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婚时代这部电视剧闹腾很久了,终于等到放假可以好好看一番。
最初听说这部电视剧,一下子就想起了亦舒笔下的喜宝,她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好的。
可是,很多很多的爱就够吗?
很多很多的钱就够吗?
刘易阳和童佳倩有很多很多的爱,黄有为和陈娇娇有很多很多的钱,那么,然后呢?
退一步说,如果刘易阳和童佳倩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他们就不会离婚了吗?
我说,爱得不对,或者爱得不深,或者爱得辛苦,都是智慧未到。
智慧这个词很微妙。
你可能是名校高材生,你可能有180的智商,可是你不一定拥有智慧。
这部电视剧里所有的主人公,他们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的悲剧苦痛,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智慧。
刘易阳缺乏足够的智慧。
所以在生活的挫折面前,他仍然不能说服自己放下所谓的面子、尊严,让老婆孩子受罪。
在工作中的重大失误,也许几句软话,就不必辞职,来日方长啊,何必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财务上的困境,也许和童佳倩简单说说,佳倩就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结婚啊,本来就是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何必非要一个人死扛?
岳父岳母的帮助,也许接受了,就能够避免后来赌车被抓的悲剧,机会是别人施舍的又如何,用自己的能力证明给他们看,你帮我指一条捷径,我能靠一个人的力量爬上山顶,放不下面子,怎么挑得起担子?
婆媳意见出现分歧,也许拿出点男子汉的强势做出公正的裁决最能够解决问题,今儿哄这个明儿蒙那个,最终家里没有个是非标准,矛盾一触即发。
童佳倩缺乏足够的智慧。
在童母反对自己的婚姻的时候,也许一次交心的长谈,就能够改变母亲的心意,越任性,越让长辈觉得你不成熟,越让长辈质疑你做出决定的正确性。
出现婆媳矛盾的时候除了默默忍气吞声就是和刘易阳大吵大闹,其实,也许推心置腹的交流不能改变老人的想法,但是能够让老人对自己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
在刘易阳事业上遇到困境的时候,不会多体谅刘易阳的难处,反而大吼“钱呢?
钱呢?
”也许,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鼓励,更能够稳定这个飘摇的小家。
双方老人的做法更是缺乏智慧,他们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甚至连上一辈的恩怨也映射到晚辈身上。
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没有以一个长辈的宽容与成熟来帮助晚辈解决问题,反而互相推卸责任使矛盾激化……总之,无论年龄,没有足够的智慧,就要付出成长的代价。
突然想起前一阵在网上看到的对与文章的专访,文章说,你吵架,可能只要一分钟,可是对对方造成的伤害,可能是你一百分钟都弥补不回来的;面对要和你携手走过一生的人,何必一定要争个一二三呢。
我想,这就是岁月赋予人的智慧了。
经不起风浪的考验,经不起平淡的流年,不是爱得不深,是智慧不够。
你愿意裸婚吗?
你愿意嫁给一无所有的他只为了博一个不确定的的未来吗?
裸婚时代,大概现在很多人都要退却了。
我们前后的顾虑有很多,不会如剧里的两人一般破釜沉舟。
我们的想法很多,也许慢慢的就背离了爱情最初的纯粹。
可是,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多考虑考虑,总是没错的吧。
裸婚也许现在不那么合适吧,尤其对于女生来说,你可以没房没车,但是不能没有上进心,你可以让我陪你穷一阵子,但是不能一起穷一辈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好的生活品质,说到底生活还是需要面包的!
周五的夜晚,百无聊赖,于是看了3集《裸婚时代》,这的确得是退休大妈用来消耗时间的剧目,要多纠结有多纠结。
而且纠结的还特别让人难以理解。
童佳倩:每天就是各种发嗲,老公,我相信你一定会给我幸福之类的。
汽车销售干好了应该很有钱啊,不过她看着真不像是干销售的料。
易佳阳:每天就是各种真诚表白,我没钱没房,但我要赚钱,我要给你幸福之类的。
(我觉得应该警惕一个每天顺嘴表决心的人,跟练台词似的,明显根本就没过脑子,就更别盼着他能做什么了)。
真不明白他在工作中表现的那么苛刻认真严谨,生活中怎么就各种怂,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妈都搞不定,还能指望他搞定什么?我倒觉得童佳倩她妈这个角色塑造的挺有意思的——唯一比较现实主义的角色。
凯丽演的也好,整个一个为了女儿揪心的团团转的妈。
绝对势力,嘴硬心软,就会唠叨,其实一点主意没有——另外,我真没看出他家条件比易家阳好哪里去,不就是个小康之家吗,除了童佳倩经常拎着一个恶俗的LV之外,再没看出哪里有钱了……这样看来,世界上最难对付的人种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而是“中年老女人”~~明显编剧、导演、美术、道具全都没多过脑子,粗制滥造……真不明白这样的剧为什么火了,是因为那些“傻透了”的台词吗?
还是“裸婚”这个概念?
豆瓣评分竟然还8.0,难道现在现在豆瓣早已经被退休大妈一举攻占了?
既然生活已经是一部烂透了的肥皂剧,我们就别再给自己添堵了——我承认自己又好奇了,我真欠~~
在有生的瞬间能遇见你,竟花光所有运气。
——陈奕迅 《明年今日》永远不是时间的问题,也不是生命的问题,永远是人不在了,心还在。
——谢霆锋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爱的颂歌--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
没有关系。
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散的香味,四处去征服。
她希望就这样穿透所有男人,并通过男人,去拥抱整个世界。
玫瑰四处扩散的香味:那是对艳遇的隐喻。
这个隐喻在她即将成人之际开放,就像是对温柔地与男人混杂相处的浪漫许诺,对穿越所有男人之旅的邀请。
可是,她天生又并非是一个常换情人的女人,这个朦胧的、抒情的梦,很快就在宁静而幸福的婚姻中沉睡过去。
——米兰昆德拉我高中的女语文老师,再给我的毕业赠言里说,你是个多情的人。
当时我并没有弄清楚,这是赞扬还是惋惜。
所以,此后的日子,我总在想,丫的,让多情玩蛋儿去。
我看完了《裸婚时代》,然后大结局那天又是文章的生日,马伊琍在微博上感谢文章的妈妈,自己的婆婆,制造出文章这样的优质产品。
两个人,很恩爱。
与此同时,谢霆锋同学正式发表了声明,表示感谢张柏芝五年的付出。
往前推,姚晨和凌霄肃离婚那天,我半夜从外面回来,看到服装店里的店员,在往外搬一个塑料模特。
然后,橱窗里就剩下了一个男模特站在那里,很帅,很酷,很孤单。
在然后,刘易阳在与童佳倩离婚的散伙饭上,说,什么叫失无所失,以及细节打败爱情。
我想男人到了25岁,真的该开始想想爱情和婚姻了。
我怕开始的时候我想不明白,我更怕因为我的无知,丢掉老婆孩子。
婚姻是嫁娶。
对于男人来讲,婚姻是找回自己造人的那根肋骨。
对于女人,女人有家便是嫁。
我们找到一个人,是因为我们要给她很多。
给她幸福,给她爱情,给她家庭,给她高潮,给她我们能给予的一切。
这才是抛开房子、车子、钻戒之外的,所有一切的最初发轫。
相互吸引,给予和包容。
相逢本来就不易,相处更难。
细节堆砌起来的宏伟爱情,往往溃于蚁穴。
年轻时鲜衣怒马,开口下手不知轻重,总想把爱情置之死地。
有了些年纪,幡然醒悟,怅然若失,横刀立马、扪心自问是自我折磨。
年少时犯下的业障,最难得到的是自己的原谅。
林夕说,流浪几张双人床,换过几次信仰,才让戒指义无反顾地交换。
把一个陌生女人变成你的新娘,这中间长途繁复,一路荆棘,开往地老天荒的列车,最需要超凡的勇气。
把一个陌生的名字烙成心坎儿上的图腾,路上要流血流泪,醉生梦死熬成的甘苦,才能铭心刻骨。
我们生的时候是一个人,死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只是在这两头中间,我们万不能一个人。
我们需要一罐热茶,一碗浓汤,一杯烈酒,一颗病中的药。
一生中,必会有几个时刻,我们会察觉到苍天造物的用心良苦。
我们比自己想象中更需要一个人,她是另一半自己。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生物体不免新陈代谢,情爱会不会历久弥坚?
一千年前的我们曾经对此毫无疑问,一千年后却极少有人愿意相信,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
激情褪去后有一点倦。
喜新厌旧的功夫炉火纯青。
理由冠冕堂皇。
唐吉可德式的偏执,我们讥讽为傻气。
尾生抱柱般的决绝,我们嘲笑他傻逼。
爱情在新鲜感面前败下阵来。
世界上总有更鲜活的女人,总有更体贴的男人。
我们爱的人是富士山,而我们只是观光客。
上山是为了看风景,看饱了,下山的时候昂首阔步,头也不回。
婚姻临死前,再无争吵,两个人沉默以对。
爱变成恨,恨变成不在乎。
我们这一代人,80后,独立,决绝,喊爱的时候响天动地,在一起的愿望所向披靡。
可就是我们以为无坚不摧的爱情,在一身尖刺的生活面前,体无完肤。
爱情、婚姻都不是午夜电影的循环场,而是单向街。
我们不可能从头走一遍。
更不可能往回走。
我们往往不顾性命地去爱一个人,却根本不知道怎样去爱一个人。
最初的爱情,就在我们不断地求索和摧残中,化为乌有。
失去她,是最好的下场。
而自己只有祭奠的资格。
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别人的故事里,演的是别人的悲喜。
我们之所以为之动容流泪,是因为我们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
其实,生命就是一场大电影,却很少有人有出离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在电影院里,固执地等到灯亮起、字幕滚动,只是为了想对身边那个并不存在的人说一句,电影散场了,我们回家吧。
婚姻就是电影。
只是,不能从头再看一遍。
所以,从故事的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记得一点,永不要亏欠爱情。
我已经开始设想求婚时的场景,一千零一种求偶方法,我到底该用哪一种?
是用鸵鸟的,用大象的,还是用犀牛的。
我希望我能在求婚前一天想好。
我不会说,求求你嫁给我。
我只想说,说一句我很早就想说的话:如若你非我不嫁,我这就娶你回家。
电视剧只看过一两眼,然后突然想到了我和老公,就想随便写点什么,不算对电视剧的评论,只是由裸婚时代想到了自己的婚姻。
我和老公是同学,恋爱两年后结婚,婚龄2年,暂无小孩。
我们结婚时什么都没有,房子是租的,车子更是没有了。
婚礼也是结婚一年后才补办的,因为没有时间筹划。
蜜月也没有,因为我把所有的假期都用在回家探望父母了。
老公人很好,对我很好,脾气也很好,比较体贴,各方面看都算是不错的好男人。
和他谈恋爱的时候,虽然没有生活上的压力,但是也经历了些波折,他和我一起度过,让我觉得他是能依靠的那个人。
结婚后,我们一起面对生活、工作,一起成长。
对我来说,房子、车子不是不重要,我也想要,只是相爱的这个人如果暂时没有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那么也无所谓,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双手,总有一天我们会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一起,一起创造,一起奋斗,一起开心,一起落泪,一起成长,一起为了我们这个小家。
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多年之后,他事业成功,而我人老珠黄,爱情不再,他又爱上别人怎么办?
但是转念又想,人不可能把自己今后10年、20年、50年以后的事情都规划好了,即使规划好了,事情也不一定按照自己规划的运行。
说爱情、婚姻吧,人们都渴望天长地久,可是不得不承认爱情不可控,婚姻也需要道德和责任感来维系,永远有多远,我们谁也不知道,不如过好现在。
如果将来有一天,我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他也就不值得我爱和伤心,好聚好散,不如洒脱一点。
很幸运的是,我的公公和婆婆都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人,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是能感觉到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人。
这一点,我比较幸运。
我个人认为如果认为有车、有房对自己很重要,那么从一开始就找有车、有房的男人去恋爱、结婚,这样可以让自己少一些纠结。
如果认为男人本身对自己最重要,车、房什么的都是浮云,就把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抛在脑后,让自己活的洒脱、快乐!
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碰上更好,碰不上就挑个对自己更重要的,千万不要得陇望蜀,这样对自己,对对方都不好!
物质上不富足,生活上肯定要更辛苦些,至少别人享受的时候,我可能还要忙碌于柴米油盐等等。
这个关键看自己的信念和想法,如果我爱这个人,而我选择的这个男人可能和我要过一段或者一生这样的日子,而我认为是值得的,幸福的,那么别人看来苦的日子也可能是甜的。
如果我选择了这样的男人而又不停的想要是我当初选别人可能现在豪宅也有了,豪车也有了,然后看眼前的人怎么看都看不顺眼,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这日子也就没法过了。
虽然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既然成了一家人就要相互体谅,互敬互爱,共同度过。
珍惜自己拥有的今天,因为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1、有钱就有感情啊,男人长得帅有什么用啊,放到银行能当卡刷吗?
人品好又有什么用,放到桌上能当饭吃吗?
2、不怎么着,你以为四方之内皆你妈啊!
谁都得惯着你!
3、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靠你说就能说出来的,幸福是得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4、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好好经营你们的爱情,千万别让细节打败了爱情,别以为所有人都会在原地等你,也许你一个转身,曾经相拥的人,就真的成为陌路了。
5、不到最后一刻,千万别放弃。
最后得到好东西,不是幸运,有时候,必须有前面的苦心经营,才有后面的偶然相遇!6、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等到你老了,我依然背着你,我给你当拐杖,等你没牙了,我就嚼碎了喂给你,我一定等你死后我在死,要不把你一个人留在这世界上,没人照顾,我做鬼也不放心。
7、裸婚,可能会代表一种时代,也可能会代表一种精神,最终都需要人来诠释。
不过或许能够最完整的诠释和评价裸婚的价值,还是每个人清晰透彻的人生。
一辈子虽然不长但也不短暂,把握这唯一性的一辈子的取向,是裸婚的炼金石。
六年了咱俩上学那会儿,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在一起了,我破天荒的就开始穿裙子,我喜欢每天趴在客厅的窗户上,一边听歌一边看着赵斌骑自行车下自习回来,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最先想到赵斌,经常在跟宋玳杭,章鱼出去吃烤肉,遇见各种摸底考试,我就给赵斌发答案,艰难的逃避着监考老师的眼睛,用手机打出也许只有赵斌能看懂的数学大题,高考前六天你生日我们去看谢天笑,跟宋玳杭,章鱼挤在小旅馆里听着隔壁的叫声,我妈说你看上赵斌啥了,荒废了将近整个高中,他对我好,后来上大学,十一回来,非要在民生给赵斌买那条速写的裤子,回学校用剩下的钱啃了一个月的馒头当中饭,吃了一个月的串菜当晚饭,每个月我都愿意座高速回来,知道的知道我是回来看赵斌,不知道都说我发挥了巨蟹的本质,我从来没想着我们会结婚,我就想着我们只要开心就成,至少我得让赵斌开心,这是我答应他的,我就喜欢赵斌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吃金牌烤翅,我知道赵斌不是什么潜力股,赵斌没打过一份工,没吃过一点苦,但是我就记得我以前说的话了,后来毕业了。
我偶尔会憧憬一下别人美好的生活,我的爸爸为了我以后能够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希望多挣点钱在我结婚前买给我我想要的,我爸总会问我,赵斌出国了你咋办,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每一次我都明知道赵斌的选择,但我都不想去喊一声 停,我曾经非常非常爱赵斌,但是赵斌你还是混蛋成一把剑了,细节打败爱情,我除了我爱你比你爱我多以外,我没有任何条件优越过你。
我们不会再有第7年了。
我觉得这部剧值得一看,或许是生活的极端与放大,但是却让人深思,爱情,婚姻,值得深深地思考,突然很喜欢门当户对,忽然觉得老妈的话不全是错的,可以叛逆,但不要太自信
————————如果你不能给与对方想要的东西,请学会保持沉默。
————————刚睡醒,发现衣服没脱就睡了,其实晚上没有喝太多,只是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这一点我跟老板意见一致。
酒桌上老板跟我大谈高校的生活不易,我知道他这话意有所指。
前阵子老板开会撞见了一个我之前联系过的老板,结果人家问起老板我的情况,不过当时我已经定了别的去向,所以等人家跟我打电话问我意向的时候,我也只好推了。
老板想我留着给他干活,但他并不能给我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们觉得我很重要,请实实在在的给我好处,不要让我等待。
————————谁不愿意一路狂奔,毫无顾忌的欣赏那美丽的风景。
————————吃完饭和一同事聊起这部电视剧,都觉得片子太真实了,然后一边走我一边分析这其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她就像FMxxx频道的听众一样听我排山倒海的讲解,然后适时的插入一些她的观点,我也很同意。
说来有意思,我总是长篇大论,从细节不断的分析,看问题总是力图做到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什么,而她却总是只有简单的结论,我常常用很多细节去反驳她那些看似偏颇的结论,有时候她还真挡不住。
但偶尔的,她也能点到关键点。
我记得去年有一次在去餐馆的路上说到我们那里小吃来着,然后说着说着就说到我妈的手艺,我滔滔不绝的讲,她突然插了句“你对你妈感情很深”。
我当时就卡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她确实击中了我当时焦虑的缘由。
那时我刚毕业,单位大佬见我就问我为啥不去美国,有阵子见人就被问这个问题,问得我都有些喘不过气来了,我知道大家是善意的,我也知道我待在国内看上去显得有些没出息,但我有我自己的打算。
因为有比追求这些更重要的事情。
————————有时候我也想,只要我快乐了,那些爱我的人是不是就快乐了?
————————我当然也曾经想过凭自己的心愿满世界转转,这里玩几年,那里去看看,坐在美国的某所名牌大学图书馆里惬意的看看书,在咖啡厅里喝个下午茶,兴致来了去趟黄石国家公园或者科罗拉多大峡谷转转,又或者去企业赚的钱比现在多很多,我身边不乏这样的朋友,当然我也知道他们有他们的烦恼。
人有了责任就会有烦恼,但没有了责任就会很空虚。
————————人应该多么努力的追求,又该多么努力的去承担责任呢?
————————每次我在家总是尽量陪着我妈,很多朋友约我见面我都推了,大家对我颇有微辞,说我清高,说我瞧不起大家,我选择沉默,生性不爱解释。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己为家人做得太少。
有一次,我坐在客厅不停的敲打着键盘,我妈就在那里看电视,等我一抬头,发现她坐在那里睡着了,当时那场景,我心里特难过,走过去拍拍她把她叫醒,让她回房睡觉,她说没事,我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睡着,我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我妈接到身边,我何尝不想,只是不想让她看到我太辛苦。
上个月把她接过来玩,每天早早回家陪她吃饭,聊天,半个月我几乎没有什么工作进展,内心里很焦急,但我必须装作没事一样。
人到了一定时候就要懂得放慢脚步,停下来,花时间承担责任,纵然你会失去很多,但这是必须的,这才是现实。
————————如果你爱身边的人,你就必须把时间献给他们,把能力贡献出来,而不是在心里去说你爱他们,没有意义的。
————————每当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时候,我就陷入焦虑,然后自我否定的苦痛就扑面而来,而当我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可以达到目标之后,内心就能平静下来。
之前我一直想在家找一份工作,因为一直担心她不习惯别的城市,没法和人交流,太孤单,哪晓得她来玩十几天和附近超市的都混熟了,还能用家乡话和老外和商场里的本地售货员聊得很投机,这让我挺惊讶又高兴的,也许将来有一天我去别的地方工作或者移民就不用担心她的语言问题了,这样我又多了一些选择。
————————到现在我也不觉得她幸福,可我没有什么理由说服她,或者说说服我心中的她,因为她太好强了。
可我们为何好强,难道不是怀着保护自己幸福的初衷?
————————在大学的时候有位对我很不错的老师,她母亲生前和冰心是朋友,在北京的时候走在大学校园里,她会给我指这个是谁家的儿子,哪个是谁家的女婿,好像对那些书本上的名人都认识得一塌糊涂,虽然几十年她都是在东京度过。
话说她是一个大美人,即使年纪一大把看上去也很迷人,她在别人面前喜欢说我是她儿子,每次我就害羞的笑,我在北京考试的时候就住她在西三环的家,当时她住在刚从日本拿到博士学位回国的女儿家,女婿是富商的子弟,但也是学有所成,在一家国企努力赚钱,有空的时候她会过来看望我一下,问我考试复习得怎么样了。
她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工作很勤奋,经常是熬到天亮才睡,有时候很久不见,事后听到别的老师说她病倒了,也没有亲人在身边,都是同事去照顾她,快退休的人了还那么辛苦,我不是太理解。
她一直跟我强调努力工作,不能浪费时间,说当年为了工作,过年都不回家,这里回家是指北京她妈妈的家,当时她在北京的另一处地方上班,就那么点距离,在我眼里却觉得很远很远。
后来当我知道她离异的爱人是很有分量的人物之后更加深了我对人生的感慨。
————————现实打败了爱情,现实拯救了婚姻,这才是最大的现实。
————————这个世界很奇怪,有能力的人往往因为太过注重自己忽略了所应承担的责任而错过他人,而电视剧中的男主角则因为在现实面前面对种种的挑战而无能为力,虽然他曾经尝试各种办法,努力维护着脆弱爱情的最后尊严,但还是不得不接受离婚的现实,不是不相爱,只是银子不够,不是不想把日子过,只是众口难调。
现实就是这么纷繁复杂,如果你没有能力驾驭,那么就乖乖的任其摆布,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回报,一个孩子就把他们从新拉到了一起,当然,前提是双方还有心。
另一对情侣就没这么好的下场了。
冰冷吗?
好像也不是,至少有一个婚姻,她们又将重新走到一起,不再形单影只,不用晚上一个人抱着孩子去医院。
只是,不再像当初那样轻松甜蜜,热气腾腾,不再毫无顾虑的简单,但至少保留了那个愿意一起走向人生终点的人,虽然从此每一步都会走得小心翼翼。
无论如何,也算安慰吧,总比那些孤魂野鬼来得好很多。
我一直想,为何我们看着熟睡的孩子总是觉得很甜蜜,是不是因为他们够简单,够纯粹?
我们那么凝视着他们,是不是在幻想自己也变成了他们?
为什么我们不能变得简单和纯粹?
是什么阻挡了我们,内心的现实还是外在的现实?
也许它们是合谋。
作者:陆晚嫣 转自http://www.tianyayidu.com/article-a-369269.html最近一个79年生的漂亮的妈妈同事大力向我推荐裸婚时代,她自己和公婆一家住着近200平米的徐家汇大房子,看了裸婚时代后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裸婚,如今自己卧室的主卫都有20平米,比人家小房子型的客厅 还要大,家务和孩子都有老人管着,自己赚的钱全拿来名牌衣物,活得很滋润。
我连续看了十集后和我最喜欢的7季全看完的豪斯医生,BONES等美剧。
做了一下对比,结论是中美的电视剧编导和观众群体的智商差距已大于60了,中国这边主流还是IQ70的时候,人家已经130了。
首先裸婚时代已经不算是中国制作水平差的一类电视剧 了,导演曾经导过双面胶和蜗居,前两部剧本是六六的小说改编的,到底是实力强,不愧为中国最一流的现代 题材剧作者,而这部输就最先输在原小说的肤浅上了。
首先只抓住了裸婚 的这个词的流行性却没深入本质去诠释,挖掘80后群体裸婚主流人群的特点、无奈、和成因。
裸婚时代里明显的BUG不下一百个,只谈几个主要的,首先男女主角选在两个北京本地人身上就不。
第二,从事弱智工作的男女主角2500块的月薪绝对不足以这样消费,购衣物,频繁在豪华饭店吃饭 ,和富二代群体地下赛车成为圈中人 ,甚至有那么大的朋友圈子.圈子很多还是建立在有钱有闲的基础上的。
第三,把两男女主人公的家的装修弄成时尚编辑的品味,非常可笑失真。
尤其是工人家庭的男方家里那个装修色彩,他阁楼单人间那几十个灯泡做成的装饰顶和他妈因为每月都是小区用水最少的一家而得了30元的节水奖形成鲜明反差,一个老中轻四口之家,常年在家做饭的,用水怎么可能比单身孤老,或者出差在外居多的单身人而少呢,这些都是属于为了表现一个人的抠门性格而生硬地造成的情节剧中还很多。
看看美剧,豪斯医生和BONES都是十大热门连续播了7、8年的电视剧,收视率在八百万到两千万观众之间,裸婚江苏卫视首播是0.98%的最高的记录了。
豪斯和BONES中宣扬的是美国现代最新的情感观、价值观,那就是压抑的工作狂们企图用理性、科学、哲学、生理学来淡化人的不期而至的因长期工作中相处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冲动 ,希望自己的人生建立在完全的理性而不是任由不可控的情感因素摆布。
在美国这样的最自由的国家,可以个人合法拥有枪支、自己自由迁徙、文化开放、精神自由的国家,电视剧中情感表达的主流方式居然是压抑和理性,而中国这样一个全面压抑,无论物质和精神上都倍受压制的国度,电视剧选择的都是白痴主人公和配角不加控制地无度宣泄。
电视里的老一代都是封建愚昧的代表,集中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年轻一代却是好象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一样,哪怕是贫二代贫三代们,都操着得瑟的北京痞子富二代的腔调,明明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也要搞得一副公主模样,把80后独生子女演绎得太过分地娇气天真幼稚了,26、7岁的人比人家16、7岁还要小白,真不知道是不是把模特演员中的80后的平均智商水平当做白领职场的80后精英智商水平了。
豪斯和BONES中的男女都是在压力巨大的精英职业下孤独的单身着,分分合合中,面对着他们人生的一个一个挑战、抉择,总是在理性思考着,艰难地忍耐着,而我们中国电视里的80后们,只会适应国情地搞点职场潜规则,从不好好工作,生活中的突破都来自于突然冒出个多年未见的富豪老爹,和公司一个潜伏着的富二代的小姐的不惜利诱威逼的倒追。
这其实多少反映着我们社会中绝望的贫二代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仅限于被富二代们解救一下了,以致于编剧的想象力也局限在其中了,事实上有着不可调和的阶级仇恨和矛盾的穷二和富二在电视剧中由于性别的吸引力而美化成一家人了。
也许中国人真没什么电视剧可看了,现代剧被文化阉割后,象裸婚时代这么矫情,演员歇斯底里过分表演的电视剧也能被称为热门剧,最为可笑的情节是一个用打掉三胞胎来换得富翁男友给的一本房产证,从此住上200平米豪华房子的女配角,居然被个去偏远省份小学义务支教的博士傻样男所感化,而把北京的用青春和屈辱、身体、血泪换来的房子卖掉的钱来捐助给山区小学,不知道这种精神鸦片是不是能让广大的贫二代80、90后而欣快,还是社会的精神救赎只能通过弱智电视的无限意淫来完成了。
美剧的理念就是聪明人、智商越高的人越感到孤独而痛苦,为了拉近和智商平庸的人之间的距离,只能吃药喝酒麻痹自己进入热闹的人群中产生亲近感,而中剧就是猪狗一样拥挤在一起的生活品质,成天无理取闹地内耗也叫大家庭的爱,眼泪汪汪地抱在一起就是大结局,却不能忍受有尊严的分手离别,从一而终永远是正确的。
理念的落伍与迂腐并不只是讨好电视剧机前的40、50观众,多少也误导太年轻的那个群体,非常失望,中国的电视剧真的太差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还是有道理的
前三分之二都挺好的
一部惊悚剧恐怖片,这变态的社会。
细节打败爱情。
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演技太差了……各种演。
姚笛到底长什么样?没看清。。。
当时有多甜 现在就有多唏嘘吧
看得我闹心,烦!
台词跟嚼烂的口香糖,啰嗦无味,没看完放弃了
几点不喜欢:1 家长里短 2 脱离现实 3 矫揉造作 4 真心讨厌姚迪,实在看不下去。
难得
前面不错,后面太随意了。其实爱情是抗争不过家庭的
细节打败爱情。
看完这部感觉文章的戏快演完了,该换换路子叻~~~~姚笛居然比文章年纪大~~~
看完片花我脚得整部戏已经看完了……
总体不错,但剧情漏洞还是有,看得人很烦躁。
头几集一些情节还让我感动了一把,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就一堆神经病的感觉。两个人八年恋爱算什么,婚后不能体谅对方算哪门子的婚姻,双方都有问题,双方家里也都有问题。不轻易的结婚,轻易的离婚,结局是莫名的复合吗。思维混乱,看的一包气。
挺不错的,就是现实太讽刺了。
你小两口赚足我眼泪了
评论都是真理。。。看完片花脚得片子也看完了。。。可是文章我还是喜欢你那个小贱样不是现在这个搓样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