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怪兽大片的一种广泛共识是,兽类越多越好,破坏越大越好,特效越炫越好,同时,人头人声越少越好。
不然不至于传奇怪兽宇宙每次一上新片,立刻引来大量“我不想看人只想看怪兽”的吐槽。
不过,这系列区区十年历史,在吸取群众意见方面相当成熟,不但听到而且理解了粉丝的宣泄,离大伙儿心中的理想目标稳步迈进。
在两大神兽上次联手就已经有不少端倪,而到了十周年这部《哥斯拉大战金刚2》,功德提升到让人可喜的程度,尤其是当你把注意力放在金刚身上。
金刚登场,小试身手收拾一群杂兵,治好牙齿睡个饱觉,起来瞎溜达误闯异境,跟疤王马前卒撕斗,跟水底大鳗鱼较量,顺带用体格和品格收服一个小弟,闯入奴役场大闹一通,又揍兵又打将还跟坐骑单挑,寡不敌众先撤为妙,机关设伏葬送追兵,加上小弟相助终于脱险,短暂疗伤并升级武器,先上地面跟哥斯拉打一架叙叙旧,又跟魔斯拉一起开个阵线联盟战前动员会,组团回地下决战,从无重力打到有重力,从地底打回地表,天崩地裂见楼就推,小弟也赶来助拳,最后强强联手击毙魁首,回地下王国称王霸。
你看这条故事线,像不像一出跌宕壮阔的古典英雄史诗。
而金刚无论从体魄个性还是命运,都活脱脱就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英雄样板。
妙还妙在,尽管其中角色不算少,有主有配有敌有友还有酱油党,互相又是背叛和欺骗,又有结盟和征服,关系复杂多变,情节一波三折,却无需半句台词,你完全清楚他们交流了什么,有哪些强烈情绪和内心想法,银幕上下一点点沟通障碍都没有。
把金刚的部分单独剪出来,完全可以视作一部完整的默片,即使跟它诞生之初的1931年那部(尽管当时已是有声时代但该片大量采用默片手法)比都不遑多让。
这一方面,是回归到无声时期电影的本质,能用画面来叙述的,绝不会整个人肉喇叭在旁边叭叭地解释,聒噪低效惹人烦。
另一方面,金刚哥斯拉疤王等不开金口,还赋予它们一种自然神物的灵性,早已发展出更高级的交流方式,摒弃了语言这种费劲又容易出错的原始手段。
所以电影每当切回人类戏份,你就觉得这帮家伙真是话多,一见面就得叽叽喳喳说个没完,除了也许是必要的知识介绍,剩下的大多是什么太猛了、难以置信啊、这样真的可行吗、你打算怎么做、你就等着瞧吧之类一点营养和信息量也没有的口水话,跟怪兽们的高冷高贵一比真是云泥之别。
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些没有灵性的低等生物啊,少说两句吧,能在众神之战中当个背景板,偶尔还能给神上个假牙手套之类的贡品,已经是你们十辈子修来的福气啦。
他们也很有自知之明,完成了一些穿针引线的龙套任务、做了几个惊讶和惊喜的表情之后,就很识趣地从镜头里退出,把画面全部留给电影真正的主角,在整场决战中丝毫没有跳出来扫兴。
要不是以目前的技术拍怪兽还是个巨烧钱的活儿,以主创在本片的表现,我相信他们足够能力拍出好几部《金刚:王者之路》《哥斯拉:极地悍战》《疤王前传:称霸》之类的史诗大片,不但剧情丰富,角色深刻,冲突火爆,而且一张人类面孔都不必有。
2024年7月30日21:50:02 继上一次的怪兽高燃对战之后,金刚和哥斯拉将再度联手对抗一个潜伏在世界中的巨大威胁,并逐步探索这些巨兽们的起源以及骷髅岛等地的奥秘。
同时,上古之战的面纱也将会被揭晓,而正是那场战斗创造出了这些超凡的生物,并深刻影响了人类世界的命运。
继上一次的怪兽高燃对战之后,金刚和哥斯拉将再度联手对抗一个潜伏在世界中的巨大威胁,并逐步探索这些巨兽们的起源以及骷髅岛等地的奥秘。
同时,上古之战的面纱也将会被揭晓,而正是那场战斗创造出了这些超凡的生物,并深刻影响了人类世界的命运。
中影博里人声隆,IMAX更是观众盈门,除了两边侧幕,中间座位几近涨满。
好奇这么汹涌的观众,票房都去哪儿了。
铺天盖地,不留一分钟间隙,豪掷千金地打。
两位巨兽沉迷于动力波战争,挥舞一只大黄蜂联名款的全金属手臂,无差别地铲平世界上一切地标级的历史古迹。
眼睛暴饮暴食,被撑得留不下一根皱褶。
美中不足的是巨兽太懂人情世故。
窃一直以为巨兽电影的机理在于敢把处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拉下马,一屁股坐塌其万物之灵的桂冠,让这些习惯不可一世的玩意儿深切体味一把生如蝼蚁的卑微渺小,完全没料到的是巨兽这么通人性——哥斯拉是大自然的守卫神,金刚更是人民群众的超大码萌宠,在与哥总搏命拼扑之时,都不忘要照拂人类的玻璃阳台,还时时与小女孩眉来眼去,暗通款曲。
金刚的地心社会更是按人类的威权等级的序次来缔造,以天下奉一人,最后金刚战胜刀疤,也不过是新王换旧王的人类社会进化俗套。
很难想象,自1933年问世以来,金刚已经91岁高龄!
在其绵亘不绝的推陈出新中,这个系列毕竟也闪现过彼得·杰克逊和骷髅岛的智慧之光。
新版再次沦为挑唆中二少年暴力的热血读物,莫非是真的活出了“人老就罢了,何苦成精”的人生大明白(087)?
什么?
这片只有6.8分?
只比1高了0.5分?
是我的审美已经彻底和豆瓣偏离了嘛?
如果金刚算传奇怪兽之一,那这部就是我看的第二个系列。
一直对大型怪兽感到害怕,长嘴露獠牙,肠子动不动就挂出来往外摔着绿色浆液,光想象都会引起胃部不适。
自知之明非常多,胆小的人看看猩球崛起已经算是尽全力了。
可是最近这个阶段压力大到快爆炸,在终于交完一个阶段性材料后,我想去放松一下,按摩、运动都暂时不如哥斯拉的吸引力强,恍惚之间,已经坐在影院里开始吃爆米花了。
映前,让我极其惊讶的是,同一排,来了一家三口,小孩应该是小学前的样子,那么那么矮,还有童音,就被父母领着看哥斯拉... 看到后来,小孩妈妈还会惊叫几声都传到我这边,小孩一声没叫,这...这片也太酷了,哥斯拉就是哐哐打,吸收核能让自己升级,又为了迎合世界主题,变出了粉色铠甲,我都想买个模型摆桌子上。
看的时候,忍不住想,这故事真是简单,给个hollow world的设定,就可以了。
hollow这边有危机,意念传输到real那边,real那边的哥斯拉就感应到了,攒着劲,要来帮忙。
可是hollow这边有金刚,自古王不见王,于是出来一个蜘蛛和飞蛾的混合体,作为沟通者,都不用说话,就把2位传奇怪兽连接在一起,和另外二位代表着不爱和平只想压榨别人的怪兽,猛打。
最后,金刚在hollow world中啊啊啊啊举起大刀,哥斯拉又在斗兽场倒下睡个好觉。
已经看完好多天了,这个情节还是清晰地出现在脑子里,简单直接没有波折,可是却拍的那么好看。
人类终于知道自己是渺小的,于是他们选择闭嘴,全片怪兽之间基本没怎么说话,都靠眼神传递感情,达尔文主义下的世界,你强你就生,你弱还想去统治,那你就灭,简单到让人觉得行,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什么实力,开始展示吧。
很久不见陈法拉,祝她美国之行顺利。
目测金刚是打不过哥斯拉,但是不按武力值,哥斯拉确实更出彩。
感情戏都交给金刚完成,比如说对他人的信任、对家的依恋、对同伴的渴求、不会服输的意志力,哥斯拉... 就是打。
可是它安安静静一句话没有,睁眼睛就战,战完就睡,飞身前扑的姿态,突然让我共鸣了,这不就是一种明知那个东西很难,可是毫不在意依然扑向它要把这个东西完成的项目经理的决心嘛!
共鸣之后,哥斯拉已经不再是哥斯拉,它成了行业中的哥经理,它心无旁骛,只有目标,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理解还是不理解,别给我整那些没用的,就是要按着既定规划一步步向前。
如果力量不够,就去充电,睡醒了不会玩手机尿遁,就是直接给我继续战!
哥经理,我好佩服你,你的迫切完成目标的身影,好打动我的心。
还记得1上映时,同事说这片挺好,就是一顿打,不用费脑筋,也不用想着还给生活什么反思。
毕竟生活里需要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看个电影有的时候就是希望去看个电影而已。
可是我很怕怪兽们,听着同事的话,听完也就听完。
在看了2后,我感觉也能接受一部分怪兽电影了,就返过去看1。
2的优势立刻出来,它有自知之明,知道观众要的是什么,知道在这类电影中渺小的人类真正该扮演的角色。
1就是人类的出场戏份太多,啰哩啰嗦快30分钟,哥斯拉还没出来呢,我本来就是小屏看,真是没什么耐心继续等待,直接叉掉了。
2中,人类戏份很少,或者说是都是打辅助类型,很好,让主角更多地暴露在视野内,无关人员都往后闪。
就是那个魔斯拉,咱们不能换个别的动物吗?
一想到是放大了蜘蛛或者飞蛾的嘴部区域,就觉得好恶心。
关于哥经理的背调。
看之前,我对哥斯拉的印象就是,不是被奥特曼打的那个吗?
后来查了查资料,阿,虽然都是来自于日本公司,但是是不同的公司,二位并没有交战记录。
查资料,哥斯拉(Godzilla)首次出现在1954年由东宝公司制作的同名电影中。
这个角色最初被设定为一种受到核辐射影响而变异的巨大怪兽,代表了核战争的恐怖和破坏性。
在最初的电影中,哥斯拉是一个毁灭性的力量,袭击东京,引起广泛的破坏和人类苦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系列电影的发展,哥斯拉的角色经历了显著的转变。
在一些电影中,哥斯拉成为了地球的保护者,对抗其他威胁人类或地球的怪兽和外星生物。
这种转变使哥斯拉成为了一个更加复杂的角色,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特质。
比如,查到的这几部中,哥斯拉作为负面角色的电影:1.《哥斯拉》(1954年)。
在这部原版电影中,哥斯拉是由于核试验受到辐射影响而变异的怪兽,对东京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2.《哥斯拉、摩斯拉、金刚大战基多拉》(1964年)。
虽然最终与其他怪兽合作对抗基多拉,但哥斯拉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威胁。
3.《新·哥斯拉》(2016年)。
在这部较新的电影中,哥斯拉再次成为一种灾难性的力量,政府必须找到办法阻止它。
哥斯拉作为正面角色的电影:1.《哥斯拉对机械哥斯拉》(1974年)。
在这部电影中,哥斯拉成为地球的保护者,对抗邪恶的外星人制造的机械哥斯拉。
2.《哥斯拉vs金刚》(1991年)。
哥斯拉在这部电影中对抗邪恶的金刚,保护地球免受更大的威胁。
3.《哥斯拉:怪兽行星》(2017年)。
在这部动画电影及其系列作中,哥斯拉是人类抵抗地球上其他强大怪兽的关键力量。
看来,它和金刚的战斗史很有渊源。
金刚(King Kong)这一角色最初出现在1933年的美国电影《金刚》中,由梅里安·C·库珀(Merian C. Cooper)和埃德加·华莱士(Edgar Wallace)创造。
这部电影标志着特效电影的一大突破,金刚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怪兽之一。
它作为电影角色的主要发展历史:1.《金刚》(1933年)。
这部原版电影讲述了一只巨大的猩猩在被从荒岛带到纽约展览后发生的一系列悲剧故事。
金刚最终在纽约爬上帝国大厦,在与飞机的战斗中坠落身亡。
2.早期续集和衍生作品:1933年的电影大获成功后,同年推出了续集《金刚之子》。
此后,金刚的形象在多种媒体上被不断复制和重制。
3.《金刚》(1976年)。
这是对1933年原作的一次重制,由派拉蒙影业出品,故事和特效均有现代化的调整,再次讲述了金刚被带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故事。
4.《金刚》(2005年)。
彼得·杰克逊执导的这部电影是对原始故事的一次重新演绎,不仅特效技术达到了新高度,而且对金刚的性格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探讨。
这应该也是最被国内观众熟知的一部。
当娜奥米·沃茨站在帝国大厦上与金刚依靠在一起时,这种跨越种族的理解,让人共情、共悯、震撼。
某种意义来说,在金刚进入哥斯拉这个世界后,感觉它好像是从帝国大厦的楼顶直接被移动到了hollow world中,还在生机勃勃地活着,也让心里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5.《金刚:骷髅岛》(2017年)。
这部电影是传奇影业“怪兽宇宙”系列的一部分,重新设定了金刚的故事背景,不再是纽约,而是在神秘的骷髅岛。
这个版本的金刚被描绘为一个更加英雄化的角色,保护岛上的生物免受外来威胁。
6.《哥斯拉大战金刚》(2021年)。
这部电影是金刚与另一位电影图标哥斯拉的大银幕对决,标志着两个电影怪兽传奇的交汇。
金刚的形象和故事在近一个世纪的电影历史中不断演化,从恐怖的野兽到具有复杂情感和英雄主义的角色,时代在变,电影技术在变,观众的口味在变,一切都没有绝对,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我期待未来有一天,星矢和哥斯拉金刚联合,对打蝙蝠侠的平行世界中的黑化版,有意思了。
(B+) IMAX真心值得!
这个片子里有很多巨型怪兽,很多动作戏,还有展示飞行、俯视和倒转等画面,看IMAX绝对值得!
这次出现了很多猩猩,不比不知道,一比就发现金刚还真是个帅哥,其他猩猩都太丑了。
特别是反派刀疤,确实感觉有刻意丑化它。
金刚换了金手臂后更是像冬兵一样战斗力升级。
很开心有解释为何哥斯拉变成了芭比粉色,而且粉色的怪兽还不止它一只,真心照顾女性观众了。
从本片中可以看出,真是对打的话,还是哥斯拉要更胜一筹。
摩斯拉(Mothra)还是最美的,每次出现都如圣母降临,绝对是怪兽界的女神。
石穆(SHIMO)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庞大和吓人,只是一头宠物雪怪,憨厚且听话。
总体来说怪兽非常多,有很多奇特生物都尚未在预告里出现,确实是怪兽迷们所期待的终极怪兽世界了。
至于人类角色还是非常吵,但Dan Stevens这次出演的角色还算酷,基本上是一个天才医生,任何疑难杂症瞬间解决。
因为他的“高效率”让影片没有在人类身上浪费过多时间。
节奏还不错,没有太拖沓的内容,动作戏和怪兽戏份很多,最后巴西大战也是破坏力相当强,完全放开,整个排除了人类。
我个人也喜欢这样的处理的。
很多人喜欢《哥斯拉-1.0》因为人类角色塑造得好,而我真的不care人类,人类就应该在这场大战中像蚂蚁一样被完全忽视,只看怪兽就够了。
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继续讲述怪兽如何给人类带来威胁,人类如何解决,而本片并没有走这个方向,明显人类只是在协助怪兽,而怪兽之战才是主力。
这个路线是对的。
如果你也像我这样不喜欢人类角色,只想看怪兽打架,本片还是非常过瘾的。
我可能唯一要吐槽的就是猩猩多了,但特效做得一般,感觉看起来不是特别自然,特别是那个小猩猩,CG感有点强。
但其他巨兽都做得挺好。
整个怪兽世界继续延展,希望尽快打造主题乐园。
哥斯拉与金刚的关系让我想起了我的老CP:盾冬。
金刚加了那个手臂变冬兵美队则是与哥斯拉一样是个楞头葱,哪里有危险的坏人,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摩斯拉则是有翅膀的猎鹰 LOL。
其实目前的怪兽电影就是按照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只是主角是怪兽罢了。
看这个玩应就别挑剧情,当然,也没什么剧情。
制片方终于清醒了一回。
知道观众想要什么。
想吃什么?
巨型怪兽打架?
给你吃个顶嗓子眼。
这就对了,照这么整,至少还有几年好日子。
有趣的是,其实这个系列的很多设定还是很值得谈一谈的。
比如怪兽的吃,不要小看这一点,这可不是废笔。
只有描写怪兽吃什么,才能让观众自动完善脑补怪兽的生态系统,才有真实感。
对比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来看,这一点更为明显。
那个版的金刚是吃竹子的,为什么吃竹子?
体现大猩猩是杂食动物?
不是的。
是为了体现他是素食动物,降低他的攻击性心理暗示。
而这个系列的金刚,从骷髅岛到现在一共3部。
顿顿吃肉。
为什么描写它吃肉。
是要表现他很有攻击性,连平时的觅食都是生死决斗,日夜练武,提高攻击性暗示。
但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难题,哥斯拉吃什么?
它的身体结构是怎么样的?
现在只能设定成吃核能。
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要知道,光吃核能,很难让人信服,他是怎么能长那么大,长那么胖的。
当制作方完全迎合观众的时候,这片子已经不能称之为电影了,更像是拿着电影级制作预算拍了一个抖音短剧。
之所以说本片像抖音短剧,是因为它本质上和三分钟一百八十个反转的霸总剧没有区别,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无脑爽剧。
本片简短概括就是一只猴子回家想认亲结果被想称王的亲戚追杀,然后猴子赶紧搬救兵找来自己的好兄弟蜥蜴一起打亲戚,最终猴子和蜥蜴完胜,猴子有了小猴子,还抢走了压寨夫人雪魔当正房,实现了怪兽的合家欢。
的确我们想看到更多的怪兽大场面,但为了这个目的而彻底抛弃逻辑反而本末倒置。
看起来是三线叙事但实际上是为了最后的大战这个结果而强行拆成三线叙事。
所以剧作上是完全崩塌,那么就只剩大场面特效可以看了吗?
显然也不是。
本片完全没有泰坦巨兽的压迫感,沦为了烂俗超英片的又一新成员。
虽然这种商业大片上限摆在那里,但一些经典的套路还是能发挥作用。
本系列原来的大小对比的套路在本作中几乎被抛弃,充斥诸多毫无意义的炫耀特效花钱镜头,而且特效还很廉价。
如果真的用心,起码可以和阿凡达、沙丘那样营造强烈真实的氛围,强烈对比的手法应该反复用,用心用,设计一些出其不意的亮点,可惜什么都没有。
仅就本片而言,可能只有刀疤王在巴西海滩上影子震慑那一个镜头还有一点压迫感,但并不多。
因此,剧作和特效大场面的全方面崩塌导致本片连电影都称不上了。
如果这样还赚钱的话,那真是毫不期待下一部了。
除去以上,哥总安安静静趴在斗兽场睡觉还是很可爱的。
好想拥有一个哥总在斗兽场睡觉的手办,当然如果有这种手办,那哥总一定得能站起来自由活动,而不是只有睡觉一个动作。
过节期间如果想找什么消遣娱乐,看电影永远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不用动脑但是特别爽,看完很解压的大制作,当然一定要在电影院里。
比如哥斯拉大战金刚,怪物大战系列里面的老对手,一言不合就是开干,屏幕上打个飞沙走石,天崩地裂,好像顺便就把身边的,现实的,无处不在的腌臜泼才一道砸个稀巴烂。
电影一开始,导演就给大家讲了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道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就算你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无敌金刚那也不行,这个镜头给人的印象之深,以至于后面的两个小时中我的耳边似乎总有人在说,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等到金刚戴上那个本来是为了治疗冻伤而准备的金属手套,我相信不止一个人会和我想到,这不是漫威动画里面的灭霸附体嘛,那一刻我甚至有点期待它会不会打个响指,一切灰飞烟灭的那一幕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堪称复联系列的最亮时刻。
最后的半小时大决战确实挺精彩,拳拳到肉,虎虎生风,对得起电影票,对得起俩小时,为此我可以忍受3D眼镜架在鼻梁上的不适以及旁边不断飘过来的爆米花香味,这种爽片还是要到电影院才能获得最佳体验,越是好的电影院越是值得,如果搁在手机上,那真是没必要折磨自己。
正方出场选手哥斯拉+金刚,反方出场选手雪魔+刀疤王(不好意思,我又出戏到狮子王了,反正坏人一定要来一道刀疤才够威风),加上一个时不时打酱油但是关键时刻确实挺关键的小红毛猩猩和一个一直说很强大确实很强大但是一直没有看出来到底怎么强大的摩蛾拉。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哥斯拉大战雪魔的场面,那必须是冰火二重天,双方除了以撞撞撞,顶顶顶,碰碰碰为主要杀伤方式的物理攻击之外,就是喷!
你喷烈火我喷寒冰,俩个喷子打得不亦乐乎,要说为啥最后哥斯拉占上风,那一定是那一款粉色充电套装太迷人,就像你的手机电量显示一样,不过人家可不是充电俩小时,待机五分钟。
至于金刚单挑刀疤王,就和人类打架差不多,无非是规模大点,速度快点,破坏力强一点,看片的时候就一直在琢磨那些被强行拆迁的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台伯河两岸,到底是谁来负责灾后重建啊?
虽然去研究一部怪兽打怪兽一直从头打到尾的片子如何人物设定似乎有点无聊,不过反正无聊嘛,你就瞎琢磨琢磨,说不定就没有那么无聊了,说不定你就会发现好莱坞在政治正确这条康庄大道上已经越走越邪乎,都快要魔怔了。
比如片子里那个碎嘴,聒噪,啰里啰唆但是运气超好,逢凶化吉不说说不定还掌握反转钥匙的一般都是个黑人,而且通常还是个胖子,简称为黑胖子。
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个一开场就威风凛凛,满嘴脏话搭配满身腱子肉外带满屏刺青的角色通常会交给一个白人,嗯,通常也是个胖子,大家都叫他老白男,一般来说都是第一个领盒饭的,而且死法通常有点蠢,no zuo no die, 屏幕外的观众都知道他要挂了,他还在那里不停地哔哔哔。
怪兽片里一定会有个熊孩子,只是这个熊孩子有时候是拯救世界的预言家,有时候就纯纯的是一个熊孩子,至于拿到哪一个剧本,一般取决于颜值……以及性别,默认的规则是女孩挑前一个,男孩挑后一个,长得好看可以先挑,但是他们都会活到电影结束,再苦不能苦孩子。
怪兽片里面的女主角很重要,但是这个重要性和女主角的智商,能力,演技等等统统没有关系,只决定于一件事,那就是她的颜值,这就是为什么那部最著名的金刚最受大家欢迎,因为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最漂亮,相比之下,这部的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就差远了,人和人果然不能比。
至于其他的男人,统统不重要,能让大家分得清是哪一张脸就行。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部哥斯拉大战金刚:帝国崛起,那就是剧情嘛,那是肯定没有的,好看嘛,那还是挺好看的,记得一定要去电影院看。
作為對《哥吉拉2》失望透頂的人,3年前的《哥吉拉大戰金剛》可謂振奮人心的大爽片,亞當溫加德接手大幅順應民意,改以最精簡的人類支線給予怪獸戲最大發揮空間。
續集《新帝國》依舊走這個路線,怪獸戲更多(其中金剛佔了一大部分),人類戲又回到了如同《怪獸之王》的無聊模式,地心冒險的新鮮感是上一集人類戲鋪陳好看的原因之一,這集在地心冒險中擴展新世界觀,成效不如預期有趣,新鮮感早已蕩然無存,對這集人類戲的表現只能用冗長無趣來形容。
金剛戲份的大幅增加相對地也壓縮了哥佬的戲份,如果金剛單獨的篇幅是好看的也就算了,但是這次的鋪陳也是索然無味,開場還直接變金剛日常番,蛀牙需要人類所以從地心爬上來,會不會太兒戲了?
小金剛出現立馬開始有《魔戒》的咕嚕既視感,後面引導至大魔王那也有照搬魔戒劇情的感覺。
真能誇的部分還是只有打鬥,在動作場面編排上亞當溫加德還是清楚該如何拍出怪獸大戰的爽感,金剛與同種族的近戰動作戲編排的很不錯,上集二打一這集二打二,哥佬與金剛搭檔對戰大魔王獸之巨人與霜魔,兩怪都進行了微幅升級,最後在里約的大混戰爽度總算回到了上集的水平。
人類戲的篇幅拿捏其實跟上集一樣精簡、不喧賓奪主,但這集就敗在地心世界觀的探索鋪陳已無上集的新鮮感,所以終究有冗長無趣之感,外加本集的畫面美感明顯也不如上集,上集王對王還有用鮮明的黃藍天空色彩呈現出對立之感,本集要找到如同上集畫面美感兼具的劇照幾乎可說是無,對上集有多愛對本集就有多失望。
好萊塢現在拍兩大巨獸同台戲份更多都是給金剛,哥佬戲份被壓縮還是有點看不過癮,好萊塢的創作套路大概也就那樣了,一眼看穿的乏善可陳,傳奇以君主計畫為核心建立的宇宙真的還能在掰下去嗎?
只能期待《-1.0》早日網播了。
PS:哥佬新嗜好竟然是在羅馬競技場睡覺🤣,竟然把古蹟當作冬眠的窩了,歐洲人和小日本會崩潰吧🤣🤣★★★#哥吉拉與金剛#新帝國 #GodzillaAndKong#蕾貝卡霍爾 #丹史蒂文斯#布萊恩泰瑞亨利 #陳法拉#亞當溫加德 #怪獸宇宙#君主計畫
特效不错,,,最后的决战还是有点仓促,,,感觉决战的戏份还是不够,,,还是拯救世界的经典叙事,,,无非就是打来打去,,,看金刚打,,,看哥总打,,,前面的特效看的还是很爽的,,,到了决战反而有点平淡了,,,真是羡慕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量产科幻电影,,,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的路要有,,,
特效倒是拉满了,但动作戏不够出彩,尤其是最后的大战,有种泄气的感觉,刀疤王作为反派BOSS还是太弱了,总得来说不及上一部,但怪兽们给足了画面,哥总和靓仔一齐奔跑的画面有种莫名的喜感
拍完邪恶博士的本子开始夺宝奇兵的本子,反正来来回回也就这样,倒是也没啥,关键是拍得差啊!顶着二番的哥斯拉在本片的作用是?出场了几分钟?埃及巴西做错了啥要被毁成这样?这片需要人类吗,你们在地心随意打随意玩不要带上地表行么!
3.5. This is how dumb films should be made.
黑人好吵
2.75上集可謂振奮人心的大爽片,亞當溫加德接手大幅順應民意,改以最精簡的人類支線給予怪獸戲最大發揮空間,續集依舊走這個路線,怪獸戲更多(金剛佔了一大部分),地心冒險的新鮮感是上一集人類戲鋪陳好看的原因之一,這集繼續在地心冒險中擴展新世界觀,新鮮感早已蕩然無存。金剛戲份的大幅增加相對地也壓縮了哥佬的戲份,如果金剛單獨的篇幅是好看的也就算了,但是這次的鋪陳也是索然無味,開場還直接變金剛日常番,會不會太兒戲了?真能誇的部分還是只有打鬥,在動作場面上亞當溫加德還是清楚該如何拍出怪獸大戰的爽感,最後在里約的大決戰爽度總算回到了上集的水平。人類戲的篇幅拿捏其實跟上集一樣精簡、不喧賓奪主,但這集就敗在鋪陳已無上集的新鮮感,所以終究有冗長無趣之感,對上集有多愛對本集就有多失望,只能期待-1.0早日網播了。
金——字——塔——好久没在影院看到如此爆米花的爆米花电影了,成年人的奥特曼。最后,罗马人痛失斗兽场。
★★★☆:因为2014年版《哥斯拉》以及《金刚:骷髅岛》《哥斯拉2:怪兽之王》《哥斯拉大战金刚》都是在IMAX厅观看的,于是我也果断买了IMAX 3D版《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的票(安溪金逸影城IMAX厅都排本片导致我没能看到我最爱导演「宫崎骏」新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IMAX版,而那部第96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长片才是我时隔四个月再次大老远前来县城观影的主要原因)。有些电影让我看得爽就够了,没指望它能触及心灵、引发深思、影响人生。一如既往的观感,看大怪兽们打架还算给力,不过故事剧情却有些无趣、始终没能令我足够尽兴。附注:上一部和外甥炜一起观影,这一部与外甥辉一起看片。
为打而打,莫名其妙。
看著怪獸們「像個人」一樣行動;鐵拳金剛聯合芭比哥斯拉推翻獨裁統治,解放被奴役的民族,我的心都要碎了。
场面挺热闹,但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把关于异类的电影拍成了超英片。
这片名基本也算诈骗了吧。明明是哥斯拉联手金刚大战刀疤王。刀疤王也没很强的战斗力,主要是雪魔厉害。要是小金刚不把牵制雪魔的晶体砸坏,金刚和哥斯拉的组合不一定能胜,毕竟雪魔是统治冰河时期的巨魔。这一部已经“帝国崛起”了,不知道下一部还有什么大反派可以对抗。这个“帝国崛起”应该是金刚的帝国吧?打得挺好看,色彩也漂亮,剧情可忽略,动作设计还可以更进一步。如果没有地面上的参照物的话,其实打斗并不算精彩。这个系列要警惕重走“环太平洋”系列的错误道路,巨物打斗全景太多就失去巨物的观感了。
战斗,爽!
合格的爆米花影片,最终Boss太弱了。
没人在乎让树吃了的飞行员米切尔的死活……没人在乎。
怪兽打架可以看,兽含量也可以,但是2024还出3D版多骗几块钱的溢价,在电影院活受罪。0分。
雪魔这么强最后非得给金刚当宠物干嘛?
哥斯拉窝在古罗马斗兽场里真的可爱要命了谁懂
思路是对的,帝国是金刚的帝国,以后不能叫哥总帮忙了那不如自己养条龙,子嗣臣民一次配齐,下一步直接可以真猩球崛起。但是刀疤王形象太糟糕了,猥琐油腻的红毛秃猩猩,就这还要哥总专门升个级来打?真的晦气,还不如提亚马特够看。反派设计得太拉跨就显得正派很蠢,这不好。
又名《金刚x哥斯拉x摩斯拉大战巨兽:猿球崛起》,还是升级版的灭霸手套金刚和芭比哥斯拉,斗兽场猫窝,其实合理性流畅度是不如上一部的(imax和杜比全排伪3D很难忍啊,只能看寥寥无几的普通厅2D)
比第一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