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百年虚云

百年虚云

主演:李起厚,尹治,斯琴高娃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百年虚云》剧照

百年虚云 剧照 NO.1百年虚云 剧照 NO.2百年虚云 剧照 NO.3百年虚云 剧照 NO.4百年虚云 剧照 NO.5百年虚云 剧照 NO.6百年虚云 剧照 NO.13百年虚云 剧照 NO.14百年虚云 剧照 NO.15百年虚云 剧照 NO.16百年虚云 剧照 NO.17百年虚云 剧照 NO.18百年虚云 剧照 NO.19百年虚云 剧照 NO.20

《百年虚云》剧情介绍

百年虚云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是以中国近代禅门宗师虚云长老心坚行苦,慈悲济世的一生为蓝本而编剧的故事。 184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泉州知府萧玉堂夫妇中年得子,不料生下一个肉团。萧夫人惊骇而亡,萧玉堂悲愤交加,命仆人将这一肉团丢弃。一药翁飘然而至剖开胞衣,一声惊天动地的啼哭,虚云就这样来到了人间,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一百二十年,经历四十八奇的求道旅程。 本剧通过富于禅机禅趣、曲折生动、真诚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示虚云长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法忘躯的一生。通过离尘出家、觉悟之路、庚子西行、重振鸡山、藏汉弥兵、佛心护国、慧灯长明等七个部分,再现百年难遇的一代高僧的传奇经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萌犬好声音3戏笑江湖误杀2峡谷情缘追凶者也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季大宋北斗司太空运输闪烁的爱情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我叫为何抠钱家族濑户的花嫁义婴儿入侵只有神知道的世界女神篇红色记忆大境门少年追梦情终极使命动物出击幸福之钟印度刺客:萨达尔·辛格宇宙大爆炸祖国贝拉的奇幻花园流言第二季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一季死路备长炭我不是冯导

《百年虚云》长篇影评

 1 ) 佛教八宗

一、“明心见性的不二正法”被《大藏经》抹杀 1、早期的佛教并没有因为人心的淳朴而没受到污染,因为有道就有魔,有佛法就有败坏佛法的妖魔。

妖魔并不是存在于百姓间,数不清的妖魔在寺院内穿着袈裟从内部来败坏正法,于是,出现了《大藏经》!

《大藏经》的出现,是佛法被败坏的一无是处的标志!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佛陀不可能传“二种”佛法,如果佛陀前面说的被后来的所推翻,那就不是“不二佛法”;如果这本经书的教义与另一本书的经义截然相反,那就不是“本一无二”的正法;如果两本经书的经义截然相反,必然有一本不是佛陀的佛法,因为佛法是“明心见性的不二法门”。

正是因为《大藏经》内数不清的“教义不一”、与“悟空成圣、觉悟自性”截然相反的经书以“合法化”的姿态的出现,让《大藏经》成为佛法被穿着袈裟的魔子魔孙败坏的一无是处的标志!

2、佛陀在印度成功传佛法后,婆罗门教的人看到数百年来各国的人都源源不断的来学习佛法,佛教的人受到“外国人”的尊崇,却都不学习他们的婆罗门教,于是不甘落漠、不同时期的很多敌视佛教的婆罗门教的人走进了佛教,成为了“佛弟子”,他们把大量的婆罗门教的教义写成了“佛经”,让经义自相矛盾的“佛经”无休止的增长。

我们发现同一书名的经书有多个版本,比如:《华严经》就是有三个版本。

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经书经义,在悄然推动着佛教的发展,让佛教在印度经历了: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佛教密宗。

3、“信佛、学佛”的中国人对梵文的经书完全没有“真伪”意识,因为他们“勤奋好学与崇洋媚外”的不平衡、不理智态度,导致他们丧失了对“伪经”的分辨能力、严谨治学的“警惧心”,他们把所有的梵文书籍都盲目的视为“佛经”,导致了门派众多、教义互相矛盾的佛教宗派的不正常存在。

“信佛、学佛”热情高涨、近似疯狂的中国人,只要是贴着“佛教”标签的书籍一律视为“佛经”,导致不能分辨经义不同的经书哪个才是对的。

这是“勤奋好学”惹的祸,也是不够“勤奋好学”惹的祸,因为国人都没有系统的去学习早于佛教的婆罗门教,不能发现哪些是婆罗门教的东西渗透到了佛教,不能识别哪些才是“纯正的佛教”,所以,“一叶障目”的结果导致大量的经义不同、版本不同的“佛经”、在“洋翻译”的推动之下一股脑涌进了中国,衍生出了门派众多、教义互相矛盾的“佛教宗派”。

4、既然“八大宗派共一个佛祖”,就应该只有一个“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才对,可是,为什么《大藏经》中会有数不清的经义截然相反、教义互相矛盾的“经书”存在呢?

为什么《大藏经》中与《金刚经、心经、遗教经、圆觉经》那样讲说“认识自性、觉悟自性”教义的经书截然相反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呢?

既然佛陀“没说过一个字”,那为什么会有《大藏经》呢?

这些数不清的与佛陀“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截然相反的“经书”是谁写的呢?

是谁把自己与“佛教”截然不同的教义贴上佛教的标签“强加于佛教”的呢?

为什么编撰《大藏经》的人只是收集书籍而不审查经书的“真伪”呢?

难道编撰《大藏经》的“高僧”中就没有一个发现“经义截然相反、教义自相矛盾的经书存在”是不正常的吗?

编撰《大藏经》的人是一个怎样的“集团”呢?

5、既然“八大宗派共同一个佛心”,那为什么今天你们“八个兄弟中”没有一个是继承佛陀“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的法门呢?

为什么你们“八个兄弟”的教义会自相矛盾、截然不同呢?

为什么你们“八个兄弟”中没一个有“佛陀嫡传”的表现呢?

佛陀的佛法是让我们自己觉悟自性、担当自己是佛的事实的,你们为什么都不自信、都不敢担当自己是佛的事实,反而都是“佛堂替代了经堂”、都去给被佛陀唾弃为“有为法”的“泥胎佛像”烧香磕头、还用“开光佛像”来“辱佛”去了呢?

你们离开“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不去传承,离开佛陀流传的“佛心印”不去传承,你们是佛弟子吗?

6、你们“八大宗派”统统都在做被佛陀唾弃为“有为法”的“泥胎佛像”烧香磕头、还用“开光佛像”来“辱佛”的事情【“戒律失守”的标志】,你们并没有传承佛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明心见性的不二佛法”,你们也不是有着“共同一个佛心”啊?

那你们在争什么呢?

你们争的是“八大宗派”这个“假大空”名相,你们争的是自己才是佛祖嫡传、正宗的虚名,你们争的是“八大宗派”中哪个宗派的人最多、影响最大,你们八大宗派互相“争风吃醋”,你们争的是:看谁谤佛毁法最厉害、看谁讹传教义最有才、看谁曲解经文最聪明、看谁害人慧命最多、看谁污蔑辱骂佛陀最卖力!

7、故而,南传、北传、藏传,你们本来就“不是”一家人,因为你们虽然表面上都是“共同一个佛祖”,但是你们内部却思想混乱、教义不一、互相矛盾,所以你们就像“真假美猴王”一样,“最多”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其余的都是假的。

“在佛法上进的去,出的来”理智清醒的人可以看出,你们佛教的“八大宗派”没有理由能团结,因为你们都不是佛教,你们是从内部来败坏正法的“八国联军、八魔集团”。

【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2 ) 世间再无萧古岩——《百年虚云》1-7集

近日看《百年虚云》,前7集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围绕虚云法师离尘出家和世间情缘展开,这里的矛盾冲突给人的冲击十分强烈,给人的感受十分复杂。

当然,作为电视剧,编剧有意营造和渲染这种戏剧性的冲突,但参阅《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之后,可以知道基本是依托事实展开的。

之所以给人的感受十分复杂,主要是基于几种从各自角度上来说都是正确的理念,产生出的激烈冲突。

首先,从世间法来说,在那个时代,三纲五常是天经地义。

萧古岩(虚云法师俗名)作为人子,应当尽孝,尽孝之根本就是要延续萧家的子嗣血脉,现在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自然法则。

但古岩自幼便有离尘之意,与父亲的意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抛弃家庭,让父亲郁郁而终,至死也没有原谅。

另外,夫为妻纲,古岩两房妻子年轻嫁入萧家,虽为夫妻之名,却从未有夫妻之实,古岩出家而去,可以想见是怎样让两位妻子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

其次,从人情上来说,人伦亲情是人之天性。

一是父亲的爱子之情。

萧父中年得此独子,虽然课子甚严,但爱子之切溢于言表。

古岩出家后,父亲万念俱灰,父子也从未相见,古岩虽也思念父亲,但父亲想念儿子之情更加强烈。

当然,世间没有永远的相聚,别离是每个人都要承受之痛苦,对亲人的执着最终也只是镜花水月,但萧父的爱子之情也不甚让人感慨。

另一更激烈的冲突是田氏、谭氏两位妻子的夫妻之情。

田氏、谭氏两位女子都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温柔贤惠,两年夫妻之名,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夫妻之情,再说那个时代,即便无夫妻之情,嫁入萧家便是萧家之人,又何谈移情别恋。

古岩抛妻辞父、离尘出家,让田、谭两位妻子陷入了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中。

萧父辞官回湖南老家去世之后,田、谭两位妻子更无亲人依赖,和古岩庶母王氏一同出家为尼,王氏法名妙净,田氏法名真洁,谭氏法名清节。

不管是从剧中的故事来看,还是从《尼妙净留偈记》、《清节尼来书》来看,三位女子对虚云法师的思念从未断绝。

田氏出家四年后咳血去世。

宣统二年(1910年),法师七十一岁,得清节尼来书,知家中事,庶母于前一年西归,留偈曰:人生养子有何益。

翼硬展翅便冲飞。

怀胎命若悬丝险。

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

如狮捧球不暂离。

待得稚雏成鹏去。

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

弃我婆媳竟何依。

痴情难解鞠育念。

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

举目云山万重围。

汝能志办生死事。

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

山禽尚晓栖落晖。

虽获同愿奉佛寺。

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

世尊昔曾度阿姨。

恨兹娑婆尽烦恼。

休心今向极乐归。

清节尼来书云:君亦鸿雁别故乡 冲霄独自向南翔 可怜同巢哀哀侣 万里秋风续恨长望断天边月 泪泉泻满睛 我栖湘江上 竹痕已成斑君必成大道 慧业日当新 昔时火宅侣 原是法城亲当然,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虚云法师早已佛缘具足、前世注定,只不过是寄居于萧家,托名古岩而已。

虚云法师所生之年代,山河破碎、法脉衰微,虚云法师发愿出家,历僧腊一百零一年,弘宗演教,肩挑五家法脉,中兴六大名刹,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付法得戒及四众归依弟子逾五百万人,中国佛教的一息命脉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由此反思虽萧家三脉断绝,但中国佛教繁衍昌盛,亦不胜唏嘘,是舍小家而续佛慧命。

电视剧到第7集,已是1895年,虚云法师五十六岁,为谭仕奇念经超度后(谭仕奇其人其事为剧中虚构),与萧古岩有关的情缘已经断绝,在扬州高旻寺禅七中顿然开悟。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最命途多舛的时期,世间再无萧古岩,但虚云法师恢弘壮阔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附:《尼妙净留偈记》比丘尼妙净者。

俗姓王氏。

云公之庶母也。

云公法名古岩。

字德清。

号虚云。

湘乡人。

俗姓萧。

梁武之后也。

父玉堂。

佐治福建泉州府幕。

母颜夫人。

年踰四十无子。

祷观音大士得孕。

父母梦一长须青袍人。

头顶观音。

身骑猛虎。

跳入床上。

母惊醒。

异香薰室。

既生云公。

落地乃一肉球。

母大失望。

气壅而绝。

越日有卖药翁来。

剖肉球得男。

即云公也。

庶母抚育之。

云公性不喜茹荤。

稍长就傅。

不嗜儒书。

性好佛经。

父滋不悦。

严责之。

年十七。

以兼祧故。

父为娶二媳。

一田氏。

一谭氏。

云公不欲也。

遁于闽海鼓山。

礼妙莲长老为师。

同治三年甲子岁父去世。

庶母遂领二媳入佛门为尼。

田氏旧患咯血。

披剃四腊即病殁。

谭氏尚存。

为湘乡观音山尼。

法名清节。

尝寄书云公。

称己酉腊八庶母西归。

当弥留时。

跏趺留偈而逝。

其偈曰。

人生养子有何益。

翼硬展翅便冲飞。

怀胎命若悬丝险。

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

如狮捧球不暂离。

待得稚雏成鹏去。

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

弃我婆媳竟何依。

痴情难解鞠育念。

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

举目云山万重围。

汝能志办生死事。

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

山禽尚晓栖落晖。

虽获同愿奉佛寺。

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

世尊昔曾度阿姨。

恨兹娑婆尽烦恼。

休心今向极乐归。

又一偈云每因恩爱恋红尘。

贪迷忘失本来人。

八十余年皆幻梦。

万事成空无一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

换取莲邦净妙身。

有缘念佛归西去。

莫于苦海甘沈沦。

云公得书悲喜交集。

悲者悲抚育之恩未报。

喜者喜庶母出家四十余年。

命终心不颠倒。

留偈而逝。

即生西之兆也。

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夏 陈荣昌敬撰并书《清节尼来书》拜违 尊颜。

时深系念。

奈云山阻隔。

音问难通。

疏慢之愆。

职是之故。

遥维 德公大和尚。

动定绥和。

法体康健。

曷胜远祝。

忆君遁别家山。

已五十余年。

寤寐之间。

刻难忘怀。

未审道履何处。

仙乡何所。

未获卫侍左右。

实深歉仄。

今春正月。

侧闻高隐闽海。

优游自得。

闻之不禁悲喜交集。

然究未知的实下落。

真令悬恋难测。

因念上离父母养育之恩。

下弃吾等结发之情。

清夜思惟。

其心安忍。

况今兄薄弟寒。

父母年迈。

吾等命乖。

未能兴宗继嗣。

家中无倚靠之人。

宗嗣无接续之丁。

每忆念及。

未尝不涔涔泪下也。

儒以五常为道。

昔湘仙尚度文公及妻。

且我佛以亲怨平等。

调达耶输。

尽先度之。

想吾等与君岂非缘乎。

既不动乡关之念。

还须思劬劳之恩。

吾等无奈之何。

今将家事。

略述大概。

自驾别后。

慈父令人四探无著。

恸念于怀。

常感有病。

告老回家。

养病一年余。

至甲子年(同治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逝世。

丧事办妥后。

姨母(即庶母王氏)领我并田氏小姐。

同入佛门。

姨母法名妙净。

田氏鹅英法名真洁。

我名清节。

家事概交叔婶料理。

多作善举公益。

余不烦叙。

鹅英吐红。

披缁四腊。

撒手西归。

乙亥年。

伯父在温州病故。

我大哥现牧西宁府。

荣国(从弟)偕鹅英三弟赴东洋。

华国继续君嗣。

至富国从君去后。

未见信音。

古谓大善无后。

君虽僧伽再世。

然顿绝二祠香烟。

虽是菩萨度尽众生。

未免使愚迷谤无孝义。

吾本于孝义有亏。

常慕君之灵根深厚。

志昂誓坚。

若莲花之不染污泥。

又何必远离乡井。

顿忘根本。

吾之所以痛苦呈书者。

特为此也。

去冬(宣统元年)己酉岁。

十二月初八辰时。

姨母王氏(即比丘尼妙净)告辞西归。

在弥留时。

跏趺说偈。

(偈见留偈记碑中)偈毕。

敛视寂逝。

异香数日。

端坐巍巍。

俨然如生。

嗟乎。

世虽梦幻。

木人也感涕矣。

今寄数语。

使知家中事务。

信到之日。

速请束装就道。

万勿迟延。

并将富国一同回家。

不枉清节倾渴翘冀。

竭尽愚忱。

是吾所深幸也。

况兹圣教凋凌。

楚夏风俗。

君岂不知。

伏祈我师如迦叶尊者。

放紫金光。

同作法侣。

满腔蓄泪。

尽形一望也。

鄙语千言难尽。

意义在不言中。

匪朝匪夕。

盼祷无涯矣。

肃此敬叩慈安。

伏乞丙鉴不宣。

君亦鸿雁别故乡 冲霄独自向南翔 可怜同巢哀哀侣 万里秋风续恨长望断天边月 泪泉泻满睛 我栖湘江上 竹痕已成斑君必成大道 慧业日当新 昔时火宅侣 原是法城亲观音山尼弟子清节顶礼百拜哽咽泣书时(宣统二年)庚戌二月十九日

 3 ) 顶礼虚云法师,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儒释道皆为修心,改过,养生,习惯,情绪,学习,断念,反醒,德行。

功德无量,这都是老祖先的大智慧,我们要虔诚虚心修行。

扎扎实实学习,稳稳当当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只有不断的修行,做到时时勤拂试,勿使落尘埃的虔诚修行,才能做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

这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好比庖丁解牛,无它,唯手熟尔。

 4 ) 值得尝试的道路

前段进间还在想,如果把玄奘相对真实的取经历程拍成电视剧,或者拍一下真正修行的人的电视剧可能会不错。

正好出差福州时去西禅寺,在佛物流通处买了这百年虚云的碟子,效果不太清楚,挺可惜的。

估计是小成本制作,里面有许多有名的演员,估计多数是友情出演了,这片子把虚云老和尚从生到死的经历用20集电视剧讲完了。

个人觉得这是挺好的一种电视类型尝试,希望以后可以出来一部精品吧。

演虚云的演员,到中年之后的演员演得不错,前年的青年之类的就太做作了些,而且片中的配角们都比较失败,太脸谱化了,显得很弱智,倒是几个老和尚演得还不错。

台词对白挺失败的,只有虚云的台词设计尚可,片中把一些常见的禅词都揉合到里面去了,但一些打机锋的对白很白痴,这种片子应该请有相当佛学功底的人来帮忙的。

再者就是电视里把虚云的爱国主义跟维护国家统一着墨太多了,搞得有些CCTV的感觉。

场面不够大,群众演员也很少很不专业。

这些都是败笔。

虚云之后,中国佛门再无大师了,剩下的是释永信之类的丛林CEO,佛门道场现在基本流落成门票景点,当地政府把每一个寺庙当整成了生财工具,而这不知需要多少个虚云才能改变,真修行的僧侣中国现在有多少个呢?

 5 ) 佛法修佛修心修自身,种瓜得瓜因果轮回

阿弥陀佛🙏百年虚云看的人唏嘘感叹❗又觉得佛法也是自身法!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就是佛家因果轮回的事情!

一位120岁圆寂的大法师,处处修缮寺院!

可以说一开始的他绝情但是他做到了放下又不放下的道理!

从清末到民国到抗日时期再到新中国!

他一直都在做,就像他在鸡足山遇到的那位修路的大法师,出家也在做!

路修了30多年大法师功德圆满圆寂含笑而去!

虚云法师救助灾民难民!

看剧全国各地寺院大法差不多都修缮过,剧的结尾大法师不过是想为佛门留下一领袈裟🙏让我想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时汶川罗汉寺德宏法师!

帮助孕妇产妇避难生下来的孩子正好是108个地震宝宝!

佛法修佛也修心!

阿弥陀佛🙏

 6 ) 大菩萨是也

虚云老和尚一生都在精进修行,活了120岁,遇到事却从不推诿,直至临终。

早年离家抛妻只为出家修行,妻子父母找来也闭门不见,看似是无情,实则是欲求修行的道心坚固,不想再被欲念牵起妄想烦恼。

独自在窑洞苦修五六年,一心一念已修炼出成,接着经由融镜老法师亲自点拨指导,经文教义已通大半。

后发愿从普陀山到五台山三步一拜朝山,为报父母之恩情积累功德,途中又遇故人,此时心性已有锤炼,若有半点不好的心念恐怕都走不到五台山,可见其心性坚固、善念深厚。

朝山完毕后,经国家社会动荡,参与协助慈禧太后政事权商,为避免国家子民的生命风险。

藏独期间也以身犯险,亲自去藏地求和。

后又搭建寺庙,亲力亲为,没有半点懒惰,以身作则。

慈悲宽容、禅定智慧影响了非常多的世间人和出家人,以其为佛教之表率。

即使是遇到了外道佛教,也不叫嚣打击,而是做着身为佛教弟子应该做的事。

对人既有悲心、又有智慧,既圆融看待佛法,不在外相上恪守佛弟子的身份、又时时刻刻关照内心起心动念,保持心不散乱。

一生做尽善事,不居功,不自傲,不恋名利。

此,大菩萨是也。

顶礼虚云法师,合十!

 7 )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行时。

顶礼虚云禅师今年开始接触佛教卍禅宗。

在20岁刚刚学佛的时候看了这部电视剧,何其有幸! ! !这辈子能在20岁就开始修禅,已是几生几世的福报。

虚云老和尚把自己的生死看的那么轻,到了120岁新中国建立了才走,这种大慈悲令人动容。

三步一拜,从普陀山九死一生到五台山,甚至感化文殊菩萨现身,为了成佛悟道这样的隐忍和坚持是活在今天的我无法想象的。

超越生死、时间和空间,完完全全活在当下,做到物我两忘,不再执著,得道证悟是我无法做到的事。

看这位禅宗泰斗的生平,看他的一言一行,吃饭睡觉,如何面对困境坦然自若,随遇而安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虽然无法做到无时无刻活在禅定之中。

但至少学习不断适应各种环境,减少抱怨和拧巴,观察周围的变化,随机应变,安于心何处不是归处?电影《阴阳师》的花妖有句话:若心有归处,何处不是家。

用在为人处事也是一样,真的大智慧不见得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更厉害的是能适应、融入各种复杂的环境。

所谓:置心一处,置身一处。

修习适应无常、变化,安于当下才是更为重要的与自我的相处之道吧。

拍摄年代是09年,一些技术手法可能在视效狂轰滥炸的今天稍有局限性,但是弘扬传递的禅意和中华民族的勇气精神却超越时代。

虚云老和尚伟大传奇的一生给年轻人以启迪,虽然网上流传很多老和尚开悟后的灵异传说。

但我想,这部剧很好的转移了世人的眼光,老和尚也是近代的活化石,通过一个个具体困境,展示了他是如何用极致融入当下的大智慧拯救生灵涂炭,力挽狂澜转危为安的。

破我执,不住相,方能看清事物本质。

2023.2.6撒花完结✿✿ヽ(°▽°)ノ✿感恩让我看到这部剧的一切机缘,功德无量🙏

 8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前前后后追了一周。

终于把20集看完了。

真正的得道高僧真是学富五车见识广博慈悲济世。

被深深感动了。

以前看这种电视剧或者接触这类的人物事迹会觉得很不真实很遥远。

现在是妥妥地被感化了。

或许人真的是得有一定的人生历练后,才能开悟吧。

决定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遍访名刹古迹:五台山,普陀山,韶关的南华寺,莆田的南少林寺,福州鼓山涌泉寺...作为非佛家弟子,虽然不是很理解和支持虚云长老在四十来岁的时候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以报答父母恩的做法,但是他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坚持不懈的精神委实令人敬佩。

以他这样的韧劲做什么做不成呢?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这样的一段对话:梦灵(后来的无梦师父):师父师父,不好了。

虚云长老:天塌了?

无梦:没有虚云长老:地陷了?

无梦:没有虚云长老:那你为何如此慌慌张张?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绝望无助慌张的时候想想,天塌了吗地陷了吗,没有的话,那就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都可以解决,都能过去。

虚云长老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作为僧人的从容和威仪。

不得不让人敬佩。

(2018.3.14这里加一段在zenhabits.net看到的一段话。

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A Calm MottoI recently offered this motto to my 18-year-old daughter, when she was stressing out about a situation she was facing:“No big deal.”I told her, “Just remember NBD. No Big Deal.”Remind yourself of this motto whenever things are going wrong, or someone is frustrating you, or you aren’t getting what you want. No big deal.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are a big deal:Life & death or emergency situationsWhen a loved one really needs your helpI’m sure there are other situations that are a big deal, but most of the time, it’s not as big a deal as we imagine. We add stress unnecessarily to the situation.You have a million things to do an not enough time to do it all? Not a big deal: pick the things you can do, and get to work. That’s all you can do anyway, so it’s not worth adding some stress to the already difficult situation.Have a huge task to do that is going to be very difficult? No big deal. Just take the first step. Just get moving. You’ll deal with the difficulty.Plans fall apart? No big deal. Figure out a new alternative.Someone unhappy with you? No big deal. See their pain, give them some compassion, take the appropriate action to help fix things or go on about your business if it can’t be fixed.There’s another way to look at it, of course: everything is a big deal. What we do matters. And in this way, instead of just letting ourselves be distracted or taking things for granted, we can give the act in front of us our full attention and love.That doesn’t mean we need to get upset or stressed out about our situation though: while the act in front of us is a big deal, the situation is not a big deal. Life goes on. And it is delightfully beautiful.)虽然我也曾参禅打坐念经。

却始终未能获得心静。

大概就是师父说的机缘未到。

波罗蜜多心经楞严经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

 9 ) 一点观后感

半夜没睡着,起来看,现在看到第三集。

估计是小成本制作,毕竟有些演员还是欠缺火候,字幕校队尚待提高,但是切入点和剧情很好。

看到第四集,真的被愣住。

真的断得彻底啊!

第五集,虽然其他几个演员比较青涩,但是扮演爹爹的演技很不错。

直接迸泪2013.10.4看完前十四集,晚年虚云的扮演者的确很好,但是其他演员有的真的有点看不下去。

这太不敬业了。

崇善和尚那点把戏感觉是后人加上去的吧?

和现在有的弊端太像了!

这点切入很赞!

感觉有条件的话应该重拍,弄好一点的演员阵容来…(至少不要演员重复扮演同一角色吧…)然后演员敬业点啊啊啊。。。

有的看上去太苕了。

酱油也不是随便打的…那么好的题材,满汉全席的料,别给做成凉拌黄瓜啊。

而且,为什么里面的和尚,除了无根和尚,还有融镜和尚,其他扮演者我都觉得长得根本不端庄啊!

估计是我魔心太重,佛心自现吧,忏悔先…不过先理解咯……小成本的电视剧。

不过据说上了CCTV?

不知不觉就看到2点,待会继续看到困再睡。

2013.10.52013.10.5日再记:看到16集,刺杀虚云长老的第一幕在草地上的几个片段好熟,好像看过,但是没理由啊…之前肯定是没看过这个电视剧的2013.10.5日又记:17集,政治味道转浓。

之前很多集故意科普的痕迹虽然明显,但是毕竟文化,这里好大篇幅显然扯上政治,不太舒服。

2013。

10.5摘:一段经典对话。

广济和尚:什么是空?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什么是戒?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清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又一句:心中有佛,出入聚散无非因果群众演员敢不敢敬业一点点啊!!!

有的环节正准备感动呢,结果一看脸谱脸,哪感动得出来啊= =终于看完了…结尾那些真让群众演员败坏了兴致。

一看那脸谱脸,还有那之前扮演过和尚的最后一集跑出来演了个日本人,魂淡咯…而且,传说中老法师有位弟子大字不识,只会念阿弥陀佛然后得往生的那么好的题材怎么木有T.T看完好想有人拍黄元御啊,张景岳啊。

那个题材多好T.T

 10 ) 戒

熬夜通宵终于看完了.《百年虚云》电视剧,这是我继电视剧《了凡的故事》后,又一部让我几度落泪的电视剧,剧中的主人公,虚云长老,舍小家为大家,为报父母恩,礼拜五台山,此生功德无量,不愧为一代禅宗。

圆寂后留下一个“戒”字,本人理解来说,戒就是放下。

心无执念,放下就是戒。

就如现在很多人来说一样,要戒烟戒酒戒色一样,难和易一念之间,纠结是放不下的,所以,嘴上说戒,心里不戒,纠结不下。

想清楚原由,自然能戒,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感谢这部电视剧,让我更加了解佛教,信佛不是迷信,南无阿弥陀佛!

《百年虚云》短评

多年以后翻出李老师当年给我妈拍的照片,感慨。//惊闻李老已仙逝,一路走好。

8分钟前
  • Vermouth
  • 推荐

师父!吃茶(弹泪)

11分钟前
  • 尔尔
  • 力荐

一部可以忽略拍摄手法的好作!

16分钟前
  • 不卖笑男妓。
  • 力荐

出家—修行—救世出家人有决心,才能开启第一步修行之路苦漫漫,受身体之苦但享佛学要义更重要的是,这个影片讲的是虚云离家修行成为佛,他不仅用他的思想解脱自己之苦,远离尘世之苦,更重要的是,他用他所悟的佛学思想,来参与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国家大事,比如政治、战争、叛乱、破虚假佛、民族团结、重修寺庙等等,在那个时代,用他的佛教思想,发挥实际的价值和作用。面临重重困难,仍救世救民。

19分钟前
  • SoulMeditation
  • 力荐

僧者大义,佛者大爱

23分钟前
  • qushry
  • 力荐

感觉有些人物是加进去的,之前看过老和尚的传记里面好像没有这个人,有些精彩的故事还没有拍出来,抗日时期日本人想炸庙老和尚护庙那个和解放后那个除四旧还是啥老和尚遭迫害那段电视里没说,但总体来是拍得太像太感动了,超级无敌佩服虚云大师,而且说的话给人很多启发,希望还有更多大师传记能拍成电视剧,我觉得其实不用添油加醋加什么人物,本身原版的人物和经历已经够精彩了

26分钟前
  • fish love cats
  • 力荐

看这部剧难得的让人一点都不浮躁,格外安宁。

28分钟前
  • 看剧达人
  • 力荐

“我刚过河把她放下,你怎么又背起来了呢”

31分钟前
  • 推荐

爸爸剧透说辛亥革命半集直奔大结局,虚云大师白活120岁

34分钟前
  • 倒行逆施
  • 较差

唯一遗憾的是“云门事件”没有提及,当然是众所周知的原因。

37分钟前
  • 心之初
  • 力荐

出世入世皆是佛,大慈大悲🙏🏻

39分钟前
  • 刺客小阿柴
  • 力荐

还算勉强吧。虚云老和尚太过传奇了感觉。个别剧情就是各种佛教故事翻版,有些过于牵强了。虚云主演李起厚还挺有样子的。

43分钟前
  • Sío
  • 还行

“心中有佛,出入聚散无非因果。”

46分钟前
  • りつ
  • 推荐

演出高僧庄严肃穆的仪容,某些对白很有禅意。

48分钟前
  • utut
  • 还行

虚云百年,人间各事,各有人事。有了虚云,化解万千;没了虚云,万千化解!本是尘土,尘土是本!

53分钟前
  • 睡到自然醒
  • 力荐

不作观想,人间净土。南无虚云菩萨摩诃萨。

55分钟前
  • 小月洞主
  • 推荐

顿悟,定心(活的越久,信佛越真)

60分钟前
  • 炳叔
  • 推荐

蛮摧泪的

1小时前
  • 夏季
  • 还行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阿弥陀佛。

1小时前
  • 书生拍案
  • 推荐

顶礼虚云长老,了不起的大德高僧。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