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评论,整个剧情连接太糟了。
我家也养了金毛,看了海报去看的,还特意拉着我家狗狗一起看,结果就是,太失望!
整个电影好像就女主一个人的事情,养狗的时候不遛它,不给做吃的,不陪它玩,打雷叫的时候还嫌弃它,我就奇怪了,狗狗被何润东带走的时候,怎么就会莫名其妙跑回去找你。
后面还搞得那么煽情,有那么喜欢它么?
太假!
还有,我想问何润东在这部电影里面是干啥的啊,在家没事干,职业画画的?
何润东为啥愿意演这么窝囊的一个男人,镜头少的可怜,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靠女人吃饭?
本以为最后能搞个逆袭什么的,作品获奖啥的,或者至少也搞个富二代啊,等半天没有。
他们开那车,分手的时候不是何润东开走了么?
怎么到后面女主又开着同一型号的车载狗狗呢,还有,有车上下班还打车呢?
狗狗走的时候,挺煽情,很感动,女主哭得也挺好,相信很多人都因为这个想到了自家的狗狗,除了这段和开头那段,其他的都一般最后,走了,拿着骨灰去闻花香啊,带着骨灰去看海啊,个人觉得,太过了,太矫情,走了就找一片它喜欢的草地入土为安好了
首先,那么爱狗的我肯定是要先表扬这只金毛的。
可能它在那么多关于宠物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颜值不是最高的,但是在我看来,每只狗都一样的可爱。
其次,这部电影名字完全可以把“男友”两个字删掉啊,何润东在里面存在感实在不强,说难听点就像女主的另一个宠物。
女主事业一点一点越来越成功,她也曾想改变现状,想努力维护住自己温馨的小家,但女强男弱本就很难维持住。
其实,这部电影前期狗狗的镜头并不多,所以后来女主突然360度大转性,对狗狗的感情突然那么深,也是有点突兀的....但是作为爱狗人士的我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看到女主为了它连大好的前途不要了,家里到处铺满软软的地毯,一心一意的陪伴它,我也泪崩了。
但这部电影其实有点混搭,爱情和对狗狗的感情都想要表达出来,这样反而导致两样都没表现好,其实主要侧重一点会更好吧。
最后,张钧甯的颜真的太棒啦!!!!!!!!!!!!!!!!!
时尚编辑的蔡琬真因为要做一期宠物的专题而去了宠物店,她遇见了一条在纸箱里呆着的狗狗。
狗狗眼神里透露出了想要她带自己回家的乞求讯息,她伸出一只手,而狗狗也伸出一只手,两只手就这么合拍上了。
她决定带它回家,她给狗狗取名叫做里拉,她和男友浩介充当了狗狗的爸爸妈妈。
里拉的各种闹腾捣蛋,面对第一天突如其来的状况,她决定把狗狗送回宠物店。
店员说不是所有的爸妈都是天生会照顾小孩的,蔡琬真虽然不舍但还是掉头走掉,而狗狗从她带它回家的第一天就认定了你是我的主人,它想要跟着走,而门挡住了它跟随的路,它跑向玻璃的窗户对她呼叫,它已经依赖她。
最后蔡琬真还是把狗狗带回家,决定跟男友一起好好照顾它。
我没养过宠物,也许不能够深刻懂狗狗对人的情感。
里拉对蔡琬真的依赖,它也许懂得了,从你带我走的第一天,你就是我的全部。
蔡琬真的工作越来越忙,男友一直照顾里拉,而里拉每晚无论多晚都要等待她回家,她渐渐地疏忽了与男友的交流,这份感情似乎有了分歧,她说变了,变的是自己,而他一直没变,她感觉到了对现状的不满。
在爱情的分叉口,他跟她说要搬走了。
道别时,里拉一直不肯跟浩介走,小车行驶在路途中等红绿灯的时候,里拉跳了车,它往回跑,它要回到那个属于它全部的人的身边。
因离别而失落的蔡琬真一回头看到了向家跑的里拉,紧紧抱住了它。
它觉得她是它的全部,而她何尝不觉得它也是她的一部分了呢!
之前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尽心照顾它,男友离开后,她决定好好照顾它。
然而,里拉却生病了,它得了恶性肿瘤,命已不久矣。
她难过的抹掉眼泪后,放弃了去日本出差的机会,放弃了一直想要向上升的机会,请假回家照顾里拉,她要珍惜与它每分每秒。
按照医生的医嘱,她把家里会导致里拉磕磕碰碰的地方都换上了软绵绵的东西,她做各种美食给它吃,也为它的胃口不佳而伤心流泪。
她想到了之前带里拉回家后,一直都是忙于工作而对它和男友都有所疏忽。
于是,她决定带里拉去不同的地方逛逛,她去浩介工作的地方找到浩介,借用小车,她带了里拉回到了妈妈在老家,那个叫“香格里拉”的发廊。
她告诉狗狗,香格里拉,你的名字叫里拉。
似乎想要让它知道,你也属于这里,这里也是我们的家。
浩介回来一起陪伴琬真照顾里拉,他们是里拉的爸爸妈妈,他们是里拉的全部。
在公司上班的琬真接到浩介的电话知道了里拉快不行了,车上的她哭着对着电话那边的里拉说,你再等等,再等等一会儿就好了,妈妈不会迟到了。
曾经的里拉无论琬真加班到多晚回来,都会在客厅的门边等待她的归来,而这次里拉还会愿意再等等吗?
她这次不会再迟到了,它愿意再等等吗?
它也许在煎熬着痛苦等待她回来,它知道她会回来,无论多晚。
回到家后,琬真抚摸着它说,里拉,没关系,如果你太累了,你可以休息的。
而她知道,这一休息等于是再也不会有你在等待我的归来。
它走了,她想要带它去海边。
她打了浩介电话跟他说,说下个月休假,想要带里拉去老家的海边走走,问他是否愿意。
他们带着里拉的骨灰一起去了海边。
她对他说,里拉走了后才知道里拉对她的爱,无论对里拉还是对浩介,都要说一声对不起。
而浩介说,没有人天生就懂爱,我们还有机会不是吗?
她哭着点点头。
“我们还有机会。
”在爱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与身边的人好好相处,等到失去才会觉得惋惜。
无论人与宠物,亦或者人与人,如果相爱,请深爱!
爱要珍惜一起的时间。
想起在刚才看这部电影前因为一点点小问题而打去电话给工作中的王子,对他发了脾气,实属不该。
于是QQ上对王子说了一句:“对不起,王子。
你好好工作,我爱你。
”而忙碌中的王子回复了拥抱的表情话语。
我知道他无论如何都会对我小脾气大脾气的包容。
以后我也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语言,尽量不要让王子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分心工作。
其实对电影本身并没什么特别的好感,关于人和狗的电影,拍的好的有很多。
《忠犬八公》和《人狗奇缘》算得上是公认的名作。
所以这并不能同日而语。
我想说的是由这样一部从小视角展开,取材于普通生活的小成本电影里是不是装着还有留余温的东西。
男主和女主是两个在不停转动的齿轮,偶尔你会转的快些,我转的慢些。
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磨损,这些碎屑就一点点沉下去,卡住了爱和生活继续的进度条。
《圣经》里有一句: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永不止息。
而“我的狗”就好像完全符合了这些标准,说到底“我们”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狗”并不会争夺我们所谓的世界,在它们的眼里,只有那块骨头,太阳底下的奔跑,温暖的爱抚来的那么有吸引力。
作为一个“人”就复杂多了,我们必须适应社会规制,在那些条条框框找到自己的位子。
为了争抢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好位子,努力,付出,相争,获得。
如此大的一个世界,总会遇到些无能为力的事情,所以总要学会放弃。
如果你是个有梦想,有尊严的女孩子,那么你要学着放弃更多。
连同电影的女主一样,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微妙地被生活驱赶着的一群人。
曾经也懈怠着,疲倦着,总碰到那么多否定和质疑,“上司撤掉了女主精心策划的专栏,女主决定了搬去山上”,似乎宣告着一种放空和叛逆。
装在箱子里的小狗看起来就像是一种很空灵化的东西,你在它的眼睛里忘记了外界那么多嘈杂和浑浊,这显然是一种神奇的新鲜感,这之后相处的时间就变成了《小王子》中狐狸所说的驯养。
这种驯养是相互的,我们把最好的感情乌托邦寄托在动物身上。
小八和音乐教授,心意和兄妹,都与真实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在荣格的理论中,人的潜意识中有四种原型,其中人格面具的原型,指的便是人们为了掩藏自己的真实本性所戴的面具,就像演戏一样,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或不同的人而采取特定的行为和态度。
这并没有可取或者不可取,社会存在本就是多样性的,这个思考题并没什么参考答案。
处于一个跑道上的人们,竞争和自我就显得更凌厉了。
朋友,爱人,亲人,在这世界上最温情的三个词。
有时候却也出神得在怀疑他们的永恒性,这很明显得出现在《消失的爱人》中,他们看到的是一条正在张开大口吞噬自己的衔尾蛇。
这是普遍存在于世界神话传说里的一个景象,首尾相连,向死而生的特质,令人们相信它象征着无限和永恒。
这是人类心理的原型,前自我阶段的混沌,也预示着人类与生俱来的贪婪和残忍。
对感情的认识,总在起起伏伏间变换着心理姿态,对外来事物的接受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纯粹。
不断地猜忌,试探中,我们企图把握一种稳定的可能,收获一种安全感。
小八会在主人死后每天蹲守在火车站前,“心意”这只拉不拉不多可以不顾性命在乱棍中救出主人。
在人群中得不到的“相守”和“付出”可以在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身上获得。
这不是在讨论人类的薄情和不堪,相反,我们的情感在被无时无刻得驯养和净化。
剧作家和导演们都在尽力放大着作为精神治愈者的本领。
人太多了,太挤了,太闹了,但人群散去,天地大静,一缕凉笛绕一弯残月,三五人静坐静听,这是古人张岱。
可我对这样的画面情有独钟,最后陪在你身边的,就是该你紧紧抓住的温情。
讲述了一对情侣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也呈现了在养狗过程中经历的甜蜜和心酸。
每一个人都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只有停下脚步才能看到,把自己视为全世界的狗狗还在默默等你,这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爱,也是所有的忙碌都换不来的一颗纯粹的真心。
蔡琬真是一个忙碌的时尚杂志实习编辑,每天为了工作打拼;浩介则是个在家里办公的自由职业者。
他照顾着蔡琬真的起居生活。
这天,琬真顺利通过了试用期,成为正式的编辑,同时,她也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做一期宠物专题内容。
第二天,琬真和同事一起来到宠物店采访。
在这里,她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琬真和这小狗很投缘,只要她向小狗伸出手,小狗就会乖乖地和她握手。
得知小狗是被人遗弃的,琬真心生不舍,于是便把它带回了家里,取名叫“里拉”。
一开始,浩介不太同意这个决定,因为租房子的时候,房东说过不准在这里养宠物。
但看到女友那么喜欢,也不忍心拒绝,因此,里拉就留了下来。
里拉很调皮,整天乱咬东西,偷吃食物,还喜欢爬到床上大小便。
因此,几天下来,琬真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了,所以决定把里拉送回宠物店。
但是没有成功。
于是,两个人,一个人是妈妈,一个人是爸爸,共同来照顾里拉。
转眼间,里拉长大了。
它依旧喜欢爬上床去,但是两人都习以为常了,对它多了一份包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总编一直打压她,但是杂志社的负责人林小姐却还是看到了琬真的努力,也知道了总编的所作所为。
于是,她选择在杂志发行100期的纪念日里宣布辞退了总编,总编以前的职务由琬真代理。
升职后,琬真更加忙了,她甚至连假日也在工作。
琬真随着在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她每天和浩介、里拉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杂志社经理陈立翔也开始对琬真展开追求。
而浩介依旧过着他喜欢的悠闲生活,每天遛遛狗,做做菜,有工作的时候就去忙一会。
浩介感觉得到琬真越来越看不起他了,他也想做一些改变。
于是,他和友琪想合作开个烘焙教室,教别人做菜。
两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感情危机不断升级。
琬真的工作走向新的高峰后,林小姐对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一个不满意,就要全部工作重做。
同时,她和其他同事之间的相处也越来越不愉快,大家觉得她总是在讨好林小姐,拍马屁,以高强度的工作压榨他们。
这天,琬真又加班到深夜。
坐车回家的路上,她给浩介打了个电话,想向他倾诉一下,可是浩介没接。
揣着一肚子火回到家,琬真发现浩介不在家,而里拉因为没人拉它出去大小便,于是全拉在家里了。
她大骂了里拉一顿,然后收拾房间。
浩介回来后,想把活揽过来做,可是琬真不理他。
那晚,两人都很不开心。
第二天,琬真在包里发现了浩介给她的纸条:“我要搬走了!
“浩介明白,自己想要的平淡生活并不是琬真想要的。
两人的感情早已淡了。
琬真回到公司后,趴在桌子上大哭了一场。
浩介将要走了,两人商量过,琬真无法妥善照顾里拉,所以它跟浩介一起走。
可是,即将分别,里拉一直赖着不上车,总用乞求的眼神看着女主人。
当车停在红绿灯前面时,它矫健地跃出车窗,跑回琬真身边。
蔡琬真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与独自照顾狗狗的生活。
这时候,高富帅同事对她展开了追求,两人开始约会。
当晚,琬真毅然离开陈立翔家里,冒着大雨去朋友那把里拉接回家。
浩介离开琬真后,和友琪一起经营烘焙室,他经常都把琬真和里拉挂在嘴边。
他心里从没放下过。
这天,琬真带里拉出去散步时,里拉很反常,走得非常缓慢。
走了一段路后,突然,它就一头栽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医生确诊,里拉患了癌症但是,由于里拉生病,随时可能离开,蔡琬真只能辞去了工作,来照顾里拉。
同时,琬真学着做各种各样的食物给里拉吃,补充营养。
里拉走不动了,琬真每天按时把它抱出去上厕所。
眼看着里拉一天比一天衰弱,琬真心里很难过,也很无助。
后来,里拉自己无法进食了,琬真只好拿针筒灌些流食给它吃。
某天早晨,琬真从恶梦中惊醒,发现地毯上有很多血迹,里拉情况更加不好了。
琬真考虑了一晚上,最终还是觉得打电话给浩介,跟他说里拉现在的情况,然后问他借汽车,她想带里拉出去走走。
这天回到家,琬真发现浩介想和琬真一起照顾里拉。
琬真含着泪答应了,她很高兴浩介能回来。
浩介每天都做很多好吃的给里拉,可是,它再也吃不下了。
琬真抽空回公司交代完手头上剩下的工作。
琬真接到浩介的电话,里拉快不行了。
最后一刻,琬真赶到了。
最后一次和琬真击掌,就好像以前每一次一样,完成后,它便永远地走了。
琬真选择将里拉火化了,留在身边,经常带它出去走走,就像它还在身边一样。
琬真约浩介一起回她老家,带里拉去看海。
琬真对浩介吐露了自己的心声:“里拉走了以后,我才发现它给了我多少爱,现在回想起来,和它相处的每一分钟都是那么珍贵,不管是对它,对你,我一直都很想说,对不起!
”
浩介:“我觉得,没有人天生就懂得爱,我们……还有机会啊。
还有机会的,不是吗?
”兜兜转转了一圈,琬真和浩介又重新在一起了。
伤心过后,琬真把里拉的生活用品、玩具等全部洗干净收藏起来。
经历过后,琬真彻底明白,有些事可以挽救,有些事失去了就无法挽回,这种失去的痛苦让人难以承受,现在仅剩的只有回忆和心痛,所以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等失去后再醒悟。
《我的男友和狗》是在看完了所有暑假档热炒片之后,消磨时间才去看的,没想到超出了预期,整部片子干净的象春雨过后的草地,那样清爽透着灵气,一惯的台湾片作风,带着点淡淡的文艺气息,却不小资,很用心的着眼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通过普通的故事深深打动着人心。
整部片子用一种很慢的节奏讲述了一对情侣和一个狗之间的故事,故事很简单,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冲突和表现手法,整部片子带着浓郁的台湾腔,慢、软,没有争吵,哪怕其中唯一的一段争吵,也用了无声镜头替代。
如此看似平淡的一部电影,却让我为之动情,可能因为我家也有一条这样的狗狗,所以我很轻易的就看懂了里拉的心思和眼神。
关于里拉的情感,零星的细节和感情演绎,都触动我心底最深处的感情。
时尚编辑蔡琬真,奔波在家和公司之间,一边是男朋友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
一边却是时尚杂志公司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忙碌的琬真和男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唯一把两人联系在一起的是琬真抱养回来的一条黄金猎犬里拉,工作中的压力让琬真越来越抱怨,日复一日的奔波,对权力的欲望,对成功的追求,让她不再有时间陪里拉,让她开始不满男友的安于现状。
恰逢,最近在看《克拉恋人》,里面有个角色刘思源,也是个事业女强人,但是她的男朋友却一直找不到工作,两个人的工作环境和交际圈子慢慢的开始不同。
最终苦苦坚持了那么长久的爱情也走向了分手,以失败而告终。
我知道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不相同,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认同我这种爱情需要志同道合的观点。
电影最终让琬真放弃了高升的机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际遇,回归到爱人的身边。
从电影中,可以看出琬真是个追求事业的人,她渴望成功,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她没有不良嗜好,她也同样热爱生活,她工作时认真、努力,生活中,她喜欢小狗狗,也会抽时间陪男朋友去公园嬉闹。
而浩介,则是一个暖男,认为与其争名夺利不如把握每一天踏实的幸福,每天精心照料里拉,为琬真打理生活的一切。
这样的一对,如果不缺钱花,应该是很般配的一对。
可是,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步步紧逼的生活压力,是手头渐紧的经济压力。
当你买不起狗粮时,当你不能为了心爱的狗狗住在房子时,当你不能悠闲自在的注重生活品质时,你还有资格去要求努力工作的人放弃升职的机会回归到朴实到贫困的家庭里吗?
现实生活中,我认为,两个人的爱情首先建立在相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才算完美,真实生活中,我们无法象电影一样抛却柴米油盐真空恋爱。
所以,对于结局而言,虽然感人,但却总感觉不尽人意,好象在批判追求成功是一种错误,电影里的琬真并没有急功近利,可是一上来琬真就成了垫背了,成了人生价值观有分岐时的错误方,要用放弃来迁就浩介。
我想知道的是,两个人重新开始以后,琬真要怎么生活?
不再追求事业吗?
和浩介一起做做狗粮,当个厨房老师,这样蛮好,当然,前题是以后不要为了没钱养育孩子,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条件等等这些问题焦头烂额。
电影的立意很好,鼓励人们享受慢生活,可是依然是隔靴搔痒,并不是简单的放弃就能解决一切。
影片中关于里拉和琬真的感情,却是很真很细腻,养过狗狗的人会深有感触,片子在对里拉的细节拍摄上真的很用心,狗狗的感情,只有真正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心有灵犀,情真义切的关爱和依赖。
所以,我给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温馨细腻的感情片,里面的人生价值观,我保留不同意见。
虽然郊区的风景很美,结局的意境也很美,但我却依然得面对残酷的生活,这点很不美。
成熟男女之间的爱情就是分手了也只是我要搬出去了,没有别的矫情的话,然后各过各的。
女的也很坚强,不管发生什么都没有去找男的,是的,分开了就是分开了。
你的难过说到底跟对方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想起了自己去年的那段短的算不上感情的感情。
分手之后,死活没走出来,在纠结他为什么不喜欢我,在纠结怎么复合。
回过头看看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啊,那样的自己怎么会有人喜欢了。
浑身充满负能量,更别谈自信阳光了。
那时候整天谈着,其实我真正需要的就是运动起来,跑起来,不那么把他放在心上。
可是那时候的自己啊,满腹心思都是他,做什么都没动力,包括上班。
可以说,和现在的自己判若两人啊。
当然也是幸好没成功,才遇见了男神,才开始跑步,开始注重走姿跑姿坐姿开始学日语,也才塑造了如今自信爱运动的自己。
不喜欢琬真的口无遮拦,虽说一开始看着浩介有些无所事事,但他后来不是也在寻找自己更多的价值么,琬真至于在外人面前奚落他么?
保护爱人的面子,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也不喜欢琬真的暴躁脾气。
没错,同事的竞争,老板的挑剔,客户的任性,职场的快节奏,这些都能让琬真越来越焦躁,但这不是把脾气带回家的理由。
焦虑可以通过和爱人倾诉来得到一部分释放,在家里就是要休息的,然后再精力充沛的回到职场厮杀。
爱人之间就是互补的,如果自己是女强人,那显然不能找同样工作忙碌无心顾家的老公。
而琬真和浩介显然就是一对女主外男主内的搭配。
如果因为浩介一时的无所事事而故意找茬吵架,这样对本来就越来越少在一起的情侣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里拉与其说是宠物,还不如说是他俩的孩子,是他俩不可多得的爱情交集之一,维系着他俩感情的纽带。
因为琬真当了总编后没时间,后面一直是浩介在照顾里拉,陪伴里拉的时间最久,最后俩人分手时,我甚至都认为剧情应该是琬真和浩介让里拉选择跟谁,最后里拉选择浩介。
可惜里拉真让我失望啊,居然那么舍不得琬真,真气人!
当里拉从车窗一跃而出奔回琬真的家时,我不由得感慨,若是人也能这般简单,只听从感情的呼唤该多好!
浩介回到琬真家确认里拉无碍时,琬真却并没有如我想象那么出言挽留。
这里人与动物的对比何其鲜明,明明相爱着却不肯相认,和里拉比起来真的太累了。
之后如果不是里拉重病,浩介也不会下决心回去,在他看来,琬真已经不需要他了,他在琬真那里找不到位置了,但里拉给了他这个机会。
这对琬真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身边什么最重要的机会,让心慢慢沉静下来,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疲惫焦虑。
就如电影的台词:没有人天生懂得爱,很多人只有在分手后才明白如何去相处。
而琬真和浩介何其幸运,里拉不但给了他们爱,还给了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
爱是脆弱的,经不起有意无意的争吵,在快节奏的都市中,有多少爱湮没在越行越远的互相猜忌中。
爱也是坚韧的,但只有当我们能够压制浮躁焦虑,抗拒无休止的物质诱惑时,那些平时忽略的事物才会重新浮上心头,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求。
台湾电影『只要一分钟』改编自日本作家原田舞叶的同名小说。
忙碌的时尚女编辑蔡琬真(张钧甯饰)为了工作忽视同居男友(何润东饰)与心爱的黄金猎犬“里拉”,后来里拉生病,将不久于人世。
震惊之余,她决定放下一切陪伴里拉到最后。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关于「陪伴」的故事,故事并不吸引我,原本一直犹豫要不要进电影院看?
此刻,很庆幸我相信了自己的直觉。
电影一目了然,没有任何复杂难解之处,一如片中不是阳光灿烂就是倾盆大雨。
因为太习以为常,我们不会想到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而人生的很多遗憾便来自于此。
【不怕来不及,就真的会来不及】『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直到感觉你的皱纹有了岁月的痕迹……』这首耳熟能详关于珍惜的歌,第一句歌词就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但,生活中的我们,偏偏以为一切都来得及,总是一不小心就把“珍惜当下”变成一句空泛的口号。
电影中的琬真对里拉“一见钟情”,为了给狗狗更好的生活空间,不惜忍受每日奔波之苦搬至偏远山区。
她对狗狗的爱不言而喻。
然而,爱,只是这样就够了吗?
当工作开始攀向高峰,当成为众人目光焦点后,她不再遵守每天清晨带里拉散步的承诺,不但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对等在家里的男友和里拉还越来越不耐烦。
她抱怨男友从不改变,不分青红皂白就凶里拉,站在高处的她已经看不到所爱的家人们。
因为眼里只有自己,他们的事都不比自己重要,出口伤人遂成为轻而易举的事。
当爱成了妨碍,还是“爱”吗?
总是口口声声说爱,却时时做着伤害所爱之人的事,这样的琬真,其实并不陌生。
然而,改变的她,却依然拥有不改变的家人始于如一的爱:离开的里拉跑了好长的路回家,只为跟她在一起;分手的男友,开始试着改变,对她的挂念却一如最初。
我突然意识到,从不觉得自己有错的人往往错最多。
我们之所以会无视身边人的需要,除了因为自私,也因为我们以为一切都来得及。
于是,「再等我一下」,「再给我一点时间」,便瞬间合理化自己所有自私的行径。
爱你的人也许愿意等,但老天爷未必愿意等你。
看完电影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让我那个为工作忙碌了好几年的闺蜜去看这部电影。
这几年,闺蜜年迈的父亲中风,母亲身体也不好,偏偏她的工作特别忙碌,每天加班是必然,假日也几乎没有私人时间。
蜡烛两头烧的她,几乎心力交瘁,只好为父母请佣人。
就像平日常见的景象,许多老人家经常由外劳推着晒太阳,老人家的神情总是寂寞又忧伤。
闺蜜每晚回到家已近凌晨,母亲仍坚持为她等门。
直到闺蜜的父亲过世,母亲也因故住院。
母亲出院后需要人照顾,但闺蜜的工作仍没有余裕照顾母亲,也只好由佣人继续陪伴。
她说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母亲撑不到那么晚等她回家,唯一见面的时间只有早上她赶着出门前的几十分钟。
她不舍母亲,却需要固定收入,与同事也有极深厚的革命情感,两难的情况下,一直不知该如何取舍?
我想起电影中琬真为了照顾患病的里拉放弃了升职的机会。
上司:“为了一只狗,值得吗?
”琬真:“里拉不仅是一只狗,她是我的家人。
”同事:“就差一步,不可惜吗?
”琬真:“等你找到最重要的,就知道了。
”我想,这就是如何取舍的答案。
人生总是难以两全,但当你找到最重要无论如何都不想失去的,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若不愿再遗憾,就别再吝于付出】电影后半段有许多琬真和里拉朝夕相处的画面,特别动人:一向习惯被照顾的她,开始学习照料理拉的生活:帮里拉把难以下咽的肉卷打成肉汁,打雷时抱着害怕的里拉,天天陪里拉散步、晒太阳。
后来,里拉走不动了,就将其放在娃娃车里推着走。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耐心地陪在里拉身边,一直到最后。
那些没有一句对白或仅有轻音乐伴随的画面,却让眼泪止不住地滑落……她不再说一句爱,却满满的都是爱。
每个人都怕失去所爱,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珍惜爱。
爱,就是付出。
为你爱的人,为你爱的宠物,付出时间。
爱就是明知道对方愿意等待,却不再让对方等待。
爱就是你想有自己的时间,却更珍惜和对方在一起的时间。
人世无常,却往往等到无常来临的那一刻才开始追悔。
因为我们总是以为还有时间,许多本该圆满的人与事就在这样的不经意间就此错过。
心里一直有爱,可是,再深的爱也经不起无尽的等待。
随着年岁渐长,时间流逝,以前想不清的人与事,竟日渐清晰。
我没有养狗,却在琬真与里拉的彼此陪伴中意识到自己缺失的部分。
对于我很在乎的人,我总不自觉以逃避的方式面对彼此的问题,似乎眼不见心就会比较静,总是驼鸟心态地认为过段时间就会变好。
然而,不愿面对的结果一点都不可能变好,加深的只有裂痕,以及再也挽不回的情感。
我明明很清楚爱要及时,也懂得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无比重要,可当时就这么不顾后果地转身离去了。
这既要强又怯懦的性格缺陷不知从何而来?
或许就像琬真,明明早已后悔,却无法对男友说一句:“我需要你,你回到我身边吧!
”想太多,内心的恐惧便日益加深;久而久之,再也没有勇敢的空间。
里拉对琬真的爱,说明了爱其实是世上最简单的一件事。
当你心向着一个人,却不知如何表达时?
唯一要做的,只有不离不弃地陪在对方身边。
【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只要一分钟』是人与宠物,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表达的是爱与珍惜,非常平易近人,却能让人泪流满面地走出电影院后,开始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若不想再有遗憾,能不能试着为所爱的人做些改变?
人生终会结束,无论是狗狗的二十年,或人类的一百年,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多的珍惜。
所谓珍惜,是怕来不及,因为恐惧失去,才会紧紧把握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有了珍惜之心,人生的缺角便有再次画圆的机会。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ccc4d0101ks35.html
昨天狗狗刚刚死掉了 若果你真的想养一条狗 请对它负责。
它的一生只有你,而你拥有的 都是它得不到的,而且有时十几二十年都是奢望,那些病痛有的会在你来不及准备时到来,轻而易举的从你手中夺走它们,它的忠诚 它的听话都会是你在失去后想它的屏障。
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养狗,不要在它对你产生依赖后伤害它。
失去它时 如同失去一个亲人,好好投胎吧,当,愿你在那个世界过得更好。
.....浪费时间
我為了張鈞甯,我姐為了黃金獵犬,一起去看了部平易近人的電影。原本沒有任何期待,卻在淚流滿面地走出電影院後,開始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什麼?若不想再有遺憾,能不能試著為所愛的人做些改變?陳慧翎導演的電影畫面依舊乾淨清爽,劇情流暢,雖沒有特別之處,但真摯動人的感覺已足夠。
其实片子还不错,为啥这个结果呢,想不通
为了何润东才去看的,但是角色设定完全不适合他,有点失望。
“你爱我吗?”“难道你看不出来吗?”狗狗对人类的爱就是不离不弃,就是永远忠诚于它的主人。这就是为什么,养过狗以后,对于狗的感情真的是超级浓厚。。。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那才是最重要的
狗狗死的也太快了T...T张钧甯的脾气原来这么火爆~!
看的是韩版,110分钟....太长节奏把握不好,明明题材很感人,并没有感动,是怎么回事...
没有爱情,情感转折太过突兀,导致很多情节莫名其妙,整部片子大部分都是水戏,这不是温情好吗
150625 何润东应该是配角 主角是张鈞宁和狗
这部电影到底想讲啥?
张钧甯好美!
连狗都不如的人生~
已哭昏
被最后那段感动哭了
又是一部人与动物的温情电影,中规中矩,还行吧。
导演会讲故事,演员把握到位,小里拉太萌呆。温馨有泪点,哭成黛玉分分钟的事。台湾小清新还是硬道理。
只有我听不清台普么
如果是日系电影,应该会有更多思考,但是这部里面就只有赶剧情——女主怎么升职怎么获得肯定都描写得太粗糙了。
我觉得还行,有一个牵挂,有一份等待,有些地方挺戳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