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on call 36小时2终于开播了,每天来记录一下对剧集的理解和感受。
Ep01.这一集里讲的病人是喜欢吃巧克力的梅婆婆,她因为要做手术,被要求禁食,但是她觉得能够吃到巧克力就没有遗憾了。
因为她的人生经过很多苦难,而她觉得吃巧克力很甜。
可是梅婆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厄运的手掌,抢救失败了。
一件头在梅婆婆过世之后说的那些话也值得反思,他说:原来人的情绪就像细菌一样,一个人不开心,很快就会感染身边其他人,大家想一想,梅婆婆几十岁了,经历过无数风浪,当中一定会有开心,有不开心,有苦,有甜,但是到最后她最记挂的是吃巧克力。
为什么我们不学学她,做人简单一点,只记住开心的时间,幸福的事情,或者身边一些爱护自己的人,这样不就够了。
p.s. 梅婆婆的湖北方言吐槽无力,虽然听着很难受,不过不影响剧集。
--鱼仔抢救在旅途中发生意外的黄太太叶美,叶美与她的老公黄先生内地来港,而黄先生被确诊感染了H5N1,叶美有被感染的最大嫌疑,鱼仔在为叶美做手术的过程中被告知叶美也许感染了H5N1,可还是责无旁贷的为叶美迎接了新生命。
医院决定要对接触过叶美的人进行隔离,甚至于她的主诊医生。
鱼仔不幸遭到了隔离。
这里有两段比较感动到我的。
第一段是一件头第二次来看被隔离的鱼仔,他隔着玻璃用手写板跟鱼仔无声地交流,先是告诉鱼仔最新情况,再问鱼仔过的怎么样。
——“张学友”——“是什么”——“BB名”——“张无忌”——“张无忌?
”鱼仔做出了才不要的表情。
——“张飞”——鱼仔更用力挥手说不要不要,“如果是女孩呢”——一件头的表情说这个也有,“张曼玉”——“我喜欢啊,好啊好啊”鱼仔作出拍手的表情笑着说。
——“……”——“没有了吗”——“我走了……等你回来”第二段是片尾一件头再去看鱼仔,为她准备了蛋糕,蛋糕上写着“庆祝鱼仔怀孕60天”。
并点上了蜡烛,让她许愿。
她马上许愿说,希望大小平安。
张开眼看到贴在玻璃上一件头的手心里写着“大小平安”。
正是因为被隔离开的距离,才让这种心有灵犀显得更加温暖可贵吧。
第一集就被感动了,好喜欢一键。
这是探讨生命的电视剧,泪流满面;前面的已经忘记了,总的感觉这个电视剧挺感人的,教会我们很多对生命的思考,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离开,我们总是要坚强的走下去,只要我们的生命还在,我们都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除了做好每一天需要我们做好的事情以外,最重要的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所以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很精彩,而不是悲观,不是埋怨,而是要创造快乐,或许生活不是那么如意,但自己要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它一最好的姿态绽放。
看到车车的生命赞礼,哭了,每一次眼泪都在眼睛里打转,今天彻底的泪崩,让我想到了当时爸爸离开的那一天,那种撕心裂肺的最后一次,不敢,似乎也不会再别人面前哭,看者他们的故事,觉得爱情是那么的坚不可摧,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大的勇气像他们那样呢,即使知道对方有疾病有缺点,可是却不用担心对方的不离不弃……现在,我们相亲,彼此的试探,每个人都不想,可是有人总会说太轻易得到的总不会去珍惜,难道男女生之间就需要不断地较量,最后才会知道那个人是谁吗,爱情应该是很简单的,无需试探,就像他们一样
声明:纯吐槽我极少写差影评。
有下文皆因希望太大以致失望更大。
我对TVB的医疗剧有着深厚情结,深厚之情可以追溯到我小学时代。
On call 36小时的第一部,我在做着毕业设计。
是我自己选择的医院设计。
缘分这种事就是这么奇妙,在看第一集的时候我在豆瓣认识了一个外科医学生。
开头我对这段关系抱有很强烈的希望。
开头我有着很大的热情一天天都看。
想着好好看剧也许能和医生有多点共同话题。
但是每个医生都有病的设定到底是什么意思!
群戏多到根本没有主线是怎么回事!
对和医生的交流一点帮助都没有,泪目。
我以前是多么迷恋吴启华演的程至美。
一个因为怕失去女儿而真的抛弃女儿的角色,这种逆天的角色,恐怕没有人能演好。
向芊儿表演者可以理解为面无表情、目光呆滞……第一次拍戏拍成这样情有可原,但是不要占着这么多戏份啊!
林爷的双胞胎弟弟的出现方式也太虚假浮夸了吧……让医生装神弄鬼违背唯物主义科学观……一件头和鱼仔的关系发生了逆转。
就系因为结婚前女追男追得太辛苦,所以结了婚就要报复?
鱼仔做了多年的实习医生,再加做了多年的外科医生,竟然被某肿瘤吓得要吐,科学吗?
所谓secret angle 的游戏本质是给男女多一个暧昧的途径?
看来医生的恋爱果然只能内部解决了……虽然我内心咆哮还是忍住看到第10集。
这需要多么多的爱啊!
然后就没有再看了。
为什么——因为我和医生见光死了,呵呵。
2010年之后就很少关注tvb的剧,因为比起之前,10年之后很多电视剧都表现平平。
最近因为剧荒才开始去看看口碑不错的on call 36小时。
第一部真的不错,人物性格鲜明,即使煽情部分观众也觉得在接受范围内。
你能见到角色成长蜕变,人物起码是饱满的。
第二部就完全不一样,感觉重点偏向各种感情戏,很多时候突然间来个鸡汤就令角色豁然开朗。
就算剧情需要你也不要那么突然好吗?
第二部一件头焦虑、车祸;鱼仔旧病复发;洛文笙和女儿都有重病;车车病重不治;男姑娘胸腺瘤……角色们个个自己惨到不行,让我怀疑编剧是不是在死亡笔记上写剧本。
有些剧情无聊到让人全程快进,请来吴启华但是给他角色的故事线干巴巴的完全没有吸引力(和主角的互动还是有意思的,但角色本身的故事真的很无聊)岑丽香刚出场的时候我觉得她的演技有点出戏,后来觉得也还能接受。
我必须要吐槽演向芊儿、钟紫婷、沈韵琴和amber的几位演员的演技,完全没有代入感。
看到她们的喜怒哀乐时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打开弹幕吐槽orz
熟悉港剧的观众都知道,“台庆剧”是香港无线电视台的特色之一,而制作成本高、宣传投放多、演员名气大、预计反响好则是“台庆剧”的主要特色。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TVB的“台庆剧”中不断涌现出佳作,《大时代》、《创世纪》、《珠光宝气》讲述过的人情故事,《烈火雄心》、《谈判专家》、《冲上云霄》展现过的精英风采,《天降奇缘》、《寻秦记》《阿旺新传》制造出的简单欢乐,令无数人与港剧数不完的回忆更清澈透亮。
然而,随着流水线制作模式弊端的凸显、台前幕后人才流失的加剧,以及经历过巅峰期走下坡路的在所难免,港剧的声势在各国各地区电视业的蓬勃发展中已大不如前,好在“情结”往往能打败很多不利因素,习惯性地关注,只为尚未冷却的某些念想。
本月,这家素有“香港梦工场”美誉的电视台将迎来生日,“时刻装备,TVB创造46年传奇”的口号也坚定有力,可惜接连播出的两部不约而同把镜头聚焦专业人士的台庆剧《法外风云》、《On Call 36小时Ⅱ》皆乏善可陈。
前者有两大视帝黎耀祥和陈豪并肩作战,风头和收视率却被仅有二线演员撑场的《巨轮》比了下去;后者是去年大热医疗剧《On Call 36小时》的续集篇,不仅有原班人马的再出发,更有如今港剧里不多见的两位身影——吴启华和苏玉华的倾情助阵,卡司方面早在剧集未开播时,便燃起了TVB死忠们的期待。
续集是一把双刃剑,它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有思维定式的隐隐作祟。
其被要求创新,却不能是全新的,除了角色的延续以外,更应该有独特质感的传承。
去年收获好口碑的《On Call 36小时》并非完美无缺,可是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撇开过于戏剧化的情节来看,它有着港剧难得见到的感性和温情。
“鱼仔”的信和主要角色的台词,字字句句曾在心底泛起涟漪;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点点滴滴曾在心头开出花朵,喜好以正面处理矛盾,常让现实发出会不会太理想化的感叹和质疑,可那不正是每个人都渴望也都想努力追求的世界吗?
“温情”这一点,仍在续集中被延续下来,它和遗憾携手而行,交织于每个人成长过程的时时刻刻。
阳光与风雨,选择以什么样的心情去感受和欣赏,就会看见什么样的风景,如同硬伤和失误在港剧中虽然屡见不鲜,可是如果能以善意去解读,同样能收获历久弥新的正能量。
吴启华在《On Call 36小时Ⅱ》的出场,忽给人时间静止的错觉,程至美似乎一点都没变,依然文质彬彬、风度翩翩,角色经历也与十五年前有着某种遥相呼应,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在现实中喜欢逃避的洛文笙,背后曲折的故事看点多多,续集也将心思放在挖掘医生作为普通人亦有不可控的一面,鱼仔旧病复发,一件头疑似染上情绪症,新角色向芊儿内心执着,新一批实习生各有烦恼,构成了《On Call Ⅱ》的群像图,而医生们各自的困惑、每位患者的小插曲,让医患之间的互动,在第二部里更加多样。
首集出现的湖北口音梅婆婆,起初让护士们头痛,稍稍被扭曲的形象也不受观众们待见,可是当她的经历被一点点剥开,许多感受则涌上心头。
人生短短几十年,总会经历许多得意和不得意,笑过哭过,有苦有甜,用什么描绘生活的图画,在乎个人的心态。
临终的梅婆婆只挂念巧克力,因巧克力象征着她心中最初的甜蜜和简单的幸福——开心地面对不开心,生活永远是甜的。
接着出现的陈家国,和女朋友吵吵闹闹,病重之际却挂念放手的舍不得,越是在艰难的时候,才越能感觉到身边陪伴者的重要。
被失意包围的“一件头”夫妇,在重重困难中更紧张彼此,家家那本难念的经,诉说着不分你我的苦痛和烦恼,但若以对生命永不磨灭的爱去迎接考验,美好的明天或许会在不经意的瞬间悄然来到。
《On Call 36小时Ⅱ》仍致力于传递这种对生命“努力爱”的信念,爱能化解重量,减轻负担,温暖心灵。
要说第二辑的遗憾,可以挑出一堆的毛病,但缺憾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以更宽容、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又一次积极的开始,或许未可重现经典,但亦有新感动上演。
(原文刊于北京青年报2013年11月21日C3版)
如果说第一部ON CALL还有点HOUSE MAN的感觉,第二部就真的背道而驰。
既想保留第一部的主要人物,但原来的HOUSE MAN已经升级成正式医生了,所以不得不加入新的人肉背景墙。
另外,为了培养点新晋港姐、华姐,所以多了一堆人物,本来就不长的剧变得支线杂乱,到最后就是只剩下煽情了,看了两集都看不下去了,还是乖乖看美剧算了。。
台庆剧的第二部,也是去年大热之作的续集。
今年是TVB的大热剧集续集年,也是本年度最后一部续集剧了。
年初以狙击系列的《法网狙击》为年度开首剧,而年末则以《On call2》来作为收尾剧,真是彻头彻尾了。
这部新剧,继续延续上一辑的故事,虽然一些演员已经因为离开TVB,而未能再出现在本剧,但骨干成员还在,马国明和杨怡两大主角,再有新加入的吴启华,这个阵容,亦同样有信心保证。
尤其是吴启华,豁别TVB多年,这次重返老东家,再以医生形象出演新剧,相信会勾起许多人的“回忆”。
说起吴启华,真的像是吃了防腐剂一样,和十多年前的《妙手仁心》一样,依旧风度翩翩。
让他来演医生,简直就是入型入格。
该角色的外形,因演员之故,所以有“程至美”的影子,但其实整个角色的性格和设定等,都是全新,所以观众没必要对号入座。
除吴启华外,还有去年的港姐亚军朱千雪加入,与吴启华搭档。
还有几年没演电视剧的“舞台剧女王”苏玉华复出,以及一帮新的实习医生。
除了上一部的神经外经等部门之外,今次带出新的医疗部门“病理科”,这是以往许多医疗剧集,都很少出现的一个科,算是让大家去猎奇一下这个特殊的部门吧。
这次的续集,主创方称,得到医院的配合,除了有真实的医疗器具借给他们拍摄外,还给他们实景拍摄的场地,这样拍出来便很有真实感。
而且许多医疗场面,都有医生现场指导和监督,务求做到最逼真。
当然,戏剧始终是戏剧,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戏剧化处理,所以纵有不合理的地方,我觉得还是可以体谅的。
既然是一部医疗剧,那么就回避不了“生老病死”、“医患关系”等情况,TVB编剧肯定还会一如既往地,以正面的手法去处理。
许多观众都说TVB的剧集表达过于“正面”的东西。
但是我们在人世上追求的,不正是这些“正面的”、“阳光的”的东西,TVB剧只是希望让大家正视这方面,希望大家能够保持正面的态度。
由于香港的电视条例,又顾及合家欢观看,因此本剧的手术场面,都采用动画技术来处理,这样避免了过于血腥的镜头,别具另一番的特色。
在温情之后,接下来便是虐心的剧情,各位主角都身怀不同的病症,真正应了“能医不自医”这句俗语了。
Do.Lok和芊儿时隔多年还是很好嗑,14集之后直接B站看cut了,13年播的时候就已经疯狂嗑CP,没想到9年后再嗑一次哈哈哈哈,虽然他们真的在一起的理由好牵强,一个冇左老婆一个冇左男朋友,俾个机会大家做大家噶替代品bushi,没事你有你做替代品我有我嗑你cp,从外界起哄绯闻男女朋友到替代到互相救赎再到互相守护,大家相互扶持,有困难一切去面对解决,理智但又有点点理想主义,这种氛围把握的恰恰好,可能一开始芊儿睡街,洛文笙就感受到是同类人了吧,同类相吸才对她格外的关注和帮助总体来说,有点失望,一个病例讲4.5集水时长,看到14集终于顶不住了,车车的叔叔那个故事又长又臭,主线就是宣扬爱宣扬守护彼此,受不了那么理想主义,第二部不如改名叫全员生病用爱感化;救命我心目中的鱼仔和一件头的婚后生活不是这样的,不是担心这担心那把自己弄成重度焦虑。。。
如果一定要给分数的话,满分100分,只打30分给如此卖力演出的马国明和依旧正常善良的美雪,如果说还有一点点On Call的影子,也就只剩这两个人物能让我重拾当初对On Call的喜爱。
On Call1讲的是一班医生的故事,讲的更多的是医生这个职业,我认为这才是这部剧叫做On Call的意义。
在On Call 1 中,每个医生人物都是有梦想的,剧集很细腻且轻松地讲述了这班医生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去拯救病人。
尽管其中一定要有TVB既定的男女主角间错综复杂的loveline,但我们不难在剧中看到编剧对医生病患关系的态度和对生死规则的态度。
那时候的On Call让我感叹原来马国明可以这么帅气,也让我认识了黄智雯,她诠释的美雪是全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可喜的是,On Call2并没有换掉第一部里的演员,一件头还是一件头,美雪依旧动人的美丽。
可悲的是,小鱼变得莫名其妙,还多了个吴启华这条线,不仅掩盖了小鱼和一件头的故事情节,更几乎抢去了美雪所有的戏份。
On Call2 根本不应该叫On Call,应该叫精神综合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疾病形态表现。
在这部电视剧里,几乎每个医生都有些奇怪的病,而且都是致死的病,更奇怪的是,身为医生,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治疗,这部剧的态度从开始就打了全港医院一记大耳光。
如果看到这里你都不甘心,没关系,编剧大人竟然还让这些患了绝症的大医生们集体康复了,这样算不算劲爆?
算不算狗血?
我真是后悔为何要期盼这么久这部On Call,伤透了一个对TVB还有最后一丝情谊的观众。
先说小鱼这条线,在第一部里,我对鱼仔的印象还是她是一个多么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的医生,那时的她对任何事情都很执着,尽管倔强,却那么惹人喜爱。
所以即使有那么美丽善良的美雪,也不能阻止一件头被这个执着的小鱼给吸引。
那时的小鱼还是一个医生,而到了On Call 2 里,鱼仔变成了一个女人,完全抹掉了小鱼身为医生的魅力,她变得那么奇怪,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儿,但还是觉得不舒服,杨怡的演技绝对没问题,但是小鱼太糟糕,无论是她的遭遇还是她的选择,都让我觉得糟糕。
再说美雪这条线,在我印象里,美雪并不应该是个过于严厉的师傅。
美雪在第一部里是在跟小鱼和一件学习的,小鱼和一件都不是脸谱化的严厉老师,所以美雪更没理由对她自己的学生那么严厉。
看前几集,弱弱的小女生被美雪骂的大气都不敢出时,我不禁深深的怀疑,美雪是不是得罪了编剧,才导致她被黑成这样,戏份少的可怜不说了,还变成了恨不得万人烦的人物。
不过小小的庆幸一下,美雪躲过了各种疾病的诱惑,能在On Call 2 里演一个不苦情、不被各种奇葩疾病困扰、不靠战胜病魔搏出位的的角色真是太不容易了。
为我的美雪加分,不做作、正直善良、不因私人情感影响医生态度,这样的医生才是On Call本应给我们展示的香港新时代的好医生。
最后来讲我们又爱又恨的“程至美”,哦不!
是洛医生。
洛医生这条线在我眼中可谓是全剧的一大败笔。
我们姑且可以理解TVB为了搏高收视而加入让观众似曾相识的这个人物。
然而,他和他哪里相似呢?
这显然是编剧大人头脑太过简单所疏忽掉的致命问题。
“程至美”为何为万千观众所喜爱,因为他太过完美,有这么一个男人,他长得帅,又不花心,有分医生这么正直的职业,并且还是个好医生,这样的男人,当然是万千女人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是她们对未来夫婿的美好幻想,所以“程至美”成功了。
一个角色的成功在于他的丰富,而非他的遭遇。
对比来看看我们洛医生的人物特点,洛医生除了一张脸还保留了“程至美”的美色,可谓是一无是处啊。
有这么一个男人,他一开始就患有绝症而拒绝治疗,他逃避为自己的女友做手术,他不敢认自己的亲生女儿,他跟比自己小了20岁的女人搭讪。。。
这么一个男人,除了这张脸,我想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女人应该都会退避三舍。
编剧是想重拾“程至美”的成功没错,但是不是太过欠考虑了,洛医生应该不是一个反面典型,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这般的无奈和失望。
现在我看on call2都是直接跳过洛医生的部分,我舍得看不到吴启华那张帅气的脸,但不舍得每次看都联想到那个让我着迷的“程至美”。
最后,小小的吐槽一下朱千雪,她长得实在不是美女的类型吧,需要花这么多经历去捧么?
在我看来黄智雯和杨怡都比她有魅力,而且演技更没的说,怎么就被个名不见经不转的朱千雪占了那么多戏份啊,不公平!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我真的宁愿没看过on call 2,on call的热情与正常都已不在了,俗、烂、病是第二部的所有特点,可惜了吴启华,编剧是不是都嫉妒长得帅的男人,所以让吴启华去演洛医生,让吴卓羲去演金水哥。
医患剧精彩的可以不只是看俊男靓女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但至少医生得正常啊,这医生都个个有问题了,让病人可怎么活啊。
和Ⅰ比起来做手术的情节更多而且更专业,但是感情线都不太顺利,小鱼和一根筋的感情是主线,但是他俩的感情太纠结了,明明都结婚了,就好好的在一起,就算是一根筋关心自己关心到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手术也不能顺利完成,也不至于和他分开冷静那么绝情,看着真的很不爽,还有袁伟豪和黄智雯的感情也是,中间还插了个前女友。
剧中几乎所有出现的角色都有病,各式各样的病。
虽然一直暗示车车有病,可能命不久矣,不过她的死真的太突然太不合情理了,而且就算她人真的好的不得了,也不至于最后临死的时候还把所有东西都给人,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吧?
人都死了,洋葱还在家里种花,要是十年前的剧情都觉得假,更别说是现在了。
整体来说基本也是去看帅哥的吧,马国明、罗仲谦、袁伟豪都很帅的男星。
当时1看了2,3集就弃了,2纯粹是为了吴启华看的。倒不觉得有网上口碑那么糟糕,至少填补空白生活,这部剧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必须承认,TVB的群像戏真是越拍越水了,和当年妙手仁心不能比。
为毛马明越来越帅~~
带着浓浓大陆味的港剧,不是主题曲的话就打两星了。
要不要鱼仔和一件头这么悲催!戏份还这么少
5集弃剧。大篇渲染母爱和无论如何都不能堕胎之类的,还有“真爱”,说教意味太强了。。。TVB真的是越来越糟糕。
第一集就看哭了!一件头和鱼仔越来越配!医护团体好有爱!吴启华超有型!黄智雯cp也超有爱。实在爱到不行!!!!快点更新!!
边看边怀念侠骨仁心吧。。。
大團圓啊,喜歡吳啓華
感覺好久沒看CCTVB黃金時段劇了,今晚看了一整集的on call2,依舊是果斷棄的節奏!
这一季马明的角色……PTSD有点过了吧
完全当广播来听!!!!
时隔10年再演医生,吴启华还是那么帅啊!!!!><仿佛阿Paul又站在面前的样子……当年的程医生是永远的梦中情人啊嘤嘤><
难得tvb都看得一升泪,值五星。
因为吃饭的时候,要找点东西看,之前看电影,但电影太长,而且吃饭的时候看,一心两用,对电影不好,所以就找了部电视剧看,就找这部,好久没看tvb了,发现已经不喜欢了,都好矫情,好鸡汤啊。还是弃剧吧。
我是来被普及医学知识的
完全乱来,第一部里的人物全都人格分裂了吧?结局真是无趣
好失望啊
虽然每一集都有人生病,治好或者治不好,剧情有点狗血是为了教育大家懂得真善美,懂得珍惜眼前人,懂得持有信念去面对困难,也的确能做到暖心和励志,其实只是因为它唤起我们对美好的友情爱情亲情的渴望与期盼。
弃 实在看不下去了 这部跟妙手仁心随便哪一部之间相差了好几百部on call1
比1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