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剧时间夸度较大,主时间线从1918年至1992年。
相关人物众多,哪怕只有几个镜头的串场角色也是关键。
如果没看懂建议进度条往前拖,把当下情节缕明白了再继续,不然越来越迷茫。
女主Kirby是六年前一件恶性案件的幸存者,她的人生也从那一夜开始发生改变。
报社记者Dan在做一件凶杀案的报道,Kirby在这个案子里发现了和自己案件的相似之处,决定追查下去。
故事一开始就悬念叠起:Kirby像一只易受惊的小白兔,短发黑衣目光闪躲,就差把“惶恐”两个字挂在胸前。
她有一个大本子写满了关于前一天的所有细节,因为她身边的设定在不断变化,她甚至不能保证下一秒是否还是熟悉的环境:比如办公桌在她离开时还在漏水的管道底下,回来后就换了位置,家里的宠物一直是Grendel,但从猫变成狗。
最初只是一些细节,再后来她的人生出现断裂:公寓换了楼层,打开门后同住的妈妈不见了,而自己已经与报社同事Marcus结了婚。
大家雀跃地祝福,Marcus包容体贴,而自己作为当事者之一只能慌乱应对。
诡异的是所有的不同只会波及到她的生活,其他人都视而不见。
如果是你,会疯掉吗?
这里会有两个假设:一、Kirby的认知出现偏差,她不断在脑海中构筑场景并替换,就像在搭建一座迷宫,最终自己迷失其中。
二、Kirby被动地在不同时空穿梭,目前每次触发都是不可知的因素,不受自己控制。
以上也可以看作创作者故布的疑阵。
这部剧的前三集一直在撒碎片,把线索一点点放出来让观众自己充分调动脑细胞去拼凑。
比如其他受害者接到电话后传出来的声音竟然是下一秒自己发出的;比如跟进案件的记者Dan路遇凶手后状态似乎受了很大的影响。
此时凶手显得无所不能,事态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下,他一直走在时间的前面。
转折从第四集开始,Kirby主动出击了,和凶手Harper有了正面交锋,并打伤了对方。
重要的是,此时,我们发现凶手也有弱点他并不是神,特别是他离开自己的房子太久状态就会受损。
而Kirby已经根据线索找到了下一个受害者物理学家Jin,并给出提醒。
这个时间段里的女主也有了由内而外的变化,气场大开自信满满。
四、五集相当于前半部分的小高潮,掀开了真相的一角,也是女主蓄力的开始。
第六集真相徐徐展开,关于凶手关于Kirby受伤之前的经历,关于那栋神奇的房子,以及时空是如何变化的。
Kirby和Jin是所有案件中的幸存者,前者是幸运后者是被救赎,因为她们的命运与凶手最初的设定产生了偏离因此先后都掉入了不稳定的时空。
Jin在被拯救的同时同样也是Kirby的救赎者,在Kirby初次探访Jin时曾经透露心声,Jin的回答更像一位智者:“有些事尚未发生不意味着它不会发生,有些事必须要反复看才会理解。
” 而她这个理论“两颗粒子可能存在一条隐形的线,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并且可以影响整个时空”也是整部剧的注脚。
再直白一点就是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每一件事情都会互相影响,因此前半部分Kirby生活中的每次改变都是与凶手的时间穿梭同步,他每个节点的每次选择都会折射到Kirby身上,而且根据情节轻重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
比如最后在这个时空Dan被杀死了,Jin的工作消失,身份从科学家变成机械工人,而Kirby上一秒是正式记者下一秒变成资料员,甚至到最后报社所有人都不记得她,妈妈也音信全无。
第八集完美收尾,Kirby反杀,将凶手的生命结束于1992年,也呼应了最初凶手第一次与Klara穿越时的对话,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凶手说可能是最远的时间吧。
所以他能去到的时间点就是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之后Kirby穿越到故事开始的时候—1920年,找到第一个受害人Klara揭穿他的谎言与心机,在这里就将凶手可掌控的局面打乱,并故意留给他线索然后回到房子里静候。
之后Kirby站在了在凶手引发灾难的时间线的源头替代了那个位置,所以完全阻止了所有悲剧的发生。
其实看到第七集时还在担心怎么收尾,最终这个结局呈现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填上了所有的坑,爽快。
剧中不仅有时空的跳跃,在叙述过程中时间线也在不断变换,比如Dan在受害者家门外遇到凶手交谈了几句,之后在和Kirby汇合时状态明显有很大改变,此时的Dan与刚来时的Dan应该已经也来自不同时空经历了不同的事情。
Dan宿醉回家送儿子上学发现书架上的书摆乱了,此时是倒叙,后面会出现儿子被跟踪凶手潜入找线索的情节。
这部剧不能用直线思维分析,开着脑洞认真刷完,相当于完成一次头脑风暴。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你的内心有没有什么终身阴影,就是那种只要一想起就后怕的回忆。
老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大多数的诉苦都是无法被共情的。
尤其是别人根本没经历过的苦痛,当然没办法理解当事人的心境。
最近的一部新剧让我重新有了点感悟。
柯比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极少露出笑脸,总是在怀疑什么。
没有人知道她内心藏着什么。
直到一起凶杀案被曝出后,她来劲了!
一、跨越时间的连环杀人案1992年4月的芝加哥,警察们在下水道里找到了一具女尸。
确认死者是两年前失踪的茱莉亚女士。
除了抢报道的各路记者外,连《太阳报》的档案员柯比,也悄悄地开始调查。
因为她在自己身上,见过茱莉亚的死状。
这话还得从六年前说起。
那时柯比还是一个闪亮的女孩,和妈妈的乐队一起玩音乐。
某一天她在沙滩遛狗的时候,突然被人从背后偷袭。
紧接着她的肚子被人划开。
她不想死在垃圾和沙子之间,所以竭力往前爬,最终被人发现,救了回来。
那次的袭击非常诡异。
在她遇袭的一瞬间,刚刚还有许多人的沙滩瞬间变得空荡荡。
凶手不是光杀人,还把人的肚子十字切开。
除了这些,凶手还在他的肚子里留了一盒火柴,上面写着“快活蜂酒吧”。
可按照火柴盒上的地址找过去却只有一家洗衣店。
这个位置从未有过酒吧。
后来她把名字改成柯比,想要重新生活,但是一朝被蛇咬尚且十年怕井绳,可怜的她从未走出过伤痛。
柯比在调查茱莉亚的案件时,和同报社记者丹(瓦格纳·马拉饰演)撞上了。
丹敏锐地察觉到,一个档案员偷偷查案肯定不是为了抢报道,看来柯比和死者或者凶手有关系。
经过互相试探,二人最终达成合作,柯比作为副手帮助调查茱莉亚的案件。
在柯比的指点下,他们查出茱莉亚尸体上也有十字形刀口,肚子里被放了镭石。
(尸体上被沾染放射性物质)并且在死前一周左右,茱莉亚察觉到了被人跟踪,还接到过凶手的电话。
这些都与她的经历如出一辙。
柯比坚信受害的不止她们俩,于是在调查了近百起案件资料后,她和丹终于确认:同样死法的女孩还有八个!
如此恶劣的连环杀人案,为什么报社能查出来,警察却没有注意到呢?
二、她的生活无人理解其实,在找到茱莉亚尸体的第一时间,警察就察觉到两起案件的相似性。
并且请柯比来指认嫌疑人。
(右为负责调查的警察)但是在警察眼中,柯比帮不上什么忙。
首先当年凶手是在背后袭击的,柯比只能辨别声音不认识脸。
其次是柯比在出院后记忆就出了问题,失忆就跟家常便饭一样。
比如她明明记得自己的工位在水管下边,但是出去转一圈回来就发现记错了。
因为记性不好,柯比专门准备了记事本,把一举一动都记录上去。
可问题是连笔记上的内容也常常出错。
比如她写着自己养了一只猫,但回家却发现她养的是狗。
搞得笔记本上也时不时得打补丁。
如果说狗记成猫还无伤大雅,有些事情能记错就离谱了。
她记得自己和妈妈住在2B房间,但是这天敲开房门后却发现家没了。
拿出证件才确认自己家在3B。
等她回到3B,却发现摄影同事小黑在自己家 ,还热情拥抱了她。
一脸懵的柯比直到看见结婚照,才知道自己和小黑结婚了。
而某些突然地记忆错乱,更是把她吓个半死。。
比如这次女法医正在检查柯比肚子上的伤口。
可一转头,法医变成了男的。
如果说我们的记忆是在坚实的地基上起高楼,那柯比的记忆就是在大海上飘荡。
对于她来说,过往经历、人际关系乃至生存环境都是不确定的。
没有人能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女孩心里会有多恐惧。
有道是“邪乎到家必有鬼”。
出问题的并不是柯比的脑子,而是这个世界。
三、薛定谔的生活随着丹和柯比的追查,他们梳理了八个被害女孩的资料,发现受害者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集。
唯一能够把她们串联起来的,居然是每位死者肚子里被塞的东西。
(满桌都是肚子里东西的照片)他们发现,凶手会把死者A的物品塞到B的肚子里,又把死者B的东西塞到C肚中。
但是这些线索也带来一个问题:时间!
比如1974年死者肚子里放的,是1982年的徽章。
1985年死者肚子里的祈祷卡,属于1990年遇害的茱莉亚。
更绝的是1982年那位死者肚子里放了一把钥匙,居然是上周也就是1992年才丢失的。
丢钥匙的人,是天文馆的一名女博士,现在还活着。
除了这些离谱的证物,柯比还知道更多怪事儿茱莉亚和柯比在遇袭前都接到过神秘的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她们接下来会做什么。
是的,凶手的确有非同一般的能力。
事实上凶手是谁并没有隐藏,早在1964年柯比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他们就见过面。
但是将近30年过去了,1992年的凶手,容颜没有任何改变。
在主角们查案的同时,凶犯也在活动。
在和丹接的一次触中,凶手成功套到了话,得知有一个被袭击者没死。
于是下一刻,凶手直接回到了6年前的案发现场和医院,看到柯比被抢救的样子。
凶手具有穿越时间的能力。
而柯比自从那次死里逃生后,仿佛和凶手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似乎凶手每一次穿越时间后,柯比的世界都会发生变化
所以柯比那薛定谔的生活并不是因为她的记性差。
我猜是因为凶手每次穿越都会扰动世界的发展轨迹,但是科比是漏网之鱼,仍然保持了旧的记忆。
因此对于她来说,世界就像盒子里的猫,下一刻变成什么样都是未知的。
四、那些闪亮的女孩以上这个故事,是最近上线的悬疑剧《闪亮女孩》地部分剧情。
以往的科幻剧里,具备穿梭能力基本都是主角团,而这次主角反倒成了受害者。
柯比所处的环境一直在变化。
剧中有大量的类似细节,比如前一秒舞台上只有两个陌生人唱歌,一转头却传来了柯比妈妈歌声。
这样的遭遇导致曾经闪亮的女孩变得阴郁,变得无所适从,不再明媚。
而凶手在得知袭击者没死,并且已经调查了他很多信息后,也发了狠。
在第四集末尾,凶手在洗衣店设伏打算再次做掉柯比。
但这一次发生了凶手也莫名其妙的事情。
在他每一次动手之后,这家洗衣店的布局都发生了变化。
(同一堵墙的背景,由洗衣机变成两种壁纸再变成玻璃墙)而打斗中他们所在的洗衣店,居然变成了“快活蜂酒吧 ”。
显然是穿越了。
(进门前是洗衣店,出门后是酒吧)凶手对这种诡异的情况非常吃惊。
他的能力来自于一间神奇的房子,但柯比身上的能力又是哪儿来的。
《闪亮女孩》是一部精彩的科幻悬疑作品,细节非常多。
虽然比较难懂,但确实很精彩。
整部剧的事件并非线性排列,感觉更像是一个个碎片故事,无形中提高观剧门槛。
不过当剧情把所有的细节串到一起后,观众会忽然发现,看似意识流的散碎桥段居然连着不得了的事儿。
本剧的主演伊丽莎白·莫斯同时也是导演,她对柯比这个角色拿捏的非常到位。
在看到第一集时我觉得很奇怪,柯比除了恐惧外,对很多事情还表现出非同常人的疑惑。
她不与任何人亲近,不信任警察和朋友,看起来似乎有点神经质,是个十足的谜语人。
但是随着剧情推进才发现,她的性格变化不仅因为那场袭击,更是因为她活在随时变化的世界。
本剧名叫《闪亮女孩》,从现在的剧情看来,那些被害的人,基本都是各行各业闪亮的姑娘。
柯比这个幸存者必须要帮她们讨回公道,才能恢复往日的阳光。
这部剧一共八集,目前更新到第七集。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锁定了凶手的身份,但也发现更多诡异的事情。
凶手曾经参加过一战,在1920年的屠宰场做过学徒。
他身上的纹身与军队有关,他杀人的手法是战场上学的,他精准的刀法是屠宰场练的。
当柯比救下了原本应该被杀的天文馆女博士,但是两人的世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看下周就要出最后一集了,我非常期待最终的结局。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
最近坑多事儿又杂,恳请喜欢本期内容的铁子们点个在看关注一下!
我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烷烃
男主倒是有点中年版荷兰弟的感觉,可惜是纯文科生搞的剧本,一开始6集的悬念展开的不错,后面收的一点没有逻辑性,让人很难忍住不吐槽... 下面列一下想到的一些bug,供大家参考。
房子认主的逻辑漏洞:如果房子的作用是认唯一的主人,让主人有穿越时间的能力 (没有空间能力,最后回去只能步行回去),那么房子究竟怎么认主人?
剧中感觉杀掉主人,或者主人自杀房子就会再找主人去,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房子在一条时间上的任意时间是不是只能有1个主人或者0个主人?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啥男主只能跳到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往后不行了,都会回到最开始进房间的那次(可能往后他就不是主人了,或者房子毁了),但编剧没有说往前的限制,因为真的很可能出问题就是一任主人往前跳,跳到上一任主人的时间段,这个怎么算?
房子人格分裂吗?
剧情里其实有一个男女主两任主人overlap的时间,就是男主有一次回家遇到了女主的狗,那时女主是主人了,但是后来男主还是能用房子四下杀其它人去,最后硬给一个镜头狗回来女主当主人的时代,是不是细想就觉得编剧说不清认主的逻辑脉络。
生活变化的逻辑漏洞:从结果来看,应该是只要房子主人跳时间,做了和原先时间线不一样的事情,特别是杀人,那么就有相应纠缠的人生活突变但保留原先时间线记忆。
如果成为相应纠缠的人的前提是拿了房子的东西,男主和女主都拿过马,所以两个人分别做主人的时候,对方都因为主人的行为变化改过生活(最后男主也是拿了马,没被杀,变得没有去参战了)但是天文女何德何能可以保留记忆呢, 是因为该死没死?
这也能解释男主最后没死(和口袋里面的天马无关)变了生活,但是为什么女主一开始就可以变生活呢?
一开始注定女主要死,男主没杀死女主的事情没有其它外力影响,她就不是注定要死的,这个逻辑悖论了,说不通,更别说每次的生活为啥发生变化的点都奇奇怪怪了(没原因的辍学改职业都出来了...)杀人犯的行为逻辑漏洞:如果真觉得女主和女主身边的人是威胁,那么为什么不跳回去随意再杀女主呢,也可以直接杀女主没出生时候她妈妈啊,对于一战后成为主人的男主来说,女主母亲的出生都算是未来了,显然也是在可跳范围内的,男主后来都开始杀疯了,这个会想不到?
然后说留下tape的证据,你都知道了,跳回去拿啊,这个tape能存在一定是男主自己拿好的,因为他早就在拍好片子后跳回之前把歌姬杀了,不随身带着这个tape都不会存在,那么找这个tape的时间点就简单了,一点点看看就是了,这还能留下证据也是绝了。
执行落地的漏洞:即便以上所有的漏洞都成立,那么跳时间去盯梢或者杀人的落地也一点不实际,知道个时间就能去盯梢或者杀人了,就都全知全能了?
一身是血走路上回来了?
算了,真这样不如主人想要做掉谁,就直接跳以前拿着未来的枪去杀人,肯定没有什么枪膛线的证据。
而且几十年之前留下带无线电子的钥匙,都可以开启天网剧情了... 到这里就真不能多想,这剧到这里就没法欣赏了,浪费了个好开局和中段...
好久没有完整地看完一部剧了,剧情紧凑,悬笔都处理得很不错(至少达到了吊胃口的目的),感情线更是惊艳到我了,好难得这么希望男女主能有一个好结局。
这种神秘色彩,还有穿梭时空独有的魅力,不执着于教育人性,没有混杂过多的元素,让整部剧的步调稳定在灯影迷离的陶醉里。
优秀的受害者们最终回到自己本该拥有的轨道,女主能在夜幕昏沉气味难闻的酒吧里再现Dan眼中的锐气,唯一难受的是她要成为房子的新奴隶。
虽然这个结局应该是最合适的句号了,还是希望能看到跟这部作品一样精彩的续集。
严格来说,这部科幻作品在影视上的呈现结果,更偏向于披着科幻的外壳,实则在讲述女性主义、女性意识、女权主义的主题。
杀手代表着掌握高度统治权,自身却弱小、阴暗的男权世界,没什么本事,最擅长偷鸡摸狗,有了这么大的权力能力也没成什么事,反而靠恐吓、残害弱势获得人生掌控感,女主说他本性难移,克拉拉说他像只老鼠,里奥说他一事无成。
女主和其他被残害的女性,以及杀手,从科学家的解释来看,是一个一个互相影响的粒子,这也是长期以来女性群体集体性被压榨、被迫害的现实,女性群体的遭遇不是个体经历,而是普遍存在。
女主之所以有巨大的勇气去追踪调查、去直面自己惨痛的经历、去一次次回到房子里反杀杀手,就是要打破这样的链条,即打破男权世界的统治,这不仅仅是所谓girls help girls的善良和温情,更带有呼号呐喊、奋起反击的决心和坚定。
电影上其实有一些时间线逻辑不太说得通,但借着科幻设定来表达这样的主题却很有力,可以看到,女主在一次次被杀手影响现实的改变中,从一开始松松垮垮的t恤和唯唯诺诺的神态到最后的酷girl形象,每一次变化后,越来越笃定、越来越自信,尤其是被残害后留下的伤疤,也不再被遮盖起来。
即使对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超人能力又怎样,即使身边再也没有伙伴和相信自己的人又怎样,即使孤军奋战,即使伤痛永远不能抹去,也依然战斗到底、抗争到底。
有关原著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832484229/?_i=4311109Mga-wyJ第八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2476705/?_i=4288966Mga-wyJ第七集 Offset真的是大爱这部剧,细节特别多,音乐、色彩变化都与叙事相关,演技也超级棒,一流的故事一流讲法。
虽然不喜欢拗暗喻,但是超爱这个小男人(small man)有了超能力/大权力之后腐坏的概念。
第六集讲了房子的来历,第七集女主弄明白了被害日期原来也有用意,于是救下了Jin-Sook,后者也有了现实跳跃。
杀人的动机也清楚了。
慢慢从头捋。
开场是明亮、自信、快乐、无畏的女主从天车下来回家,日常和妈妈斗嘴,有一只名叫东京(Tokyo)的狗狗——这种平常快乐与事件发生后沉默多疑的Kirby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这个惨烈的事件就发生了,听到Harper骂难听的话。
接着回到1992年,丹、Kirby和Jin-Sook三个人坐在一起谈话。
Kirby谈到自己被袭击的一些细节,觉得Harper总是领先一步;Jin-Sook接着说了第五集Harper在天台上委托她转达给Kirby的话:当Harper感觉到什么时Kirby知道。
Kirby意识到Harper和Jin-Sook天台相遇正是她的现实里丹的车被换掉之时。
Kirby对Jin-Sook说“He already did (killed you), just not yet.”听上去像个谜语,对观众来说应该很明白了:假设三人谈话这里是时间点A1,Harper从房子出发去了A3或A4任意一点(AX,而X>1)完成杀戮,所以对Harper来说是过去时或完成时态,而对Jin-Sook来说是未来时,未完成。
但是在死者体内留东西的动机和规律,还没有弄明白。
再接下来是看录像,此时三人组是丹、Kirby和丹的儿子弗莱迪,猜测Teenie是个什么。
回到报社,Marcus提供了Teenie的线索,丹不记得是因为酗酒让他对很多事情没有印象——比如他记得Harper在Julia家门外,但是不记得地铁站两人的对话,那个时候他就是处于醉酒状态。
之后兵分两路,Kirby和丹去了肉联厂,Marcus本来要去被Kirby制止了,结果这人跑去上司那里打了Kirby的小报告。
Marcus对妻子的担心是正常的,换成是我,结婚几年的爱人忽然说根本不记得结婚这事,我也会觉得TA精神出了问题。
向领导请求让妻子休息也属正常,没直接送精神病院就不错了。
但不该泄露Kirby的日记(领导看到一半说自己不应该看这个,就是体面人的做法)。
如果能和Kirby深入再谈谈就更好了,多观察,Marcus想和Kirby一起调查,这个想法大概就是基于此,然而遭到了拒绝。
在肉联厂得到了很多信息:Klara和Harper都在这里工作过,记录上都有照片,Harper的名字是John Smith,因为他是童工,想想也挺心酸,只是个孩子参加了一战还要赚钱养活自己。
Klara的尸体于1920年在地下屠宰间被发现。
(还注意到Harper的证件上日期是1920年4月13日,本剧第一幕里Kirby写日记是1992年的4月13日,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色彩变化因为卫生原因这个屠宰间十年前关闭,但有计划将它改造成冷藏间。
这个细节很重要,与此同时,Jin-Sook在排练过程中被Harper吓了个半死——Harper的大动作引起Kirby现实大改变,小动作就小改变——吓唬Jin-Sook这次,Kirby的现实从地下屠宰间变成了冷藏间,色调从泛黄转变成冰蓝。
肉联厂得到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是Kirby察觉到了杀手的动机,他在惩罚她(Klara)。
后面也就自然推理出杀自己的目的也是惩罚,夺走她最闪亮的那一刻。
Klara演出前用镭覆盖全身,Harper就用脏东西来掩住她的光彩;Kirby/Sharon即将有独属于自己的系列报道,于是在报道出来前杀死她。
同理Jin-Sook第一次重要演讲的这夜也是被害的夜晚。
再看Jin-Sook这边的细节。
Gary邀请她一起吃午饭,似曾相识,第一集发生过,但第一集Jin-Sook婉拒了去看演出然后遇到Harper两人交谈,这次她犹豫了一下接受了,也许这是改变未来的第一步。
lunch time同时Harper看天文馆的演出,结束后发现Jin-Sook这次不在!!
Harper很生气很震惊!
Jin-Sook随后开始演练,这个台词写得很有喻意,就像解说两个粒子那次一样:Overhead you’ll notice a cluster of stars at the edge of our galaxy. Omega Centauri.Now, these may look like any other stars, but they don’t belong here.Billions of years ago, we collided with another galaxy. And these stars, they’re all that’s left of it.And now, another galaxy is making its way towards us. Andromeda.Four billion years into the future, an irreversible collision will occur——说到这里麦克坏掉了,放映室光线下的剪影不是Theo(梳小辫子的),明显是Harper,一动不动。
背景音乐响起,是第一集Jin-Sook被杀前参加晚宴时的“Lonesome Lover” by Max Roach and Abbey Lincoln,随即换成了被杀时的音乐,接着又换成了被杀时录的音,听到了自己绝望的尖叫。
Jin-Sook跑了出去,脱离危险,此时Kirby那边经历了上述场景的改变。
第一集杀Jin-Sook时Kirby发现自己结了个婚;这集小意思,只是场景的变化。
Jin-Sook逃回自己的办公室,Kirby正在疯狂给她打电话,因为场景变化让她意识到Jin-Sook可能遇到了麻烦。
得知Jin-Sook有惊无险后Kirby回去翻工会卡,Marcus正在打小报告,前面都讲了。
再下来丹和Kirby坐在门前谈心,两个人都敞开了心扉,却不知道Harper正在一旁偷听。
丹被孩子叫走后Kirby独自一人,这是杀她的好时机,而Harper没有动手,却选择之后杀丹,动机还是一样:惩罚Kirby,因为他意识到这时丹对Kirby个人更具意义,她非常在意丹。
Kirby被领导赶回家,丹正和儿子一起看1920年罪案的证据,发现了1981年的发票。
Kirby和Marcus分手,妈妈来帮她搬东西,不经意地谈话间Kirby意识到杀手选择那一天动手是故意的,有浓浓的主观恶意。
临走前Kirby没忘记1964年Harper送的飞马(这个细节以后或许有用)。
Jin-Sook参加晚宴,同第一集一样,因为仪器故障离开,此时那首“Lonesome Lover”响起。
但这次杀手没来犯罪现场,而是Kirby神兵天降。
杀手没来天文馆,又去了哪里?
丹根据1920年的发票来到了Sid,这里是Kirby妈妈演出的地方,Kirby曾在这里的酒吧兼职,也是当年Klara要演出的地方。
丹看到了“SHARON’S GONE LIKE THE SMOKE”那条杀手留言,也看到了Klara的演出海报,盯着海报时被Harper袭击。
同时Jin-Sook冲回晚宴准备演讲,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现实改变:服装从之前正式的晚礼服变成90年代的休闲装;没有认识她是谁,Theo、Gary看她都像陌生人,还有女保安,之前和Jin-Sook讨论过钥匙的事情,也不认识她;海报本来写着Jin-Sook的名字,现在变成了Gary;Kirby也变了样子。
再回到Sid,弗莱迪认出了Harper,两人第三集见过面,Harper穿着丹的衣服,还故意在车窗上留下血手印。
弗莱迪这集参与故事比较多,之前丹独自进酒吧,他明显很担心,是担心丹再次喝多,结果证明担心本身是对的,方向错了。
也许下集弗莱迪能成为救丹一命的关键。
总结:Kirby越来越了解杀手;Jin-Sook在Kirby的帮助下有意识地改变了一些选择,从而改变了事情发展轨迹,杀手为惩罚Kirby盯上了丹,使Jin-Sook成为第二个幸存者;杀手的动机、日期选择都明确了,遇害者体内留下的东西还不明白有什么用。
第7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2077996/?_i=3698679Mga-wyJ第6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1665139/?_i=3091018Mga-wyJ第5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1240049/?_i=2470846Mga-wyJ1-3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1046976/?_i=2211036Mga-wyJ第四集 Attribution兴趣来了,捋捋时间线和死者们的已知信息。
本集开始,出现在三个不同年代的三名女性死者:1972年草地上的死者,根据第三集,这名死者的体内应该是1992年Jin-Sook的钥匙。
1974年医院里死去的护士。
1984年停车场里的尸体。
然后是1986年幸存下来的Sharon/Kirby,沙滩上长长的血迹,远处的救护车,医院里抓狂的瑞秋。
杀手在等待区不断刺激瑞秋,让她再次抓狂引开了护士,以便自己进入ICU。
杀手可能并不像我之前想的那样聪明,他看到活下来的Sharon/Kirby相当困惑:how did you get here, Sharon?
片头过后,时间线回到1992年,丹在报社强力推荐这个连环杀手的报道。
这天清晨丹是在天车上醒过来的,胳膊有伤。
前一天晚上,丹遇到杀手。
杀手从丹这里得知有幸存者,之后杀手跑去1986年看望住院的女主,丹在天车上睡了一夜。
Kirby帮丹去取Julia Madrigal与杀手对话的录音带,在录音带里听到了回声,仔细辨认下发现不是回声,而是Julia的同一句话都说了两遍。
困惑的杀手来到他认为的Sharon的公寓,吓坏了现住户。
证明杀手并没有在时间线或平行空间晃来晃去吓唬Sharon,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时间线上跳来跳去的影响,也说明了他的杀人动机和时间线为什么那么古怪随机。
Sharon/Kirby带Marcus来到瑞秋以前唱歌的地方。
在镜子旁边看到“Sharon Is Gone, Like The Smoke.”这样一句话,忽然意识到那是杀手留下的。
接着在回忆里,Sharon/Kirby在电话听筒里听到了旁边的人即将说出的话。
就像Julia电话录音里的“回音”。
实在不清楚,能辨认几个名字丹走访了部分死者的家人或朋友:凯瑟琳,前同事提到华盛顿市长第一次竞选(1983年,Harold Washington),整个夏天她们都在伍德朗区拉票。
凯瑟琳可能是1982年停车场的那具尸体。
安妮不关心政治,只关心身边的人。
1985年取得房地产牌照,“就在她被杀之前”,死于1985。
玛格特-泽尔与一名木匠交往,两人与一个名叫邦妮或Betty的小女孩住在一起。
凯伦,原本主修音乐,因为丈夫(或男友?
)生病改修护理学,在远景医院工作。
可能是1974年医院的尸体。
萨莫-弗朗丁斯的室友其实是女友,死前变得沉默疏远。
萨莫的东西在玛格特体内(一套银器中的一件);维莉罗斯体内的别针是护士的,凯伦;凯伦(1974)体内是写着“Silence is deafening.”的胸章,正是华盛顿市长的竞选口号,指向凯瑟琳(1982);社工Julia是天主教徒,安妮(死于1985)体内的祈祷卡可能是Julia(死于1990)的。
现在已知的东西都来自未来,杀手活在《信条》里的吧,倒着来的。
——女主对这个1985和1990这个时间差的解释是杀手用来跟踪研究死者。
但杀手可能是按自己的时间线在杀人,他的时间线是圆形或螺旋性或随机的。
随机的可能性大,感觉杀手并不能控制时间线。
1992年天文馆员的钥匙在1972年的尸体里。
而Sharon/Kirby体内的快活蜂酒吧火柴盒则应该是来自未来,1992年之后。
结尾Sharon/Kirby去警告Jin-Sook,但后者没往心里去,说了一句很有哲理、又似乎预示了什么的话:Just because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yet, doesn't mean it won't. It always takes looking at something a few times before it makes sense.Sharon/Kirby看着Jin-Sook在大雨中离开并买了一把红色雨伞,正是第一集Jin-Sook被困在天文馆天台时莫名出现的那一把。
丹看着Kirby和其他遇害女性印刷在报纸上的同时,Kirby来到了与快活蜂酒吧同一地址的洗衣房,看到了同款火柴盒并遇到了杀手。
杀手还是一脸困惑:你不应该在这里,这不应该在这里发生。
也许杀手自己的时间线与现实发生了矛盾:按他自己的时间线,应该先杀与快活蜂火柴盒有关的那个女性,再杀Kirby,将火柴盒放在Kirby身体内——个人理解,后面有待验证。
杀手跟踪Kirby时看到Jin-Sook的话,会不会也有疑惑?
又或者正是看到女主拜访Jin-Sook才对她开始感兴趣的,因为此前她并未接到过可疑电话,如果这样,那就是女主把危险带给了Jin-Sook。
Jin-Sook此时钥匙没丢,是不是说明1972那个女性还没有死?
而Kirby似乎有同样的时间旅行能力,她有自己的时间线,看起来也相当随机(所以要随时记在小本本上)。
有可能是她的幸存,与杀手的碰撞导致这种超能力的出现。
最后杀手捉住她的头撞墙时壁纸不断变化,可能就是现实空间的改变。
第四集给出的信息比较多,但问题更多,非常烧脑,不但时间线有好几条,还有平行空间。
期待下一集。
怎么感觉从第3集开始男主的智商直线下降,而且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
女主早就告诉他不要和同事讲她是线人,他直接招呼不打就供给了上司,女主也是好说话,我要是她能扇男的十个大耳光然后男主口口声声要确保儿子回家了,结果也没见他实际行动,儿子都被凶手碰到两次了,也毫不知情,有这么当父亲的么最搞笑的是他最后去酒吧大买醉,也不知道在和谁赌气,我要是女主老公也会去警告他不要害了我老婆啊,有问题吗,他在那儿难受觉得自己道德上过意不去还是咋的。
结果作为一个记者一点职业素养也没有,凶手两三句话一套,他就全盘托出女主还活着了????
嘴上有个把门的不,真是大无语前三集,他除了能认识验尸官和拿到警察日志,他对案件还有过什么帮助?
也没见他发现什么推理,都是女主在自己查,最后还要猪队友一样被凶手刷的团团转,mdzz
Female以下简称F,Male以下简称M在生活中,F是否在客观事实上,有任何选择?
——没有。
在F身上发生过的一切 不仅在当时,F没有反驳 反抗 甚至连请求仁慈的一次小小的机会都没有——what we can do is 忍受。
因为不忍受,我们连生命都会失去——不仅悲哀地不得不被迫失去了活下去的权力,也一并失去了追讨公道的一切可能性(尽管就算活下去,也微乎及微有这项可能) 并且在现在,F连追问,向外在世界陈述、确认当时曾发生过这样糟糕的事实,自己曾受到严重伤害并持续至今的事实的 机会(甚至只是确认事情和伤害真实存在过,还不涉及问责、讨回公道)也没有——施害人 罪犯不会承认(不仅仅是意图上的不愿承认,也是现实事实的不必麻烦去承认——你能拿我这个M怎么办呢?
再者,除了你这个受害者,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识,都会为我这个M说话呢)或者更糟糕的,他早已忘记这件对他微不足道的事。
因为M在这个绝对化为M权社会,默认享受一切巨大、隐形性别福利的世界,就是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为什么?
——因为连F都是被M权化的“M”。
F,甚至连话语权都没有——话语带来了叙事的权力和逻辑。
最糟糕的,以上情况还是知道怎么说话(就是拥有自己叙事的主体性的能力),有能力去描述事实、有能力去澄清 细辩事实的复杂情况,和事实同时必定附带的复杂「权力不平等」,和事实必定附带的复杂的 对F不平等的「逻辑漏洞」——M优先权——比如,你终于能为自己遭受过强奸站出来,而所有人 甚至你自己,都会觉得“你是不是不要脸呀,把这些事拿出来说”——不提这是受害者的基本权利,根本不涉及不要脸。
只是陈述事实,还是受害者,为什么会算做是不要脸?
再者,真正不要脸的,犯下罪行的罪犯呢?
——他是M的,很正常。
感受到了吗这种感觉熟悉吗现在,我们再回来。
是否是每个F都拥有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有说清事情的能力、进而有勇气在社会和自己的责备下 为自己做到这一切呢?
——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F,一个这样的事件吗?
很难想到例子吧?。
也许的确有一个,林Y含。
她现在在哪里呢?
她死了。
施害她的人在哪里呢?
正常生活着。
她写了书,参与了访谈的拍摄,最后有用吗?
——微乎其微。
施害者还顺风顺水地继续事业、继续施害。
了解并能理解并能站出来声援林Y含的人,有没有3000人?
有没有1000人?
有没有300人?
——没有。
因为就连她的父母 丈夫,也迫于社会压力、潜规则、M权社会M的巨大优先权,而最终算了呢。
那么,如果一个F,想拥有像M一样的,在生活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权,她应该怎样做呢?
——她最好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不然只会让自己的生活更憋屈,更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F只是THE SECOND SEX,这个世界上唯一拥有性别的人类是M。
F只是附属品,只是物品,只拥有被归属权。
这就是我对这个电视剧失望的原因,因为它太真实了。
真实到,作为一个影视作品,都无法坦白和真正直面说出这个真实存在的困境——就算它能真实地展示和还原F在社会上的极不公平遭遇,它也只能成为一个玄幻魔幻剧——把这一切F的遭遇,归为玄幻。
甚至它的导演和主演,是这样有勇气的F,你看过她主演 导演的影视作品,就能知道这一点。
(如,使女的故事、方形)我唾弃你的坟墓。
去你妈的吧,只有M能真正存在世界。
——剧里有太多这样的真实F境遇呈现了,这样厉害敏锐地在现实中抓到,并在技术上转化为文本再到影像,做到完全呈现,已属厉害。
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后续再补写。
我得歇一会儿了。
内容:Kirby是连续杀人犯手下的幸存者,为了自己与更多人的安全,与朋友一起,一步一步寻找凶手。
感受:这个内容我真的概括的垃圾,完全体现不出一部剧的精彩。
年度最佳,太惊喜了。
时间线的叙述也惊喜,一开始的天文馆女孩,原来是后面的时间才发生的事。
通过一间房子可以穿梭在任意的时间,无处不在的可以预知未来的男人,只有自己感受到身边所有东西都在变,这些脑洞让人大开眼界。
一开始看到片名(没看简介),以为是生活中努力闪耀的女孩的故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看,发现是破案题材,我的菜,接着往下看,变成了悬疑剧,后来又变成了科幻剧。
看一部剧等于几部,爽啊。
悬疑感,恐怖感,不仅来源于变态跟踪狂,还来源于Kirby本身。
那个转身的瞬间从短发变成长发,一瞬间鸡皮疙瘩一身。
Kirby活在一堆混乱中,突然和妈妈一起生活,突然有了老公,突然换了工作等等,上一秒的事可能下一秒就全变了,精神压力是真的大,佩服她还能执着的找寻凶手,没有被逼疯。
当然跟踪狂,或者说变态杀人狂,Harper,也是真的恐怖,人狠话不多,一下就把受害者扑倒,不给任何反应的余地。
从剧中看的话,克拉拉应该是她第一个受害者,他对自己心爱的姑娘可真是狠啊,一言不合就杀死了,谁被他爱上真的会危险。
后面克拉拉也知道了他的手段,但不知道是我没看到还是没有演,克拉拉是如何知道的,是Kirby后面通过房子去找到克拉拉,让她小心Harper的嘛?
很有可能。
Kirby应该运用这个房子做了很多事,救了很多人。
Harper应该算是纯粹的恶了,大多数剧集都还是会演一下是什么让他变成这样的,但这里只是由Kirby 在最后威胁他的时候口述了一下,不给任何洗白的机会。
最最让我惊喜喜欢的,是Kirby 在房子中威胁他,让他离开,看似是结束了这一切的因果,但Harper从房子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的就是Kirby 第一次见他时他给Kirby 的小飞马。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里才是一切的开始,之前小飞马的来历一直都没有讲过,所以之后一切还是会发生,已经是一个圈了,因果交织在一起。
beginning of the end,end of the beginning 。
要我说,Kirby 还是太善良了,真应该一枪解决了他。
Harper尾随喝醉酒的Dan到火车站那次,Dan和Harper 的衣服真的太像了,卡其色外套,蓝色衬衣,还有裤子颜色都是一样的,当时还以为Harper 是别的时间线的Dan,差点以为Dan是凶手了。
可能是当时的穿衣fashion 哈哈哈。
这部剧一开始就告诉你谁是凶手,它的精彩不是追凶过程的千难万险或者思维迷宫,是Kirby 从一个受害者转变为追捕者,慢慢了解这一切的过程,是我们跟着Kirby 知道了一切原委与秘密的过程,酣畅淋漓。
不得不说,你永远可以相信《使女的故事》的女主,这次的故事一样那么不简单,一样那么引人入胜。
年度最佳!
从精神分析角度谈下剧中的创伤心理。
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著名的话«c’est de réminiscence surtout que souffre l’hystérique»,(癔症遭受的尤其是模糊回忆的痛苦)。
模糊回忆是一种主观的,没有被归纳进符号化个人史的,且在在时间之外,并废止正常时间线的记忆。
只要一回现,就会挫伤时间的稳固。
而创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près-coup(事后性),即有一个二次创伤事件的发生唤醒了原初创伤。
因此,从主体的角度看,是“现在”决定了“过去”回忆的构造。
拉康把弗洛伊德的这种思路扬弃了,由创伤个人史的历时性纬度转变到了“能指”的共时性,某一物件和词激起的瞬间重叠着过去、现实和未来。
因此剧中的很多场景突变让我觉得,与其说是她记忆系统的失灵,不如说,更多的是她在fantasme中试图重构自己时间线的continuity。
幻想场景有两个作用:减少创伤的创伤性,由主体主动构建场景而不是被动接受;把自己的个人史占为己有,重新归置。
一个突如其来的丈夫和温暖的家庭是解决不了她的创伤的,因为她的心理时间性被那个杀手错乱了,她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去改造她的时间线。
所以影片的最后,女主走上的修复创伤之路其实还挺弗洛伊德派的,就是重建个人史的continuity,自己成为了房子的主人,去行动。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剧太写实了,而且到目前为止就是女性特有心理的治愈之路。
故弄玄虚。选角也失败。请影视圈少点10年前平行宇宙的烂梗
不是,这女主角为啥演啥都一副疯了的样子啊
罪案融合科幻,形式是重点,时间线、记忆的“混乱”是重要的伏笔,观众跟着角色一起探索真相,最后也有从形式回归人物。
【剧透】E1 女主对过去被改变的历史没有记忆。E2 84往前,盲猜越战退伍。E3 能力觉醒的年龄段。新受害者?危险?就会换一个平行时空。预告?E4 凶手的能力是纵穿,女孩们?的能力是横穿。所以凶手赶在她们实现能力之前杀害,而女主是第一个幸存者/能力实现者,有去寻找/提醒/联结其他女孩的可能,会改变过去。(E8)只有女主体内是她自己的物品。E5 正面提及越战。E6 hub, hubble and Harper. Jupiter. E7 torture. 能力的启发是幸存。收据是谁的?E8 回到过去。 You can't not be who you are.丨以PTSD与阿兹海默人群的症候,来讲性别议题。
有点取巧的剧,看似格很高,剧情和立意都很普通。打乱时间、空间和情节顺序。就像玩儿拼图🧩看谁认真听讲了,不认真听讲的就是差生。真的别假装故弄玄虚,太做作了。
看到第六集才发现大坏蛋是曾经Billy Elliot的小男孩!我多么喜欢Billy Elliot啊,他他他居然长成这样了!我还记得第一次看那部电影是在导演课上,老师放的片段。因为片里是英国北部(北爱还是哪儿?)煤炭产区的方言,没有字幕,我基本就没听懂Billy一家做说啥,全班就我一个人在抓瞎。但一旦钟爱舞蹈的人跳起舞来,那股热血直接就穿破了银幕。
看得云里雾里,Moss 能不能不要再演类似的角色了。在表达不服气的表情时,简直跟Peggy 一模一样。
如果你有一所可以时空穿越的房子你会做什么?1.改变世界/历史 2.攫取财富,变成最富有的人3.成为明星/名人(参考《夏洛特烦恼》)4.跟踪并杀害一些女人。什么?你选了4??你怕不是个神经病吧。是的,确实是神经病,欢迎收看《闪亮女孩》
凶手真的不是荷兰弟吗
看了三集弃了
题材不错 剧情发展太慢了第五集了还在搞些迷雾弹
人生切割术和这都是硬着头皮看完,苹果tv你真中
接受無能,這不就胡寫一通,全靠拍?!
看这剧不能不带脑子,但也不能带太多脑子。
惊悚有余张力不足,前面有些地方过于故弄玄虚,导致这些地方逻辑非常薄弱,解谜时也变成“啊?就这?”,解谜之后能好点。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应该不会有第二季,否则很大可能会像《黑色孤儿》后面一样崩掉。心路历程是:人格分裂吧为什么弹幕都在说穿越?结构时间平行时空?逻辑完全不通啊~哦,原来是时间拐点,那逻辑自洽了,还好没有提前写短评😅
是你?不是你!不是你,仍是你.
最后一集有一种deadline之前疯狂striving虽然内容圆不回来了但是气势不能输的感觉
推荐《瞬息全宇宙》受害者来看《闪亮女孩》
故事有《时间旅人的妻子》和《谜之屋》的影子,但讲述方式不太抓人,缺少大女主戏的“爽感”,两个主角虽然是对手,也毫无火花。
节奏慢,表现力差,连故弄玄虚都故弄不好。真不知道现在豆瓣是不是只要看主题不看片子质量打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