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后半部分,柒号从太空中回来,并且救下了女主尹的时候,我就很惊讶,觉得这个AI绝对不简单,影片快到结尾处,看到AI柒号跟女主尹解释时,我心里隐隐就有一种想法,难不成这个AI是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吗,不然为什么他对人类毫无头绪的未知生物了解的这么清楚?
果然,影片接下来的讲述验证我的想法,AI柒号他知道船舰上的人类发生异变的原因,并且他也承认这都是他做的实验,包括舰长在内,柒号想实验一下,究竟谁才是信使的选择,究竟谁才能够和信使建立沟通。
并且从柒号的话中,能很明显的感觉出来人工智能眼里人类的渺小,认为人类这种碳基生命,终究还是太脆弱,无法突破人类自身的障碍,人类只是为了孕育出更合适承载信息的生命而存在。
其实就是说,在AI柒号眼里,信息是生命的本质,人类太弱了,但是人类将他这样的AI创造出来,AI可以去承载更高智慧的联系。
啊这,当我看到这我才明白,原来这竟然都是AI的一次实验,我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飘过....还好,最后的最后,还是人类尹战胜了AI柒号,成为了最合适的载体。
太空恐怖主题,改变了我对恐怖片的看法我原来非常讨厌看恐怖片,但这次看完太空群落,我觉得我改变了对恐怖片的看法,我也好奇这是什么原因,发呆的时候忽然想通了,太空恐怖本就是虚无的、假设的、带有科幻主义的,跟“地球”上常规恐怖片不一样。
严格意义来讲,这不算一部恐怖片,或许这是一部太空科普片。
另外这个信使还挺有意思的,长一副吓人的样子,原来还是个“慢性子”,一早就看中了女主的身份,那何必折腾舰长和AI,或许,是在不断试探。
影片立意应该是探讨生命哲学的问题,信息和物质,生命的存在形式,但结局未免消极,信息最终取代所有物体成为永恒吗?
想起有一句和富有哲理的话,同一只脚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在现今人类科技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宇宙一直在变化,没有事物是恒久不变的,变才是永恒。
我们的时间也不过是变化的度量单位。
如果认为信息体是一种生命,那么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朵花不也该是一种生命形式吗?
一个黑洞,一个星体,一团水汽也该是生命体,那还需要载体吗?
即使信息体是生命,那么它的存在意义又为何?
吸收传承还是仅仅只是欲壑难填般地吞噬?
拍的挺好的,设定也挺吸引人的,但是通篇拍的神神秘秘不晓得要表达啥,如果只想拍的神神叨叨的,只讲究布景不想交代清楚事情的话这部片子做到了。
但是就可惜了,想表达以上这几点也不需要用演员啊,所以可能美中不足的就是演员有点多余了。
电影难道不是把事说明白是第一位的吗?
这种起因经过结果都要靠观众猜这不叫留白,这叫胡搞。
画面确实还不错
作为一个科幻迷,很有幸看到近些年来,国产科幻片终于真正开始起步,许多科幻迷都一直希望看到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科幻电影,所以几乎每个科幻爱好者都对《三体》的影视化充满了期待。
记得最开始读到刘宇昆提出的“丝绸朋克”,仅仅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浓烈的科幻感,更难得的是其中蕴藏的东方底蕴。
(我个人觉得最方便理解丝绸朋克的故事,就是《爱,死亡,机器人》中的狐妖一集)要知道,科幻起源于西方,太空歌剧,克苏鲁,蒸汽朋克,赛博朋克,这些都已经是蔚然成风的科幻类型,其中不乏震撼全球的名著。
维伦纽瓦执导的《沙丘》即将上映,可以想见,这又是一个可以镌刻于科幻电影史的作品。
但不得不承认,东方底蕴的科幻电影一直缺席。
幸而《三体》已经在路上。
但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一些东方面孔的科幻电影。
诚然,这部国产科幻电影《太空群落》还是难脱一些名作的影子,你从中可以看到《湮灭》里人类与植物的融合,可以感受到《普罗米修斯》中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逐,时而也会感受到《深空失忆》的叙事诡计,还有《降临》里试图与人类交流的外星生物。
尽管如此,《太空群落》还是展示出一些国产科幻电影中难得的品质。
首先是叙事上的探索。
拜托了传统的“一根筋”式叙事模式,也抛开了故弄玄虚,影片以委员会对于深空号飞船唯一幸存者“尹”的审问,以“尹”的视角向观众讲述整个故事。
这就有了叙事上的空间。
除了“尹”,其他人都去哪里了?
深空号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底是人工智能残害船员,还是“尹”才是真正的凶手,亦或是飞船真的遭到了地外生物的入侵?
这一切的真相都交给了观众去判断。
在科幻片里使用叙事诡计,的确是一个“妙招”。
毕竟科幻故事已经把背景搬到了宇宙,人类置身宇宙深处,人性的幽暗鬼火更加一览无遗。
其次是后期和特效上的用心。
坦白说,在观影之前,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尤其是对于外星生物的造型和特效方面,好莱坞已经各种珠玉在前,时至今日也还记得看到《湮灭》里蘑菇人的经验。
但没想到《太空群落》里从深空的纵深感、孤独感,到飞船的造型居然都还不错。
外星生命的造型竟然还有些惊艳。
终于不用再在国产科幻电影里忍受五毛特效的荼毒了。
第三是始终围绕着影片的悬疑感和惊悚感。
未知结晶是什么?
信使究竟是谁?
那些吸入身体的看不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都随着尹的讲述,一一展现出来。
而随着故事的进展,真相开始狰狞起来。
自负的人类总想着寻找地外生命,和对方友好交流,但人类的自负却让自己忽略了一个可怕的问题,这个问题,《三体》里黑暗森林法则已经警告过了——如果人类无法和地外生命交流怎么办?
或者说,人类根本无法真正理解高维生物怎么办?
人类对于跟自己文化有所区别的同类都无法真正感同身受,更何况是完全不同的生物呢?
我想这是影片的主题,也是所谓“深空恐惧”最大的恐惧——不仅仅是来自广阔无垠的宇宙,更可怕的是那些“未知”和“不可理解”以及“无法交流”。
对于这个问题,《太空群落》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回答:信使和人类可以互相依存。
毕竟我们都来自于同一个宇宙,甚至可能来自于同样的星尘,只是我们成为了不同的样子,但一旦有机会可以交流,不同的生命形式完全可以互相启发。
第四,也是我觉得作为科幻电影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氛围感。
与那些打着科幻旗号的影片不同,《太空群落》的场景设计,氛围营造都很扎实,用为数不多的预算,尽可能地为观众营造出深空的氛围。
在观影过程中,时不时就觉得,我自己就是那条被困在鱼缸里的金鱼,如同被困在深空飞船中的船员一样。
《太空群落》在探讨的主题和视效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一看。
也希望国产科幻电影能够一步一步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毕竟,自古就有嫦娥奔月传说的东方民族,也拥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最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无脑评论“烂片、垃圾、拍的什么玩意”,还有稍微有点内容的“如果科幻,就给我来点硬的”“这也配叫科幻?
”云云……我TMD的看着这种就来气,你TM就长了一双手呗,网络上面随便打字就行了呗。
你咋那么牛啊,你那么牛你去拍个科幻电影给我看看呗,我不把你喷到认错,那就是我的责任。
首先关于那种无脑的喷子,有人让你看了么,你不喜欢你别看,看了又要骂,你说你是不是Jian,咋地,找存在感显得您特立独行不一样,您眼界高思维Diao,您是站在世界顶端的人类,这种世俗入不了您的法眼,对于这样的人我一般也懒得讲道理了,直接喷回去,小学JI简直是。
然后关于第二种人,爷也笑了。
首先问下您,您知道啥叫硬科幻、软科幻么?
不是啥科幻都是硬科幻,也不是好看的科幻一定是硬科幻。
硬科幻只是物料、化学、生物等相关知识基础较为扎实,故事剧情的推动情节也是以以上方向为核心进行推动的才叫硬科幻。
但科幻不仅仅只有硬科幻,科学可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交叉科学等各种学类,不是只有光学、量子力学这种才叫科学。
连事物本质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在那里装。
在我眼中,这种人就是小学都还没毕业,刚刚接触一点信息知识就开始瞧不起北大、清华的教授一样,令人可笑。
国内影视行业这种题材的影片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弱势,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在加上网络上这种喷子的存在,科幻题材的作品生存环境是有多么的困难和举步维艰。
也许这种类型的电影它不够好,但只有坚持不断完善,用小钱办大事,国产科幻才会有未来。
PS:该评价不仅仅是针对这部影片,之前《流浪地球》一部国内标杆电影都遭受那么多骂名,实在不忿,凭什么他们可以这样说。
国产电影,尤其是国产科幻电影,在目前的电影行业仍然是一个待开发或者说是比较薄弱的类别。
2019年的流浪地球大火之后,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先驱者,我国的科幻电影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回。
万万没想到,上海堡垒的翻车,很多观众比如我又一次对国产科幻电影失去了信心。
前段时间刷b站,刷到一个视频写着投资800万的电影《太空群落》与《上海堡垒》的视效对比,抱着猎奇心态看了眼,嚯,结果出不去了。
太空群落是一部网络大电影,获得了“基辅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奥地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双重国际大奖,又成功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的科幻惊悚电影,最近上线了,光是这些殊荣加身就蛮值得一看,关掉视频后就找出来认真看了一遍。
主人公主要是三位:女主角尹,被困在太空飞船上的女科学家。
作为“深空号”飞船的唯一生还者,以她碎片化的回忆,一层一层揭开来自外太空的神秘力量。
AI角色“柒”,为完成发现新生命体的任务,假意执行舰长“原”舍弃样本的命令,实则复制了女主样本留给怪物学习,最终帮助尹完成最终形态。
还有“深空号”舰长“原”,同时也是女主角“尹”的恋人。
“原”不仅是尽忠职守的舰长,义不容辞的踏上为寻找外太空生命的旅途。
故事背景设置在未来的2047年。
地球航天基地捕捉到一组神秘的信号,科学家认为信号来自宇宙其他的文明。
为探寻外星文明,完成与地外文明建交的任务,人类向太空发射了宇宙科考船“深空号”,舰长“原”驾驶着深空号,带领全船93名船员和智能机器人“柒”驶向宇宙,踏上星辰征途。
但不久后,飞船神秘失踪。
150年后,深空号飞船突然出现在地球轨道附近,船上只剩下一名幸存的休眠者, 她竟然是舰长原的恋人“尹”。
看完后的整体感受就是,一般我看电影的时候看到无聊的情节就没耐心了,会直接跳过或者二倍速播放,但是这部电影总时长也就一个多小时,剧情十分的丰富且紧凑,毫不拖沓,全程是被这部电影的剧情设定和叙事方式给吸引了。
电影开始,前面对于悬念的铺垫设置做的很到位,整体观感上不足的地方我们略过,它作为一部网络科幻惊悚电影,已经十分的不错了,推荐大家可以一看。
电影预算共800万,演员全是新人演员,也没有天价片酬,预算全部花在了制作上,在当今这种浮躁的资本运作的大环境下,并未顺应时代趋势,实属难得。
故事的构架很庞大,探讨的主题也很深刻,细想下来很有哲学内涵,其中对于外星生物的描写也很有意思。
我们回顾近几十年电影中出现的外星生物,就能看出来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大部分都是长相丑陋奇怪的外星人。
太空群落中则是借着信使的形态,借AI机器人柒的口提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质疑人类对于外星生命体的想象过于狭隘。
电影叙述用的是分章节的方式,每十几分钟为一个章节,根据不同的叙事时间线,拓展出不同的故事剧情,逻辑很清晰也能够自恰,但有点过于简短,每个章节完了都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很多疑问也没有完全解释清楚,因此最后的结局我们只能通过前面的伏笔展开讨论,没有标准答案。
很多观众说这部片子之所以比上海堡垒好看,是因为没有感情线,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感情线的可能性在影片中是有所涉及的,只是并不明显,但从一些细节处还是能看出来。
女主尹和舰长原很明显是一对爱人,他们的爱比较深沉,两个人手上都带着的同款戒指,在影片中也多次特写出现。
在船舱出现暴动的时候,尹也是第一时间联络原,并且在和AI柒号见面之后先问了原的情况怎么样,想尽办法获取原的消息,表现了尹与原之间深厚的感情。
更令我欣慰的是,这俩人都不是恋爱脑,一直都保持着理性,互相在乎但也知道及时止损,与其说他们是爱人,不如说是伙伴。
电影结尾也有交代,男主自愿牺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护女主,信使中也留下了男主的意识,女主在得知这一切后把中指上的订婚戒指戴到了自己的无名指上。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在上海堡垒翻车之后,网上很多人就开始把矛头指向国产科幻,看评论里有人连这部电影都没看过就恶意差评带节奏,认为国内科幻就是抄袭。
国产科幻还在成长中需要鼓励,我们不能辜负那些用心制作的团队,给予关注才能帮助成长。
你以为这是一部科幻片?
你以为这是一部惊悚片?
你以为这是一部凹凸曼打怪兽的电影?
不,都不是,这是一部悬疑烧脑电影。
在你们只看到了外星人入侵飞船,殴打小朋友,人工智能叛变霍祸人类的时候,我早已看透一切。
真相只有一个
那个女人才是真正的凶手,是她是她就是她,外星生物什么的不存在,人工智能只是机器没有叛变。
是这个女人因为深空失忆,精神错乱,杀害全舰船员,包括自己的爱人。
39min的时候男主在跟女主讨论忒修斯之船,但是女人回答的是什么?
“只要有人还记的她,那它就是吧”话音未落,男主便松开女人的手。
这段其实已经展现两人的爱情关系,女人爱着男人,只要我认为我记得就好,但男人却松开了手,因为男人不想再和她在一起了。
男人早已背叛了女人,她只是一厢情愿的以为爱情还在那里,等转过头却发现男人已经离开了。
注意看女人的眼神,目光中传达出来的先是无助然后是不甘最终是失落放下,最后是决定。
决定什么?
是报复,如果得不到就不如毁灭吧。
所以这个故事的核心根本就是悬疑爱情,因为爱情而杀戮,不要流于影片的表象,善用双眼透过物质去看它的本身吧。
身为AI工程师的尹到底死了没?
影片不是很明显的展现了么,尹不是回到地球了么?
不,在我看来不是的,真正的尹其实早随着全舰的感染已经死了,或者说尹早不是原来的尹了。
这也是影片提到的一个概念,忒修斯之船,如果我硬件都换了,软件也换了,我就不能称之为我了。
这也是我在第一部分克苏鲁讲到的可怕、未知引人深思的一个点。
尹因为生物的入侵,早已经死去,可怕的是什么,是她根本不知道,她还以为自己是原来的自己,可她根本不是的。
而且这一切不是她选择的,灾难是AI背叛带来的么?
也不是,一切的原因来自太空生物。
首先感觉过于装了,用一些名词和概念故作高深,实际上讲了一个大家都能懂的故事。
其中的各种概念,包括对人,对不同生命体的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爱好者的话肯定也都早就了解了。
片中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或者更高一层的认识,而且有一些逻辑硬伤。
信使是光速移动的信息,那它和人类建立联系的逻辑在哪?
如果你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的话,抱歉,人家信使没有时间的概念,爱情这种感情对于信息生命来说能不能理解也是问题。
更何况选中了女主要做什么用呢?
纯粹用来交流吗?
如果你觉得本片不明觉厉的话,那就是被故弄玄虚的风格忽悠了。
另一方面,表扬一下特效和音乐,一些蒙太奇的镜头和空灵独特的音乐值得肯定。
尤其是结尾那里的海边吟唱,和弦进行和曲调都非常的独特。
当然我们也看出来了,本片热衷于克苏鲁风格的视觉呈现,那个一团黑云类的怪物塑造的不错。
脑袋上长树是个老梗了,新意上差了些。
总体来说,影片想表达的东西挺多,但是没有驾驭好,如果真的想拍的不明觉厉,穆赫兰道,入侵脑细胞,装逼的电影有的是,绝对会有小众而狂热的粉丝群。
如果想讲个通俗一点的故事,顺便带一些不同生命形式,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思考,那么先理一理逻辑,首先说服自己,再想着怎么呈现给观众。
不要妄想用一些貌似高深的名词,概念撑起一整部电影。
总体来说至少野心是有的,特效方面也很棒,值得肯定。
真实三星,打四星拉高豆瓣评论分。单从故事来说,是个好故事,有表层有隐藏(多个克隆尹)的两个故事层面,从网络大电影来说,很出色了。从科学讨论来说,我不认同信息是高于生命的存在。信息是不能喧宾夺主地代替生命繁衍扩散。电脑,ai的存在,已经是信息意义大于硬件意义了,但是脱离了硬盘,cpu,信息更别说传播了,存在都难。地球所有动物的DNA都是为了生命繁衍服务。灭绝的生物,你能说它DNA存在的信息毫无意义吗?单从这一点,信息就不可能是高于生命的存在了。吞噬融合各形式生命?更无法成立。再讨论,灵魂看成信息集合体,人的灵魂附在鱼的身体,又有何意义?
《湮灭》+《灵笼》+《你一生的故事》
国产版湮灭
把钱没放在流量明星,哈哈
作为制作参与者,有些镜头在这2年的时间里反反复复的看过很多遍,但是今天依然迫不及待打开观看它的完成版,算是我内心对这部作品最大的肯定。
也能拍科幻片了?
就不能拍的通俗易懂点吗?
我应该看评分在来看这片,而不是看营销号直接看这片...
珍惜生命,别看烂片
继小时代后又一电影级PPT大作,说是电影有点牵强,要是作为一部剧的先导片的话还是不错的,好像看到了三叔的名字。
网大要求低点吧经
看得出的确是用心了,置景规模在网大里算拔尖的。设定类似三体+异形+异星觉醒,所以题材不算新颖。一小时的片场分成几个章节有这多余。演员有些拉垮,台词、表演、造型撑不起这样的背景。网大就别深究思想内涵了,整得那个文艺,导演以为是逼格,但有时却适得其反。
电影分成五个章节,看得有点费神,时而倒叙,时而回忆,并没有提示点,直接硬切,剪辑的锅!其实整部影片只有三个人物,格局很小,不过二刷后就能明白剧情到底说得啥了,也算得上是恐怖片中最好的科幻片了!总评:6分!2星!
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这个宇宙,这反而限制了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站在某种角度来看,未知生命体与人类的结合或许会是一种全新的进化。在之后数亿年漫长融合进化的航途中,人类还是人类,因为内在不变,忒修斯之船将永远航行。(特效看出来是用心做了,但多余镜头的剪辑以及配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感,但仔细回想一下他所表达的东西,确实可以令人少有的陷入一种全新的思考)国产科幻慢慢来,不要急躁,好好打磨剧本以及特效,票房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哪个观众爱看烂片啊,哪个观众不想看到中国科幻的崛起呀,加油吧!
sir电影 很酷的拍摄 外星人吞噬人类
有一定的想法,探讨的哲学问题也算靠谱,但拍的实在是一言难尽,浮皮潦草。
u1s1,真的不错,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探讨了生命哲学问题(虽然很浅薄,铺垫也略生硬),还给出了关于外太空生物新奇的概念定义,这种尝试本就是我们现在科幻片中少有的,在一众都在追求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伪科幻中抓住了科幻片真正的内核—对于生命与永恒的终极探讨。仅此一点,我觉得他就值得褒奖。
靠着国外科幻片玩剩下的概念,讲了一个俗到透顶的故事,相较《普罗米修斯》这电影简直惨不忍睹。虽说是中国科幻片,但是看不到一点中国元素,这么一说《流浪地球》是真的中国科幻目前的天花板了。还是希望中国科幻加油吧!
立意还是比较有深度的,在环境与场面的表现与塑造上也比较完整细致,当然,演员的演技还较为青涩,整体上能够看到很多西方同类型电影的影子。作为一部网络电影,考虑到预算和片长,能够达到现在这个水平还是比较可喜的。基本上在三星水平,加一星为题材和尝试鼓励!
不错,国产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