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星,值得给。
喜剧爱情片,没有低俗桥段,没有荤镜头。
搞笑自然而成,幽默从故事设定里透出。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清新自然的爱情故事片了,我作为一个1米9多的大汉,光看这个片子的故事设定,就感觉很搞笑了。
虽说我这人并不相信爱情,认为彼此之间的吸引也是生理需要,但我还是不得不承认人的修养、幽默、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具有魅力的。
最近沸沸扬扬的赵小姐和冯先生的结婚“官宣”,让无数人嗨起来:看啊,女生奋斗的结果是,出身农村、白手起家也能嫁给“高富帅”。
有个很有趣的细节,很多人扒出当年赵小姐做访谈时的话,她曾说一定要找“一米八以上”的男人。
确实,对于身材娇小的女子,男性个子高,真是她们的执念啊
相比之下,反倒很多个子高挑的女子,男朋友却不高——人啊,真是缺什么才在意什么。
就像最近看的一部法语电影:最萌身高差。
看海报,就知道这个“身高差”指的是女高男矮——哎,这也太矮了,海报上的女子如巨人耶。
剧情是男主角从小脑垂体有些疾病,影响了某种生长素分泌,所以成年后只有1.35米——他在剧中自我介绍“我比普通人矮了40厘米”。
插一句,男主角的扮演者一点都不矮,还是很有名的法国男星:让·杜雅尔丹(Jean Dujardin)。
哈哈这位来自园子的先生(Dujardin法语里是“来自园子、在园子里”)生于1972年,官方显示身高182厘米,且他凭借在黑白电影《艺术家》中的出色表现,一举赢得了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影帝。
这部电影我一直想看,还没看呢且据法国《费加罗报》的数据,杜雅尔丹是2009年法国男星中收入最高的,约在4400万欧元左右。
10年前啊,收入就4400万欧元了,妥妥的高富帅啊!
女主角呢?
人设是律师,芳名黛安,才貌双全,影片开头是一段她的特写,黑裙长腿高跟鞋,金发墨镜小坤包,走路婀娜生风,引得路人纷纷回头。
再插一句:女主角的扮演者,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比利时女郎维尔日妮·埃菲拉 (Virginie Efira),生于1977年的她真是我脑海中白富美的形象:高大、金发、肤白、齿亮、丰满圆润、笑容灿烂。
这俩人咋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呢?
因为美丽的律师小姐姐把手机丢了,被建筑师小哥哥(男主角在剧中职业为建筑师,还是很牛的那种,杠杠的会挣钱!
)捡到了。
咱们捡到手机,或许还给人家就罢了,但有魅力的建筑师大叔,玩了个套路:
白富美啊他打电话给小姐姐,电话那头传来磁性的男性声音,“请问是’家’吗?
我捡到一个手机,翻开通讯录拨通’家’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
““我在哪里捡的手机?
在餐厅里啊,当时身穿晚礼服的你在跟一个男人吵架。
吵完就气冲冲走了,忘带手机。
”“我捡到为什么当时不还你?
因为我当时还你,你只会跟我说一句谢谢,然后忘记我,现在我可以约你出来见面,我们吃个饭吧。
”
缩水情人梦,这个翻译有意思啊我老说的那句话,撩妹,只服法国人啊没事多看法国电影,让刻板老套、在情爱面前猴急又笨拙的我们,学习学习吧:)看看,建筑师亚历山大还没亮相,光凭这一通电话就让黛安以及看电影的观众感受到他的魅力。
哈比情人,哈哈,好萌男主角的魅力,不止体现在嘴皮子上,人家是用实力在撩妹。
刚开始,就约妹子出去玩——去哪?
直接高空跳伞,这小小的心机啊。
又可以和妹子亲密接触、又显得自己胆大心细,更凸显自己的经济实力啊黛安太逗了,在高空中就是不敢跳,哭着喊着要回家。
亚历山大安慰她:有我,放心!
在她身后,搂着她的腰肢,说:我们数到五…...然后,他开始数:1,2,3......嗖的一下,抱着女主,连推带拽把她扔下去了哈哈哈,看到此,我笑出声——说好的查到5呢
整个影片中,有趣的细节不止一处,各种法国人的小段子、小幽默充斥。
这和导演风格也有关系,导演洛朗·蒂拉尔 Laurent Tirard,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有票房号召力的名导,著名的“小尼古拉的故事”由漫画改编成电影,就是他执导的。
豆瓣词条,该电影名为“巴黎淘气帮 Le petit Nicolas”。
超级萌啊 强烈推荐还有一部挺老的爱情喜剧也是他编剧的:“借你的手儿牵 Prête-moi ta main”,我在2010年看的,看完感叹:法国人啊法国人,你们真是自由与浪漫——当然主要是浪的代言人啊
接着说电影,剧中美丽的黛安是离婚的,她的前夫也是其合伙人,两人共同经营一家律所。
当前夫哥知道她和“侏儒”(前夫哥发现了她们的事,那叫一个恼羞成怒啊)交往时,灰常不开心,总试图挑衅亚历山大。
这里不得不说,编剧的三观还很正,亚历山大并没有因自己的身高而自卑,反而自信地迎接挑战,甚至跃跃欲试。
这传递出的情绪很好:我爱你,我的爱是纯粹的,是积极的,我愿意坦诚这份情感,也愿意接受挑战。
当然,有网友说,亚历山大这么底气十足是他有钱。
哈哈,真是,撩妹需要资本的,看他住的大豪宅哦,在里面办趴踢,请来许多好友,包括前夫哥哦。
俩人暗流涌动,这一场戏很有意思。
黛安要送亚历山大衣服,结果只能去童装店里买,买到了和一个男孩撞衫......哦,略尴尬他家的几场戏,也颇好玩,豪宅里,有自己高大帅气的儿子、有办事总粗心的佣人,还有一只总爱扑倒自己的狗狗。
有一次,儿子埋怨女仆做事不细心,亚历山大劝他:她老公死了、很伤心,你就别怪她了......儿子一脸无语道:她老公都死了五年了!
笑死我了。
亚历山大补充道:她太爱她老公…...
实际这俩人的身高,哈哈,男主还是很魁梧的啊。
不得不再次感叹,女主角真是金发甜心,长得五官开阔大气,我喜欢。
这一身明黄搭黑色,也是蛮吸引人的。
现实生活中的情侣,身高、长相千差万别,总有人说“呀,他们不配啊”“鲜花插在牛粪上”......可是,冷暖自知,一段关系中的美好与甜蜜、痛苦与难言,只有当事人清楚。
一个人,能捕获另一个人,一定有自己的魅力吧。
愿天下有情人,都在自己的关系里,偷着乐:)
《最萌身高差》是一部法国作品,也是一部轻松怡然的小品电影,里边没有高大上的场面,也没有让人笑到肚子痛的喜剧桥段,但在电影中,作为观众总能感受到那一丝一丝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愉悦的氛围。
《最萌身高差》海报恰如在周末里,可以抛弃一切的重担,安静地享受着片刻独处的时光。
《最萌身高差》的故事并不新鲜,但讲述的内容估计是所有男人的梦想,一个个子矮小的男主爱上美丽高挑的女主,两人克服了层层的困难,最终选择了在一起。
如果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往往不易出现逻辑性的错误,但拍出电影却容易陷于苍白无力,导演在如何塑造人物上便显出了功力。
总的来说,《最萌身高差》“女高男矮”的故事仍然略显简单老套,要想让这部电影出彩,显然有一定难度。
导演劳伦·泰拉德在故事叙述的能力上的功力非常扎实,试图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情节、对白将男主的幽默、自信、风趣等等的特质表现出来。
故事中,女主是一位与前夫刚分手的女强人,电影开端便是以女主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说话的正是接下来要出现的男主,男主先闻其声,不见其人,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女主霎时间如沐春风,又似乎重新坠入了爱河。
电影截图两人终于见面,男女主身高的对比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
法国人骨子里天生刻着“浪漫”二字,在塞纳河边的漫步,在酒吧里的小酌,在咖啡馆中的小资情调,“浪漫”的精粹似乎已经渗透到他们的工作生活中,而在这部法国电影,“浪漫”的氛围依然明显。
如何让女主爱上只有137公分的男主,让这个故事继续下去呢?
导演安排了男主带女主去跳伞、在秘密餐厅就餐和参加PARTY,情感的起伏最终让女主的心灵深深地刻下了男主的烙印。
电影截图在这里可圈可点的是,女主一颦一笑的表演自然流露,看似不着痕迹,从电影的画面便可以真地看到一位遇上了爱情,似乎从心底便要笑出来的女生姿态。
如果是普通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男追女便落入的俗套,但偏生是这样的“最萌身高差”,你迫不及待地想瞧一下下一步他们会遇上怎么的尴尬。
等到故事发展开来,两人相爱后,一系列的困难便是接踵而来,朋友、同事、父母的怀疑,让女主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故事的叙述流畅自然,导演没有将重点放在男主如何被众人奚落,而是刻意表现出男主勇于正视身高问题的乐观态度。
比如他主动约见女主的父母,通过自信的谈话让女主父母对自己改观;比如男主自信地走到女主工作的律师事务所中;比如男主主动挑衅女主的前夫等等。
你不会为男主感到揪心,男女主人公遇到的所有的这一切困境仿佛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紧凑的情节总想让你紧追着想知道,两人最终如何走在一起。
让·杜雅尔丹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男主名叫让·杜雅尔丹,一个在法国电影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让·杜雅尔丹具有内敛低调的气质,他柔肠硬汉又文艺多情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法国男星在国际影坛的缺失。
”让·杜雅尔丹的自身故事仍然充满了传奇色彩,1995年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普通的锁匠,当时法国有个“达人秀”的节目名叫“巨星之源”,于是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喜剧团队,这个团队在这个节目中一炮而红,紧接着,他陆续演了一些电影的配角,直到2004年,他才在《小子布里斯》中饰演了主角。
这部以冲浪为主题的电影成为了当年法国票房最高的本土电影,接着,他片约不断,2011年,他主演了爱情默片《大艺术家》,并凭借着这部片子获得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第64届最佳男演员奖。
让·杜雅尔丹的身材比例不是特别好,看起来总是显得“脸大腿短”,但也正是这一个原因,让观众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让·杜雅尔丹的表情变化与肢体语言,他特别擅长于夸张的肢体表达和略带闷骚狡黠的法式幽默,就算没有看过别的他的作品,这些特点在这部电影中足以让观众领略一二。
爱的,无关乎身高?
在乎!
男主让·杜雅尔丹具有内敛低调的气质,他柔肠硬汉又文艺多情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法国男星在国际影坛的缺失。
由于他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因此他非常适合出演默片 。
在默片《艺术家》中,他凭借多年的喜剧表演经验展示出了不俗的喜剧表演实力[18] 。
他的表情控制自如,非常有感染力。
其实他的身高180多,本片做的技术处理还是显得生硬。
关于矮男配高妹,在王祖蓝还没认识李亚男的时候,他已经拍过了《矮仔多情》,那时候他正因为主持及在电影《保持通话》出演了个配角而爆红。
矮仔靠什么赢得各色各样的女人心呢?
说到底还是钱。
在电影中王祖蓝就是个多金风流男。
那个电影很套路,唯一亮点是杨颖,那一年的AB在电影中清纯得就像纯净水一样。
说回本片,如果设定男主不是个多金爱炫富的霸道总裁,一上来就用钱来震住女主,这个故事该怎么走才让观众接受呢?
这个片子只能当成喜剧来操作,至于爱情就当花边好了,因为无法让观众真正移情。
其实除了身高的噱头,这片子基本就没有什么了,本来可以很好地玩喜剧,却被编剧贫乏的想象力坑了。
首尾跳伞呼应是编剧做得最好的地方,很有韩国电影的味道。
对了,女主也还行。
最后,不久前也上了一部国产片《最萌身高差》,就是一山寨的《我的野蛮女友》。
对比之下,这部及格的法国片还是完爆它十几条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国产片烂不烂,一参照你就无话可说了,而不是人日、C6或者影评国家招安队及水军说了算。
难得一见的温情电影,让我想起看i型起源的时候,然而没想到这么好的片子,影评却这么少……有点为这部电影不平的感觉,所以第一次开始写影评。
当众人都说男主开始时是用钱砸出来的交往,你们却没有注意到,男女主第一次见面时,男主幽默的谈吐,成熟的魅力!
当众人都说男主设定太有钱时,你们却忽略了男主的财富是通过自己自强努力才获得的!
一个身材矮小,这里我要说下,男主四肢匀称,并不应该定义到侏儒的行列。
一个身材矮小,却从小自强,(当他和儿子讲小时候拖拉机的故事时,这里可以看出男主的这个优点),通过外在的修养,来弥补自身的缺陷,然而,谁有真能做到豁达到忽视外在的目光呢?
你不能,我也不能,男主也不能,于是影片中很多细节都是在暗示男主是一位看起来很坚强,内心却敏感的人,然而这个敏感谁带来的呢?
套用女秘书的话,我们都是纳粹,不是吗?
你敢说你没有歧视过任何的人或事物或其他吗?
看完影片,我在想男主为什么可以在周围歧视的目光中,却可以做到自己的事业有成,是的,他也敏感,他也自卑,极度骄傲的背后隐藏的是极度的自卑,然而,只是他的骄傲已经修养到任何人都无法击败的地步,所以他事业有成,所以他可以吸引到女主。
那么,在如今一个女性找对象标准往往要加上身高限制的时代,那些身材矮小的男同胞们,不妨吸取下男主的经验,那些女同胞们怎么也不妨看看怎样的男人,才叫男人!
身高真的重要吗?
你也是纳粹吗?
136侏儒暖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勇敢追求爱情,表面坚强的他遇到爱情也会自卑、敏感。
女主刚开始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内心无比煎熬,爱情的奇妙之处就是会一层层的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面对自己的内心。
爱情没来的时候,你会用条条框框规范好自己未来男朋友的样子,事实上,最后遇到的人和你想象的可能截然不同,他可能没有那么高大,没有那么帅气,没有健硕的身材,甚至会是你曾经讨厌的样子。
不巧,这个人可能就走进你的内心了。
在爱情没来的时候不要充满期待,爱情来了就顺其自然,努力经营,一起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活着,就会遇到很多尴尬、困难的事,自身的不足也会充满自卑、敏感,我们都需要像男主一样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对上天给我们开的玩笑一笑而过。
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但不要狂妄自大。
同样是吴彦祖,如果让你在这两位中选择喜欢的人:吴彦祖A:身高1.83m吴彦祖B:身高1.35m你会选择谁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在身高基础上,加上这几项:吴彦祖A:身高1.8m,撒谎精,为人处事无原则、无下限,自私骄横,经常性劈腿。
吴彦祖B:身高1.35m,尊重、善待每一个朋友,有实力,为人有趣、幽默感,忠诚、善于沟通。
那么,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好吧,我猜,你可能会说,这个假设太过绝对啦,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如此极端。
那么,这部《最萌身高差》,就把假设变为可能的现实。
你以为导演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么?
不仅仅如此,我觉得导演也想提醒我们,在爱情之外的我们,要选择怎样地生活?
拥有爱情之后,我们还需要什么?
part 1—【sunshine】女主黛安是一位美貌出众的律师。
男主亚历山大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
对,就是那位吴彦祖B。
故事很简单,黛安在餐厅晚饭时,因拒绝前夫的纠缠而心烦意乱,不小心落下了自己的手机,回到家后,接到一位神秘的陌生人来电,说自己捡到了她的手机,想要借还手机请黛安吃饭。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八成会认为对方是个骗子吧。
但这里男主处理的很巧妙,既没有让黛安反感,反而还心生期待。
黛安打扮地光彩照人,到达约定地点,结果发现等来的人,是一位1.35m的吴彦祖(嗯,女主到这里还没拍桌子走人)
男主亚历山大看出了女主的疑惑,反而大方、自然、幽默地介绍自己+偶然过来一位打招呼的1.8m女人,让女主倒放松不少。
亚历山大邀请黛安去飞机跳伞,当然,首次约会以亚历山大成功给黛安留下深刻印象结尾。
一段感情的开始,是始于外表么?
或许是,或许又不是。
黛安和亚历山大在同一个餐厅吃饭,说明对美食的品味相似、习惯相近,甚至说有潜在交集。
黛安言辞拒绝前夫的纠缠,表明她是一位独立、坚强的女性,有权利、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
亚历山大捡到了女主的手机,没有因双方身高差距而自卑、自暴自弃,而是细心收好手机,主动联系黛安约她吃饭(此处应为男主的语感点赞)他在咖啡厅的言谈举止,是放松的,自然的,幽默的,甚至熟练地与1.8m女性朋友拥抱打招呼,1.35m的身高算什么,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你看,除了外表,还有更重要的——正常的社交圈,丰富的爱好,一点点幽默感。
这么看来,黛安会喜欢亚历山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跟一个刚认识陌生人去飞机跳伞的,黛安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这里加了两个细节:1、黛安与亚历山大首次约会后,与同行晚餐时自顾自、旁若无人的憨笑……
2、亚历山大与儿子晚餐时,对他职业选择的建议。
导演对亚历山大这个角色绝对是真爱啊,不仅口才出众,亲密关系问题上也拎得清。
所以也解释了,从亚历山大的角度来看,他不在意她是离过婚的女人,也不过多关注她过去的生活,他带给黛安的,是另一种冒险的生活。
part 2—【I have a crash on you】就好像尝过榴莲的人,就再难以忘记它的味道。
黛安开始想要主动联系亚历山大。
这里想说到一个交往问题:主动权。
真的是谁主动联系对方,谁就处于劣势么?
其实并不是,先主动的那个人,只是做了本能的反应而已。
嗯,此处认真工作的男主,再加10个赞。
嗯,在男主亚历山大的字典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所以带女主去了码头的秘密酒吧吃邮轮主厨大餐。
这里又加了一个细节:
男主道出了一句不算真理的句子:人人喜欢,等于就是没人喜欢。
我们为什么而喜欢这个人呢?
因为他好么?
因为他对你好么?
我觉得,喜欢一个人,是因为我们是想在对方身上,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为什么只有你的话,我听了格外好听?
为什么你做的事情,我特别感兴趣?
爱情里必不可少的,心动,就是因为我不小心猜中了你的谜语吧,或许就只是讲一个笑话、作一个鬼脸
只要笑了,就是一次不错的约会,现在,脑子里还有主动权这回事么?
part 3—【sweet love】恋爱的好处就是,突然觉得有了魔力,不同于自有的能量,而是为了这一份喜欢,你想变的更好,抵御外界的干扰,做更好的人生计划。
所以黛安开始反击,连前夫都看出她跟之前的不一样,恋爱中的女人啊,或许这才是正常,要什么冷静客观理智,姐就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就是要跟喜欢的人在一起。
这里补充一个细节:亚历山大与儿子打乒乓球。
除了特效做的有点欠缺,但总体很带感,像那么回事儿。
而且我发现,亚历山大特别喜欢双关,和自嘲。
男主、女主热恋约会,只表现了那场迪斯科舞会。
亚历山大开始想要参与到黛安的生活中,这个说着不会跳舞的人,也愿意仰着脖子,和黛安共舞。
就如歌中所说:我的爱与金钱无关,但它有强烈的信念。
part 4—【wake up】每个人都在期待爱情,但很少有人能预测,拥有爱情后的事。
我们会相守到白头么?
我们会争吵么?
会有第三者么?
会谁先意外死去么?
分开的理由不重要,因为已基本无法改变,分别的方式很重要,因为本可以和平告别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争吵翻脸、赖着擂台、不肯下场。
电影中未曾交待亚历山大与前妻的爱情、婚姻,借儿子对男主的评价,可以略知一二,男主和前妻相处的很好,所以地主家傻儿子才长得这么好,没毛病。
那些在热恋之前选择性无视的,现在反而是完美白瓷上一块缺口。
爱情之后,总要面对生活,什么是更重要的呢?
黛安犹豫了,她在考虑什么?
1、此刻、她只想享受恋爱、不想去下决定,2、过于理想化的另一半、她潜意识里不愿去承认现实中自己的不完美,3、她在乎更多“需要她的正常人”的看法,而不是“她需要的人”的情绪。
那么亚历山大呢?
工作中分神,关注起优雅美丽的跳舞妹子,他为什么喜欢黛安呢?
是被黛安的独立、美貌所吸引,还是潜意识里不愿放弃想成为一名正常人、过正常生活的想法呢。
此处补充一个细节:男主与高个女性朋友散步时,被路过行人撞倒。
男主真的是有很多高个女性朋友,是因为越缺什么越想要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想要暗示,电影中的男主其实是一个不服输的大男子主义者。
我觉得导演其实并不想拍一场完美的爱情故事,王子和公主,太不现实了。
生活中,可能也没有人是完美的吧,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被发现不完美的一面,但是、早晚都会被发现或自己发现的…男主和女主,在梦醒之后,逐渐发现了,自己的投影。
单身时,或许不会过多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但当你有了喜欢的人,或者想要去喜欢的人,你会在意更多对方的想法。
从对方眼中看到的自己,和自己认为的样子,如果不在同一水平上,开始时会加紧追赶,想要从其他方面去弥补,去付出更多。
一直被惊喜的黛安,开始想要主动付出,送亚历山大礼物,一件10岁男童毛衣。
亚历山大的反应很有意思,他说了几个关键词:礼物有创意、会一天比一天更喜欢、不太习惯收礼物、很久没收到礼物。
显然他并不喜欢这件礼物,但这是第一次收到黛安的礼物,也是很久以后收到的礼物,所以他喜欢。
亚历山大,是一个经常善于给予的人,儿子、朋友、交往中的女人,甚至是以前刚见面还很陌生的黛安。
他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男人。
爱情需不需要被第三人认可?
朋友、家人。
从朋友角度来说,我觉得那些或许只是形式,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被第三人认可,我又不是要跟第三人在一起,而是我被介绍给第三人时,知道你在我们的感情中无条件认同我、肯定我的存在这件事。
但从另一个角度,第三人是父母,涉及到原生家庭,就稍微复杂得多,但最主要的,是一个潜台词:你对我到底有多认真?
你要不要把我当作结婚对象来考虑、把我介绍给你的父母?
黛安母亲的反应,可谓一言难尽。
她说:个子虽小却是个大建筑师、他很优秀、他很不容易。
她把亚历山大当成了一个外人来看待,充满礼貌与克制,她甚至把亚历山大默认是黛安的客户,这就解释了亚历山大对黛安表露出的喜欢。
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自己太优秀或差距太大的人,那样的人,会去默默崇拜,或说上一句:我为你感到不幸,太可怜了。
很少有人愿意成为他们身边的人,因为知道自己承受不了。
无关男权或女权,你会喜欢网红、明星,但你会选择跟他们在一起、结婚的概率有多大?
而这里,就是这个意思。
而晚餐后,黛安和亚历山大的谈话,值得好好想一想。
付出多的那一方,真的就是在付出么?
被爱着的那一位,真的是被爱着么?
好像爱情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但又好像,爱情是一场需求的争夺战。
补充2个细节:1、黛安告诉母亲,她想要嫁给亚历山大后,母亲开车进入逆向行驶。
所以,黛安对这段感情,是认真、毫无怀疑的,哪怕考虑到家人会有不适,她还是表达出来。
2、在知道黛安有意加给亚历山大后,黛安母亲与丈夫的谈话。
菲利普是黛安母亲的第二任丈夫,是一位听力障碍患者。
这样的安排,或许过于牵强,不过他的那句:我才是和残疾人一起生活,点醒了黛安母亲。
part 5—【break up】我们为何选择分手呢?
性格不合?
父母干预?
移情别恋?
这些可能都是表象。
最直接的原因,或许就是,在感情中的两个人,耗尽了所有,已无法再坚持,所以我们选择最简单、最轻松的办法——逃跑。
亚历山大和黛安在海边散步,黛安偶然遇见了那位卖男童服装的店员,店员身边还有11岁的儿子。
亚历山大看了一眼黛安就明白了整件事,这件他特别珍贵的第一件礼物,竟是爱人从儿童服装店买来的,还被“误会”成是给黛安的儿子买的衣服。
那么整件事里,黛安是什么想法呢?
黛安的几个词:生气、痛苦、做不到。
结合起来,就是:因为我爱你,我在乎你在别人眼中不好的投影,别人觉得你不好,所以我感同身受,我很痛苦,我也忍受不了我自己爱的如此矛盾。
当黛安还在犹豫不决、试图想要理清思路时,亚历山大给了她答案。
他说:爱是你自己的面貌我们选择一个人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过去的、现在的、未来想成为的自己。
黛安觉得痛苦,很大部分原因是,她无法坦然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重要的事。
那么亚历山大呢?
虽然他拼尽全力给身边人最好的呵护、条件,但他也很难面对自己,那个受够了身高只有1.35m、身边一大群1.8m朋友的自己。
part 6—【reunion】这部电影,个人觉得,处理稍微欠缺的就是最后一段,黛安怎么就突然决定要去找亚历山大表白呢?
如果全都归功于黛安的母亲,未免有些缺少承接。
但这并不是一部专门讨论爱情心理学或亲密关系的电影,更多的是爱情轻喜剧,所以把这部电影的结尾当作是法国人独有的浪漫情结也无可厚非。
喜欢最后一段,黛安克服了外界干扰,遵循内心的想法,高空跳伞来到亚历山大身边,诚挚、力量感的表白。
如果黛安经济、情感不够独立、内心不够强大,每天还在为柴米油盐烦扰,不愿离开错误的人,甚至面对陌生人是保守、警惕的,她不会遇见亚历山大,也不可能吸引亚历山大。
如果亚历山大因身材而自卑、畏惧、对身边人挑剔、索取、不够体贴,他也不会去到那家餐厅而遇见黛安,也不会成功说服黛安跟他去高空跳伞,更不可能让黛安一直被他所吸引,想要携手终身。
所以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当我们足够独立,能够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调整好自己后,才有可能遇见爱情呢?
还有更多,就在生活里回答、更新吧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遇见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19.07.23
我喜欢另外一个译名,《我的哈比情人》。
这男的小心机,看到人家手机忘在餐厅没拿,等人家走后再打回“家”里。
然后竟然就约到了第一次吃饭!
(撞到天花板??
) 不过,他是个超级厉害的建筑工程师,在做一个超级厉害的歌剧院扩建。
片子没有像其他泛滥的片子一样,拍各种特写,什么还带着酷炫的音乐,炫富。
但在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的样子上,把特斯拉缓缓开进外表超级朴素但又超级大的院子里,就可以看出他,有钱,地位还不低。
我喜欢他们在方桌上开会讨论工程问题的同时,旁边有芭蕾舞团在练舞。
(灵感创造的意思吗)
这里的镜头,特写,特写,抛开“脖子以下”。
如此完美的脸。
和眼。
黛安娜被镜子里的他,和她,分神。
她有时会觉得“crazy”。
但他说,“look at me.”
他问,“我能继续相信我们的爱情吗”这段对白里每句都很简单,没有声嘶力竭,没有哭天抢地。
看到的是作为女方,自己的尊严。
说的不是她的自尊被谁伤害了,而是她需要让他知道,明白,她是在作斗争的,并且这不可避免。
虽然他是侏儒,他是受大家眼神斜视的对象,但若是两个人在一起,这些问题,她也在承受。
在这里,双方,说的很清楚。
喜欢。
他还有个很帅的儿子,把人家硬生生叫到机场,人家衣服都收拾得整齐来了才知道不是带他出去玩,而是在这贵宾候机室里,不远处坐着儿子之前觉得太高大上,有个自己研发的应用程序却不敢找对方聊的大咖,老爸简短地讲了段小时候自己的寓言故事,“我爸说他高兴的事有两件,一件是我开上了梦想中的拖拉机,第二件是这是我自己做到的。
”发着内力,推儿子到大咖面前,鼓起勇气推销自己的产品。
“我已经跟他聊过了,他知道你。
去吧。
”老爸,帅。
儿子,帅!
很明显的,儿子受到的是“尊严”的教育。
长不高不是自己的错,但让自己同样成为一个有知识,懂礼节,幽默风趣,爱生活玩乐,儒雅的人,并且并不以身高来“推销”自己的,有自尊的男人。
最后,一语惊醒梦中人,小助理道破真理,她乘着直升机,去找他。
第一次约会被男主带上天,降落伞跳下来,她被吓得屁股尿流,这一次,她(虽是)狼狈地降落在歌剧院扩建的施工现场,降落在男主面前,她说“我不再怕了”,双关。
美丽又刺激。
-2017.3.7
生活不只有自己生活是一个圈子 生活在圈子内的个体,想要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说实在,很难至少我还没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女主在公众面前的紧张,小心翼翼,真的完全能理解即使他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师了但,这个世界就是那么现实,第一眼看到的永远是人的外表也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现实",所以人只要成功后,或者是获得一定成就后,自然会有光环笼罩,形象亦会变得高大。
这就是所谓的内在美吧试想,若Alexander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公司职员,那上演的即将是牛粪与鲜花的故事而影片中,他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人,而且幽默风趣,会体贴照顾人,除了身高,别的一切近乎完美。
好吧,这也许只是电影。
也许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喜欢影片中女主的一段话,这也许就是女主被打动的原因吧: 你是一个不凡的人,你知道吗?
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被爱着,被了解你不在时,我会想你每天都学到新东西你让世界变得更大尤其喜欢最后半句,你让世界变得更大,与外形无关,是因为你的睿智你的才华你的各种好,让我的世界变得更美
Avec toi, je me sens aimé, comprise.
开心
原来法国人也被爹搓搓一个 娘搓搓一窝的思想洗脑 看得出男主这誓死想改变基因的决心 还是现代社会公平啊 不然在优胜略汰的原始社会 这种活下去都是难事……温暖倒是挺温暖 就是稍稍有点做作了 这个岁数的女主了 走有点阅历干练洒脱的知性风不行吗?还安排那种走到街上迷倒万千的桥段 好幼稚啊…
两星半,所以chick-flick都是学美国吗?开端其实不错,尤其是前半小时特别甜,但是一个小时后就让人疲倦了。PS:男女主角的设置都是没有困境的,有可能但没真正困境。
鸡汤
还不错 有笑料也有料 虽不是身体缺陷 多少人在感情上患侏儒 坚强点 果敢点!
美好的爱情只存在于电影里
虽然我很赞成每年电影行业要产出几部轻松温暖的喜剧片,但这部片子肯定不在其列。人物的基础设定本就难以发展大量笑点,关系与互动上又显得刻板肤浅,导致我想四倍速地播放这一眼便可望穿的剧情发展。
女主妈妈开车那段给我雷的外焦里嫩。
甜甜的爱情喜剧 就是男主的身高隐藏的不太好 有明显的穿帮镜头
听着,矮个子,我爱你!虽然我的脖子疼,你的脖子也疼。见鬼,管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疼吧!
好看,神秘餐厅那段看哭,最好的爱情
多亏了这帮好演员
很浪漫的法国的电影!!喜欢!
四星半,看了人设就知道是什么内容什么走向了,所以最吸引的肯定是细节。由于男主角的身高和幽默的个性,随随便便就是一个搞笑段子,冲着连绵不断的幽默片段,这部电影就已经可以带来感官享受了。
你爱的是灵魂还是外表?这是一个历史性问题。
法國人還真是浪漫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女生心中所谓的高大最终并不由外形决定,而是由对方的心意决定
两分给女主的颜
呵呵,要不是你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