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万象汇万象影城,《怒潮》路演,因为帮师弟取液氮罐迟到了两分钟。
坐在杜比影厅的第一排看一个非杜比视界的片子,全程仰头脖子都快折了,中间一度眩晕恶心,体验实在不算好:略微扭曲的视角下,有点分不清男一号究竟是渣渣辉还是乌蝇哥,甚至把戴眼镜的陈国坤认成了古天乐。
然而真等到映后见主创的环节,第一排的视角又是最清晰的,虽然有护栏挡着,这就是电影路演这种活动矛盾的地方:观影体验要求往后坐,真人互动又要求越往前越好,二百块钱近距离看张家辉王大陆二十分钟肯定不算亏,但要说性价比有多高,恐怕也谈不上,毕竟三百块钱在原料库就可以同样近距离看张楚看海泉两个小时。
四位到场的主创:辉哥话不多,皮肤很好,有观众说喜欢他太太,他回“谢谢!
我也很爱她。
”大陆很阳光很有活力,真人很高大;不戴眼镜的陈国坤老师确有几分神似李小龙;马浴柯导演挺能唠,挺理想主义。
四位哥哥都没什么架子,拉家常的氛围很好。
电影本身没太多可说的,一个没有赢家的故事,名曰复仇爽片,内核很悲凉。
武戏看着很过瘾,辉哥造型有点杀马特,三位男主合体的反转是亮点。
及格水准以上的导演处女座。
谈到马浴柯和张家辉时,“生猛”二字会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本片导演马浴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扫毒》里的“段坤”,而张家辉导演的《低压槽:欲望之城》则以尺度和暴力著称。
在《怒潮》中,双方再次合作,自然就带来了足量的暴力元素。
而暴力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眼球效应与血浆喷洒,而是高度服务于主题表达。
通过张家辉和妹妹的美好回忆部分,本片带来了基底的亲情氛围,又以妹妹的死亡而支撑起张家辉在当前的暴力来源,犯罪毁灭了亲情,因此往昔越幸福,如今也就越疯狂。
作为疯狂的呈现方式,动作场面对暴力进行了极度强化,每一秒钟都凸显着张家辉在动作后面的巨大愤怒,似乎要将这个吞噬妹妹的犯罪世界摧毁。
但在更高的一层上,他的愤怒又似乎打向了一个虚无的对象,始终找不到确切的复仇目标,甚至犯罪世界都被表现得内藏玄机,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张家辉的愤怒,而是反过来用更高维度的算计来笼罩他。
于是,电影在表面的愤怒复仇之外,又多了一层对体系的表现,个体的愤怒本身也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张家辉并不是妹妹的复仇者,而是他们手中的又一个“妹妹”,只是他自己浑然不觉。
在这样的引导下,张家辉目标的两个人背后是否有更高的势力,张家辉本身的行为是否完全自主,就成为了悬疑的主体。
我们与张家辉一起,在寻找真正复仇目标的同时,也一步步揭开犯罪世界的庞大真容,其对张家辉的利用制造了困难,本身也是其力量强大的最好象征。
种种暗示性的表达引诱着观众猜测,这比直接给出组织真相更加凸显其庞大,因为人的想象空间永远是无穷的,在借助这一点上 本片做的非常恰当。
在序幕之中,影片就制造了张家辉与组织的复杂关系。
首先是对组织所谓“庞大势力”的呈现,高空俯拍的镜头强调了其“范围”之广,张家辉最后出现,以一击重锤开启了“怒潮”的标题,这代表了他对如此庞大组织的愤怒对抗。
但深挖这段戏中的处理,他口中的“欧瓦龙会长”在出场时却是处在酒杯折射的光影之中,具有模糊的多重影子,这暗示了他所代表之物的不确切。
这正是组织的不可知性,张家辉对抗的或许只是一部分,而他对“会长”的愤怒对抗可能也是落于虚处,甚至其主动性都是存疑的,一切行动可能都只是为了夺权者的个人目的而被诱导。
在张家辉即将前往进一步复仇的时候,电影给出了他的所处世界变化。
与妹妹的相处带来了他当前人生中的唯一一线光明,在他想象中的二人之家中,导演安排了某个角度上射出的明亮打光,这几乎是全片的当下时点段落中唯一的光明,也是张家辉对自己幸福过往的最后一丝挽留。
而妹妹身上的伤疤已经暗示了一切的不再,并随着张家辉的离开而明确下来---他终于无法满足于这种不真实的光明,而是投入到了对妹妹的黑暗复仇行动之中。
一方面,这与回忆部分中的绝对光明形成了反差,给予张家辉以愤怒暴力的心理支撑,一方面,随着张家辉的深入黑暗,他其实也成为了其中所有人的一份子,以暴力主导的同时也会像其他打手一样,对他人施加暴力,并被更庞大的组织力量所引导。
一个细节是,在他绑架秦沛的女儿后,妹妹的幻像再次出现,却被第三者直接戳穿,这是妹妹非实的信息第一次揭露,也暗示了张家辉在身入犯罪组织黑暗之后的“美好不再”。
在妹妹被绑架的回忆中,他凝望着车里的一切,其内一片黑暗,愤怒也首次滋生,但尚可以通过想象来聊以自慰。
但当他开始成为暴力的行动者,便甚至无法再通过自我想象来略作弥补。
其他人的表现方式,也均配合了影片对张家辉的表达。
最明显的,这同样是王大陆和阮经天在开头部分的状态。
影片分别强调了他们的凶暴与犯罪可能性,前者是犯罪组织的一员,后者则对底层受害者们喊打喊杀,警察形象模糊不清。
特别是,他说着“这里谁敢动鸿泰集团,我们要抓住针对集团的凶手,谁能当继承人我们就帮谁”,此时脸部处在半阴半阳的光线之中,似乎游走在警察与帮凶的正邪边缘,自己就是继承人的手下。
而在配角的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犯罪对人情的吞噬,就像它对张家辉所做的那样:鸿泰老会长疼爱女儿,却被谋图篡位者袭击,马浴柯家庭和睦,也在争权夺利之中沉沦,让家人遭遇风险。
甚至可以说,影片展现的犯罪领导组织以“家族化”的状态开始,而犯罪权力的争夺正破坏了这种曾经的和睦,让每个成员都开始相互算计,在内部彼此施加暴力。
在前期,比较典型的就是马浴柯和另一个领导的厮杀,他被认为是谋逆的夺权者,在厮杀中闪回的家族和睦画面与张家辉兄妹的过往同样具有温暖的光线,却已经被此刻的黑暗厮杀抹除。
更甚的一个处理是,当秦沛等人对将死的马浴柯表示出亲情时,马浴柯反而拿出了自己的底牌,早就通过张家辉绑架了秦沛的女儿,从而推翻了此前的“亲情剥夺与被剥夺”关系,“全员冷血”的实态也随之凸显出来。
可以发现,所有主要人物都和张家辉一样,宣泄着不可抑制的愤怒暴力,也始终在黑暗之中执行着被明确命令或暗中引导的犯罪,都成为了犯罪系统中的一部分。
张家辉、阮经天、王大陆三人的首次相遇,便是明暗之间的“各为其主“,张家辉面对“你到底为谁效力”的问话不置可否,阮经天抓捕张家辉似乎是为了给继承人抹去障碍,王大陆则是效忠组织。
他们发挥着自己的暴力,也始终处在黑暗之中。
哪怕似乎逆反了组织的领导,其实也只是被争权者利用。
在更高的层级上,更大的“暴力“来自于“高层犯罪”对一切的诱发。
器官买卖本身就是日常生活中无法想象的黑暗,而它正控制了所有人的行为,张家辉因为它而亲情受损,反过来也用割掉秦沛女儿器官的方式来报复秦沛,而组织领导们的倾轧则是围绕着器官买卖带来的丰厚利润。
器官买卖的直接呈现是不加掩饰的,甚至给出了对被害者的悲鸣,这是行为暴力的扩展升级,也是其本质,展现程度强烈的二者一同磨灭了所有的亲情。
这恰恰构成了影片在更高层级上的犯罪组织力量展示,也让对其的冲破变得困难无比。
随着影片的进行,当暴力发展到了极致阶段,才从被动变得主动,并脱离了上层者的引导和控制,从单纯的行为被背后始终存在的亲情动机所包裹而变得柔化。
曾经处于想象和过往的温暖光线随着亲情与友情的回忆再次出现,照入到凶残暴力发展到极致时刻的黑暗场景,人物才完成了对促成这一切的犯罪系统的冲破---事实上,它始终存在着,指引了人们冲破如此庞大黑暗的方向。
最后,所有人都回到了暴力的黑暗之中,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秦沛承受着亲情的丧失之痛,他的反应依然是对无辜者的伤害,而与他同样心境的张家辉一方则愿意舍身相救无辜者。
他们都继续着对彼此的暴力,对“犯罪受害人”群体却呈现出明显的善恶差异,这源于他们内心的光暗信念,最具有代表性的正是张家辉的归宿,以及象征着“将组织中唯一无辜者女儿带到往昔回忆之地的向日葵,这让他脱离了人物相互之间的肉体暴力链条。
所有人都处在黑暗的世界中,但每个人却可以由本心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并非只有跟随沉沦这一条路。
必须承认的是,主打暴力标签的作品在当下其实并不少见,但具备一定使用思路的却没那么多。
以暴力为一贯手段的马浴柯和张家辉,让暴力不仅仅是噱头,甚至也不只是“量大管够”,而是以服务主题为目的,且具有表里行为的两个层次。
在这个角度上讲,《怒潮》给出了不差的答卷。
陈国坤、马浴柯和秦沛的角色是拥有双面人生的复杂角色,而马浴柯的执导编剧功不可没!
不愧是演而优则导的潜质很不错的优秀创作者!
而且影片对于贩卖器官、情色交易、 混凝土灌尸、 官商勾结、恶势力 “保护伞”等的大尺度内容的揭露非常有突破性,好看还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非常引人入胜。
集结了两岸三地演员的影片也是惊喜连连
张家辉主演的,香港电影已经太没落了,现在的片,还不如一些老片,台湾电影上来了。
这哥片子有点太假了,去投案自首吧,还不被绑着,这些人还能被反杀,确实有点太扯了。
反转也是有些可以,不过打斗场面还是不错的,不看剧情还可以,比《金手指强》。
最近的香港电影,豆瓣分要是低于6.6分的,我就不看了。
整体调子挺暗黑的,属于国产犯罪动作片里比较敢拍的那一挂。
开头非常有视觉冲击力,混凝土灌尸、把人当货物一样明码标价,直接了当地告诉观众这是一个被黑道渗透、控制的城市。
紧接着,就进入杀手、警察、黑帮三方互斗的大戏,节奏很快,一点都不拖沓。
张家辉饰演的陈安,刚出场就知道是个狠角色,穿着雨衣,拎着锤头,神情冷峻,出手利落,确实很像职业杀手。
他袭击欧瓦隆的行动意图明显,就是要把水搅浑,把局搞乱。
因为欧瓦隆是洪泰集团老会长洪泰选定的接班人,他接手洗白黑帮,同时老会长要进军政界,参选议员。
一旦欧瓦隆出局,洪泰集团的明争暗斗必将拉开帷幕,老会长、乌戈、旺若朴、卡洛斯兄弟等,看似团结的内部,实际上早各怀心思。
乌戈以为是老会长动手,搞了一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老会长以为乌戈要趁机上位夺权。
医院走廊厮杀那场戏前,我也猜过是不是有人雇了陈安出手,但是从乌戈的反应得知,这里面另有玄机。
其中不乏陈安等人的特意误导,拐带着观众往那个方向走,不过越往后看越觉得陈安的复仇计划有点像养蛊,先让“毒虫”自相残杀,以毒攻毒,再干掉成为毒王的那只蛊,步骤明确,思路清晰。
说洪泰集团是城市的毒窝一点都不为过,当街绑架、买卖器官以及泛滥的毒品,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生意,连警察都沦为了这帮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那些想铲除他们的正义之士,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惨遭不测。
所以,这张犯罪巨网一日不除,普通人祈求的平安、幸福就是遥远的奢望。
城市越黑暗就越需要惩恶扬善的英雄。
当警察局长问陈安“谁让你干这些”的时候,陈安说,“有一千七百八十一个,你想问哪个?
”一千七百八十一,代表着无辜枉死的受害者。
陈安的妹妹陈乐,就是其中之一。
他甚至亲眼看到了妹妹被抓,被伤害。
那一刻,陈安被自己无能为力的愧疚感杀死了一次。
等在停尸房听到警察冷漠地说,“(陈乐)死于车祸意外,死之前把心脏捐给另一个人”,又被超出想象的恶杀死了第二次。
这座城市已经丧失了法度和公正,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后面故意被拍到脸、去警察局自首,都是复仇计划的一部分。
再次感受到了张家辉的演技,化身杀手的时候,冷漠无情,杀人如切菜,跟妹妹相依为命的时候,是贴心大哥,时刻照顾妹妹的感受。
导演也用两种色调拍摄,强调角色的心理反差,像孤狼一样行动的时候都是雨天、黑夜,昏暗又潮湿,感觉比较恐怖,而跟妹妹相处的画面,都是暖调的黄昏或灯光下,大片大片的向日葵也是金灿灿的,生机盎然。
阮经天和王大陆也选择了跟过往形象反差极大的角色,我想到了麦朗汶应该不是坏警察,大概率是装的,因为他推搡小男孩的时候并没有丧心病狂地扯掉对方的书包,而且我注意到了他转身那幕一闪而逝的眼泪。
其实,从他对下属的照顾也能看出这人不坏,至少不是表面上表现的那么不堪。
而王大陆饰演的马文康更是出乎预料,对蜈蚣、蝎子、蛇、鼠一窝的大乱斗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就不剧透了。
《怒潮》的导演是马浴柯,也就是电影里的乌戈,真的看不出来是处女作,故事完成度挺高的,没有故弄玄虚,设局和破局的逻辑没有问题,能够自圆其说,人物的动机和后续动作也能推导出来,把有仇必报、血债血偿贯彻到底。
电影里打戏是一个看点,尤其陈国坤饰演的乔治跟乌戈医院走廊大战那段。
完全没想到乔治的武力值那么高,看着西装革履,还自带洁癖和强迫症,一旦出招都是招招致命,基本上能以一当十,怪不得能成为洪泰的心腹。
之前看国产犯罪动作片都习惯了激烈的枪战,这次回到人海战术的近身搏杀还稍微适应了一下,紧张感和压迫感成倍增加。
短兵相接,你死我活,还蛮精彩的。
港口码头是陈安等人为洪泰准备的结局(心碎绝望中被捕),也迎来了我认为最燃的高潮。
他们明明能在完成复仇后全身而退,可为了救人选择留下。
如果说仇恨和愤怒是他们舍命去瓦解黑暗的动力,那么保护无辜的弱者就是深埋内心的坚持。
自始至终,他们都不曾被黑暗吞没,反而联手粉碎罪恶的巨网,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2023 年 春天国际看的貌似,哇!
不吐(呕吐的吐)不快,真的快吐血,为了一个麻子脸丑壁陈乐,一个本来就丑的去做黑👮♀️,一个张家辉是吗这个还算正常只是为仇恨而活而已,一个血盆大口恐怖开朗怪变成扑克脸黑势力,天呐这是什么丑人大聚会,我想请问编剧,这三个人黑化路上伤害了多少陈乐李乐王乐及其陈家李家王家孙家,救赎个毛线啊!
还好没有真的挖莎莉的心不然我会扎小人诅咒编剧的,莎莉多好的白月光啊,本来一个黑化满怀仇恨的颜值还算不让人吐吧忽略月球表面皮肤男人面对一个跳动着富豪父亲非法掠夺的自己妹妹的心脏并且让自己失去了亲人的生命的黑白灰月光独生女大小姐,而且大小姐还尖叫了一声,按照流量密码不应该安排一条理智与情感对抗 舆论与执念对抗 令人怀疑的所谓熙熙攘攘的正义与所谓邪恶对抗 世俗与愚妄对抗 拼命按捺的 狗血的 她逃他追 黑化囚徒与被囚徒 复仇的逆袭世仇之子(所谓逆袭也不过是口袋只剩向日葵花海一片)和落难大小姐感情戏码吗 甚至可以以这条线为主线吧 这样才有市场吧 结果为了捧陈乐女演员 拍出来什么鬼🙂 片尾曲还是单依纯唱的 触动我雷区了 最后好像有陈乐美好回忆部分我都不太敢看 怕吐出来 真的讨厌陈乐 我就想看看单依纯唱完有没下一首换个人唱能听的,工作人员就进来赶客打扫,rndf,溜了溜了,和这个影院八字不合
75/100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内心的很激动的。
因为男主是用锤子!
用锤子报仇的。
因为段坤成长了,做导演了,这次第一次的电影感觉他很狂非常刺激这个电影融合了很多因素在里面就是正因为融合的东西多了觉得很杂乱了一开始段坤就暗示了这个女孩子死了总的来说黑帮的铺垫很好,其它的远远不够,所以没有爆裂点好看。
最后就是大战的一场,锤子出场闻风丧胆!
结果就是要死掉小马。。。
(欢迎关注辉兔的爱与生活公众号)刚看完电影《怒潮》,导演马浴柯把绑架、器官贩卖、潜规则、黑警、黑帮、卧底、复仇这些元素重新组合到一起,应该是想呈现一部有张力、有巧思的犯罪动作片。
比如马浴柯饰演的乌戈在医院里血战到底的戏份,视觉效果是不错的,也能让观众意识到,这些内耗是杀手针对洪泰集团的精心布局,其中必定暗藏玄机。
这种设计是需要通过复杂化人物关系和行为逻辑来实现的,特别是张家辉饰演的杀手陈安,凭他一己之力以暴制暴,想要撼动整个洪泰集团是不太现实的。
他需要外部布控,于是阮经天饰演的正义警员麦朗汶现身,他需要内部消息,于是王大陆饰演的卧底小马现身。
这三个人的关系在前期宣传时已经曝光,无疑令剧情丧失了不少悬疑性,在上帝视角下,很多来回拉扯的剪辑就显得毫无必要。
陈安的妹妹陈乐献血、绑架、性侵、心脏捐献这些开局直接讲述,顺便引出麦朗汶与陈安的合作即可。
小马作为陈乐的男友,他先出现在停尸房,后又去做卧底,这个设计不算合理。
前期隐藏小马,最后看洪泰忏悔时,再回忆小马与陈安兄妹的快乐时光作解释,这个效果或许更好。
洪泰有个需要心脏移植的女儿莎莉,他的左膀右臂包括乔治、乌戈、旺若朴、欧瓦隆一起安排了陈乐换莎莉的行动。
也正是因为莎莉拥有陈乐的心脏,所以陈安等人从始至终也没想过要伤害莎莉。
这剧情是不是和古天乐主演的《杀破狼·贪狼》很像?
《怒潮》有点刻意追求故布疑阵,不然是有可能达到《杀破狼·贪狼》的水平。
陈安他们的计划是先杀欧瓦隆,让同为会长候选人的乌戈和旺若朴内斗起来狗咬狗。
当旺若朴也被绑架后,乌戈自然会联想到是会长自己所为,那么他为了活命只得造反。
一边是卡洛斯兄弟截杀小马未遂,麦朗汶救了对方一命,一边是乌戈被乔治带人堵在了医院里乱刀砍死。
至此,会长的三大候选人全部解决。
这个逻辑是通的,很多黑社会题材的电影,会长想连庄都这么玩。
陈安第二步是绑架莎莉,然后又主动去警局自首,引局长出来与旺若朴互杀身亡。
在明知有杀手的前提下,莎莉出行居然没有什么保卫力量,这很不靠谱。
他们放过洪泰更是匪夷所思,情绪都到这了,不让小马杀他有点说不过去吧。
既然洪泰和小马都要死,那还不如让小马杀死洪泰呢。
用陈安和小马的命换洪泰和乔治,最终麦朗汶自己去自首足矣。
故事开始还是相当狗血的,本身画面又有点网大的节奏,大概率还是比较失望的。
秦沛为首的“大集团”,现在面临转型,各方势力是闻风而动。
什么是“转型”?
这点秦沛的干儿子说得最直白。
“原始积累”的罪恶,那就放下吧。
从现在开始,做个人。
说不说,这桥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只是,秦沛想着转型,手下却是各怀鬼胎,毕竟,歪门生意利润大,正行他们也不会啊。
所以,秦沛选中的继承人是吴启华。
看着架势,也是个文化人啊,“企业”转型就靠他了。
故事交待,吴启华从来只做医疗和房地产生意,其他偏门是绝对不沾,这符合秦沛的期许。
然而,没想到的是,原来此处,就埋了个最大的讽刺。
事后看来,原来,我等眼中的“正行”,也是特么的“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也有想到的。
吴启华也没那么容易成为继承人,当晚,吴启华就被渣渣辉秒成了渣渣。
出了这等大事儿,局长必然是要过问的。
这局长实在太面熟了,仔细翻查了一下演员表,竟然没有他的名字。
现在的小年轻啊,实在太不尊重老演员了吧,当年在《警察故事》里头,也是正面刚过成龙的角色呢。
当然,局长过问这事儿,不是一定要亲自动手,手下的小弟自然会搞定。
所以,一般领导只会说一句——赶快处理一下。
局长手下的头马,当然是阮经天莫属了。
当下的大环境,是一水的中国话,但故事偏偏就没发生在大中国的节奏。
所以,阮经天可以相当嚣张的黑,完全可以黑过当年。
但阮经天是有脑子的头马,这大黑的继承人继任前忽然被砍,绝对是内部人搞事情啊,这大黑手下有资格的山头,都是嫌疑人。
这时候,如果找到杀手,应该交给谁呢?
这可是个“站队”问题,一不小心,以后还得重新建立”关系“,这可是相当耗费时间的事儿。
作为下属,阮经天还是很替上司考虑问题的,绝对有前途。
其实此时大黑那边也是一团糟,此时杀人,绝对是“猪脑子”。
但,平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哪个也不想啊。
都想着自己第一个找到杀手,承接这破天的富贵。
然而,嚣张的渣渣辉压根就没想躲着,堂而皇之的上门挑衅来着。
他,有事情放不下。
而在此之前,秦沛的女儿和秦沛,可是在车里说了“你这次真能放下吗”。
这两处,对应起来看,大概能勾画出一定的脉络了。
在很久以前,渣渣辉和他的妹妹是过着简单而又满足得生活的。
虽然没什么钱,但兄妹在一起,过得也很幸福啊。
有一天妹妹决定给哥哥送个礼物,那老爷的摩托车也是时候换换了。
只是,还差一点点钱。
妹妹看到了“有偿献血”的采血车。
从此,陷入了巨大的黑幕。
这吴启华的“医疗事业”,大概就是这勾当吧。
活体移植,这个禁忌话题,怎么也不适合放在国内,所以必须是国外。
然而,当人的“恶”出来作恶,那“恶”是没有下限的。
渣渣辉亲眼目睹了这人间惨剧。
想要声张正义,难道要靠阮经天还有局长吗?
面对这样一个肆无忌惮的大黑,渣渣辉想要单挑,也不是容易的事儿。
然而,这样的错误,会因为秦沛女儿简单的一个“对不起”就选择原谅?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的。
渣渣辉放不下,也不应该放下。
故事至此,其实也是相当的套路的。
然而,转折从这里开始了。
说起来,故事还是“召集”了很多明星站台的,故事的结构也很完整,如果制作预算再多一些,导演再精致一些,成绩应该会更好。
阮经天的“卧底”身份被“揭穿”。
然而,这里的“卧底”,没有《无间道》里头那么的“浪漫”,他们要忘记尊严,忘记光明,忘记明天,忘记所有的一切“对”,才能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
阮经天的《周处除三害》已先睹为快,这个当年的偶像,如今凭实力证明了自己,在《怒潮》中表现也足够精彩。
故事最后,渣渣辉和阮经天选择了认罪,在庭审的时刻,如果俩人被枪杀,相信结局会更加震撼。
然而,此时故事转向了“大完美”,好多人举着告示牌,感谢他们俩(三)人的付出。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小老百姓想要一个“正义”,需要自己努力,更需要自己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呢?
坏人作恶的成本极低,好人维权的成本奇高,这本身就相当的不合逻辑。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注意到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向日葵,是陈安和妹妹陈乐出现的时候,大量的向日葵花田,屋子里花瓶里的插花也是向日葵🌻,和全片阴郁黑暗的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这就是在隐喻张家辉饰演的陈安一直在向往光明追求正义。
虽然电影更多的是在刻画暗黑暴力,器官买卖,混凝土装尸,黑帮斗争,暴力黑吃黑等等戏码。
全程压抑的黑调,阴冷潮湿,拳拳到肉的打斗,营造着一种悲壮的气氛,展现着人性的丑陋。
为了突显主人公复仇的爽感,三位主角的造型上也是拽酷,尤其王大陆饰演的马文康脸上长长的疤痕,看起来有些狰狞,三人并肩作战,很狠很帅!
电影里唯一的温情,唯一的色彩,都留给了陈安陈乐兄妹家门口的向日葵花海,哥哥臆想的和妹妹生活的每个场景,是开心的温暖的,哪怕是孤儿院里的往事,也是开心的,因为对于相依为命的兄妹来说,有妹妹才有家,一个人就不再是家了。
陈安失去了他最在乎的,他最想守护的妹妹,向日葵花海的宁静美好被彻底打翻。
从此以后,陈安只能承受一次次的梦魇,也激起他复仇的执念,当他们的复仇计划深入下去,你会发现最后不再是简单的复仇,更多是底层平民奋力对抗权利黑暗势力的无奈。
即使内心冲刺了复仇的执念,但最后他们没有杀掉莎莉,保温箱打开,里面是一朵向日葵,感觉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呼应,也许代表着妹妹陈乐一直在注视着一切,也希望哥哥从此好好的生活!
尤其当影片结尾当那些女孩被解救出来的时候,我觉得看的不仅仅是一部复仇爽片,更能看到的是追求正义的人性的光芒!
完成度还可以。
8.2/ 早于两个月前就已先睹为快,有幸成为第一批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迷。动作戏出乎意料的好,锁定个人年度华语动作片最佳。马浴柯敢想敢干,尖沙咀段坤的邪魅形象依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这次演而优则导,设计编排的元素十分丰富:黑帮内讧、为亲复仇、警匪勾结;在激昂饱满的音乐下格斗拳拳到肉,粗粝生猛,人物江湖气十足;阮经天和陈国坤两大男神在里面帅爆了。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东南亚,对敏感事件的挖掘更显游刃有余。毫不避讳的谈,设定上的确存在些许BUG,有向审核妥协,片子的上映也一波好几折,但还是被马浴柯双手捧上的诚意所打动。《怒潮》绝对可以在国产动作片垂直领域里留下名字,全员能打,看就完了。
三倍速看的,生怕自己的脑子和心脏察觉到我又在看降智电影。
要以最大的恶意去看世界才不会被伤害吗
年度烂片,第一次没看完就走
好在最后都圆下来了。片中涉及献血可能会被富人配型的案例。
看了除三害来补阮经天,没想到却发现王大陆也很能打。影片前半段男主仿佛开了金手指,真的一路开挂,好在后边圆回来,还圆的很精彩。只是决心不杀还是杀那个最后的仇人,一定是最精彩的一个戏眼,但是一笔带过,丝毫不痛苦也不震撼,就让前面那么长的铺垫和反转像开玩笑。这个逻辑不清不楚也导致再往后都像是为了大义而大义,为了牺牲而牺牲,热血复仇秒变样板戏。又但是,导演拿角色祭天最终总算把观感扳回来,五味杂陈。
马浴柯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完成度就超过预期,让我不由得期待几乎原班人马的《重生》了。张家辉的小屋真像《恶灵附身1》里鲁维克的小屋,开头像是《新世界》,最后的叙诡也完成了节目效果,不过煽情稍微多了点。
周处之后为了阮经天看的,看完只能说,再好的演员没有好的作品加持,也沦为泛泛之辈让人留不住印象。回到片子本身,及格的港片模仿秀,设定、剧情以及情感等都非常悬浮,有些地方甚至有点钝,内地观众实际上产生不了任何connection,同类对比陈思成的东西,就发现陈还是有他的厉害之处,起码抓内地观众爽点这块还是很有点儿鸡贼聪明劲儿。
反转那场让我以为是我给甲方写的宣传片。
最近满分电影给的太多了,严格来说这部电影达不到!没有照明商店的感动,也没有瞒天过海的极致对决。但这部电影比起其他港片,警匪卧底的老套路,显然更热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联合一对孤儿院的孤儿,青梅竹马,兄妹情,虽然套路都是可以预测的!但还都是感动的!尤其是那三人在没有法治的环境中,决定自己讨个公道时候,尤其是那段对话,需要忘记尊严,一个当杀手,一个拜局长马头,一个去仇人身边当保镖,制造卧底内讧,虽然该有的套路一个不少!但的确满满感动!虽然标准的主角死一个,被害人最后时刻被救,一切都能预测,但有些电影光是热血就够了
没报太大预期反而感觉还蛮不错的,演员阵容不用说,动作戏场面也不错,原本以为就是一部简简单单的复仇片,披露一下人性的黑暗,没想到又来了反转,痛苦绝望中不失亲情之温暖,铁汉之柔情
主演演技都很好,特别阮经天让人惊喜,越来越能感受到他静心下功夫钻在角色里。但是张家辉妹妹设定被性侵还不止一人的情节真的仿佛被喂💩,你换心就换心搞这一出是干嘛?都快2024年了还在影视剧里看到这种下作桥段真想给导演兼编剧两脚尖👎🏼👎🏼👎🏼👎🏼
加入他们 观察他们 了解他们 模仿他们 成为他们......我们要忘了尊严 忘了情感 忘了疼痛 忘了明天 忘了自己 忘了所有......一切 都只为等待一个机会
几个男主给高分吧,但是剧情不敢放在中国拍,bug也不算少,比较架空,不算脚踏实地。王大陆真是演出了两个人,笑跟不笑差别好大哈哈哈哈。
我为了看阮经天点开我有罪
一部充满电影原教旨娱乐精神的动作大爽片,拳拳到肉、刀刀见血,导演狠到自己都中刀身亡、血洒银幕,然而张狂至极的暴力外衣之下,影片有着一颗温柔颤动的内心,直跳到男儿哽咽,天地含泪。编剧成功将悬疑结构化入动作类型,故事谜底揭开一刻,让人血脉喷张、汗毛倒竖,导演接棒以情感炸弹引爆“全画幅”暴力美学,风格化的黑帮杀戮世界、漫天喷射的黑红血浆、对罪恶的以牙还牙以刀救赎,是对电影内外被侮辱被损害无辜弱小的抚慰与祭奠。世界不太平,宵小癫狂恶,我有电影刀,除暴致安良!
12.14点映场,电视电影既视感,演员升级导演身份,有一部分马浴柯常年剧组经验的累积,但大部分是不成熟执行力的眼高手低,太想要制造奇观,就索性照抄经典,然而东施效颦和能力不足的弊病一眼露馅,太想要煽情炮制张力,可软绵绵的反转力度如同动作场面的冷兵器相接一样可笑,依托反转文本和泄气的场面调度实在无法惊艳观众,议题不深刻,犯罪案例大同小异,人物角力意料之内,反派一众无脑软蛋,境外故事滥用成灾,如果没有以张家辉这一派为群像熟脸的演员表演加持,更将会是一部毫无水花的类型片邯郸学步之作。★☆
剧本用脚写的?
该杀不杀 要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