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达
Amanda,我的巴黎舅舅(台)
导演:米夏埃尔·艾斯
主演:文森特·拉科斯特,伊苏尔·穆特里尔,斯塔西·马汀,欧菲莉亚·科尔布,玛丽安娜·巴斯莱,乔纳森·科恩,娜比哈·阿卡瑞,格列塔·斯卡奇,巴卡里·桑加雷,克莱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8
简介:二十岁的大卫是个活在当下的空想家,没有固定工作以打散工糊口。他邂逅了刚移居巴黎的莲娜,很快便堕入爱河。但没多久之后,他平静的生活却因姐姐在一次袭击中猝然身死而突然终断。在震惊和伤痛之余,大卫还发现自己要独自照顾七岁的侄女阿曼达。详细 >
两星半。怎么讲,很明显导演不成熟,讲得都是重点,却不够统一,男主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场景与场景的过渡,事件与事件的衔接,处理的极其生硬,想起谁才让谁出场的感觉,整体非常的乏力,比平庸就好那么一点点~
自由轻盈的剪辑,you know,什么时候又出现了巴赞所定义的长镜头,你在这个电影里可以体会到法国电影的传统。跳舞-欢快
失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一遍看觉得真平庸流水账,等机会二刷
小菇凉好会演!
67/100
失去爱与获得爱都令人动容,这种深刻存在于冰凉感的渗透与消退。
【B+】鲜活饱满并深情地,又有强有力的变奏作为区分。事件的发生用快速的移动镜头扫射城市,停格在空袭后的疮痍景象中,与第一幕铺垫地小品氛围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后通过人与城市的双重修复,痛感的展示和堆叠召回暖色。结尾又一次强变奏,中景的拉进并在特写与远景中跳跃着,使情绪又一次喷涌而出。
恐袭改变了巴黎人的生活,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在很认真地生活,反而显得格外无辜、感人和治愈。vincent lacoste和isaure multrier一哭,我就跟着哭…
前面20分钟营造了主角的日常,些许平淡,些许欢乐。然后在24分钟处,原计划是一个惬意美好的傍晚,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击碎。在随后影片的一个小时里,观众跟着主角一同感受痛苦、空洞、孤独、酸楚,再慢慢恢复、振作,慢慢、小心翼翼地开始新的生活。谁也无法预料意料外地不幸何时到来,回头看来,往日里平淡的日常,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豆瓣崩了没发出去🙃)简简单单舒舒服服的在破碎过后仍要燃起对生活希望的法式小清新温情故事,失去后依旧能在对话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然后继续活着,法兰西谢耳朵Vincent Lacoste和一众女角色演得都很自然,而小女孩Amanda的几场关键的哭戏都很动人,两个初出茅庐的“孩子”都在学着成长。当然,映射的难民问题仍是避免不了的切入点和思考点。
C,前半段的节奏比后半段好不少,两个苦难的人互相扶持着前进,想想都觉得艰难。电影本身表现的很柔和,对于成年人就是如此。生活不会留给你很多哭泣的时间,往往是上一段伤还没疗完就会面临新的磨难,只能是强迫自己变强了。未来一片迷茫,但只要有人一起承担,总是会有光明的,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固执的走下去。
温情抹杀了情感高潮(其实无关 但总想起奥诺雷拍的Leo)
恋人不辞而别明明很难过,却要举牌子欢迎俄罗斯夫妇到来。姐姐遭受恐袭明明很伤心,却要收拾人生迎接外甥女闯入。草地上也能有蒙古包,房间里也能有白兔子,河滩上也能有搁浅的鲸鱼,游乐园也能有埃菲尔铁塔。埃维斯已经离开现场,猫王的歌却流传后世。温网球赛大局已定,相伴彼此的生活却能起死回生。
隐于日常的哀思,猫王已经离场,有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看似云淡风轻的背后是巨大的悲伤,是对困扰欧洲的难民问题的反思,对恐袭的惧怕,越来越喜欢米夏埃尔.艾斯了。
7.7 灾难的降临即是被阻断的进入,走出阴影回归平静则体现为在城市中畅游。清新明丽的色彩搭配赏心悦目,哭戏数量不少却都来得恰到好处,只是作为观众体会不到多少沉重,一路流畅地走向网球场的决定戏份,只可惜在这里遭遇了一次观感上的卡顿,仿若故意被强调一般。
虽然比较有共鸣,但结尾实在太差。
@上师大电影学堂Vincent Lacoste映后 电影用轻松的笔触表现一个略显沉重的故事,看得出导演有很多尝试,但很多地方最基本的信息都没表达清楚,比如姐姐在恐袭中丧生这个事要到很后面才让观众明白。挺喜欢结尾用竞技体育触发感情这种处理的,也说明了阿曼达才是真正的主角。
最后的网球赛凸显刻意,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也不过如此,还是有点儿失望。
残酷背景下的温情吧,挺舒服自然的,不喜欢妈妈的线以及男友线有点突然消失的意思? Vincent Lacoste和Stacy Martin一起看着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