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昭有篇文章:《人格的形式感》,讲的很好:“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魅力,可能特别多时候就是一个形式感。
一开始你要与别人不同,能够被从人海中辨认出来,这时候别人是反衬你的背景。
之后你要让那些关注你的人感到你有内容可以被阅读,故事讲起来里面有曲折,包裹抖出来里面有惊喜。
这时候你自己要做自己的反衬,你要够丰富,够复杂,甚至够矛盾。
传说中的性格张力,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吧。
”“对比和曲折通常更能吸引人,对凡夫俗子来说,没有转折没有起伏的东西让人无法深入,感到乏味。
”这也是为啥“闷骚”通常比较招人喜欢:表面普普通通波澜不惊,但是往里面一走一看,碰到一个与外表截然相反的丰富的世界,“对比和曲折”让人感到有趣和新鲜。
《广告狂人》正好可以这样解读:剧集表面上平淡无奇,第一季看下来都没感觉到啥惊喜,但是慢慢地,跟着编剧一直走下去,你看到了丰富的角色设置和无数的别有意味的细节,一个表面上还比较保守平庸实则暗流涌动一切蠢蠢欲动的时代。
闷骚的《广告狂人》讲述了一个闷骚的六零年代,让人惊喜异常爱不释手。
剧透警告最近看的这个剧,广告狂人,属于时代剧,时代氛围营造自然没话说,这是这剧一向为人称道的,但现在发现它的剧情设计也很赞,因为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是被这剧的慢节奏闷到了,看了八集就弃剧了,这次撑了下来,把第一季看完了,看到季末一集确实感觉像别人说的那样,有一种大幕拉开的感觉。
当然第一季也有很多亮点,比如佩琪的广告词第一次被采用的时候,在办公室外的走廊里走着走着突然小跳了一下,表现她小小的得意也是神来之笔。
现在看到第二季的第八集,觉得这集相对其他集来说水平较高一些,除了整个剧都有的优点外,在看这集的时候突然感受到了“真实感”,感觉不仅是时代氛围营造的很真,连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很描写的真实。
就比如这集的唐夫妇俩吵架,贝蒂在上一集就已经知道了的、唐可能有外遇,也知道是跟谁,但她不是马上就发作了,而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气都不顺,直到唐的几位同事一起来他们家里聚餐,发现唐的啤酒广告的创意的灵感是从她身上来的,这引起当时一群人的欢笑,她觉得自己好像受到了嘲笑,在餐后才“借题发挥”,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很符合我印象里的生活逻辑,女人大多都像这样,不会在生气的事情上直接针锋相对,而是网上说的“事过去了,但feeling还没有过去”,一直攒到找到一个机会时才发出责难。
其实不是光女人这样,男人有的时候也是这样 的行为逻辑,都是不经意的。
贝蒂接着还是抛出了问题的核心,她挑明给唐说知道他有外遇的事情,唐的反应也很经典,他说:“你都知道什么?
”,男人的思维,首先要知己知彼,知道她有什么要什么,下一部才对应的能做出反应,做出解释什么的。
另一边,佩琪的故事线也让人唏嘘感叹,未婚先孕有了孩子,孩子的爹还不知道,他们已经绝无可能,自己家庭的社区的教堂来了一个年轻帅气的神父(汤姆·汉克斯的儿子饰演),看起来两人也是情投意合,都希望跟对方有进一步的接触,却有一个嫉妒的姐姐,她的姐姐也是已婚有了孩子,却以爱自己妹妹的名义在告解的时候把佩琪的情况告诉了这个神父,给这一对挖下无形的鸿沟。
这二人的隔阂不光是在爱情上,还在宗教上,佩琪实际上是不太信教的,而且不止在基督教里未婚生育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
佩琪从秘书升职为初级广告撰稿人实际上也是女性地位崛起的一个主题,在当时还普遍是男权很强的环境里是很困难的。
《广告狂人》这部剧主要讲的不仅仅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纽约广告人的状态,讲述当时的广告是怎么诞生的,它的用意还有很多,它还在讲当时的“办公室政治”男男女女的在职业上的合作与竞争,更重要的是它还讲述女性的生活状况,展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表现女性职业地位的崛起。
剧中唐的老婆贝蒂的戏份就很多,她代表的是当时的家庭妇女的生活状态,职业妇女的代表就是佩琪,整体来看那个时代似乎对女性不够尊重,不够友善。
看这剧的时候你会很同情当时女性的待遇,同时又很希望她们的境遇能够改善,就好比佩琪,我就很希望她最后能混出来,在一群男广告人里获得不卑不亢的一片自己的位置。
其实力荐或许只适合喜欢广告或者说与广告有关的受众.几乎每一集的结束导演都用"拉镜头"淡出,每一次结束我都要呆在屏幕前一阵子.的确,这片子不适合每个人,尽管它加入了很多感情吸,可是对于热衷于悬念,美女,性,暴力,科技...的人,这绝对是超级无聊的片子.美剧在中国的影视学院派看来,绝对也是嗤之以鼻的.(那帮吃饱了的家伙)可是我真的是被片子电到了.时代的背景,细节的处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香烟包装,都让人觉得服.你可以说它是商业片,不过他更像是现实主义的陈述,不过有绚丽的包装.美国的广告是生机勃勃的,诱惑的,兴奋的,性感的,可谁又能想象其中的痛苦和无奈呢?看着中国广告畸形的发展,再看看MAD MAN里广告人的经历,只能说,梦不能做太多,现实点还是好.PS,废话一堆,能坚持到这里的说明你也很无聊:P
S2-12Duck: Good creative is important,but it can’t be running the show.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tied to creative’s fantasies of persuation.Don: Gentlemen, I sell products, not advertising. S3-01Don: Men want her, women want to be her.Peggy: Even if that’s true…Don: It is. I’m sorry if that makes you uncomfortable.Peggy: Well, you know if we were making a movie or a play, we’d be embarrassed to do this. It’s phony.Don: You’re not an artist, Peggy. You solve problems.Leave some tools in your toolbox.
刚刚看完《广告狂人》第二季,准备先搁一段时间缓一缓。
《广告狂人》是我看的最慢的一部剧,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看的慢,一集50分钟我差不多要看两个小时,动不动就要停下来想想,或者截图,或者就是单纯地被震撼了,心服口服地发呆。
第二个原因是有时看完会去贴吧写帖子聊聊。
但是有时候越写越没把握,因为感觉自己够不着边,不知道自己很多时候理解得对不对。
这也是为什么看了很多美剧之后,这部剧在我心中一直还是没法超越的经典。
因为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某种意义上经典和观众同样重要,因为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作品和自我的一个激荡,召唤出内心真实的自我。
比如你会怎么样去解读这个世界?
你对生命是悲观还是乐观?
你为什么会觉得林黛玉楚楚可怜、仰人鼻息?
所以你是不是忽略掉了很多东西?
是不是你对人的理解就到了那个层次?
同样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读出什么样的Mad Men。
你为什么觉得Don又正直又虚伪?
你为什么看到主人公厌恶年轻人就说出“保守主义”这个词语?
你为什么看到Peggy的进取就想到1960s’的女权?
这是编剧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吗?
又或许这只是你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只是你自己的小框架?
这就是你没有认识到的你自己。
所以我要感谢《广告狂人》,它让我深深地自我期许,也深深地自我警惕,不轻易让自己模糊、让自己粗糙、让自己想当然耳。
广告狂人的主人公Don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广告业被称作“工业界的摇滚乐”,这是一个需要艺术气息的行业;与此看似矛盾的是,Don是一个efficient、self-interested的男人。
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人不可以没有工作而心安理得。
正式凭借这种信仰,他才努力工作得到现在富足的生活。
但是这些在许多人看来很不屑一顾。
Don当然会怀疑:这种步步为营,小心谨慎,随波逐流的利己主义,这种中产阶级奉为圭臬的生活准则,是不是很荒谬?
可是这正是自己现在过的生活。
这种身份危机贯穿了这部剧的始终。
当然Don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并且有自己的一套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这套道德体系某种程度上很虚伪:它鼓吹自由,却是极致的利己主义。
唐很诚恳地承认,自己也不知道生活到底会变好还是会变糟。
我们看到的只有一种虚无,你承认或不承认,困境就在那里等着你。
这是尼采说“上帝死了”后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社会摆脱了神权与蒙昧,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可是当我们在为自由欢呼的时候,世界却也不再由统一的价值来支配了,人们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颠沛流离。
于是,我们用努力工作,用寻花问柳,用各种刺激的方式去寻找energy,其实也就是寻找生命本身。
这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困扰,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宿命,——当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生命的意义,生命实际上就没了意义。
我印象非常深的第一季第12集,在尼克松和肯尼迪选情胶着之夜,公司的员工们趁着库柏、斯特林和Don都不在,开了一个疯狂的晚会,人们接吻、打闹,男员工追着女员工然后掀起裙子来看内裤的颜色。
然后,平日里文质彬彬的人们爆发了空前的情欲释放,这间麦迪逊大道上的办公室像极了N个街区以外的花柳巷。
可是,当Hildy裸着身子从Harry身上爬起来时,看到的只有疲惫。
像这种狂欢派对Don是从来不会参加的,这是他身上保守的一面。
Don作为这家成功的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几乎是个完美的男人形象——英俊,多金,有才华。
可是从剧集开始到现在,唐其实没有真诚地对待别人过(除了面对子女的片刻)。
他总是优雅地点燃一根香烟,皮笑肉不笑地让你陷入他的陷阱。
如果你是他的客户,你就会乖乖地掏钱了;如果你是他的情人,你就会乖乖地陪他上床。
这种人格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剧中也有非常漂亮的交代。
当然,我们可以把一切归罪于他不幸的童年,可是他每天回到家的状态又给自己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什么?
也许诓客户是迫不得已,但骗老婆就百口莫辩了吧。
无论多么喜爱这位男主角,都无法否认,他虚伪,自私,负心凉薄,绝对和“君子”二字沾不上边。
所以谁又做错了呢?
似乎每个人都是弱者,各有各的不幸,都在小心地过自己的生活,努力把真挚、柔软的一面隐藏起来。
在肃杀的纽约城生活,似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到了富足体面的生活,却又失去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就像Betty说的,鸵鸟一样掩盖失落、愤怒与不甘。
当Betty握着小男孩的手倾诉苦衷时,观众只能感叹,生活啊,它真是太绝望了。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身边没人看过这部剧,找不到人聊,就觉得知音难觅,挺可惜的。
总而言之,《广告狂人》很值得一看,推荐给各位。
评论中有人称MM为“冷静型焦虑”,很欣赏这个概括,准确,而且现代。
还有人说“讨厌剧中的每一个角色”,而我感受到的是对每一个剧中人深刻的同情——MM是如此现代,以至于每一个Mad man都可能是今天的你我。
Don与Peggy是剧中的一对阴阳面。
他们各自焦虑着。
综观两季内容,Don的生命是被动的,他一生中真正抓住了舵的时刻只有两次,一是参军,二是换身份牌——还有一次千钧一发:第一季中Racheal真正唤起了他的核心,但也因如此,他失去了她。
他对自己的生命无所适从。
他的人生观是(至少部分是),it's your life, you live on with it。
因此,他一次次落入任何向他示好的女人怀里;因此,他无数次不负责任地逃跑、消失。
而Peggy则是主动的那一面,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她现在所有的一切。
总地来说,二者都是很有力量的人。
Don有强力却无处安放,他不会照料他的灵魂,力量就这样溶解了;Peggy的力量也许不如Don那么强势,但她的核心明确,可这却使她用力过猛,仿佛永远绷着一根弦。
——这两个面合在一起就是“冷静型焦虑”,无声无息,却随时可能崩塌的脆弱的现代灵魂们。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MM的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提出了现代人生命中那难以言说却瘙痒难耐的问题,而且一步步追问下去,一次次剖开它——艺术家的手法不在蛮强,而在锐利。
首先,编剧把Betty塑造的很成功。
看这部剧有一种老式机械钟的感觉,虽然有不合时宜的地方,但因为设计太精巧,做工太精美了,还是如此引人入胜。
Betty是个狠人。
她的外貌,言行举止被妈妈塑造成一个精致如洋娃娃的淑女,但在心理上,她有疯狂,坚定和自信。
对小男孩儿的妈妈直接扇巴掌,直接拿猎枪射杀威胁过自己孩子的邻居的宠物,安慰被丈夫背叛的闺蜜。
Betty她不是傻子,何况don出轨的手段并不高明。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甚至包括Betty的闺蜜,那个Betty当作姐妹的人。
但是她一直选择自欺欺人。
视而不见。
但是她的身体很诚实,感情的空虚,对自己生活失去了控制的时候,人不是想要性,就是想要食物。
Betty记得妈妈的嘱托,所以她想要性。
也许她不是想要性,只是想要亲密。
很明显,don把她当成妻子,也尽到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做到了相敬如宾,但是他并不信任自己的妻子,也从未在意过妻子最在意的—体面。
他只在意自己的体面,但是不包括妻子的。
可以在取生日蛋糕的路上消失,对妻子厌恶继母冷眼旁观。
在他的眼里,妻子只是一只金丝雀,一只小猫小狗,会疼爱也会喜欢,但是不会依靠和尊重。
Betty感受到了所有的,她不快乐。
可是她似乎不应该不快乐,一个帅气多金,会给女儿做娃娃屋的男人,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可是,真的不快乐!
Betty想通过心理医生的嘴告诉老公她知道他出轨了。
其实,有一种奇妙的感觉,Betty做不了模特时,她明确知道真实的原因,可是她太体面了,她说了Don想听的话。
Betty也许因为太在意了,才会小心翼翼。
有时候Don有点太无情了,所以才可以柔情似水浓情蜜意。
感觉他谁也不爱,他爱的是妻子赋予他的完美家庭拥有着的身份,爱嬉皮士女孩儿对他男性能力的渴望,爱犹太女商人给他的特属于女强人的平静强大和例外。
爱是克制,克制的是自己的欲望。
很值得让人思考的剧,讲一个男人的生活、过去及周遭。
第一季直至第二季中都对don很无好感。
他的拒绝逼死了自己的弟弟,仅仅是害怕真相会毁了他的生活。
而他的生活里又有什么?
为了仕途迎合jimmy的老婆,承认自己“can’t feel a thing”却不曾拒绝她的一个要求,直到再一次“献身”时被jimmy老婆无意间提起自己在外的名声,提醒了他这个自己明明意识到却不敢面对的现实,这段关系才结束。
他为什么让jimmy老婆不要说话?
因为他厌恶这样的自己。
去加州又邂逅21岁是少女,自己一身的问题也抛去不管就投身香艳,却不知同时自己的老婆又怀上第三个孩子,束手无策,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
看这部剧我一直都不知道don追求的是什么。
他在捍卫的是自己的名声?
业界精英,公司创意天才,利用女人达成生意却是明眼人如cooper可以看出来的,也是圈内人如jimmy老婆熟知并也想来尝一尝的。
他在捍卫自己的家庭?
他却从不告诉老婆自己的过去,一心向着工作跟老婆很少交流。
Betty每次向他表示自己的疑惑或恐惧时,都被他简单粗暴的对待,说我工作很累,你干嘛还要来给我添赌。
他从不曾去想是自己对自己生活和过去的隐瞒和拒绝沟通造成了betty的不安全感。
Betty也是年轻漂亮的少妇,丈夫却在外面香艳回来后对她无甚激情,无人可沟通,无人赞赏,甚至要通过邻居9岁小男孩和马场的将要结婚的男子实现内心的满足。
你可以说她是虚荣的,但我眼里更多的是同情。
Don表现的貌似什么事都从不失手,但是自己的生活却一团混乱。
我从不把他归为成功人士,相反,他是可悲的。
转折——在roger sterling 遇到婚姻危机时跟don的一番谈话时,don建议move on,roger就结束了25年的婚姻。
此时我以为don真的做更多的傻事,直到他去加州见了真正的don draper的老婆anna。
零碎的闪回让我看到了也有真情的don,他初识betty时的甜蜜,刚开始找工作时的青涩和热情。
或许人许多丑恶的一面是被社会塑造的,也或许我们真的需要经常回到原点去体会珍惜的意义。
我发现,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朋友其实是anna。
他也曾有责任感,他provide for anna生活的一切,betty父亲生病时他也想要陪伴在旁边。
第二季的结局是温暖而光明的,但一个人的一生绝不只这么简单,让我们来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对于Peter向Don通风报信一事虽然能够理解,但对这种做法绝不认同。
有人说是因为之前Don表达了对Peter的认可,所以Peter的立场发生了转变。
但是从观众的视角就可以轻易地看出,Don是在说谎,说自己信任Peter根本就是在给自己的不告而别找借口。
Don的离开哪里是因为对Peter完全放心呢?
Don是在受到年轻女子的诱惑下离开的,既没有和Peter打招呼,也没有留下任何交代,甚至在自己住的酒店都没有办理退房手续,更没有去拿自己的行李,这分明是一次任性的出走。
在出走的那一刻,他心里哪里还有生意和公司?
他哪里还是一个合格的公司合伙人?
而由于Peter的告密,Don做好了对抗Duck的思想准备,在会议召开时给Duck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导致了Duck出局。
Duck进公司以来做错了什么呢?
Duck向创意人员传达客户的想法不对吗?
Duck要求开除Freddy不对吗?
一个会在上班时间尿裤子的人真的还适合留在公司吗?
分明是Don一直习惯了我行我素,所以对Duck的存在感到不适和抵触。
从剧情来看,Don对业务人员(Acccounts)一直就没有好脸色,希望业务人员屈服于创意人员的意志。
Duck要求创意服务于业务或者客户想法的理念根本没有错。
Peter本人也由于自己的告密,错过了直接上位Head of Accounts的机会,甚至在第三季开始后还不得不和Ken共同担任联合Heads。
我为Peter感到遗憾,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幼稚,轻信了Don说的信任他的话,另一方面是他在Don的长期冷脸和淫威之下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症,为Don的一句廉价的口头表扬而沾沾自喜,导致错过了自己提前上位的机会,也让自己在Don面前永远处于下风。
如果我有机会和Peter对话,我一定会告诉他,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去看别人的脸色,你只需要在意自己。
《广告狂人》这部剧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1960年代美国的广告业、生活、职场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具体状况。
每一集基本都没有BGM对氛围的烘托,但只要将思维投入其中,你会发现这部剧远比粗略看上去那么精彩。
我目前追完了第二季,在这里写下第二季各个人物的剧情梗概,既是对这一季的一个复习,又是推测接下来的故事会如何发展。
Don Draper是绝对的主角,但总体来说确实也是个渣男。
作为他们广告公司的创意总裁,原本爱情事业双丰收,每天有时间精力还在外面当“鸭”泡妞,但是由于一个嘴臭明星向他妻子Betty揭发Don与他老婆间的暧昧关系,让Betty陷入绝望。
虽然Don演技满分,坚决说自己没跟那人媳妇上床,但Betty一怒之下让Don搬出了自己家。
后来在一次出差中,Don的身份背景更为明确——原来当年当兵时他的原名叫Dick Whitman,在一次事故中他的队友Don Draper被炸死,自己却怂得吓出尿。
后来他以Don的身份领取了莫须有的士兵勋章,隐姓埋名背井离乡。
他出差回来后世界观大变,Betty在得知自己又怀孕了的情况下更加绝望,睡了一个没名的小伙以报复老公,接下来却释怀了,告诉Don她怀孕的事并让他回家。
Peggy Olson因为出色的广告创意而被提拔为合伙人,但她却将以前和Pete Campell乱上床而怀孕生下的孩子悄悄藏在母亲家。
在她短暂的因自己怀孕而生的气消去后,Peggy表现出了其超出常人的广告创作能力,本来一开始在会议中完全被当做《隐形人》的她,在自己的努力和其中一人的离职后终于证明了自己,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和尊重。
从一名本来无名无姓的秘书,直接晋升为了团队的重要一员,甚至在Don不在期间她都成为了事实上的创意总裁,Peggy的职场生涯实在值得我们敬佩。
而在个人生活中,Peggy生完孩子后身材重塑,而因为其升职,气质也变得更为庄重美丽了。
她受人的指引,不再低声下气,抬头正面面对Pete以前对自己忽冷忽热的态度,在最后一集不再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拒绝了他的“安慰”。
她目前唯一的不足就是无法正面面对她自己的孩子,为此教堂的神父多次引导她都无果。
从麻雀变成凤凰,希望在下一季,Peggy能够变得更完美吧!
Duck Phillips本来只是一个配角,但是他这一人物形象实在让人难忘。
作为跳槽来的客户总管,不像60年代的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他因前妻戒酒,习惯保持至今,一眼看上去,他其实是个好人。
他在工作中一直得被笼罩在Don Draper耀眼的光辉之下,即使自己献计献策最多,好处却全被Don占去,自己一直默默无闻。
终于,在Don出差后,他向Sterling提出自己的升职,却被果断拒绝。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破釜沉舟,提出想要让本公司与另一公司合并,在得到同意后,他直接晋升为了公司总裁,对Don有了种趾高气昂的态度。
还好Don当初因足够的信任没有被签署公司合同,才使得其免受Duck的管控。
在此情况下,Duck十分生气,重新喝起了酒,Lost his temper,导致在第二季终,他的人设垮掉,被观众讨厌了。
Pete Campell在这两季纯粹就是个妥妥的混蛋。
在职场上,他白来野心,即使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够也还是要理直气壮地索要更高的职位。
并在同事因自己身体原因出丑时,大声嘲笑他,并向上级告状,让他被迫离职,当Peggy生气的质问他时他还理直气壮。
在家庭里,他完全不懂得安抚因身体原因不能受孕的妻子Trudy,即使她想要领养一个孩子,Pete也生气的拒绝,声称自己躲在舒适区里爽得不得了,凭什么改变现状。
在社会中,他泡妞不长眼,全“靠下半身思考”,事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根本不考虑家里悲伤的妻子。
相比起渣男主角Don,这个人完全显得更渣。
之后,他也会像Don一样,得到应有的惩罚。
除此之外,这个剧的配角塑造得也相当成功。
Joan Holloway性感无比,魅力四射。
但在外人眼中,甚至是在自己丈夫眼中,她也只是个“花瓶”。
作为秘书,她也想像Peggy一样在公司中谋求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却完全不被人理解。
有一集,她的裙子勒得她肩膀都红了,但她还是得照样穿上,实在令人心酸。
Roger Sterling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是这个剧的段子手,他一开口说的话似乎就可以成为语录。
但他的家庭生活却也不圆满。
他对妻子Mona已然麻木却也有了二十几年的婚姻关系,即使他也和Don、Pete一样有多个外遇但他也还是从未抛弃Mona。
直到他遇到秘书Jane,他话不多说就以一个很随意的理由为了Jane而跟Mona提出离婚,这一举导致他因打官司而使经济上有了困难,又使他不得不变成渣男。
另一个创始人Bertram Cooper存在感不强,但通过对他的镜头我们知道他并不是个有污点的人,但是人老之后记忆也变差了,他不会记得自己曾经炒过某人鱿鱼,最后在大势所趋之下,在精神麻木之中,他也只能无奈的签署条约,使Sterling/Cooper与另一个公司合并。
在对这部剧的第二季的回味之中,一不小心已经写了这么多的文字。
但是作为如此精彩的一部电视剧,我认为它值得我花功夫去细细品味。
接下来的季数仍然保持高分不下,那我相信,靠我的毅力,追完这部剧那是没问题的!
慢热剧
绝对不是我的菜,第四集果断弃,虽然男猪脚很帅。。。。。。。。但是还是受不了这种慢热的剧。。。
比season 1 有突破~~~
闷骚极品。
男主老婆真是太好看了,女主实在是一言难尽…
中产阶级焦虑、中年危机、酗酒、人与人关系间苦涩的裂痕、在出售产品而不是出售广告—那是一个关于已逝时代的传奇。
剧是好剧,可是真的看得很疲惫,负面情绪一直在叠加却找不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3.5 渐入佳境,但最后几集感觉……um不太喜欢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Peggy为啥跟Pete能看对眼呢大概因为野心和渴望的共鸣吧,Betty的心机和婊性在马场艳遇里暴露的很彻底,所以人性是真的复杂
5分钟一集的节奏,弃。
虚伪的如此相像
plain
冷静焦虑型的剧集,现在终于找到了。在这般萧条的境况下,对着镜子照照五十年前的自己。恐怕当八零九零后的学生走出校园无处可去自宅自在的时候,才能壮大出如此庞大的剧本写作队伍,才能制造出好看且过目难忘的剧作来。等着我们。
人物刻画的速度终于起来了,在漫长的一季铺垫之后,这部剧的味道才终于出来。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情节推进之上极为精心的人物描绘,大量的视觉细节,几乎脱离任何道德判断的非阐述式事实呈现,如电影般精致。
一月真的不会演戏、一只精致花瓶。大胸秘书演的好。
Give your man time to grow up and be mature. Sometimes we just need time to think about our life, to figure out what matters to us.
business is business,family is family,life is life,so loneliness is loneliness
果然還是沒有什麼廣告。peggy仍是那麼招人嫌。嗯。
这是女性视角的走向共和吧..."片面根本是欺诈"...
=3=DON你这个无耻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