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
The Souvenir,我们的相爱时光(台),纪念品:第一部分,The Souvenir: Part I
导演:乔安娜·霍格
主演:奥诺·斯温顿·伯恩,汤姆·伯克,蒂尔达·斯文顿,理查德·艾欧阿德,亚里安妮·拉贝德,托辛·科尔,杰甘·艾伊,格蕾丝·斯内尔,杰克·麦克马伦,爱丽丝·麦克米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影片讲述一个年轻、有野心的电影学生(Honor Swinton Byrne 饰)和一个有魅力的神秘男人(汤姆·伯克 饰)开始了她的初恋,她尝试将现实和虚构分离开,违抗过度保护的母亲(蒂尔达·斯文顿 饰),而这段关系正危险地接近摧毁她的梦想。 乔安娜·霍格执导,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执行制片人,BBC Films、BF..详细 >
注定是个不会被大众接受的片子。显而易见观众要么很喜欢,要么全程半梦半醒,要么呼噜连天,要么就索性离场 - 这还是周末下午场的状态。片子实在是太碎片化,可以说没有故事可言。内核其实很简单,还原一段toxic的爱恋。说话实在话,些许片段和旁白细品还是挺有味道。建议看前磕点药或者灌些咖啡。
这是Sight&Sound 2019榜单第一名,......。
正如影片中有关希区柯克分析中提及的“看不到伤口,看不见疼痛,但听到声音,你就知道发生的冲突”,即使在没有观察到因果动作的连贯行为时,观众是可以正常理解因果关系的,是可能性造就了结局。霍格分离了因果联系,用这种如记忆般的零碎画面式片段故事迫使观众进行“脑补”活动,大篇幅实践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什么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没发生,其实都是不言而喻的。
“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 “因为我想突破我生活的优渥环境”,然后谈了一段非常镜像的恋爱。
一部留白取胜的艺术电影。
很久没在电影院有这么煎熬的体验了,怎么可以做到如此真诚又空洞,when you try to exalt something beautiful out of nothingness,几乎快给我一种讽刺的错觉了
摄影气质很特别,剧本气质也很特别!有点喜欢!
969|影像精致无比,然而内在却是焦虑,破坏精致的元素不断出现,台词中的不和谐比比皆是,这是形式上对于主题的诠释:迷茫未来、糟糕关系与不安现实合为一体,但却仍要可怜地维持光鲜的表面。无数的故事碎片被打散,需观众填补的空白固然不少,正因如此它的情感表达是多角度而生动的。
#69thBerlinale# 全景。圣丹斯世界电影单元大奖。节奏和气质都非常独特的英国小品,算是导演乔安娜·霍格的自传式作品。影片完全抛弃了情节剧的拍法,剧情和结构都根据人物情绪和心理来展开,也会引用朱莉的摄影、剧作和影像作品。对女主角的生活圈子和生存状态有着精细的刻画,当然在比较自恋的同时也让影片显得有些散漫了,可能等第二部拍完一起来看再讨论是个合理的选择。
爱情毒品 上瘾
不要一辈子都活在泡泡里
悄咪咪说句我真的是为了Tilda才去的首映会。她女儿Honor表演非常好。故事为了更贴切导演自己的个人回忆而非常零碎,非常反高潮,非常私人化,这种故意为之的生活化在电影院里只会让我跳戏。屏幕内外都是个顾影自怜中产阶级小女人形象,若没有导演自己在放映后的Q&A,我可能还会想象导演本人对这种中产阶级强说愁有点批判态度而对此作升上一星半星,结果从Q&A得知她并没有,她真的就是想重现回忆而已。有钱的艺术生真的都好傲慢哦。P.S.真的没有帕丁森
为了Tilda去的,看了一半弃了,女主角很好,Tilda也一如既往的完美。可是叙事方法真的让我无法投入…再加上男主角的人设和他们之前“上瘾”一般病态的恋情,正因为“边缘”的主流让我看得更疲惫。怎么这个片在法国海报还到处都是。看到一半,一位Lady比我更先退场,可能也是被Tilda“骗”来的。好气
@Angelika.
2分。预告片太好,以至于看正片时常常令我错愕“就这?”。整部电影像是一本私人日记,零散的故事和模糊时间的做法,都让我与绝对的叙事主体者无法共情。
理解不了
断断续续 看了很多次 终于看完 可能因为断开的关系 情绪一直get不到 就变成了 冗长 沉闷 矫情的文艺故事
7/10 影像挺出色的 过了一夜还在回味一些画面 倒是很希望全片都能是胶片拍摄 男主角演技挺好的
真的不想再看这种一潭死水毫无灵气的东西了,完美浪费两个小时
不玩手机认真进入某些场景时,都觉得非常好看,有时候女主主观视角下,还有德莱克贾曼的气质。但连贯起来就受不了这种自怨自艾的纵容情绪了,于是又回归手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