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那個習慣問題,不太願意選美國電影來看。
因為當我一聽到美式英語的腔調,我就會想起那些美國肥皂劇,有的只是充滿一些似是幽默場景的喜劇元素。
所以在另外一部日本電影滿座的情況下,入場看此部電影也只能是我無奈之下的選擇。
與我預想中的一樣,香港文化中心能容納數百人的放映廳在影片播放時間裏一直間斷地充斥著此起彼落響亮的笑聲。
影片裏無處不反映著都市人的孤獨感和都市人對現實社會的抵抗情緒。
一開始那幕就讓我覺得這可能不是一部平平無奇的美國電影。
突遭離婚惡訊的Richard為了挽回兒子們對父親的信任,竟然在兒子們面前將自己的左手燃燒起來。
影片中Richard中的一句話給我很好的啟示:人生應該充滿驚喜,每天如斯規律地過日晨還能有什麼意義呢?
而戲中的女主角Grace,是令我欣喜若狂的女子。
她的職業是Elder Driver,即是專門為老人家開車的職業。
她喜歡在家中用DV拍下自己古靈精怪的片子。
Grace喜歡主動出擊去接近自己喜歡的Richard,也會主動出擊將自己平時在家中拍攝下來的表演藝術送去她欣賞的藝術家July家中。
Grace喜歡幻想。
印象深刻的場景是Grace與Richard打的比喻:腳下的街道是兩人生命,現已走了一半,前面就見盡頭。
其實就間接地表示了,Grace願意與Richard過完這一生。
其實影片中的所有人就如電影戲名一樣,每個人都有相應的聯繫。
職業為Elder Driver的Grace與售鞋服務員的Richard之間產生了愛情。
Grace給表演藝術家的July公開展覽提供素材。
Richard家中的七歲小男孩通過色情網站認識表演藝術家的July,而同時July也從這位七歲小孩寫的東西產生靈感,繼而用於公開展覽上。
Richard家中另一名十四歲的小男孩則做了鄰居兩女孩的性愛實驗品。
基本上電影中能出現的人物都與某些人發生些或多或少的關係。
這些關係網的產生完全是因為當代社會存在的疏離感。
我們越來越對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產生不信任感,因為我們需要的關心難以在這樣的商品社會裏得到。
又因為商品社會的不斷地高速發展,我們逐漸產生疏離。
我們害怕與人接觸,擔心著別人對自己的愛,而這些愛是一直我們沒法在現今社會裏得到的,所以當我們遇到時,我們只有向後退縮,不敢向前接收關愛。
電影中最後的場景傳達著這種當我們遇到(別人送出的愛)時而我們應該大膽無須害怕地去接收的資訊。
就如當表演藝術家的July與通過色情網站認識的七歲小男孩出來見面時,最後還是給了這位小孩善意的一吻。
包括最後Richard接受著Grace從後擁抱的場景也是傳達這一資訊的最好一幕。
這部片最重要卻一直沒說的事,就是距離導演用了許多劇情來討論呈現了現代人際關係的距離尤其是網路時代之後,人們透過msn、email和世界遠方的人有了親密的連絡卻慢慢的失去了和人真實的的接觸,甚至我們害怕和人真實的接觸這部片裡人與人的互動,幾乎都不是真實的觸碰鳥在照片裡 自然不是真的售鞋員的手不能摸到顧客的腳無聊男子對花樣年華的少女只能透過窗子上的淫穢紙條調情但真的女孩找上門時卻害怕躲起來活在未來想像家庭世界中的女孩偷偷屯積給未來自己的嫁妝卻在同伴面前絕口不承認男女主角粘鏡子的時候手靠的好近,卻隔了手妝盒的兩端沒有碰觸孩子們透過網路虛擬卻火熱地和素未謀面的人聊天男孩臉貼著電腦上的宇宙星河可望不見真的天空有滿天星斗寫著〝you〞 〝me〞 的左右腳永遠也踩不在一起 像是跳舞一樣前前後後明明走在街上假裝人生就要走到盡頭和來生談的這麼開心但坐進車子卻感到害怕要將她趕出車外明明人已經到了藝術館,拿著作品就站在館長面前卻還是得郵寄作品也許就像館長(?
)所說的:「我們害怕感染 恐懼體液」我們透過最冰冷的訊號 試著傳達最真摰的感情但我們卻慢慢發現再也不能接近連一句〝我愛妳〞 都要用大賣場裡電子相框的功能鍵代替這些慢慢拉遠的距離讓我們感到疏離、不安這些慢慢接近的距離讓我們感到惶恐、害怕袋子裡下一瞬間就要死去的金魚,我們的生活就像這樣隔著塑膠袋、車窗帶著距離的上演一切只是電視裡的螢幕,網路上的對話框,用文字符號畫成擬真的圖案我們,變成了個體,變成了每個人,變成了一 個 一 個 的人像是從孩子鍵盤符號裡畫出的一個一個;:...:;;;片子裡最赤裸的接觸,是連臉也看不見被枕頭壓著的口交是少女們戲謔的互吻是孩子走失時父親失控地抓住他的手我們害怕失控會發生接觸 也害怕接觸而失控老先生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和自己不愛的人,還在一起環遊世界卻沒有和他今生的最愛走出養老院過這距離好遠,遠的我們就要忘記身邊真實存在的溫度這距離好近,近的看似完全不相關的兩個人可以在網路上交換最私密的情慾那些真實的溫度,是在夜裡散步時的那些歌聲是那個給現在的女孩的絨毛玩具,躺在地板上喃喃的夢想是長凳上的親吻是終於抱住他時交疊的雙手 他終於打開的心我是我,妳是妳,卻也是我們和我們所認識的所有人嘿,你好,只是偶然與你相遇。
miranda jully 一个奇女子整部电影都是她的味道 她喜欢的颜色 她喜欢的音乐 包裹着她写的故事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这里面每个人的眼睛常常眨也不眨的就这样盯着你 纵有无数的话想说 最后就化为这么一个眼神坦然 赤裸 只是开始的时候那里面缺少了爱 只是空洞直至最后 里面饱满了美好不论是她 还是他 还是他们 或她们谁不是这样呢?
别人的故事再发生的时候 我们的也是一样的就算进程不同 大家都在变化朝向更好的方向看了两遍应该还会更多 只因为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动初次惊奇情节的精奇再次则感受到了台词的美蕴然后我想 她再说一个爱的故事一个爱我 爱你 爱每个人的故事一个大爱的故事教会我们如何去爱的故事。
我只想说,这个导演,编剧,女主演(也就是右边这位)真是个才女。
建议去她的网站看一看:http://mirandajuly.com/ 中文翻译我不喜欢:爱情你我他。
拜托,这个片子貌似不是在讲爱情的哦。
开头的自言自语:If you really love me,then let's make a vow. Right here,together,right now. OK? OK! All tight,repeat after me. I gonna be free,?? I gonna be free. And I gonna be brave,? and I gonna be brave. Good,and the next one is... I will make each day as it was my last. Oh,good.Do you like it? Yes,and, I will make each day as it was my last. Fantastically,? fantastically. Courageously,? courageously. With grace, with grace. And in a dark of the night, and it does come dark. When I call a name, it could be your name. What is your name? Never mind. Let's go. Say. Let's go,everywhere. Even know,? even know, We are scared,? we are scared. Cos it's life. It's life. And it's happening... It's really really happening. right now. all right,now let's kiss to make it real,ok? OK.Christine 是个个人艺术家,还是个"Eldercab" driver 。
她喜欢自拍,自言自语,在粉红的鞋子上用黑色记号笔写着“You""Me".她是什么时候注意起了那个左手缠着纱布,卖鞋的,刚刚分居的带着两个孩子的男人的呢?
在她带着老人去买鞋的时候,他看到了她磨破的脚踝。
"You think you deserve that pain, but you don't." "I don't think I deserve it."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Well, unconsciously,maybe."如果你期待男女主人公继续往下走,你多半会失望的。
而那些不期待的其他角色却让你会心一笑。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电影是看大场面,情色艺术,深刻哲理,我只是想会心一笑。
细节不是属于每个人的,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细节。
被忘在车顶的关在透明袋子里的小金鱼贴在窗子上的对青春少女的幻想存钱买打折商品把它们放在“希望箱”里给以后的丈夫和女儿忐忑等着电话,然后失望得在车窗上写下fuck为了kill time而用硬币在路灯柱上敲出响声在公园长椅上等待网上的“意中人”却发现是个7岁的小孩子对,这一定不是属于什么票房冠军的电影。
但请不要把它贴上什么艺术电影的标签。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真好 总是可以在不经意中发现这样的作品
俺们家小刚说这是一部和天使爱美丽差不多的电影,看后不禁失望。
归根到底,小刚是活在现实世界的人,天天抱怨自己没钱没钱,却骑着宝马大摩托。
他的忧郁悲观,也来源于现实世界。
他很实际,有点木讷,对人彬彬有礼,很绅士,绅士到我俩睡一张床一个多星期,什么都没发生。
他真应该去做科学家,很费解他怎么会搞音乐,他有十把吉他。
可我还是喜欢他,并由衷地感谢他,感谢他记得我说的每一句话,我的每个想法他都会帮我落实,在漆黑的楼道里会率先跑过去开灯,每天都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应该做什么什么,不应该怎样怎样。
照顾得到一切细节,骑摩托时也不忘叫他朋友帮我带副手套。
还很执拗,当我偷看他袋子里有什么的时候他一赌气把袋子拿走了。
这样的人,虽然不能和我一起在精神的海洋中驰骋,却能在现实世界中保驾护航。
可我,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和他在一起我就像个弱智,每天都迷迷糊糊的,人就是有这个劣根性,当遇到一个靠谱的人自己就变得不靠谱了,偷懒嘛。
我决不悲观,每天跟个热气球似的飘啊飘,花花绿绿地生活。
我觉得生活的意义在于超越,而决不在于在为了生活而生活。
当然我也要在现实世界中扎根,吸取养分。
我更欣赏天使爱美丽里面那亮丽的色调,童话世界一般,而不是这个电影里的在晦暗中咀嚼。
我知道我所想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一切又都是空中楼阁,一切都无从谈起。
当我面对生活中一堆大事小事麻烦事时,会不会也束手无策?
现实生活的大门向我打开吧,看看我到底是超越平凡化作天边的彩虹还是被撕成一地的碎屑!
疼痛会像藤蔓一样,慢慢攀爬,缠绕。
悄无声息,有时也会用尽力气,在每一个白天黑夜里。
我们会感知它的存在,就像一切发生在周围理所当然的事一样,却又找不出根源。
于是会想,或许是与生俱来的。
当Miranda在自己的作品结尾录下那些话,摇头晃脑神经质的发疯时,当那个女人在空旷的屋子里默默看完视频,并最终打去电话时,这并不是自怜自艾,也不是猩猩相惜,只是每个人都走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在沉默中找寻着出路。
fuck you,fuck me,fuck old people,fuck children,fuck peace..是呀,为什么事情总是变得鬼使神差,无法控制。
人总会变得曲折难懂,不易靠近。
我想了一百种可能,想到以为就要成真,可每次出现的都是第一百零一种。
我为你凿开我冰封许久的保护层,让小心翼翼维护的自尊一丝不挂,我愿用一生与你,来换取一个电话,为何你却还要疏离。
我不禁自问,我的骨气哪去了,我原来那么鄙视不堪,而现在莫非我不是如此?
我伤害着我自己,如此的决绝,以为真的会有浴火重生,但时间仍是一分一秒的过,不带有一丝怜悯。
鸟儿应该在树上,脚应该在鞋里,太阳会每天按时升起,正如要忍受疼痛,是在所难免。
人生就像排队,每个人都向着一个方向,追着前面人的屁股拼命地赶,好像停停就会落下什么,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没底。
而如若你转个身,迎接你的会是大堆的丰富的表情,微笑,伤感,兴奋。。
只是走了那么久,有谁会甘心将自己踩扁揉碎从新审视呢?
sitting here thinking about yesterday,how we shared a laugh and played,how we celebrated all my good news,just me and you.
《爱情你我他》(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一部非常可爱的习作性小品,获得2005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处女作奖,摊开导演米兰达。
朱莱(Miranda July)的“导演手册”,在其获奖或者提名栏里,举目都是‘最佳处女作’, ‘最有潜力。。。。。。
”的奖项,算是一个虎虎有生气的新新电影人。
当然,这个肤色苍白、眼神仓惶的女导演自己也主演了这部影片,和大多数以处女作打响的作家和导演一样,她在片中诠释的角色,一个积极探索多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形式的女艺青Christine,就是她本身或者她生活、工作圈子中的那些人。
有人说,“没有怪物的社会,就像一道没有加盐的料理”,《爱情你我他》就是用一群无害怪人来为这个电影里的小社会撒点盐花的:一个正处在分居期、带着两个小男孩在狭仄公寓栖身的百货商店卖鞋男;他的两个小儿在网上和陌生女人探讨经由粪便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所带来的快感;一个热衷搞多媒体装置艺术、平时靠接送老年人办事来谋生的女艺青;一个虽然只有7岁,却早已私下里筹了满满一大箱嫁妆等着交给她未来丈夫和女儿的小圣女;两个号称已经18岁,为了谁的“口技”高超争执不下,而决定找一个14岁的男人当场比出高下的14岁女中学生;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冷若冰霜,在网上风骚无比的女博物馆艺术总监。。。。。。
“)) <> ((” 这个ASCII符号是片中的7岁小男孩在和陌生女子在网聊时创作的。
小孩子说:“我们来玩这个游戏,我把一撅屎拉到 你的屁股里,你把再把它拉回来,就这样拉来拉去, 拉来拉去。。。。。。
”对面的成年女子立刻在网上热烈地回应说:“这真让我浑身发热啊。。。。。。
”而富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女艺青到博物馆,当面把自己的艺术装置作品的录像交给同一个女人时,她却递给女艺青一张名片,用她的大便脸,以刚用过大便的口气告诉她,请你把它邮寄到这个地址。
“)) <> (( ”这个符号,便是隐喻在这个数码时代里,人和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已如大便般干涩、困难和气味难闻,人们转而摸到数码空间,在那种“垃圾进、垃圾出”的世俗感官交流中获取拯救。
《爱》象2004-05年间突然冒出的《情归新泽西》(Garden State ),《炸弹的异想世界》( Napoleon Dynamite )等电影一样,都是一些可爱的,硬核的,独立制作小怪片。
那些电影中的主角们无一例外地都羁绊在青春期这辆过度拥挤、并堵在人生这条塞得水泄不通的高速公路上,他们无比焦灼,但又都尽量以不过于唐突其他乘客的自虐形式来细小地打发内心的巨大不安。
他们虽然都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但仍然很用功又配合地和它共处着,害羞又勇敢地,每天早晨准时起床、吃饭。
《爱》又是轻盈愉快、不刻意努力、淡淡哀伤而不停失望的,却又不忘记以诚挚的温暖告终。
所以,它会适合在春末夏初的时节观看,好让你对这个虽然还没有来,却似乎早已洋溢着告别姿态的夏天抱起一点点信念。。。。。
;;;;;;’‘’‘“”“”“!!!!!
、、、、、、、、、,;;;;;;;!!!!!
‘“”“”“”“”“”“”“‘“”“”“”“”“”“”“,,,,,,,!!!!!
‘“”“”“”“”“”“”“14岁男孩指着上面这堆符号,对7岁弟弟说,这是从天上俯视地上的情形,他指着其中的一个个?甑惴潘担癟his is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这便是我和你和我们所认识的每一个人)。
作为一种大多数时间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爱情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玄妙的东西。
没有获得的人感觉到紧张,因为获得的过程会让人惴惴不安,得到的人却又会感觉到厌倦,因为得到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爱情就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外面的人着急进群。
因为只有呆在这里,才能寻找到某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一旦出了这座围城,便不复存在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是《爱情我你他》,这是一部讲述两个人之间微妙的情感的影片,本片的亮点就在于将爱情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及描绘的非常全面。
婚姻失败的理查德带着两个儿子一起生活,他是一个商场的销售员,但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仔细想想自己的未来。
同样失落的还有落魄艺术家克里斯蒂娜。
她想要投身于某一个艺术界大佬的门下,然而却屡次以失望告终,最终成了一个专门帮助出行不便老人开车的司机。
克里斯蒂娜跟理查德在商场相遇,两个人互相有了好感,而对此,理查德甚至送了克里斯蒂娜一双鞋子。
感受到陌生男人的善意的她开始谋划着两个人一见钟情且厮守终生。
然而理查德第二次见到克里斯蒂娜的表现却说明了克里斯蒂娜的想象不过是一厢情愿。
迷茫的克里斯蒂娜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份情感,与此同时,理查德也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要继续投身一段感情当中,让自己回归正常人。
两个人的恋爱的火花在一次次的碰撞中逐渐的越走越近,终于,在理查德鼓起勇气之后,克里斯蒂娜应邀前往,两个相爱的人终于走在了一起。
《爱情我你他》描绘出来的并不是爱情的全部,而是爱情最美好的阶段,初相遇。
在这个阶段,产生了爱情火花的男男女女们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想要上前一步,却担心自己的主动换来的是一种失落。
想要后退不再想,但自己确实真的期待这段感情会发生,这种双重的担忧,正是爱情最初的模样,同时也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我们总是期待一见钟情或者是很简单就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然而在现实中,这种简单相遇且产生爱情的火花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我们面对着内心的情感的需求是怯弱的。
这恐怕是很多人的心理使然。
这个世界上不乏外向的人,但更多的则是内向的人,内向的人不善于激进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更不善于对于自己的情感有任何的解释权。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爱情的初始阶段,我们所有的想法不过都是一种投影,投影到我们的生活,投影到我们的梦想,很多人幻想着发生一些事情,且自己能很好的掌控这些事情,然而当这些事情在生活中出现的时候,更多的人却是显得手足无措。
我们在幻想中有多么的大胆,在生活中就有多么的胆怯。
就如同期待爱情的光顾一样,在幻想中,我们所期待的爱情或许有一副模样,然而在生活里,那些模样却在面对实际情况的时候转为了另一副面孔。
人性本身是复杂的,复杂的人性如何孕育出来简单的爱情,那就是需要两个人都这么样去想。
理查德期待简单的爱情,但在生活中却以口是心非的角色出现。
克里斯蒂娜同样期待简单的爱情,她勇敢的朝前走去,即使是理查德展现出来了一种抗拒,她依旧是没有放弃。
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因为面对着懵懂的爱情,如果其中的一个人有任何的实际抗拒,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一片唏嘘。
没有人愿意对于这种抗拒负责,自然没有人愿意一直在等待着奇迹。
理查德如果面对的是跟自己一个性格的克里斯蒂娜,可能两个人最终也不会走在一起,然而电影中,我们却用上帝的视角看到了爱情最美的结局。
这似乎就是本片的最大的魅力。
当然,本片中还有些辅助的情感角色,比如说理查德的两个儿子以及邻居的两个女儿等等,这些人复杂的情感以及青涩的体验也在告诉着我们,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或者是那样的场景意外发生,当这些意外发生的时候,如果你不会去把握,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让你失落,生活本该是充满着欢声笑语的,但我们却不能左右任何人的思想。
理查德跟克里斯蒂娜的美好结局也在预示着这样的结果,如果在我迈出了那一步的时候,你没有出现,那么我们俩之间的情感就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因为祝愿最终只是祝愿,而不会实现,相反,当我们两个都有所期待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会面,好巧,你也迈出了左脚。
……你好,再见
集合编导演一体的处女作精品,尤其是云淡风轻无厘头的女导演,我喜欢。
适度的诡异,温和的奇怪,各自疏离的存在,莫名其妙的等待,稀里糊涂的爱欲,距离,误解,厌恶,好运,一切就这么轻轻的来去。
Miranda•July。
我希望说爱极了这个可爱兮兮的人。
她的思维和视觉是一种有心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你看过她自导自演的电影《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也这样认同的话。
那么你也大概是一个用心生活的人。
影片开头的时候,出现两个背影在海边的夕阳下起誓,看不见脸。
淡淡的对话感却温馨十足。
即使我们稍后便发现,那是M饰演的女主自己对着照片录制的艺术品。
也是觉得有趣。
至少我会想,这样一个人,心里除却渴望爱相信爱,还一定有着自己的神奇世界。
所以之后在鞋店里,邂逅了作为销售员的男主,这种主动的爱情也是就此生成。
面对男主推销鞋子时候,她对鞋子磨脚这样说:“…I have low ankles.”男主回答说:“you think you deserve that pain, but you don’t.”如果生活中,有人会突然出现然后对你的生活注入新的看法和东西,更别说自己对其所带来的或是那个人自身传达出对自己的细微的关怀感。
那么那一定是一个值得感激和珍惜的发生。
即使后面女主说,这双鞋和就写没什么不同,除了是粉色的。
但是从她家的装修和自己衣服的颜色,都是粉色。
我觉得这是一种暗示,她的确喜欢。
同样后面有个很有趣的场景。
她穿上新鞋,在左右鞋面分别写上”you””me”,然后左右脚来来回回靠近分离,上演一出追逐躲避。
很喜爱的这个想法。
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其实也都这样,或距离或亲疏,却像一个人的两只脚,一起在走,一起在前进(没有说到后退,是因为自己觉得一起的时间是不会流失却递增)。
这个和之后女主去找男主,然后两人一起走路的那段对话一样,充满了想象力和配对感(如果双方能够进入到一个有别平常的对话状态,并且很享受的话,那即是一种合拍和愿意对对方投入心思时间的意思。
那么便是一种和谐的配对)。
这部电影的台词充满了意味。
同时,像是之后,女主看见男主和前妻在对话,自动补脑认为两人是在进行复合的对话。
心里忧伤,然后拿着会说”I love you”的相框对前妻说的一番话:“…the next time you need to say 「I love you」, you can just press the button…but if you’re planning on saying 「I love you」a lot, you might have to change the batteries.”当然整部电影不只是男女主角的故事。
我不能说完这些情节,但是所有的一切人物,都让人觉得充满了想象和爱意。
无论是朋友恋人间的共同冒险,私密对话,互相融入,陌生人间的理解抚慰,分享的”敲击”…我想影片有两个地方最能体会这种主题。
一是,女主和老人在车上看见难逃命运的金鱼。
不仅说出爱的悼词。
在护送最后一程时,瞬间响起了背景音乐,然后我们也都和主角一起看着金鱼最后的时光,那种共存的感受…让人感叹M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这一刻也很接近她的文章。
车上的人一起为一条鱼有相同的付出”at least they know. At least we’re all together on this. ”算不算是一种神奇的状态?至少我被这种奇异的感觉震撼。
另一个场景就是结尾处,男主的小儿子,在之前疑惑过清晨街上的叮叮声和得到过解说后,最终靠自己得到答案,然后享受那刻答案的设定。
当然,M想要和我们分享的这种所有人的状态也有各自自得其所的巧妙,就像是在搬家后出门扔纸箱,小儿子边踢着箱子边学箱子说别踢我;男主爸爸留下的关于鸟的画,最后在树上,也有适合自己的好位置。
我不觉得M是神经兮兮,大概就是,我也喜欢这样的并认为这就是正常的应有的人生。
另外,整个影片下来,我却最记不起男女主角的名字。
不知道你们看完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大概是,这就是我们所有人。
short and sweet, but i&#39;m still put off by the quirkiness. i like the two of them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34;the length of this walk is our life together. this is where we die.&#34;
太散了,没看明白,郁闷!!
7.影片通过呈现几组表面上并无关联的人物间碎片化的互动日常,拼出了一片纠缠于人类卑微欲望和偶然性悸动的情感地图。身份、族群、年龄,当每一个人物最终揭下面具,当真实的自我最终分晓的时刻,恍然大悟同时同样迷失在数码时代的我们也随着这缕暧昧、微妙的诠释,游览了一场关于爱的艺术之旅。
虽然各种痕迹很重,但确实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玩的片子了,强烈推荐~~))&lt;&gt;((
5 on a joyride.
太做作的情节和台词设计
真的有点混乱,也许现实就是琐碎混乱的。两个人的爱,钝钝的。
女主角很清新,再无其他
又见文艺片 有些地方看得一头雾水
高中时的口味了。。。
基于女性视角的创作基底,不剥削不卖弄不猥琐的直面欲望,具备探讨严肃议题(性别政治,年龄代差以及媒介影响)的预见性,但语调又是可爱的,属于美国独立电影的情绪气质,用不断跳跃的视角探索孤独与自由的边界
那件T恤太有性格了,小儿子太可爱了,女孩子都太早熟了……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
影片一开始,我以为男猪是个疯子。
觉得热爱七月的女子都带点暑气和神经质
勉强两分。没有剧情的散文电影,姑且可以算主线的是编导演于一身的女主追求偶然打动了自己的离异男售货员。电影表现了几个小镇居民有点怪异有点荒唐有点落寞有点强烈的欲望,比如跟五岁混血小孩大尺度网聊的女人、尝试口交比赛的一对儿闺蜜、暗恋混血小哥哥的邻居女童,当然还有因自己脚踝被注意到而芳心暗许的女主角。此外还有些莫名其妙的信息被重复展现,像女主那盘投稿的录像带,男主跟前妻的闲聊什么的,这些内容跟主线毫无关系,感觉就是女主把自己一些俏皮想法随意安排在角色身上了(我猜她平时有拿小本本随时记灵感的习惯),总之这片子也没有角色,所有出镜人物都像是一些美国独立电影里低气压角色的剪影或曰碎片。这种靠自己片段灵感和个人气质硬生生堆砌角色的创作方式能走多远呢?电影里多次出现的标点符号应该是比拟角色状态,但结合的不好
全是怪鸡可爱的小细节。
自以为是的幽默。好冷好无趣啊。
挺浪漫的,和导演合二为一不能拆开的电影
真搞笑,我只想跟你草草过一辈子,你却想跟我三生三世。想看直冲天灵盖的爱情片,不是这种疯疯癫癫。或许人家根本就不是在讲爱情,而是探讨人和人之间的连接,英文名和爱情毫不沾边。永远不要试图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别人身上,永远。文艺片劝退,十一月别看文艺片,求求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