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废弃,整理以前的东西扔上去,现在看看这片仍然颇具喜感,哈哈,我喜欢一切令人愉快的东西。
果然瓜瓜看犹马也看得很high,于是某年某月某日从中午洗碗开始,我们一直很high地讨论了大半天,从“炮灰二当家华丽的双排扣上衣真好看”,“两个儿子长得也很有前途呀”,“RC的包子脸居然也让人觉得可爱”一直到“哎呀绿眼睛真是罪过”,“炮灰就是要为一见钟情牺牲的啦”,“这哪里是押送,分明是两个人手拉手HLL的私奔逃难啊”,当然最后还是免不了回到我们HC的重心上——“贝尔怎么又那么瘦,那张脸都削下去啦”,“他演正直的人他演正直的人他演正直的人他演正直的人,我还是喜欢他BT……TUT”,“贝尔坐在窗边自嘲地一笑,哎哟哟,我的小心肝抽了啊啊啊”。
犹马镇真的是非常欢乐的片子,不是说它的结局或者三观什么……而是每个人看了这片子都会很满意,“笨”很强,“蛋”很棒,炮灰也很好,故事也说完整了,中心也有了,三观也正确了,蜜月套房也住了,天下大同,可喜可贺,欧也~一些讨论的记录:瓜:原来贝尔的儿子就是爱国者里面那个儿子,他怎么老演别人儿子?
我:看他的脸,他现在真没法演别人老爸……要给人家时间长大啊。
瓜:导演真是居心叵测啊叵测!
我:估计他是看背背山看腻歪了于是拍案而起发誓要拍一部真正的、西部的、男人的、背背山!
这真的是一座人心里的背背山了呀囧。
瓜:贝尔为什么不能演“笨”这个角色,“蛋”虽然很正面很积极,但没有“笨”、炮灰那么抢镜和讨好。
我:他从良了。
(……囧)瓜:据说他要和JP一起拍个片,好像也演警察追人家,另外还有个片MS还是追人家,都好正直啊,改邪归正难道为了他家娃?
我:估计以后他就抱着他家女娃看自己演的片,然后说:“娃,看到没,找男人就该找爹这样的好男人”。
瓜:没错。
“连男人也爱你爹”。
我:这就是导演所谓的“押送”。
瓜:分明就是“笨”保护着“蛋”逃难啊,期间有些情节很囧……我:私奔的道路总是有很多阻碍的……真的是好欢快的片子呀,最后虽然是@#$%^&(防剧透)的结局,但是一点都不苦情。
不管什么东西一旦苦情起来就让我忍不住囧rz了,而能够看得那么心花怒放,导演,你真是太懂现在女人的心了TUT。
电影之后不少人都提出了那些硬伤,所有解答借用回帖“坊间传闻:Wade fall in love with Dan.”如此一来所有BUG迎刃而解。
没错!
TX们,这才是被掩盖的真相呀=v=。
最后,缅怀为了一见钟情而牺牲的炮灰查理公主。
前天晚上在看看网看了影视帝国版本的《决战犹马镇》,还不错。
为什么叫这个片名呢?
故事根本没有在犹马发生啊,只是说火车要去那里而已,匪夷所思。。。
近年来好莱坞已经很少有成功的西部片了,难得请来两位大牌一起出演,贝尔是通过《致命魔术》记住他的,看了《机械师》之后,对他更是崇敬不已,多么敬业的演员啊,为了一部电影,竟然可以对自己的身体那样的。。。
罗素·克洛不用说,猛男的代表,两个都是强人。
影片当中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这两位主角,反倒是克洛的那个跟班,演坏人演的太到位了(听TB的花痴姐姐说那个男的就是阿尔法狗里面的那个哥哥),很像《燕尾蝶》中许志安演的那个反角,坏到骨子里,表演非常出色,也很抢戏。
贝尔在里面是个瘸子,但是跑步没问题,在西部也是骑马比较多,还好。
两个儿子,大儿子很猛,喜欢冒险;小儿子那个演员很可爱,好好发展,也是个不错的童星啊。
片子里面枪战的场景不是很多,大的就是两场:开头那帮匪徒抢劫和最后贝尔护送克洛上火车。
其实电影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押解,押送犯人去车站,感觉像古代的捕快,呵呵。
途中,大反派搞死了两个“公安”,一个人吵得他晚上没法睡觉;另外一个是老仇家,而且还辱骂他的父母,死的好惨,掉下悬崖了。
最后去车站的时候,小混混们都来救老大,杀一个警察200美金,那些治安官都吓跑了,只剩下贝尔一个人留了下来。
他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必须把犯了事的人送到目的地,这只是一个承诺,连保证过他的长官都要离开,他却留了下来,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不能说他顽固,他万一死了,留下妻儿和农场确实很自私,片中治安官反复强调自己有妻儿,所以不敢留下来,贝尔呢?
他怕死吗?
应该不怕,但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他毅然抛下妻儿。
这让我想到了CURE的两首歌《FAITH》和《Disintegration》,Disintegration 里面有段歌词是这样的:But i never said i would stay to the end so i Leave you with babies and hoping for frequency Screaming like this in the hope of the secrecy Screaming me over and over and over i leave You with photographs pictures of trickery Stains on the carpet and stains on the scenery Songs about happiness murmured in dreams When we both us knew how the ending would Be... 当时看了,只是觉得贝尔真TMD男人,不是说有勇气这么简单的。
然后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克洛竟然同意让他带着自己去火车站,路上一大堆人开枪射击他们,危险自然不用说。
就是在贝尔说了他的腿其实不是战斗中立功受伤的,而是很窝囊地被战友误伤,但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英雄父亲的形象而编故事。。。
做父亲不容易啊,伟大的父爱,他说的时候还哭了,克洛听完就决定这次让他当一次真的英雄,把自己这个大坏蛋押解成功,这样一来,贝尔就可以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了。
因为影片最后克洛吹口哨,他的坐骑跟上了火车,说明他上了火车,成全了贝尔之后就会马上逃走。
所以说,最后他那个手下把贝尔给枪杀后,克洛也彻底愤怒了,把自己的兄弟也全都干掉了,瞬间全秒,果然是神枪手,狠。。。
影片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结尾部分了,两个男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英雄惜英雄,可惜其中一个是坏蛋,不被社会所接受,另外一个做了英雄,但是却死得太快,但是贝尔做人实在太够意思了,没话说的。
PS:影片中大坏蛋叫BEN,贝尔的角色叫DAN,两个加在一起正好是笨蛋,呵呵,老版本也是这样的么?
作为一中国人,我尽量排除自己心里的这些“中国特性”导致对电影节局的排斥感,尽量“客观”地描述这种排斥感的来源之我见,希望能代表自己和有类似想法的。
但这种排斥感很真实强烈,客观否爱谁谁吧。
废话正文开始:如果说这个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十分传统,1忠实信仰、正义、2自我牺牲、3强悍,除了最后一条可能略有争议,大家都差不多能同意吧。
要让我说我理解的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侠义一定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这样的电影,在咱心里能共鸣的也就剩下牺牲精神一条了,这几乎是所有英雄主义必备的条件。
这所谓国产英雄主义和洋人的的区别,大概就可以说成咱这土产的英雄多少透着帮亲不帮理的劲头,匪帮的二当家,冒死喋血救主就是这份侠义的象征。
侠义这玩艺和咱身上长的任何一件玩艺一样,一定是天生的,听着名字都觉得天经地义,也就是说,都是进化来的,定能派上用场。
扯到片儿上,把情景设在美国“西部大开发”那样一个乱世,谁都是流氓恶霸,到处都是枪杆说话,想活下来活得好,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结成团体、忠实所属集体、能牺牲自我利益。
为自己的团体效力,团体为自己的成员负责,成员的献身就等同为自己献身,为团体谋利等于为自己谋利。
或者说这是纳什均衡。
以此为基础,构造了社会。
所以侠义精神就有啦!
这玩儿咱太不陌生了,这样的片咱拍了一部一部一部又n部了,对手又是大恶人(铁路公司),救世这么扯淡的事儿咱必须不用想(导演也没咋提),在大正义的框架下,搞些小杀戮小手段,救得了自己的帮派才是正途。
要不,二当家一死,咱这些看武侠片长大的弟兄们怎么会都这么动怒?
可是偏偏人家洋人,就不这么想,非要搞成“为上帝效力就是为自己”。
就成了现在这样了,罗素演个大恶棍,但是风度翩翩,镖头是个老硬汉,结果开口骂娘不说,后边还被暴曾收取佣金屠杀妇孺,铁路公司的大财主们,个个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开局就为财焚了别人的房子。
结果,大恶棍岂不是成了除暴安良的大善人了?
这不是商业片嘛,恶事不做没人看,好人不胜又惹人恨——(大家心照不宣,转过脸去看本•福斯特)二当家,委屈您了吧先。
所以早早的,开枪+放火,鼓捣死除铁路公司、及其凶恶走狗、以及印第安杀手之外的那些倒霉鬼的这些恶事,就交待给二当家一揽子包办了。
赔人家牛钱这种长脸拔份儿的事,都给老大留着。
所以匪头都怒了,你咋能把圣人给毙了?
老大也当圣人了,老大没让观众看见干坏事,但是二当家干这些坏事,都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啦,干掉坏蛋,改邪归正,英雄和基督的仙气腾地就窜起来了。
所以就像开头我说的,我一不认识那位能复活的仙人,二没活在一个人人为我主的社会里,让我看大哥杀小弟、全凭着半路上认识的一个瘸腿窝囊枪法歪歪的爱吹大傻子,真是郁闷,真是郁闷……不知各位是否也是?
为什么大家喜欢看武侠小说?
因为它是喝酒打架泡女人的故事。
为什么大家喜欢看西部电影?
因为它是喝酒打架泡女人的故事。
这片子开头的剧情不错,两个主演又都是名角,成熟男人的不同风格。
不过这次Christian Bale又来演农民。
这是他第二次演农民了,上一次是在火龙帝国里,都是胆小怕事不情愿的大英雄类型。
其实他那张刻薄小脸儿,应该一直演恶少的。。。
剧情自打在新婚套房里,坏蛋给好人脱身的机会后,就开始胡说八道。
等到坏蛋把鸡鸡歪歪的好人打倒在地,然后被好人的一顿莫名其妙的傻话感动后,这片子就成了个闹剧。
最后坏蛋那些过命的兄弟们啊,真可惜,死得跟苍蝇似的。
鉴于剧情突然的矫情和良心发现,俺为旅程开始时那个演笨蛋的可怜演员一大哭,为抡铁锹的医生一大哭,为一个本该冷嘲热讽,但不得不顺应好莱坞主流的剧本一大哭。
不过这是个51年的老剧本了,你还指望啥?
没有找汤姆克鲁斯那个矮子再演一次失败的爸爸就不错了。
(插花:小汤同志其实年轻得时侯还是很惊艳的,但怎么这多年来一直在装神勇装嫩呢?
)
其他先按下不表,结局实在太匪夷所思,印象深刻!
为此,我看了豆瓣上几乎所有像点儿样的影评,我看到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但真的,解释得差强人意,毫无说服力……本最后杀死所有千里驰援来救他的兄弟,无论怎么讲,都不符合逻辑。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于黑道白道,东方西方,从古自今,都没有这个逻辑!
有人说男主就是这种狂放不羁的性格,我就问一句,这种人品,在江湖上怎么混?
不说以后他还混不混,就这种做事风格,之前怎么可能混的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迷惑,我专门快进着看了57年老版。
老版的结局是丹失手杀了查理,二人顺利登车前往犹马镇。
个人觉得,如此结局比较合理。
另外讲一点。
本和丹在影片中惺惺相惜,可能是篇幅不够,交代得不够自然,显得比较突兀,但是我理解可能导演想要表达,这迥然各异的两人,实际上是一个男人的一体两面。
每个男人都渴望成为本那样无牵无挂风流倜傥的"快枪手"跨马扬鞭行走江湖快意恩仇,可是又无法割舍亲情友情爱情的羁绊与温存。
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男人们,一边跛脚走在泥泞中,一边沉浸在罗曼蒂克的意淫中无法自拔……这种影片满足了他们这方面蓬勃的欲望而往往容易大受好评。
又一个被生吞翻译的中文片名(《决战犹马镇》),影片里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犹马镇的场景,按意思该是平庸的《决战康坦森》,要么就是如实的《3:10到犹马》。
犹马镇不过是3点10分火车开往的目的地,就是一个剧情上留白的,不存在的囚禁场所。
在那里Ben Wade可以被审判,送上绞刑架。
可事实上,Ben Wade并不害怕这些,他在火车即将到来之时,对Dan Evans轻声说道:要越狱,那是轻而易举。
他的存在,于任何时候都是与危险相伴,即便表面上他是叨念着诱惑话语的迷人家伙,比如背出《圣经》《箴言篇》 21这样的。
Ben Wade在配合Dan Evans的押送,如同要成全他那固执到骨子的证明欲,重树几乎荡然无存的父亲形象,抓住最后一线求得光明的生机。
事实上,他的伤腿,来得并不是特别光彩,留下的伤疤有如生锈的勋章,根本不能解除任何的危机。
Dan Evans是有原则,即便被放火烧房,他还是苦苦相求于看上去利欲熏心的资本家,一度他终于按下长枪的保险,看似将要爆发之际。
“大坏蛋”Ben Wade出现了,另外一个机会摆放在他面前,他就此紧紧抓住不放。
许多人将《3:10 to Yuma》解释为“体外射精”式的不畅,影片刺激到他们忘却了需要什么防护措施,直接干上(前面近100分钟的故事体验接近这样的,等着处于下方角色的颠覆)。
却在最后一刻,猛然想起这样要出事,拔将了出来,直接跳开了先前设置布下的重重猜想,失去了真实的快感又寻得解决的安慰,看似保险无误也在忧心于会否中标。
看完之后一再回顾影片高潮,并断言它的不合理。
Dan Evans至于挂倒的一刻都没有体面的爆发,Ben Wade面对押送自己的他,再一次在亦敌亦友的概念上闪移,并被父亲的尊严所震慑(如果你不信尊严,那也别信神准的枪法),但他接下去的举动才是触到观众底线的玩火行为,或许这才是老大镇得住一帮亡命之徒的魄力。
神枪手加快枪手,神枪手与快枪手的集合体,没有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从头到尾的压抑脆弱,一个由始至终的风度超凡,《3:10 to Yuma》,把有小家庭遮蔽的男子与原野般辽阔心胸开阔的男子放在一起。
西部世界中没有非错即对的二元判断,他们的各自追求,本质上都没有错,同是杀过人,同是有矛头,这就绞在一起成为影片主绳,埋伏下所有的可能。
Ben Wade并没有束手就擒,乖乖服输,他用尽一切方法缩减着押送队员的数量,并且满满自信于手下会及时拍马赶下,啪啪几下干掉这帮不同来历聚集在一起的押送队。
但他又在这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了“懦弱农夫”Dan Evans的内心,Ben Wade洞察内心的能力强大,这是一个老大的本事。
他并不会轻易动摇,而是极力要Dan Evans掉头回家,一家团聚过他们的小日子。
Ben Wade向善的可能并不存在,也没理由洗手不干,即便到了踏上火车的结尾,成全Dan Evans的他,也还是没理由就说再见。
结局是好是坏,应该Ben Wade劝奉得手,还是声泪俱下叫手下们回头,任何一种设置要么被批为正儿八经老套无奇,要么就是目前依据老版的无动机意外,从Ben Wade开场那一次快枪的结果来判断,他可知手下其心必反,这不包括高呼老大,抢镜无比的查理王子(Charlie Prince)。
忠心耿耿落得断背嫌疑,用来分析《3:10 to Yuma》纯属搞笑,毕竟严肃着呢,怎么不多几次内心解读。
Dan Evans的背后有儿子,Ben Wade的背后有兄弟,一帮赏金枪手,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就等出击得手。
怎么解决?
Dan Evans发威干掉所有人,儿子露出羡慕神色(……俗!
)。
Ben Wade声泪俱下,称“被你感动了”,一头跃上火车(……笑!
)。
未解决……未解决……未解决是最好的解决,因为故事还在西部继续。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639622/
看懂本片的关键在于看懂ben wade这是废话 但很少有人看懂或者因为人们太关注于Dan这样一个落魄窝囊的压抑男蜕变成英雄的过程其实这并不重要 因为这个蜕变的过程本身就是ben wade对于dan的馈赠 一种幻梦的成全没人理解ben wade 包括被你们认为形影不离 眼神暧昧的如断背般的Charlie看看大战将至 山雨欲来的那场抢劫前吧 charlie打扰了ben wade悠然自得的对山鹰的素描 说的尽是些ben早已了然于心的废话 没人注意到此时ben落寞的一声轻叹 即使是这个形影不离的好搭档 也只能目光呆滞的毫无欣赏能力的看着boss的作品 只能永远吃累不讨好的看着ben留给他的捉摸不透的背影没人理解ben wade 包括为之意乱情迷 与之缠绵激情的酒吧美女 这个美女终究是世俗的 拒绝了一起跳出窗口 一路狂野的去墨西哥与ben大帅哥尽享自由的邀请一句 are you crazy?
的嗤笑 更添ben眼中那捉摸不透的落寞 没人理解ben wade 包括可以视之为ben终身对手的byron ben与之缠斗一生 屡次放他生路 两人闲谈之中尽是当年交手的往事可这个byron却还自以为是的口出狂言侮辱ben的母亲 其实byron只不过是ben那捉摸不透的落寞人生中一个假想的 一个戏耍的玩物很随性的干掉byron 就像一个落寞的孩子撒气扯烂玩具没人理解ben wade 就像没人理解dan evens 没人理解为什么他莫名其妙的参军还莫名其妙的丢了条腿(还是因为友军误伤的)没人理解为什么他循规蹈矩的生活 忍辱负重的还债 自立根生的守着那块永远干燥的荒原没人理解为什么他只为了200美金就踏上了押运ben wade的危险征程ben wade这个自以为能看透任何人的眼神终究也没能看透dan evansben wade用烂熟于胸的圣经调笑那些虔诚者 ben wade用他无人能及的阅历吸引那些蝇营狗苟的凡人但面对dan evens ben wade都错了dan从头到尾 多次抚摸着他母亲给他的项链 母亲才是他的信仰 是他自愿应征入伍 并一直想要正直的活下去的原因dan在他最应该懦弱一点退缩为芸芸众生的时候 却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 只为成全一个英雄的神话 一个正直的誓言说到这里 dan 和ben的相像难道还不明显么????!!!
dan与ben如同天使恶魔双子纠结 如同阴阳镜像ben从头到尾 多次吟诵着母亲留给他的圣经 因为那个淫荡的 抛弃他的妓女母亲才是他如此玩世不恭 放浪形骸 逆天的理由ben在他八岁是就来到了充满男人一切想要的东西的dodge city 但他却纵横苍凉的西部 浪迹与之为敌的城镇 潇洒优雅的抢劫22次 甚至都不怎么开枪 只为成为什么???ben远远不只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匪首枭雄这一切只是他的一场游戏 他去过两次Yuma 他又两次从Yuma越狱这一次的路上他已经能多次逃脱 但他最终还是登上了去Yuma的列车那么前两次呢?
前两次他为什么登上了列车呢?
所以dan真的很重要 为了患病的小儿子而苦守的荒原终于还是来了场暴雨dan曾只为此慌张了一下枪林弹雨 血雨腥风像延误的火车 来的让人哭笑不得3:10已经过了 去Yuma 苍凉的西部需要狂野的毫无理由的激情ben只为饮弹的dan慌张了一下而如charlie 如这个世界中所有渺小卑微不值一提的沧海一粟只不过是那把受过诅咒的手枪的一阵青烟过后那捉摸不透的落寞眼神与一声口哨后又一段游戏开始时 苍凉西部扬起的一阵烟尘英雄终究都是难解的 英雄终究都是寂寞的我想ben wade 是渴望狂野的死于西部的他唱着 they gonna hang me I’ll never see the sun那么认真 一点都不戏虐戏虐ben纹丝不动的看着dan的儿子 安静的期待着那颗能成就所有人的子弹但子弹没有发射 凡人能理解懦弱 能理解平庸但凡人无法理解ben wade 无法理解dan evans 英雄终究都是难解的 英雄终究都是寂寞的一个人to Yuma 一匹马 一阵西风
决斗尤马镇看了不下五遍,但是还是有值得可挖掘的东西,我想一部有价值的电影拍出来,可能有的要几个月,也有的好几年,观众只用两个小时是不可能完全消化的,电影不像小说,可以慢慢体会字里行间的表达的意思,而电影你只能跟着它的节奏。
决斗尤马镇有意思之处在于它让所谓的善与恶,正与邪,或者相对立的双方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能站在同一阵营。
相类似的有[血溅13号警署][杀出个黎明]等等。
比斯比镇的一众人抓到了十恶不赦的抢劫犯头目本·韦德。
要押送他去肯塔辛镇火车站,上通往尤马接受审判的火车。
而在通往肯塔辛的途中,上演了一幕幕敌我不分的场景。
被影片着力描述的本与丹,虽然不至于像[喋血双雄]那样猩猩相惜,但也复杂得可以。
丹做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失败的父亲,失败的丈夫,更是一个失败的一家之主,为了挽回自己失败者的形象丹自愿加入了押送小组,要知道这是一件很危险了差事,后面有本·韦德的穷凶极恶的歹徒公司。
正因为有了这个信念,丹才会在最后所有人都抛弃的情况下,虽然组织押送小组的铁路公司官员用钱收买他的信念,让他可以保住家园,稍微挽回一点点自己的身为男人的尊严,可以不用犯险,但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他毅然坚持要完成送丹上火车的任务,本被这种强烈的信念所打动,帮丹重塑了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形象。
而之前本与押送小组一同抗击印第安人和遂道里的人,只能说那是各自保命的权益之策,一直到最后上演的另人目登口呆的一幕,才是影片的重点,不得不让人怀疑笨和蛋真的有一腿,这里怕有剧透就不往深入说了。
人们通常所说的善恶,在这里好像完全混淆不清,因此电影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本·韦德。
他是代表邪恶的一方,那么里面有一个本的对立面,毕竟像《暗花》这样的电影还不多见,不是铁路公司的巴特菲尔德,不是兽医,不是镖师拜伦,也不是主角丹,而是丹的14岁的大儿子威廉姆,威廉姆的满腔热血总是无处释放,因为受到了保守父亲丹的牵制。
电影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电影刚开始本带着他的歹徒公司打劫运钞车,他们差点让运钞车逃脱的时候,本在前方用枪追赶牛群(这是丹的牛)档翻了急行的运钞车,还完成了一单漂亮的抢劫。
而在电影最后,威廉姆用同样的方法驱赶牛群帮助父亲成功将本送上往尤马执行审判的押解列车。
他们用了同样的方法,但是做的是完全相反的事。
而就是本·韦德的对立面威廉姆,却对本有着极大的兴趣,本枪法如神,快到眼睛都不管用,还透着一点艺术家的气质,喜欢画画,对圣经倒背如流,阅览丰厚,泡妞更是把好手,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本认为威廉姆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像,都有着一股子野性,这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的两面性,未成年的威廉姆将来也许成为能成为除恶惩奸的正义之士,也许刚刚相反能成为另一个本·韦德,谁知道呢?
尽管这不是电影的主线,但对威廉姆也给了很大的篇幅。
最后那一段应该是看过的。
他都说了,他进过那个监狱,两次。
说明那个监狱早就被他买通了,去到那个监狱只是备选方案之一罢了。
从小被抛弃,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看到一个充满亲情和责任,但是却被现实逼得随时可能破碎的家庭,他是多么羡慕,多么想帮他们一把。
但是,他又要铁石心肠,否则“跟那些人连5分钟都待不下去”。
这也是他的生存法则之一。
韦德感激丹,感谢他又让自己想起了曾经也是个纯洁的、无辜的少年,醉鬼父亲因为一杯酒死了,当妓女的妈妈也为了生计抛弃了自己,谁能想象在一个8岁的孩子,在一个原始野蛮的西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非人的待遇,也是这样的环境,才让他熟悉人性,从内心知道对方是什么人,想要什么,才能开口就吸引对方、并说服对方。
就连丹,最后也差点被说服了。
就是这么个杀人不眨眼、巧舌如簧,说自己烧死了一火车的人就像喝白开水一样平静的恶魔,被最原始的、一个父亲应该与生俱来就具备的责任心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所以,他愿意冒生命危险,自愿帮丹完成一个父亲的“表演”,可是,他还是错了,他低估了一个父亲的决心,丹绝不是韦德所想的,只想在儿子面前表现一把这么表面,丹是真的做给自己的:一地鸡毛的窝囊了半辈子,老婆孩子都瞧不起,只能通过编的谎话让自己的形象高大一点。
这次,绝不。
宁愿站着死,也不愿意继续窝囊了。
起码,死了之后,儿子在英雄父亲的精神形象里长大,也比陪伴儿子长大的是个真实的窝囊废要强!
而且,儿子已经长大了!
他为自己有一个真正的英雄父亲而自豪!
最后,不论有多少英雄挺身而出,也不管牺牲了多少巨大的代价,换来的,不过是短暂的感动和平静。
劫匪虽然都死了,但是,老大一个口哨,另一支更庞大的军团,会再次集结!
故事还行,但总觉得拧巴了。
西部牛仔的枪战还行,两个男主也都是有故事的人,一个是被家庭责任抛弃的孤独人,善于观察,善于读心,战友不懂他,女人不懂他,世人不懂他;一个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忍辱人,最后这两个互为补集的男人却心心相惜了,互为知己了,正是如此,Ben愿意上囚车,给Dan在家人和世人面前一次做顶天汉子的机会,赢回脸面。
也是因为知己的逝去,Ben痛下杀手,杀了战友,杀了Charlie,战友对于他而言,可能就是动物,他的内心已经冷漠了。
Ben最后再次越囚车了,一个永远的漠视世界,渴望内心自由的孤独男。
Dan也算完成了使命,拯救了家庭,并将责任感传承给家人,改变了儿子的观点,不再向往Ben样的江洋大盗,而是做过顶天立地的汉子。
最后本的转变太突兀,原因是之前导演对本的内心戏缺乏足够的描写,除了提到他的童年和母亲之外就没有了,但仅凭这些不足以促成他最后的行动,也就使得结局不像是升华而更像是九十度的急转弯。除此之外,整部影片相当精彩。
Russell Crowe在这片里面的魅力真是秒杀啊...西部片中的英雄情怀是我的菜(难道是因为很基?!噗
如果这是一部探讨人性的电影的话,显然不是我所能接受的人性;我能接受的,是这部电影事实上很垃圾。
结尾是有多狗血,扯的真够可以
两个男人的故事。惺惺惜惺惺吗?给我的感觉是有的时候很长时间堆积起来的情谊不及突然心动的一刹那。
真正的男人才懂得寂寞..
不喜欢,虽然全是大牌……
2008年2月21GSCAS
有情有义的西部片
超乎常人理解的剧情!
真没看出就为了成全一个农夫而把辛辛苦苦营救自己手下全搞掉是什么意思,扯大了。
前一个小时五分,后面狗血剧情零分
别出心裁的好坏,此曾相识的西部
本韦德对丹都能那么有感情对自己的兄弟却那么无情?有点太夸张了吧。
为了一个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大坏蛋就乖乖的跟他走了,还把自己的同伙都给杀了,最后自己跳上押送的火车。。。我不信。。
男人
他发现他无论如何都坚持正义,推翻了自己所有人生信念。。这部电影算是理想主义界的奇葩
很男人的电影,冲突表现虽激烈但不够强烈,导致结局不太合理。但还是很酷,拍的其实很不错,演员也不错,有点太正了。
最近新的西部片越来越少了,这部表现两个男人一路基情的故事看着还不错,只是结尾那一枪打瞎了观众的狗眼
一般的西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