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芝加哥七人案:惊世审判(港/台)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艾利克斯·夏普,萨莎·拜伦·科恩,杰瑞米·斯特朗,约翰·卡洛·林奇,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马克·里朗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本·申克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印度语言:英语年份:2020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剧照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2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3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4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5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6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3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4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5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6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7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8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9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20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剧情介绍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长篇影评

 1 ) bibobibopa给了五颗五角星

去的影协的放映,其实刚开始有点难受,因为椅子实在不太舒服,然后身体也不太fresh,不过马上还是渐入佳境了。

首先还是吐槽一下,看国外电影真是太难受了。

脸盲+记不清名字极大影响观影体验,特别是这个一上来就是大群戏的片子,所幸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比较鲜明,囫囵吞枣勉强算认得了,但中间有个情节转折,死了一个人,主角们都很悲痛,可我却半天没反应过来到底这个死了的名字是哪张脸,直到很后面看到镜头扫到庭审有个位置空了我才反应过来。

呜呜呜,嘤嘤嘤。

对了还有,台词太密集了,我觉得我对美国政治社会的背景知识还是有一点的,但有时候碰到盲区,而且又就是来不及想,比如我压根不知道肯尼迪被刺杀的政治意义到底是什么,机关枪式的台词和画面噼里啪啦就过去了,又是影协放映不能暂停,我真是太难了。

不过勉勉强强大概能算闹明白个百分之五六十,我说说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吧。

庭审和取证(现实)与抗议示威(过去)的交叉剪辑实在是太棒太棒了。

我一开始以为这电影也要像辩护人一样,大篇幅描写民运具体情况,然后后半段庭审,没想到片名一进就开始庭审了,我又开始好奇这电影怎么拿庭审填满两小时,但它真的可以。

一方面庭审本身就拍得非常精彩全程嗨,另一方面不断的闪回剪辑反正我是喜欢极了,虽然这又给我可怜的脑袋瓜增添了理解门槛。

另外就是,全片各种插科打诨,就是笑点很多,尤其前半部分简直像个喜剧片。

被告变着花样挑衅法庭,满嘴烂话调笑捧哏,交叉剪辑还有一条线是被告之一(但愿我没认错)在对着一群人讲政治脱口秀。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个风格。

一方面这些逗哏并非与主线完全无关强行添加的,另一方面这使得一部激昂、辗转、有点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染上了一点浪漫。

教室里的我们不断被逗乐,但又不断被沉重的现实拉回去,这个效果跟《美丽人生》大体相似。

对拉开距离的历史,对遥远的苏联笑话,我们不妨乐乐,而当历史被拉到眼前,我们可能乐不出来,但乐一乐,也还不错。

另外就是,我觉得本片在抗议示威、公民运动这方面的主题深度上做了非常好的深掘。

它并不是简单地呈现一个鸡蛋——石头、弱者——强权的二元结构,而是认认真真地探讨了示威者的分裂(激进还是温和,通过牺牲塑造烈士的文化符号还是与体制尽量合作渐进改良,如何争取中间第三方的好感),暴力冲突的源头(不是简单的是警方的锅或者示威者的锅,而是两者的某种共振),等等。

惜于我的脑瓜反应太慢,吸收的信息量有限,我不能对这些探讨做一个更深入的总结,但完全能感受到本片做这些思考的诚意。

因此有人批评最后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灯塔式结局的时候(跟辩护人很像),我倒觉得不必再苛责什么。

已经凝视过黑暗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可爱的梦呢?

再说句题外话吧,感觉有些地方真的太像太像了,很难不产生联想。

2020年了,但愿这个世界会一直变好。

 2 ) 七君子杂记

当代资本主义能轻松地将所有revolutionary、颠覆性的批判解构为改革性、改良性的批判,确实很厉害。

庭审既是影片的主要内容,却也作为一条线索不间断地引出了多段插叙补完了事件的全貌。

是很非常规但也规整的叙事方式。

60年代是战后婴儿潮一代人的集体青春期,反战主义、民权运动、五月风暴、嬉皮士运动,泥沙俱下浊浪排空百舸争流,虽阴翳但能见日光,虽支离却也让人有联结的希望与力量。

大学念的法学,对那些称中国政法大学为“法大”而非“中政”的人多少都有些好感。

然而历史也好现实也罢,用法律对抗政治大概都会令人失望,要用政治对抗政治,用人的同理心对抗政治。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有一部我们自己的电影去讲述那些发生在广场上的陈迹,我想那并不意味着颠覆或是推翻,只是简单的记录、反思。

不过说起来,我对己巳年Student Strike总体是持负面评价的。

原因之一在于我认为那些最初在人群中央引领呐喊的人最终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担当,他们在享受了一时的风光之后将他人的牺牲作为了自己政治投机的原始资本。

在他们的言谈中我只看到了对抗、自怜,并未见其对人有悲悯与同情,也未见其有作为殉道者应有的卓绝信念。

 3 ) 美国左翼运动的挽歌,1968年与2020年何其相似

2020年美国大选的前20天,上映了一部直指当下的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影片讲述了1969年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场审判。

本片由知名好莱坞编剧艾伦·索金自编自导,刚刚拿下金球奖最大编剧,并成为奥斯卡夺冠的大热门。

1. 真实比电影更戏剧196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和平抗议演变成了与警察和国民警卫队的暴力冲突。

七名抗议活动的组织者,以及一名黑人领袖被法庭以阴谋煽动暴乱而起诉。

艾伦·索金

历史上真实的七君子这场审判对美国的历史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当时的很多关键瞬间都成为当下美国不断被反复提及的流行符号。

片中的主角之一,波叔扮演的艾比·霍夫曼是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革命的先锋人物,以及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中的象征和代表。

影片之外,他传奇性的人生也令人不甚唏嘘。

左为电影中艾比·霍夫曼的扮演者萨莎·拜伦·科恩,右为艾比·霍夫曼本人艾比·霍夫曼虽然看上去玩世不恭,总是以戏谑玩笑的方式来进行社会革命,但事实上,他对待社会革命的态度相当认真和严谨。

在1968年的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认为叫停革命值得付出多少,他思考片刻后回答:我的生命。

影片忠实还原了这个历史上的著名镜头这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艾比·霍夫曼的一生,他的确用他一生的努力去推动和支持革命。

霍夫曼曾获得布兰迪斯大学的心理学学士学位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硕士学位,在攻读硕士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激进主义政治。

此后他便一直活跃在美国民权活动中。

他组织创立了国际青年党,其追随者被称为Yippies异皮士。

青年国际党是一个反独裁和无政府主义的一个青年组织,常常用荒诞幽默的恶作剧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达到宣扬他们反战和反主流文化的目的。

比如1968年,他们挑选了一只猪去参加总统选举。

1967年8月,霍夫曼和十几名同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洒满美元,扰乱交易所的正常运行。

在1968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异皮士游行他们的总统候选猪

霍夫曼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洒钱10月,他又号召五万多名越战抗议者对五角大楼进行“驱魔仪式”。

他声称越战是恶魔创造的,而恶魔就在五角大楼中。

抗议者们试图让五角大楼悬浮起来,驱逐住在里面的魔鬼。

著名的摄影图片《花朵的力量》就源自这一事件。

1967年10月21日,一名叫做乔治·哈里斯的反越战者将一枝康乃馨放入一名士兵手持的M14步枪的枪管中,表示以和平方式来反对战争。

这张照片成为60年代反越战运动的象征。

《花朵的力量》芝加哥七人案的代理律师威廉·孔斯特勒这样评价艾比·霍夫曼:“他是一个天才,在正确的时间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以提出他的政治观点。

”在1987年面对纽约时报的一次采访中,他说:“你面对的是一个左翼分子,我相信世界的权利与财富需要再次分配。

我相信应该有为所有人服务的医疗制度。

我相信作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有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我相信我们不应该有CIA满世界追杀政治领袖,为世界上的寡头政治服务,来保护我们自己国家的寡头政治。

老年艾比·霍夫曼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美国的政治局势开始逐渐右转,洋溢着理想主义,轰轰烈烈的左翼运动落下帷幕。

1989年,这位宣称要用一生推动自己理想的异皮士,服用超过150片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与激进的艾比·霍夫曼不同,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角——小雀斑扮演的汤姆·海登最后则走向了体制内,从一个美国民权和反战运动的激进领袖到跻身政坛,成为了美国政坛“新左派”的支持者。

左为电影中汤姆·海登的扮演者埃迪·雷德梅尼,右为汤姆·海登本人除此之外,和好莱坞知名女星简·方达高调的婚姻,似乎让大众对于他私生活的关注超过了他在政治上的表达。

汤姆·海登与妻子简·方达海登是民主社会学生会SDS的创办者之一。

1962年,他起草了著名的《休伦港宣言》,设想建立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联盟,通过进行和平运动,来对抗专制政府和种族主义,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多种族、平等的社会。

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参与了一系列新左派学生运动,被当局视为“眼中钉”。

1968年8月,汤姆·海登在芝加哥林肯公园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战争结束后,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也随之结束,理想主义消退,海登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于1982年当选加利福尼亚州议员并连任六次,希望通过进入体制做出渐进式改变。

虽然汤姆·海登最后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但他依然被看作是美国新左派的坚定支持者。

退休后,他还组织领导了一个反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和平与正义资源中心,继续自己的反战工作。

老年汤姆·海登1968年的审判,是海登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他和其他左翼同僚分道扬镳的分水岭。

2016年,汤姆·海登去世。

他在人生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讲到:“如果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没有被暗杀,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可能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团结起来,我们可能会结束一场战争,但现在我们却只能想象可能会发生什么。

”未能与同僚团结抗争到最后,也许是海登至死都摆脱不掉的心结。

该片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黑豹党领袖鲍比· 西尔。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而鲍比· 西尔在电影中的第一次亮相就亲口交代了马丁·路德·金的死亡。

作为同时代的黑人领袖,与马丁·路德·金的和平抗争路线不同,西尔创立的黑豹党奉行“武装斗争”的策略。

他说他们全都用和平的方式努力过,“现在我们得尝试别的方式 ”。

左为电影中鲍比· 西尔的扮演者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右为鲍比· 西尔本人作为一名辩护律师并不在场,也没有与芝加哥抗议有任何关联的人,西尔却被当做共同被告遭到起诉,成为七君子之外的另一人。

电影中最具象征性的一幕,是他被法警五花大绑,封住嘴巴。

残酷的是,在这里电影并没有用夸张的手法。

真正的西尔,在庭审上遭到的对待可能更加残酷。

电影中鲍比·西尔被粗暴对待电影中所没有提到的是,真实历史上的鲍比·西尔深受当时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为了反抗白人对于黑人的压迫,他学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并创立了黑豹党。

黑豹党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少数民族和工人阶级解放战斗的组织之一。

他们反对美国政府的全球霸权与帝国主义,同情并支持包括越南人民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认为改变世界必须透过对民众的长期组织和动员。

他们试着从大众组织和社区节目规划来造就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在黑人社区提供穷人小孩免费早餐、给予社区民众政治教育,希望一点一滴地改变人民的想法,并赋予他们力量。

黑豹党黑豹党多数领导人都十分崇拜毛泽东,加州的一些黑豹党党员,开着汽车从旧金山的中国书店里一捆捆地买《毛泽东思想》,再开过金门大桥,在伯克莱的加州大学校园里,流水一样地卖给进步学生。

纽约市哈林区黑豹党办事处里的毛主席画像1970年,黑豹党的另一名创始人修伊·牛顿曾到访中国,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他后来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毛主席说过“人固有一死,为反革命而死则轻于鸿毛,为革命而死则重于泰山”。

人们会用“社会主义”的标签来镇压我们,但后来我知道了,如果这是社会主义,那就是的正确道路。

休伊·牛顿与周恩来总理握手2. 冰山之下的时代洪流就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一样,七君子审判这一发生于1968年的著名庭审,作为一个历史的注脚,就像冰山上的一角,隐藏着巨大的时代洪流。

因此,要认识这场审判本身,就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1968年,是美国越南战争的转折点。

年初,北越发动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

经历了十多年美军的狂轰滥炸,越南人民军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打越勇,与越共游击队一起进行全方位的反击作战。

越共游击队甚至夜袭了美国驻西贡大使馆。

受到袭击后的美国驻西贡大使馆这场对双方都造成惨烈伤亡的大战,在美国公众中造成震惊,国内反战浪潮日益高涨。

北越军事上的失败,却同时是精神上以及宣传上的大捷,美国政府高层内部因为春节攻势而失去战意。

这时,美国记者艾迪·亚当斯捕捉到的一个镜头引起人们极大的震撼。

时任南越国家警察总监阮玉鸾平静地走向站在西贡一条街道上的一名俘虏,对准他的头部开了一枪。

这张随后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让美国人对越南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推动了公共舆论的决定性转变。

西贡处决亚当斯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在这张照片中,有两个人死了,一位是被子弹打中的人,另一位是阮玉鸾将军”,“将军杀死了越共,我用相机杀死了将军”。

加剧民众对战争残酷性认识的,还有1968年发生的另一件重大惨案:美莱村大屠杀。

也就是这一年,一小队美军官兵在一个叫美莱村的地方,残忍杀害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近600人,引发国际社会哗然。

这张照片拍摄完之后,照片中的妇孺立刻死于枪口下战场上的焦灼,战争画面的残忍,让美国民众加大了对战争正义性的质疑。

推动整个1968年成为反战浪潮的最高峰。

发生于1968年的另一件大震荡,还有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 金的死。

4月4日,马丁·路德·金前往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支持黑人罢工活动,因为当时孟菲斯黑人的工资明显低于白人。

黄昏时分,他正和助手们在一家汽车旅馆的二层阳台上谈话,被住在对面公寓的詹姆斯·厄尔·雷用步枪射杀。

马丁·路德·金遇刺前

马丁·路德·金遇刺现场法医在尸检时发现,39岁的他因为常年为民权运动奔波,心脏像是60岁。

在他遇刺后,美国各地出现暴动。

被刺杀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一场演讲中第一个告知了民众马丁·路德·金的死讯。

然而,八个星期后,罗伯特·肯尼迪同样遭遇刺杀,当时他刚刚赢得加利福亚州和南达科他州的初选, 而有望获得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

美国民权运动最具标志性的两位人物先后遭到刺杀,成为整个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注脚。

罗伯特·肯尼迪被刺杀第三个重要的背景,则是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左翼思潮。

1968年5月,法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热烈的社会运动——“五月风暴”。

电视机刚刚流行起来,人们看着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对于东南亚一个落后的农耕国家的轰炸。

震撼残忍的画面,给新一代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们产生了极大的道德刺激。

西方世界的年轻人们走上街头,表达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对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平等支持。

1967年,由两位当时欧洲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来自英国的罗素和来自法国的萨特,组织了一场审判,从道义和国家法层面上对美军的暴行进行审判,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法庭。

3. 历史与现实的平行线影片通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这个冰山上的一角,向我们展示出了1968年风起云涌的时代洪流。

再深一层的解剖,则是导演艾伦·索金通过历史这一面镜子,映射出了2020年的美国。

同样处于历史的转折点,2020年的美国,与1968年的美国有着惊人相似。

国内有持续一年的政党恶斗、族群冲突、对主流价值观的反叛与解构。

而在对外战场上,美国大兵在1968年越南战场上输得狼狈,2020年更在一条看不见敌人的战线上惨败。

美国警察与抗议者发生冲突不知是导演有意还是无意,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与现在的美国社会相呼应。

从电影开场,芝加哥市长戴利电视讲话,下达警察“格杀勿论”令开始,整部影片对美国警察暴力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50多年后,电影中的一幕幕依然在现实不断上演。

特别是电影中的两个细节让人顿生今夕何夕的感慨。

一是在庭审中,黑豹党领袖鲍比·西尔被司法警察五花大绑封住嘴巴,辩护律师威廉·昆斯特勒担忧地问他“你能正常呼吸吗”。

2020年,另一位名叫乔治·弗洛伊德的黑人,在绝望高喊“我不能呼吸”的过程中,在警察的膝下被活活压死。

“你能呼吸吗?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遭跪压致死二是在片中,海登突然回忆起来,在冲突中,芝加哥警方及国民警卫队成员故意摘下警徽,冲入人群。

影片中警方摘下警徽而在2020年因“黑人的命也是命”引发的全美多地大规模骚乱中,多家美国媒体曾爆出被部署到俄勒冈州波特兰的联邦特工多次故意假扮成平民混入示威人群,升级冲突。

纵观全片,表面上是如实地再现了当年充满戏剧性的庭审,深挖一层,实际上是反抗权威、追求进步的时代精神,与似乎已经扭曲、腐朽的体系进行对抗。

然而时过境迁,那一场场半世纪前的抗争,那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究竟给历史留下了什么呢?

特朗普支持者攻占美国国会大厦电影中,七君子首次走入象征权威的芝加哥地区法庭,周围的民众高喊1968年流传至今的著名抗议口号“全世界都在看着”。

52年后,却是一群极右翼抗议者冲进美国国会,但这次,他们的口号变成了“美国第一”。

而影片的主题海报,与现今美国的状况遥相呼应,成为历史开的一个讽刺性玩笑。

整个影片的大背景,源于美军在遥远异国战场上的惨败,让美国社会内部多种问题集中爆发。

电影结尾,导演似乎有意安排了一场戏,代表民众的陪审团起立念遇难者的名字,代表权威的法官不断敲锤子让大家安静。

电影结尾汤姆·海登念战争遇难者名字这是一个富有意味的象征。

既是念给50年前的死难者,也是念给今天的死难者。

【B站/视频号/知乎搜“脑飞Mindflix”,了解屏幕背后的精彩现实】深度解析《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美国左翼运动的挽歌【银幕究极考据vol.1】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欢迎大家来玩

 4 ) 1023观影

刚从电影院出来,深感这可能是我今年在影院里看得最爽的一部。

虽然对于索金这种白左的“左”我个人越来越不感兴趣,但是架不住60年代这个题材实在太能让人感同身受,那些政治命题在当下的语境中又产生了新的意义。

如果要症候性地观看这部电影,无疑可以由此诊断出更深层次的宪政危机。

我不知道网飞选择此时上线这部电影是否有影射本届大选的意图,借用片中Abbie Hoffman的一句话:“酒吧之外是60年代,而酒吧内还是50年代。

”玻璃窗之外是四面楚歌的反战游行人群,而一窗之隔的内部则到处都是觥筹交错的民主党议员正在电视上收看选举结果。

这种建立在电影的叙事逻辑之上的内与外、历史与当下、对制度的维护还是变革的划分,在现实当中则发生了某种反转:银幕上的是那个已经远去的60年代,而银幕外的则是又一次“对政权的和平颠覆”。

“你相信政府吗?

”“我相信民主制度。

”索金借这一来一往两行台词再次书写他所坚持的理想主义。

但这句话从一个嬉皮士的口中说出又显得无比怪异,而这种怪异的感觉在全片对黑豹党的呈现当中又被无限地放大。

也许直到今天索金这样遵从主流价值观的标准白左们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接纳黑人解放运动,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描绘暴力。

尽管索金这次十分大胆地将黑白影像跟两场暴动的镜头剪辑到了一起,也呈现出了暴行和流血场面,但黑豹党反抗的核心对象到底是什么、他们具体又为此付出了什么,在剧情中只是点到为止。

Bobby Seale的中途离场就像一次主题的交接,电影接下来就开始集中处理Chicago 7对父权的反抗,而再也无关种族议题了。

在这种叙事中,黑人解放运动始终是那个激荡的60年代的一处阴影地带,与文化革命的理想相比他们的诉求是如此地格格不入。

追记:虽然索金努力地想要还原60年代的逻辑,但他能够还原的只是一小部分白左的逻辑,就像影片最后Abbie和Tom的和解也只是白左内部小集团之间的和解。

只出现在对话中的新左派以及被塑造成完美受害者的黑豹党其实都说明索金无法真正还原60年代的逻辑。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索金所渴望的那种局部联合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抗如今的保守主义呢?

 5 ) 历史照进现实 人类从未吸取教训

律政剧, 历史剧, 60年代, 全部戳中心头好!今天终于等到4K高清片源.前7分钟看high了:砰砰两声枪响串联起六零年代美利坚大事件,胶片质感的画面搭配伶俐的剪辑和撩拨的配乐,这个开场有点燃!前15分钟看懵了:按下暂停键,上网把整个事件的人物, 背景和经过都好好捋了一遍.结尾的煽情不用力过猛,但也让我莫名想起[辩护人]!剧情环环紧扣;多时空平行剪辑很精彩;影音服化道均优秀;尤其是连珠嘴炮台词,能量密度和情绪流都爆满!导演Aaron Sorkin不愧是[社交网络], [新闻编辑室]的王牌编剧.Steven Spielberg真会挑人!唯一的小缺点是略微有点儿太工整了.实际四星半, 我愿意打个虚高的五星.三点小感触:1. 和2003非典壮大了淘宝一样, 2020新冠让流媒体势头更加疯涨, 奈飞就是风口上的猪!2. 大牌云集很过瘾,给小雀斑的美式口音点赞. 希望在我们自己的历史剧/大陆题材剧中也能少一些出戏的港台腔~3. 看完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卡着2020美国大选前上映了!历史照进现实, 打了一手“借古讽今”的好牌~

国家机器诉平民, 弹指一挥间就碾碎你, 但全世界在看!

 6 ) 这段没拍进去可惜了

VerdictOn February 18, 1970, each of the seven defendants was acquitted of conspiracy.[24] Two (Froines and Weiner) were acquitted completely, while the remaining five were convicted of crossing state lines with the intent to incite a riot. The crime was instituted by the anti-riot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8, a provision that was introduced in the House by Representative William C. Cramer of Florida.[4] On February 20, they were sentenced to five years in prison and fined $5,000 each.[25]Dellinger told the court that whatever punishment he faced in prison "will be slight compared to what has happened already to the Vietnamese people, to the black people, to the criminals with whom we are now spending our days in the Cook County jail".[26] Hayden charged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riots at the Chicago Democratic convention laid with Chicago Mayor Richard Daley who had denied permits for protesters, saying: "We had no choice. We had no choice in this trial. The people always do what they have to do".[26] Abbie Hoffman pointed to the portraits of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heroes on the wall behind Judge Hoffman and said: "I know those guys on the wall. I know them better than you, I feel. I know Adams. I mean, I know all the Adams. They grew up twenty miles from my home in Massachusetts. I played with Sam Adams on the Concord Bridge. I was there when Paul Revere rode right up on his motorcycle and said, 'The pigs are coming, the pigs are coming. Right into Lexington'. I was there".[26] In a final gesture of contempt towards those on trial, Judge Hoffman ordered that the barbers of the Cook County Jail cut the long hair of the defendants and defense lawyers that he found so offensive.[26] At a press conference, Sheriff Joseph Woods of Cook County proudly displayed Abbie Hoffman's shorn hair—摘自维基比某朝法官破口大骂被告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7 )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纵观影史,令人印象深刻的庭审戏可谓数不胜数。

《控方证人》里于法庭中浮出水面的真相,《熔炉》里聋哑儿童用手语对院长罪行的倾诉,以及《光荣之路》里法官为了讨好上司而不择手段的恶行......而《芝加哥七君子的审判》中,庭审戏则是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内阁的黑暗,社会的丑恶与人民的反抗,皆在这短短两小时中呈现在我们眼前。

电影开篇,几幕交织的场景一一呈现在银幕上。

“七君子”身份各异,有学生,有嬉皮士,亦有宗教人士。

而他们被捕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因反对越南战争而游行示威。

与其说他们是君子,不如说他们是千千万万君子的代表,只不过,在游行中有人丧命,有人重伤,而他们只是站到了最后一刻。

内阁的黑幕,也自电影开头便逐一呈现:对于控方律师威逼利诱,命令其不择一切手段拿下此案;面对辩方主力律师的缺席,非但未延迟开庭,更是屡次驳回被告的请求。

更加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对于陪审团中倾向于被告者,法院更是伪造黑手党的信件予以威胁,使其被迫退出庭审,进而加大控方的胜算。

正如被告人之一所说,“这是政治审判,而我们注定是会失败的。

”审判开始,法官判决的倾向性便原形毕露。

面对控方律师的言语,法官点头哈腰,丑态尽显。

而对于辩方任何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的言论,法官逐一将其喝止,必要时刻还将发言者加以“不尊重法庭的罪名”。

发表演讲的黑人抗议者更是处处得到“照顾”,最后甚至被警员将嘴堵住,使人啼笑皆非。

每当控方处于劣势,法官便会以各种无中生有的方式结束庭审,辩方却只能敢怒不敢言。

休庭期间,银幕上呈现的是七君子被捕前的往事。

数以万计的游行队伍在街头游行,囊括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无不高举反对战争的牌子,队伍中更是有勇者高举美国国旗,声势浩浩荡荡,响彻芝加哥。

此情此景之下,他们迎来的并不是谈判亦或改正,而是催泪瓦斯与枪林弹雨。

大兵与警察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便打,甚至对于救人的群众也拳脚相加。

正义的血液,于芝加哥街头飞溅,而地球的另一端,美国,朝鲜与中国的军人也正在因美国政府错误的决定而流淌着血液。

而这七君子,有些是组织团队的一员,有些只是从混乱中杀出血路的反抗者。

这场审判的风波,很快在芝加哥扩散开来。

法官丑恶的嘴脸,被告人无尽的冤屈,引发了轩然大波。

越来越多的公民聚集于法庭之前,高喊出"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响彻云霄;先前的政府高官,也再看不下去这样的罪恶,顶着压力乃至威胁,赫然出现在证人席位上,与法官针尖对麦芒。

甚至控方的律师,也再无法无视正义,对于法官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这次“七君子审判”,无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光阴似箭,随着时间的流逝,庭审已足足进行了151天。

随着背后的黑幕逐一暴露,控方的压力也日渐增长,法官也被迫委曲求全,企图让七君子认罪,并许诺从宽处置。

当所有人都以为高潮已经退去时,七君子派出的代表汤姆海登却将整个事件推向了最高潮。

他手持朝鲜战争中牺牲战士的名单,响亮地将他们一一读出,振聋发聩。

而评审团与双方律师,亦起立以示尊敬,全场一片哗然。

法官的整顿效果已捉襟见肘,此刻,所有人心中的正义都已被唤醒。

千千万万的名字,充斥整个芝加哥,为人们所铭记,哀悼:他们只是普通的美国公民,却要为政府错误的决定买单,令人悲恨交加。

THE WORLD IS WATCHING.世界在看的,是美国内阁的恶行,是法庭上的丑态,是七君子的正义。

这次审判,如果说最开始是臭名昭著的,结局则是引人深思的。

这场“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于半个世纪后终以电影的形式为世界所有人所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8 )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电影故事:电影以美国为越南战争强制征兵作为开始,每月征兵人数越来越多伤亡人数也越来越多,芝加哥抗议活动主要就是抗议此事,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场暴乱。

在政府未换届时,彼时的总检察长的刑事司的调查结论是芝加哥警察局引发的暴乱,且大家互相没有密谋共通,于是决定不予起诉。

一年政府换届后,新的总检察长由于上一任在他上任时的羞辱,决定拎出来此事展现一下自己的威风。

于是特意命人针对抗议活动的主要人员给予一个密谋跨越州界煽动暴力者的称号并处罚最高监禁10年。

庭审一开始,就展现了这个政治庭审的不公正和讽刺。

庭审过程中法官不断向被告们扔出一个又一个藐视法庭的罪名。

在无尽的庭审的过程中,法官不断的表现出来了种族歧视并且倾向性。

一次又一次接受司法部律师的拒绝请求,一次又一次拒绝被告拒绝的请求。

说好7个人的庭审,结果是8个人,有一个黑人纯粹是因为是黑人拉进来。

黑人不断向法官说自己没有律师在场并且申请延后开庭,却一次次被法官打断忽视。

当黑人被法官拒绝自己当自己律师发表审问时,他情绪激动在法庭上表达他的朋友是被蓄意谋杀,黑人被带入小黑屋内暴打,最后嘴被捂着手被铐着强逼坐在椅子上。

由于司法部律师的请求,黑人才被脱离这个不属于他的庭审,法官还说“you are not free sir and i doubt you ever be”。

法官提出隔离审判团,被告表示拒绝,法官打断说如果你们反对意见少一点隔离时间就短了(严严实实的封住了嘴,不允许表达反对,表达了一个意思:你们默默的接受了就好了)。

当被告们发现6号和11号审判员是向着他们的,第二天就发现6号和11号说是由于接到了黑豹党的恐吓信被换掉了。

当被告发现现任总检察长搞这么一出说不定只是为了报复前总检察长,前总检察长后愿意反抗出庭并在陪审团离席的庭审上表达了自己那一届的调查结果,结果被法官宣布不能作为证人且不会将此情况告知陪审团。

基本上大家就是坐等被判的结果了。

在庭审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招唤证人(大部分都是警察卧底,“有没有可能去年夏天在芝加哥有七个示威者带领10,000个卧底警察进行抗议。

” :D),当时的情况慢慢被展现出来:在广场聚集的时候,海登放了跟踪他们警察的车胎气,大家带着团队想去警局释放海登,结果遇到警察排列镇压,一部分留下释放海登,另一部分人返回公园,结果发现道路全被警察疯了,群众情绪越来越激烈,领头人本来想让大家冷静,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拿下那个山头”,暴乱就这样发生了。

晚上的时候,大家正在做演讲,其中一个小孩在爬旗杆但是被警察骚扰强制扒下来,伦尼在干涉组织警察,但突然被警察暴打一头,整个游行又被激活了。

大家在努力往会场媒体方向走。

11个人找到了没有警察看守的道路,快走到的时候被警察包围了。

警察卸下名牌和警徽就开始暴打11人。

很难是说是谁引起了暴乱,谁又该被判刑。

庭审结果,海登在简短阐述的阶段念出了在庭审几个月内死亡的4752位越战美国军人。

5人均因煽动暴乱被判有罪5年,美国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推翻了该判决,下令重新审判,联邦检察官拒绝重申该案。

感想:看的真的是心碎了。

7个人坐在那里完全是个弱势方,只能沉寂的坐在那里听着法官用粗鲁的态度对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从一开始他们就是一个政治的工具被摆在了那里。

他们只是政治羞辱报复的工具。

已经事先警告了政府人员会有游行示威活动不论政府是否同意,结果政府还是无动于衷,只能想到以暴制压。

搞笑的是还安排了这么多的卧底警察。

在这个法官即是绝大权利的屋子里,他们的声音不能被听见。

他们的错就是过于强硬的表达了自己的声音。

他们7个人加上律师9个人,坚强的在面对一个看不见的强权。

从头到外法官就没有摆在一个公正的位置上。

几个月的庭审都是法官和司法部的一场表演,并且还加上了“庭审”的美名,但其实决定结果的人早都心里有数了。

看到法官毫无同情心的抛下一个个藐视法庭的罪名,忍不住想这屋子下怎么反抗绝对的权威,谁能监管绝对的权威?

尽管有媒体,但是声音能有多大的限度没传送出去?

尽管成批的记者坐在现场,但是他们报道有限。

在当时的环境下,多大的概率大家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做点什么为他们找寻公正?

整个片子最响亮的声音就是“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我们都知道这种万众瞩目的案件一般都会以公正而处之。

当时审判是一个例外,但是不影响人们对这个案件的持续永久的关注。

这不就从60年的watching到我们现在的watching了么。

因为当时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所以才能让我们现在知道曾经奋斗过的勇士,并且了解曾经不公的历史。

整个片子喜欢这种闪回通过多人还原当时场景,就感觉一幕幕一个个人说的都是真相,但是从哪里出错了呢?

2个小时的电影特别紧凑,一幕接一幕,没有任何背景声的加持创造紧张气氛,全是所在场景的声音展现出当时的紧张感觉。

庭审中只有人声,你一言我一语用最直接的语言以及暗沉的色调击中人心。

唯一一个缺点是影片最开始对于我这种没有背景知识的人来看,猛的一下有点快,不太理解,但是看到庭审开始就好了。

 9 ) 论电影对真实审判的还原程度

自从看完了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就一直在搜这段历史的相关资料,看到一篇影评文章说电影还原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最大的虚构在于对JGL演的控方律师Richard Schultz ,这个角色的历史原型并没有像电影里是个有同情心的人物,而是这次审判里非常厉害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凶狠得如同政府的斗牛犬(government's pit bull)。

以及勾引Rubin的女FBI探员角色应该也是虚构的。

除此之外,影片里的绝大多数事件都是真实的,很多对话都直接摘自庭审记录。

事实上,Bobby Seale甚至被强制束缚和塞口长达几天之久(bounded and gaged for several days)。

七君子之一的Rennie Davis在一次卫报采访中提到,庭审过程中的某一次他们的确念出了所有在越战中丧生的人名,虽然不是在结案陈词的时候。

来源https://decider.com/2020/10/16/trial-of-chicago-7-true-story-abbie-hoffman-death/

 10 ) 聚焦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一场臭名昭著的审判来折射当时美国的社会面貌,不过,影射的又何止那个年代!

如果从电影角度来说,前半部分还是显的太过冗长,而且没有剧情的跌宕起伏,庭审的过程也没有太过精彩的发言,控方和辩方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针锋相对,而对于案情的回溯也拍的支离破碎,缺点还是蛮多的,但是剧情到了最后引申到思想核心上之后,整个节奏明显加快,控辩双方之间开始针尖麦芒的交锋,最后当汤姆海登在总结发言阶段逐个念出越战牺牲人员名单的时候,一切都升华了!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审判,一场一开始就注定被判有罪的审判,所有的一切尤其是法官的表现,让人嗤之以鼻!

庭审细节的拍摄还是蛮到位的,控方利用主导优势控制审判过程,包括被告,证人,陪审团,大法官甚至舆论导向都被牢牢控制,而辩方企图扭转局势的手段也被一一驳斥,再精彩的辩诉也会被打压下去,历史总是这样!

小雀斑雷德梅尼在这个电影的表现低于预期,可能是人物角色塑造的问题,汤姆海登人物太过复杂了,矛盾点太多表现起来有点脱离,其他角色中规中矩,整体的表现依然在水准之上。

我愿意给它五星,因为所有的思想都不应该被审判!!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短评

【YVR-Park】三星半。也许因为是政治系学生的原因,对本片有格外的期待。而片中对权利和身份的抗争也不免让人联想到现在的境况。都说历史是循环,这不假,但也希望他是螺旋上升而不是单一平面的重复。而索金可能还是更适合当编剧,本片有些冗长沉闷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实中又哪有那么多语言上的剑拔弩张呢?有时候一语中的提纲挈领反而更加掷地有声。

9分钟前
  • Parker Li
  • 还行

配乐淡化了些许工整匠气,学院派的良心之作。

10分钟前
  • 阿基米德追上龟
  • 力荐

代表同性恋女拳的左派如愿以偿,海登不幸言中,从长远来看,这是在战争的特殊年代,传统对变异的失败,担当牺牲对于独立主义的失败。他们不配君子之名,却享用了先进体制对于个体的保护。真正的牺牲是前线的士兵,而不是这些矫情怂b。

15分钟前
  • Sagittarius
  • 很差

从来没有经历过自己的思想被审判

16分钟前
  • 糖醋橘猫儿
  • 力荐

Over dramatized, over political, over biased. The editing is not good either.

18分钟前
  • Messi
  • 较差

一般到乏善可陈,好的主题,糟糕的节奏和台词。冗长沉闷的庭审,过多无重点的人名与混乱故意的情节冲突。

21分钟前
  • 市二宫剁椒鱼头
  • 较差

No150

23分钟前
  • 吃樱桃的小熊猫
  • 很差

随审判来临新闻剪辑的狂欢演变成一场持续150多天的马拉松…为游行权利冲突、陪审团变成空椅子、嘲弄揶揄法官已经证明了这就是一场政治秀, 当下应景的BLM抗议和总统选举的喧闹只是在提醒“不要忘重复的历史”

28分钟前
  • [Deleted]
  • 较差

过誉。

31分钟前
  • KingofChimney
  • 还行

左翼的危险远超右翼的地方就在于它有一个正义平等的外表

34分钟前
  • bagins
  • 较差

台词的密集带来的窒息感伴随着观影全程,丧失掉了社交网络的松弛。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投机取巧地忽视了历史的纵深,能否达到意识形态的宣传也有待检验,从电影本身来看,工业化水准的高度也掩盖不住剧作的暴力和调度的缺乏,黑白的纪实性影像也无法带来任何反思性和沉浸感。

38分钟前
  • bravado
  • 较差

——🍅94%🍿️89%——(《论:语法的重要性》)剪辑凌厉(但有一处扰乱故事线然而,宣讲、开庭相接,会造成奔赴芝加哥受审的错觉,实际情况是抗议后被捕、被告)。集中的群像实际只有三个半在线,唇枪舌剑没有实质性内容。最后的总结陈词是肾上腺素,瞬间拔高。大选在即,“预告”的信息量又是如此丰富。历史总是相似而不惊人。《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应运而生,全世界都在看⋯⋯吗?

39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1968 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暴乱 左派从顶峰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现在人类历史再次来到十字路口 好莱坞左派又一次吹起集合号

44分钟前
  • William H D Lee
  • 还行

欧美律政剧均秉持的同一观点,即:反对政府及其政策不代表不爱国,因为政府是为国家服务的,反而,将党派、政府与爱国高度绑定,对对于前者的监督、批评与质询视为“反动”才是最大的反动。

47分钟前
  • 冰冷的氧
  • 推荐

懂了,左翼理想主义者没前途

50分钟前
  • 蓝色的汉堡
  • 较差

7/10。新左派电影人就热衷于褒奖而非对史实的深刻醒悟。当民主党代表大会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权贵享受美食,仅一堵单面玻璃墙的距离,摘下警徽的警察以杀鸡儆猴的动机,殴打所剩无几的示威者,玻璃被击碎时,那些权贵、司法机关卧底、反文化团体都看清了审判的政治面目。这场审判的意义在于民间组织和国家机器的正面较量:嬉皮士以荒诞对抗荒诞(穿着法官长袍来蔑视权威),海登作为反战运动的保守成员下意识地尊重体制、流遍鲜血的公开言论因为主语模糊而酿成暴力,黑人的表达权被官方机构一再剥夺甚至“不能呼吸”,最后是被脸谱化的傲慢法官、检察,他们监视异见者、隔离陪审团的非正义性恰恰影射了尼克松主义。整体琐碎的叙事风格中,反征兵公园集会、黑豹党主席遭枪杀、以越战阵亡名单为陈词总结的历史背景都被搅得稀碎,点缀进左派立场的自我满足。

5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民想要沟通,想要被看见,但缺乏一个合理的渠道,我们缺乏的或许是一个被听到被看到的way..

54分钟前
  • 糯小蕃
  • 推荐

牛逼,大爱!虽然艾伦索金有把这部电影,按照新闻编辑室、白宫风云来拍的嫌疑,但不重要。首先这是我最喜欢、完全没有抵抗力的法庭戏,更重要的是借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拍出了四年来好莱坞对川普政权最强的控诉和警示。从总统司法部法官到警察,说的是尼克松政府,但无一不是对应川普政府,对应当今的美国。最后一幕,和韩国电影《辩护人》异曲同工,美国式的热血沸腾。

56分钟前
  • 西窗随笔
  • 力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半个月前看过《底特律》的缘故,这部《芝加哥七人审判》里警民对峙里警察打人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痛感。而且也不吓人,就算是摘警徽警号那段我也没感觉多吓人。但是这两样《底特律》都有,而且很足。

58分钟前
  • UIDouban
  • 还行

还真的和想象中一样boring和老套呢,若不因为是热门,大概三分钟就放弃了,最后安排的煽动性唱名戏更是让人觉得尴尬无比,七君子?我看是七个小丑吧,对此类充满自我陶醉的白左套路戏已经完全审丑疲劳了。

1小时前
  • 盲忙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