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一般!
冲着黄渤来的,结果看到3分2实在看不下去快进了。
以为是搞笑片,原来是爱情片,还是白痴的爱情片。
黄渤演技是OK的,女猪脚演技太烂且欠抽,欠抽也跟剧本弱智白痴有关系。
啥啊这是……就算爱情是盲目的,也不带这样耍人的啊,白痴弱智……
一部喜剧,笑过后我陷入了深思,现实中的我们,过惯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哪儿会有耐心像陈文一样陪个女孩疯癫。
想要一个理想的爱情,现实会啪的给你一巴掌。
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真怕无数的下一个,磨灭了爱情,踏入了现实我想成为陈文,用心的去追个女孩,与她去流浪但是我成不了陈文,没有人会陪我流浪爱情这东西,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摸不到吧
我的短评是这么说的:它简直烂到了一个让我恨不得不想打星的地步 文艺又不文艺 小清新又不小清新 而情节又是那么的少女情怀。
还不如拍成预告片就得了 省去其他的成本。
总之 本人是完全不懂这个一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电影有什么必要给它五星。
其实我觉得吧 对待一部电影最好的态度就是它不管有多烂既然开始了就要用心的看完深深的渗透了编剧导演以及各工作人员的心思。
所以这部片子我也是这么看完的 不过是一直在快进,当按到最后女主掀白布那里我以为片子完了,我还有那么一点儿伤感的。
结果……诶。
却给了一个这么老套的结局,也许是我不懂风花雪月之情,但它真的没有让人为之动容的点啊亲!!!
所以我很淡然的来豆瓣给它一部影评 而且我是必须给它一部影评,不然不能够解气。
再关于它的类型,我想如果是定义为喜剧 或者是伪风光片,也许我会比较赞成。。
虽然心有不甘,、但鉴于它很用心的制造了很多高中生谈恋爱时才会出现的情节并且勇于表现我还是耐心的把它给快进着看完了嗯 演技什么的 我也不专业 不予评论了最后想说一句 演电影儿是不是都得画个妆啊?
男主是不喜欢化妆直接勇敢上镜?
还是化裸妆?
我真没看出来。。。
《假装情侣》这部电影很有意思。
——我是说,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导演刘奋斗在经历了前两部作品(《绿帽子》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探索和无法公开上映的挫折以后,通过一部爱情喜剧,对他个人富有特色的爱情观进行程式化的总结,再用商业手段进行包装和推广的成果。
《假装情侣》说的是江一燕饰演的女主角在挚爱的男友丧生以后,在一种半疯狂半游戏的状态下与偶然结识的黄渤假装情侣,借此排遣自己内心的痛苦,却在不断的折磨过程中爱上了对方的故事。
表面上,《假装情侣》很像是中国版的《我的野蛮女友》,但从导演刘奋斗的创作历程来看,这样的故事情节和感情模式,却很难被简单地认为只是一种商业上的设计。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江一燕说出了这样的台词:“和你在一起,我死都不怕。
”黄渤的回答则是:“和你在一起,活着也不怕。
”(大意)听到这样的台词的时候,看过刘奋斗的两部前作的观众会不会觉得耳熟呢?
在《绿帽子》里,廖凡的角色说过“爱都不怕,还怕死吗”的话(大意);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还是廖凡说:“等你先去死,我就告诉你爱不爱你”(大意)。
作为迄今仅有三部作品的导演(而且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在自己每一部作品里,在让主人公表达感情时,都设计了意象高度重合的台词(爱、生、死),这不会只是一种巧合——这三组台词,恰可以被当作打开刘奋斗独特的爱情电影世界的一把钥匙。
虽然是从辅佐第六代导演开始跻身电影圈,但与第六代们普遍追求纪实性风格不同,刘奋斗的创作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有着戏剧化和类型化的自觉。
但即使如此,他的两部前作依然没有被允许公开上映,这除了有诸如尺度上的关系以外,他所着重表现的爱情主题的过于晦暗的底色亦是一重要原因。
刘奋斗所表现的爱情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它总是带有相当的残酷性,总是与生和死之类的命题相纠结,那种热烈的情感里总是掺杂着近似于虐恋的、不正常的成分。
这种不正常,从《绿帽子》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再到这部《假装情侣》,是延续的,是一以贯之的——我相信刘奋斗会从“假装情侣”这款同名网络游戏里得到灵感不是偶然的,那里面正隐含有合乎他口味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只不过,《假装情侣》有了一个要比两部前作看上去更漂亮、更温和的包装。
这种不确定和危险,来自于以爱情为中心的一组悖论:一面是信仰,一面是怀疑。
而且,越怀疑就越信仰,越信仰就越怀疑。
这种悖论会让我们想起诸如法国电影《两小无猜》这样的作品。
而刘奋斗则无疑是深深着迷于这种悖论的另外一个人。
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廖凡的角色在不断地考验和折磨着莫小奇,直到最后一点一点允许她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过程里,男女主角始终在相爱和互相折磨之间来回拉锯。
而在《假装情侣》里,这种范式几乎是被完全相同地移植了过来,只是双方攻受易主,换成了江一燕百般折磨黄渤而已。
当然,这种延续不是没有代价的。
至少,刘奋斗不会希望他的新作重蹈无法上映的命运。
这种妥协,可能不仅仅是赋予男女主人公一个光明的结局那么简单。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刘奋斗将他两部前作里更自发、更原始、更放肆而不加修饰的怀疑和残酷加以提炼,在《假装情侣》里,它变得更接近于一种被概括出来的程式,通过这种程式,刘奋斗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电影个性(至少是符号上的),同时也能相对更自然地揉入各色商业元素。
在电影的前半段,江一燕对黄渤施以的种种考验和折磨,虽然亦不乏桥段拼合刻意逗噱的嫌疑,但相对于多数所谓国产爱情喜剧的流于肤浅的胡拼乱凑,还是要高出了一层。
可能对于多数观众来说,会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还是因为黄渤。
这是刘奋斗做出的另一个变化。
不是说廖凡不好(他主演了刘奋斗的前两部作品),比起黄渤,他更像一把匕首,更硬朗也更尖锐;黄渤则要温和得多,他的存在,柔化掉了刘奋斗电影里另一部分硬冷的东西,让它变得容易为更多人接受。
应该说,《假装情侣》的水准并不如导演的两部前作。
刘奋斗的爱情是R级的,在《假装情侣》里被剪成了PG级。
我想,无论它的好与不好,其实都应该是来自于这里吧。
我从来不知爱情需要何种理由,皆因我的爱情从来没有理由。
我记得许许多多的爱情细节,我记得表白时的忐忑与不安,我也记得表白时是那么地一厢情愿的冲动。
一切的支撑仅是我心里弥漫的爱,可是爱的理由是什么?
我说不出子丑寅卯。
它就来了,来的汹涌澎湃,把我打入海中沉浮,又把我甩到岸上死去。
《假装情侣》这样一部爱情电影,中国电影中难得的小清新。
它或许不完美,或许不够激情,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许过度煽情,或许铺垫不够,或许江一燕不够热辣,或许黄渤不够帅气,或许刘奋斗仅是前期导演,或许90分钟时间忽略掉了电影中本该有的更多精彩。
但它仍旧是我看的近年少数几部国产优秀爱情电影之一。
我一直希望爱一个人爱她到永远,陪她到永远,在老去的时候,相依而坐,那那夕阳无限、绿意盎然。
但谁又能控制得了情感呢,它来无影去无踪,它从不走寻常路,它一直在牵着你的鼻子走。
我在感情中苦恼挣扎,又期盼着一马平川。
鉴于此,我不太喜欢看爱情电影。
喜剧的,涂添了我的悲剧;悲剧的,更加的令我感伤。
这是一个坏到极端的二不选择,无论如何,它都会让我感慨,并刺我一把。
我的感情生活的不完美与路途的曲折,使得我对任何爱情的东西都极其敏感,并陷入一种歇斯底里的抓狂状态,甚至对爱情既爱又恨,既想拥有又怕受到伤害的地步。
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看爱情电影,自会有着极强的代入感,并主观上赋予电影太多的个人因素。
电影中江一燕折磨的黄渤死去活来,她做足了魔女,他做足了贱男。
一个陷入感情漩涡不可自拔的女人用任何理智去分析都是不恰当的,她的所做所为都仅因她的感情喜恶,不因理智驱动。
她可以扮精神病人,可以让黄渤扮成ET,载着她满足内心渴望已久又不曾实现过的梦想,她可以在舞池中释放内心的激情与无尽的寂寞,可以看着屏幕中的黄渤与女人们的欢笑,满足自己窥伺的欲望。
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失去了心爱男人的女人,她的一切行动只有一种动物可以做得出来,这种动物便是女人。
黄渤看似不可理解,但又有什么好去理解的呢?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往往很简单,或因她漂亮,或因她性格,或因与她在一起时的感觉,或因她满足了他的感官与心里期待,或因说不清道不明的理由,或因没有理由。
铺垫,感情需要铺垫么?
当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已经不爱这个女人了,或者已经无法爱上这个女人了。
当一切都没有准备的时候,你又可能发现突然爱上一个女人了。
黄渤爱上了这个把他胳膊咬得满是伤疤的女人,一个疯狂的女人点燃了贱男黄渤的野性。
电影中的多数笑点都是黄渤一人之力承担的。
扮ET憋尿的场景看似搞笑,背后又有多少男人的辛酸化作了尿水冲击着便池?
在洗手间面镜的放荡独白,又承载着多少内心的渴望与彷徨。
当他拿着冰块放到裤裆里“冰封王座”的时候,这便是爱,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
他可以对着别的女人起生理反应,但他不能对着别的女人起心理反应,最后,他只能让自己遭受膈应。
美好的爱情自当有美好的结局,雪白的大山,梦幻的极光,还有那听不懂的中文与听不懂的英文,以及不可理解的哭闹与接吻。
这有什么?
人不疯狂枉少年。
疯狂地爱一回又如何!
癞蛤蟆与公主接吻怎么啦!
一个女文青有时间有金钱挥霍自己的青春与爱恋,一个老贱男无房无车不停地推销着自己,难道他们就不配吗?
或许不配,所以才疯狂;或许相配,所以才飞扬。
他们只是接吻了而已,等待他们的还有整个人生,以及整个无法预料的感情陷阱与漩涡。
他们能走到老来共伴夕阳、颔首相望的地步么?
天知道!
为什么这么多人给低分呢?
国产电影这个算是不错的了,我想知道在国内有几个演技能强过黄渤的,虽然故事题材一般,甚至有些老套,但是不得不说,黄渤和江一燕的演技无可挑剔。
江一燕让人眼前一亮,尽管中间很多剧情让人不可理解,但在表演方面非常自然,如果编剧能够在细节一点,相信不应该拿这么低的分。
作为爱情喜剧小品,片子马马虎虎吧。
故事其实很烂,看了头就知道尾的俗不可耐的东东。
就是一个疯女人和一个傻男人的二百五的故事,说笑点没笑点,说感人没感人,不明白为什么豆瓣得分会这么高,撑死3星。
也许我已经不再年轻,不再适合看这种爱情喜剧了吧。
悲哀啊!
故事不咋地,演员表演也一般般,尤其是江一燕,感觉根本没有感情的流露,只是一个木偶娃娃而已。
真不明白,为什么黄渤会爱上她?
难道仅仅因为她脸蛋漂亮点?
两人的爱情实在是缺乏说服力啊。
还有那反胃的广告,尤其是片尾随着字幕的广告,和电视剧有一拼啊。
几首插曲还可以。
张默倒也还不错。
还是适合恋爱中的男女们看吧。
本文的全题是:请允许华语劳动人民看上精致温暖的爱情片 之 所有拿剪片纠纷炒作自己的导演都是大流氓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定义《假装情侣》,我要说的是,这是6月所有上映的电影中,最真诚的一部。
之所以给出这样高的评价,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拍的好到什么程度,而是因为在这个已经被动作、古装、主旋律限制住的辉煌华语电影井喷季中,《假装情侣》表现出了一乃乃清新和一乃乃的诚恳。
(好吧,这么形容它可能略显浮夸,但是最起码《假装情侣》比《雪花秘扇》好看多了。
)如果以大多数影评人判断电影优劣的标准来评判这部电影,那么这部电影完全可以被概括为是一部剧情老套,表演浮夸,煽情过度,冗长无趣的影片。
因为,完全就是一山寨《我的野蛮女友》,两个因为游戏而相识的人,男的是平凡的小职员,女的是被爱所伤的大美女,男的对女的一见钟情,女的对男的百般折磨。
男的还必须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板,和一个特别不靠谱的哥们儿,经过种种麻烦,最后女的被男的感动了,却因为对死去的前男友的爱的坚持而无法放下一切和男的在一起,再最后,女的逃避,男的历经艰辛找到她,两人拥抱在一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情节设置,到演员造型,甚至到配角的耍宝和片尾的煽情,都和《我的野蛮女友》如出一辙。
单从内容和新意的角度说,《假装情侣》真的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甚至这部影片连模仿都没能做的完美,一些太过夸张的情节,和结尾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的煽情,让影片显得浮夸和冗长。
然而,我要说的是,所有这些仅仅以剧情为出发点的评价,真的可以将一部电影真实完整的概括么?
答案显然是:不能,这就好比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剧情总是弱智到死,却可以靠特效的炫目博得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劳苦大众们其实要的很简单,他们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他们没有太多的情绪和太难懂的想法,他们不介意“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在意影片是不是够好看,气氛是不是渲染的够足,是不是够激发出他们的情感,或者触动他们的柔软。
同理,《假装情侣》的可爱,也就在于它制作很精美,音乐好听,颜色漂亮,风景美的让人非常羡慕嫉妒恨,而且潜伏在剧情中,有很多带着生活影子的小细节都很动人。
比如说,影片中扮演黄渤老板的那位来自《武林外传》的光头哥们儿,在钻到桌子底下抓黄渤时,首先看到的是另一位女同事的大腿,随后这双大腿的主人迅速将腿并紧、后退,老板把目光转向黄渤,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后,然后老板打算从桌子底下起身,但起身之前又往刚才大腿的方向瞟了一眼。
虽然演的不够贱,但是完全看出来体现出创作者是有用心的,世上有哪个男的不会想多看眼丝袜大白腿啊,人家是有在用心表演的哇。
再比如,影片的后半段,当黄渤与江一燕的感情走进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时,两个人一起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江一燕对黄渤说:“记住,我永远都不可能爱上你。
”但是第二天早晨,先从长椅上醒来的黄渤,跑去用塑料袋装来清水,然后在上面扎满小孔,让塑料袋变成温柔的花洒,给江一燕洗脸。
虽然这个情节之后,是没完没了的阳光,慢镜头,水中打闹和煽情,但是这个情节的设置显然满含着个人生活体验。
有多少姑娘,在她们与喜欢的男孩在公园里聊了整夜后,在她们和男朋友一起看了一通宵的演出后,在她们陪男朋友的兄弟们喝酒喝挂又醒来之后,我保证,她们心中其实没有幸福,也没有爱,她们唯一的渴望就是想洗脸。
可又泥嘛世上又几个男的能理解我们这份真实、迫切,却又因不想显得自己太事儿逼而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心呢???
前一阵做《功夫熊猫2》的时候,他们的艺术总监说:“我们将在成都采风得到的灵感柔和到电影的细节中去。
”一句话,便可以道出一部电影成功的全部理由。
注重细节,他们就能普通的变得生动,把残酷变成幽默,你说他们浅薄,可国内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的深刻可以赶得上那部叫做《超级大坏蛋》的动画片,你说他们庸俗,可他们所表达的就是人类最古老最简单最质朴的感情。
就像黄渤为《假装情侣》演唱的那首主题曲的歌词一样(不好意思这个桥段真烂俗):一出热播的剧情万人传说 这种故事已经看得太多 我只能在角落安静地听着这种故事已经看得太多 我从未曾想象会有第二种结果 就算剧本硬把主角换作是我 又能够演出怎样的幸福呢 我这样不值一提的角色 你见过的何止会有上千百万个 所以不奢求上天偶尔想起我 只让你看到眼泪流过之后 笑着的我 在这部电影的开头,字幕上赫然打出“前段导演:刘奋斗”的字样,这种戏剧性效果的出现,据说是因为片方与导演的剪片之争引起的,刘导演想把影片剪成又一个《绿帽子》,或者又一个《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但是出品方出于对票房的需求,硬要将影片剪成一部精美商业爱情片。
今天,我们姑且撇开如今电影出品人对电影创作者创作风格的不尊重,和一切为钱着想的功利心不谈,单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觉得能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种爱情出来的导演并没有多牛逼,因为那拍的不是寻常人的感情,文艺篇之所以成为文艺片,就是因为他表现的一定是特殊环境下特殊的人和事,一顶要前段优美,中段惨烈,结尾苦逼,而这种片,恕我如今浅薄粗俾,那都是我小时候沉迷于做个装逼文艺青年才看的。
但是当我发现听郭德纲相声比看刘奋斗王小帅张扬贾璋柯过的更好的时候,我决定迷途知反了。
不要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戏剧话,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假装情侣》确实是没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内涵上的深度,也没有《绿帽子》针砭时弊的造诣,但如果硬要选择,至少《假装情侣》赏心悦目,黄渤唱歌也可爱,不会让我看了心里堵的慌。
在中国,在内地,在这个昏天暗地、自命不凡的华语电影圈,我们这些花钱买票的劳苦大众,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一部以靠谱点的商业爱情片,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我相信,内地能做到奋斗水平的导演至少有1000个刘奋斗,还有上万个怀揣着“刘奋斗式理想”的准电影人,如果足够有钱,这些生活在假大空的文艺思潮和在电影奖项的争名夺利上的导演们,一年可以拍100部苦逼文艺片,然后把他们寄送到柏林戛纳威尼斯,在提名与金银铜贴的奖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貌似关注社会,关注国计民生,关注社会上的一切假恶丑、嫖赌抽,就是没有关注过劳苦大众的心。
香港有杜琪峰,台湾有魏德圣,韩国有郭在容,日本有岩井俊二,好莱坞有泥嘛诺拉·艾芙隆编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又烂俗,又温暖的好故事,这些爱情故事都来自最真实的生活,却又比真实生活更美,他们让我们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学会欣赏城市的璀璨;他们让我们在到处是泥污水横流的坏天气里,学会赞叹雨的美好;他们让我们在疲倦或者低落的时候,学会自嘲“把青春献给了身后这座辉煌的城市”;他们让我们在恋爱,抑或是失恋的时候,有了一个可以代入的情境,也让我们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这种互动,才是电影能带给我们的,最美好的事。
所以,尽管《假装情侣》有很多瑕疵,但我仍然要赞美它,请内地华语导演们允许华语劳动人民看上精致的都市爱情片。
最后,再说一句:拿内部纠纷和剪片子问题来炒作自己的导演都泥嘛是大流氓。
一《假装情侣》故事摆在那里,我不相信刘奋斗老师剪就能剪出水平剪出精神,那人家《最爱》剪了50分钟呢,人家不照样是一个广受好评、关注底层人民、关注人性弱点的幽默、感人、取得商业成功的文艺片么???
俗话说,自己阳痿就不要赖下面没人,您又没出钱。
这应该算是早期版屌丝逆袭女神。
故事的结局戛然而止,停留在极光最美的异国,身体上的风情,面子上的光,不知道在二次元里面,最后他们过得幸福不幸福。
沈露的生活习惯能看出她和她曾经的男朋友至少都是富二代这个级别的玩家。
所以,即便沈的男友死的多么慷慨壮烈(去救心爱的二奶难道?
),还是难以掩饰这些没正经工作,整天把爱情放在嘴边的二代们苍白的情感生活。
否则剧情就很难解释了。
难道陪女友去趟日本料理店,喝顿无醉不归的清酒(再说了,清酒哪儿像电影里那么喝的,这么点儿松露级的,不过就是无良XXOO的借口罢了)也不肯?
不能穿ET服装,穿杰士邦去登单车也是甚好的事儿吧。
去成人用品店买国货TT又能怎么没时间。
一起去夜店跳舞,这难道不是开Z4此类中人在年轻时候最热衷的么?
以上疑问,将本人屌丝气质暴露无遗。
但接下来我还是想继续发问。
沈姑娘,最让人无语的没一起做过的事儿,难道是指的如花似玉4P+监视控偷窥狂这一出么?
所以你能想象是什么人在五星级酒店常常挂着豪华包间,里面情趣内衣肆无忌惮的放么?
你能想象是什么人没事儿开个车从那儿伤春悲秋想流浪、流浪远方么?你能想象是什么人整天没工作没蛋却要去异国人不生地不熟没事儿闲着的看极光么?
你能想象是什么人身边的闺蜜都如花似玉的跟天上人间的姑娘一样么?
反正我是想象不出来。
Zuo的很有凄美爱情的外壳,但还是少了一个精神无比正常的情爱的核。
黄渤演这片儿的时候应该还在事业上升期。
江一燕的小表情也挺让人动容的。
但还是没法儿让人感同身受的共鸣。
富二代的生活,YY一下就可以了。
没必要拿出来当文艺小清新祭奠。
PS1我以为,要是我编写这一出,最后白纱布缓缓拉下来时,至少应该是她前男友才显得无比撕心裂肺荡气回肠啊。
2国外的的哥都是活雷锋啊。
非亲非故因为你去找个妞,就待你从早晨逛到晚上,你跑了落单最后逃单也没生气。
最后还带着一群欢乐的狗去找你。
这难道是帝国主义腐蚀分化我们的政治电影?
3 沈姑娘你是多出名啊,在遥远的国度,连出租车司机都认识你。
4 江一燕的小野猫形象,还是比较让人心水的。
5 黄渤本色出演的两点:一,山东青岛人,看起来自身水性不错。
滇池游泳游的很洒脱。
二、在野场子放养多年,舞步一绝并非浪得虚名。
在西游降魔里的表演更上乘
为何说脸部抽搐,是因为模仿得实在太拙劣了,导致想笑又笑不出来。
导演以为过了这么多年,就没人记得《我的野蛮女友》了?
是人就能从这部片中找到无数的模仿痕迹,从恋爱受伤找替身发泄到拳击、掌掴等等不一而足。
更可笑的是张默台词都能说错,张默给黄渤讲解为何男人18岁能参军,22岁才能结婚时,说“因为打仗比结婚更难”,这不是明显说反了吗?!
这种巨大的失误竟然都没有被指出,就这么上映了,真是搞笑啊。
大团圆的结局。痛到免疫。
剧情不好,演员好。
黄渤再次证明他确实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男演员之一,大雨歌声中分手那场,很动人。
这是我30岁之前看的最后一部爱情片,坚定了我现实主义的爱情观,不再天真!
有点对黄渤说话的调调无感了~~
这么假
你妈逼
把缺心眼儿当浪漫, 太脑残了吧!
男朋友要是这么听话还是很不错的
看好黄渤,喜欢江一燕,片子挺欢乐。
2011最值得看的一部爱情片
没有导演只有前期导演的《假装情侣》。果然在情绪和情节上出现了很多断裂,感情上也明显铺垫不够。黄渤依然很可爱,舞厅一场闷骚劲出来了,雨中奔跑也多少有点触动,可惜情绪始终不到位,勉强能看的爱情小品。很讨厌开场的乞丐设计,太恶心人了。疯女友与憨男友,会被拿来和韩片此吧。
黄渤演的很卖力,但女主讨厌死了!作死了!恨不得抽她有没有!全场观众全在不停骂她有没有!豆瓣这么高的分数 (对国产烂片来说就是很高了!)是不是炒作啊!是不是枪手啊!!!这么难看的片子这么讨厌的女主为什么还能6.8分!这不是坑爹么!!!!!!!
为了黄渤,加1星
CCTV6,主要电视上没什么好看,才看此片
哎。也是飞机上看的
江小爬一如既往的清新,加上黃渤的組合居然不算太壞,還帶點小小溫情,張默此次表演也算不錯,值得推薦,那段前男友的片段有些硬湊吧。。。
一星给黄渤
还成
恋爱就要折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