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连续看了两部日本电影 温暖的生活 我想一定是我的生活总是不那么温暖地对待我 所以我只能从电影中体会这种温情 很悲催的样子啊 太喜欢里面的洋子了 总是穿着无袖和九分裤 还有那条出现了一次的牛仔背带裤 以及亮绿色的德国自行车 来去自如 还有那因每天都骑自行车而结实的小腿 (很细很好看有没有啊!
我是不是应该每天骑个自行车去锻炼减肥啊!
)熏酱呆呆的表情也萌死了 虽然有时候我无法理解她到底在想什么 但是这样的西瓜头小女生 很难让人不爱啊一句 陪我过暑假吧 两人就像私奔一样 飞到了海边 说是母女年纪相差太小 说是姐妹又相差太大的感觉 她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我也说不出来 我只知道 熏酱想要什么 (虽然这娃几乎不会主动说要什么) 洋子就会毫不犹豫地给她 随手就抓了好几包 麦子巧克力 如果有人这样对我 我眼睛会瞪大的好吗其实我想说的是 我好喜欢海滩边 那个老爷爷拉着自行车 卖的冰淇凌好么 不要那种海滩边的小店 只要这种 一勺一勺捞出来 放到威化饼干冰淇淋壳(我不知道那个叫神马 就这样称呼吧)里的边看海边吃冰淇淋 真的是人生一大乐事好吗!
还有 我想坐一坐那种挎斗摩托车啊 虽然我只在打日本鬼子的片里头才看过这种车 以及那只坐在挎斗摩托车里头的狗狗 你戴着安全帽 是闹哪样!
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会改变人的一生,乖乖女即使陪洋子做了一点冒险出格的事情,跟着规矩的母亲生活,长大后也老实本分地作做着普通的工作,过着平静的生活,正如洋子对她小时候说的那样,“你长大以后也不会变的。
”那条坐在挎斗摩托车上的狗,好像它本来就坐在那里那么自如,后来小薰自己坐在那个位置,笑得很开心,后来她学着洋子用头撞父亲的肚子,叫了几声汪汪,可能在她的意识里,自己也是被圈养起来的小动物,被要求乖巧、温顺、听话,做什么都要考虑会不会被母亲骂,父亲什么都不管,带朋友来家里打麻将吸烟,只有洋子做自己,不被规矩束缚。
那个卷发造型只有竹内结子可以驾驭,太美了。
还有男主这个选角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贴近现实,可是那么吸引两个美女又很魔幻,要是换个小田切让之类的演员不知道效果如何。
后劲太大,这部电影过了几天还在我脑海里回放,洋子手里的《维庸之妻》到底是在影射男主,还是他老婆,甚至她自己?
这个疑惑还没得到答案。
看了豆瓣才看这部电影,因为喜欢竹内结子甜甜的笑容才会买这部DVD,没想到MIMURA也在里面,喜欢翘嘴美女。
很奇怪自己很少能看到轻快的日影,也就是日本电影一点也看不出连续剧的影子,每一部都是,其实是普遍的沉闷,虽然这不失一部好电影,但实在是小众了些,所幸的是通篇养眼。
飞马最近的字母很烂,不过有一句很喜欢。
人要讨厌不喜欢的东西要比回避喜欢的东西容易的太多。
千万不要爱上你不该爱上的人,如果你是个解不开的人的话,唯一那段哭戏我很喜欢。
这是一个很独特的故事,它有违常规,但是却又合理的让你觉得本该如此。
它故事独特,但是却又是典型的日本文艺片,处处蕴含着温馨的气息。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这部片子的话,我想只能用,这是一段跨越年龄身份的友谊。
竹内结子饰演的洋子,是一个很直爽的年轻女孩,而另一个主角阿薰则是一个刚刚父母离异的小女孩,(确切的讲是母亲离家出走),两个人本来没有什么交集,但是洋子成为了阿薰父亲的女朋友,于是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这样的原因而产生了交集。
按照常理,这样的第三者一定会被小孩讨厌,其本性也一定会是邪恶的,不好的人。
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常理太理想化了,感情这种东西很奇妙,说喜欢那就是喜欢,说不喜欢那就是不喜欢,如果不涉及责任,这种事情本身是没有谁对谁错的,难道一个人追求幸福就是错误的么?
我觉得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是他的权利。
同样的,片子里的洋子就像夏天一样阳光直爽,她本人加入这个家庭,是因为她真的喜欢阿薰的父亲,也同样愿意和阿薰她们交朋友,好好相处,而阿薰呢,也并不是常理中的孩子,对于洋子,她一开始仅仅只是疏远和犹豫,当真的接触以后,她深深地被那种直爽和阳光所影响,并慢慢的敬仰起这个姐姐,于是两个人相处的故事就上演了,没什么大的转折,就是平平淡淡的相处,但是感情就是这种平平淡淡中产生的,如果说非要有什么转折的话,这个起始于夏天的故事最终却在夏天结束了,洋子被迫离开,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两人之间的友谊也就此结束。
那个爽朗的骑单车的身影也一直留在了阿薰心中。
喜欢这样的片子,喜欢这样的故事,喜欢那淡淡的味道但是却充满着温情,喜欢两个演员的真切交流,喜欢这样的竹内结子。
就像一阵夏天的清风,充满着清新的味道。
隔壁奥运开幕式正热烈的播放着。
我给朋友发了几条短信,无意中点了这部很干净片子。
偶尔会会意的笑笑,随手点着了一根烟,在八月的夜晚。
其实一个人静静的看就好了,不需去揣测结局,很舒服。
悶片我並不討嫌。
但是這個我就覺得看到中間看不下去了。。。。。
或者是之前看一個悶片,注意力不夠吧。。。。。
不如。。。。
安安靜靜地聽歌。
继续追结子的片 片中故事的主视角熏已经30岁生活的不顺心 回忆起小时候一个叫洋子的女人 在母亲离家后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又突然的离去. 而洋子的随性不加掩饰的生活态度感染到了熏,虽然熏是胆小固执的性格正好与洋子相反但两人惺惺相惜. 全片没有特意交代洋子和父亲的关系,所有的镜头都非常自然就像身边发生的事. 最后父母离婚熏跟着妈妈,弟弟透被判给爸爸, 而洋子 因为他这样的性格 不会因为这样的家庭因素访碍她喜欢一个人,但这样的结果往往只会带来伤痛,洋子拿到钱对银行柜面说:22万,这是给我的分手费!爸爸在熏临走时告诫说:以后别这么固执了,长大要吃亏的. 30岁的熏在人生不如意时想起洋子,那个做她不敢做的率性的却也总是受伤的女人,心理是否会获得一点慰藉? 每个人的记忆里是否会有这么一个人 虽然是你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 但他却拥有令你向往的性格和生活态度,使你总是回忆起他,勉励自己.
夏天刚结束,秋意凉的下午,看完了这部影片。
竟然开始怀念起夏天来。
最初在学校的ftp上搜刮资源的时候,这部影片吸引我的是它有些怪异不太正常的名字。
以为是叛逆的青春刺痛了这个夏天。
可电影反行之,平凡见长,细腻轻盈,风和日丽。
比较之,我还是喜欢看这种略文艺的片儿,小人物小环境小故事,亲近得像自己走过的影子。
回忆这种东西不是生份儿。
即使三十奔过来,从前那个幼小的自己已经模糊地跑开不见,但在某个连自己也无法预料的触点上,她的影子就像湖的倒影一样朦胧地靠近,慢慢地回来,在自己怅然所失的时候,用力地给自己一个拥抱。
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回忆,于是就有了说不完的故事,即使最终自己没有成为当年想象的那个未来的自己,但是,却的确有一份要努力为之去做的心。
有一个暑假,妈妈不见了。
爸爸不说什么。
弟弟也不哭闹。
剩下羞涩内向的薰一个人孤单的背影。
很快,洋子来了,一头长卷发,骑着漂亮的赛车,斜挎着包,穿着匡威鞋,很潮、很大大咧咧地走入了这个家。
自顾自的抽起了烟。
薰看得目瞪口呆,自己好像才似一个房檐客。
洋子待了一个月,她是爸爸的情人,大声地笑,放肆的笑,年轻、美丽、潇洒、傲慢、倔强。
她帮忙煮饭。
她用盛咖喱的大盘子放小麦巧克力。
她请薰喝可乐。
她漫不经心地修好薰的自行车。
她教薰骑自行车。
她总是在看太宰治的书。
她在深夜带着薰跑到一户人家的庭院玩夜灯开关和逗狗。
她带薰去南伊豆的海边去度假捉龟手。
最后,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爸爸给了洋子可怜的22万分手费,薰的妈妈回来了,洋子离开了;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妈妈带着薰离开了那个家。
薰的牙齿掉了,吞进了肚子里,伴随着的是,她经历了一场离别和成长。
暑假落幕。
洋子不知为何爱上这个不该爱的已婚男——一个外貌及其普通,性格中庸的贩卖二手车的男人。
但我知道洋子会离开的:就在几个男人笑着打麻将,支使着洋子换烟灰缸买烟冲咖啡,聊着“你就像洋子养的小狗啊,给狗吃狗食。
”“女人就是用来照顾人们的,受别人的支配”的时候,洋子不屑的眼神一带而过。
她是薰十岁暑假天,奇迹一般地在孤单的薰的身边出现,又转而离开,退回到4丁目,靠着她的自行车,守着商店。
她骑着自行车消失离去的时候,眼角是否也有泪水在洒奔?
我以为,导演会设置一个场景,无论是海边,4丁目,或者婚礼上,街道边,二十多年后的薰会见到洋子。
转身过来,依然是大笑、爽朗的那张脸。
可相见不如怀念那份情谊。
毕竟岁月一直在流逝,点点滴滴记住的并不是最完整的事实,而如今的现实也并不能退回到过去,或改变什么。
生活并非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延伸。
“阿薰,你觉得养狗和自己被人收养,哪个好?
把谁放在身边让他听话,和乖乖的听别人的话,哪个比较符合你的性格?
哪个都很讨厌,我也很讨厌。
”“比起喜欢讨厌的东西,讨厌喜欢的东西会更难。
”薰最终没有成为洋子。
但两条平行线曾经也那样靠近过。
对于孩子来说,大人的世界里隔着一堵墙,长大后不一定就能大彻大悟。
其实,这个小三(或许爸妈的吵架和离异与此相关呢)——洋子并不是一如既往的坚强,她的童年也曾经小心翼翼地面对着父母生活着,她在薰面前也遮掩不了眼泪,与其说因为洋子的到来,曾经打开过薰的内心或者改变过薰什么,不如说,洋子也在薰身上寻找什么,就像长大后的薰在钓鱼池看到那个穿饵线的小女孩一样。
循环都是孜孜不倦的进行着的。
为什么我的暑假不曾遇到过洋子这样的女人?
哪怕有一双这样有力的手拉住我。
童年,我很喜欢烟花,尤其喜欢“降落伞”,总是央求爸爸买很多很多“降落伞”,然后看着它们绽放,然后将它们像宝贝一样拾回家。
我也很喜欢风铃,可是从来没有拥有过,倒是给别人送过不少。
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夏天都是无法完整重叠的。
PS:很喜欢配乐。
竹内姐姐演主人公“我”爸爸的情妇,被爸爸抛弃后,用22万日币分手费带上“我”一起去海边过了一个暑假的故事,应该是结子在闪婚闪离人气大跌之后的作品,我觉得这部戏比<春雪>适合她多了,反正一直是看到纯爱,行定勋就绕道走的。
这次竹内能接到这个角色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能够情场失意赌场得意一把。
故事感觉不错,无奈的淡淡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感觉。
自行车就是她们共同代表独立坚强不向男性世界妥协的道具。
不过我还是十分好奇她们在海边凿的那个龟手是啥东西呀,google好像也搜不到的说,有人能告诉我不?
真是好电影!
清浅却让人念念不忘!
心血来潮想着写写它,也因为我觉得这电影实在不错。
故事其实及其简单,蝉鸣的夏天、懵懂的童年、破裂的家庭、突然而来的友情、当然还有海边……夏天感觉呼之欲出,影片也把这充满回忆的夏天拍得温暖而安静。
我想说的是片中一大一小女主角。
小女孩出场的造型可爱极了,那发型大概可算是童年的经典标志之一。
女主角洋子出场踏着一辆绿色自行车缓缓而来也给人青春的咄咄逼人之感。
尔后,她们成了朋友。
小女孩也许也和我一样一开始一直在疑问这个莫名其妙来家做饭的姐姐到底是谁。
她是如此随性,在小女孩家中翘着腿、抽着烟、看着小说。
同时,她又轻而易举的应付着小女孩家中的一切。
她的表情总是真诚而明亮,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让小女孩虽好奇也不自觉成了朋友。
小女孩呢,想做摩托车上的那只狗。
呵,纯真如此,这也大概是她们彼此成为朋友的前提吧。
后来,洋子被伤害了。
当然,这样的女子,这样的感情,受伤是迟早的。
她轻描淡写的问着小女孩“可不可以陪我过暑假?
”。
她们一起去了海边,在海边她终究还是会发自肺腑的说道:“比起喜欢讨厌的东西,讨厌喜欢的东西会更难”。
再后来,分手后的洋子没了来小女孩家的理由,于是在她家的最后一天,她和小女孩对坐在桌子两边,看着桌上的柠檬她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
到底还是留了眼泪,再潇洒、明亮的女子在感情上也有着脆弱的一面。
影片拍出来却不显煽情,反而冲淡且温暖。
影片的好在于角色勾画的细致,与性格塑造的共鸣。
用评论《忽而今夏》里的话来说就是“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凭着性情里的天真,硬是把原本颇有点尴尬的关系处理得天清气朗,风和日丽。
以至于小薰在二十年后回想起来,心中也全无怨怼,只余温柔牵动。
”真是入木三分!
夏天过去,友情也结束了。
可二十年后的小女孩再看到绿色自行车时还是忍不住驻足观望……这样的夏天美好且短暂,这样的夏天注定终身难忘。
结子姐姐,和nino好像呀!比起喜欢讨厌的东西,讨厌喜欢的东西会更难。很温情的片子&gt;v&lt;
也就竹内结子好看,内容有点抽象
好淡的温情
很喜欢yuko演的洋子
3.5 “比起喜欢讨厌的东西,讨厌喜欢的东西更难。”
治愈的回忆,幸福的瞬间不会骗人,骑摩托车的夜晚藏在小薰的心里。
浓眉毛的竹内结子
这部片子最离奇的点在于竹内结子竟然能看上那样一个猥琐大叔,而日剧里每次出现这种情节总会伴随着女主夸赞的一句“你真温柔啊”。搞不懂日本女人究竟有多缺爱。去大海的旅程让我想起了《菊次郎的夏天》,但这部终归有点太散了。
小女孩才是主角嘛,虽然是叙述者视角点被影响,但整个情绪是小女孩的,且存在感极强。
3.5 那個年代全是回憶殺...很動人的小品。再見了,竹内结子。
ごく自然体の竹内結子
平淡如水,日本电影特色,过段时间再看
很喜欢里面小女孩的单车,想要...
挎斗摩托的狗那一幕像黑色幽默小说,那条汪酱戴着墨镜坐得四平八稳,傲视车流,甚至不怒自威,此等风范,咱人类也得好好学习观摩。
典型的折衷主义,既不想出人头地也不想听凭指使。坐在挎斗里,既不用费力又颇有自由感。
女性互助
竹内確實打動我了,但我還是覺得藉著夏天、離棄什麽的堆砌起來的故事有那麼點廉價跟生硬
所以我就說豆瓣人喜歡的我都不喜歡,評分還滿高誒~雖然不是說很難看,但始終是沒有看出味道,除了看出結子姐非常有味道!完全是爲了結子姐~大美人!而且全片看完意外的結束曲是YUI的歌,哇哈哈~加分!片名非常怪異,當時是看片名就覺得不會好看,不過,意外的還是很紅的樣子~
挎斗摩托车啊,小时候经常坐……这片子里的LOLI好像小木头一样,她肯定对竹内没有爱!
(豆瓣真空期补标9月末-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