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旅行影视剧大体可以分为这几类:《土拨鼠之日》类型,同一天无限重复:《破日》《一天》(2017年韩国电影)《开端》《棕榈泉》《忌日快乐》《忽然七日》《明日边缘》《轮回派对》《超时空传输》《领袖水准》《黑洞频率》类型,与过去的人通话,改变历史:《信号》《电话》《海市蜃楼》《时间脱离者》《终结者》类型,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信条》《时空线索》《无限复活》《十二猴子》《九回时间旅行》《前目的地》《时空罪恶》《现在去见你》《神的礼物-14天》类型,也是回到过去,与《终结者》类型的区别是:终结者是肉体回到过去,可以与小时候的自己在同一时空并存。
神的礼物则是魂穿,同类型的还有:《365:逆转命运的一年》《财阀家的小儿子》《再次我的人生》。
还有几种类型的杂交体,如《蝴蝶效应》,有限次重复+魂穿,而且不是完全的魂穿,有点类似《黑洞频率》的那种。
===========================================================本片杂想:★知识改变命运★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女主长得像个猴子,真丑!
后来慢慢适应了才觉得长得还行。
★真乱啊,新郎和大姨子上床,男女婚礼主持上床,女主早上在新郎的床上醒来晚上又上了男主的床,男主不用说了,婚礼现场的女人男人下至18岁上至80岁通通上了个遍。。。。。。。。
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黑色幽默,但是揭示一个现实:玩世不恭也会有度,
可能是心态一直受困于大四保研的那段时光,所以我一直都很喜欢Time Loop题材的电影,看到主角受困于日复一日的循环,希望能从中获得跳出单调重复的启发。
观影1/3有感,棕榈泉更像是欢乐版的土拨鼠之日,不过相比于土拨鼠那种黑色的荒诞幽默,该片的喜剧来得更加狂野直白些;土拨鼠讲的是如何解放心灵受困,而这次面对的主题则是用虚无主义面对孤独与重复。
两般对比,有点我曾经在本科时用励志思想来解决问题,而现如今在读博时,用虚无狂欢来冲淡问题。
观影2/3有感,Nyles面对的Roy象征着他重复单调的生活中需要负责抗争的危险,意味着生活中用虚无狂欢化解问题时,偶尔窜出来的内心恐惧,其带来了痛苦、终结与逃避。
而拉入女主虽然对抗了孤单,让其重复的生活不再单调,同时也意味着他将不能再作恶,要开始有所收敛。
而且在女主得知其之前于他眼中也不过是一个通过固定方法就可以攻略的NPC之时,忽然给我一种随机携带一名NPC由单机游戏转入联机社区的既视感。
可以完全确定棕榈泉与土拨鼠之日的Time Loop不一样,前者充满了危险与限制,而后者则是可以独自随心所欲。
这很像恋爱,当年还是一个人的时候,面对单调、重复的生活,你只需要修身养性,塑造内心;而当你受不了这种孤独,于是决定让生活从此闯入另一个人,那么你们二人就要共同对抗生活的枯燥循环,一开始两个人还可以通过欢乐制造的虚无狂欢来解决问题,但最后面对time loop,还是要负责任的交出答案。
观影3/3有感,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最后一段,我不太喜欢美式的这种学霸套路的描述方法。
仿佛知识的获取只需要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喝着咖啡看着电脑,便成为一名专家。
最后是经典的男女主表白桥段,夹杂着浪漫和搞笑,还是很有意思的。
另外,关于跳出Time Loop,土拨鼠之日类似于含蓄的英伦绅士,只要内心不再受困便会有奇迹发生,很是浪漫且具有启发含义;而棕榈泉大概只是美式欢乐罢,看似用量子力学等学霸风来解决问题,但最后也没能明确其背后的原理与含义。
大概,关于最后的最后,二人是否跳出了时间循环?
结尾二人身处何日?
彩蛋Roy的时间线出现的昨晚一词和另一个Nyles意味着什么?
这些都难以用科学去解释,只能说是导演用Time Loop这一老套路讲了一个新故事吧……
棕榈泉 (2020)6.82020 / 美国 / 喜剧 爱情 / 马克斯·巴尔巴科夫 / 安迪·萨姆伯格 克里斯汀·米利欧缇
土拨鼠之日 (1993)8.61993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奇幻 / 哈罗德·雷米斯 / 比尔·默瑞 安迪·麦克道尔
安迪·萨姆伯格饰演一个在婚礼上被一个熟悉的情节装置困住的男人。
看了新喜剧片《棕榈泉》十分钟后,你可能会觉得一个精心设计的笑话正在拿你开涮。
男主角是安迪·萨姆伯格,他毕业于《周六夜现场》,后来成为电影明星——和比尔·默里没什么不同。
他的角色是奈尔斯,一个面无表情的俏皮话者,与比尔·默里曾经扮演的角色没有太大不同。
然后——在奈尔斯的一天开始、展开、结束,然后在完全相同的地方重新开始,反复地——你明白了。
没错,土拨鼠们,今天是土拨鼠之日。
“你会杀了我吗?”萨姆伯格问,虽然你可能不会那么过分,但你可能会想知道这个笑话是在谁身上开的,因为他要求你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这个场景。
但老笑话有时会有新的妙语。
这部电影很有趣。
如果我让你进入时间循环感觉像是剧透,导演马克斯·巴尔巴科夫几乎是瞬间做到了这一点。
奈尔斯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地位,他已经厌倦了被困的日子。
(这是一场婚礼,这是个不错的主意:难道所有的婚礼不都感觉像昨日重现吗?)因此,这部电影省去了序言,直接进入了室内游戏:在同样的几个场景中,剧本能想出多少种变化?奈尔斯在宾客名单上的位置很有帮助。
谁会注意到新娘朋友的男朋友在干什么?结果是机智和疯狂的创新,可以让电影再过大约10分钟,没有进一步的戏剧性推动。
坚持这个想法。
《土拨鼠之日》——当然是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一部独角戏,安迪·麦克道尔精彩绝伦,但在那里扮演直女给穆雷。
在《棕榈泉》中,新娘的妹妹莎拉出现了,她并不比奈尔斯更高兴——和奈尔斯一样,她很快就会永远在那里。
导演的妙招是选了克里斯汀·米利奥蒂,她和她的搭档一样随心所欲。
爱情故事的背后是另一个惊喜:黑暗啃噬着故事的核心,这是一部由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浪漫喜剧。
谁能声称以前见过这个?By: Danny Leigh
大家一定早就知道关于时空循环的故事。
也看过很多类似的电影,比如《土拨鼠之日》《明日边缘》《前目的地》《环形使者》《恐怖游轮》《彗星来的那一夜》等等。
那么如何在这个故事框架下有新的要素和爽点,其实就是“后浪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轻松+愉快《棕榈泉》这部电影其实是个小品,是个爱情喜剧。
为了不在时空循环的“量子问题”上过多纠缠,因此设计了很多轻松惬意的情节。
量子宇宙的双变量“棕榈泉”是美国的一个地名,以这个作为片名其实挺的。
它位于加州科罗拉多沙漠,是沙漠旁的绿洲城市,据说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
这个地方很热,日照也很充足,还有很多温泉。
多么惬意的循环所以,我们的男主角“三表哥”——安迪·萨姆伯格 ,一直穿着夏威夷风格的衬衫和裤衩,来体现他的休闲。
他是第一个陷入循环的倒霉蛋,编剧说他已经在这个循环里待了超过40年。
而女主角萨拉在“某次意外”中也跟着他进入了“那个山洞”。
女主看到了洞里的秘密从此两人一起停留在萨拉妹妹的婚礼这一天。
这样一来,虽然《棕榈泉》的爱情主题并不新鲜,但是两个人一起循环省略了探索循环机制的过程,也让《土拨鼠之日》模式中,比尔墨菲为爱人一个人自我改造的单一性,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和碰撞可能。
婚礼中的妹妹和妹夫为了剧情需要,我们还是难免要接受萨拉对于循环机制的质疑。
比如自杀、逃离棕榈泉、不睡觉、去山洞等等。
当然,这些方法必然会失败,因为“三表哥”早就试过无数次了。
并且,两个人区别其他电影中的角色在于,他们对这种“循环式的永生”是有认知先验性的。
考虑到观众会不耐烦,三表哥上来就把一切都告诉了萨拉,萨拉自己也表示听说过这种故事。
萨拉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了一切所以,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规则,从而“快乐”的生活在这种机制下。
虽然三表哥已经睡过萨拉几百次了,但是他还是骗了她。
因为在萨拉也进入循环日之后,他既不能再急于睡她,也想体验一次真正的、有进展的、克制的爱情。
克制后的亲吻才是最有感觉的这种循环其实满足了观众对于“永生”的追求,和对“无限试错”的渴望。
不管你做的对与错,你都可以不断地去尝试,去体验不同的选择带来的蝴蝶效应,而不受时间线性的影响,一遍遍地重来,不停的重复享受。
就像不用担心喝快乐水和蛋糕会长肉,不用担心生命安全,不用为什么都不做而感到焦虑。
三表哥试过了一切他能想到的爽点这很爽不是吗,这可是个大爽点。
所以“三表哥”几乎睡过了他所能睡的人,包括男人。
即便这个时空范畴就只有醒着的一天,对于纯粹的体验或者享受也算是够用了。
当然,要是想有创造还是不太可能,除非能不睡觉。
循环存在的意义两位永生人的态度在后来发生了对立。
萨拉不再想留在循环日了三表哥觉得唯一坦然的可能,就是接受“永远活着”这个现实,接受它带来的快乐与痛苦。
但萨拉觉得这样的人生并没有意义,因为它是停滞的,任何事情都会回到原位。
三表哥主动邀请到山洞的另一位永生人,J·K·西蒙斯饰演的罗伊,也持相反态度,所以一直在追杀三表哥。
三表哥和罗伊曾有过激情的夜晚罗伊虽然有个幸福的家庭,但是看不到孩子长大,也看不到未来,这样的“幸福生活”让他抓狂。
我们时长说的那句话:“真希望这一天能够永恒”。
貌似实在是一句假话。
眼前的一切都是假的,包括时间。
只有记忆,和痛感,是真的。
三表哥每天也要重复面对女友的出轨日复一日地过了几百天以后,萨拉决定要终止这一切。
是什么改变了她的态度,想攻克这个“舒适区”呢?
其实是她醒来的那个时间点,时刻在提醒她是个“酗酒”“嗑药”“偷妹夫”的烂人。
萨拉其实在婚礼前夜睡了妹夫每天早上她都要从“与妹夫偷情的转天早晨”中醒来,她没法回避自己是个什么“货色”,以至于越来越无法在婚礼上一次次地坦然面对妹妹。
所以她消失了一段时间,去研究“量子宇宙”的理论问题,打算用炸药把山洞炸了,以便逃离这个循环,解救内心的痛楚。
爆炸火光中两人迎来了重生这一次,萨拉用“实验成功的山羊”骗了一把三表哥。
山羊没有自我意识,也无法被萨拉证实跳出循环的山羊和留在循环里的山羊是否是同一只。
当然,导演无心探究山羊的故事,在一番“心灵较量”之后,三表哥终于承认了他是如此爱萨拉,放弃了独自留下来的想法,最终成功与萨拉在爆炸中跳出了这循环的一天。
人们都说,面对现实才是人生的真谛,要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了让我们清醒点,没办法,梦最终还是得醒来。
美好的期许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同,是看完以后,你会觉得留下来真的不错。
这一夜,我们一起看恐龙,一起露营滚床和喜欢的人一起永生,做所有疯狂的事,不用担心后果,不用担心老去,可以学习任何想学的知识,可以改变任何想改变的事物,甚至一起吃致幻蘑菇,一起看恐龙,多么美好啊!
但这都是我们美好的期许。
真的不离开这个循环,也许就会遇到另一个母题——孤独和厌倦,那些讨厌的感觉终究会袭来。
即便你变着法儿的找乐子,也总有油尽灯枯的那一天,普罗米修斯式的痛楚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不管事物有多么美好终有厌倦的一天长生不死的“死者世界”,长久以来都被我们认做是种惩罚,真正的死去才是解脱。
这正印证了用炸弹去炸掉洞穴的意向,只有“死掉”才能真正地活着。
而宁可一起死去,也不愿在孤独中伶仃,才是这场爱情的注脚。
好在三表哥和萨拉成功了,他们能够“相互厌倦”地谈一场真的恋爱,接受彼此的老去和时光的流逝。
虽然萨拉不漂亮,但是真实啊他们释怀了,我却对这场循环特别不舍。
在永远的一天中恋爱,这才是极致的浪漫主义啊!
那三只致幻蘑菇造就的恐龙真的很迷。
不过,棕榈泉真的有过恐龙吗?
*本文首发于头条号“电影stalker”
看完这部影片感觉还是很舒服的,不会太老套,也有一些不一样的特点,蛮喜欢这部影片中的时间循环设定是这样的:1、首次进入山洞后就会立马重置到当天早上醒来的时刻2、这个山洞一直在,随时进去都可以重置时间(但是这里我有一个疑惑,当三个人其中一人进去之后,其他两人是继续今天的时间直到重置,还是一起重置?
不过有个片段是女主不小心掉下车后,给了男主一段镜头,猜测是不会互相影响的)3、这个时间重置的自我循环时间是3.2s(影片中说法)4、可以通过在“自我循环窗口期”爆炸强行脱离时间循环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个山洞是一个封闭的平行时空,里面时间只有一天,人们进入之后实体被毁灭,意识进入这个时空,而且这个循环标志点也是“睡觉/死亡/进入山洞”等失去意识的行为;就像进行了一场VR游戏,在这个空间里唯有记忆是有意义的,如果唯有记忆有意义的话,那也会有意识死亡的那一天,就像男主所说他已经忘记他原本的经历,记忆是有限的,会不断的覆盖,如果一直无法脱离循环,终究记忆会慢慢空白等于进入了死亡,如同男主所说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有了所有感觉,等于没有感觉“其实很好奇一个问题,如果后面的老头也出来的话,那他的时间也是11月10号吧,也就是说会有起码两种场景1、男女主醒来之后发现,老头同样也出来了,可能老头比男女主多了几百个循环之类的,但是回到原有时空是同一瞬间,这个几乎是必然的,只要存在可能性就一定会发生,既然女主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脱离循环的办法,在漫长的时间循环中总会有人理解到这点,也许男女主醒来之后发现,其实还有好多人也同时脱离了循环,因为有可能在他们脱离之后的瞬间,也有其他人误入了山洞;2、老头出来后也是11月10号,但是在那个时空里男主不认识他,他们曾经在这个封闭时空交集,一出来就各奔东西了影片中的三个人面对时间循环的态度不太一样,我看到中间的时候就在想如果去学习的话不是很好吗?
后面女主疯狂刷书的时候,我就感觉真的绝了,不过这个也建立在有解决办法的前提下,如果无法出去的话,那这段知识早晚也会被覆盖掉,但是女主这种做法我还是很欣赏的,起码能主动去解决问题;我们的生活其实大多数也如同影片一样不断的循环重复,甚至有的更糟,每天起来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能像女主那样去面对,总不能比破除时间循环还难吧
最后的最后很为罗伊高兴,他终于可以看到她女儿长大成人结婚了。
就算是幸福的生活,也希望有所改变,这大概就是对未来的期许吧。
虽然逻辑欠缺,结局也太过美好,但是这样也很好啊,生活已经太随意,就让电影的美好来填补一下吧。
萨拉为循环带来了终点,只能说不知道是那两个男人蠢呢,还是没有勇气面对新生,罗伊还好吧,毕竟已经老了,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去想办法离开,男主表现出来的就是享受这种咸鱼生活。
她们的循环结束了,不知道有没有别人的循环还在继续的呢!
The “Palm Springs” movie poster features Nyles and Sarah lying in the pool. “Palm Springs” received a nomination for the Grand Jury Prize of the Sundance Film Festival in 2020.“Palm Springs” is a rom-com directed by Max Barbakow that premiered at the Sundance Film Festival in January. The audience was excited to see Andy Samberg‘s performance, and the film broke a record for the most views after it was released July 10 on Hulu. This movie, however, still has room to improve, and the humor is lackluster.详细影评见下面的链接。
http://pepperdine-graphic.com/film-review-andy-samberg-fails-to-make-the-audience-laugh-in-palm-springs/
逃出《棕榈泉》Palm Springs奈尔斯(安迪·萨姆伯格 Andy Samberg饰)和他的女友前往加州棕榈泉参加她好朋友的婚礼,他们待在主人安排的度假村。
婚礼上他遇到了新娘声名狼藉的姐姐莎拉(克里斯汀·米利欧缇 Cristin Milioti饰)。
说着说着两个人就偷偷溜了出去,他俩正要开始噼噼啪啪那一刻,突然来了个手持弓箭的大汉对着奈尔斯发射。
一箭中背,另一箭中腿。
口中高呼:“饶不了你这个小子”。
落荒而逃的奈尔斯躲在一块大石后才免于一死。
躲过此劫的奈尔斯爬进边上的一个山洞。
跟踪而来的莎拉也跨进了洞。
这一踏,她可就进了不归之路了。
下一刻,莎拉在自己的床上睁开了眼,起床后发现大家都还在准备婚礼,妹妹不是昨天已经结婚了吗。
WTF,怎回事?
她冲到了游泳池责问奈尔斯。
奈尔斯马上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
啊,我昨天不是警告你不要进洞吗,现在你和我一样,进了一个时间封闭圈。
每天只要醒过来就回到同一天。
即便被杀死,醒过来还是回到同一天。
我俩将在这同一天反复巡回,永无止境,我已经在这个圈子里混了无数无数天(或者无数年)了,现在你成了我的伴,反正就是在这里死定了(或者说不死定了)。
心有不甘的莎拉尝试了各种去死的方法,结果都是回到同一天。
这下她可死心了。
然后他俩想出各种花样消遣和捣蛋,又吃又喝的。
这可不要玩的太爽啊。
同时他们两人也就此培养了感情。
当然,幸福不是永恒的。
莎拉萌生了退意,想回到正常的生活。
她每天在图书馆埋头钻研量子力学。
最后找到了离开封闭圈的方法。
尽管奈尔斯不舍得离开这里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由于对莎拉的爱情,他也同意和她一起离开这里而回到现实世界。
出来后的他们已经忘却了当年在封闭圈的一切事。
循环圈电影的老祖宗应该是《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 (1993)”,以后还有过《明日边缘》“Edge of Tomorrow (2014)”(见我的博文“阿汤哥的科幻大片”)以及最近网飞的电视剧《轮回派对》“Russian Doll”等。
肯定的和最初的《土拨鼠之日》相比,在许多具体处理上有所不同。
其实《土拨鼠之日》的作者最初是想写穿越的,但担忧每个穿越都需不同的背景和服装,提高了制作成本而难以推销自己的原稿,因此想出了这个循环圈的主意,果真别出心裁,自成一格,可见灵感出于需求。
在《土拨鼠之日》中,男主依靠自己不懈努力走向完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在这里,男主却相反。
在循环圈里可以过着悠哉游哉的美满日子。
他不想努力,也不用努力,得过且过。
即便是性生活,在男女老少通吃后,最后他连泡妞都不感兴趣了,白天躺在游泳池里喝喝酒,晚上在婚礼上胡闹一番就过了一天。
直到莎拉的到来,才给了他以新的希望和寄托。
鼓起了他走向真正生活的勇气。
那个专门要打杀奈尔斯的罗伊(J·K·西蒙斯 J.K. Simmons饰)的理由就是他也是在婚礼的那天被奈尔斯带进了山洞,所以对他恨之入骨而不时过来给奈尔斯吃点苦头。
不过后来他发现这样的日子过的挺舒畅的,老婆永远年轻,孩子一直留在身边,因此不再去找奈尔斯的麻烦了。
就看你想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
在里面起码不用上班,不怕新冠病毒,不用顾虑明天,不愁吃和穿的舒坦日子。
本片由Hulu在圣丹斯电影节以一千七百万美刀天价收购而得。
有趣得是,此片在美国评论不错,但在却一片吐槽声。
时间轮回的电影,绝对不是什么新鲜的点子,从1993年比尔默瑞的《土拨鼠之日》开始(或许还有更早的时间循环的电影),这个有着独特风格的母题逐渐被各种类型的电影所接纳,尝试,并且不乏良作。
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以外星入侵科幻为背景的《明日边缘》(当然这个电影貌似是改编自日本的轻小说),困在时空的循环中一次又一次磨练自己的战技并试图逃脱。
而《源代码》,《前目的地》这样的构思精巧的科幻小品,同样在时间循环的分支上大放异彩。
《恐怖游轮》更进一步,将这种时间循环的点子与多线重合的剧情相结合,再加上海面上游荡的孤舟那样瘆人的场景,完成了时间循环的恐怖版改编。
前些年大热的《忌日快乐》系列,则是加入了杀人狂这样的“惊悚”元素,不过因为剧情里也有大量幽默的成分,因而至少第一部的观感还是很棒的。
于是,《棕榈泉》再一次完成了一个对于“时间循环”母题的阐释,相比于后面那些天花乱坠的科幻巨制或是烧脑多线的发展,《棕榈泉》在气质上无疑更贴近《土拨鼠之日》的感觉,也算是让我们回味了一下纯粹的“时间轮回”这个设定的魅力所在。
剧透预警1.让我们开始第一次循环男主奈尔从梦中醒来,今天是他女朋友米斯蒂的好友结婚的大日子,然而他却清闲的很,在泳池中晒太阳,观看无聊的婚礼,在晚宴上救场发表了很赞的讲话,还勾搭到了新娘的妹妹萨拉。
在一点酒精和美言的诱惑之下,萨拉很快就和奈尔熟稔起来,当发现米斯蒂其实也早已不忠于奈尔后,萨拉更是放开了心里的戒备准备去和他来一场荒原野战。
一切都看上去很美好。
直到男主膝盖中了一箭。
萨拉追着受伤的奈尔来到了一处奇怪的洞穴,而在这里,她被神秘的力量吸入并昏迷。
当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这是她刚刚度过的一天,而奈尔,似乎早就接受了这一切。
她开始了时间的循环。
时间循环的开始,总是很有意思的,所有这种类型的影片,都会在第一次循环中投入大篇幅大精力去描写,因为第一次的很多设定往往要在全片中都有所照应,同时,观众的视角是跟随着即将开始时间循环的主角的,所以需要构建一种沉浸感,这样观众才能在之后的循环开始后,和主角一起体悟到“惊讶,疑惑,抗拒,接受”的心理感受。
上面几部提到的电影里,《忌日快乐》,《土拨鼠之日》等,就是纯粹从第一次循环开始,因为只有一个角色陷入循环,所以在长时间的循环之后,很多不确定性都会开始收敛,角色对于一个这样封闭的时间段内几乎是全知的存在。
而类似《恐怖游轮》,《前目的地》这样的呢,主角通常不会在循环后保留记忆,电影等于是记述了某一次循环,于是我们跟着同样迷茫的主角进入电影的故事,在一次循环内逐渐发现事情的不对劲,而直到结尾,我们或许才可以理出一个大致的头绪,然后电影以下一次循环开始作为终结。
《棕榈泉》从循环的切入点来看,更像是《明日边缘》,这种设定就是多人陷入循环,而观众先从一个视角目睹某个人的第一次循环,之后本来就身在循环的人物出现,一个循环菜鸟面对一个循环老手无疑会有很精彩的剧情冲突,当然,那个人也负责了一部分设定陈述的工作。
《明日边缘》里,是阿汤哥和布朗特两个人的循环之旅。
《棕榈泉》中,则加入了西蒙斯老爷子这样的搅局之人。
2.时间困局中的多个囚徒多个角色陷入的时间循环,非常容易产生烧脑的剧情,像《土拨鼠之日》,《忌日快乐》这样的单人单线重复,在多次尝试后大部分事件都变成已知状态,所以充当变量的也只有主角一人。
一旦角色多起来,各种不确定性就使得剧本自洽的难度陡然提升。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循环之后的记忆。
多人进入时间循环后,虽然所有人都是同一个时间开始,但是死亡或者睡觉重启循环的时间却是不同的,本片大概是采用了一种“等待式”的同步方式。
奈尔最先开始了时间的循环,每一次新的人进入洞穴,也就加入了这个“睡着就会重启”的循环之中。
而因为是多人参与循环,每个人也都会保留记忆,所以当其中一个人死掉的时候,如果立刻开始那个人的循环,那么显然无法处理那些上一个循环还没有结束角色的记忆问题。
所以本片应该就是等所有进入循环的角色都死掉,或者是睡着之后,再统一进行下一轮循环。
就像罗伊老爷子提起的那样,因为医院的护士不让他睡着,所以他撑了很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奈尔或者萨拉可以先进入下一轮循环,他们必须等到罗伊睡着或者死掉之后才能一起迎来下一个天亮。
当然,他们自己是不知道这个等待的阶段的。
虽然有着这种解释,然而如我所言,时间循环的问题如若是一个人还好办,一旦人多就是一团乱麻,本片虽然已经尽量简化了事情的复杂度(不然如果加进来平行宇宙的概念,绝对够观众吃上一壶的),但是最后罗伊老爷子那一块还是很难解释的通。
打个比方,奈尔和萨拉在某个循环中打破了循环进入了下一天,但是没有打破循环的罗伊其实还在不断尝试着跳出循环的方法(毕竟就算知道了背上炸弹就可以跳出来,也总得多尝试几次不是吗),所以当有朝一日罗伊也跳出来的时候,他所来到的下一天和奈尔和萨拉携手来到的下一天是否是同一天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否意味着奈尔和萨拉在到达真正的下一天前,还要无知觉地等待罗伊完成循环的跳脱呢?
而如果罗伊永远也出不来呢?
所以如若细想,这种循环问题总是能让人焦头烂额,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去深究里面的细节,毕竟,电影本来也没想讲清楚。
3.幸好,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爱情故事似乎有点将整个事件描述得太过简单了,或许应该是:带着一些幽默,一些恶趣味的浪漫故事。
当一个人有了无数次重溯一天的能力后,当他去寻找那一天中被忽视的某个角落的时候,很多阴差阳错,很多巧合,就变得莫名有趣起来。
无论是背着奈尔偷情的女朋友米斯蒂,还是在结婚前一晚还和老婆的妹妹上床的abe,无限的循环意味着对于恒定事件有了无限探查的可能性,于是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非常荒诞。
萨拉和奈尔用来抵御这种荒诞的手法,就是用更加荒诞无厘头的行径,来唾弃世界里这个被无数次重复的时间角落,晒太阳,练枪,大闹酒吧,破坏婚礼的气氛,大概只有这些出格的举动,才能让他们在千篇一律的世界中获得一点新鲜的快感。
不过,虽然只是这重复的一天,然而一天过了无数次,两个人也就见了无数面,于是这个一日间的交情,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让他们二人熟识了多年,最终互相倾慕。
4.时间循环母题的魅力不过真的有些可惜,在两个人的时间循环中加入第三个搅局者是一个聪明而危险的决定,不过导演和编剧似乎也有些惧怕因为第三人的加入会使得这个循环有太多的不稳定性,于是罗伊这个角色被边缘化处理了,甚至很多时候只成为了男女主情感发展的一个工具人角色。
说回来,最后我还是想讲一讲纯粹的“时间循环”这个母题的魅力所在。
首先,标准的时间循环,都有三个阶段:进入循环,反复循环,脱离循环。
而进入循环给观众和角色带来的就是一种“惊愕”的感受,《土拨鼠之日》还算相对平庸的切入了循环体中,而后世的这类电影,无不用更激烈的手段,诸如死亡,爆炸,自杀等等作为第一次循环的终结,并且在下一个镜头的苏醒中带给观众,同样也带给电影中的角色以巨大的反差感。
但是,真正容易出彩的,还是后两个部分(不一定所有的电影都会有脱离循环的阶段)。
既然身处在循环之中,那么你的每天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填充这个已知的,枯燥的一天呢?
有一些循环电影给了角色一个终极的目标或者任务(通常是找出凶手,打败boss脱离循环),但是像《土拨鼠之日》,或者《棕榈泉》这种非惊悚,非战争题材的日常循环,每一轮的循环其实也是在让角色去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去重新认识自己和身边的人,并且在每一次和人的交互中反思过往并思考未来,同时伴随着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过于千篇一律的生活也会让循环者内心更加焦躁,也会让其陷入无尽的孤独之中。
这就是日常循环可能会带来的一些探讨。
而脱离循环,则又是一种问题。
虽然在时间循环中过了很多日子,但是当真的有机会脱离的时候,电影中的角色又会开始顾虑。
因为循环的日子是一成不变且安逸的,虽然人生大多时候本来就是充满忐忑和挑战的,然而有了这么一个舒适的空间,一个能够永生永世不发生变化的安乐窝,那么曾经的那些想要回到正轨的想法,是否又能胜过对于安逸的留恋呢?
于是时间循环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土拨鼠每年开春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而每个盛夏的烈日之下,棕榈树亦会在水池边肆意生长,我不止一次在deadline之前幻想自己能进入一个时间充裕的空间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不过有时也会害怕,害怕我一旦发现了这个空间,就不会再出来。
并不是那个有着无限时间的空间困住了我。
而是既然我有无限的时间,那么真实的世界对我来说是否还那么重要呢?
挺好玩,可惜笑点不够多啊
女主长得跟我的怪高娃娃一模一样 好美好美
无甚惊喜的套路爱情喜剧,题材过于烂大街了。安迪萨姆伯格虽然很帅但是演技一如既往很浮夸。
轻松喜剧,也算把这个题材拍出新花样了。
两个人在一起只看未来就好了,看过去的话渣男渣女也算般配
还行吧,女主一直很坚决,也想出了离开的办法,虽然男主为了爱最后还是选择离开,可还是感觉差了点什么。
有趣味性
无聊,尬演
有时候观影量太多是会影响观影感受的,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多部电影的混剪,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里塞。一个类型片在被玩烂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在死循环中寻找意义,是这片子想说的主题,可是它好单薄啊~
人生不过一场游戏 我当偶像剧来看的
并不觉得惊喜,概念不是新的,笑点也不够好笑,剧情也毫无新意。
循环系列
[Hulu]《开端》丧版,好吧其实我不知道哪个先的,反正都是老梗。但我好喜欢后面的展开:他们俩发神经,女主快餐店爆学量子力学,“死亡”的尽头是别人家泳池的披萨浮椅……除了爱情都好好。
好久没看这种调调的电影了,啊三俗又可爱的小甜饼。我永远爱三表哥和小孤岛呜呜呜呜,不乐观的4⭐⭐
三个人的11月9日
和你一样,我对明天的恐惧来自对今天的厌倦——不知有多少人和「高旗」一样——害怕与短暂的瞬间告别。看似与《土拨鼠之日》一样的《棕榈泉》本质上并不一样,就像今天不是昨天,明天也不是今天一样。时空是真是假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两个相爱的人最终能否身处同个时空。换句话说,作者想要看看一对处在热恋期的男女是否可以「让光亮爆炸这黑夜」自觉进入爱情的下个阶段——婚姻。婚姻之所以变成爱情的坟墓正是因为一个人活在真实当中,而另一个人活在想象的真实当中。虚无是会人传人的,就像能让两个人同时坠入爱河的爱情一样。幸或不幸的是,晒着阳光浴的男女主人公最终身处开放的《棕榈泉》中而非封闭的阴宅里。不知二人的蜜月期是否永远循环,但他们至少以「点燃这支香烟」的方式为我们这些可能迷失在《黑客帝国》里的观众找到了厘清真与假的办法。
deja vu小片
还蛮有趣的,土拨鼠梗真是永远玩不腻,一个人时间循环已经很孤独了,如果两个人呢,三个人呢,有人陪伴总是好的
其实多人土拨鼠会面临很严重的设定bug
酸臭爱情片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