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咏鹅

군산: 거위를 노래하다,群山:咏鹅,好日子,Ode to the Goose,A Singing Goose,Good Day

主演:朴海日,文素利,郑镇荣,朴素丹,李美淑,韩艺璃,权泰元,尹宰文,明桂南,文淑,白贤镇,郑恩彩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咏鹅》剧照

咏鹅 剧照 NO.1咏鹅 剧照 NO.2咏鹅 剧照 NO.3咏鹅 剧照 NO.4咏鹅 剧照 NO.5咏鹅 剧照 NO.6咏鹅 剧照 NO.13咏鹅 剧照 NO.14咏鹅 剧照 NO.15咏鹅 剧照 NO.16咏鹅 剧照 NO.17咏鹅 剧照 NO.18咏鹅 剧照 NO.19咏鹅 剧照 NO.20

《咏鹅》长篇影评

 1 ) 中国导演的韩国作品

【釜山电影节展映】此前因为懒并且不太看盗版,一直到现在才看张律作品。

身世、家乡、父子、日本、咏鹅诗、朝鲜族、尹东柱等元素,在首尾呼应的倒叙剪辑下,构造出喜感、温暖又有内涵的表达。

全场观众笑了很多次。

看完方才恍然大悟,回味无穷,不禁莞尔。

男女情感部分处理得有种洪尚秀的浓浓喜剧风。

醉舞《咏鹅》,是否就是Young-Ah的所指呢?

比较遗憾的是,朴海日的那句中文说得再标准一点就好了

 2 ) #艺穗影展##2019深圳艺穗影展#咏鹅 导演张律访谈会 笔记

空间、地理与情感空间和人物的关系,从人物出发,要找对空间。

有空间就有故事,故事反映真实。

导演拍片不会想这么多。

各种关系和身份还有距离都会影响到爱情。

拍的周围环境会跟电影里的人物有关系,所以就会拍,因为主角到了新环境会寻找别的东西。

在拍的过程中有一种感觉是影片结构不会是正常的顺序,来自于人物,诗人前进一点,后退一点,电影顺序是诗人记忆的顺序,从群山开始的爱情,在群山结束。

关于喝酒男女主在首尔里自在,在群山是另外的样子,男主比较拘谨,人们到另外的环境中身体表现和表情都不太一样。

喝酒是适合那个空间的度数,演员喝了很多酒但是对节奏的把握很好,不会醉,读诗那场有点醉。

人在哪,故乡就在哪。

福冈的醉酒躺尸,朝鲜族去韩国打工,做着底层的工作,是日常生活的风景,不是主流社会中的人。

顺序从结果开始,再往前推。

 3 ) 一个人的心碎

影片中有关那些政治、身份和家国大义的因素之前已经有许多人探讨评点了,我就不再赘言,只谈谈影片中关于情的那部分吧。

也许因为本片叙事的顺序与众不同,先展示两人的发展,再回溯他们的缘起,因此,带来许多美丽的误解,也令观影的体验变得有趣起来。

影片刚开始的一大段场景和对话,一直让人错以为是作为姐姐的松贤在主动追求并迷恋着允永,而寡言的允永似乎只是被动地回应。

所以,当松贤迅速转而挑逗民宿老板,另一方面,允永与老板女儿朱恩也开始心生呼应时,我感到有点突兀;甚至松贤独饮闷酒与面馆老板娘的对话一度让我以为其因允永而情伤;再推进到允永独自回到首尔,并去牙科医院要求看夜景,那一刻,我们完全不明所以然。

影片随之一转进入回溯,整个故事的脉络完全明朗起来,情伤的是允永啊。

看夜景其实是允永在通过牙科医院院长向其表妹松贤发出最后的信号,但松贤在和表姐的电话中明确回绝了允永。

这一刻,看着被赶出医院躺在公园长椅上的允永,他的痴情表露无疑,他的孤独那么无助。

原来女人来到世上也是为了让一个男人心碎。

影片前后两部分的呼应非常完整,构图和氛围也很有感染力,由此可见导演张律的功力,非常期待他的新作。

 4 ) 一只鹅的姿态

我们小时候学的第一首诗是什么来着?

是《锄禾》还是《咏鹅》?

如果说电影的前半部分在进行社会批评的话,后半部分就是在自我解嘲。

韩日关系里面掺杂着近代历史、现实政治和文化联结,抛开哪一个去作判断都不准确,在一国国内还要再加上各方的立场,就更复杂了。

同样的胶片,对着不同的东西拍,就会有不同的事实被记录下来,随之吸引不同的观看者,进而唤起不同的回音,最后导致不同的结果。

就像连演歌的起源各方都说法不一那样,历史总是任人装饰的,本来应是幸事一桩的同出一源,被人各取所需后只能天各一方,虽然都不乏举旗拥护者,却苦了只想好好谈恋爱的普通人。

为了在参与公共话题的时候不被当作外人,叙述者的身份(朝鲜族)在前半段被抛弃了,电影甚至专门为此安排了一场戏。

但“以什么身份去批评”、“有什么资格去批评”这样的问题不可能被一直回避掉,所以后半段,身份又被捡了回来。

作为副作用之一,“外人”这个标签也如期而至,结果就像在咖啡馆和小饭店里那样,尴尬成了最终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面对尴尬,大义凛然是会被消解掉的,所以就算电影打算回应关于身份的质疑,最后也只能始于被迫而终于自嘲。

至于《咏鹅》,因为关乎于记忆,换句话说也就是关乎于自我认同,大概是这自嘲之中最严肃的部分了。

前后两段分别构建了两种人物关系,前一个是追求与被追求的三角循环,后一个则是“外来者”与“自己人”的二元对立。

无论是哪一种,无论这些修辞的背后是社会实际还是个体处境,它们都指向现实。

就像《咏鹅》一样,精心雕琢的语言之下,其实就是一副客观的景象:一只鹅的姿态。

 5 ) 这片既勾人又有内涵,你想歪就对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嫂子」这档子事。

尽管不如“一指禅”和“做头发”那么刺激,但总归容易让人想歪。

当然了,小影可是很正经的。

既勾人又有内涵,不少人把它列入观影最佳呢。

不信?

请往下看——

咏鹅군산: 거위를 노래하다中国风的片名,配着写满韩语的海报。

没错,这其实是部中韩“结合”。

导演是总被拿来和洪尚秀比较,拍过《春梦》、《重庆》的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

坦白讲,两人的片子气质有点儿像,既诗意,又闷骚。

他们还都喜欢从人物的出游讲起,不按套路出牌,爱打乱叙事的顺序。

本片亦是如此。

故事真实发生的脉络是——A男女主在首尔重逢、B两人一同前往群山、C男主独自回到首尔。

而影片叙事采用的顺序却是BCA。

时间倒置,故事从中间向一头一尾延伸,结构之妙,令人一赞三叹。

观影过程就像是在玩儿拼图游戏。

直至你看到最后,一切豁然开朗。

整体看下来,论会讲故事,小影这回要暗搓搓站张律。

在介绍剧情之前,小影必须先说一个人。

她就是本片主角之一,嫂子的扮演者文素丽。

相信很多人都对她不陌生吧。

她是李沧东执导的《绿洲》里那个重度脑瘫。

片中,文素丽的表现可以说相当精彩。

牛X到让人信以为真的地步。

而到了《小姐》中,她又化身为金敏喜的姨母。

以一身端庄的和服亮相,那段日语吟诵的戏码惊艳四座,简直比小姐还动人。

据说,文素丽为此准备了2个月。

如此厉害敬业的演员,这次同样没让人失望。

有人说,她和男主朴海日贡献了瑰宝一样的表演。

回归故事,它的配置可以说相当简单。

一对男女,一对父女,四人之间的情感在追赶与躲闪、前进与后退中交错。

简单却不单调,让人回味无穷——故事开场,就是一对男女来到名叫群山的地方旅行。

没有交代关系和前因,让你在迷惑中探索。

正如一位网友@刘二千说的:这种非线性剪辑+删减关键情节+插入无用信息,会带来一种类似悬疑片的观影快感。

说回正题。

他们一起吃饭和说笑,别提多亲密。

可你说他们是情侣吧,女人说是误会,他们不是那种关系。

可你说不是吧,两人之间的对话别提多露骨。

在去找民宿的路上,男人竟直白的问出下面这句话。

说真的,倘若小影没跟你剧透,看到一半你才能捋清关系。

而等他们找到民宿后,关系就更复杂了。

民宿老板和患有自闭的女儿自带恐怖片氛围,他们不仅话少,还行为古怪。

没事儿就蹲在监视器旁盯着这对男女。

而随着剧情发展,走向更是愈发奇怪。

男女原本租住在一个房间,但因女人觉得有身体接触不太妥当,便提出分开来住,另租一间。

显然,郎有情女无意啊。

那她的意在哪呢?

在宿舍老板身上。

女人总是喜欢找沉默寡言的老板攀谈,开玩笑,反正就是主动靠近。

男人看了吃醋生闷气,不陪她外出观光。

她也不死缠,反而找到老板,和人家一起去海边拍照,散步,聊过往。

那老板对她有那意思吗?

夫人去世多年,猛一下子有个女人对自己这么热情,说没动心是假的。

当女人靠在他肩上时,老板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太长时间没...

这边暧昧的苗头,男人知道吗?

抱歉,他早已从监视器里看到了,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但是,他也并不孤单,因为他和老板女儿走得那是越来越近。

性格自闭的女孩鲜少露面,唯独对男人格外关注。

男人吃醋躲在房间,她就端一碗面条悄悄放在他房间,关上门。

一个在里面吃着,一个在外面听着,那画面莫名有些温馨是肿么回事。

直到某次女人撞见男人和女孩举止亲密,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总算是摊开了。

怎么样?

关系有够乱的吧。

单看上面这些简直是一出狗血伦理剧有木有啊。

如果故事单纯如此,小影是不会推这部片的。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故事关乎“救赎”和“命运”——片中的四个男女不约而同都失去过一位挚爱:男人失去母亲;

女人因小三插足离婚,丈夫对她来讲在心里已经“死了”;

女人和丈夫的小三“握手”民宿老板因为和老婆吵架,意外导致她遭遇车祸丧命,沉浸在自责中;

女儿目睹这一切,至今走不出丧母阴霾,不肯原谅父亲。

只能感叹,人生在世,有太多偶然。

时间就像奔腾的河水一般不停地流逝,而失去爱人的人们都曾以为自己会永远沉浸于悲痛。

殊不知,一个冲动的闪念就能改变眼前的这一切。

就像坐在开往群山汽车上的这对男女,他们曾以为彼此会相爱,对方能成为消除自己悲伤的解药,却不曾知道接下来会迎此巨变。

鉴于导演张律是个历史感非常深重的人。

片中,他对中、日和朝鲜半岛的过往与现今、无法规避的历史阴影,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稍有涉及,用调侃的方式呈现,而中国元素更是随处可见。

民宿老板是日籍朝鲜族,男人和女人也分别来自南北。

那种隐隐的感觉,可以用“暧昧”来形容。

个体漂泊在历史长河中,导演将一切思绪赋在了那句“你在哪里,哪里便是故乡”当中。

有意思的是,一位网友甚至把主演间的情感纠葛影射到中、日和朝鲜半岛各方身上,也是别有一番韵味了。

可以说,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梦,一个意外。

因为如果不是女人在首尔街头偶遇到前夫曾经的朋友,恰巧这个男人曾对她有过好感。

两人也就不会有机会去群山旅行。

不去群山,他们自然不会住进那间民宿。

女人也就不会爱上民宿老板,老板也就不会知道原来自己还可以重新再爱;而都失去母亲的男人和女孩也不会相遇,彼此温暖、互相救赎。

但这些既恍惚如梦,也是现实。

正如张律在采访中说的(摘自@深焦):在有时间痕迹的空间里,此刻的人物是与过去有联系的,即便不直接表现,也能感觉到这种联系。

在某个空间里,刚刚这个人还在,但现在这个人不见了,走了。

那他就真的彻底消失了吗?

不一定,他的痕迹留了下来,并和这个空间原有的痕迹之间相互起作用,这些你都会感觉得到。

仔细回想,在我们的过去里像这样人,这样的偶然不知有多少。

此时,脑海中不禁萌生出一个疑问——究竟是从前的选择成全了现在的自己?

还是现在的自己印证了从前的选择?

人生路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后半生。

学着留意身边的风景,它会稍纵即逝。

但失去也不要过多沉沦,因为你很快会步入下一站。

既然这样,何不好好享受当下呢?

禁片?

VIP电影?

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影荐,回复片名有惊喜喔

 6 ) 《咏鹅》者,林间漫步

“你年纪轻轻,却有着旧时代的感性。

” 允永和暧昧对象松贤去群山旅游时,群山酒馆的老板娘这么对允永说。

老板娘虽不再年轻,但风姿绰约,她半慵懒地靠着墙壁直勾勾地看着允永,好像什么都知道。

她会说韩语,又会说日语,搞不好还会中文,却窝在韩国乡下的小酒馆里度过终日。

对允永来说,由她这样的人来对他说出这样的话真的再好不过了。

“我年纪轻轻,却有着旧时代的感性。

”这句话为允永营造了自己的空间。

他在群山走走停停,时不时地躺下又坐起。

他时而独处,时而和他人产生联系。

松贤说,“你做什么都是做一半。

”但对于允永而言这毫无关系,毕竟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那他是谁呢?

影片第77分钟时,当允永透过高楼窗户望着外面的都市夜景时,他一定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时候影片的标题才缓缓出现:“咏鹅”。

姓名:“鹅,鹅,鹅”松贤和允永说她觉得他的名字很暧昧,既不像男名,也不像女名。

允永和松贤说,他去世的母亲会叫他“永儿”(咏鹅同音)。

在影片中,有三个人唤过他“永儿”:他暴躁的父亲,他去世的母亲,还有暧昧的松贤。

这样小名的呼唤使始终与外界疏离的允永有了想亲近的感觉,所以他会给关系并不好的父亲送水果,去母亲的老家群山旅游,和松贤维持着暧昧。

他们对他姓名的呼唤赋予了他行动的理由,而这种特殊的符号化总会给人满足感和一种幻想:他们的呼唤,总归是出于一种美好的情感。

即使现实不一定如此。

所以当影片后半部分允永在首尔的中餐厅用中文手舞足蹈地吟诵起《咏鹅》的时候,他仪式性的“狂喜”状态就如同《庆州》里申敏儿摸着朴海日和她前夫相似的耳朵,《春梦》里艺璃见到暗恋对象后放着音乐独舞,那个时候他终于找到一种真挚的状态,全身心地去吟诵属于自己的幻觉。

“永儿,永儿,永儿。

”职业:“曲项向天歌”允永是个诗人,一直没有正经工作,而他在电影里也始终没有创作出一首诗来。

无论是坐在群山旅店门口的允永,还是走在首尔街道上的允永,都如同只是在等待一种可能性的到来。

身为诗人,却写不出一首诗,这种情况在李沧东的《诗》里也有发生。

过于热切的情感,让可能性充满期待的幻想。

幻想过于充盈,语言就变得无力了。

直至深情到无情,才可能写得出诗来,这跟武侠小说里断了情源练功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无论如何,允永都热切地等待着,一场约会,一次旅行,一种关系的化解和另一种关系的萌芽。

允永做事只做一半,因为这是对于他来说最好的状态,没有结局,过程暧昧,他才有可能以诗人的状态存在。

目的明确,直奔结尾,即使写出诗来,他也不是诗人了。

“曲项向天歌”者,重要的是那深情的向天一望,至于歌否,歌什么,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和用名字的符号化自我安慰相同,允永想要找到一种状态的比拟来再次自我审视。

他没说出一句诗,却反复念叨诗人尹东柱的名字。

似乎相比于诗歌具体的内容,尹东柱作为诗人的一生更具备诗意的象征。

群山的经历对于允永而言就有着这样一种象征性的诗意,他在这里感受到失落(松贤与旅店老板的暧昧),认同(旅店老板自闭症女儿的倾心)和救赎(逃离群山又救了自闭症女孩)从他回到首尔后遭遇的冷漠(父亲),遗忘(药店女店员)和拒绝(松贤表姐)的对比中被凸显了出来。

因为似梦非梦,亦真亦假,既浪漫主义,又英雄气概,因此真实生活的结局被放在了影片的中间,而对于允永而言,影片的开端和结尾,才是他生活诗意的本质,因为在那一刻,他走向了自己对诗歌的预言和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

关系:“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关系的确立对于允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他见到人总要问一问:“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从头到尾,允永不过是在寻找一种自我的证明,他把自己化作一面镜子,通过他人的个体关系来反射自己的存在。

允永的存在就仿佛绿水清波,若不是白毛红掌暧昧的挑动,大概永远处于等待涟漪泛起的状态。

在允永和其他人产生的关系中,他都表现得较为被动。

与松贤的相处过程中,允永目睹了松贤与他人建立的一系列关系,而他与松贤的关系则永远取决于松贤与其他人关系的状态。

允永与父亲的关系也是如此,激烈,或者是缓和,父亲的情绪往往成为了主导。

允永唯一一次的主动,是在与群山自闭症女孩的交往过程中,在梦一般的经历中,允永救了她,但他们两人的关系就像水与水的接触,孤独融进孤独,即使泛起了涟漪,也没有任何证明,水上之鹅可以游去别处,水中水则只能自我消解。

女孩最后坐起身来,坚定地对旁观者们说你们不了解他。

无论关系如何被建立,允永都无法让自己被他人了解和认知,他最终只能被自己的孤独同情。

张律的电影里,经常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坐在一起,用着不同的语言,看似心意相通,实则貌合神离,家国恩怨,爱恨情仇,都只是消遣而已。

人与人的悲欢,怎么可能相同呢?

所以允永干脆走走停停,一半清醒,一半做梦,自称诗者,却不曾颂歌。

漫步在松散林间,人们看到他,总觉得在哪儿见过,却始终想不起他的名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黑则明BlackLight”

 7 ) 慵懒,漫散,韩式的文艺风格

其实,电影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是很困难的,制造氛围让演员最大的自由发挥,才是最好的表演。

看多了洪尚秀,总觉得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没有情节,顺水推舟的发展,通过闲聊照顾一下空旷的场景,在散漫中,让观众去意会、填充。

这大概是因为过于抽象,所需要的互动吧,在他的电影里,吸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志,男人女人都很享用烟草给与的自信。

这也就是韩国的风格,不拘于环境,不拍成风光片,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街巷,那种烟火气,拉近观众,看在这样真实的环境中,人们无聊的打发时间的方式,跟你我一样。

但咏鹅,却又增加了许多幽默因素,两位演员的自然表演,几乎很生活,在慵懒散漫的片子主题下,有些新颖,因为明星的加盟,也因为影片潜在的张力,人物关系在变化,也很有故事可看,期待姐弟恋的实现?

期待群山故事的继续发展?

一对儿,变成2对儿恋人,一切都有可能。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最佳,意犹未尽。

在仅仅两个小时的片中,我并没有觉得枯燥,反而希望在进行下去,其实生活是多变的,永远不停歇,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正因为如此,再慢散的生活中,才有慎重、才有期待、才有可能,它所倡导的是慢节奏,在现实中,它是不可或缺的却又真的很难得的体验。

 8 ) 咏?

允英喜欢前辈的妻子颂贤。

允英知道颂贤离婚的事实后,两人冲动地一起去群山旅游。

两人寄宿的民宿主人,一个中年男子,和患自闭症不出门的女儿一起生活。

4个人在群山发生错综复杂的爱情。

允英喜欢前辈的妻子颂贤。

允英知道颂贤离婚的事实后,两人冲动地一起去群山旅游。

两人寄宿的民宿主人,一个中年男子,和患自闭症不出门的女儿一起生活。

4个人在群山发生错综复杂的爱情。

 9 ) 我对您的爱全在一首中文古诗里

张律导演,我差点就把您当做另一个洪尚秀了。

您看啊。

一对男女,旅行、喝酒,中间再穿插别的男女,没什么情节,您更是将影片讲到一半再回去,最后收尾在他们刚开始旅行,您是更懒了。

我想来想去,男女啊对话啊情调上的你来我往,都不过是您采取的一种轻灵的形式,包裹在你欲诉说的主题之外,让它看着不那么沉重晦涩。

很多文学作品都是这样,比如我曾经奉为圣经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轻与重”怎么只是一个肉麻的情爱故事呢?

失恋之后,带着这本书搭上火车的我当时是怎样想的?

还不如来一瓶烧酒解千愁。

说到喝酒,你毕竟不是洪尚秀的对手。

所以,你谈到了喝茶。

洪导的男女主喝点小酒之后要么酒后吐真言,要么取得男女朋友的重大突破,你这酒还真是风度。

您让一个女人独酌还哇哇哭了,我喜欢这样感性不失理性的女主,我想您是尊重女性的。

我觉得两男两女是一个固定模式,像是一种电影构架练习。

虽然有这样一个爱情的设定。

我看不出这个片中谁是爱谁的。

影片介绍说,男主爱女主,我看不太出来。

但是我喜欢女主谁都不爱,不论男主还是民宿老板。

女主不属于任何人,她属于未来。

人类是爱好逸出的动物。

在男女主的逸出之外,还要再度逸出。

他们都要无限地拥抱未来,即使男主单方面爱着女主。

这也是对于情爱故事的超越。

男主并不只是陪伴爱慕的对象来到一个新的城市。

他回到母亲的出生地。

从这里,导演撕开浪漫表皮,男主带着一个不确定的女性来开启一段他自己尚不明确的旅程。

名义是外出,实际是回归。

俗世中的男女,但凡想发生点什么,谁会回去母亲出生并在那里自杀的地方。

这或许是男主“诗人”的一面。

他并不想速食他喜欢的女子。

他甚至还想要灵魂的亲近,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

正是因为这逸出的画风,当影片从中段跳回男女主首尔相遇的起点时,你会觉得略狗血。

女主又是咖啡馆怼小三又是喝醉卧倒前夫怀,全无她在群山的飘逸灵动。

她成了影片的“笑果”担当。

以笑治笑,男主“咏鹅”一首。

这是张导胜洪导之处:洪导喝醉了,依然在红尘中翻滚,无一刻得解脱;张导喝醉了,又是吟诗又是起舞,男女之事全无挂碍。

你当他是文化底蕴,当他历史尘埃,我只当他稚气真诚。

女主即使不喜欢他,也不会讨厌他。

男主有没有和女主灵魂相近并不知道,却实际地和女二一度非常接近。

暧昧的导演没有告诉你他们发生了什么,只是那个沉默的女孩终于轻开尊口了。

他们有可能是灵魂上最为接近的,他们同样有着家族伤痕,缺席的母亲,拧巴的父子关系,却不可能真正成为恋人。

这本该是诗人的收获,不止于女人、漫游,即使灵魂的,也未必是以爱之名。

或者,更广义的爱,同情,理解,共情。

或者,他领会了风的授意。

这里面的文素利叫人惊艳。

她原来是活泼的。

是那个会用矿泉水瓶敲人背的姑娘啊。

韩国女性离异后可以跟异性撞肩膀打招呼吗?

可见女性的系统比手机先进。

 10 ) 《小姐》之后,她在这部新片里更大胆了

好吃不如饺子,好玩不如...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微博:影探探长作者:表姐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一部片,表姐期待太久了。

因为一个女人。

文素丽。

她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女演员之一——不是长相,而是演技。

从十几年前一部《绿洲》,让观众误以为请来了真的脑瘫病人,

到最近演个配角都有一群粉丝嗷嗷叫着专门来看她,

这中间,磨的就是演技。

之前大热的十九禁《小姐》,她演的姨母风头完全盖过金敏喜。

尤其是在朗读会上那段惊艳四座的表演,绝了!

这次新片一出,表姐立马扑过去尝了个鲜。

怎么形容呢?

嗯...回味无穷。

《咏鹅》Ode to the Goose

故事表面看,很简单。

就是一男一女到一个叫群山的地方旅行。

可这么简单的故事,却很有嚼劲。

这对男女,什么关系?

亲情?

恋情?

还是...奸情?

单从细节琢磨,好像都有那么点意思。

可我敢说,就算开场一个小时,你也猜不到这俩人到底什么情况。

是导演张律水平太次,故事没讲好?

恰恰相反,他活儿太好了。

哎,不是,是他讲故事的手段太高明了。

片子里,剧情发生的地点依次是:首尔——群山——首尔。

三块拼图,一旦合起来,故事的脉络瞬间清晰,但也...四平八稳,特别没劲。

导演故意把拼图彻底打碎重组。

先群山,再首尔,又回到群山。

第一时间把高潮亮给你,同时又让你摸不到头脑。

嗯,这是勾着你往下看呐。

不过这点玩法就称高明?

无非就是非线性叙事而已。

前几年洪尚秀的《自由之丘》,用的同样是打乱结构这一招。

加濑亮和文素丽在里面舒服极了

但若论高下,表姐斗胆投《咏鹅》一票。

再斗胆说一句,这可能是近几年玩结构玩的最好的一部片子。

你问谁给我的勇气?

就是导演张律。

这一招,不那么容易。

玩不好,容易散。

比起其他片子,《咏鹅》更像是导演打的一次太极。

黑与白,因与果。

刚与柔,是与非。

就像阴阳鱼的鱼头交鱼尾,前后有回应,有解释。

一个圆满的闭环。

看完后,满足之余,还平添了一股命运的无常感...

今个咱们就庖丁解牛,好好捋捋这部片子。

故事一开始,男主允儿和女主颂贤已经人在群山。

开场一段在小饭馆里的戏,就够你琢磨半天的。

饭刚下肚,女人上来就是一句:“我们要不要找个地方睡一觉?

嗯?

果然温饱思淫欲。

一上来就搞腐化?

下一秒,男人回了一句:“那也可以啊,姐姐。

哎?

等等,姐姐?

合着人家这是姐弟俩出门办事吧。

可还没等你为自己的低级趣味不好意思时,女人的下一个动作又开始暧昧了...只见她轻轻把手覆在男人眼前,眼波一转,又说了一句:

“要不我们在这里呆几天?

这又是什么意思?

一个邀请,一个准许,或者更直白点,一次勾引?

短短几秒钟,一个场景都没动,疑问已经在我们心里打了好几个滚。

再下一秒,小饭馆老板娘开他们的玩笑,两个人又能笑得一脸坦然:“我们不是那样的关系。

可一出门,男人就问女人:“你喜欢白天做,还是晚上做?

更吊诡的还在后面。

民宿门口,镜头突然切到监控画面——老板跟女儿,正死死地盯着门口这对男女,细细打量着...

开场还不到5分钟,导演就把炸弹埋进了这个小院。

接下来,就是划亮火柴,点着引线,看着火星子一点点爬向那个芯。

我们不妨来个倒计时。

5。

民宿房间,一段对话。

男人:“闭上眼睛,让我摸摸。

”女人推开手,来了一句:“这样不妥。

”没有推搡,也没有厮打,就这么两句话,矛盾立住了——一个有情,一个无意。

4。

民宿老板和女人一起吃面条,男人负气不来。

女人看似随意地给老板夹了一筷子菜,老板侧头看了她一眼。

没有情话,也没有床戏,可故事又深入了一层——对上一个无意,对眼前这个有情。

3。

老板的自闭症女儿端了一碗面放在男人房间。

关上门没有离开,听着门那边男人吸溜吸溜吃面的声音。

没有表白,没有甜言蜜语,可意思很明白了——她对你无意,我对你有情。

2。

老板的暗房里,女人把头往对方肩上轻轻一靠。

对男人的彻底背叛。

1。

老板女儿把男人的手放在自己锁骨上。

这一幕刚好被出门回来的女人撞见。

boom!

炸药爆炸。

四个人胶着的关系被炸成了碎片,可留给我们的疑问还是那么多。

这对男女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眼见自己的父亲失手害死母亲后自闭的女儿,平时谁都不见,为什么偏偏认准了男主允儿?

这家由日本人在韩国开的民宿,怎么最不欢迎的,就是日本人?

看了一个小时,脑子里堆满了问号。

这时导演才不疾不徐地出了电影名字,也开始一点点地解谜。

后半段谜题的答案,表姐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但我可以提示一下题眼——命。

别误会,咱们不搞那些封建迷信。

我想说的,是因果。

过去种下的因,未来结下的果。

乍一听神神叨叨,什么意思?

用表姐很喜欢的一段话解释,大概就是: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天,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陶杰《杀鹌鹑的少女》都说逝者如斯。

可过去的时间——小到一次闪念、一个冲动,总会作用在你身上。

如果允儿不是遇到颂贤时一个冲动,就不会来群山。

不来群山,就不会遇到跟自己同样丧母的老板女儿,彼此救赎。

不来群山,颂贤也不会从失败的感情里走出来;心已经死去的民宿老板也不会知道原来自己还可以去爱人。

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回忆。

站在当下唏嘘感慨,多亏当初那一个闪念,一次冲动。

犹如轻轻弯腰扳动道轨,人生从此驶入了不同的方向。

片子的结尾,导演又一次安排在了群山。

最后一个场景,是允儿和颂贤坐着大巴第一次从首尔来到群山。

彼时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太阳升起来了,光照在他们脸上。

沮丧的两个人还不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会遇到一些人,这些人会给他们答案。

如果可以给这个场景命名的话,表姐想叫它“希望”。

世界上哪有“逃离”这一说啊。

逃离只是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

我更喜欢的,是王家卫那句说烂了的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那些让你如鲠在喉的,辗转反侧的,抓心挠肝的糟心事,永远不会自行消磨掉。

可只要你一心求解,生活总会给你答案。

不是在此处,就是在彼处。

不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

这也是为什么表姐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

丧逼就丧逼,迷失就迷失,但只要咬紧牙关活下去,总会有希望的。

不是吗?

文/表姐(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咏鹅》短评

非常有意思。看前半段的时候觉得是一部很闷的爱情片,结果标题出来,电影和电影里的时空一起错乱。“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闪回出现,朝鲜族和韩国人的当代矛盾,中韩关系,不断出现的中国元素。电影的视角就像躲在监控背后的幽灵,悄无声息地记录所有像精神病一样的角色,但只是记录着。

9分钟前
  • 今 敏
  • 推荐

???

11分钟前
  • 张幽笛
  • 较差

和看大部分张律的作品感觉一样,人物沦为行走的符号,无论是打乱的叙事结构还是各种关于文化、历史的隐喻,都让电影之外的分析比电影本身好看。朴海日本来就不帅,这个发型更是丑爆,还借角色之口吹了三次帅,就连文素丽也显得油腻,张律用演员的能力很差。

15分钟前
  • 荞锹
  • 较差

張律式外部者視角的“觀光”電影(第一部分),劇本設定很大程度依據空間。第一個鏡頭裡的遊客朴海日仿佛是剛剛離開“慶州”造訪群山。全片過半才出標題,打破時間順序分為群山和首爾延禧洞兩個時空段落,群山的日本歷史與延禧洞的華僑痕跡,前半如《慶州》般的巡遊,後半則如《春夢》的探訪。唐詩、命理、夢境與寫真,再到更頻繁地被提出的朝鮮族和社會公平問題,張律用“日常”二字對記者們的提問一帶而過言指無意傳達社會訊息。韓藝璃白賢鎮李俊東鄭恩彩的客串好驚喜。‘영아’一語雙關既是小名又是詠鵝。這部看完後,突然似乎想明白了為什麼張老師會離開韓國,好像隱隱感覺到了某種界限。2018BIFF1005C1.

17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推荐

张律的作品就像一杯好茶,要细品方知其中滋味。

20分钟前
  • 克莱门特
  • 推荐

合乎对张律作品的期待。氤氲暧昧的情感纠葛只是一层薄薄的罩纱,内里含蓄但也浓烈的民族性情绪根本无法被忽视。这次在记叙顺序上玩起花活,其实展现出来的也更多是记忆空间和人物情绪的一种交互映错。我一直很喜欢张律作品中常有的醉酒起舞片段,特别有感染力。这次照应标题的咏舞《咏鹅》,同样有着一种别样的趣味。影片中许多静止镜头的构图我都非常喜欢。但依然,无论国别,我还是很不喜欢这种过度填充符号化人物或事件的处理方法。既然导演以“日常”二字归纳,那么举重若轻,我们就当作一个清淡小品来看,也不错。

22分钟前
  • AilsonAir
  • 还行

今年看的几部韩语片缠在一起了。《庆州》让我回忆起十年前的庆州行,这部《咏鹅》里提到了半年前去过的龙井市,尹东柱诗人的纪念亭。《薄荷糖》采用倒叙,《咏鹅》采用可以循环播放的结构,以一句“太疯狂了”开场,到中间才出片名,有几处爆笑瞬间。以下人物描述可能涉及剧透........朴海日角色外形延续《庆州》,但多了不少丧和无能;文素丽不留痕迹地从《绿洲》《女演员》中走出来,扮演一个非常“精彩”的女人,一位只想着自己是受害者,未意识到自己也是很随意的加害者;一位以为是守着爱情,其实是因妒嫉和变老而歇斯底里的前妻;一位以为举着正义的标牌寻求公正,其实当被误认为援助对象时极度不快,只是显示优越感的示威者;一位以为守着身体,其实是当作筹码,不断选择奉献时机和对象的女人。这看似普通的角色,刻画和表演都太精彩了!

26分钟前
  • 阿哲系
  • 力荐

行动暧昧,说话暧昧,连名字都暧昧。而我早已看睡💤!!

30分钟前
  • Perfect
  • 较差

结构蛮有趣哦,叙事也蛮强大的,结构成这个结构后叙事难度徒然加大。而就生活流而言,隔壁的洪老师轻巧幽默,这位张老师宏大沉稳。智者见智了。

35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徐徐平移捕捉着静物环境而并不理会同步人物动作对话的摄影机,两段式,神秘主义,尤其前半部,话不多的人们凭触摸沟通。。。所以。。。韩国阿彼察邦?

39分钟前
  • Zaggy 🇵🇸
  • 还行

是昨晚在HKAFF看的,放完后张律意外现身,非常惊喜。很喜欢前半部,是《庆州》《春梦》半真半幻、亦轻亦重风格的延续;后半部拍得就太实了些,幽默感也主要靠情节编排实现,并非我爱的张律式幽默。

41分钟前
  • Octopus
  • 推荐

太惊艳,两段故事首尾相接黏成一个莫比乌斯圈,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都能达到同一起点。如此有限的空间和人物关系却能创造出如此大胆的叙事可能。不可思议。

43分钟前
  • Trillian
  • 推荐

所有你想聽的,過去的故事,都隱藏在未來之中。或者說,所有未來的故事都隱藏在過去裡。

46分钟前
  • 豆友27199413
  • 推荐

#BIFF# 从故事中间讲起,分别朝向结尾和开头。非线性的时间交织着梦境般的故事。严肃的幽默遍拾皆是。将韩-日/韩-中裔族群及其历史具像化在群山一座旧屋般B&B里。兼有对于影像本身的思考(监控摄像头及照片)。

50分钟前
  • btr
  • 力荐

看到中间以为前后两段是虚和实,最后才明白是中间向两边形成了一环。如影随形的美军飞机,朝鲜战争开战纪念日,在佛堂中弹奏钢琴,讲英语不如中文帮助沟通;进入画中,灰色的海变成清亮的蓝绿;看着战争中的照片,摸着脖子,若有所思;偷窥双方的视角互换,导演对表现探索本身的调度一直都值得玩味。雌雄难辨的永儿,感人的“年纪轻轻,居然有旧时代的感性”,到了这个年纪还能咏鹅,白衣和红足,咏的也是女主颂贤吧… 看张律前后几部作品里的互文,其中的同与不同,变和不变,观影乐趣很多,这部稍显刻意直白,但依然严肃

53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不合我口味的大闷片。

55分钟前
  • 璀璨俗世
  • 较差

如果这电影只有前半段,不要结尾这一段会更好一些。没有《春梦》的那种仙气了。

60分钟前
  • 此在
  • 还行

张律太厉害了!!!!!以牙科诊所的夜景为轴前后倒叙对称展开,辅以男女关系的结束-开始。民宿老板为追寻亡妻的故土从东洋渡往群山,允永为追寻亡母的故土而前往群山。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寻找着某段关于“故土”的历史。可故土为何?也许凉面店老板娘在前头就给出了答案: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故土。可历史又为何?东亚的历史是编纂在中日朝韩四国民族中无法割舍的基因。张律没有右翼地走向偏激的政治说教,更多的时候,只是通过一个镜头,或是仅仅一句台词,万言皆被影射其中。《永州》是一个电影实验的开始,而在《咏鹅》之中,张律的“诗人+民族史学家”的技巧发挥的炉火纯青。

1小时前
  • 山下林
  • 力荐

这是真正的野心之作,想把整个东亚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纠葛尽收眼底,然而切入点又是那么小,每个人物的背景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角色的性格、生存状态或他们之间的关系中,造成了一定的表达断裂。相比起来还是觉得春梦更佳。尽管如此,张律可能还是这个地区唯一有如此宽阔视野的导演,如果仅从题材上比,洪尚秀实在有些小家子气。

1小时前
  • 圆首的秘书
  • 推荐

张律和洪尚秀的关系,就像张律走进洪尚秀的厨房,把他做菜没用完的料,又做了个菜。

1小时前
  • 陈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