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恐怖惊悚片爱好者,在看电影上,口味一点都不轻,毕业这么久以来一直忙着工作结婚生子学习,也没闲下来正经的看几部电影,这几天心血来潮,每晚等宝宝睡了到九十点钟,就喊老公陪我看恐怖片,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的他对这种东西还是不愿意接受的,但是,没有但是。
接连几天看的恐怖片都没有太多让人触动的地方,血腥,罪行,伦理···都是些习以为常的“恐怖”。
直到一部叫做《致命切割》的电影的出现,让我按捺不住写下这篇算不上影评的日志。
一看到电影的名字,很俗气,不就是那种肢解类的,血腥的,无聊的电影吗,抱着随便的心态看,到最后的···不可否认的令人发指的罪行,无法不让人唏嘘的动机,难以捉摸的凶手,和那无法坦白的感情。
不得不说泰国的恐怖片都很经典,没让人失望过,但致命切割所揭露的性丑恶如此淋漓,与少年时候纯真爱情的对比是如此强烈,以致给人一种欲罢不能,欲速不达的创伤感。
虽然对于性这种敏感的话题不习惯也不喜欢讨论太多,但是人类,一个高级类的动物,对感情的需求对物质的热爱对性的认知到底有多少?
“人妖”,欧洲人泄欲的可怜羊,恋童癖悲催的牺牲品,大众口中调戏的口头禅,可有多少人知道“她们”背后真正的心酸,无止境的雌性激素,高昂的手术费,无数男人的调戏,一场又接一场出卖色相的演出,三十多岁就面临终老的短暂生命。
“人妖”可以说是一群人,也可以说是一个行业。
毕竟那些美如天仙的“女人们”,不知迷惑了多少男人的心,每年为这些“女人们”前来的消费者又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泰国的旅游业为何如此发达,这些是对感情的需要吗?
还是对性的需求?
很多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业,在很多地方依然如火如荼,日本的AV为何如此盛产,不要责怪那些出卖色相的风骚得可怜的女优们,问问那些需求者,3P4PNP都不能满足,更何况一些视频类的东西,黄色表演已然市场化。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有需求就有生产,但是这些需求到了下流的无素质的冲击主流的违背道德的摧残人心的地步,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接受,至少我不会。
如果社会会进步的话,黄色行业是否能得到绿色化?
不想看到多少人如西门庆一样沉溺于色,湿了衣服却失了命。
黄赌毒,一直认为三者是一体的东西,把社会最黑暗的一面体现得最彻底的恶魔,都是人的欲望。
最近看新闻,湄公河惨案终究水落石出,糯康团伙也最终受到法律制裁,但是这些被揭露出来的毕竟是少数,还有多少比锅底还黑的心没有被披露,还有多少吸毒者被无情的挣扎在偷抢犯罪的道路上,还有多少虐心虐体的行当还在继续着,只希望有些东西可以唤醒像《致命切割》里面纳和泰一样的人们的心,可以改变一些,然后改变一切。
这个社会的主流毕竟是光明的,美好的。
年轻的我们不必想太多,只要志向远一点,嗜好纯一点,爱情专一点,主流是我们,光明也会是我们。
看完这部电影,心中的沉郁久久不能释怀。
确实,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关于同志的故事,但是,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部关于心灵救赎的故事。
对纳的救赎 面对无情的嘲笑,面对无奈的冷落,面对令人发指的凌辱,善良的纳只有忍耐,只有逃避,也因为他无力抵抗。
但是,泰却给了他希望,给了他光明。
一起在广阔的田野里放飞风筝,一起在潺潺的小溪里拨动小船,一起在旧屋顶上享受冷风……因为有泰的陪伴,有泰的拔拳保护,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笑声,一点点的话语,都能让纳相信生活,相信善良和正义,更相信爱情和友情。
就像严歌苓在《芳华》中写道,别人对你冷漠太久,别人一点点善意的举动的会似是而非地认为是对自己好。
又想起《暹罗之恋》中的mew。
对纳真正的救赎,应该是在被父亲鸡奸时,泰的出手相救。
胆小懦弱的纳,与被打,被金属船伤害时的懦弱沉默不同,纳拿起了刀,勇敢的向父亲报复,结束这一切。
纳变得勇敢,他学会杀人,学会反抗,学会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包括对泰的爱,对泰的救赎。
对泰的救赎 一次次的认怂,一次次的抛弃,一次次的迷途忘返,泰都在不断地坠入深渊。
泰失去了善良,失去了正义,失去了对纳的纯真。
但是, 纳用致命的切割仪式,浣洗泰最初的本性; 纳用恶心的仇人尸体,唤起泰童年的记忆; 纳用爱人的黑漆枪口,换来泰内心的光明。
不知要多少次的交易,纳才可以整容,才可以以一个“合理”的方式爱着泰;不知要多少次的勇气,纳才敢于杀人,才敢于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救赎泰;不知要多少次的溺爱,纳才能够不顾泰的转身与懦弱,才能够义无反顾地等待泰的再次回头…… 也许会问,为什么纳要用这么大的代价救赎泰。
我想,纳要用这样的方式(报复伤害过纳的人),唤起两人最珍贵的回忆,最真挚的情感,最初的坚守。
也许,这样坦白眼前心爱的女人就是纳,泰才能接受纳。
也许会问,纳如果不变性,泰是否会爱着纳。
我想,纳如果不变性,也许无法接近泰,无法了解老爹对纳的利用。
影片最后,纳一直强调把泰带回原来的地方,泰颤抖的双手,声嘶力竭的呐喊“我做不到”,都在昭示,真实的泰,是爱着纳的,爱着那个“无论你走到哪,我都会找到你的”与纳相似太多的小小。
对我们的救赎 皓月当空,繁星满穹,晚风轻抚。
泰的熟睡,纳的梦想欲言又止。
纳的梦想,或许就是“阿泰,别抛下我……别再抛下我,阿泰……”这个救赎的故事,救赎我们,不管生活再黑暗,也要不要忘记最初的坚守,不放弃最真的自己。
一切值得被爱,一切值得去爱。
这部电影看了两遍 ,第一遍时真的被查找出来的真凶惊到了啊,加分加分。
看这部电影没有提前查剧情看图解,这样反而让我对它更感兴趣完全没有想快进。
剧情方面,有人说它是仿照韩国的《假面》,我看过假面觉得这部《致命切割》比之剧情更有看头。
一个残忍的变态杀手,警察追杀他是合理的,可是后来引出的阿泰的童年回忆却让我对这个杀手同情,剧情转折也是我最惊讶的部分。
剧情走的很连贯合理,不拖沓。
演员方面 ,没有打着小鲜肉的旗号吸引眼球,都是泰国挺有实力的演员。
没有什么精心装扮,却也很符合剧情需要。
(还是觉得小纳最后清秀的模样比浓妆艳抹好看) 小纳是善良的,他看到了阿泰最宝贵的闪光点,他也一直在保护他的善良。
小纳也是坚强的,遭受了那么多的虐待,他还是没有放弃 找到了阿泰。
影片最后阿泰抱着小纳,放声痛哭。
只觉得心里无奈又悲哀,恶人受到了惩罚,善人却要在爱人怀里离开。
他是爱小纳的。
看评分的时候就觉得惊奇,因为好久没看见上7分的恐怖片鸟,于是果断看之。。。
结果电影还没演到二十分钟,本片的吐槽量就大得我决堤。
1. 话说那红衣杀人魔有事儿没事儿啊?
走到哪儿都穿着自己杀人的行头,大街上就算人流匆匆,也不至于注意不到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哥们吧?
尤其明显红雨衣回头率极高,这不是明摆着给警察小辫子抓么?
2. 我实在不明白,每次杀人魔杀完人都用同一种长相的箱子,这表示他是大量购买了么?
还是每次一个地儿一个地儿的换地方?
不管是哪种,新闻报道后应该就很难不被买家觉察是谁总在买同一种箱子了吧?
即便凶手为了避免被怀疑而不断转移购买地点,警察查访过后大概就该知道了好么?
3.警察的槽点也很吐血,明显看了开头就知道是个人情节作案好么。。
而且弟弟插菊花这么明显的性暗示,警察叔叔居然还用琢磨半天不知道作案动机么?
还说没有共同特点,性取向这么简单的事儿你丫都查不出,国家养你都吃什么shi去了?
难道这位杀人魔不是已经为了早日归案自首,努力在向警察叔叔透露各种马脚了么?
第一位受害者喜欢娈童,第二位和第三位都热衷暴菊,第三位受害者尤其明显,杀人魔直接去了一个logo是菊花的俱乐部杀人。
重中之中就是前面提到的受害者的弟弟都在菊花里。。
话说,杀人魔不是一直在向警察喊话:”菊花!
破案要点在菊花啊,亲“。
警察叔叔丝毫没有令大家失望,在这么明显的暗示下,还厚着脸皮说毫无头绪。
4.那个狱中杀人的哥虽然杀人后摆拍了一段mtv般视觉力很强的内心戏,可是,话说监狱就那么点大,大家亲眼看见俩人一起进浴室洗澡,一个人挂了,另外一个人没事,结果没有一个人怀疑是活着的人作案,这真的说得过去么?
当然,影片到28分时,终于因为老大的信使半夜把阿泰叫醒准备布置任务时,被监狱友发现阿泰就是走狗。
被发现的情况非常突然,没有丝毫铺垫,也没有看见情绪的冲撞。。
泰哥满脸着,“被发现了。。
啊。。
”的神奇表情。。
其实我实在不懂,他有没有被发现和剧情有毛钱关系?
5.逼迫纳卖淫的皮条客们,不在第一次把想要保护纳的泰打晕后就直接把纳拖去卖,非得各种折磨泰,还给泰开出各种条件后,再让泰把纳整晕,再拖去卖。。。
话说,整个流程就为表现这些流氓是一群有文化懂谋略的流氓是么?
6.在凶手最终和泰面对面时,凶手说:我这样做(到处杀人)是为了提醒你,不要成为和他们(一群警察系统里的败类)一样的禽兽。。。
我希望你从此还是那个善良的泰。
我说,编剧,导演以及演员。。。
你们确定你们自己搞明白这中间的逻辑了么?
我完全没有明白这里面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警示作用好么?
7.小纳之前一直是一头染得金黄的头发,结果一夜之间,他再出现就成了小时候的短发。。。
所以,在小纳杀光了整个避难所的人,还和老爹在垃圾场决一胜负后,他还得从一个城市狂飙去自己的家乡,见阿泰。
即便如此,他还有充分的时间在飙车回家乡前剪了个头发??
如果是他给自己剪的(前面有铺垫她是理发师),那只好说,这真是忙碌的一夜啊。。
假发套就不用考虑了,如果是假发,他和阿泰圈圈叉叉的时候应该阿泰就发现了。
我没有具体做功课,不知道这位导演身家为何,但看起来是个视觉系的导演,镜头做得都很漂亮,估计有长年的mtv制作背景。
红衣杀人狂上楼梯那段处理手法非常眼熟,貌似出现在某部知名恐怖片里。
小纳站在垃圾场上,持枪逼近老爹时,整个布景到服装都有《复仇凯利》的影子。
虽然我有点不懂他们为毛跑去垃圾场决斗了,只能默默脑补,在部长避难所旁边其实就是垃圾场。
大结局时,充分体现了演员的演技有多么2逼,小纳希望阿泰在警察赶到时杀掉她,这样她就不用死在腐败警察(警察确实挺值得吐槽的,尤其在小纳都给出那么多马脚了,仍然没抓到她)的手上了,可是本该最精彩的对话却被来回推托”你杀了我吧“”我做不到“给整得如同鸡肋,于是,当完字跳出来提醒你,一部根本不恐怖的恐怖片,有了一个非常无力吐槽的结局。。。
小纳果断被阿泰杀了,阿泰抱着小纳的尸体痛哭时,你感觉不到情节的悲痛,只有俩人相拥在青黛色的日出中,像日历一样完美,又像日历一样单调。
只是有点焕然大悟,哦,导演是干摄影出身的吧?
好多女孩都有个共同毛病,喜欢吃零食,尤其是在家里用电脑看电影时。
影片搜到点开,然后从柜里随意拿了个真空包装的食品,撕开,里面又是个真空独立小包装,秘制烤脖,香辣。
之前甚少碰这玩意,但看包装不错,想必味道还行吧。
只是,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影片叫《致命切割》 。
不咋洁净的浴缸,裸露的光背,暗红色的血,尖刀刺进去又拔出来的声音,一声又一声。。
额,我能说我想吐么?
去它的烤脖,我再也不要碰这东西了。
看这影片吃这玩意,闻到的都变成血腥味,太恶心了。。
墨蓝的海,浅蓝的天,海上漂浮着深红的旅行箱,对比强烈的颜色让气氛显得很诡异。
肮脏的环境,陈陋的旧楼,压抑的色彩,沉闷的配乐,像血样红的宽大雨衣,幽灵般移动的身影,塞满旅行箱的腐尸。
这是怎样一个混乱不堪的世界,有人说,每一个变态杀手的背后都有一个变态家庭。
同理,每一个变态家庭背后也有一个变态社会,一个变态国家。
纳说自己是个怪物,那是因为,他周围形形色色魔鬼般的人让他变成了怪物。
同龄人欺负他,老师猥亵他,酒巴老外凌辱他,父亲强奸他,母亲是性工作者照顾不了他,极端的生存环境只能让人也变的极端。
纳的童年见不到无忧无虑,看得到的只有无休无止的被耻笑,被殴打,被摧残,那颤抖的瘦弱身躯渴盼的是被保护。
阿泰,是那个唯一肯陪着纳放风筝、画画、吹风的人,虽然阿泰也与别的孩子联合欺负他,每次纳为泰受伤时,泰也没回头。
但是,纳却仍是只对着泰笑,单纯地只相信泰。
直到为了五千株,泰眼睁睁看着纳被装进红色旅行箱拖走。
纳杀人,好像是从泰杀人后被关进监狱开始的。
阉割,肢解,装进红色旅行箱。
每一件,都与纳的过去相联;每一件,都在暗示泰凶手是谁。
引导泰找到自己,纳是为了告诉泰杀人者终要死,提醒泰早日回头以后重新做人,做回那个善良的人。
若说纳与泰是同性恋,不如说是纳对泰一人的单恋。
或者,连单恋都算不上。
在泰不断的回忆中,我只觉得那是弱小的纳在渴望一份友情,纳显得那么单纯且善良,肯接受他保护他的唯有泰。
这个唯一对纳来说,就是他的天他的地,他的生命和呼吸。
所以纳对泰说:“不管你到哪里,我都能找到你。
” 当泰找到纳的医生,揭开谜底,纳就是小小,那个变性为女人,终于让泰深深爱着的小小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
为了可以和泰一起,纳愿意做一个完全不是自己的自己。
要说是爱,那这就是爱吧,只不过是纳对泰单方面的爱。
泰爱的是小小,不是纳。
当泰知道小小就是纳时,泰愤怒吼纳:你毁了我的人生。
只有在最后,当泰终于明白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时,他的内心才有所触动吧,但感动仍然不能代替爱情。
如若是爱情,我想,他在一枪打死了纳之后,会毫不犹豫地给自己也补上一枪的。
影片昨晚看了一部分,剩下的刚刚看完。
说实话,看完这样的影片会让人觉得幸福指数倍儿增。
卑微活着,努力活着,纳与泰的活着,得需要多少勇气,才能在那个扭曲的社会生存下去。
而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如此明媚温暖,还有什么理由不开森呢?
【我的童年是一抹黄色】绿色的光+红色的光=黄色的光。
那天第一次和你放风筝在绿色的草坪里,没有一丝红色的绿亮得我晃不过眼,那一刻我忘记悲伤,因为我与你如此的近,第一次靠近你,第一次勇敢的靠近你,带着我满心的不安和喜悦,看风筝,看你。
每个人的童年都扮演着欺负和被欺负的角色,为了你,我愿意被践踏那微小的自尊,只是你可看到躲在自尊后的眼泪。
哪怕被欺负的流不出眼泪,我仍希望离开那个喧闹的人群,你仍会过来牵我的手,走到属于我们的那个“屋顶”看蓝天,和不变的绿色。
全世界都是黑色的,只有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才看得到色彩。
是的,色彩。
靠近你,我愿意背叛全世界。
努力着靠近你,直到你试图去靠近我,其实早知道会这样。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个黑色,不堪入目的我。
你从父亲的身下救出了我,就算是他,也不能伤害你,于是我让红色染指了黑夜。
我可以与你一起逃离这个混合着黑色和绿色的故乡,只要是和你,哪里我都愿意去。
你和我在一起的每一天,就算再苦,我都觉得那么甜,甜蜜的叠加成了毒药。
我们不该离开那片绿色,来到这个混沌不堪的世界,本来只有我一个人是黑色的,一个人肮脏。
可是为什么,这个黑色的世界要吞噬我最爱的人。
当我伸出一只手企图抱住那个快被吞噬的你,你怒吼着对我咆哮。
全世界都在对我咆哮,全世界都鄙视我是一个被父亲干的肮脏的人。
全世界都可以这么说,只有从你嘴里说出来才足以让我痛彻心扉。
你的背影离去,我曾无数次呢喃:别抛弃我然后红色,满目疮痍的红色。
【我的现在是纯正的红】红色在宗教里意味着恶魔,邪恶。
我与每个客人打架,是因为我不想被你以外的人碰触,这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让我痛到想吐。
最后我为了靠近你,我选择变成一个女人,一个能得到你疼爱的女人。
但我内心深处知道,她是她,不是我。
你疯狂的爱着我,我们疯狂的做爱,每每至此,我还是呢喃着那句话:别抛弃我,泰。
别可这个黑暗的世界,仍不肯放过我们,你为了什么要去帮助一个警察杀人,为了什么不肯放过你自己,为了什么一次又一次在深渊里不可自拔,我求你离开,我求你放过自己。
可是你说这是最后一次。
我知道,这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爸爸,就像小时候的那个爸爸一样,会拉你进地狱。
我要救你,救你,不管让这么世界多么肮脏,我都要救你,哪怕牺牲那个我创造出来的你的爱人,哪怕知道你要哭。
我沾了多少的血,只为让你领悟;只为找到那个原原本本的我,最后我们都找到了。
回到那片纯正的绿色,那里没有红色。
那里是最初的我们,一切不过是我爱你的借口。
我放弃了那个幸福的假象,只求我的爱人能回到那片被风吹过的绿色。
我对全世界残忍,也只为对你一人温柔.......
红色suitcase里你伸出的眼神那时候世界在你眼里坍塌爱人离你而去你单纯得只是个孩子只是想要有爱人的存在感一次又一次的受伤切割不了你那单纯的爱原来这是一部关于你和他的感情片
泰国的电影,还能不能有点积极向上的了呢,最近老是看到变性为爱的故事其实,这个电影,我只是在看到女主的表情变化时,我才发现,哦,原来,他就是小纳(天哪,我竟然记得他的名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是群居动物,本就是为了得到一些认可,所以,很多人孤独,因为他们呢被世界所抛弃,有可能因为他们的家室,相貌,行为人的思考性,这个时候,就提现出来了,程浩也是被世界遗弃的孩子,但是他的独立,他的思考,他努力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他很悲剧,但是他很壮烈小纳一直要得到认可,于是男主认可了,他就实心踏地的追随,乃至改变自己的性别,只为了能和他在一起我一直在思考,人是不是就因为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所谓的价值而违背了自己很多的意愿,就比如剩男剩女被迫要嫁人,如果你不依,你不孝,但是你的孝可能带来的是你自己多年的痛苦和婚姻的不行,存在感,认同感,这个有时候很幼稚,只有自己有自己的梦想,在不妨碍其他的情况下,你不用去刷了,你就是你,是不一样的花火,人本身就是一霎那的泡沫。
虚伪的正义是邪恶,善意的邪恶是救赎。
影片结尾中男女主角的对话颇具玩味,有时,正义下隐藏着邪恶,邪恶中充容着正义,正义与邪恶不分彼此这本身是一种讽刺。
残虐的童年、深沉的情意、崩溃的回忆、无奈中的呻吟,变态中的人性在影片揭开谜底中无限量的充斥着人们的内心.......虚伪的正义是邪恶,善意的邪恶是救赎。
我對同性向者沒有異樣的眼光。
但不会高调的去维护他们,有时候默默的支持更是让人心存感激。
這兩個少年的愛情感動了我,這個片子看到結局我已經內牛滿面,不得說納的愛情是偉大的,也是卑微的。
他從始至終都深愛著泰,爲了他被辱打被強暴被迫口交,卻始終用笑臉面對著泰。
爲了得到泰的愛,他做了變性手術,甚至用殘忍手法去殺人也是爲了讓泰覺悟,找回他的正義,到最後,他終于如願的死在了自己愛的人手裏,這是壹種解脫。
不得不說,這部片子也揭示了社會的腐敗和黑暗。
當愛情被抛棄了,妳還會回頭嗎。
或許在妳身後的,是曾經並肩而立的少年。
他們愛上了彼此,在抛棄了愛情之後,他們背道而馳。
倍儿膈应呢感觉
不恐怖,伤感
从头到尾就一个梗。还被大芭猜出来了!不幸福!
爱情片。有点用力过猛。
虽然在开始就猜到了 但还是热泪盈眶的看完了 两个小男孩的友情 真 的相当不错的电影
2012-03-19
怪。。怪。。的。。
三星半。泰国版《追风筝的人》。童年往事很《爱在暹罗》,小镇乡土很《20世纪少年》,悲惨现实很《白夜行》,事实真相很《假面》。镜头极具美感,音乐印象深刻,但剧本虽在揭露社会现实方面刻画深入,无奈作为躯壳的探案部分完全失败,部分演员演技平淡,真相揭发后叙事拖沓,可惜了那些出彩的细节。
男主像柯震东,小时候太惨了
剪辑明快,感情戏带入比较深,但作案动机及作案手段是个BUG。两个男人在搞基,男主角难道一点也没觉得不对劲么?难道手术做的这么彻底?虽然有很多硬伤但也是10年最好的泰国片
真的被恶心到了 没有《假面》唯美
暴烈而柔美,这只是对一个人的爱。
说实话,真的没有点评的好,太一般一般了。看不看两可的片子。
变性小受复仇记。(渣攻你其实可以和小受一起去死的。)
别惹人妖
这片只能以X2的速度看。又:泰语真是太难听了
我想说,男猪脚外形可塑性满强的么。可是演技么……
泰国版的假面,暗黑版的暹罗之恋。虽然很早就猜到结局,故事的铺陈却尽显功力,直指人心~
太差了
重口味人妖生死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