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m I?Do you mean…– where I’m from?What I one day might become?What I do? What I’ve done?What I dream?Do you mean… what you see?What I’ve seen?What I fear or what I dream?What I one day might become?Do you mean who I love?What I’ve lost?Who am I?I guess who I am is exactly the same as who you are.Not better than. Not less than. Because there is no one who has been or will ever be exactly the same as either you or me.
人类需要心灵感应,来证明个体的孤独并不孤单,去表达平凡的爱情光彩动人。
时常在想,夫妻生活中同时高潮是种怎样的快乐。
生物学说,男女因生理结构和高潮持续时长的不同,结合概率计算,几率不足百分之十。
现实中通常是先至的一方不得不配合演完剩下的戏。
生活已经很辛苦,做个爱也没法尽善尽美。
但直到看完[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才发现我一直搞错了方向。
13个人,8位通感者,6场云雨,无数次高潮。
感觉互通的通感者们高潮共享,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高潮已显苍白,连绵不绝的快感竟看得我泪流满面。
一来被震撼,二来我明白,比起同时高潮,第二种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
当然,除非我是通感者,也会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最早叫“思想转移”。
人类最早有关思想转移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一沓名为《Deral-Madineh》的莎草纸中记载了穷人们被神转移了思想获得神启的故事。
从此历史上的思想转移便与宗教挂了钩。
©《Deral-Madineh》时间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那是电气物理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
当时英国有个研究灵魂和思想转移的英国精神家协会,其理论因科学挤压越来越难自圆其说,面临解散边缘。
但1865年詹姆斯·麦克斯韦首次预言电磁波后,这个协会炸了锅。
如同苹果砸到了牛顿,电磁波和灵魂、思想转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在感官上煞有其事的共性,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1882年,其成立了心理研究学会(SPR)。
©心理研究学会(SPR)的标志成立之初,这个协会云集神棍、诗人、哲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甚至还有诺贝尔奖得主。
其只有一个目的,用科学佐证迷信。
协会成立第四年,创始人之一的弗雷德里克·W.H.迈尔斯写了本叫《生活的幻象》的书。
书中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英语词汇——心灵感应(telepathy),从此叫了千年的思想转移改头换面。
©弗雷德里克·W.H.迈尔斯和他所著的《生活的幻象》当时,协会对很多心灵感应人士进行核实研究,望能找到科学解释。
可惜,那些心灵感应能力者只不过是江湖骗子。
但魔术师乔治·艾伯特·史密斯是个例外,由于技术娴熟,骗过了SPR的研究官员。
©乔治·艾伯特·史密斯还是开创电影剪辑和特写的先驱之一,更是发明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彩色电影制作流程按理来说心灵感应的真实性已可盖棺定论,但1922年俄罗斯出了个杜罗夫。
身为马戏团驯兽师,杜罗夫擅长与动物心灵感应,据称,只需和狗对视,杜罗夫便能让其为他做任何事。
听上去像是高级的驯兽技巧,研究人员做了个法拉第笼进行了核实。
©法拉第笼能阻断电磁波,实验人员让杜罗夫在其中给狗发射信号关上法拉第笼的门时,狗的确无动于衷,打开笼门后,狗却又能准确执行杜罗夫的命令。
驯兽已无法解释,更玄乎的是,工作人员让他用心灵感应对人下指令。
杜罗夫事先把指令写在纸条上,然后和工作人员静坐对视,期间那人突然用右手挠了下耳朵。
实验结束,打开的纸条上写着——“挠你的右耳后方”。
©杜罗夫和他的狗是证明心灵感应存在著名的案例杜罗夫和狗的显然成为科学盲区,其给心灵感应真实性来的不确定,成为冷战时期美苏精神武器竞赛的敲门砖。
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冷战如火如荼。
这也是心灵感应研究最系统的时代。
1959年夏天,远在北冰洋水面下的鹦鹉螺号上,上校正对着空气接收一组卡片信号,此时的遥远的美国本土,迪克大学一名学生对着机器随机产生的齐纳卡片出神。
不借助任何手段,卡片信号传递全凭双方意念。
这是20世纪30年代由心理学家约瑟夫·邦克斯·莱茵发明,验证心灵感应是否存在的齐纳卡片实验。
©齐纳卡片实验进行了16天,结束后上校记录的图案和学生的对比,重合率高达75%。
事情远没结束,消息传到了苏联人耳中。
1960年4月,苏联对外宣称鹦鹉螺号上的实验,在25年之前早就被我们玩烂了。
看似坐怀不乱,实则慌不择路。
意识到心灵感应可能能应用于战争,苏联开始奋起直追,短短几年,耗费2000万美元军费,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超自然研究所”。
©位于莫斯科的别赫切列夫脑研究所,虽然现在已成为人脑标本陈列馆,据传在冷战时期曾是众多超自然研究所之一钱花出去了,但并没有效果,反倒让民间一位家庭主妇尼娜·库拉金娜抢了风头。
©1970年苏联官方曝光了一段她用意念隔空移物的录像,尼娜·库拉金娜正在用意念隔空移物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传出拥有超能力,早在1968年,她就用意念杀死了一只青蛙。
美国政府原本半信半疑,直到一天,其空军外方技术部门无意中发现了杜罗夫和狗的故事。
后者的真实性让美国人慌了手脚,他们相信,苏联的心灵感性技术不是空穴来风,而且颇有成就。
在1978年,美国启动了“星门计划”,召集了群特殊的间谍远程窃取情报,其靠的正是心灵感应。
©美剧《怪奇物语》里,11被军方放置在感官剥离水箱中,通过心灵感应远程窃取间谍情报,正是影射了星门计划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美国政府也终于认清心灵感应的真假,而之前编造用于迷惑苏联鹦鹉螺号的故事,砸了自己的脚。
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下了定论:“经过了130年对心灵学现象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证据能证实其存在。
”“星门计划”也因此成为民众的笑柄,2009年,一部讽刺美国当年荒唐行径的电影[以眼杀人]上映。
©[以眼杀人]中,乔治·克鲁尼正在用眼神杀死一只山羊冷战过后,心灵感应的争论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尼娜·库拉金娜,晚年被疾病缠身,特异功能却没能帮上一点忙,于1990年的春天溘然长逝。
连同其一起被埋葬的,还有苏联在心灵感应领域上的不愿承认的当。
虽然在现实里折了腰,但不妨碍心灵感应在电影中施展拳脚。
作为现实中模棱两可的概念,电影多将其作为奇观呈现。
毕竟光影魔术比舞台上的骗术高级多了。
从1936年,其第一次扎根电影,满足了观众对其最不切实际的幻想。
©1936年[制造奇迹的人]讲的是男主获得心灵感应的能力后,为所欲为的他因贪婪导致局面失控的故事,这是心灵感应在电影中首次亮相而群众再掀起心灵感应的狂欢,已经是40年以后的事情了。
尽管相信心灵感应的人越来越少,但只要引入新的概念,观众依旧能找到初次看心灵感应的猎奇。
1977年,[星球大战]上映,心灵感应并入成了原力的一部分,人们被天行者魅力折服,因原力疯狂。
©[星球大战]中,“原力与你同在”固然振奋人心,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念控制源于心灵感应到了90年代末的午夜凶铃系列中,心灵感应成了骇人的录像带诅咒。
©[午夜凶铃2]中交代了贞子的身世,生前便能凭心灵感应杀人,就算是变成鬼,其能力还能通过诅咒录像带传递而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心灵感应则变成了魔法。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伏地魔利用心灵感应入侵了哈利的思想如今,电影中已经很少会直乎心灵感应的大名了,伴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其在呈现方式上也更加吸睛。
©[X战警:天启]中天启和X教授的心灵感应变成了思想世界身形大小的博弈
©[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中心灵感应通过机器相连,具化到了巨大的机甲上视觉奇观目不暇接,但也有回归概念本身反其道而行的。
2014年[你眼中的世界],讲的便是纯粹的心灵感应,男女主人公平生从未交集,却因心灵感应擦出了爱的火花。
©[你眼中的世界]中男女主人公远隔万里,却心意相通其为心灵感应在电影中拓展了新思路,除了怪力乱神,天马行空的超能力,还是人和人情感碰撞最直接的手段。
因此,当问及,刨掉战争目的和生理快感,心灵感应还能去做什么?
[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给出了完美的回答。
答案藏在卡拉夺下沃尔夫冈自杀的手枪里,安吉莉卡和乔纳斯在爆炸火光中拥吻赴死之时。
也藏在八人组奔赴那不勒斯在跑车上的欢声笑语里,和他们为同个目标奋力的追逐中。
©[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安吉莉卡和乔纳斯在爆炸中合体人类需要心灵感应,来证明个体的孤独并不孤单,去表达平凡的爱情光彩动人。
-作者/夭夭酒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我们仿佛坚不可摧的城墙,经历了千军万马的洗礼,诞生于炮火轰鸣的毁灭中。
听着片尾Ludovico Einaudi的《Experience》,看着尺度最大的长达五分钟的最原始最纯粹的sex画面,脑海中回荡着的是从共享出生时的第一口呼吸,到孤独无助时共享同一份温暖与爱,到踌躇受困时共享能力与意志。
从最初的困惑与害怕,到后来的凝聚与信任,世界上本无任何交集的一群人因为通感而成为了一家人。
看着从未见过的大尺度的群p,神圣感笼罩着我的全身,仿佛我也置身于那来自于人类这个物种最美好的最原始的爱中。
曾经的片段又将我拉到回忆的维度中,故事的闪回诉说着这一路的陪伴,也谱写着这盛大的落幕。
sense 8用八个人的灵魂,承载着永恒的主题,爱与孤独。
无关于政治,无关于平等,无关于性别,无关于正义,亦是无关于种族。
通感承载的便是永远流淌着的,永远温热着的,永远清澈着的爱的海洋,让漂浮着相隔万里的孤独的舟能与彼此邂逅。
纵使风浪如何咆哮着嘶吼着奔腾在我们的发丝之间,那无视时空的连结终将使我们团聚。
我们永不孤独。
最后的for our fans真的太感动了,这可能是我这几年看过最喜欢的美剧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里面你可以是一个男的,只是因为在心里觉得自己是女的,不顾家人的反对接受变性手术,然后又爱上另一个女孩子,你也可以是Drag Queen,打扮的特别美丽去埃菲尔铁塔上参加婚礼,你也可以同时有两个或三个爱人,因为没有人会judge你。
没有人会用那些社会道德标准去批判你,你愿意一夫一妻,你就可以把自己的爱只给一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不止一个人,你也可以和他们分享你的爱,这种爱和你的种族性别肤色都没有关系。
可能在我心里,我希望世界就是这样的吧,大家都很可爱很和平,不会去批判别人,也不会因为做自己而被别人唾弃被别人嘲笑。
相信这会儿大家都已看完大结局,不用害怕我再剧透了。
两个半小时,放在平时快顶上3集的量了……不过说实话,这点时间要为《超感猎杀》如此繁复多元的故事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还是千难万难,当直升机爆炸的那一刻,我便明白这终究是奢望……但,“完结特别篇”原本就是在该剧“暴死”之后回光返照的一次“重生”,可以说是专门为粉丝们拍摄的一次隆重谢幕,我们能看到就应该值得高兴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大结局最令我满足的原因之一,是《超感猎杀》剧组能在时间如此宝贵的情况下,依然耐心并认真地补充、刻画了沃夫冈的人生片段。
在8人组中,只有沃夫冈的过去显得不够完整……直到终结篇,我们才彻底明白他为什么要在少年时杀死父亲,并始终对叔叔一家耿耿于怀。
可以说,母亲是沃夫冈童年时期唯一的暖色,悉心照料自己,鼓励他亮出天籁之喉——即便她还是自己的姐姐,沃夫冈依旧没对这份真情有丝毫抵触。
“鬼父”老爹和“帮凶”叔叔是抹杀这一美好记忆的的罪魁祸首,所以他会对这些“血亲”倾泻怒火……可此后沃夫冈心中仍然满是痛楚。
沃夫冈对于“生”的眷恋很少,他也是8人中(相对)最游离的1人。
开场的他像极了第一季结尾时的莱利……缺乏归属感的沃夫冈,认为“一死了之”对大家对自己都好,幸好爱人卡拉以死相逼,沃夫冈才能拾起生念——他终究有放不下的人。
可惜一瞬间的安慰,并不能根治沃夫冈的心病,他始终存有死志,BPO主席持枪威胁,对他来说更像是一次解脱的机会。
越是悍不畏死的人,往往越死不了。
沃夫冈的无畏加上作为人质的重要性,让他撑到了被伙伴们解救的一刻。
沃夫冈从不主动开口求人,但这不代表他内心不渴望扶持和关爱……这一次,大家用最端正、最无私的行动融化了他心中的坚冰。
硬汉终于展露了他尘封已久的温柔一面,毫无保留地拥抱了他向往并热爱的大家庭。
举杯向伙伴们道谢时,能看到沃夫冈再次露出童年时面对母亲的腼腆、和煦笑容,真的比什么都好。
把故事讲完的主线尽管主线剧情一目了然,但这里我还是想不厌其烦地提两句。
首先要赞扬一下,《超感猎杀》两季下来大大小小的坑有不少,完结篇能基本把坑填个八九不离十,实属不易。
8人组里有土豪最大的好处,是在逃亡时总有落脚处——如此“任性”的说走就走,多少还是给一些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威尔让大家深呼吸冷静下来、准备全力营救沃夫冈,就是协助观众更好入戏的节点。
乔纳斯趁乱逃走后,“低语者”米尔顿成了他们交换沃夫冈的唯一筹码,所幸BPO主席对米尔顿志在必得。
在通感一族遭到全面追捕的同时,莱利通过霍伊等人的引荐,见到了BPO另一位高层领袖瑞雯·萨达维。
BPO内部激进“鹰派”和保守“鸽派”的斗争一直只存在记忆与想象中,这一幕也算有了个交代……不过,瑞雯希望莱利一族做的,却是处死米尔顿。
瑞雯派系的想法是“斩掉手足”重创鹰派,虽然效果卓著而且只是“建议”,可这意味着牺牲沃夫冈,所以说她们口中的“胜利”也是相对的……8人重聚后,通过光头博迪的带领,他们又见到了身处于拉库纳的通感一族“族母”。
拉库纳这种类似于“一族神殿”的设定也好理解,在避免长篇累牍听族群历史之余,我们总算跟着8人组简要知晓了通感族群的生存状态、平衡法则以及米尔顿的由来。
“族母”决定大义灭亲收拾米尔顿,等于为之后的行动盖上了“官方许可”及“予以协助”的官印。
钦定了威尔等8人为主攻团队,剩下便简单多了。
莱拉·法基尼的族群以实际行动和江湖恶名成为了第一反派,落入她手的米尔顿也必须被追回来——在“假发秀”帕克及其族群的协助下,主角团一行人直捣黄龙。
前两季里一直神神叨叨的安吉莉卡和乔纳斯,在最终大战时,身份也终于定了性。
说一千道一万,8人组的“母亲”内心深处,始终是向着儿女和族人的,乔纳斯和爱人安吉莉卡一样,所有“背叛行为”也都是为进一步打入敌人心腹位置……当他们俩在炸毁BPO邪恶总部的白光中化为一体时,一切龃龉尽皆烟消云散。
可即便BPO主席被乔纳斯解决,想要搞定莱拉和米尔顿依然不是件容易事……还好,没有什么是一发火箭弹不能解决的……
所有敌人直接一炮带走,仓促是肯定仓促的,但从实际来说也难有更好的办法了,这样至少还算有一个干脆清爽的扫尾。
这里并不是要吐槽大结局故事不好,只是单纯觉得有些遗憾:主线方面,BPO“鸽派”能否兑现承诺、莱拉族群其他人会不会复仇、拉库纳的“平衡主义”何去何从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打上一个问号,关联全球的草蛇灰线没了下文,个人支线方面,利托的好莱坞发展、克普斯的政治选举也都没明确结果……不过,现在这样也很好了。
其实在菲利克斯再次中枪吐槽时,我就已经释怀了——能拥有如此大方的自嘲和开解镜头,说明《超感猎杀》剧组其实比谁都更清楚: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今天我们只需要“开心”!
有“大团圆”就够啦!
“完结特别篇”的真正意义,是一次为观众(尤其是为粉丝)举办的告别狂欢派对,感觉像是以前的港式贺岁片,一群明星聚到电影里演绎一个故事,结束时总是要一块儿给观众们拜年,道声“恭喜发财、新年大吉”什么的,好话不嫌多,且不论剧情精不精彩,乐乐呵呵、心满意足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啊,吐槽归吐槽,真要吹毛求疵就显得刻薄了。
而且说实话,《超感猎杀》的许多优秀特色,大结局里应有尽有。
8人组之间一些贴心的小互动,设计地就很别致——比如莱利带着威尔来找“老相好”乔治斯寻求帮助时,对方讲一通法语显示了自己的小醋意,威尔同样说了一通法语,大方得体赢得了乔治斯的好感。
做芝加哥警察当然不需要法语八级……可女朋友会就等于我会了呀。
而在之后勇闯敌营时,莱利用异曲同工的俏皮“回敬”了威尔——通感人连发糖也是这么甜而不腻。
此外,不少角色在原有的基础上展示出了更丰富的形象。
蠢货弟弟宗基向文警官开枪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命运,善选择放弃取他狗命时,身上的千钧重担就彻底卸下了……
这样的善,才更有心情和余地向文警官展露出她温存、可爱的一面。
而《超感猎杀》最最重要的一点:不分时间、地点、距离的亲近与欢乐,更是在大结局里表现地淋漓尽致(许多人正因为这点才喜爱该剧)。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完结特别篇里8人组还大规模“扩招增员”了:诺米带上了阿曼尼塔和巴格,利托带上了赫南多和丹妮艾拉,卡拉引来了拉詹,善引来了文警官,沃夫冈和好兄弟菲利克斯再次重逢,威尔也把好哥们蒂亚戈带进了战场……所有亲朋好友都知道了他们的秘密,随后也都加入了他们这个大家庭,大伙儿一起伴随《I Feel You》共舞便是最佳写照。
这即是《超感猎杀》“天下兄弟姐妹是一家”精神的体现:亲人、友人、爱人之间,没有通感人和智人的差别,只要你我是朋友,那么我们的朋友便也是朋友,不得不说是富有浪漫色彩的“最高理想”了。
最能体现剧组这种“博爱”思想的,要数卡拉一波三折的“选婿结果”。
“高富帅”丈夫拉詹,用多番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卡拉的爱,“小狼”沃夫冈,又是卡拉无法割舍的心头好……
大结局之前,还有不少人纠结卡拉到底会怎么选,结果故事往越来越奇怪的方向展开了……经历了现实版“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后,卡拉再次认定自己爱着这两个男人,直到完场前,她依然无法回答威尔(所有观众)的问题。
既然选不好,那干脆全都要了吧,况且沃夫冈和拉詹互相看对方也挺顺眼……
接下去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3P,而是现实版的“二夫共侍一女”,结合真实世界中许多印度女性的现状,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别出心裁且“大逆不道”的设计。
尽管这个“包圆”结局会引起部分观众的不适,但仔细一想,此幕还真是较为准确地表达出了《超感猎杀》一脉相承而来的价值取向:对于真正的感情,我们总想要更多。
贪婪,在这里并不算一个贬义词(就别太在意拉詹绿油油了- -)。
大结局真正的高潮戏是最后诺米与阿曼尼塔的婚礼(以及新婚夜的世纪群P)。
这场盛会不仅兑现了埃菲尔铁塔的诺言,还把所有亲朋好友聚集在一堂,见证了一个“以爱为名,不负年华”的新世界。
有情人终成眷属,BPO放下刀戈,所有人都能对彼此放下成见,去纵情欢歌共舞,忘却一切烦恼,欣赏一场绚烂的烟花。
这便是狂欢的气氛。
诺米母亲为这场婚礼派对的主题精神做出了最佳诠释,始终不满“儿子”迈克变成“女儿”的她,在如此气氛下开窍了,她忽然觉得,诺米原来是那么美丽的名字,今夜她还将收获两个女儿。
此景此情过后,8人组算是彻底没有什么历史遗留疙瘩了……大结局图的就是这个完满。
《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该有的都有了。
(最后的结尾,一图以蔽之)倘若你能在此收获一份勇气或快乐,那便已足够。
当然想看也可以到:VIP新电影 即可观看了,看看你对这部电影是什么感受呢。
阿曼尼塔对诺米说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相信感性的世界世事反复……反复提醒我们感性不如理性重要感性幼稚、危险、不负责任教我们去忽视感性控制或否定感性我们不明白的的是它们的本质和来处也不知道它们为何似乎比我们更了解自己但我知道感觉很重要有时,感觉微乎其微比如,我闻到肉桂吐司就让我想起奶奶…………我记得数年前这个女生走进我工作的书店时所带给我的冲击和此刻的感情一摸一样我的感觉就是我的爱人,我的妻子这是我的未来我无比相信这种感觉更甚于人世间的其他一切To Sense8
当初听说超感猎杀被砍的时候,顿时觉得天空都失去了颜色,这么说太中二,也太夸张,可是我想,真正被这部作品吸引的人就会明白,这个电影的设定有多迷人,世界上有与你一同呼吸的族群,你们共享同一片星空,彼此水乳交融,交换人生经验,共享苦与乐,共度得与失。
6.8日,终于出了最终特别版电影,想留着慢慢看,但是还是没有忍住,真的期待太久了。
短短两小时,电影已经尽力给所有的粉丝一个交代,不可否认结局略带仓促,前面铺垫的反派的宏图大志被如此轻易地打破,逻辑与铺垫呢?
细节与包袱呢?
似乎不太像话,但是导演用最后的婚礼告白非常可爱地将这些质疑翻过去了。
什么感觉呢,当你看到主角这个族群,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人们,还有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爱人们,为了共同生存并肩而战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向往与憧憬。
最后Nomi与Amanita的婚礼,来自世界各地的族群共聚一堂,不同背景的人把酒言欢,共同进退,或许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天下大同吧。
虽然世界现在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争端,各持己见的人各自为政,但是哪怕是期待大同之日的到来,或是在电影中不断构思,给这种期待一个完满的结局,不也很好吗?
谢谢你,Sense 8,有些作品虽然早早完结了,但是会一直一直回响在人们心中。
爱你,本来就是我最好的模样。
再多的纷扰与争端,撕裂与仇恨,它们都↓
这是我的影视解读节目的文字稿,视频在此,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大家好,欢迎收看视听指示牌的影视解读节目,我是小调。
视听指示牌是一档以分享和解读影视动漫为主的网络节目,秉承用专业的视角以及简单且贴近生活的语言,向大家推荐优秀的影视动漫作品,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些优秀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人生体验与思想。
【视听指示牌】-包容的世界《超感猎杀》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由《黑客帝国》、《云图》导演龌龊司机姐妹(兄弟)的人气剧集《Sense8》,在国内也被翻译成《超感猎杀》。
自两位导演成名以来,关于他们的话题就没断过,除了惊世骇俗的作品之外,大家更在意的是这两位导演的性别选择倾向,原本是兄弟的两人先后变性为姐妹,这样的选择就算放在如今包容性极强的美国也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自身的与众不同,才使她们的作品无一不在探讨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黑客帝国》关注的是人类存在的价值的哲学性问题,《云图》关注的是抗争与自由,《sense8》关注的则是包容。
如今已是2019年了,但世界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向歧视早已屡见不鲜,地方陋俗、同化异类在欠发达地区依然肆意横行,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哪怕生在偏远山区的人们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全球最新的思想潮流,然而互联网只能帮我们打开眼界,现实中的生活环境依然限制着我们的人身自由。
当我们依旧被困在身不由己的生活中时,这两位前卫的导演,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永不孤独且完全包容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世界,短暂脱离现实的束缚吧。
拥有“超感”能力的安吉莉卡在被生物保护组织追杀时将能力传给了世界各地互不相识的8个人,“生产”过后因扛不住追杀者的压力自杀,自此,这8位互不相识的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开始有了“超感”的能力,不仅能够共享一切感觉,还能共享一切能力,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8个人各自完成着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住在韩国首尔的富家女儿善因弟弟贪污而代替其入狱,父亲良心发现决定公开事实,然而其弟弟为了逃避责任却将父亲杀害,栽赃到善身上,为了不让善说出真相,他雇杀手去监狱杀害善。
善在大家的帮助下成功摆脱追杀,在一路逃亡后终于报仇雪恨,弟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她也和帮助她的侦探走在了一起。
生在德国柏林的沃尔夫冈从小受父亲虐待,周围亲戚也是唯利是图的黑帮,他想要摆脱这样的家庭,于是便去偷窃他叔叔保险柜里的钻石,为自己自由的生活寻求物质保障,被他叔叔发现后受到追杀,沃尔夫冈在大家的帮助下不仅摆脱了追杀,还血洗了他的黑帮家族。
在这个过程中,他爱上了他的超感族群中的印度女孩卡拉,在这里,他找到了归宿。
住在印度孟买的女孩卡拉,是典型的传统家庭的好女儿,有着稳定的工作,也有着家人给介绍的优秀对象,然而在她面对婚姻的时候,却不知该怎么办,一面是自己不确定自己喜不喜欢的丈夫,一面是因“超感”误闯自己生活的沃尔夫冈,家庭、责任、爱情、性成为困扰她生活的烦恼。
不过,在包容的丈夫和沃尔夫冈面前,卡拉也算是解决了自己的烦恼,拥有了幸(性)福。
生在肯尼亚内罗毕的卡普斯和朋友合伙经营一辆“尚格云顿”主题的公共汽车,赚钱给得了艾滋病的妈妈买药,然而运气并没有眷顾他,在一次出车的途中,遭遇了黑帮抢劫,刚买的抗艾药也被掠走,为了夺回药物,他鼓起勇气前去追赶,通过“超感”见到此状的威尔和善,帮他度过了难关。
从此之后,卡普斯名声大噪,在那个充满贫穷与饥寒,暴力与动荡的国度,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希望,进入政界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也遇到了自己的知音伴侣。
这应该是原剧本的结局,不过由于制作方网飞的资金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云顿”最后的结局是不再过问政界,开着自己曾经的老板送的新车,继续过着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住在美国旧金山的高级黑客诺米曾是一名男孩,由于自己的性别倾向以及性取向问题,变性成为一名女性,因此遭到家人的强烈排斥,她的父母一致认为她的脑子坏掉了,在生物保护组织找上门来的时候,主动配合将诺米抓进医院进行脑叶切除手术,“超感族群”帮她逃离,随后便一直作为超感八人组的后端技术支持,帮助她的族群们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在她们解决生物保护组织的威胁之后,她的家人也总算接纳了她,最后,在巴黎铁塔上举行了浪漫的婚礼。
墨西哥演员利托是一个同性恋,受限于他的演艺事业,长期隐瞒自己是个同性恋这个事实,直到爱慕他的女同事丹妮偷拍的照片被丹妮的男友将其公布,利托的事业崩于一旦。
在“族人”和爱人的鼓励下,利托决定参与同性恋游行,在游行中鼓足勇气大喊出了“I am a gay!”这次游行之后,利托曾经的合作伙伴更是不乐意继续合作,直接中断了和利托的合同。
利托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丹妮突然急中生智,给利托联系到了奥斯卡金奖导演新片的试镜机会,在善的超感帮助下,利托顺利拿到了这个角色,圆了自己的好莱坞梦想。
同时,再也不会为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而遮遮掩掩的了。
住在美国芝加哥的威尔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正义警察,在“超感”到安吉莉卡之后,便一直致力于找寻真相,在帮助族群内的其他人的同时,更是冲在对抗生物保护组织的最前线,与低语者面对面,剥开生物保护组织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
因此,他也失去了很多。
不仅因此丢了工作,为了不被生物保护组织发现,没日没夜忍受着阻断药物副作用的折磨,在其父亲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也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不过好在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超感人最后还是战胜了别有用心的家伙们,和莱利共坠爱河。
在英国伦敦的夜场做DJ的莱利,被自己的朋友陷害,卷入仇杀,在被同自己“超感”的威尔救下之后又被生物保护组织抓住,经受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在她的“超感族群”的帮助下终于逃脱,她和威尔两情相悦,成为互相陪伴的情侣,同时也回到了多年前因母亲去世而离别的父亲身旁。
为了使自己族群内的人们更加安全,她与威尔作为前线战斗人员与生物保护组织正面对抗,在最终的大结局中,他们不仅搞定了生物保护组织的邪恶力量低语者,而且清理掉了与低语者合作的“超感人”。
超感八人组终于大获全胜,在最后的狂欢中,所有的个人都被接纳,这么一大家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沉溺在前所未有的性爱中。
之前因《木星上行》口碑低迷,有的影评人给导演扣上了“变性把脑子整坏了”的帽子,却不知当时龌龊司机姐妹把精力大都放在了这部《Sense8》上,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的话,这部剧不管是故事的逻辑性,还是导演的场景调度能力,还是剪辑思维,难度都是极其高的,没有聪明且清晰的头脑是无法做到的。
《木星上行》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不好看,可能它关注的点很无趣吧,极权这种东西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龌龊司机姐妹的初衷一直都没变,那就是关注人本身。
这部剧之所以受到大量关注,那是因为观众们在这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八人组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善是重男轻女传统观念下的受害者,沃尔夫冈是从小生活在阴影中的暗黑男孩,卡拉是一个人生轨迹被家人安排的,自己没有太多选择权的女生,卡普斯是社会中被命运任意摆布的穷孩子,诺米是性倾向、性选择与众不同且受家人排斥的孤独异类,利托是一个同性恋,受世俗影响一直不敢直视自我,威尔是在职场有着超强能力却因利益不同而遭到排挤,莱利是一个没能走进艺术圈的边缘DJ。
生活中,我们也没有人是完美的,除了不完美的共同点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孤独。
我们这辈子一直都在寻找和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渴望和他们走的很近,形成自己的圈子。
然而要达成这件事实在太难,就算达成也依然无法避免背叛与被背叛的风险。
观众们在看这部片子时,经常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是第九个超感人。
他们开心,我们会感到幸福,他们受挫,我们也会揪心,他们伤心,我们也会难过。
这部片子其实就是导演的世界观,他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被理解,不管他有多么与众不同,都应该被世俗接受而不是被当做异类。
这是导演的人生体验,也是导演的梦想。
我终于能理解片中为什么一言不合就跳舞了,这个作品的诞生,本身就值得狂欢。
况且,在众多粉丝的支持下,它还战胜了资本家。
原本因资金问题被砍,却被粉丝们联名上书救活。
屏幕前的你我,只要是通过网飞正版观看这部剧的,在这一刻其实也成为了他们族群中的一员。
导演为了要把原本剩下三季需要讲的剧情浓缩到2:30小时里,而将之前铺垫的暗线全部砍掉,剧情显得格外的仓促。
所以直到看完都没有之前两季的剧情对给我的触动大,剧情显得平淡而且有点小失落(失望),导演应该是尽力了,也是时候跟sense8说再见了。
不过真的希望导演以及编剧能够出一本书,把第二季之后剩下的剧情补完,这两个半小时的终章真的不是我想要的结局,尽管它完美得像个童话。
最后回一句,粉丝最难满足吗?
我看未必,山珍海味吃的挺开心,粗茶淡饭不也挺乐呵呵的。
因为没有原则,没有评定的标准。
这何尝不是对作品的一种不尊重╮(╯_╰)╭。
积点口德,别吐脏话,大家都是文明人。
开篇就追溯了狼的往事,因为落入BPO受囚刺激了他深藏内心的黑暗记忆。
(虽然他爹是个变态人渣无疑,但他爹妈的关系对于狼自身来说并不算什么……老爹少妈罢了)——此处惊喜的一哇!
然后本在不同的儿时记忆中恍惚的狼却能突然发力轻松制服一群BPO喽啰简直要血洗一条出路——此处激动的哇哇哇!
我狼真帅真猛爱他!
接着就在他大义凛然的即将自杀之时Kala秒醒拉住他,明白他意已决就也不BB了直接用行动来制止他——哇哇哇哇哇寻死夫妇太棒了爱你们!
除了彼此任何人都不重要!
后来就三分钟喜剧三分钟一对CP感情戏三分钟打斗戏,剧情也算有条不紊的合理推进着。
直到我们迎来了第一场重头戏——交换人质。
哇哇哇好酷每个角色都发挥了自己的特质大家合力救出了狼!
然后……Kala:Wolfgang???
Wolfie:我很好。
Kala高兴笑随即:Rajan呢?
Wolfie:和我在一起,等会我们汇合。
捧脸亲。
………………本集的另一大重头CP,Sun的对象Mun此刻也天降了。
两人尴尬而不失礼貌又温情脉脉的尬聊了几句,然后在全世界最浪漫的巴黎街头旋转木马前接吻。
………………过了这惊险刺激又浪漫迷人的一夜,你以为这就够了吗?
死里逃生的大家在金主Raj的朋友别墅庭院中吃吃喝喝,Raj焦灼的走来走去,情敌Wolfie前来安慰,他们马上来了。
这紧张气氛我以为逮捕Raj的印度警方要来了。
结果是不知道为什么没和他们在一块的Kala坐着Bug的车来了。
看着老公和情人在车外,她纠结的苦恼,Bug Say:因为你能同时在两个地方,So follow you heart。
猛然间Kala仿佛醍醐灌顶,笑眯眯的走下车去,然后怎么样我懒得说了。
TMD!!!!!!!!!!!!!!!!!!!!!!!!!!!!!!!!!!!!!!!!!!!!!!!!!!!!!!!!!!!!!!!!!!!!!!!!!!!
作为kalagang西皮粉我不依啊我不依!!!!!!!!!!!!!!!!!!!!!!!!!!!!!!!!!!!!!!!!!!!!!!!
我的爱情观并不保守,我知道一个人可以同时爱上许多人,不是变心背叛,就是无法自控的对几个人都能产生真爱。
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一季Kala那么纠结要不要和Raj结婚,根源就是不爱他,在婚礼上Wolfie说的那句话也是,你不爱他。
你明明那么爱Wolfie,为了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去死,怎么这份爱都不够填满你的心吗?
为什么始终就是舍不得放下Raj?
她从头到尾没表现过爱Raj,仅仅是感谢并享受Raj对她的爱。
而当Raj知道一切依然把她当宝捧在手心,那她就是——哦既然他都不介意了我就更不用纠结啦。
片尾Will问她,你和他们中谁谈过了吗?
Kala:没有(纯真脸)。
Will:你知道你想要什么吗?
Kala:印度式摇头困惑。
OK这个角色已经彻底OOC成无脑玛丽苏了。
你他妈前两季都只爱Wolfie对Raj各种应付,到了这集就各种对Raj感动喜爱。
从第一季纠结要不要嫁到最后舍不得离呵呵呵。
现在自豪灿烂的一口一个My Husband,那边Raj就一口一个My love My wife,看着人家夫唱妇随三狼你不觉得尴尬吗???
哦我忘了你和Kala的爱能胜过一切呢这点尴尬算个屁。
Kala对Wolfie的爱可以让她奋不顾身却无法让她拒绝Raj。
这是作为CP粉最不满的地方。
不是迂腐的拒绝开放式关系,不是顽固的非要用社会道德去限制Kala,而是在kalagang的感情中,三人行完全站不住脚。
前面那么虐心那么相爱都要推开彼此,现在咋突然就轻轻松松来3P了呢?
这三个人彼此都没谈过,都没正视关系问题,别人一问就尬笑避而不谈,完全是稀里糊涂就这样了,得过且过。
不稀奇了,毕竟从圣诞特辑开始,kalagang各自的人设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完全被外界推动卷入各种事件,他们没有自主的去掌握过什么,现在对彼此的感情也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毕竟最大的阻碍都为他们献身了:)Raj怕是佛祖转世吧。
人设完全是只要我老婆不抛弃我要我养多少她情人都没问题!
这真的不是什么更高层次的开放式美满关系,而是滥竽充数完全没有试图好好刻画角色走向。
你说Raj前面那些卖假药参与腐败的情节,是写了有啥用啊???
你说Kala除了当个医药箱外这角色有一点沿袭第一季的特性吗???
你说Wolfie被救出来后咋就那么感性了整天和大家嘻嘻哈哈搂搂抱抱???
全集最莫名其妙的一段,就是Kala中枪了。
那气氛营造得多严峻啊,让观众高度紧张刻意带节奏,慢慢慢慢慢镜头,慢慢慢慢八人痛苦,慢慢慢慢她倒地了,慢慢慢慢抱头痛哭,慢慢慢慢围成一圈,我他妈差点以为她就要死了——结果不负所望,Raj来了,换个人抱在手里开启睡美人狂吻模式,于是Kala飘出,快救我啊别让我死!
他妈的这狗屁情节拍出来到底有什么用???
两个人换着抱来亲去很好玩哦???
强行中弹、强行要死都是为了强行煽情!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呀?
无用的垃圾情节磨蹭时间,然而你们还有时间及时追到反派呵呵呵。
真是国产剧水准了。
老变态:我变态了那么两季结果你们这样随意的把我拴来溜去又轻易狗带主席:我神秘了那么两季结果出场仿佛就是为了揭露伤疤并轻易的狗带最后各种大团圆见家长无限美满拍了一刻钟,这也正是这个特辑收获满分好评的原因。
可我就问这样和无脑爽甜日漫有啥区别???
不是不可以HE,而是别为了HE而HE好吗,除HE以外你曾塑造的一切都抛开。
我知道是时间赶,所以各种感情关系处理来不及铺垫转换,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刻画,你省略不行吗?
我可以完全肯定的说,这个特辑我是宁愿没有的。
被砍在第二季终也比这个沦为俗套的合家欢好。
因为我不想为了结局为了完满而自毁前作。
Dream到极致就是空中楼阁。
这集除填了安妈的坑又火速灭掉BPO恶势力外,剧情也不严谨,你看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拉库纳”,神神叨叨的,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这剧已经彻底从科幻变玄幻了吧。
而且过于沉迷营造欢乐气氛,总是说着说着就派几个欢脱角色来扯下嘴皮子。
其他角色,除了Wiley保持如一,Nomi大婚,kalagang&Sun稀巴烂的感情戏外,也没有别的安排了。
所以这个结局有没有区别都不大,没有可能很多事情都悬而未决,但有了却是把可以更好发挥的一切封死,彻底的高开低走大烂尾。
现在的结局就是个泡泡,五彩斑斓,不堪一击。
只是看起来很美,其实内里一片虚空。
它根本没有从前Sense8那样认真去关注每个群体,贴着现实刻画角色,合理的让角色自我绽放。
认为这就是Sense8那我情愿当个假粉。
我的S8是第一季末的八仙过海,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精神上的联结沐浴着希望的光辉,他们悠扬的驶向远方,所有人不言不语,却胜过任何肉体结合的狂欢的激荡。
为赋新词强说愁,反击没个反击样,抓捕没个抓捕样,为了让逃走故意让抓捕显得更弱智。强推感情线。两季+电影,我很不喜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吻
Emmmm 乱糟糟的happy ending ~
作为给粉丝的告别礼物,开心就好了~
浮夸的演技和牵强的剧情,真的没法给高分……
填个坑,总比不填好。
妈耶,好感动,终于有一个交代,happy ending 了~又想重温第一季了,这群人太可爱。就是冈哥为什么要亲拉詹,虽然理解但无法接受哈哈哈哈哈。
谁说只有1对1,还可以1对2,2对2,1对3,那n对n啊!借用印度小哥一句:天下怎么还有如此之事。嗯可以有。
真的不要浪费时间去看
主角全体存活 一发火箭炮干翻大boss 以狂欢orgy结尾,,纯为粉丝意淫而写的剧本。行吧,大家开心就好~
太好看了,感恩 Netflix
卡拉:小孩子才选,成年人两个都要
我相信抽出这个剧想表达的任何一个边缘人,只需要平平稳稳地讲述他们的生活,就足够震撼人心。结果只是拍出来这种毫无灵魂的爆米花大狂欢。可以理解编剧遭遇的困难。可惜再大制作也救不了内核的失败。
「This wedding is proof. Proof that for a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s and all the forces that try to divide us, they will never exceed the power of love to unite us.」【for our fans】T - T
seriously?
呜呜呜呜 我想做印度女人!!!
家庭聚会,亲吻大赏,速度与激情,奔跑吧兄弟,亲人侠,原来是献给粉丝的,我去凑了这个热闹,搞得两败俱伤
算是追完了人生第一部美剧,感谢网飞!
高评分是一种情怀而已。整个完全是在塞故事,为了完成喜爱这部片的人的愿望,强行让所有人都偿所愿……无论是同志,还是爱人,甚至身心各自爱一个人的婚恋都得以成形……狂欢、合唱,种种的相聚的感觉,真不像是电影。真不知道怎么打分才好了。
作为“起死回生”的完结篇拍成这样真的满足,结局仓促什么的都不重要了,每一对CP都想磕,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