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巴·费特之书》自《曼达洛人》第二季季终集首次亮相以来便不得不迎接来自星战迷们的灵魂拷问:如何让这位自《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以来便始终保持着高度神秘感的赏金猎人的后传故事在保持角色辨识度及吸引力的前提下又能延续《曼达洛人》式的星战复兴之路?
随着《波巴·费特之书》季终以及《曼达洛人》第三季帷幕的徐徐降落,这一问题似乎早已被主创们遗落至历史长河中。
《曼达洛人》的成功无疑给“星球大战”这一IP打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挽回了众多死忠因为后传三部曲而丧失的忠诚度,而且凭借Din Djarin/The Mandalorian x Grogu/Baby Yoda这一似乎无懈可击的角色羁绊与翔实多元的剧情吸引了大批拥趸,包括Boba Fett以及CG版Luke Skywalker在内的角色加盟也显现出Jon Favreau与Dave Filoni等主创的野心。
但不同于Din Djarin这一几乎白纸一张的形象,Boba Fett早已凭借其早期“人狠话不多”(正传三部曲里一共就讲了五句话)的角色刻画以及之后在包括漫画、小说等的铺垫让其成为星战迷们心目中的冷峻杀手,而最不凑巧的是,在刻画Din Djarin这一角色时主创们便已经从Boba Fett手中借用了其本就不多的角色特质。
主创们很清楚,继续延续Boba Fett旧日形象这一做法也只会在充当配角时适用,一旦在其个人剧中也如法炮制,势必会让许多不太了解这一角色的观众一头雾水:你这不第二个曼达洛人嘛?
于是主创们选择了一条最快捷省时但同时也最容易崩盘的做法:洗白。
当《波巴·费特之书》正式预告中Boba Fett说出“I am not a bounty hunter”以及“Jabba ruled with fear. I intend to rule with respect”这两句程度堪比后传三部曲中年迈的Luke Skywalker扔掉属于自己的光剑一般的台词时,《波巴·费特之书》传递出的洗白气息可谓是有过之而不及。
通常来说,对角色进行洗白这一做法并没有任何问题,比如乔治·卢卡斯便成功将星战经典反派Darth Vader这一角色从杀人不眨眼的邪恶西斯转变成误入歧途但良心未泯的昔日绝地,并在他为了子女的安危而选择与Darth Sidious同归于尽的刻画中实现了角色的升华;但洗白的首要原则便是保持“坏→好”这一过渡的逻辑自洽,而在短短的七集中,主创们似乎完全没兴趣对这一原则展开深层次的探讨。
在这里肯定会有人反驳:前面几集的回忆桥段不就是一种探讨手段吗?
很遗憾,这些回忆桥段都在粗暴传递中失去了效力。
关于Boba Fett如何从沙拉克中逃脱、曼达洛盔甲如何遗失、如何在塔斯肯社团中“涅槃重生”等补充式桥段都基本通过主角在治疗舱中闭目休养的方式展现,这也是我在所有星战真人影视中见过最偷懒最不负责任的叙事模式,更不用说对这种模式的无节制依赖进一步加剧了叙事的断裂感,使得本应该聚焦的塔图因势力纷争在前半段完全被边缘化。
但这些回忆桥段在我看来也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充实角色形象和解释主角善恶过渡根源的作用。
Boba Fett自从其父Jango Fett身首异处后便已游走在善恶黑白之间数十载,却在逃出沙拉克食道后经历了一百八十度的性情转变,而这一转变似乎在首集逃脱失败后便被主角理所当然地接受。
这一匪夷所思的变化已经不能用一句干瘪的“加入塔斯肯袭击队让你变得软弱”去解释,反倒是凸显了主创们在重塑这一角色时的手足无措,就算在后面连篇累牍地插入铁链封喉、充满《阿拉伯的劳伦斯》元素的塔斯肯夺车战、巧取Slave I等充斥着史诗元素的剧情也无法掩盖角色本身的空洞。
而这种强制洗白的结果就是让角色所作出的一系列举动都变得异常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赋予了一种降智的效能。
借用豆友@Royma的评论来说,这种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主创们机械套用《曼达洛人》中Din Djarin的朴素伦理观,而无论是刚开始从冷血杀手到五星级市长的一次性过渡、回忆桥段中不惜以牺牲飞船+队友的方式深入沙拉克内部找盔甲的降智操作、还是之后盲目信任塔图因其余势力在外部势力侵略时能搁置争议共御外敌的幼稚思想(直到最后一集之前我一直以为Boba是表面应允实则会在之后黑吃黑,结果看完整部剧后我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些人会背叛他......),这些脑瘫剧情的效果便是让Boba Fett失去了以往赋予给这位角色的一切特质,在从为钱请命到为民请命的失序过渡中完完全全沦为了一位教科书式的阴阳人。
作为星战宇宙的一部分,《波巴·费特之书》也同样被赋予了介绍新角色的重任,无论是诸如Fennec Shand和Cad Bane等星战迷们如数家珍但却从未真人化的动画角色,还是像几位驾着时速30km/h高对比度喷漆悬浮电瓶车的塔图因超凡战队,在剧中都或好或坏地发挥陪衬添彩的功能,但中途插入的以Din Djarin为绝对主角的2.5集(而最让人讽刺的是,这2.5集恰恰是《波巴·费特之书》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不仅让这部剧沦为事实层面上的《曼达洛人》第2.5季,而且反映出主创们在将Boba Fett“现代化”过程中的无所适从。
在这占据近三成的剧集篇幅中,Boba Fett作为这本书的绝对主角成功被边缘化到了几乎隐形的地步,在为Din Djarin与Grogu的父子团聚呐喊的同时,观众们也忘记了聚光灯本应聚焦的个体,从而让原先便不尽人意的叙事结构彻底失去基本的平衡,原先的主角——The Book of Boba Fett这一标题明显借用了圣经里的经书篇名,比如The Book of Job便从头到尾都聚焦于约伯的故事——也在结尾过家家般的大战中降格为一位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在深绿曼达洛盔甲与塔斯肯长杖逐步被暗光剑与原力遮盖时,《波巴·费特之书》的落幕似乎重新陷入了叙事重心的怪圈。
当然,诸如拉垮的动作指导(其中便包括被外网玩出花来的Star Wars’ most useless spinning)、主角Temuera Morrison过度的表演痕迹(平均一集咬坏一排牙)等明显的缺陷同样降低了这部剧的质量,但没有一件能比主位缺失杀伤力更大。
Boba Fett的泯然众人不单单体现了迪士尼对星战遗产的随意践踏(后传三部曲中对正传三人组的肢解式刻画便是例子),更体现了主创们既有策略的水土不服,以至于《曼达洛人》的乱入更像是临时搬救兵一般匆忙且生硬。
星战真人剧的未来也因为《波巴·费特之书》的叙事溃败而变得稍许暗淡。
Disney+于2019年推出的星战剧集《曼达洛人》获得了收视口碑双丰收,不仅为迪士尼家的流媒体打开了前路,也为凭空“星球大战”系列创造了一位高人气角色丁·贾伦(Din Djarin)。
虽说老丁的风头一时无两,可对于许多星战迷来说,他这一款造型的真正“人气王”,还得数波巴·费特——现在,专属于他的真人剧集《波巴·费特之书》(The Book of Boba Fett)来了。
该剧依然由乔恩·费儒及《曼达洛人》的团队担当制作,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貌似与《曼达洛人》雷同,细看之下却有着不一样的风味:如果说前者是西部片、公路片,那么《波巴·费特之书》便是同样带有科幻元素与史诗气质的西部片、武士片和黑帮片。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请酌情阅读。
】为照顾新老观众的观感,首集开头用几个闪回简单交代了波巴的过往。
作为著名赏金猎人詹戈·费特的克隆人,波巴与其他被迅速“催熟长大”的克隆人士兵不同,他被詹戈留在身边当儿子抚养,直到詹戈在电影《克隆人的进攻》里身首异处。
多数人对波巴的记忆,则源于《帝国反击战》和《绝地归来》两部电影,在塔图因乱战中,波巴不慎落入沙漠怪物“沙拉克”的口中,就此杀青。
关于波巴是如何逃出生天,虽然曾经有过几个漫画版本,但按照剧集来看,他是用火焰喷射器烧洞后爬出沙拉克的。
在《曼达洛人》中,波巴救下了重伤的芬尼克·尚德,并从丁·贾伦手里拿回了自己的盔甲,最后回到塔图因干掉了贾巴的继承人比布·福图纳,准备成为新任黑道王者。
波巴艰难逃生后是怎样重振旗鼓的?
自封“老大”后,他又会受到什么挑战?
《波巴·费特之书》用两条时间线分别讲述了波巴的故事,下面咱就分开来瞧瞧。
黑道之路先说说波巴颇为坎坷的黑道生活。
刚坐上塔图因最大城市莫斯埃斯帕“地下之王”位置的波巴,接见了数批觐见者,其中既有乖乖上贡的前雇主达克·斯特拉西,也有派个管家来打招呼的莫克·谢兹市长。
波巴上位后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尽快在莫斯埃斯帕树立自己的威信。
在收服两个猪头…啊不,加莫人保镖后,波巴就立刻带着仅有4人的小团队上街去宣告他的存在了。
从波巴不愿坐轿子的言行来看,他决心要走一条不同于前任的黑道之路:少些恐惧和威慑,多些实干和威望。
尽管他们顺利从圣域堂的加莎夫人(詹妮弗·比尔斯扮成一个提列克人都难掩姿色啊)那儿顺利收到了保护费,但芬尼克还是认为波巴的方略难度大、见效慢。
芬尼克的忧虑不无道理,莫斯埃斯帕经历了太久“贾巴式”的统治,突然换了种更温和的统御风格,容易会被认为软弱可欺。
接下去,借着夜风刺客团的袭击,我们见识了本剧第一场够分量的动作戏,并欣赏了一番在塔图因城市楼顶上的跑酷追逐。
抓回俘虏后,芬尼克借着“兰克兽”的凶名诈出了幕后主使者是莫克市长,一行人又立刻前去兴师问罪。
莫克·谢兹不愧是官场上的人,论讲场面话和养气功夫比波巴强出太多,不但下令干掉了俘虏,给了波巴赏金,还把矛头转向了加莎夫人。
此时波巴最大的劣势是没有多少根基,只能凭借仅有的线索团团转——接着,加莎夫人又把锅甩给了赫特人双胞胎。
随后出场的双胞胎是贾巴的表亲,他们大搞排场的作风,确实更有“当地特色”。
现在问题来了,袭击波巴究竟是谁的主意?
可以说,目前出场的人都有动机:莫克市长想趁着新旧大佬交替之际出现权力真空时,进一步攫取实权,问题是他并不需要下死手;双胞胎最有理由偷袭,但看他们首次见面时的态度,似乎更想先谈谈;加莎夫人说不定也藏着撺掇别人互相残杀、最后自己上位的心,只是看上去过于弱小和顺从。
无论真相如何,波巴都处在风口浪尖之上。
此外,作为角斗士、赏金猎人、雇佣兵保镖的伍基人黑克尔桑坦也出场了,颇为期待他后面出手的风采呢。
沙漠战士相比起上条诡谲刺激的时间线,波巴在沙漠中历练成长的时间线,或许更能代表《波巴·费特之书》的气质。
话说逃生后的波巴真惨,先是被贾瓦人剥去了铠甲,又让塔斯肯人(沙人)绑走做了奴隶,被班萨拖着走,好不容易攒够力气逃跑,还要受罗迪亚人奴隶拖累。
通过波巴再次被抓这场戏,塔斯肯人一改从前相对脸谱化的“野蛮未开化的土著人”形象:他们没有单纯放“狗”或群殴,而是用决斗的方式降伏了波巴。
此举多少让波巴更服帖了一些,随后依靠挖掘黑瓜时格杀一头沙兽救下孩子的举动,波巴得到了部落的尊重和礼待。
塔斯肯人拥有自己的部落文明,尚武、虔诚、顽强,伴随着每日接受首席武士训练的生活,波巴日渐融入了这个部落。
然而,派克人的装运火车过境时带来的枪击,令波巴意识到了塔斯肯人生存环境的严酷……由于塔斯肯人排斥绝大多数先进技术,对火车无计可施,波巴决心帮他们一把。
不得不说,波巴一枪一杖勇闯维修站干掉尼克托人飞车党的戏,真是满满的西部片酒馆范儿。
第二集“截火车”的高潮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阿拉伯的劳伦斯》,而这部经典电影又是《沙丘》的灵感来源之一,再结合后面提到的桑桑那香料,可谓是“沙丘上与狼共舞的劳伦斯”了……
波巴的作战计划很简单:把塔斯肯人分成三队,在下次火车过境时,一队人照常开枪射击吸引车上的火力,同时让孩子发信号给远处的另一队伏兵进行二次打击,波巴带领学会驾驶飞艇与跳车的最后一队全速贴靠火车。
在付出一定伤亡后,波巴他们终于登上了塔斯肯人原以为无法追上的“长火龙”。
这场扒火车的戏说穿了很老套,无非是把蒸汽有轨火车换成了悬浮飞车,把快马或摩托换成了飞艇,其他诸如火力压制、车顶打斗等等都是大同小异。
可正是因为这些带着科幻属性的要素替换,令这场火车大劫案又有了新鲜感。
与此同时,这场动作戏的节奏感也很好,尤其是首席战士驾驶飞艇撞车进车厢突袭的部分,配合上波巴慢慢杀到火车头驾驶室急停的咬合,观感非常舒适。
这里还是得再提一嘴《阿拉伯的劳伦斯》,第二集片尾那张塔斯肯人飞奔向损毁火车的原画,分明就是照着电影逐帧画的(感谢豆瓣网友“Tinston”找的图 )……
几次三番地向一部电影致敬,不得不让我联想剧集背后是否所有隐喻。
《阿拉伯的劳伦斯》以一战期间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岛为背景,讲述了英军情报官劳伦斯带领阿拉伯游击队炸毁铁路,成功使阿拉伯各族维系在一起的故事。
故事背后虽然仍有大国间政治博弈的影子,但影片中反帝反殖民斗争的积极精神也是客观存在的——再看剧中波巴对派克人说的话,同样有点这意思。
考虑到《波巴·费特之书》的西部片属性,这一幕恐怕还有暗示美国西进运动中印第安原住民血泪史的意思,不管剧集最终的落点如何、效果怎样,它的野心都绝对不小。
立完规矩后,波巴放了派克人一马,从此以后,这块土地得由原住民塔斯肯人说了算,过境的走私及贸易盈利,也得分他们一杯羹。
波巴的壮举赢得了族长的认可与接纳。
入夜后,族长向波巴讲述了塔斯肯人的历史:在塔图因环境巨变之后,分崩离析的塔斯肯人分裂成了许多部落,在严酷生态和外来者侵扰下艰难生存。
波巴对此就不乐意了:你们是骁勇无畏的战士,不该这么躲起来处处被动,现在你们也有机器了,加上比任何人都更熟悉这片沙海,你们才是这颗星球上的主人。
这样一看,波巴更有劳伦斯的意思了——如果他真能把四分五裂的塔斯肯人部落联合起来的话。
且不提族长如何看待波巴的构想,眼下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做,那就是“送礼”,带波巴去神树完成试炼。
这一段戏的蒙太奇画面选用和切换很见心思,大体上还是考验波巴的意志力和身体素质,同时附带了“彻底认识并接受过去”的功能。
等波巴折了树枝回来时,他就成为了这个部落真正的一员,全身上下穿上密闭的黑衫(不覆脸算是对他的优待),还让首席战士带着制作属于他的战杖。
神树试炼、穿戴黑衣、自制战杖,以及后面围着篝火跳起的战舞,都实实在在地烘托出了所谓的“仪式感”。
可能有人会说这套神神叨叨的玩意儿显得虚头巴脑,但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吃的就是这一套,全看你整得好不好。
目前看来,《波巴·费特之书》无疑是成功的——本来我不打算写这剧,因为看完第一集后觉得比较平庸,可第二集的质量瞬间提升了许多,这才改变了心意。
把最简单做到最好《波巴·费特之书》免不了要与《曼达洛人》相比较,但它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劣势:观众的审美疲劳。
这也是该剧上线后反响不够大的重要原因。
想要突破这点,要么在原基础上做得更好,要么探索发展出新的特色,《波巴·费特之书》走的是后一条路。
就拿主题音乐来说,《曼达洛人》是把交响乐和电子乐结合,加入了讯息鼓和长笛等乐器,突出太空史实和西部冒险的气息,而《波巴·费特之书》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男声的哼唱与集体吟唱,同时加重了鼓点的重击,更富有蛮荒的野性和力量感。
此外,本剧还保留了在片尾放原画的好习惯,再联系起波巴剧中的穿着打扮以及动作风格,丁·贾伦和波巴·费特的区别就慢慢显现了:前者更像是风度翩翩、飘逸神俊的侠客,后者更偏于威风凛凛、深沉浑厚的枭雄,前者使剑,后者佩刀——剧中两人的冷兵器,老丁用的是贝斯卡钢长矛,波巴用的是塔斯肯神木战杖,更显出两人不同的气质。
看到这里就会发现,从《曼达洛人》到《波巴·费特之书》,它们优点都是易可视、易理解的,即尽心尽力(加钞能力)把最简单的东西做到最好。
眼下剧集的故事还有不少疑点,主要是两条时间线以及与星战电影时间线之间的关联:波巴究竟让塔斯肯一族改变了多少?
他是否以体面的方式离开了沙漠(劳伦斯走得可不体面)?
《原力觉醒》等新三部曲中并没有波巴的身影,他黑道大哥的位置坐稳了吗?
要明白,从披上黑袍到穿回盔甲,在这之间波巴的心路可以转好几道坎……故事,还长着呢。
总之,《波巴·费特之书》已经把我的兴致吊起来了,如果后面的几集足够精彩,我还会接着写文的,敬请期待。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
我倒觉得这部剧最吸引我的点就是波巴·费特从赏金猎人—塔图因大名的身份转变。
波巴其实并不坏,在漫画中他也是个富有正义感和遵守职业道德的人,但在电影剧集中,为了展示一个冷酷的赏金猎人形象,惨遭脸谱化,而这次的剧集让波巴的形象丰满了起来。
这种转变被编剧用十分自然的形式过渡,剧情结合《曼佬2》来看:开篇,波巴就经历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危机:从沙拉克的腹中奇迹般“死而复生”,这名曾经的“银河第一赏金猎人”的故事再一次拉开了帷幕。
波巴从沙拉克的肚子里爬出,再到离开塔斯肯部落,从时间线来说,经历了整整5年,近5年的部落生活,才使得复活的波巴真正地重获新生。
在部落中,波巴应该再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部落也送给波巴一把象征着认可的加菲棒。
这给一个一项习惯独来独往的赏金猎人不小的触动,因为自从童年父亲詹戈死后,波巴基本就一直独自生存。
童年的悲惨经历造就了一个冷血而残酷的赏金猎人。
波巴对塔斯肯族人的感情是很深的,这点从之后波巴复仇时的怒不可遏中也可以看出来,他也会一直带着那根加菲棒,这根棒子就是暗线。
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也会成为这里的一份子,在此处度过余生。
波巴在这5年中的变化很大,把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变成了个风趣的班萨骑手 :)波巴ep6被认为葬身于图因的茫茫沙漠中,本剧他的重生也在此处。
对于这个特殊的地方:我要保护这里,建立我的秩序;我要保护这里的人民不再受土匪和殖民者的侵扰;我要守护这个让我重生的地方。
然而现在还不够,他必须找回他的载具、盔甲和武器,另外最重要的,还有帮手。
一个全新的波巴·费特正在悄然诞生。
后来沿途救了芬内克,顺道帮助曼佬寻子,原本利益至上的波巴也慢慢学会了妥协。
各位无妨想一想,要是换成ep5,6的波巴,在抢夺盔甲的时候曼佬可能就凶多吉少了。
最后的大决战,很多人描述为“过家家”,其实从逻辑上来也是合理的,这是波巴第一次指挥作战,毕竟一个人打和领导一帮人打是不同的,打的不精彩其实也理所当然。
但从他设置刺客偷家,以及孤身离开又骑着大杀器返回战场,也可以看出波巴不是莽夫,他还是搞了点备用方案的。
而从他看中的曼佬和黑克尔桑坦表现来看,他也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因为之前和他们为敌时都保持了克制才会有后面的合作(两个猪猪人实惨)。
不知各位发现没有,波巴最后在和赏金猎人凯德·贝恩的决斗中用加菲棒击败后者拿下了决斗的胜利,击败贝恩的并不是那把自己那把赖以生存的EE-3爆能枪,而是新获得的塔斯肯加菲棒,有没有想过编剧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因为这根棒子才是整部剧的暗线,象征波巴被集体认可、接纳波巴·费特用这根棒子为塔斯肯族人报仇的同时,也击败了那个同为赏金猎人的过去,悄然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老伙计,你依旧是以前那个独来独往的赏金猎人;而我,已不是孤身一人。
”
话说,那个小绿人叫什么呢?
正文里面竟然要写那么多字吗?
反正这个电视剧也挺感动的。
一向没有牵挂的人被接纳之后,好像心中的突然被装满了水,以至于会溢出来。
所以看见其他的人也想帮一帮,人还是群居动物,没有人可以拒绝温暖的吧?
曼达洛人在某部里面也帮这些人杀了一条好大的龙呢,也就是帮了那个警长的那次。
杀人穿的衣服怪酷的,我也很喜欢。
尤达宝宝好想挼挼,mando好可啊,期待第二季!!!
两个mando真是太可了,芬尼克也是一如既往的帅,感觉每个角色都能get到我的点,就是警长大人死了有点可惜,希望第二季能够活过来。
还有那些肯塔基人心痛他们被屠杀,明明这么好的一个种族。
.还有他们的牛牛,好想拥有一头那样蠢萌又大只的外星牛牛....................................................................................................................................
在第二集结束时音乐中波巴费特和沙人跳起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战舞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战士。
即使在现代科技发达的年代还是有大批通过锻炼肉体让自己变强的人,对强者的崇拜和变得更强这就是流传千年的战士文化。
波巴费特就是一名战士,在星战的世界能单挑干赢他的屈指可数,但和靠超能力的绝地不同,波巴靠的是后天的锻炼让自己成为强者,所以第一次被沙人俘虏他想的是从这群野蛮人中逃跑,直到被沙人大师击败让他对沙人刮目相看,战士的信仰让他融入到沙人学习他们的技艺让自己变得更强。
顺便说一句别跟战士谈什么道德或者政治正确,能让他听你的只有击败他
别的都还好,前半段回忆与沙人相处的情节很不错。
入主城邦后就完了,视效直接是致敬第一部星球大战吗…僵硬的外星人,拉垮的战斗戏,节奏非常奇怪,决战比曼达洛人那被围攻那一段,差了不知几个段位。
那沙马特风的几个摩托手,不对,是爱玛电动车手,战斗力在哪里?
为什么那么多戏份?
做侦察也一般,机动性好差。
我还以为大决战能嗨点,除了怪兽那稍微带点感,其它的真的配不上22年的剧…最大亮点是最后的主题配乐,带感。
两天看完,从此彻底补完星战影视剧在对星战有一个深的了解后,这部剧对于塔图因的一些路人观众可能觉得乏味的展现在我心中格外的迷人首先就展现了《绝地归来》中波巴被怪物吞下后的逃脱,盔甲被贾瓦人抢走,和曼达洛人相对应,后面还有丁·贾伦攻击芬内克的另一视角展现,及芬内克的后续,关联很大。
塔图因无疑是最具魅力的星球之一,标志性的两颗恒星多次出现。
对沙漠中的塔斯肯人有了别样的了解,其文化、团结、人性,颠覆了其在我心中的形象。
大爱回忆画面中的西部质感,整个氛围就很帅,片尾曲也越听越上头。
波巴着实是个英明的统治者,看他做事也是一种享受。
然而最后一集是真的失望,不像《欧比旺》那么烂但槽点也多,格鲁古回来了?
这不是把曼达洛人两季的努力全白费了吗,看编剧后面怎么编吧,本来第五集的质量让我完全不担心曼达洛人第三季kehsi笑死发现一篇一个月前未完成的影评,草草发布了
《波巴菲特之书》七个章节。
前几个章节很好,回忆和现在穿插讲述这个传奇人物,尤其是和沙人学艺那一章拍的非常棒。
后半段靠曼达洛人来救场,重心马上转移到了曼达洛人,Baby Yoda和卢克这边,波巴菲特变成了曼达洛人第三季的铺垫。
从波巴招募新人开始,尤其是那几个不伦不类的机车人的加入,就毁掉了这部剧的气质。
最后一集几里咣当一顿乱操作,太低幼。
机车一现,画风大变
这部剧显然对波巴菲特这个人物挖掘不够,主创有点偷懒,波巴菲特这么有魅力的人物,你多花点心思,肯定又会成为爆款,在号称波巴菲特之书里,男主角居然只开了个头,后半段别说和曼达洛人比了,戏份居然被女助手Fennec Shand夺去了光彩,很想跟波巴说: 波巴,女助手替你说话,曼达洛人替你打架,究竟,这本书还是写你的吗?
最后,罗德里格斯那些花哨的技巧很不适合导演星战系列剧。
Keep Rodriguez away from Star Wars!
收入:1、娱乐场所灰飞烟灭,主营收入少一大截;2、禁止贩卖“香料”,只能靠营业税支撑下去;3、三家黑帮组织被摧毁,得派自己人上位,但是波巴又立了爱民如子的人设,强取豪夺估计也不行,收入可能也就只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4、关税、和自由城贸易、剥削无良资本家等收入,这部分剧里没有具体体现,估计不会比娱乐场所上交的多。
支出:1、波巴、芬尼克、6-8名半机械人、大黑K(不知饭量顶几个人)、兰德兽(不知饭量顶几十个人)、几个机器人管家,一大家子人(兽?
)的衣食住行、机械维护;2、治疗仓的电费;3、城堡的日常维护;4、社交请客费用支出等等。
风险:1、黑帮残余搞破坏;2、鲶鱼人的反攻,上次3辆蝎子就能打得波巴满地乱滚,可见波巴缺乏对抗重武器的能力;3、半机械人“仓鼠”和自由城“沙鼠”之间的矛盾;4、 凯德·贝恩的逆袭;5、其他。
——不过,在迪士尼眼里,没有什么问题是“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不能解决的。
结尾真是敲可耐
I'm tired of our kind dying because of the idiocy of others.
半季波巴费特,半季曼达洛人。我不介意再衍生一部《芬尼克尚德》,1/3刺客大师,1/3波巴费特,再来1/3曼达洛人。
非粉丝前两集看得昏昏欲睡,最后两集意外的精彩,尤其是最后一集都是高能
还行,可以满足西部迷和星战迷的基本娱乐要求,除了最后强行让丁家林变弱来给小尤达机会救他太做作。
应该说还是很欣喜能看到为Boba正名的作品,好歹一个在正传里一直都存在的狠角色,还没露两手,不能就被大怪物吃掉嗝儿屁吧?但是剧情上,猎人想退休干黑老大的动机就很奇怪,和Tusken这些野蛮部落生活一阵,就想“卸甲归田”了?剧情实在推不下去了,得,您猜怎么着?嘿,Mando来啦!听到专属旋律的时候就知道了,还蛮惊喜的,但是本来以为是短暂客串,结果后面几集直接快变成主角了。Luke和绿宝的桥段,亮点完全就是Mark Hamill的CG,这次确实是看着不赖,但是又怎么样呢?对整部剧来说其实也挺无关痛痒的,我是来看Boba的啊……然后实在是要吐槽一下那一帮改造人非主流鬼火少年,实在是尬中之尬,迪士尼经典之we fight,反正不论如何,就是fight。不想再因为那么一点情怀就给高分了,不好就是不好。
迪士尼滤镜下的莫斯艾斯帕版“一个字头的诞生”,处理相当过家家,Boba Fett的人设也在帮会大哥跟居委会主任之间来回摇摆,跟以前那个心狠手辣的赏金猎人算是没任何关系了。当然老波巴也根本不好使,最后还得靠曼达洛人父子来扛流量。卢克让尤达宝宝选择光剑或曼达洛甲的场景,再次照搬《带子雄狼》,迪士尼要再不给东映打版权费可真是太不要脸。
Boba Fett从沙拉克肚子里出来就水肿成了Boba Fat/ _ ;
星战天行者系列后三部拍的还不如剧好看
波巴在漫画的酒馆里为了情报把别人的指头都卸下来了,这会居然成了塔图因五星好市长
首先,波巴.费特是不是曼达洛人在我这没有争议,因为他动不动就摘头盔——曼达洛人从不摘头盔。//前面四集是编导在星战IP的基础上拍了个日本黑帮片,但毕竟是仰慕,不是真的日产,所以看着有点别扭。//到第五六集,变成了《曼达洛人》第2.5季,画风也变成了美国西部江湖风,突然就燃起来了。//到第七集,兰克兽一出场又变成了《指环王》既视感,最后还来了段《这个杀手不太冷》。//科幻部分,极度不能接受,能亚光速进入超时空的飞船,就俩人跟搭乐高一样就搭起来了,太儿戏了。//然而,依然给四星,就因为那套盔甲。
感觉Boba Fett不是我的菜,但是还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想念宝宝:(E05: 啊啊啊全程尖叫。被自己的武器砍了也是有点好笑。曼达洛信条好严格哦,被开除了呜呜呜。给宝宝打了个锁甲吗?(而且原来那么长一根不是都是贝斯卡啊,只有头部?)造飞船好大的篇幅,最后飞起来超快才激动啊!Mando就是最棒的,下一集要见到古古了吗呜呜呜。E06 没想到只有7集,Boba剧本不多了啊。宝宝肯定选爸爸呀!E07 完结了,感觉心里空唠唠。总得来说8分吧!
曼达洛人2.5季
老哥能不能别随便摘头盔,老实农民的气质太出戏
本来以为能看到星球大战cult的一面,但实际看到的却是单纯的无聊罢了...现在三集过半了还没有点亮点出现-------看完了给第六集加一星吧,卢克在新正史里面的形象真是挺迷的,不过也算是给了古古选择吧。第七集简直像是儿童片...这是以为自己在拍间谍小子吗
最好看的部分是没有波巴费特的部分
哪儿跟哪儿啊这,稀巴烂的时间线,混乱的叙事和莫名其妙的角色与动机,音乐和对话都很cheesy
民工范儿十足的波巴费特最终成功在后三集被曼达洛人和尤达宝宝抢镜,而且好像塔图因市长的日常也没星际带娃冒险记来的有趣,当然,还是衍生万岁、联动万岁!
2.5
虽然挺好玩,可设定实在太侮辱智商了。一个小个子带着一条狗,就去监督一个壮汉去沙漠挖宝,还躺那睡觉,脑子有泡?最逗的是战斗场面,简直三岁小孩想出来的剧情,美国人要都这个战力简直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