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4我反而觉得,这并不是一部恶意的作品。
虽然小丧的种种努力确实以失败告终,但是下一集的小丧又能满血满魔原地复活地吐槽这个笨蛋一样不懂得迎合她的世界。
小丧不像某些动漫作品刻画的一样,因为挫折而眼神空洞性格黑化,而是依然充满希望的幻想自己的受到欢迎的未来,这就像是在说“喂死宅们干嘛要自暴自弃给我开心一点呀混蛋!
”,这难道不是正能量么?
更何况,现实本来就不是1+1=2的简单逻辑,恐怕这部片子的主要受众也都了解这一点吧。
荒诞的现实明显更符合受众的口味,做成励志鸡汤才反而让人觉得无趣。
其实片子展现的并不局限于“怎样受欢迎”。
那一个个偶尔阴暗的想法,那一次次幼稚的尝试,谁又没有过呢?
被人比下去而觉得自悲,被人善待而感受到温暖,渐渐麻木的你还记得吗?
看似夸张的情节,其实讲的都是幼稚的你我心里隐藏的那一点点不安啊!
重新认识幼稚的自己和那时不能处理的情绪,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带着半自嘲的心态看第二遍,更加坚定了丧女在我心中近几年番组top3的地位。
“天啊太可怕!
”“已经不忍心看下去了。。。
”“耻度敢再高一点吗?
”“我已经看到了结局。。。
”以上,基本就是补番时的心理活动。
作者可真是恶意满满啊,养蚂蚁什么的已经超出下限了,下捏他也实在有点多。
虽说文娱作品都要夸张些但是有点过火了,小丧已经不只是人际交往障碍而是智商有问题了之所以还打了三星是因为最后两集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学姐简直是本片最治愈的存在。
结尾的小丧比起最开始还是在进步的,虽然进步很小,但是我觉得她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变回正常人的
我 ———— 真的受够了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搞笑,智子的种种选择和遭遇让我忍俊不禁。
看到中间的时候,发现智子身上好像也有自己的影子,就觉得别再“欺负”智子了(当然她身边的人都很好),让她安安静静过下去吧。
后来就期盼智子能走出自己的空间,多和外界的人事接触接触,慢慢改善自己的社恐。
看智子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和陌生人无法对话,到后面有主动和其他人交流的想法,迈出沟通的一步,挺替她高兴的。
小丧坐在教室角落
落寞的走在夕阳下智子以为升入高中变成「女子高中生」就自然会受欢迎,想渡过充实美满的高中生活,可惜事与愿违。
原本抱有无数色彩斑斓的梦想,可是和不熟悉的人说话时总是很温柔小声,说不连贯,甚至说不出口。
一个学期下来却没交到一个朋友,甚至和同学都没说过几句话。
小丧也在努力着小丧不怎么引人注目,而且极度社恐。
为了受到大家的欢迎,为了实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其实做出了许多努力和尝试。
虽然大部分都已尴尬收场,但是她对生活依然抱有梦幻般的美好希冀,这是很令我动容的一点。
明天依然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未来无限美好。
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和失败,依然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鲁迅(真的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 罗曼罗兰
优酱和小丧告别唯一可以联系的就是初中挚友——小优。
优酱叫智子的时候,我听着很像「蘑菇几」。
对了,我老婆声音真好听 (ʘᴗʘ✿)
小丧的身边小丧身边的人都很善良的,平时她不和其他人交流,其他人就很“自然”的忽略掉她。
家人都很关心小丧,包容与爱;优酱和小丧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一起逛街、一起吃东西……,优酱总是很热情;下大雨的车站,两个男生很贴心的给小丧留了一把雨伞;在原计划看烟花的楼顶,两个初中生带着小丧玩;在图书馆妹妹勇敢地替姐姐“出气”,男生原谅小丧的吹出去的大话;虽然和小孩子玩卡牌作弊,不过后来妹妹理解了姐姐的行为;在文化祭中,她认识了大她一年级的学姐,在文化祭结束的时候,学姐看到小丧一个人坐在路边,就穿着玩偶装在阳光下给予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无比温暖。
想象中的日常社小丧想和别人一起看东西,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其实内心很渴望朋友的陪伴。
暑假快要结束的夏夜,一个人在公园的长凳上看流星,心酸时刻。
坐在中间的位置,简直是对社恐的折磨。
椅子被别人占用,自己又说不出口,只好一个人在没人去的顶层吃便当,久了也怡然自得。
成立日常社的尝试,想象中的社团场景,多么向往。
小丧是想享受朋友陪伴的时光。
回过神来,那两个社员原来是两个抱枕,小丧还给它们倒了茶。
捧腹之后是淡淡的忧伤。
可爱的小丧小丧自己也很可爱,尤其是去掉黑眼圈的时候。
想是因为每天熬夜,才天天带着黑眼圈吧。
墙隔音差,心疼弟弟 (◔‿◔)
竭尽全力小丧关注大家怎么评价自己,想增加自己的存在感,想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主动去找今江学姐,也想让大家喜欢自己。
这些都是小丧的进步与努力,她为改变自己一直都在做尝试,像学姐所说的“竭尽全力”。
懊悔也无济于事,只会让我更想死而已。
人能够开创未来,却无法改变过去。
做我现在能做的事吧。
重要的不是过去吧,今后的时间才是重点。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伤心的经历,要做的,带着这些伤疤,从中要学到教训,心怀希望,面向未来。
听说漫画后面小丧的生活有新朋友的加入,变得越来越美好了,希望我也一样。
同样祝福你,陌生人。
笑,按照喜剧大师陈佩斯的解释,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
不过动画把人物折射到电视前的观众时,是该笑呢还是哭呢?
能笑是因为熟知这个群居社会的规范,丧女这个不符合规范的人的痛苦触发了笑的开关。
会哭会心痛是因为同样相似的场景自己也是有的。
赤裸裸的真实有时会比虚假的编造更为可怕啊。
七月新番中最喜欢的一部。
女主和《我青错》的大老师一样都是寂寞到无敌的人。
不过与大老师看上去朋友很少,实在妹纸基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同的是,智子是真的存在感趋近于零!
即使每集全程吐槽,但骚女的内心是很腐很荡漾的!
再说她不过是内向胆小些罢了,我想借助片中的台词说:“对于萝莉控来说得分很高!
”虽然是搞笑题材,几处情节还是很虐人的!
没有看过原作漫画;总之,坐等智子逆袭不过希望不要有什么狗血的神棍展开。。
看这部时让我联想起同样宅题材的《欢迎来到N.H.K》。
也是部非商业化的杰作,比《丧女》要严肃深刻一些,当然了也是故事的侧重点不一样。
男主脱宅的过程中,反应了不少社会问题。
推荐一下。
最后咆哮一句 这年头找一部不卖肉不搞基的良心作不容易啊!
嘿嘿,短评中的很多恶评,正是很多人对于我们的真实看法。
虽然面对面并不会说出来,但是天涯的帖子、知乎的匿名回答和朋友圈的对某人不可见,都充斥着鄙视和厌恶。
对此我并不想向他们解释什么,客观来说他们这么想并没有错,毕竟我们作为少数,实际上是这个世界里的异类,而且我们身上积聚的负能量,的确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
当然也没必要羡慕他们,与其希望小丧变成现充,还不如让她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一面的人。
强迫自己做不可能的事是很痛苦的,为何不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呢?
五年前第一次见到小丧时,我也一直想着获得所有人的认同。
而如今,我选择了一个孤独的职业,并不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但是我能很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至于大部分人怎么想,我已经不再关心了。
希望所有小丧们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
前几年这番跟巨人一块出来的时候,我只是抱着“追得好辛苦不如找点别的看”的心态点开它的。
我不喜欢那种慢悠悠的日常番,但第一集给我的冲击太过强烈,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日常也可以如此不“日常”。
《丧女》全称长得跟电线一样,作为一个从百变小樱入宅的人,我首先仔细观察了它那可谓奇葩的多变画风,老实说除了后来的《寄生兽》,我从没见过哪部番的主角的画风能有七八种之多,从萌系日常风到唯美清新范,从素描油彩绘到天堂毕加索,黑木同学在不同情境下以不同的方式,同样的耻度,配合高超的颜艺技巧,向世人展示了生活中最悲伤的一面。
先来看看主角,黑木智子,我要花五秒才能回忆起她的全名,字幕组的恶意在那一个个的“小丧”里显露殆尽。
其实第二集香菜出来的时候,我才确信,这番里唯一有配角脸的,可能真的只有女主了。
自带丧心病狂表情包,黑木同学有着与堪称低能的社交技巧形成鲜明比对的极度疯狂奔放的内心世界,这个在番里的表现形式很特别,多是在女主脸上开一个小窗,里边的扭曲表情与外部的鲜丽色彩碰撞,有时也用窗子的倒影表现。
说到窗子我必须得说,黑木前边的位子就是所谓的“主角座位”,看来作者也没打算让这剧像很多励志番一样走向,我看到第三集就估计到完结黑木同学也不可能变成正常人。
因为真的病入膏肓了啊!
黑木同学的病应该是从小落下的,小时候她尚能与家人和和睦睦,姐友弟恭,母慈女孝,但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内向,非我等三岁上树五岁偷糖之人能比,内向者有无数条适合自己的路子,但她偏偏走上了最奇葩的那条。
这里边自然有少女游戏的功劳,也只有黑木这样的小孩才会把游戏的he当成人生的必然方向;父母也是管得太松,她如果在我朝估计只会被逼着念书,也许十年后二次元又多了一个学霸。
再看看香菜,初中的香菜跟黑木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从剧中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本性温柔但容易受人影响的女孩子,黑木说要当军火贩子她信,黑木要去天台装逼她跟着去,天台也容你们撒野?那是诚哥战斗过的地方!总之香菜上了高中总算脱离了黑木的影响,走上了女主之路,还夺得了“补刀之王”的称号,真是漂亮的逆袭。
作为fff团的一份子,我也真心感到高兴。
黑木同学的高中生活,在我看来已经达到了她能达到的最高幸福度,同学都是好人,老师也没有偏袒任何人,一切都是那么正常,不正常的只有女主而已。
不过也只有不正常,黑木才能把所有理想与希望押在一张不知下落几何的申请表上,才能顶着一头蚂蚁用可乐洗脸,才能拿着一张量产型画像滚来滚去。
这么看她其实非常不成熟,任何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明白轻易寄下满腔希望可能得到的失落,但她就是这么不张记性。
于是无数次,她的欢欣随着高天白云飘向未来,轻快的音乐似乎预示了光明的结局,而后惨烈的必然收梢温柔地降临,同时大招吟唱完毕,召唤毕加索。
尽管记忆力烂得一比,黑木同学却在脑洞之道上有着惊人的成就,虽然我看过里番无数,本子一堆,也不能在一个握手的时间里脑补出十几种不同属性的萌妹子,但黑木做到了。
如果黑木智子参加了第五次圣杯战争,卫宫土狼就可以回乡下种地了。
她的幻想已经达到真幻合一的水平,这不是区区中二病可相比拟的境界,而是打破次元疆界后才能得到的力量。
妹控有德国骨科,中二可以谈恋爱,丧,至今无有效治疗手段。
于是黑木同学只能独自走上康复之路。
严格来说她还是有帮手的,比如学姐,比如弟弟,比如那个被她吓跑了的可怜小哥,他笑的样子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
学姐天使不用详述。
同时弟弟却更加真实,虽然姐姐没胸没臀却喜欢对自己性骚扰,没心没肺害得自己发烧,为了感冒跑来照顾自己也是偷工减料,但他除了咆哮之外,最终还是忍受了姐姐的无尽黑烟负能量。
要我在麦当劳看见了自家姐姐搞得跟蓝蓝路一样有杀伤力绝对会当场变身金馆长,所以更觉得黑木志贵跟夏目贵志一样善良。
总之黑木同学并不是真正的宅,她只是被迫将自己的世界压缩至自家房子里,我们这些自愿宅看了都纷纷表示不忍,fff团员放下火把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如果黑木将来有了男朋友,我们真的不烧。
孙文先生有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如果一季十三集就能让黑木有很大进步,这部番的真实性会大打折扣。
以前我花了一年天天抄才把那烂字改得稍微好一点,何况是做人。
挺喜欢小丧的。
想起自己初中时也有一年半处在相似的状态,直到朋友出现将我搭救。
唉,那日子可真难捱呀。
看完后一直在思考反复折磨着我和小丧的究竟是什么。
受友邻的启发,有了两个想法,一个关于价值,一个关于两性。
假设价值是指一切人之所欲者,其中似乎又可再分成两类,一种是相对价值,一种是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基于人和人之间的比较,绝对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协调。
相对价值常见的类型有权力、金钱、知识、魅力;绝对价值则有健康、敏捷的思维等。
一种区分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方法,是设想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人类,此时某一事物如果还对自己有意义,那就是绝对价值,反之即为相对价值。
显然,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权力、金钱、魅力都变得毫无价值,而健康的身体依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存活。
知识的情况有些特殊,是指和生活常识相对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那一类我们所崇拜的知识。
知识的价值,很大程度来自于其被极少数人掌握的相对性。
另一方面,人尽皆知的常识就没有相对价值,只有绝对价值。
如果我们把这一方法扩展一些,除了个体,也可以适用于二元关系。
对两个人而言,设想我们是世界仅存的两个人类,不难看出,所谓般配、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之类的都是相对价值,而两人间的信任和默契则属于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很难说孰优孰劣。
相对价值衡量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的能力,绝对价值代表我们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者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幸的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严重失衡的社会,追逐相对价值,忽视绝对价值,使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压抑。
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相对价值的狂热囤积癖,试图保有远超自己生活所需的相对价值。
而相对价值,由于其基于人和人的比较,别人的相对价值上升,就意味着自己的相对价值下降。
这恐怕就是我们被动态的来源。
除了动画中被别人定义、被别人评价之外,还有我们兜里的100元钱,即便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当馒头从1元涨到2元的时候,其价值也会被动地下降一半之多。
对相对价值的追逐已然演变成一场失控的军备竞赛,将我们所有人都裹挟其中。
在这样的社会中,内心阴暗扭曲的只有小丧吗?
相对价值,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极端富有和匮乏的都是少数,中间的占大多数。
小丧的自怨自艾是病,中产的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富人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又何尝不是病呢。
就好像动画中,小优第一次和小丧出去玩时坦承,和小丧在一起才感到比较放松,可以聊一些宅女喜欢的动漫话题,在自己的高中都不敢聊这些。
小丧和小优的区别,仅仅在小丧得的是罕见病,小优得的是常见病罢了,但常见病它也是病呀。
有趣的是,片头曲中有一句“看我的心灵有多美”。
我想,小丧并不真的那么在乎相对价值,向往成为一个所谓的bitch,她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懂她的朋友啊。
另一个想法是关于两性的。
小丧表现出对男性的极度渴望,却并不让人觉得里面有任何爱的成分。
渐渐理解了就像男性物化女性一样,女性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物化男性。
在小丧那里,男性如同勋章,不过是自身魅力的证明。
进一步想,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很多时候正是彼此痛苦的来源。
男人恨女人,女人也恨男人。
女人被男人剥夺了所有资产,被迫依附男人生活;而男人终生处于对交配权和资产无休止的争斗中。
按《凯列班与女巫》一书所描绘的,历史有点像是,男人首先把女人推下了悬崖,女人则在最后一刻抓住了男人的脚踝。
男人开启了这个仇恨的循环,而历史在经过许多世代后早已面目模糊,社会变成了一个冤冤相报的死结。
你把我当工具,我就把你当资产;你把我当精虫,我就把你当便器。
真正爱男人的女人恐怕很少(不是那种爱上某个“优秀”的男人)。
古怪的是,当遇到女生对男生说“给我坐着尿”的时候,我依稀感到了一种女性对男性的爱……细究起来,其原因可能是:女生愿意和男生共用一个厕所女生会对男生说出她的真实想法把男生当成一个有大脑的人,可以共情、反思并改变自己的行为希望我也能做一个爱女人的男人。
抱抱女主智子,再抱抱自己吧。
动画将这一类社交障碍宅的形象放大化了,因而具有了喜剧色彩,却又那般刺痛社恐的内心,看动画简直是一种自虐。
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谈,特别好面子,害怕自己被他人嘲笑,害怕自己掉面子,与人交往却总有一种自卑心理,导致社交总是畏畏缩缩,遇到一点感到不适的地方,就会下意识的选择退出,缩回自己一个人的舒适区。
朋友圈什么的,永远是躲在屏幕后面。
害怕自由分组,一群人总是留下自己一个人的身影。
不愿意向人求助,凡事能尽量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害怕与不熟悉的人交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更害怕别人嘲讽自己,还特别害怕当自己主动出击时对方的无视,当然很多情况是无意的,却往往会引发内心的难受与委屈。
但自己却又不是一个愿意孤独的人,看到班级或朋友圈中的交际花,内心总忍不住的羡慕,也渴望自己能有几个能长久陪伴的真心朋友,渴望自己也有玫瑰色的校园生活。
但现实是残酷的,对于自卑的自己,不断的想要尝试迈步,却总因为一点挫折而后退,动漫中总会有一个能拉你融入圈子的好基友,可现实中却难觅,最后也就只会沉迷于线上的世界,沉浸在一个人的幻想世界中,仿佛可以使自己短暂麻痹其中,可当关上电脑放下手机,总有感到那样的孤独,有强烈的对陪伴与被爱的渴盼感。
自己总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他人无意中的一个鄙夷的眼神或话语,就会让自己十分在意,而如果他人突然给自己发出邀请,自己却又往往异常兴奋,而往往只是对方的群发罢了。
对于异性,就更不必说了。
简单一句话,心理戏太多,其实没有人(除了亲人)真正在意你。
想想自己的社交历程,小学的朋友还很多,虽然曾被人欺负,却也有一个能容纳自己的圈子,真正的好朋友,而伴随着上了初中,朋友就开始散掉,不过还是有一两个好朋友,而到了高中,随着环境的剧烈变动,初中及之前的好友几乎都成为了历史,新的朋友仅仅局限于课桌的周围同性,却也仅仅局限于学校,假期则彻底成为了独处的时间。
而到达大学,有了微信,高中及过去添加的一串串QQ,虽然依然隔一天刷一次,却再也没有人可以联系。
朋友仿佛如同校服般,流水似得来而去积灰了。
回想自己二十多年近乎灰暗的社交史,究其根源还是自己的内向本性与自卑心理,做任何事之前都心理戏过多,在自我与群体的渴盼与逃避中撕裂挣扎,我不受欢迎,怪不了世界,只能怪自己,而接下来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走下去。
也许未来会有贵人相助,但不想想如何改变自己,将自己赶出一个人的舒适圈,又怎么能有机会让自己灰暗的社交圈有所改变,哪怕只是稍微亮堂一点呢?
总得来说,智子只是个希望有人能陪伴的女孩,虽然心里不平衡时会有些阴暗的想法,但是她从来就没伤害过谁,而对于别人展示出来的善意,她比谁都更珍惜,或许方式并没有那么完美,但并不能因此来否定她。
学姐最后说智子是个为了什么一直努力没放弃的孩子,可以说,智子虽然还是没交到新朋友,但未来也是有希望的。
同时,评论里有些说恶心或者更甚的,这么一个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坚持,也不伤害任何人的孩子,那样评价真的无愧于心吗?
历史上为了装疯卖傻去吃(翔)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尊重,所以说,对于这么一个角色,真心觉得应该给一个公正的评价。
嘛创意很特别,也挺多恶搞;但这么夸张简直过分了啊,然后深感怒其不争……
不忍直视
负能量太大了 恕我欣赏无能...............作者打从一开始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主角痛苦之上 而且一点都不希望有所改变吧。
朋友介绍看的,无感。不管我怎么去想你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自己的错!
……就感觉这个片子是个高端黑。没有看出来其它的。
豆瓣评分很高 也有朋友推荐 坚持看了5话 还是无法爱上 负面能量太强 各种羞耻play 哦多多是亮点
三星半。
怎么想都是你自己的错好嘛!
排句弹幕...小丧至少还有个弟弟。【
我的弟弟哪有这么可爱!
挺一般
不能理解的内向、自信缺失的女主精神世界,但这番还是有点意义的,虽然一直在搞笑但很沉重谁笑得出来啊?!
我喜欢那个一直努力想蜕变成蝴蝶却努力错了方向的你
回顾黑历史,膝盖剧痛。。
不是我的菜
膝盖疼…… 要有第二季啊 要跟小丧一起成长 啊哈哈哈哈哈
不懂萌点,女主快去吃药
弟弟和学姐同时嫁我好嘛!不行的话我就只要肉村好了!!!
-,-
实际进来前想给2分的.一看8分多,还是拉拉平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