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想给个力荐的,最后还是给了个推荐。
后来看豆瓣的评论,大部分给的评价都比较低。
可以理解,这部片子看起来颇令人费解,尤其是开始部分,看了一半还基本上没什么头绪,这样的电影脱离了故事情节交代的背景,非常容易让感觉到突兀,跟不上故事的原来节奏。
其实我也没有100%看懂,毕竟在这么短时间展现出这么完整的故事,颇为考究思考的能力。
只所以给出推荐,是因为故事的一些内涵。
什么值得放弃,什么值得珍惜。
片中给出最后的名字是离别和昨天,我觉得还是换成自私好些,要不然就换成爱情。
爱情是寓意毒妇最后一个儿子吗?
辛普因为对怀玉的爱而放弃脱离轮回,期望仍能生生世世找到怀玉。
却因此几乎把人间引入地狱,辛普因为爱情变得自私吗?
恶妇最后一个儿子所说的如果辛普杀死他,辛普脱离轮回看这怀玉爱上别人确实是一种痛苦。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无论辛普如何选择,牺牲的都是自己。
把它当作一个爱情真谛的电影来看,所有的情节逐渐变得清晰。
虽然有些拖沓,但不失为一部精彩的电影。
06年在电影频道看到影片预告,被张静初那炫酷的造型吸引,但是当年的播放时间正好是年三十8点,为了看春晚只好割爱。
今天正好也是年三十,我一个人,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于是找出来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算是了了12年前的心愿。
觉得片子情节有点混乱,理解起来有点费力,场景也不似想象之中美好。
不过看这部电影只是为了满足下自己的情怀吧,回忆一下当年的自己。
不知道当时的自己看这部电影会不会觉得好看。
看着下面06、07年的影评,有些心生感慨,啊,已经12年了。
周末果同学使用6块6一场电影的万达夕阳卡带上我和猫姐姐去看电影。
电影貌似大片,中芬合作,据说场面宏大,感人肺腑,我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了华丽丽的电影院。
甫一开场,画面很暗,我对自己说,大片都是这样的;20分钟之后,我发觉电影不知所云,我又对自己说,大片都是这样的;一小时后,我左右的观众已全体睡着,跟随电影的音乐发出有节奏的鼾声,我,我只好安慰自己说,也许,大片都是这样的。
剧情有些复杂,据说是芬兰神话,铁匠的儿子可以杀掉女魔的最后一个儿子,杀掉女魔那个儿子后就可以享有跳出轮回的奖励,但是铁匠的儿子在决战前爱上了美女,因为怀疑,舍不得跳出轮回,舍不得没有爱恨,所以只是把女魔的儿子关进了山布,因为他还想在轮回中得到美女的爱,因为美女在那个说不清几千年前的中国并不爱他,而是爱他的那个和尚徒弟。
几千年后的芬兰,一个荒漠般的地方(没想到芬兰这么穷),美女轮回成了芬兰女人和铁匠的儿子这一世的轮回相爱又分手了,山布被考古家挖了出来,他找到了铁匠的儿子的轮回,然后铁匠的儿子的轮回打开了山布放出了女魔的儿子,于是想起来几千年前的那一世的自己的故事。
最后他因为悟到了“希望”,杀死了女魔儿子。
听介绍好像不错,也许人家芬兰神话本身的确不错,还带点小哲理,但是没想到导演竟能导得这么难看这么莫名其妙,乱七八糟,情节的穿插非常不合适宜和逻辑,神乎其神地活生生磨平了观众所有的耐心。
我很纳闷这部片子是什么类型——武侠?
外国不帅的哥和小张mm打得那个傻,还没张纪中拍得好看;科幻?
如果有几个3D场景就叫科幻片的话;爱情?
我感觉这个比较靠谱,男主角为了爱情放弃了永生,放弃了盖世英雄的名义,执著地一世又一世期待着女主角回心转意,彻底爱上他——怎么说得有点耳熟——有点大话西游的意思,但是比大话西游难看一万倍啊一万倍。
要是有人真心喜欢这部电影,并能津津有味地观看1遍以上,我一定对他肃然起敬,大叫一声:“师父!
”http://blog.sina.com.cn/pinkcheung
《玉战士》,买碟的意图很明确,想看看张静初的武戏。
看完后一个字:晕;两个字:迷糊。
事先看一些介绍,说张静初在电影里会耍出十八般武艺。
电影里有个镜头,一只苍蝇在巫婆脸上爬来爬去,然后钻进她的眼球里。
看完电影,我的眼睛里也有钻进苍蝇的感觉。
对这个风格诡异的电影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电影的意思基本看明白了,根据芬兰的著名史诗《卡勒瓦拉》改编的,主题涉及到轮回、爱、除魔,还有欲望、狂热、丑陋、贪婪什么的。
片名为什么叫“玉战士”而不叫“铁匠的儿子”更贴切些,毕竟张静初在电影里扮演的那个名叫品玉的女武士并不是第一主角。
如果是拍广告,效果或许会好点,铁匠的儿子打开魔盒后,发现里面有一部最新款式,功能齐全的诺基亚手机。
有中国功夫的元素,加上芬兰的史诗(该史诗在本国的地位估计相当于中国的《西游记》,据说还是《指环王》的前身),在人口520万的芬兰国内,票房应该没问题。
只是难为了中国观众,看来又是所谓的文化底蕴问题,该补习一下人家的史诗。
看完这部电影至少有两个收获,一是下次碰到芬兰人,可以同他们侃侃《卡勒瓦拉》;二是发现芬兰的史诗居然是与遥远的中国有关的。
在电影中,张静初的武器是一把带机关的棍子,打开机关后会变成扇形的铁耙,类似猪八戒钉耙的改良品种。
徒手对打方面,在张静初是一个优美的长拳亮相,在铁匠的儿子则是黄飞鸿式的,两人交手时打的所谓合欢掌,其实是八卦掌,姿势还算优美,就是动作较慢,缺乏力量,与舞林大会上的拉丁舞近似。
这样的对打场面显然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因为即使在电影里,两人在大街上对打,周边经过的路人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更说不上有围观喝彩的。
今天,本人十分“幸运”的看到了传说中的由中、芬、荷、法四国和拍的魔环武侠大片——《玉战士》。
虽然号称根据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改编而成,但影片基本上与“史诗”二字无关,全片仅有的几组CG镜头全被用在了环境塑造上,预期中的指环王般的宏大战争场面一处也没有见着。
从剧情上看,影片似乎与我们所熟知的诸如《古今大战秦俑情》、《神话》这种讲述穿越时空爱情的影片有着某些相同之处。
但由于缺乏对卡勒瓦拉史诗的真正了解,国内观众能够像看《神话》般的融入剧情是很不容易的,再加上欧洲商业片一贯的快速频繁的剪切、多杂散乱的支线叙事,使得观众很容易在走出影院后感到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再者,影片又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讲述英雄爱情的经历上,这把国内观众越过文化背景、权当欣赏一出荡气回肠的爱情传说的可能也给抹杀掉,使得观众对于影片的认同感大大降低。
再这,拿武打场面来说话。
我承认这电影的武打场面是不错,但是从100多分钟的电影中,才有那么几处场面让人觉得好看,其余都是无聊的叙述什么轮回,我实在是敬佩这电影考验观众耐心的决心,居然反反复复反反复复的强调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内心世界,如何的探究爱情什么的。
真是看得让人想死!
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和无极里面那些十分做作的台词!
PS:在此送上一张海报,强烈对这电影的海报的制作水平感到可惜,居然配上了如此垃圾的电影,还有,这电影我看的过程中睡着了一下,并且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无极的再生。
06年的评论- -。
今天去新南国看电影,去之前习惯性搜索了豆瓣的评论,只有一个!
力荐!
于是抱着对圣诞老人故乡芬兰美景的无限热爱坐进了贼船看了这辈子为止最难看的一部电影.(回来以后搜索是哪个人给了力荐,发现是一个压根没有看过的人!!!
拉出去乱刀砍了!!!
)故事很乱,看到最后终于把整个故事都合拢了,但仍旧脱不开是残花败柳的局面.没有逻辑的导演,拜托你们好好的按时间顺序讲一个故事就好了.插叙,倒叙,轮回加转生,现实加神话什么的就不要轻易尝试了.其次就是,不要把故事编的象笑话!
以下是电影的故事情节,不是巨大的冷笑话.男主在上辈子去为民铲除恶魔,半路中拉了徒弟的手说,我要去你的家乡看看,我想做一天一夜的普通人.徒弟好不感动的答应了他.我猜想这个世界上比无知少女更容易欺骗的就是和尚了吧.于是男主就在徒弟的帮助下偷偷溜出了跟随他为了证明他清白的大军,去了徒弟的故乡.他为什么不清白了?
请待后文分解.在徒弟的故乡他显摆自己救世主的身份,谁知道没有人相信这个大舌头的外地人,一气之下救世主和当地人打了一架,然后一眼看中了中途进来的张静初小妹,于是苦苦相逼.男主守在张妹妹旁边象卡壳的随身听一样反复念叨着"你说一个地方你一定会去"......不知道这是算求婚还是求爱?
张妹子问他理由,英雄大义道:"我战胜恶魔之后就会脱离凡世轮回之苦,我不想一点甜头都没有尝到就走."(这一段对白看的我汗如雨下,男主,你,不清白不是被冤枉的呀.)张妹子不从,于是战到一处,似歌似武的跳了一段,张妹子好端端一个美人,竟然被安排使着一把九齿钉耙!
张大妹子难敌英雄,只好定下缓兵之计,连声夸奖"英雄"你是我见过最如何如何的.并且取出祖传"马蹄铁"赠送.(男主角的身份是铁匠的儿子,这聘礼下的相当贴切.)恰好英雄的徒弟也一路落败回了家乡,火烧眉毛,英雄只得放了美人一马,先去退敌.谁知恶魔的儿子很不中用,今生还和主角以双锤对战了好一阵,甚至几处占尽上风,前世也杀落了千军万马,谁知主角出现,一剑斩下就呜呼了.男主带着魔头回了村庄.谁料静初和小徒弟原有一段旧情.情人见面那一个分外眼红,张妹子立刻忘了和英雄的甜言蜜语,两人情意绵绵起来,看得窗外归来的英雄妒火中烧,用黑匣子关了恶魔托孤给一只狼带去没有人烟的地方,自己就在屋外寻了死.故事看似结束,可是有了新的开始.第2天,徒弟在草中发现他的尸体,咬牙起誓说,我一定会把你的盒子追回来,你需要的时候呈现在你面前,说完就转身一把火把男主的尸体烧了个一干二净.(分明是要吞人遗产毁尸灭迹么.)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男主转生了,盒子被作为远古遗迹发掘出来并加以研究,(我就没有明白,那个抱着盒子的干尸应该是徒弟,为什么他会戴着静初送给男主的马蹄铁链呢?
)盒子被又一次送到了男主的手中,在失去记忆的情况下,他开了盒子,然后还为世界放出了地狱.不过这一次他终于杀死了恶魔的儿子,拯救了世界,并和自己爱的人说了再见.故事看似有了新的开始,其实已经结束.不知道这部片子算不算外国人对中国工夫以及文化的致敬.扎发髻,用筷子,一动手就是中国功夫,一开口就是僵直的普通话. 外国人说中国话,没有配音!
僵直的如同葬了四百年挖出来的粽子!
其实老外讲的算不错了,但是刚够通畅交流和准确的表情达意之间还有三万里路啊.况且里面的中国演员的演技,我只能说--过火. 这样的组合让整部电影就象是我平生第一次做的饭那样,夹生的另人难受.这些我都忍了,但是自杀!
中国人只有刎脖没有剖腹的!
《门》我没看下去,主要因素还是因为里面的成人因素太多,我家小妹妹虽然也是成人了,但是因为可爱的她仅仅是一个学生,而我思想还是十分保守且开始作祟的缘故,我还是没有继续看下去。
后来换了看《玉战士》,张静初主演的。
不知道为什么,对张静初这个小妮子蛮有好感,记得她跟印小天拍的《花腰新娘》,还有其他,觉得她似乎还没有俗到跟要么超女要么章子怡要么巩俐的地步。
清新脱俗,还有点亲切的味道。
《玉战士》讲的故事并没有多大的精彩,我觉得,但是比起广告做的多了的电影还是务实的多了。
现在学会用两个词语来评论很多片子,一个是“华丽”,还有一个就是“空洞”。
华丽的东西一般都不怎么实惠,让人事后一遍又一遍地放马后炮也是正常的了。
而空洞的东西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空洞空洞,一个人一件事物空洞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皆是虚妄。
前不久在俄罗斯有部叫《守夜人》的影片,在德国有部《伯龙尼根的指环》,这两部影片都号称是史诗性的魔幻巨片,但比起美国的《指环王》来其层次还是差了许多。
现在,这部《玉战士》也打着史诗性的魔幻巨片登陆中国,由于张静初,由于些许的中国背景,所以这部影片可以进入中国院线。
但很明显,这部影片也许比前面所说的两部更要低上一个档次,这有剧本本身的问题,更有导演的失误,两者几乎毁了这部影片。
与《守夜人》相似,这是两个时空交错进行的电影,一个古代一个现代,于是,我们立即看到了影片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节奏的重复。
涉及到古代与现代部分的电影,导演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影片也需要两个节奏,例如现代部分要快一些,古代部分可以慢一些显得更有韵味。
但很不幸,两个部分处于同一种节奏上,这肯定会令观众产生一种疲劳,与错乱。
更为关健的是,由于故事本身并不是极为丰满,所以虽然是两部分,但两部分都是一种极慢的节奏,人物处于逆境中的紧张感纵观全片都是没有的,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十分地不舒服。
举个例子,在沼泽之战中,观众期望的应该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但很不幸,那个老外刀剑一挥,人头已落,根本就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值,这样一来,影片当然会给观众留下的只是遗憾。
没有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是造成节奏缓慢的主要原因,但细想起来,观众会发现,所有的魔幻意味都实际上是为了两段爱情而铺垫的。
也就是说这个《玉战士》中最主要解决或讲述的是两个可以相辅相成的爱情故事。
本人没有看过关于芬兰这个民间传说的书籍,但我知道,如果单拿出爱情故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肯定会节奏缓慢的,这一点请看《指环王》,里面的爱情成份极少,点到即止,使得整部影片的节奏绝没有拖沓之处。
但许多魔幻作品中爱情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要剔除魔幻作品中的爱情本身,而是看如何演绎了。
在我们看到的《伯龙尼根的指环》中,那也是一个爱情悲剧,但这个爱情悲剧却是影片的灵魂所在,一个谎言,一个小人,这颇似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即爱情完全融进了戏剧之中,于是,我们在看《玉战士》的时候发现爱情并没有起到推动魔幻故事的作用,只是在最后决定了一下那个英雄的选择,而且事情看起来还是如此的平常,甚至乡间野情的感觉。
再说到人物塑造上,大凡一部史诗性的巨作,都有英雄地出现,或者枭雄,更或是一名无名小卒的黑色经历。
这些主人公起到的最大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推动剧情,即绝大多数的情节点可能都是因他们而起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
对于推动剧情,《玉战士》中似乎只是用语言来交待背景,换句话说只是推动了整个影片,而对一些小的细节毫无推动作用(当然本片小细节的设置也是极度苍白的,所以主人公的无为也在情理之中),主人公的能动性不够,让我们看不到他的风采。
第二方面则是观众的认可。
看本片,主人公显然属于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但很不幸,我们看不到这个英雄,他在担负使命的时候想着个人的承受,更主要的是那个女英雄却似乎对其不感冒,只是为了拯救村中人被迫答应我们主人公的要求。
在这点处理上,我们的主人公绝对不会让观众们认可的,相反,张静初所扮演的角色倒是应该成为主角,成为一个英雄,她的舍义,她的找回自己爱情都显得是那么地正常,是那么的值得同情。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的所讲的那段沼泽之会,我们发现我们的主人公仅仅将自己的本身用在了与张静初纠缠中,毫无英雄事迹可言。
虽然最后在现在时中有一番打斗,但怎么看也不象是英雄,仿佛只是一个自救的行为。
有许多朋友说到中西方文化的问题,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玉战士》这部影片在中国受冷落的原因。
说句实在话,本人不能苟同这个观点。
首先我必须承认影片中带有许多符号性的东西,比如说铁匠的儿子,这是西方文化中常用的一个角色,比如说那些中文字(象不象姑且这么认为),这是很东方的东西,还有一些,不一一尽述了。
但主要问题是两者根本没有结合在一起,我们试想一下,抛开东方的一切,此片肯定能够继续讲述下去的,这时候,我们看到的东方在影片中只不过是一个多余的点缀,没有任何作用。
那么,影片真的是西方思维吗?
恐怕也很难说,首先,我们看不到西方人性中那种对自由的追求,那种强烈的使命感,不容置疑的英雄事迹,当然我们也没有看到恶魔产生的真正效应,甚至我们没有看到诅咒,没有看到小人的欺骗与误会,一切都是那么匆忙,一切都没有在叙述之中。
于是,西方的一些符号并不能给我们展现一个西方的故事。
而东方元素的介入使得本片更为混乱了。
故事节奏拖沓,几乎没有什么好的细节,人物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有对文化底蕴的表面挖掘造成了此片的失败,这似乎说明导演的水平有着极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导演最根本的解释都没有做到,即导演能否把这个故事讲清楚我们都有些怀疑。
纵观此片,似乎在讲述了一个主人公如何抉择的问题,一方面他杀死恶魔获得永生,但却因此无法与自己相爱的女人长相厮守,而另一方面,他将恶魔的种子埋藏于心中,与其共生,通过那个器具便可以释放出来。
显然,这似乎的确是西方人喜欢的自己与自己较劲的套路,但无论是现在时还是古代时,这种较劲的感觉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找到,所以当他真正地杀死恶魔的时候,我们找不出他战胜的理由,换句话说,故事杀死了恶魔但并没有证明他内心中也杀死了恶魔,故事与内心并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这就说明导演并没有处理好这个故事本身,所以混乱的故事造成混乱的心理变化也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这部道理根本没有讲明白的影片其故事的可观性也很难让观众找到,所以一番恶评也是在情理之中。
收尾之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此片是中国导演来拍将会如何呢?
只是一想,没有答案。
2006-11-24于通州韩兮
<玉战士>电影名起的不错,海报也宣传的可以.开始我是注意到有张静初,所以就在网上下载了看看,可就在他们用不定时地两种语言在对话的时候,我就看不懂,到底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有点失望,感觉是在忍耐中看完的电影.
网上对这部电影恶评如潮,allmov上的评分只有5.5分。
本来不想看的,但是有品味颇高的博友提过这部电影,于是就找来看。
很久没有遇到第一遍看不懂的商业片了,就连着看了1.5遍。
结果发现,太多人错怪它了。
这部电影几乎每一句台词都不容错过,因为都跟剧情的发展有关,许多人会觉得这样太累了,因而对它评价不高。
这部电影在芬兰曾拿过票房冠军,看来北欧的观众很可怕。
张静初在里面算不上女主角,只能算男主角爱上的第一个女孩。
不过她的表演可圈可点,为电影加分不少。
关于时空轮回的电影,很容易成为经典,例如《西游记一百零一回之月光宝盒》《回到未来》系列、《大只佬》等。
《玉战士》可能是第一部讲述老外和中国人发生轮回爱情的电影。
对于这部电影,破例讲一下它的剧情,不过建议没看过电影的还是跳过下面数段。
在很早以前第一个朝代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女恶魔生了九个儿子。
前八个儿子的名字是恐惧,痛苦,疯癫,丑陋,狂热,贪婪,盲目和仇恨。
他们游移于每个人的内心,促使他们犯罪,化身恶魔。
她的第九个儿子却一直没有名字,他在等待预言中一个铁匠的儿子,为他打开神器“山布”,把地狱带到人间。
男主人公就是铁匠的儿子,只有他可以杀死恶魔的第九子。
除掉恶魔之后,根据预言,他就可以获得永生,超脱世代轮回之苦。
就在他即将奔赴沼泽地杀死恶魔的时候,他爱上了中国女孩品玉(张静初饰)。
但是无奈命运的安排,女孩其实已经另有所爱,为了村子她假装和男主角结婚,然后选择了背叛。
在恶魔要被杀的时候,恶魔说:“你不能杀我,杀了我,你就会得到永生,再也不会有轮回。
而那个女孩子会世代的轮回下去。
她会爱上任何人,但都不是你。
”悲痛欲绝的男主角不相信这就是爱情的结局,他觉得这应该是故事的开始。
“我还想见品玉一面,所以我愿意放弃一切”。
他没有杀死恶魔。
他给恶魔的第九子起名“希望”,把“希望”封存在父亲的盒子里,让狼背向遥远的北方。
他选择了轮回,他要用时间证明自己真挚的爱情,他期待着下一世女孩子会真心爱他。
然而预言成真,男主角一次次错过女孩的爱情,直到最后再一次和恶魔相遇。
恶魔说,“我知道一直一个人独自过日子有多苦,有很多命运比死亡更悲惨,那就是失去自己生命的目标之后,仍继续活下去。
”永生对这样一个受了诅咒的英雄来说,确实算是永远的折磨。
他无助,在恶魔的诱惑下,终于在“山布”面前说出了他要的世界,“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剩下希望了,只有希望促使我活下去。
我很迷茫,在这寂寞绝望的一刻,像死亡一样。
我无依无靠,我唯一的念头就是,我不想再过寂寞的日子。
”他把地狱带到人间,一个没有人需要寂寞的受苦的世界。
这一刻恶魔不再需要英雄,他露出了本来面目。
英雄也终于明白,爱的尽头是放弃,他希望中的轮回已经没有意义了,命运里没有给他爱情,那是诅咒。
他明白了自己前世的错误,最后的决斗开始了。
其实,恶魔的第九子才是罪恶的关键。
英雄杀死了恶魔,得到了永生。
他一遍遍的对恶魔的第九子默念,“你真实的名字是告别,你真实的名字是昨天,你真实的名字是……”就是说,要消灭恶魔,就要忘记。
永远告别昨天,告别无尽的等待,也就不会再痛苦了。
新的起点开始了。
看多了中国式矫情做作的所谓“大片”,你会不太适应这种没有绚丽画面和打斗场面的芬兰式爱情。
该片的新锐导演还故意用足了倒叙、插叙等各种叙述手法,把故事讲得支离破碎。
但是逻辑感较强的观众还是能够体会到整个故事的严谨性,绝非“复仇的欲望带他穿越了死亡之谷”之流的电影能比的。
电影里讲述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
那是一种很纯粹的爱情,由于超越了轮回,显得更加珍贵。
男主角为了爱情放弃了永生的机会,结果又因为懂得了爱而拯救了人类。
其实爱情最为动人处,莫过于面对生死别离。
问世间情为何物,绝非剧中人所说的血清素化学反应。
在爱面前,理性最好远远走开,因为那会削弱真爱的美好。
影片中的男主角第一次没有杀死恶魔,可以说是被爱情的魔力冲昏了头脑。
而最后的绝杀,也并非因为对爱绝望,相信他在永生中都难以忘记对品玉的爱,他只是懂得了一个词,叫做“告别”。
全天下的人们都会心有所感,只要你曾经爱过。
有点莫名其妙。
张静初也总喜欢挑些烂片来演
那年电影博物馆的首映,集体睡着了,确实看不懂
cctv6放的,一般吧,女主长的还行。
看了一遍感觉是超级烂片。在豆瓣看了一圈影评后,又看了一遍。发现其实真没那么烂。这片现在存在电脑里留着学芬兰语用
扯淡
意境不错。有点时候,电影是一种感觉,这个电影就有一种感觉
在穿越+爱情题材中,它算不错了
没看明白
真“魔幻”
史上最烂
不好看,5分
风景不错
国际交流
原来魔鬼的第九个儿子是失去,所以我们永堕地狱。
這兩個民族其實可以融合的,不過是這種融合方式集合了所有的無聊之處
这叫个心理落差,不会找个中国人配音么
虽然很多人并不喜欢这部电影,但它仍然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电影之一,时至今日我仍经常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恕我没看懂....
总之 很后悔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