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生命不息

Life After Life,生生世世

主演:托马辛·麦肯齐,茜安·克利福德,莱丝利·曼维尔,詹姆斯·麦卡德尔,杰西卡·布朗·芬德利,伊斯拉·约翰斯顿,伊丽莎·赖利,杰西卡·海因斯,肖恩·德兰尼,哈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生命不息》剧照

生命不息 剧照 NO.1生命不息 剧照 NO.2生命不息 剧照 NO.3生命不息 剧照 NO.4生命不息 剧照 NO.5生命不息 剧照 NO.6生命不息 剧照 NO.13生命不息 剧照 NO.14生命不息 剧照 NO.15生命不息 剧照 NO.16生命不息 剧照 NO.17生命不息 剧照 NO.18生命不息 剧照 NO.19生命不息 剧照 NO.20

《生命不息》剧情介绍

生命不息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剧改编自Kate Atkinson在2013年获得科斯塔奖的同名小说。 故事讲述Sylvie和Hugh的女儿Ursula Todd,出生在1910年的一个夜晚,可她还没呼吸到第一口空气就去世了。在同一个夜晚,她获得重生并幸存了下来。Ursula发现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在不同环境中生活并死去,然后又重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过上全新的生活。 Ursula在每一段新生活中努力寻找着正确的前进方向。她度过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关键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场与希特勒的邂逅,以及诸多重大的人生事件。但Ursula如此迫切地需要活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完美人生是能拥有的吗?历史的进程能被改变吗?Ursula能拯救世界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解码游戏灯下不黑之铜山往事传染病尘封十三载娘要嫁人网球王子父辈的荣耀弗兰克科利奥兰纳斯海豹突击队第二季冤家变亲家反恐特警组:火速救援9号秘事第七季深夜烘焙坊郊区故事第一季智者无敌蛇蝎女佣第一季家有超能迪翁第二季婚礼客人遗忘列宁37岁成为医生的我曼斯菲尔德街2:恶邻霹雳玫瑰爱情自有天意警犬巴打帕特诺最后的忠臣藏逃出轮回蔚蓝深海

《生命不息》长篇影评

 1 ) Life after Life

花两天追完太喜欢这种女性视角的英剧了!

徐徐展开,娓娓道来 阐述一个女孩一生的各种可能主角Ursula是一个只要死亡就会重新开篇的设定,她的每一次重生都在进步,潜意识规避之前犯下的错误,不失为一个爽剧。

当我以为终于交代完从孩童到女性的成长经历,躲避掉遇人不淑的遭遇,后面篇章要迎来完美爱情的时候,狭隘了!

是我狭隘了编剧格局如此之大,让观众潜移默化感受到爱情只是一个女孩的人生点缀,一个女性的前提是一个人,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为何说到女就只拘泥于情爱?

甚至重生到后期如同众多老登剧情,找个lover一时欢愉只为激情 或填补心理满足,哈哈无比喜欢英剧中这点黑色幽默这里交代下主角时代背景 ,父亲经历了一战,Ursula长大成人正好经历二战时期中后期篇章开始,Ursula每次重生都选择了成为一位独立女性,在那个时代认知中是多么稀有而少见,但经历过一次又一次错误后她做了她觉得最正确的决定!

我觉得这可以做为那个时代女性意识抬头的标杆。

全剧完全女性视角甚至在她某一次遇到真爱结婚生娃最后带着女儿躲避战乱的剧情里也没有多少男性戏份。

当我想着要怎么结束这个故事的时候,剧情最后又上了一个台阶。

自身的错误可以规避,世界的进程却无法在重生中改变。

历史的书写并不能因此翻篇,女主多次重生也没有挽回最爱的弟弟战死的命运她的life after life会不会是因为没有经历完美人生的执念所以不断开启?

这个困惑我们也不得而知,全剧末尾以Ursula和年老父亲的畅谈一番后毅然跳上了开向远方的列车结束,但此时她的眉头已展开,表情已没有困惑和迷茫,已然与世界和解,无比自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题外话,想到最后父亲的谈话也很有意思,Ursula是他所有孩子里最爱的一个,他说我不能忍受失去你的痛苦想想女主之前死亡这么多次 那每次父亲的痛苦都是不可名状的,那他每次的经历是否也有潜意识?

联系到之前父亲去参战,女主一家经历几次流感几次死亡也没有等来父亲的消息,而最后突破这个关卡的一次她们躲避了流感并且父亲回来了,是否这个爸爸也是无限重生??

那其他人呢?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是否可能是我们的重生?

宇宙洪荒,历史悠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2 ) 我也想选择重启(看完两集的激情打字)

看了两集很生气,那个年代对女性太过不公。

我要是女主也不一定有她做得好,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当时的舆论压力也足够毁了她,所以她不敢说实话,但是做父母的失职也是肯定的。

竟然问都不问一句,母亲心里就默认了是女儿行为不检和男生珠胎暗结。

带入女主我会很心寒,我妈心里就是这么想我的……大哥的男同学气死我啦!!!

早泄强奸犯!!!

多悲哀,一个女孩的未来就被一个男生的3分钟给毁了。

她明明可以继续读书,未来有更多选择的,现在只能去当秘书。

那个年代的女性在男的眼里就是个物件,是个玩意儿。

在女主躺在医院里的时候,我有一刻也希望她就死了算了,重启剧本。

我心里一方面很羡慕她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依赖有“后悔药”的特权。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很脆弱,更擅长逃避。

“反正可以重来,那我选择不面对。

”这会让我更懦弱。

而且一次出错就要重头再来也好麻烦啊……我也得衡量一下重启性价比,哈哈哈😁行吧,激情发言,先写这些。

前两集节奏有点拖沓,但整体还不错。

希望后续有个亮眼的结尾,不然就落俗套了。

 3 ) 「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该如何是好」,我想我是否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1.前两集的主要剧情凑在一起,像是在告诫「一个女人一生究竟要避开些什么才能免于成为一个被害者」,而且还是理想化的不完全版本。

对自己情愫的不了解、害怕不舒服的情绪是自己的小题大做、遭遇猥亵时敢于反抗、被强奸、家暴敢于面临羞耻寻找公力救济……而这甚至已经是太完美的情况了。

如果说因为沉迷言情小说,终其一生认为16岁时被陌生男人强吻,是自己魅力的确证,是被高光打在身上的荣耀呢?

如果说猥亵、强奸、家暴自己的对象,有着举世为之倾倒的容貌呢?

这还是犯罪吗?

这是不是霸道总裁的病娇求爱呢?

是不是霸道总裁为爱不择手段,甚至为了得到我愿意巧取豪夺呢?

是不是霸道总裁心理有什么疾病隐患,不由自主地伤害了我,甚至他会后悔、痛哭、下跪呢?

我的感受还重要吗?

我是不是在人生华美的馈赠里,独独揪着一点瑕疵不放,是不是会被亲友劝慰你怎么总是盯着人生中不好的那一部分呢?

为什么不感激生命还有这么多美好的地方呢?

彻头彻尾的邪恶、不堪,太容易在人生里识别出来了。

可是人生的陷阱不是这样的,女人的人生鲜有炮弹,几乎全是糖衣炮弹。

2.她摆脱得太轻松了。

她怎么总能知道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她怎么能这么笃定呢?

她怎么能幡然悔悟自己会将家暴男温情的一面,错愕感激涕零地当成爱,是因为年少时第一次忘了拒绝强吻?

多少人究其一生探寻,都无法得知导致自己做错选择的事件源头是什么。

哪怕是心理咨询谈话,你能忍住不怀疑这又是你给自己编织的一个解释,而非真相吗?

痛苦的也许不是我们不能重生,痛苦的是即使重来,我们也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走错了哪一步。

为什么能笃定自己需要在打字课上察觉到不对就摘下眼罩呢?

怎么能确定这一做法不会葬送自己未来的大好前程呢?

一如小时候那个窗沿边的娃娃,是不该去捡还是用更巧妙的方法捡起来呢?

重来的人生明明依旧是一头雾水啊。

哪有笃定,全是胆战心惊。

3.我想起看过的科幻小说你一生遇到的人其实都是你的化身,是不同时刻的你。

也想起自己曾经毫无说服力地劝慰失恋的朋友,说有种说法是,我们选择来到世界上时已经看过这一生的剧本,不管你现在多么痛苦,一定是因为人生中还有让你非常幸福的事存在,你才愿意忍受这一切。

朋友反问我,哪些被强奸致死的人呢?

我哑口无言。

我又想起看过的两篇科幻小说,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宗教是人类的幻觉和癔症,仅仅是因为,在这个宇宙活着,实在是太痛苦,太孤独了,所以人忍不住要编造一个幻梦,告诉自己,我的苦难其来有自(我曾经作恶/享受过),我的回报将在来世。

这似乎真的说服我了。

我真的很不擅长处理人生的痛苦,反而随着年岁渐长,对曾经视之淡然的痛苦,愈发能体会到千钧之力。

比如,妈妈曾经住院,我想起《陈情表》的开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感觉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足以把我击得粉碎。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4.剧中提到尼采的观点,原文是这样的:“最大的重负。

——假如在某个白天或某个黑夜,有个恶魔潜入你最孤独的寂寞中,并且对你说:“这种生活,如你目前正在经历、往日曾经度过的生活,就是你将来还不得不无数次重复的生活;其中决不会出现任何新鲜亮色,而每一种痛苦、每一种欢乐、每一个念头和叹息,以及你生命中所有无以言传的大大小小的事体,都必将在你身上重现,而且一切都以相同的顺序排列着——同样是这蜘蛛,同样是这树林间的月光,同样是这个时刻以及我自己。

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与它相比,只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罢了!

”——那会怎么样呢?

难道你没有受到沉重打击?

难道你不会气得咬牙切齿,狠狠地诅咒这个如此胡说八道的恶魔吗?

或者,你一度经历过一个非常的瞬间,那当儿,你也许会回答他:“你真是一个神,我从未听过如此神圣的道理!

”假如那个想法控制了你,那它就会把你本身改造掉,也许会把你辗得粉碎。

对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还想要它,还要无数次吗?

”这个问题作为最大的重负压在你的行动上面!

或者,你又如何能善待自己和生活,不再要求比这种最后的永恒确认和保证更多的东西了呢?

——”我以前看到过,却从未悟出什么道理,只觉得恐怖。

他在诘问我思考清楚人生中的每一个决定,警示我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可是哪有这么容易呢?

我努力审视自己的抉择,有多少是被迫妥协,有多少是无知顺从,有多少是不明所以,这大约占了我人生的99.99%吧。

本心就不是被流行文化教唆吗?

本心就不会是上头发热却只能看见一个选项吗?

5.看着女主在内政部平步青云的人生,和她被消耗在家务里,最终家暴男殴打致死的人生相隔并没有多远。

我又想起,自己和朋友说,我不是因为聪明什么的走到现在的,天啊,我是因为走运的难看没有把娇妻恋爱脑的时期发泄在高中,我和厂妹不过一步之遥。

但这种侥幸,真的让人害怕。

人总想总结点什么,掌控些什么,学习些什么,以求之后不要再踩进坑里。

所以会迷信起来。

毕竟这世界随机得让人害怕啊。

6.容易把男人误想成,和我一样有感情的高敏感动物是我遭殃的另一大原因。

女主在战时渴望活着,无论是晨起情不自禁的吟诗,还是夜晚和男人讨论战后是否会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女主对世界的思索、感知是她的本能,一如男的屏蔽对世界的领悟当个蠢货也是他的本能。

想起和前男友吵架和好的心路历程大概是:我回想曾经的美好回忆不舍而痛苦,于是选择原谅和好,他那边:怎么打完一把游戏这女的又好了?

想笑。

7.我从来不是会轻易放过自己的类型,我揪着人生错了的选择反复思量,不断宽慰自己,却也时不时有所怨恨,难以坦然。

因此这部剧给我最大的安慰,不是活在当下,而是重来无数次,我想,我还是会有踩不完的坑的,我已经做得很好了,真的。

#人气创作计划##如果可以选择,你想怎样过一生##为什么人生是旷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

 4 ) 她的重生,是对命运的不服

当我们从被动生活转变成为了想要的结果而变得勇敢去直面对手 主动争取,是我们自由意志与内心力量的充分体现。

她也不仅仅是她,更是我们每个女性自己的种种现实,重生十五次,她变得一次比一次更有勇气和明智,做出了更好的选择,最终却仍要面对无法逾越的现实,她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宁愿女儿是胆小鬼的温柔好爸爸,还有一个随时会无条件帮她且不会责怪一点的姑姑,都尚且如此了。

那么如果是你,你还会选择重来吗?

,是会觉得"I’ve suffered enough!!

" ,还是坚定得说“Definitely !

”?

亲爱的女孩,我们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一定记得姑姑的话:“ That's the nice thing about time, isn't it?The more it moves forward, the better this silly old world gets,especially for us girls. You study whatever you want to study,and you give it your all.You're a clever girl and a pretty girl.The deck is stacked in your favour. You could do great things.”Yes,U could do great things.

PS.这么多次重生,让我马上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杰出女性一辈辈为了我们的权利与自由付出鲜血与生命,不禁泪湿眼眶。

 5 ) 轮回中的人生功课

是有这样的说法, 灵魂在轮回中, 一次一次的探索各种可能性, 以学习人生的功课, 从中体验生命, 而探索生命的意义.在剧中, Ursula的不断的轮回, 其实基本上就是在描述这样的过程.人生功课, (根据 THE MICHAEL TEACHINGS)有几个对应的阶段和主题: 生存, 规则, 实现, 关系, 大图景/意义.1. 生存 - Ursula刚开始, 在幼年一次次因事故而亡, 所以她在学习如何规避各种危险, 而生存下来, 2. 规则 - Ursula生存下来后, 第二个阶段, 是学习这个社会的规则, 一切潜在的规律, 怎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如何应对各种场景,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力量... 3. 实现 - 在了解规则之后, 就是实现, 人生的自我实现. Ursula上大学, 考取学位, 独立自主, 实现自己的价值, 得到体面的工作, 和相对自由的生活.4. 关系 - 在自我实现达成之后, Ursula下一个功课的主题, 是关系. 对弟弟的爱, 对丈夫的爱, 对女儿的爱, 还有参加防空管理队, 对陌生人的爱... 当然, 这些爱都交织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5. 大图景/意义 - Ursula在某个时间线也许救了弟弟, 也许刺杀了H... 冥冥之中, 她觉察到了, 有无限的可能性. 这时, 她开始探索的是大图景和意义这个主题, 到底这些有怎样的意义, 要如何存在... 最后一个场景, 家里所有人在一起, 其实就在分享, 每个人对这个主题的领悟.真的是很棒的一部片子, 醇厚而回味悠长.

 6 ) 专注自我

片头太有质感了,夜晚悄悄盛放的白玉兰,在激昂厚重的音乐渲染下愈发冰洁玉清。

俗套的重生故事却在一次次循环往复的缺憾重生中散发新的魅力。

女主角的重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意外致死;二、有未竟之事,即遗憾。

幼年时期的分娩、溺水、坠亡、瘟疫等意外事件导致女主一次又一次重生,让人觉得虚妄又真实,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个先来。

青年时期的重生则更多是女性困境:性骚扰、性侵、意外怀孕、盲婚哑嫁、家暴等。

女主被诅咒般的多舛命运,在其一次次地提升自我、热爱生活中,有一条平行时空中安度晚年。

她一次次的重生依据自己趋利避害的本能尽可能地规避一次次潜藏的危机。

每一世的她都比前一世更进一步,从打字员到成为牛津毕业再成为推进女性就业的政府高官,人格一次次变得丰盈。

影片中反映了两段女主健康恋爱的过程及婚姻,一次是德军士兵恭而有礼的性关系,一次是与德国律师婚后因家庭失去自我的模样。

这部片子在引导正确亲密行为与健康亲密关系方面,有一种老师手把手教学的感觉。

姑姑这条线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从房子的装潢前后变化,可见其在写作与出版方面的成果。

她自由洒脱的一生,很像当时的伍尔夫。

每一次的重生中,女主的妈妈是不是都要经历分娩的痛苦?

姑姑与妈妈这两个性格与三观完全不一致的人,却因女主的事情会有相交。

 7 ) 展开答案

永恒轮回,想起昆德拉的“只活一次,就像从未活过”。

昆德拉书里提到尼采,这部剧也是以此为思想写的。

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唤人沉思且意味不明。

女主认为自己恨这里,自己可以重来并且改变一切,而医生说,“世界有它自己的命运”。

女主成长过程中,那些因为自己选择错误而导致的糟糕结局,都能够通过记忆残留而规避。

她可以通过提前预判,选择自力更生,成为独立冷静的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去避免前面的大部分“成长的灾难”。

但那些因为大环境而引发的灾难,似乎就很难再通过自己的选择去改变了。

即使她在后来直接去德国杀掉了希特勒(不好说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但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她了,不知道这到底属不属于“善终”的一种。

虽然影片最后还是借医生之口说出“热爱生命”这个熟悉的答案,但似乎也找不出更好的答案了。

即使答案很简单,跟随着女主前面一次又一次的挣扎,提心吊胆地担心女主会随时死去,以及她带着残存的记忆不断地挣扎求生,又不断地被困住,“像做项目一样,永远感到前面有一个更大的困难在等着她,直到暮年之际都还无法放松”,这样以后,“热爱生命”这个答案就变得无比合理,又无比让人惆怅。

很喜欢姑姑(这个演员总是演些离经叛道的角色)。

想起姑姑说,再来一次,她要当个特工,要当个落难的保加利亚公主的狂热的追求者。

这听上去就像她已经做过的事。

有人说这部剧就是infj的一生,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很有道理。

某种游离,预知,焦虑而带点神经质,深沉而充满哲思的感觉。

这部剧的配色、配乐,剧情,女主的长相,她的暗栗色长发,在我看来都很infj。

因为各种感觉而好爱这部剧。

 8 ) 短评写不下

在这之前我觉得《重启人生》颠覆了重生这个设定和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看了《生命不息》后,我觉得这种感悟又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层面。

其实对影片中的衔尾之蛇不太理解,直到最后一次,心理医生说意思是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当下,“what if”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在前面乌苏拉因为害怕未来可能发生的灾祸,所以一直下意识地去阻止悲剧发生,亦或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比如她的弟弟泰迪去世,但这都并没有让乌苏拉更幸福。

在最后一世,乌苏拉对泰迪的死亡也坦然面对,这才让她能够在爸爸的生日上说出希望自己能在活一次。

在此之前,乌苏拉一直想逃离这个世界,认为世界是残酷的,不值得留恋的,自己是一具尸体。

可是简单的一句“活在当下”,乌苏拉用了十几世的代价才明白,那我如何能够有这样的心态呢?

是不是要开始读尼采了?

在最后一集的后半段才理解我认为的这部剧的核心主旨。

另外有一点让我从第一集开始就非常在意。

乌苏拉的每一世,就像是历史中女性对命运的反抗。

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一样,最开始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乌苏拉首先要确保自己活下来,她对抗难产、自然(溺水)、瘟疫;接着她有了社交需求,她需要体验爱情,所以她被强奸,被迫堕胎,后来谨慎了一些,想要有一个伴侣和自己迎接不可知的未来,除了因为从小的教导,还有男性女性在社会和力量上的差距,但依附于他人就会一而再地降低身份地位和自我认同感,让乌苏拉在阴暗的房子里像枯萎的菟丝子;所以她再次重生产生了尊重需要,她摆脱家庭成为了一位职业女性,渴望获得价值认同;最后,她有了自我实现需求,她意识到这个畸形世界需要有人做出改变,她去德国深造、定居、枪杀希特勒,都是祈望自己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最后才发现,世界是不会变的(想起牯岭街中小明说的话),任何人都不能妄图改变它,所以只能改变自己,接受命运,享受当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多么困难,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觉醒,意识到自己真正所想所要,而不是被传统观念所束缚。

里面的妈妈和小姑,是两个极端的例子,妈妈循规蹈矩,虽然得到的已经很多了,但她却说自己并不想在活一次,因为她的精神支柱泰迪去世了,她只看到了自己失去的,忽略了自己得到的。

小姑一生桀骜不驯,有才华有想法,她大笑着说出想再活一次,因为她的每次选择都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或者遵循他人的规训。

 9 ) 哪怕只是为了再看一次你学走路,我都愿意再来一遍…

这是一首电影的散文诗。

在诗的每一行,写着安静而破碎的美。

仿佛溢出屏幕的,不止是油画般的哲学与现实,还有英式红茶的香气。

跟着Ursula一次又一次过完她平淡而短暂的生命,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我内心全部的感受。

不同于科幻,Ursula的死是哲学意义上的死亡。

她的世界总在无常之中变化,无论她沉默、还是放纵;无论反抗,还是温和,她终究走向未知——一种生命本质的苦。

Ursula在无数次死而复生中,试图寻找着意义。

她试图避免上一次生命中所犯下的错误,试图重启人生,在新的一生中避开错误的人、尽其所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尽管她一次次成功了,但她真的成功了吗?

尽管一次次失败,可真的失败了吗?

在Ursula的童年记忆中,死亡是她的阴影。

当Ursula成年以后,死亡成了她的解脱。

死亡,无时无刻让她陷入一种超乎于同龄孩子的焦虑,她只能被动地接纳着自己的死亡。

她发现重生的的确确可以改变很多事,比如不去海里玩水,免死于溺水;不去捡被哥哥扔在窗外的布娃娃,免死于坠楼;阻止女仆去伦敦,拯救弟弟免死于流感;比如反抗当年强迫她发生关系的Howie,离开家暴的丈夫,避免一段痛苦的婚姻,努力考上牛津大学,变得更勇敢、独立;比如…某一刻,她从对死亡的恐惧中醒来,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无可奈何的事,她试图麻痹自己,抑或与时间妥协。

她无力改变遇上Jurgen的事实,无法改变他们一见钟情,无力改变Jurgen加入纳粹,死于轰炸;她无法改变二战的爆发,无法挽留弟弟不参军,死于空难;最后,她也无法相信,自己会亲手给女儿喂下毒药,同女儿一起死去;她无法停止思考来自这个世界的痛苦,终于选择从窗户一跃而下。

就像年幼的自己,却又不同于当年的自己。

当然,Ursula也有圆满一世的时候。

可她依然选择重新来过。

就像站在柏林的废墟中,竟然有一只从动物园里飞出的孔雀。

灰色的世界,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蓝。

生命的真相对于一个小女孩的追问,过于沉重。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又过于苍白。

所以,我们依赖童话,选择相信自己的存在是从时间的一端开始,在另一端结束,选择相信只要不去想,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

选择相信痛苦总会过去,快乐总会到来。

我们活在生命的幻觉中。

最后,母亲带着Ursula来看心理医生凯利特,并告诉他:“Ursula跟她说过不止一次,认为她自己来过这个世界。

”凯利特说:“也许是的。

她的经历属于她自己。

她的感觉就是她的感觉。

宇宙,或许不存在所谓的线性时间,我们一直存在于过去,也一直存在于将来。

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

只有现在。

”“我只是希望她开心。

”Ursula母亲说,“她一直觉得这个世界是个可怕的地方。

”“这个世界本就是个可怕的地方。

这说的很有道理。

”说完,凯利特转向Ursula,“Amor Fati(热爱命运)”Ursula放下手中的画笔,画面上是一幅咬着自己尾巴的蛇——如果我们的生命本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

结尾,Ursula试图追问——“如果我们能回来,重新生活一遍,一遍,又一遍…”我们用尽全部力气塑造出来的幻觉,太过于真实。

因此,当我们开始质问这世界的真假时,也只敢尝试着去想——生命或许并非遵循着线性的时间规律。

如同咬着自己尾巴的蛇,永远活着,永远死去,生生灭灭。

是什么让这条蛇迫切的想要活下去?

这是英语中最棒的两个词,当你把它们放在一起时,就变成了“如果可以…”What if…Ursula送弟弟回家,弟弟临别时说“我到了,你该走了。

”这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

这一幕,像极了你我生命里曾有过的告别。

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从我们的世界里擦肩而过,他们来过,停留过;在这条未知旅途中,与我们相伴过。

该来总会来的,无论怎样,我们爱过,也谢过。

在全集的结尾,Ursula问父亲:如果有机会,你还愿意重新来过吗?

这个曾参加过一战,在二战中失去儿子的父亲笑着回答她:哪怕只是为了再看一次你学走路,我都愿意再来一遍…2022年5月27日

 10 ) 《生命不息》:要轮回多少次,才能过好这一生

《生命不息》(英文片名:《Life After Life》)是BBC今年四月出的一部只有四集的迷你剧,也是近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剧。

本文涉及大量剧透,建议先看剧。

这部剧只有短短四集,主人公却死了至少十几次,大而化之来说,这是一部重生剧。

主流重生题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土拨鼠日的无限循环流,主人公的目标就是脱离循环,最近的代表是《开端》,前几年的电影《忌日快乐》《棕榈泉》也都在小范围火过。

另一类则是带着今生的各种知识技能重活一次,片名套用模板《重返xx岁》的,基本都是这个路数,这种重生通常机会只有一次。

而《生命不息》则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一条路,借助重生这一设定,以非常写实的笔触来探寻人生的意义这一永恒主题。

故事开始于1910年的英国,此时我们的主人公厄苏拉还没有名字,确切的说此时她还是个胎儿,即将出生,然而一场大雪导致医生无法及时到达,厄苏拉出生时被脐带缠住了脖子,刚出生就死了,主人公的第一个轮回就此结束。

第一次看的时候的确被震住了,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然而人生不正是如此无常吗?

现在看完全剧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幕,这正是给全剧定调的一幕,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重生能有什么经验可言呢?

这也正暗示了本剧不会走上传统重生剧的路,重生不是人生开挂的手段。

第二个轮回,这一次,医生及时赶到,厄苏拉顺利降生在这个大家庭,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并会在不久后迎来一个弟弟。

厄苏拉渐渐长大,然而在5岁跟家人去海边玩时,意外溺亡,此时第一集才过了不到15分钟,我大概有点明白这部剧想干什么了。

随着一次次轮回,渐渐看出了其中的一些机制,厄苏拉重生后并没有前世的记忆,只是对一些场景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模糊的直觉让她下意识地避开曾让她丧命的事件,却也带给她持续的不安感。

伴随着厄苏拉的成长,我们看到了人生是多么的脆弱,每一次死亡,都希望看到厄苏拉下次能多走一段,但这也意味着有新的灾难在等着她。

如果说厄苏拉生命的一次次戛然而止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常,那么其中最令人窒息的一次轮回,则让人看到了在无常之外,社会加诸女性的又一重诅咒。

在厄苏拉情窦初开的年纪,她哥哥带着几个同学来家中做客,其中一个男孩吸引了厄苏拉的目光,而正是这个人在厄苏拉家中强行与她发生关系,由此厄苏拉开始了噩梦般的一次轮回。

意外怀孕,非法堕胎,之后放弃学业,到另一座城市找份工作独自生活,染上酒瘾,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她得到了一位男士的善意帮助,孤独让她渴望家庭,而这个善良的陌生人想必会是良配。

二人很快成婚,结果却发现这是个骗子兼控制狂,在一次家暴之后,厄苏拉面目全非的倒在地板上,几乎让人祈求她的死亡,快点结束这一切,重新开始吧。

每一次重生,厄苏拉的个性和处事方式都会有所改变,也时常能够避免前生的遭遇,但又会有全新的问题迎面而来。

甚至有一次,厄苏拉平平安安地活到了老年,最后寿终正寝,这应该是圆满的一生了,然而镜头一转,再次重启,看来平安无事的一生也不是我们的答案。

毕竟每一次轮回都是独一无二的,身处其中的厄苏拉也无从比对每次人生的得失,她只是不自知地反复经历这一切。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死后都会重新开始,只是我们并不知道眼下经历的一切,其实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只是偶尔会觉得某个初次经历的情景似曾相识。

《生命不息》并没有试图给出什么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但通过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形式,却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人生的诸多面向。

在剧中展示的最后一次轮回中,太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也没有任何可以解决的迹象,然而厄苏拉却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像是一种领悟、一种确认,无论多少次,我都愿意与我爱的人再次经历人生,哪怕其中的苦难丝毫不减,哪怕结局注定悲伤。

微信公众号:万物票友

《生命不息》短评

活在当下,活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至少这一世不后悔,以及珍惜身边爱你的人

6分钟前
  • 弥香
  • 还行

同样是重生,土拨鼠真是太便宜男人了。

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这剧太致郁了,可惜现实中没有what if,但希望每个人都有重来的勇气(惊喜地看到了Louis Hofmann)

12分钟前
  • 世间清晨
  • 推荐

最喜欢的角色一定是爸爸,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温暖少话的小老头。Ursula life after life但是从没有交待被她left behind的家人,每次听爸爸喊little bear想起没有女儿的爸爸都会心碎一次(所以说小说还是得早点看,再不看就会被拍成电视剧

13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看之前以为自己会很喜欢,但实际上看完感受平平无奇甚至有点无聊。重生题材和蝴蝶效应,搭了一点女性意识和战争背景,Ursula每次修正人生却常常从一个坑掉到另一个坑,感慨女性这一生存在太多个会被毁掉的瞬间,但战争之殇难以避免就算了,怎么性缘陷阱也没见有长多少教训。后半段反复重生的task竟然就是救弟弟,还不如停在为女性公务员开创先河的那一世呢。

14分钟前
  • rhombussss
  • 还行

为什么每次重生还是要不停地恋爱结婚呢?女主的不幸就是从沾男开始的,还无数次重生只为了拯救弟弟。

17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一开始我在开玩笑想,这不得杀了元首才能出轮回啊,结果还真鲨了,并且竟然又轮了一次。。。一开始以为是重生爽剧的我真是肤浅了。。。

19分钟前
  • 镜中猫|51neko
  • 推荐

讀過這本書,非常喜歡。英劇也拍得不錯,人物刻畫得很豐滿。看得我又想去讀一遍原著了。如果你能有機會回到過去,你會想再來一遍嗎?會去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來符合你的期望嗎?

23分钟前
  • ZZ
  • 推荐

类似蝴蝶效应的不断轮回和重生的框架,非常有趣,籍以繁衍女主短短二十来年的丰富人生际遇。“命运多舛”大概可以精准形容这位被上天不断戏弄、爸爸内心最宠爱的little bear。截取最能总结内核的两句台词:"What she feels is what she feels", "Become such as you are, having learned what that is"

26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也许我们本就是带着所谓的使命一遍又一遍经历自己的现世,我们不记得具体的使命,也可能是前一世伴随死亡的遗憾。我们也在每一世去潜移默化的兑现使命,或者避免遗憾,但又产生新的遗憾新的使命。生命不息,不是说重生的生命不息,而是生命的真相本就是不完美,使命和遗憾的不息。我们每问自己“如果当初”,便会产生一种平行的可能,这种蛇咬尾更可能是一种修行,在你认为“如果当初不这样,结局会更好”的时候,这种重生会一直存在,直到“既然如此,接受它们,继续活在生动真切的每一天。”也许才是终结。

30分钟前
  • 王小诗
  • 力荐

纪实女性主义作品。各方面都纪实

31分钟前
  • 千千苏辞
  • 还行

没看明白。女主每一次重生,都没有带着上一世的记忆,而且当关键节点要来临时,就会做梦,也太无力了,基本上无法修正,因此与其说是重生,更像是事情发展的不同可能性。那么,原本就没有什么结束重复的出口,最后一次人生就是女主真实的人生。

34分钟前
  • 光影繁碎
  • 还行

三倍速看的

36分钟前
  • 记忆碎片
  • 较差

The world is a dangerous place, even more so for a girl/woman

41分钟前
  • 白鹿青崖
  • 还行

女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危机四伏,人生是一场盛大的冒险,要想成为自己,必先了解自己,不圆满才是人生,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执念,过好当下,全剧最爱姑姑,独立清醒大女主,弟弟Teddy是位小天使,女主也从小美到大

43分钟前
  • 晚上22点半
  • 力荐

What if, Love you;即使重生后没有记忆,但每一次的走向都不一样,无法改变死亡,只有坦然接受;我会希望我的人生存在遗憾,这样至少还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动力。

48分钟前
  • 夏沐
  • 推荐

还是有种不够干净利落的感觉。仅仅依靠上一世留下的依稀直觉来指导下一世生活,让人觉得虚无缥缈和无厘头,尤其在最后的战争期间,让人觉得无力极了。但对于第二季感触颇深,远离渣男,大快人心。就是后面重生的几次,女主的伴侣变换简直毫无规律可言……

50分钟前
  • 川屿
  • 还行

看完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51分钟前
  • 奈良暴走鹿
  • 还行

是一部深刻而感人的作品,它通过厄苏拉的故事,传达了关于生命、爱情和选择的深刻见解,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的深入思考

54分钟前
  • 夏沫
  • 较差

messy

59分钟前
  • 想要环游世界喵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