这段戏的节奏也很快,始终让观众的心悬着。
颇为有意思的是,或许为了电影能通过,此段故事中的大学校园,被设置成南洋某大学。
相对于三段故事女性角色的各路女神,三段故事中的男性角色都是很接底气的。
第一段故事的大学义工黄明,是暗恋学姐的代表;第二段故事中男主演是吕聿来,这你就知道了吧,没错,他是个文艺青年,偷窥追逐年轻女画家胡然;第三段故事里李治廷,是个拼命工作的剪辑师,就是那些不善言语但敬业宅男代表。
请对号入座吧。
最后说一句,作为一部青春惊悚片,有那么多颜值高的美女和最后那个爱情驱邪的感人结局,就够了。
《怪谈》其实是三片合一,叶伟民、田蒙、咸旭初三位导演以微信中“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三个功能为题,讲述了三个怪异而令人悚然的故事。
“看不看得见,都在你身边”,在这个人人手机控的时代,将恐怖借由身边最触手可及的事物传递出来,真正做到了“杀人诛心”。
三个故事的恐怖风格又各有迥异。
《附近的人》风格张扬节奏激烈,一如影片中的台风天气,让故事在风暴中露出狰狞,音效与视效强劲而急促,如大浪袭来骤雨疾风,使人有溺水般的窒息感,每一次的血液循环,都带来巨大的痛感。
然而在故事布局上,《附近的人》其实更注重悬疑和推理的跟进。
故事从一起游泳馆意外死亡开始,受到亡者召唤的三人黑夜赴约,却遭遇“三人成凶”的质疑,谁是凶手,需要有人抽丝剥茧,一点点揭开事情真相,然而究竟谁才是布局之人与入榖之人却无从得知。
这里面看似故布疑阵,但涉及到对日常的细致观察和灵敏感知,从凶手最开始如何制造意外死亡,到以奇谋让凶手自动跳出,都需要经过精心策划。
《附近的人》也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我们看来也许只是一句无心之语,但对身边的人,却犹如利刃。
当然,也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我们可以对手里附近的人甜言蜜语,为什么不能对身边的人,温柔一些宽容一些?
《摇一摇》则有着文艺范儿的暴力与惊悚,这部片子的风格少了激烈的音效刺激,但因为视觉上的冲击,显得更为沉重,在这个故事中,因为女主角雕塑师的职业,观众看到大量表情狰狞凄厉的人物塑像,那些充满痛苦扭曲变形的人类表情,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恐怖的画面。
这个故事由偷窥而起,穷困潦倒的美院毕业生在摇一摇的搭讪中,与知名雕塑师的感情互相暧昧递进,然后在猎杀中走向恐怖的极端——恐怖不是从一开始就进入主题,而是经过铺垫的,一点点展现端倪,观众提前主人公感受到危险的存在,感受到恐怖的降临,你知道前方充满危险,你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入其中,你比他们更恐惧。
尤以最后的翻转,更是将人性的变态刻画的淋漓尽致——每个人都有正常合理的外在,但内心世界,岂能是过客随手摇一摇就能进而窥探的!
经历了前两个恐怖片的疾风骤雨与沉重变态,《漂流瓶》仿佛也得以让观众的心能得以休憩调整,因为叶伟信的缘故,《漂流瓶》带着浓郁的港产恐怖片的气质,也因为李治廷和文咏珊的缘故,这个短片是成为最唯美最具青春质感的恐怖故事。
“龙婆”罗兰的出现,让影片也开始显现港式惊悚的威力——每个被丢人人海的漂流瓶,都写满了最赤裸的欲望。
从职场搞笑到生活中的巧合再到死亡阴影造成的恐怖,影片不急不躁,配合着李治廷和文咏珊的爱情步骤,一点点进行编排推进,直到一夜之间所有人离奇命殒,恐怖被瞬间推至顶点,刚刚得到舒缓的情绪,再次被攫取收紧,提心吊胆担心所有美好都是镜花水月。
马云说人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漂流瓶许愿纸上的每一个活生生的欲望也是如此初衷,只是实现后,万一有鬼呢……
《怪谈》:手机附体,微信缠身乍看这部惊悚电影《怪谈》的名字,你可能会有点儿懵,不能从字面的意思直接揣摩出这部电影究竟想要表达的“梗儿”在哪儿。
其实《怪谈》它并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很有心的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并且由田蒙、咸旭初以及叶伟民3位导演共同完成。
这3个故事它们都是围绕着有关手机功能的内容而展开,冠以导演的不同风格,再间以表现形式的差别,打了一出惊悚组合拳。
相对另两位导演,叶伟民导演在恐怖惊悚电影类型的影片中,这几年一直保持着绝对良好的票房战绩,一部《京城81号》取得了成功的4亿票房,可谓是稳坐国产惊悚类型片的头把交椅,相信很多观众来看《怪谈》也是本着叶伟民导演的名号来的。
与《京城81号》有所不同的是,《怪谈》的故事基础更加接地气,它三段故事的主题全部由手机微信进行衔接,从“附近的人”到“摇一摇”再到“漂流瓶”全部以微信的功能作为框架来构思的故事。
当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熟悉的操作软件配以三个故事的讲述形式,就会轻易的被带入,让人从内心对于这部电影有种惊悚的刺激感以及对于电影充满好奇的渴望带来的恐怖感。
随着这三个故事的慢慢推进,好似一种递进般,从第一个故事最血腥、暴力以及恐怖到第二个故事开始增添悬疑性以及神秘感,再到第三个故事看似惊悚但加入了浓烈情感的融入,以及更多的富有哲理性的内容,让观众在逐渐体验着这三种风格迥异的故事中过度,心情也会像乘坐了过山车般起伏不断。
其实由这三个故事串联起来的《怪谈》,在表现惊悚的方式以及等级上都做了细分,3个导演在讲述的中心都是围绕“惊悚”这个点,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截然不同。
由田蒙执导的第一个故事《附近的人》,表现惊悚恐怖的形式简单直接,粗暴见效。
4个大学时期游泳队的好闺蜜,在毕业时的一场大赛前,其中一个游泳成绩最好的女孩离奇溺水死亡。
故事就是围绕这个女孩的死亡而展开,到底是姐妹之间因为成绩竞争的厮杀致死,还是另有其人故意为之,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悬念。
但影片用极具表现力的形式,女尸、血腥、暴力、尖叫等一些列惊悚电影中常见的场景以及特效在不停的渲染着气氛,始终制造着恐怖的效力,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比起第一个故事,由咸旭初执导的第二个故事《摇一摇》在表现恐怖惊悚的形式上,明显就要含蓄的多,以悬疑以及神秘案件的形式制造惊悚的氛围,不失为另一种惊悚片的拍摄手法。
第二个故事其实是围绕着一个案件来表现的,本是一个事业有成,才华横溢的美女雕塑家,但她内心中却充满对于男人的恨意,表面上利用自己雕塑家的身份伪装,其实是个疯狂的杀人狂魔。
在她工作的秘密工厂中,在分批的肢解、虐杀着一个个被她勾引过来的男人,把这些惨不忍睹、面目全非的男人肢解后再做成一件件真实、生动的雕塑品。
用变态,极具重口味的形式表现着残缺的人性构成的悬疑惊悚因素,不得不说看过之后,心有余悸。
第三个故事《漂流瓶》,是期待已久的叶伟民导演执导的,它与前两个故事相比,从明星阵容的可看性到导演对于故事的构思以及结构的调节来说,是整部电影三个故事中完成最好的一个。
故事的逻辑性颇强,而在表现惊悚的形式上用的是深入人心的方式,就是直接探讨人性内心的。
故事的发生地也有别于前两部,发生在香港,李治廷和文咏珊领衔出演。
其实它讲述的就是人性中贪婪、奢望的寓言故事,用直击人性对于利益以及贪欲背后的思考,来营造出富有港式惊悚片,表面深沉内心不寒而栗的观感。
其实,香港的惊悚电影早就有了成熟而丰富的套路,但在内地的电影院线上映,又要面临诸多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的创作有如戴着镣铐跳舞。
比如本故事中的重要角色鬼婆,若在纯粹的香港惊悚片中就一定要有更多的表演,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刺激,但回到这部电影中,导演对她的使用浅尝辙止,只使之成为一个情节和情绪转换中的连接人物,但与此同时,电影将爱情线进行了放大,亦能冲淡全片的惊悚和恐怖色彩,至少李治廷和文咏珊这一对金童玉女的组合还是非常可人的,未来可期哦。
对于以往的恐怖惊悚电影来说,剧本创作的苛刻条件,以及表现形式上的严格要求,其实是给这种恐怖惊悚类型片以足够的难度以及打击。
涉及范围有着严格的要求,情节合理外加结构缜密也是对于这种电影的基本要求。
所以其他恐怖惊悚类电影,一个故事创作起来就已经相当费劲了,而这部《怪谈》却不惜辛劳的一下子做了三个,诚意之作足以见得了,我相信这三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以及恐怖的表现形式的作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半夜11点多去电影院,相当于包场看的恐怖片。
不好看,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大学四年同窗的一个女生在游泳池里被她的一个舍友不小心杀掉了,然后一位爱慕她的男生和她的舍友合计用闹鬼的剧情抓住那个杀死她的舍友。
第二个故事:一个女雕像艺术家在荒郊野外买下一个废弃工厂,在工厂里折磨杀人来进行艺术创作。
第三个故事:带有死神来了的味道。
男主得到一个婆婆的6张许愿纸,他和朋友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愿望,没想到都一一实现了,但在愿望实现之后却都死掉了。
男主的愿望是和女主拍拖,当他知道要发生什么那时候,再犹豫要不要拒绝女主。
≪怪谈≫,个人认为,现在一众国产惊悚片低级无下限的情况下,就只有文隽监制的算是还有点良心,每次都有惊喜。
故事有三段,以及三个导演。
第一个典型的校园悬案,第二个后窗混搭恐怖蜡像馆,第三个是很常见的灵异题材;合三为一不仅展现不同的风格,也都围绕了同一个主题,巧妙结合。
总之,值得一看。
叶伟民等三位导演联合执导的《怪谈》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影片围绕着的就是人类的贪欲,电影分为三个故事,很有创意的是,故事的名字都和微信功能有关,三段故事的名字分别是:“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
每一段故事都有惊悚骇人的氛围,但是在获知真相之后,最可怕的其实是人类的贪欲。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关系发生极大的变化,虽然面对面坐着,但大家更喜欢低头看手机用微信交流。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人们的貌合神离。
在“附近的人”这个故事中,一所高校的游泳健将在游泳池遇难,虽然没有明显的谋杀痕迹,但大家有点怀疑遇害者身边的几个好姐妹。
这个故事给人以很真实的惊悚感,只要是从大学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会有感触,一个系里面很要好的几个女同学,往往在几年的感情之后很容易闹翻,而且都是日积月累的一件件小事。
“附近的人”这个故事中朱珠是主要人物,她与剩下的两位姐妹一起祭奠死去的好友,但同时也在调查好友死亡的真相。
导演通过悬疑设置,让观众在是否有鬼的谜题中不断猜测,当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最终的真相也足够令人骇然。
《怪谈》是一部很手机联系很紧密的电影,每一个故事的主题都是人与人通过手机交流,但逐步走向黑暗的深渊。
手机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还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让人们的生活不再枯燥。
但是,当人们通过手机交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各类的贪欲,从而逐渐走上歧途。
《怪谈》的第二个故事“摇一摇”就直接走向了暗黑范儿,惊悚程度比第一个故事加倍,而且这个故事里面的死者更多,导演把人类的贪欲放大。
吕聿来在片中饰演的小画家因为色欲而接近一名女雕塑家,但这么高冷的女雕塑家背后总是有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从“摇一摇”这个故事来看,故事里没有真正的好人,每个人都是被欲望所驱使的。
导演的表现形式比较大胆和直白,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人贪欲过剩最终就会被贪欲所吞噬。
好戏总要在后头,《怪谈》的第三个故事“漂流瓶”由叶伟民执导、李治廷主演,影片在香港取景,讲述一名电影剪辑师的离奇遭遇。
看这个故事,很容易看到过去港产恐怖片的风格,这也是一个惊喜。
目前国产恐怖片的大多都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2014年的《京城81号》算是国产恐怖片中的优良产品,这部电影也是叶伟民执导。
《怪谈》不同于《京城81号》,影片更侧重于年轻人的生活,特别强调手机可以让人们的生活产生剧变。
看《怪谈》中就能看到很多生活中的影子,《京城81号》是个比较独立的故事,与观众的生活不会走的那么近。
作为恐怖片的《怪谈》在创作上又找到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国产恐怖片能够坚持提升,即使空间有限,但真正好的恐怖片,是不一定非要看血腥暴力和妖魔鬼怪来助阵渲染的。
三个故事一部片,《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纯属国产味道无感,只有叶伟民和李治廷文咏珊的《漂流瓶》有港片的味道。
除了罗兰,简直就是无可救药
果然不能对国产的惊悚片期待太多,故事凌乱不说,故弄玄虚的,特别乏味
第一个故事不算差。第二个故事个人非常喜欢,氛围做的到位。最后叶伟民拍得真是好。
这个片是大陆恐怖片的经典啊
叶伟民可以给大陆精分片当范本了
了来咯里ill啦考虑
第一个故事纯女表,中间的有点路子,港产的故事马上把分数扳回。凯光哥一如既往的龌龊爆表
绝对不是那种卖弄假鬼怪的低级恐怖片,是一部集犯罪、血腥、变态、梦境等元素的纯正惊悚片,聚焦都市年轻人的内心欲望,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是一次值得鼓励的尝试,不论是尺度还是故事完成度都甩了国内同类型影片好几条街。
三部短片,串起剧中人的多舛命运。惊悚之余,不乏港式旧电影的温情
如果只有第三个故事会更好
就是讲鬼故事呗
恐怖片
本来就1颗星星的,最后一颗故事立马拉高到3颗星,不论是剧情还是演员。
前两个故事是认真的吗……
李治廷和文咏珊没什么CP感 不过文是真好看
文隽的作品从来都不会让我失望,文隽是国产惊悚片唯一的一丝希望。
因为限制问题,除了第二个故事以外,都拍得委屈死了,第一个故事好像硬伤太重了。
真是算给国语恐怖片观众洗了洗眼睛。类似于泰国恐怖片的段落式各不相关的故事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好看程度程递增趋势。真心值得从头到尾完整看完。第二个故事算是恐怖故事里的经典小段子,看着真人版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不错不错,要是再出2就好了。
第三个故事稍微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