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看看韩国抗日剧什么样子从头到尾一点抗日的情节也没有整部剧里和抗日相关的,只有九景的两句台词"从今以后,朝鲜一支枪也没有了""这(日本人)是我送你的最后一顿晚餐"不能因为是在日据时期,就说这是抗日剧吧虽说国产神剧确实不咋地,但是让韩国抗日也确实勉为其难了。
我就随便评论一下,还非得140字
你杀了我的母亲,我杀了你的妻子。
你放走了我,我把儿子还给你。
一人一虎,两个世界,同样悲惨的命运。
男主放走小虎的时候可能心生怜悯,也可能是出于作为猎户对于山神的敬畏,或者两者皆有。
山野村夫都知道自然的平衡,日本人却不知道,贪婪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日本军队烧林以后随意射杀的动物尸体与“大虎”手撕日本军队后的尸体相互映衬,同样都是尸体,死前都是同样的恐惧痛苦。
那个时代的朝鲜被日本人压迫已久,男主也提到了类似革命军的组织,但反抗过程可能并不顺利,导演把这种反压迫的精神赋予给了大虎,不屈不挠,宁死不屈。
最后满德和大虎恩怨两清,只剩两人之间的最后对决,最后两人跌入悬崖,我理解成宁愿同归于尽也不愿被日本人捉去,我们的革命先烈都可以看做大虎,我们也要勇于做一个大虎。
大虎,一直被日本兵围剿,但后者始终未能如愿,反而被爪刃了不少。
大虎,如果是个男人,绝对是勇猛而刚毅,深情而悲壮,充满魅力的男人。
并且大虎,终究是日本鬼子得不到的男人!
大虎的魅力远不止此,还有他和千满德之间深深的羁绊。
千满德杀了大虎的母亲,又喂养了大虎,并且守护它,千满德的儿子石儿去杀大虎,大虎为了自保把石儿拍成重伤,大虎从狼口救下石儿,可石儿重伤不治,大虎送还石儿给了千满德,千满德默契地和大虎相约做了了断。
那么,大虎和千满德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掺杂了复杂情感的关系呢?
我觉得他们既是仇人,但又是父子,是惺惺相惜,但又不得不对立。
大虎是感恩的吗?
我觉得是的,虽然其母被杀,但它牢记千满德的养育之恩,狭路相逢时先放了石儿一马,回头打算去扑的原本是那个拿起了枪的日本兵,谁料石儿也拿起了枪,这时你不能要求一只老虎在紧急关头还注意下手轻点儿,所以石儿躺在雪地里对着九景呻吟说:叔叔,我觉得胸口好像撕开了。
如果九景及时救下石儿,石儿伤不至死。
可九景被私欲蒙眼,至其不顾,石儿才会被狼群拖走,耽误了救治时间。
大虎仁至义尽,赶走狼群的时候,石儿甚至还有一口气。
那时,大虎自己也受了伤,它本不必如此,可不仅救了,还送回了家。
石儿并不算大虎害死的。
那千满德怪大虎吗?
我觉得不。
裹好石儿的遗体,千满德走进山林里看见趴在地上的大虎,他说的那番话就像老父轻声安慰小儿,语气里还有怜爱,他说它:伤得不轻呢。
失去家人了吧。
你这是在向我抱怨呢吧。
但也如他所说,他们之间终须有个了断。
是复仇吗?
我觉得不全是,那更像是两个各自舔犊情深,伤痕累累的男人之间的相互成全,用一种悲壮决绝的方式。
他们掉下山崖那一刻,在风雪中,在黑暗里仿佛融为一体,大虎是千满德,千满德也是大虎。
从此,大虎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依然有大虎的传说!
下辈子,或许真正做一回父子吧。
很明显,大虎象征了朝鲜民族魂。
对,不是大韩民族,而是南北分割前的民族魂。
它的体重达到千贯,人们称之山君,电影通过当地人的口,表达了对它的敬畏。
在日寇给这个民族带来长达35年的深重苦难时,在像捕手们一样的百姓不得不低头时,它的存在,代表了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力量。
但是,将影片定位于抗日影片是错误的。
失去家人的大虎,与同样失去家人的千满德,命运交集,同归于尽。
这又何尝不是挣扎、抗争的人们的写照,又何尝不是一曲爱恨交织、向死而在的生命悲歌。
反思近年来的国产院线电影,除了技术显著进步、商业手段日渐丰富外,对生命内核的深刻探讨绝少,主旋律影片常常沦为样板戏。
这种不思进取或许是市场需求使然,但也不排除有投资方和主创人员只是追求赚快钱的原因。
当一些网友丑詆其国“偷”中华文化时,也应自问,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像《大虎》这样的影片?
这些年的国产古装片,试问哪一部可与《鸣梁海战》《南汉山城》比肩?
网上曾经有篇帖子说过,最恨日本人的不是中国人,而是韩国人。
从1910年到1945年,日本在朝鲜整整肆虐殖民了35年,如此深仇大恨至今也没被韩国人遗忘。
所以韩国拍了不少殖民期题材的电影,早期如张东健主演的《2009迷失的记忆》和《登陆之日》,近期如去年好评如潮的《暗杀》,更远历史时期的《鸣梁海战》,我今天要讲的这部《大虎》,跟以往的类似电影有所不同。
不得不先说一句,崔岷植真是韩国的国宝,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韩国演员没有之一,《老男孩》中的复仇者、《看见恶魔》中的变态杀人魔、《白兰》中的小混混、《鸣梁海战》中的民族英雄,戏路几乎没有重复,国内的演员里根本找不出类似的,难出其右。
崔叔在这部《大虎》里的表演,同样没有让人失望。
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日军军官在卸任前想把智异山最后一只猛虎杀掉带走,也是朝鲜最后一只老虎,于是找来当地猎户和日军组成捕虎队围猎老虎。
崔叔饰演的千满德是已封枪的老猎户,本着对大山的敬畏,住在深山中守护大山和老虎,但千满德的儿子不甘于就此一辈子呆在山里,于是父子矛盾,人虎冲突就此展开。
电影做的比较巧妙的在于——把老虎拟人化。
我说的这种拟人是情感上的,把老虎即将失去山林的反抗比作朝鲜人失去家园的反抗,老虎失去幼子比作朝鲜被侵略失去亲人的悲痛,整部影片充斥着对当时日本军队的仇恨感。
从拟人角度来说,崔叔饰演的角色就是老虎,老虎就是崔叔。
这在我之前看过的电影里是极少有过的。
但这也使影片有了一个弊端,就是这只老虎太聪明了,聪明的不太符合常理,尽管电影这种艺术情感表达方式不可同现实而论,作为观者也只能当成超现实主义手法了。
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是环保,讲究生态平衡.当崔叔放生了小老虎,并不再捕猎的时候,就是在维护这种生态平衡.就好比影片中的台词说:"老虎杀光了,山里的狼啊狗啊不得造反了。
”于是这个破坏生态平衡的事儿,就用日军炸山来体现,搭配动情的音乐,使观者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情感上再次升级。
当然主线还是人与虎的矛盾纠葛,凡是电影都脱离不了的情感主线。
在这部电影中,崔叔和老虎有着相同的命运,同时又相互间矛盾重重,其中有一段崔叔跟老虎的蒙太奇非常棒(涉及主要剧情就不贴图了)。
在特效方面,满分5分的话,《大虎》是能给到4分的。
虽然影片中的老虎是CG制作而成,但做的非常逼真,老虎撕咬日军的大场面给到满分都不为过。
整部电影的明显缺点,就是高潮等太久。
前半部铺垫和悬念过长稍显拖沓,直到后半部突然明朗,逐渐入戏交代悬念,崔叔的教科书级表演也在后半部中体现。
尽管有槽点,但这部电影去年12月在韩国票房第三,仅次于《喜马拉雅》和《星球大战7》,豆瓣的评分也有7.5的高分,所以还是值得一看。
虽然韩国电影发展快速,但早期只是借鉴好莱坞和港片糅合本土文化加以创作,所以有许多韩国电影中有明显的这种悬念留的过多高潮点太靠后的弊端,但从技术和叙事能力上来说,韩国电影已经把国产电影甩出N条街了。
最少人家不是天天在看喜剧毁思想,而是不断在反思民族的历史、加固自己并不渊源的文化。
这一点,的确值得国人去学习,就如张翰在首尔电视节上的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样。
我们的确需要反思。
微信公众号:大湿兄拉片室
◎ 木木勺◢ 天命 ————————————猎人与猛兽,永远只能互相伤害。
因为不干掉对方,自己就要被干掉。
这简单纯粹的关系里似乎只有生死。
但你我本来无冤无仇,却不得不以命相搏,又似乎包含了颇多活在这世上的艰难与无奈。
一心杀掉大虎为妻报仇的队长九英,最终还是被虎所杀。
同伴哭他的凄惨可怜,他却似早有觉悟——猎人死在山林里有什么可怜,这是我们的天命啊。
说得顺理应当。
芸芸庸碌众生,各有天命。
尽管老猎人百般阻拦,他唯一的儿子还是拿起了猎枪。
尽管老猎人十几年决心不再捕猎,最终还是要与大虎有个了断。
大虎就像是天命,神秘,强大,凶残。
◢ 抗争 ————————————天命安排,我辈只好逆来顺受。
但总有些勇敢的家伙,不甘,不愿。
在举国百姓都在侵略者铁蹄下俯首低眉之时,难以征服的大虎是山林里的英雄。
被奴役的人们当然会羡慕那份自由。
百姓敬之为山君,传说会变成神仙。
◢ 偏执 ————————————大虎生来独眼,凶横可畏之外,多了一分惯于片面的偏执。
大家都有自己的牛角尖。
困在里面,钻也钻不出来。
老猎人满德困在误伤妻子的悔恨里,看不见了儿子已经长大。
队长九英困在为妻报仇里,一心杀虎,看不见了危险。
石儿困在青梅竹马的爱情里,一门心思的想着赚钱成亲,听不见了劝告。
大虎困在他自己的山林里,见人放火烧山,一定就会撕咬杀人。
◢ 末路 ————————————当整个国家老虎所剩无几之际,当大军围堵追杀之时,大虎走到了末路。
虎无伤人意,人却都有害虎之心。
母为所害,妻为所害,两只幼崽也为所害。
步步紧逼,简直走投无路。
全是因为猎人。
当生命中唯一的支撑和希望石儿死后,老猎人走到了末路。
他又想起被自己误杀的妻子,他本来就没办法忘记,愤懑自责,生无可恋。
先后失掉最爱的人,全是因为大虎。
月夜竹林里,山君何曾来——————两个凄惨的家伙,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心碎满地,真是同病相怜,深知彼此呀。
月夜竹林里,老猎人满德说:被伤得不轻啊,是在抱怨吗。
像是说大虎,又像是说自己。
虎像是来过,又像是没来过。
最终,末路的大虎和老猎人相互了断,埋进大雪里。
那姿势,像是相互搏斗抗争着,又像是彼此依偎陪伴着。
看完简单看了点他人的评论,别人思考的更深。
把大虎比喻为朝鲜不畏强权,面对日寇斗争的精神。
想想是这样的,影片中日军占领朝鲜,捕获大虎,投入了大量兵力。
损失不少士兵。
这是很好的角度,更深刻呢。
看电影时为大虎感到悲哀,人们为什么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呢?
从生态环境中来讲是在破坏平衡,没了大虎,山中的狼群没了天敌,平衡遭到了破坏。
影片最后用了两个镜头:一是展示了大虎一家的生活场景。
二是展示了千满德的一家其乐融融。
不分物种,这都是各自多么美好的家庭。
最后都是妻离子散。
最后大虎和千满德在千丈山顶决一胜负,两者的情绪应该都很复杂吧,捕手打死了大虎的妈妈,放了幼年的大虎生命,还给在山洞的小虎们猎物吃。
大虎长大后被人追击,误伤了捕手儿子。
狼群拖走了捕手孩子,大虎赶走了狼群。
捕手儿子还是死了。
最后把完整的孩子尸体还给了捕手。
也许他们之间经历的种种属于相爱相杀,不得而终吧……
拍抗日题材的片子我们应该多学学韩国。
从《明梁海战》到《暗杀》再到《大虎》,高丽人从不手撕鬼子,但却让日本人颜面扫地屁滚尿流,让爱国者看了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在电影《大虎》中,“山君”这只朝鲜第一猛虎俨然是“太极虎”朝鲜民族的化身,勇猛无敌,有情有义。
为守护家园和日本兵拼了个你死我活,最后被倭人包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悬崖上纵身一跳,成就了一代传奇。
表面上看《大虎》讲的是狩猎,讲的是人虎斗。
实际上是在讲抗日战争,讲的是人鬼斗。
当你开始心疼那只会吃人的大老虎,那你一定会恨死日本鬼子,因为他们是真的禽兽不如。
《大虎》是一部迄今为止我看过最有深度的一部电影,影片中多条明线与暗线穿插影片全集;影片中最直观呈现给影迷们的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在利益和生存的驱使下扑杀异智山虎王,猎户们为了生存扑杀野生精灵可以换来物质生活必需品,可以让家庭成员生活更好点,大多数人是一种被迫和无奈;日本军官不惜一切代价扑杀这虎王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征服;微观上看是征服一只虎,宏观上看至为了征服一个名族、一个国家;全局和故事背景来看,扑杀大虎的人可以代表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而大虎代表被日本侵略的朝鲜,虽然朝鲜势单力薄,但为了对抗侵略者不屈不挠,及时还有一点力气,也奋起反抗;影片中催眠值和大虎的对手戏,其实大虎和崔有着相同的经历,都丧妻丧子无依无靠;但大虎的经历更加背景让人同情,小时候母虎就被崔射杀啦,但崔却又放了两个虎子一码,并担心两只小虎冬天饿死还给它们找来食物,这是一种讽刺到底还是一种怜悯?
还有对人物的刻画,感兴趣的可以多观察一下各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及眼神都非常值得品鉴; 可以说 国内没有一部电影迄今为止拍出这种深度,值得推荐观看,多看几遍更加能体会其中深意。。。。。。。。。。。
这只大虎充分体现了韩国人民的人性,但结局真够垃圾的,太写实了,要我说,日本本来侵占了你们国家,你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他们,最后居然来个与老虎同归于尽,你TM是不是该和老虎并肩作战,把那个皇军首领干掉才是正事。
真垃圾的结局,懦弱的民族,太懦弱了,只晓得声音吼得大,点用都没得。
制作精良,但是对故事不感冒。
我对崔岷植的演技已经五体投地了 韩国人的特效大虎做的太逼真了 就是想吐槽一点 这个虎战斗力也太强了 日本人一大帮子过来抓一只虎 死的死伤的伤 真的也是黑的牛逼
又想讲抗日,又想讲人兽情。其结果就是生生把这部片子拍成了老虎口撕鬼子抗日神山。我想知道的是,朝鲜老虎真的厉害到几十条枪都搞不定,还要动用炸药?
又一部超精彩的韩式抗日神剧,不知什么时候起,韩国影人开始关注起日本殖民时代的朝鲜历史,但拍出来的片子水准都超高。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
抗日猛虎,电影时间有点太长了,CG做的让人可怜这只大老虎。
暑假第七部。大自然自有他的生存法则,敬畏之。结局有点惨。
看点主要是崔叔和老虎,老虎的特技做得算是不错了,再加上演员们的卖力演出,在战斗场面确实能感受到百兽之王的雄风。遗憾的是,剧情推进缓慢,寓意不明,无法满足原本预期着一场人兽、朝日大战的观众们。
真挺不错的,开年第一部韩片没烂,很好............
老虎化身正义使者歼灭日军N人,完成了朝鲜人民的夙愿。朝鲜版TFBOY花样作死命丧虎口喜闻乐见,我说老崔你先杀人家老妈你队友后杀人家老婆孩子,大虎把你国侵略者干趴下把你傻BOY儿子捡尸回来你跟人家同归于尽,是不是不太地道?HD 720P 16/02/08
前半段比较墨迹,后半段比较写意,冷兵器时代还说得通,与这个伟岸的主题配合得不太好。
太浪漫了吧 一人一虎 英雄末路
也特么不知道想表达个啥,逻辑混乱,瞎鸡巴整。
人跟虎一样受到迫害无法生存下去,连基本的后代延续都是问题,绝望。
其实我一直期待的是看韩国人怎么拍虎,或是做出一只虎来,这个倒是基本满足了,不过感觉还是人臆测的动物故事,结尾倒是蛮符合朝鲜的民族精神!
除了感觉片时有点长外,其他一切都表现得十分伶俐,千德痛苦儿子那段深入人心、后老虎把儿子送回来那处又满是意外和感动、最后老虎和千德同归悬崖然后又和老虎近似相拥而死的姿势被大雪覆盖,让人很是意味深长。整片中的大虎和千德其实寓意了韩国人民,不满日本统治的心理和顽强斗争的意志。
商业与文艺兼具,在人虎宿命般的对决中加入点到即止的抗日情怀,比起国内动不动就手撕鬼子的神剧高了不知几百层楼。对一个以太极虎为图腾的民族来说,这只充满灵性和杀戮之魂的大虎寄托了从未屈服的民族精神。最后人虎各自舔犊的画面戳心...
我一直都很喜欢动物题材的电影,但又还怕看这类题材。人类的成长历程是最漫长的,从出生无时无刻不需要被照顾才能长大,反观动物没有人类长大后科技富裕的强大力量,因此在出生那一刻就要学会走路和跑步,没有科技的加持下会展现比人类更加强大的能力。上帝是公平的,但却无法主宰灵魂。而人类是灵魂最浑浊的物种,是唯一不为满足最底层生存需要就展开大肆杀戮的物种。所以人的可贵在于有怜悯之心,动物的可贵在于有回报之心。
题材不错,可惜后面1/3,大虎加了主角光环,套路化了。
三星半。看到前十分钟以为是韩国版的《荒野猎人》,但其实讲的还是抗日,不过这一次手撕鬼子的成了太极虎。崔岷植的表演一如既往的打动人心,打虎人其实也是老虎,总有天敌出现的那天,隐喻很多,特效做的确实好。最后与老虎相拥长眠的画面感慨万千
要是和《鸣梁海战》一个尿性,就再不要来我们大天朝了。 韩国电影越来越不敢恭维了,能看的也就是喜剧和犯罪片(政治题材的咱们不谈),我正式宣布:我向美帝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