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什么明知道家里穷揭不开锅了还要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
实在行不明白?
哪怕编剧来个理由是为了生儿子呢?
可我寻思儿子不早有了吗为什么还在继续生?
行,既然你生了这么多孩子,那么你生了就有义务要好好教育他们吧。
那么我们来看看幺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开头第二集,家里因为没钱,孩子们每天都吃不饱饭,隔壁的吴婶让幺婶的两个女儿喊她一声妈就给一个糖包吃,被幺婶看见了,回家后在饭桌上孩子们想上前吃饭,幺婶直接把碗里的粥泼在地上,上前来一个孩子泼一碗,浪费好几碗粮食。
我寻思不是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就为了你那自尊心就随意浪费粮食了?
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
我寻思要不是因为孩子每天吃不饱饭至于会馋别人家的糖包喊别人妈被别人羞辱?
我寻思正常母亲看到这一幕都只会是自责难过,觉得自己对不住孩子让孩子受苦了。
再后来开始卖豆瓣酱,为了豆子材料找上老刘,明明心里门清儿老刘对自己什么想法,还凑上前去给别人说闲话。
行,你说是为了生活,忍气吞声一些,没问题。
那家里的小老五误会你跟老刘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解释清楚?
自己老公也跟着误会了你为什么也不说清楚?
一张嘴张在那里就非憋着不说,还有编剧安排让路人到幺婶家里传话说老刘让幺婶去一趟新的豆子到了,这话实在太过暧昧吧?
明显当时在家的老五那个眼神,和自己老公的脸色,为什么不立马说清楚?
还答复的那么暧昧?
不知道这种事情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吗影响孩子一生!
从这里开始,老五就对母亲记恨上了,从此再也不跟幺婶亲,性情大变。
再到后来过了些年,家里卖豆瓣酱卖的挺不错的,生活也勉强能过得去了不会吃不饱饭了。
老大考上了大学,就非不让老大去!
为什么?
原因居然是她觉得太累了,不想做豆瓣酱了,想歇息,正好老大也成人了可以去工厂上班赚钱了她能歇口气了!
就这个原因!
服不服?!
那个年代上大学是公费的,那你这个做母亲的就为了孩子再做四年的豆瓣酱又如何?
豆瓣酱生意也不错又不是做不下去家里揭不开锅了。
等老大上完大学回来,工作也比在工厂的工资要高的多吧?
那年头家里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一个大学生基本能改变一家的命运,就这么被这个母亲断送了。
而且后来大结局的事实证明,老大确确实实就是读书的材料,如果不是这个母亲不让去上大学,老大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后来老大认命了,亲手烧掉了自己最爱的书,去工厂上班,肉眼可见的老大这个孩子变窝囊了又怂又窝囊跟他爹一个德行。
这是幺婶毁掉的第一个孩子。
老大要去工厂上班了,全家人高高兴兴的要去照相馆拍全家福,老三因为来晚了,这个妈就非不让照。
我寻思你多等一会儿会死是吗?
孩子来晚了,你问一下原因又能怎么样?
再说老二,老二长大了,开始爱漂亮了,班上的同学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只有她还在穿缝缝补补的旧衣服,青春期的女生会有攀比心很正常,回家跟幺婶提出做新衣裳的请求,幺婶也给拒绝了,我寻思你都已经给老大做了一身衣裳了,顺便再给老二做一件会死吗?
答应了孩子那么多次,孩子也妥协了,但是你年年都骗老二说要给她做新衣裳,每年都让孩子落空希望,是不是太过分了些呢?
也难怪孩子心理扭曲吧?
老二的虚荣心,加上班上同学暗戳戳的讽刺,开始偷衣服了……偷同学的衣服,还敢明目张胆穿学校里去,真的牛。
最后的最后就是偷衣服被发现了,被同学的流氓哥哥盯上了,在路上非礼老二的时候被路过的老大看见,老大失手杀了人。
这个时候狗血的来了,一家人在家商量该怎么办,幺婶说老大马上要去工厂上班,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去坐牢。
老幺站出来说自己去替老大顶罪,这波我还终于觉得你算像个有担当的父亲了。
结果你才怎么着?
幺婶拦着不让老幺去,非要搞什么抽签,抽到签的去给老大顶罪。
最后是家里的老三抽到了,就贼狠心果断的要把儿子送进去顶罪。
我寻思这个老幺成天在家正事不干酗酒废物一个,待在家里能干嘛?
噢,你舍不得你男人,就舍得牺牲你的小儿子,就因为他还是未成年不会判死刑?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男人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一事无成,还酗酒,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你的小儿子还小,他的人生还没开始,小屁孩一个什么都不懂你让他去坐牢,对,他是不会判死刑,甚至坐牢也不会判太多年,但你想过等他多年出来后,他的人生就已经完全毁掉了,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还有,就算不选老幺,那也轮不着老三去吧,老大失手杀人的罪魁祸首是谁?
不是老二虚荣心偷衣服才酿成的大祸?
嘿,这妈就不管,非要抽签。
(提要:老三从小励志当警察的,还认了许叔叔做干爸。
如果没有这事,我相信老三的前途也一定是一片光明的,绝对是个警察的料。
)老三进去之前,幺婶买了好多肉,还带老三去看了电影。
我寻思你有这钱,当初给老二做件新衣服能有这事?
(好叭,这只是我个人向吐槽的点)最后看完电影,已经是傍晚了,老三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想逃,编剧就来了波感人剧情,让幺婶在后面追,老三因为心疼母亲还是回头了。
一家人在送老三进监狱的时候,老三那一声声质问“许叔叔,我以后还能做警察吗”“妈,我以后还能做警察吗”真的让人特别揪心。
这是幺婶毁掉的第二个孩子。
经过了这件事,幺婶也没有去好好教育引导老二,所以才导致了老二越来越虚荣心,后面遇上个画家,愣是爱的不可自拔,疯狂想要跟画家搞艺术,放飞自我,给人家脱光衣服画,最后被邻居以为是在搞黄色活动被抓了。
人家画家被抓后直接把自己责任推的干干净净,全赖在老二身上了,这个老二也是脑子不清楚,还想着给人家顶锅自己一个人全揽下来。
牛。
最后事情还是解决了,但是那个画家走了,老二因为这件事有了心理创伤,直接精神出了问题没办法出门了。
这是毁掉的第三个孩子。
再说老五,老五因为小时候母亲和老刘那事耿耿于怀(主要还是因为幺婶一直都没跟孩子解释说清楚跟老刘的事)本身后面因为这个就讨厌她母亲,性格变得很倔了,一直不想待在这个家里。
后来长大些,喜欢钢琴,也很有音乐天赋。
就因为家里老大的工资又丢了,幺婶怀疑是家里内贼干的,看到老五书包里的一笔钱就非说是老五为了买钢琴所以偷的钱。
也不问清楚事实,孩子也跟她说了这是要上交学校的班费,她非不听,非说是偷的。
最后人家老师亲自告诉她那是班费后,她反倒在学校对老师大发雷霆又吵又闹害孩子在学校抬不起头,老五一气之下直接用玻璃把手给划了,就此手废了,钢琴梦也碎了,把孩子的音乐天赋就这样断送。
呵呵,最后还好意思送老五电子琴,人家手已经废了你再拿出来给孩子,这不是伤口上撒盐?
哪怕你多一点点的耐心,愿意相信孩子,听孩子一句解释,也不至于会变成这个样子吧。
这是幺婶毁掉的第四个孩子。
再说老四,老四看上去是全剧最正常的一个,但是老四才是小时候抽中签的那一个,但是因为太害怕了,所以才换走了老三的签,害老四去顶了罪。
老三后来出狱了,孩子冤枉顶罪在牢里这么多年,出来后孤僻不爱说话了些也很正常,但是人老三并没有把家里人怎么样,就是不怎么说话而已,也没想怎么样。
但老四因为小时候偷换签的事,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有压力,不敢面对他三哥,有一次喝醉酒,回家跟老三敞开心扉聊起了小时候,好不容易这个时候老三找回了儿时的记忆,想开了,决定重新好好面对生活了。
结果这个老四尼玛的说出了真相,告诉老三当年换签的事,直接给了老三一个重锤,搞得老三直接心理崩溃,这些年受的委屈整个爆发,想到自己做了这么多年冤枉牢,警察当不了了,心爱的女人也归了老四,人生也毁了,坐完牢出来整个和世界脱节,谁能不怨恨啊?
这个老四是不是脑子有病,尼玛的就因为你良心不安心里过意不去压的你喘不过去,你想解放自己,就又来毁老三一次?
明明他都释怀了,那这个真相你就瞒一辈子不行吗?
为什么还要来破坏它?
再次毁了老三第二次?
简直妥妥的有病。
最后老三还是得病死了,看得我泪目了……老三这辈子实在太惨了,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整部剧就是为了狗血而狗血,为了虐而虐,几乎是把所有的苦难都集中在了一个家庭里,这个母亲做的极其失败,教育不好孩子,一边嘴上说着要尊严一边又舔着个脸和老刘不清不楚,耍了人老刘一辈子,得人家的好处。
对孩子从来没有过信任,把孩子当自己的附属品,掌控孩子,又强势又自私。
各种三观不正,扭曲价值观,看的人极其愤怒。
一个家庭的悲剧,还有几个孩子几乎全毁在了她手里,事实证明,娶老婆还真一定要娶贤,一个好老婆真的会影响一整个后代。
这部剧还有太多太多的槽点,真的没办法说完。
编剧简直垃圾至极。
不带快进的看完了,就是日常消遣的刷剧其实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当中很真实,对孩子呼来喝去,再道德绑架,强行母爱…不过剧里有几个片段我还是哭了的,尤其老大不能上大学那里,他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梦想”,我醍醐灌顶啊,还真是啊,无所谓梦想的大小,有了梦想,人生才会有意义…当妈妈对老大说你要扛起对这个家的责任,把压力都压到了他的身上,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生孩子是最自私的一件事情,生孩子就是为了自己以后的保障,有人养老,养儿防老,其实现在很多父母的观念也是如此…呵呵……老三在进监狱那里对着许所长说:我以后还能当警察吗?
眼泪真是立马就控制不住了……小时候的老五,那么恨她妈,非常的理解,长大后的去深圳再到后来强行母女和解让我有点尴尬……老四和许渊洁的故事,本来以为嫁人出国后就结束了,还想着这段单独做一个故事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剧情,没想到后面居然还狗血的出现了又团圆了…老二这个演员我总是很眼熟,看了很久才想起来原来是遇见王沥川的女二没想到成年的老六老七是万茜演的,惊喜!
虽说这部剧剧情狗血,三观给我很大冲击,但是演员都是演技派!
这部电视剧改名:一家人坑一家人!
老二(偷衣服)坑老大(杀人),老大(杀人)坑老三(替坐牢),老四(换签)坑老三(替坐牢+抢女友)。
老五坑老公(骗婚骗钱),这部剧的妈妈幺婶坑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七😅一家除了老三没一个正常的,偷盗,骗婚,杀人,替坐牢,出轨,私生子,弃婴,一家子把坏事全干完了。
编剧???
还让唯一正常的老三得癌症死了。
或许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但在那个时代和背景下,不说合不合理,只是一部真实浓缩时代坎坷不公的命运。
我觉得评分偏低。。。。。。。。。。。。。。!!!!!!!!!!!!!!!!!!!!!!!!!!!!!!!!!!!!!!!!!!!!!!!!!!!!!!!!!!!!!!!
,,,,,,!?
🥵🥵🥵🥵🥵🥵🥵🥵🥵🥵🥵🥵🥵🥵🥵🥵🥵🥵🥵🥵🥵🥵🥵🥵🥵🥵🥵🥵🥵🥵🥵🥵🥵🥵🥵🥵🥵🥵🥵🥵🥵🥵🥵🥵🥵🥵🥵🥵🥵🥵🥵🥵🥵🥵🥵🥵🥵🥵🥵🥵🥵🥵🥵🥵🥵🥵🥵🥵🥵🥵🥵🥵🥵🥵🥵🥵🥵🥵🥵🥵🥵🥵🥵🥵🥵🥵🥵🥵🥵🥵🥵🥵🥵🥵🥵🥵🥵🥵🥵🥵🥵🥵🥵🥵🥵🥵🥵🥵🥵🥵🥵🥵🥵🥵🥵🥵🥵🥵🥵🥵🥵🥵🥵🥵🥵🥵🥵🥵🥵🥵🥵🥵🥵🥵🥵🥵🥵🥵🥵🥵🥵🥵🥵🥵🥵🥵🥵🥵🥵🥵🥵🥵🥵🥵🥵🥵🥵🥵🥵🥵🥵🥵🥵🥵🥵🥵🥵🥵🥵🥵🥵🥵🥵🥵🥵🥵🥵🥵🥵🥵🥵🥵🥵🥵🥵🥵🥵🥵🥵🥵🥵🥵🥵🥵🥵🥵🥵🥵🥵🥵🥵🥵🥵🥵🥵🥵🥵🥵🥵🥵🥵
以前小时候看过 ,但记不起剧情了。
于是趁没事,重新看了一下这部剧,看的我气不打一处来。
首先我无法理解那个年代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又养不起。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各个人物。
1、幺婶这部电视剧不知道是想树立一个伟大母亲的角色吗?
可是幺婶的一些行为真的无法理解。
就比如老二当时拿买肉的钱买花那段。
买了大不了就不吃肉了,告诉他下次不许再这样了,但是你把她买的花又弄烂,那等于什么也没了。
而且他不顾各个孩子的感受,让他们做一些丢人的事情。
他不顾孩子的面子,真的导致了很多后果。
还有和那个老刘纠缠不清。
2、林老幺酒就那么好喝吗?
好几次酒精中毒。
自己没有什么能力。
因为喝酒误了厂里的事。
幺婶带着全部的孩子来给厂长下跪,才让厂长网开一面让老大成年之后来接替他厂里的班。
3、老大老大的性格就是很懦弱。
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
可是也很可怜,都已经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想继续学习。
却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要去厂里上班。
还有把工资寄给别人,却让母亲误会了老五。
4、老二家里条件没有那么好,却那么贪慕虚荣。
要是当时她不偷班上同学的衣服,哪有后来那么多事?
老大也不会为了为她打抱不平失手将人打死,老三也不会顶替老大去监狱。
老二和那个文青的事情我更无法理解了,也因此坏了自己的名声。
也变得害怕出门有点疯疯癫癫的,整天在那里抱着猫织毛衣。
织了又拆,拆了又吃。
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感觉还不错的对象,结果又遇上了那个文青还出轨了。
5、老三老三算是很可怜的了。
当时老大因为失手将人打死,但是他不去厂里上班的话,家里就没有了生活来源。
就只好让他们是兄弟姐妹抓阄来决定谁去代替坐牢,结果老四抓到了。
又换给了老三,老三因此就做了很多年的牢,也失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出来之后。
虽然刚开始不理解母亲,但是后来也释怀了。
可是居然得了病哎!
6、老四老师当时抓阄抓到了,要去顶替老大坐牢去换给他老三。
因此他也悔恨一生。
还有当时他去厂里偷东西。
7、老五老五感觉从小时候,看见母亲和老林一块儿的时候,就开始恨自己的母亲。
一直都恨,很想离开这个家。
她很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却因为一些误会。
母亲本来是想培养她的,花了大价钱给她买了电子琴。
可是最终也摔坏了,她也割坏了自己的手,再也无法弹琴了。
她有一个为她死心塌地的人,可是他又辜负了她。
8、老六老六算是这个家里比较有出息的人,上到了大学。
可是当时他缠着要幺婶给她起个名字,我就很不理解,有那么忙吗?
忙到没有时间给老六起个名字吗?
其实老七丢了,但是后来在自己的家里感觉生活的还挺好的,未尝也不是幸运的。
还有感觉这部剧有点刻意悲剧,感觉什么都一直往坏的方面发展。
可能还是因为我不了解那个年代吧。
这部剧真的是我看了还专门写剧评的剧,是找个地方来诉说一下我的想法。
大半夜看完这个剧,真的把我恶心坏了,原本是想看看老三出来怎么复仇的,然后前面一半全是一些净恶心人的的东西。
好不容易看到老三出来得知真想之后就这样报复?最后还觉得对不起他们。
不愧是在这样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啊,三观直接都扭曲了,一家人没一个正常人,果然是什么母亲养出什么孩子,原本还以为老五从小就叛逆,能干出什么好事来呢,没想到也是一个纯纯恶心人的
这样的剧拍出了啥,拍出了弱智,拍出了满屏幕的控制,简直就是满屏幕的荒唐!
也许是让我们知道家庭还可以有这样的一种存在吧,也许让我们知道家庭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爱,让人觉得温暖的地方,它同样可以是人间悲剧制造的基地。
这样的剧,有戏剧化的成分在里面,也许真实生活里,也有这样的家庭,也有这样的父母,只不过没有这般极致而已。
体会颇深的是,家庭是一个悲剧开始地方,而这个始作俑者应该就是那样的母亲吧!
憨比女主角窝囊妈宝男主角。
一个纯粹的三流悲剧,没有任何理由可言地让主角们陷入苦难。
为了悲苦而悲苦。
强行悲苦的结果就是让剧里的人人都可怜,也让剧里的人人都可恶。
“让人人都可怜”:家中七个孩子,老大考上了大学却因为家中贫困,被母亲强行劝下只得进入工厂。
老二进入青春期,少女思春,花了十块钱买了一束假花。
被母亲当成乱花钱,假花被母亲踩烂。
老五有钢琴上的天赋,想要买琴也因贫困而不得。
恰逢家中丢钱,母亲翻找家中各处。
翻到老五背包中有一沓钱,于是认为是老五偷钱又打又骂。
然而事实是老五作为生活委员,包里的钱是老五收的班上同学的班费。
老六连个名字都没有。
户口本上就叫“林老六”。
“让人人都可恶”:老大失手在冲突中杀了人。
然而为了保住老大这个唯一能挣钱的劳动力,依然是由母亲牵头,让家里的男孩子们抽签代老大坐牢。
一心要成为警察的老三抽中了,坐牢坐了十年。
老二买的假花被踩碎之后,生气跑出家门。
去找她认识的画家。
却被画家哄骗,脱下衣服画了艺术裸画。
被人看到后举报流氓罪,艺术画也被贴在墙头。
老二受此打击,自此疯疯癫癫。
老五被母亲冤枉之后,在教室里哭了一场引起老师注意。
老师了解事情经过后叫母亲到学校,母亲自觉脸上无光与老师硬要争驳。
老五在窗外一时恨母亲极,拿了玻璃碎片划伤自己手。
自此不能再弹琴。
还有熟悉的丧偶式育儿,母亲忙里忙外甚至要与外边的男人拉拉扯扯换来家里人的口粮。
父亲在外拈花惹草酗酒屁事不干。
真想让写这个剧本歌颂“母爱无边”的编剧看看,他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到底用脑子没有,是不是他妈在外边跟男人拉扯不清才养大的他,是不是他姐妹兄弟都是偏执狂、叛逆少年与软饭男,是不是他爸也和女人拉扯不清天天吃软饭。
这么一大家子奇葩、废物、脑残与控制狂到底哪里能有。
自私自利,用着匪夷所思的行为诠释什么叫人渣!!!
没有任何值得褒奖的地方,简直是对人性的侮辱,剧情狗血,主人公处理方式没有任何正确,教育的孩子成为了社会的人渣,我真的不知道这部电视剧为何能过审,不符合我们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老大是个废物,老二是个下流人,老三悲惨一生,老四自私自利到极点,老五是个精神婊子,老六优秀的人悲剧的选择。
都说这部剧三观扭曲,确实如此啊,可是在那个年代这就是这样的啊,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啊,现在要是把生出来的孩子卖了,第二天就可以进监狱了,可是在那个年代就是那样啊。
送养,过继给亲戚什么的简直是比比皆是。
有人当然会想,养不了为什么生那么多,还是那句话,那个年代就是如此,家家不都是有四五六七个孩子。
母亲让老三替老大顶罪,现在看来简直是罪大恶极,但如果用那个年代的眼光去看,也许也是无奈之举吧,,,家里的人总归还是要生活,老大进去了,可能全家都要乞讨为生了(当然,这不代表母亲做的是对的,母亲的做法一定是错的)可怜老三悲惨的一生,其实也挺现实的,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一生命运就是如此不公。
都说老五太过狠心,可是老五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也许长大以后本应该是有名的钢琴家,结果确因为母亲的误会改变一生,改变心性,,,,大哥呢,作为一家老大,又冲动又懦弱,实在不想多说了。
老二确实是太能作妖了,也太缺心眼了。
但是也不是老大杀人的理由,即使是过失杀人。
不然老三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一名警察。
老六是最后的人生赢家。
其实电视剧最后除了命运悲惨的老三,其他人还是都挺圆满的,,,对比现实生活自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现实只会比电视剧里更加残酷。
总的来说就是感觉拍的挺真实的,还是那句话用现在眼光看,就是觉得人物都不正常,完全三观扭曲。
但是那个年代真的这些都在正常不过了,,,,
这什么鬼电视剧,这全家对老三都没点亏欠?那老大简直该死,怎么自己没进去呢。
很不错的,喜欢老戏骨们的演绎,真情实感♥️
七十年代的时候怎么还有这么困难的家庭啊!女主太难了!
非常不错,适合老年人看,就是这种非常狗血,非常反转,非常让人无法理解,非常让人生气的剧情!最后还是大团圆的剧情。是适合老年人看的,我姥看得津津有味~
中国恐怖故事。建议用美恐的风格重拍一下。萨日娜可以参考凯西贝茨在《罗亚诺克》那一季的屠妇扮相。刘佩琦换个痨病鬼哥特造型。
昨晚陪外婆看了一集,虽然知道这种狗血电视剧情节会编排得很刻意,但没忍住当晚找了全部剧集介绍看…早上又陪着外婆看了会,不禁想起年前看的《我的小姨》,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描写女人带孩子种种不易,但相比之下《我的孩子》更能让人看下去,我的小姨主演白莲花每天哭丧着脸靠着各种男人的帮助最终走向幸福结局,而幺婶面对丈夫背叛女儿仇视各种不省心的孩子,每天仍然生机勃勃,虽然很小市民会自私,母亲角色也很粗暴不够尊重孩子,但她身上不服输自强的精神让观众很过瘾,剧中形象也不是单一片面,每个人有好有坏。十年前的狗血剧比现在的等靠要白莲花剧,令人舒适多了。
啥时候能出0星,很难想象这片的编剧经历过什么
初中看过 大一在携程实习又看了一遍
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看的 那时候觉得女主真的好丑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人 但是她的女儿怎么那么漂亮!其实看到最后,感觉她也不是那么丑了。
这部电视剧真真实实的演绎了一个年代一个家庭的艰辛。
故事真的很精彩。就是好男人遇不到好女人,好女人也遇不到好男人。其实每个孩子的故事都令人深思,尤其是万茜的那个“我是该在出租屋里想象高楼大厦,还是在高楼别墅里怀恋初恋呢?”老三的故事把我看哭了。萨日娜演技绝了。父母也得负到父母的责任
这得多扭曲的编剧才能编出这些内容,不过时代还原感觉真好,勾起很多回忆,片尾的歌词有一句很好“我们虽然平凡,但是不遗憾”,人生大抵如此吧
。。。。
好看,小时候跟奶奶一块看的,这么长时间了还是忘不掉里边的剧情
一群打差评的,都是没经历过苦难,过的都是好日子的人
善良的人都觉得好看
妈妈看的很开心
一个刻薄的婆婆,一个废物丈夫,一群白眼狼孩子。一个女人,拉扯一个家
!!!
演的挺好,就是剧情怪怪的。太背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