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失败和成功并不是绝对的。
你看到的是这么多年的奋斗一直无果,其实过程中是有收获的。
整部影片旁观了一部“败者成王”的奋斗史 传递出一种这样的价值观 成败固然重要 却从来不是梦想的终极意义 一心去做真正热爱的事 无论成绩如何都感到释然与欣慰 就像影片中教练对李宗伟说的那样 “不要忘记梦开始的地方 当你不再只看到胜负 才能走得更远” 。
“我知道生命有太多残缺……”电影主题曲的意境和旋律无论放在影片还是李宗伟的运动生涯都是那么恰如其分[强]作为运动员传记,倘若主角换成林丹,必然平淡无趣了。
想当年和数友人一起观看的李宗伟和林丹的最后一场比赛,只有我从头到尾揪心地希望李宗伟赢,可能是心疼英雄迟暮[爱心],也可能是希望他的生涯里有那么一次战胜林丹后成为冠军。
以下是知识点(敲黑板)[嘘]:在李参加的四次奥运会中,某一次林丹没有进入决赛,李却因为半决赛战胜林丹消耗太多而与冠军失之交臂。
anyway电影里选的那一场也很经典了——国际大赛上,决胜盘13:20落后的绝望之境,连得7分,最后逆风翻盘,也是王者之风了
9月份上映的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这两天在电脑上看完,总体很一般,我总结四个字:张力不够,片子内容没能演绎出李宗伟的精神和影响力。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李宗伟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马来西亚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
被誉为马来西亚羽球一哥,世界羽坛四大天王之一,获奖无数,羽联排名占据了825天的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12月),而一生的对手,林丹,生平交锋40次,12胜28负,这其实也是他取名败者为王这个名字的由来。
李宗伟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很大,整个大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甚至他的名字都成了马来西亚精神--永不放弃。
中国人对他其实也是充满敬意,他和林丹被媲为周瑜诸葛亮,于李而言,有既生瑜,何生亮的相似悲情,让中国人有很大共鸣。
且二者对羽坛的影响力都前所未有。
这些是大背景,其实也是电影该体现的三点:1、李的成长历程。
2、李的巨大影响力。
3、林的背景,与林的交锋故事。
整部电影讲述的时间跨度包含了李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相对较长,但是很多镜头内容其实并不饱满,并不能体现要讲述的故事的内涵,整部影片下来,情节过于单薄,尤其是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包括家庭关系,训练过程,参与比赛,加之好些演员演技不行,略显尴尬。
下面一一分析一下。
开头部分,当李宗伟小的时候,和其他小孩子在沙滩上玩羽毛球,没羽毛球拍,只有小木板等小孩子拥有的东西,几个人玩得很开心,还在模拟国家获奖站台,这一段其实拍得是相当好的,因为真正拍出了童趣,get到了孩提时期那种天真时光,让我也回忆起小时候的游戏,这让人是非常有共鸣。
李宗伟真人出演部分就一前一后,合起来预计不到5分钟。
开场后,我其实颇期待片中有李和林的真人演绎,至少是某场正面交锋的真人球赛片段,然而没,电影唯一的李的真人镜头就是头和尾李带一个学羽球的小屁孩的那一个镜头,这一点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让我觉得这电影逊色不少,因为真实的比赛比任何表演都来得更有张力,更加精彩。
讲述李在少年成长阶段的时候,遇到一个很好的羽毛球店老板,给了他很多支持和鼓励,让他在被父亲禁止玩球的时候有机会接触羽毛球,也为他后面的比赛做了铺垫,不过,剧情看着有点尴尬,不是很自然,老板的演技也尬。
在进入国家队训练的时候,刚开始受到一个富家子弟排挤,后来富家子弟又莫名奇妙对他好起来了,这期间还与个妹子谈了段恋爱,后来妹子提出分手,理由是怕影响练球影响比赛拿成绩,加之她父亲不允,这理由在我看来突然觉得有点幼稚,不过倒也像年轻人初高中谈恋爱被长辈禁止怕影响学习成绩一样。
后面又以几个比赛拿奖了然后就过去了,成名了,剧情单薄,苍白无力。
最无力的部分还是和林李大战的几个比赛,第一场好像在英国,然后输了,然后他就拼命训练,后面又输了几场,有心理阴影了。
但是,重点是,这部电影‘败者为王’题名,就是为突出和林大战胜少败多仍不气馁的精神,这个重头戏就就要在两人身上都下功夫,然而,几场比赛下来,竟然连对林丹的介绍都没有,都没有,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带而过,纳尼,要知道,背景很重要,强大的对手被战胜才能更突出你的强大,结果没有,一点都没有,这也太不尊重对手了,比赛的场景也是很多特写镜头,没有解说,只有屏气的观众。
然后比赛镜头最关键的一场是李终于战胜林那一场。
不出所料,李终于赢了,举国沸腾。
然后电影就收尾了,无力,苍白,内容其实支撑不起李的精神,李的精神在马来西亚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了。
纵观整部电影,儿童的成长时期还稍微丰满一些,而后国家队学校训练,恋爱和比赛都太单薄,完全不能支撑起李的大人物形象。
羽毛球史上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两个男单运动员,出生在了同时,但命运缺截然不同,想到了塞纳和普洛斯特;只是这两个人还是互有胜负的。
虽然各有胜负,到奥运会却没实现金牌突破,是李宗伟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很多次为李宗伟感慨,没有林丹也许他将会是突破自身天赋限制,最伟大的羽毛球运动员,只是现实就是现实。
影片明明可以让对于伟大运动员的坚持拍出更好的高度和伟大,过于强调个人初衷导致了煽情有余高度不足,更像是《辛福来敲门》而不是《大军师司马懿》,和题目有些不符。
第二个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在于两个最好的朋友,互相了解最多的人这种友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理解不了,如果从这一条故事线入手,也许能更好的塑造伟大。
第一次写影评,轻喷。
#李宗伟流泪回忆抗癌过程#说到李宗伟,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电影]#作为一部自传式影片,内容值得一看,同时也会有许多搞笑,坚持的场面,也不失为一部好的作品。
虽然没有在奥运会上拿过金牌,但是林李战的战绩也是很精彩的。
他依然是大马人的骄傲,记得马来西亚总理也曾说“他永远是大马人的骄傲。
”
也许李宗伟生错了时代,但也正是这个时代,才让人们更看到他们的价值。
有人说,“既生李,何生林”也算是肯定了他们彼此。
也正是强者才成为强者,伟大的人造就伟大的人。
遇强则强,这个时代不是只有胜者为王,败者同样可以为王。
就看如何来看待这个失败了。
两者的相互坚持成就着彼此,他们曾经说过,只要对方还打,我就打。
可是37岁的老将摆脱不了伤病和病痛的侵扰,不得不离开自己奋斗一生,热爱一生的地方。
在今年选择了退役。
恭喜他成功战胜了病魔的侵扰,虽然离开了国家队,但热爱的事业是不会放弃的,依旧在为着大马的羽球事业做贡献。
影片真真切切的表达了一个小男孩对羽毛球的热爱和坚持,也正是这份坚持让他永远都不会离开羽毛球的,希望他日再会。
也希望中国能继续发展羽球事业,早日培养出下一批热爱羽毛球的人为祖国做贡献。
#奥运双冠王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林丹[图书]#也顺便推荐一下超级丹的自传 喽!
如果不是打着李宗伟这个IP,这电影可以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
总开头到结尾整个电影都是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推动下进行。
莫名其妙的打黑球,莫名其妙的在黑球届称霸,莫名其妙的一场父子赛消除隔阂,莫名其妙的进入国家队,莫名其妙的被欺负,莫名其妙的和好,莫名其妙的被教练针对,又莫名其妙的和好,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劲敌,最后莫名其妙的赢了。
都说成王败寇,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王,也没有人一生都是失败,更多的是在两者之中不停的挣扎,向成功一侧攀爬。
我认为在攀爬过程中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不卑不亢,要学会自信自强,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意义,而不是高看胜者一等,低看自己一层。
走的远了,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怀疑自己时,不妨想一想那些相信你能行的人,随后像李宗伟一样,拍拍尘土,再站起来就好了,努力的意义就在于此。
为了做到你所想,为了完成你所愿,并为此经历千番磨炼
这演员选得可太像了李宗伟被广大球迷喜爱的原因 最主要两点可能是 全力拼搏和极强实力全力拼搏,永不放弃。
他在退役文中说到: But I know I’ve no regrets as I’ve tried my best. My very best. Try my best. 说出这句话真的不容易 但是李宗伟真的做到了。
羽毛球四大天王,盖德、陶菲克、李宗伟、林丹。
羽球界世界最顶尖的高手。
李宗伟是史上世界第一排名最长记录:376周。
李宗伟的实力和成绩一定是称王的。
幸运和不幸在于,他遇上了对手林丹。
林李对战几十次,林丹获胜居多,而且在重要的大赛上,常常都是林丹获胜,让李宗伟被称上了“千年老二”。
但是不能因此忽视了李宗伟的实力啊。
能让林丹感到威胁的对手。
好的对手成就彼此,用在他俩身上很适合。
在写影评前,把伦敦奥运林李大战又翻出来看了一遍,神仙打架,两个人实力极强,1:1之后,第三局,16:16 16:17 16:18 李宗伟领先两分,接着林丹赶上来,18:18,林丹球没过网,18:19;林丹压界球,李宗伟判断失误,19:19;李宗伟挑球没过网,20:19;最后一球打多拍,李宗伟球出界,林丹判断正确,21:19,林丹赢。
林激动地疯狂跑全场,倒地捂脸哭;李宗伟低头蹲着,教练过来抱他。
神仙打架神仙打架。
明知道比赛结果,看的时候还是会紧张,一分分地拿。
当然是希望林丹赢,但是镜头拍到李宗伟低垂下头,也为他难过。
可能这也是很多球迷的感受。
我是林丹球迷,但也喜欢李宗伟。
最后几球,隔着屏幕可以感受到林丹气势上来了,进攻很拼很用力,李宗伟防守也极强,但总感觉少了一点儿气势和体力。
林李对战中,感觉李宗伟似乎比林丹少了一点点实力、体力、气势和运气。
但这不妨碍李宗伟称王,四大天王之一!
四大天王都是极具羽毛球天赋,加上训练和练习。
果然: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但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都重要。
羽毛球真的是很有魅力的运动四大天王都超帅的
我的评分:8.0影评:李宗伟,从小特别贫苦的却天赋异禀,羽毛球打得特好,他父亲却不让他打球。
最后李宗伟被骗到地下赌场去打球,他爸来救他,原来他爸爸也是羽坛高手。
在赌场他们父子联手打败了很多人,最后他父亲也同意他打羽毛球,他也走上了职业的道路,被选进了国家队,在国家队里历尽千辛。
有人跟他说:能到这里的人不是没有天赋,不是没有机会,但他们缺少那份坚持。
时光荏苒,很快就到了汤姆斯杯亚洲预选赛,他碰到了他的一生的对手——林丹。
他拼尽全力也败了,然后在往后的每一次比赛中都败给了林丹。
但是他没有放弃,终于赢了一次林丹。
林丹、李宗伟都是天赋型选手,现在李宗伟已经退役了,我很敬佩这个人。
我也是爱打羽毛球的,李宗伟他是好的运动员,不他是伟大的运动员。
李宗伟永远输给林丹,千年老二,这是事实但是电影题目叫《败者为王》,我却不能苟同在体育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成败,只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永远不停的努力去追求超越自己作为球迷,看到李宗伟和林丹的比拼思考最多的并不是输赢,而是他们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赛事让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有了很多期待和看点最近接连看了《欢乐喜剧人(第一季)》和《李宗伟》我觉得这两部影片都是在告诉我勇敢的去尝试、去挑战,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坚持和不放弃不管自己面临什么处境,都让自己坚强、积极的去面对
演员太像了!林丹的动作都有积分相似
除了李宗伟这个名字 其他的真的夸不出来 期待的精彩剧情没有表现 太过平淡
李宗伟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员,没有之一.八百多天占据世界第一,一辈子和林丹相爱相杀,当我看到16年里约奥运会李宗伟终于在奥运会上第一次打败林丹后跪地捂脸,我瞬间泪目了.羽毛球对他早已不是竞争,而是艺术.------致最尊敬的拿督.
体育精神是什么?冠军?第一?显然都不是!真的英雄是不惧失败,敢于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李宗伟:败者为王》以马来西亚羽毛球国手李宗伟为传记电影的主人物,向普罗大众展现了此种精神:永不放弃,追梦不止。
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没有从成功的角度说主角的成长之路,而是在逆境之下一步一步成长。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标净被活生生被打成了不为胜利不为金牌…林丹真是太残忍了…
沒想到我是在台北看完這部電影...
还算不错的励志电影,感觉上打羽毛球的戏份还是挺专业的,至于故事依旧是一个有天分的小朋友历经艰难成长的故事,电影结束他的辉煌才刚刚开始。将林丹作为最后的Boss,感觉还是挺奇特的。
为了超越国籍的感动!羽毛球之光!5星
浪費了李宗偉精彩的題材。
我真的是想看纪录片的,戏剧性的刻画一定没有实际来的震撼
人应该有体育精神,不断超越自我,坚持下去
之前在电影院看的,怀恋林李大战。
刚看完!很意外他爸的过去也很有看点,有一段过去影响他不让小儿李宗伟打球。电影里跟其它人物的互动有些好笑有些感人。童年和青年演员演得很自然传神,其它演员也不错,虽然不断失败,还是希望有第二集。
本片是一部马来西亚电影。然而片中对白基本90%以上都采用中文。以前还真没想到大马也有如此深厚的中华渊源。人还健在,依旧是现役运动员,成绩也还没到达登峰造极。但却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生平传记电影。从这个角度讲,李宗伟毫无疑问已然败者为王。另一方面,影片也体现出羽毛球确实不愧是大马的国球!
拍的跟流水賬一樣,所有的勵志電影都是這個樣子,表達的太一般了
两星给两位小演员,他们从哪里找来这么像李宗伟又会打球的孩子!他们甚至找到了有点像林丹又会打球又是左撇子的男孩。一星给马来西亚风味的场景,一星给马来语福建话华语和英语对白。所有星星都给我的拿督李宗伟。电影手法语言什么就不计较了,不是冲着那些去看片的。林丹写成凌丹是为了版权,并非疏忽
基本上基于李宗伟的传记《败者为王》,林丹被处理成了“凌丹”,而且作为电影后半段的大boss出场,也算是对超级丹的一种认可吧。本来可以算作一种特殊的粉丝向电影吧,起承转合中规中矩。马来西亚人看这个特别有触动,参加首映全场多次鼓掌,足见拿督李在国民心中的地位。
励志,但标题似乎不对
非常写实的一部体育电影,倒有点像是纪录片,还原了李宗伟与林丹之间的纠葛,以及李宗伟的心路变化过程,不过,这部片子有方言哈,是熟悉的闽南语,还是马来西亚式的,还是蛮亲切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