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的危情三日,廉姆尼森大叔是指导罗素克劳教授成功越狱的关键人物,比较一下两部片,不明身份简直是前传啊!
一把年纪的老教授,飙车猛到专业杀手追不上,撞了车逃离的速度比兔子还快;一把年纪的老教授,警惕性高到洗个澡都能及时躲猫猫,顺带着解决掉两个寻衅而来的职业黑帮;一把年纪的老教授,危急关头镇定的就像吃过保心丸,骗得救护车成了私人专用;一把年纪的老教授,甩掉个把跟踪人员就跟玩儿似的,顺带着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激情拥吻一把;一把年纪的老教授,暴打电击样样来一遍,爬起来什么事都没有,该打谁打谁;一把年纪的老教授,您老人家看看比您年轻的罗素克劳教授,被警察问询一遍都能吓到呕吐,人家那才是真教授,合着您入狱越狱这么多次,就等着累积经验指导菜鸟干大事的啊?
同期荧幕两教授,真假立辨,至于结局,倒是殊途同归了。
一场车祸,改变了所有。
开头并没有交代过多情节。
德国的雪看起来很不错,男人温柔,女人美丽。
不出意外的话,酒店入住,会议正常召开。
当然,这是表象。
因为该死的护照放在手提箱里忘在了机场(还好,没丢),他招呼就不打一下打车就去了机场。
车祸来了,这车祸很让人怀疑是故意的。
但它不是,它就是一场车祸。
车祸发生,没人找他。
他丢失了部分记忆(俗套),只能凭借零碎的记忆去寻找。
妻子不认他,也不解释。
所有人都当他是空气。
这剧情设计的有点狗血外加无脑。
组织就这么放弃他?
想必是为了故意营造一种神秘紧张外加不可思议的气氛。
但就像那个老头说的,复制你,目的是什么呢?
整个电影,就那个前东德特工的老头是个明白人。
明白人的老头查明了一切,还没来得及和谁说说,只是狡黠的一笑。
另一个老头找上门来。
话说,他和杀手老板的对话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
他临死前说,What if he remembers everything ?What then ?最后男主带着女司机,就是带着他一起车祸的那个女司机,拯救了世界,然后一起幸福的生活去了。
至于德国的警察、安全部门、特工部门都不存在吧。
反正,这么大动静,没见他们出来一秒。
男主留下了那么许多的Bug,但还是嗨皮的脱身而去。
皆大欢喜。
很精彩!
从情节上来讲应当不输于“伯恩的身份”。
虽然一上来就是土的掉渣的“失忆”,但是剧情相当紧凑,峰回路转引人入胜,推荐一看下面开始剧透:失忆、然后被人顶包——这没什么新鲜的,然后终于走运捡了个老特工,就好像二百五郭靖遇见了洪帮主,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但没想到贼势甚强,老前辈也搞不过,挂了...最后才发现这哥们自己也是成名高手,嘿也解释了为啥一个植物学家能把出租车开得跟霹雳游侠一样...唯一的遗憾是最后恶势力消灭的也太简单了,有那么一点草草收场的感觉
我沒覺得這部影片拍噠多麼不好。
也可能因為之前有相似噠片子我不怎麼熟悉。
如果作為一個從沒接觸過這類題材電影噠人來說。
那麼這部片子絕對算是不錯噠。
首先它有超強噠明星陣容。
而且導演把整部片子噠節奏把握噠很好。
結局也非常出人意料。
隨著情節一點點兒噠展開。
突然發現一切都美好噠Martin才恍然大悟。
我想人生也正如此吧。
这个电影根本上想表达的,我觉得是一个人失忆后的道德风险问题。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失忆了,你不记得自己过去是个好人还是坏人,那么你从新开始的话,是否会走过去的老路呢?
还是说由于环境的不同,你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又或者你找回记忆后,发现自己并不是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那你是选择接受过去的身份,还是摒弃过去的自己,选择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呢?
简单来说,就是失忆后,一个人的道德感、价值观是不是也随着失去了?
还是说你忘记的只是表象,内在并不曾远离呢?
如果有一部电影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那一定是一部佳作。
还记得同类题材电影,伯恩的身份里面,伯恩失忆后努力找回自己的身份,但是最终他并没有背叛自己原来的身份。
不明身份里面,虽然结局也能说通,但是一个人失忆后怎么能突然从冷血杀手变成一个高唱道德凯歌的人,这个转变有点突然,导演也没有着重描写,反而跳过了。
其实如果少放些篇幅在打斗场面,多放些篇幅在人物内心刻画方面,这个电影会更深刻,也更成功,现在这部电影只能论于一般的打打杀杀的动作片了。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这个类型的片子,自以为积累了一点小小的经验。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应该是这个马丁博士有问题,可是看看这个片子蛮写实的,不像是搞人格分裂大失忆的,后来我觉得时谋杀之类的,觉得妻子是受人胁迫,到最后真相大白,的确,真杀手,真失忆,一切无巧不巧。
只不过我看的那个版本翻译比较差,还有一点我没有搞明白,老间谍为什么要自杀?
我高中时候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跑题,这个习惯随着动笔的次数减少而逐渐成为我看电影的习惯。
他们总问我,你脑子里想什么呢?
很多人都说出国读doctor之前,需要想明白自己的职业诉求和人生定位是怎样。
虽然害怕人生在这种无益的游移之间浪费,但类似这样的问题总免不了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所以抓住每一个值得观察的对象进行分析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我当然明白不是只有geek才值得一路学术到底,不过我总非常好奇,离开身份证和学位证的doctor和professor们,能否依然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电影的一开始,就是这样,紧紧的抓住了我的胃口。
我发现无论是搞kuo研还是看电影,心猿意马的视角往往会带来更接近真相的发现。
影片的一开始,我就觉得不淡定的doctor有些别扭,不仅是习惯上的疏漏以及急躁的脾气,更诧异于当无法确认自己身份时社会关系的单一——在悬念没有揭开之前,我甚至于怀疑我一直以来所了解到的kuo研模式要么是不适用于那个超级大国,要么不适用于生物领域。
随后,在影片的中间,真相若隐若现之前,我又一度感叹学术的腐败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因为一知半解的对白让原本就一头雾水的我以为那个杀手头子是大教授——boss让你干嘛你就得干嘛,什么真理价值统统靠边站,如果一不小心你的课题有政治影响你还得小心你的小命。
所以在影片的3/4,真相大白之时,我一拍大腿——我就说这不像个搞学术的家伙嘛!
——这次我还真放了一次马前炮,没有被导演编剧牵着鼻子走完再变身事后诸葛亮。
然后影片结束,结局怎么样其实我毫不关心——一则好莱坞编剧们的敬业精神我相当放心,二来我还在想象以后要是真搞学术了,得是个什么情况。
反正是肯定没这么多时间看电影了,嗯。
评分:7.8/10一个植物学的博士,与自己的妻子从美国来到柏林,参加一个座谈会,但是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导致这位博士的生活轨迹出现了重大改变,命运之中在这一刻,通过轻轻的一拨,转轮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由利亚姆·尼森主演的这部电影,应该算是11年上半段非常出彩的作品。
它的出彩不是依靠大动作场面高电脑特效场面所搏出的眼球,而是扎实的电影素材本身的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首先,它的优秀在于影片刚开始的诡异铺垫,通过博士因为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而昏迷,被送进医院,苏醒之后的那一刻开始,就奠定了影片必然会是一场令人眩迷疑惑的好戏,而UNKNOWN这一契合电影片名的未知氛围就此打下。
因为按照普通情况,自己的老公在消失了4天之久,妻子无论如何都会报警,但是当利亚姆·尼森在医院里苏醒后,却没有任何相关消息发出,这就已经隐隐在昭示着什么,当他回到旅馆后面对着自己的妻子却不认时,剧情就真正开始发展。
这种开场其实相当成功,相信大多数的观众自此就被带入到了之后的朴素迷离的后续剧情之中。
其次,它的优秀在于过程中的留给观众无数猜测的遐想空间,随着剧情的进展,主人公面临着跟踪,追杀,并且还和“自己”说着异口同声本应只有自己才直到的话,我相信有观众会在观看的时候有过那么一刹那的怀疑,就像剧中男主角对自身的怀疑一样,到底这个人是因为车祸后的幻想而精神错乱?
还是真有人冒名顶替他?
而且为什么会有人活着组织如此大动干戈的取代他,冒名顶替他?
因为男主角不是什么知名人士,也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会有哪些好处?
利益?
而且很明显车祸看来只是个巧合,这些疑问猜想,电影恰恰通过一个前东德的安全部门老头之口指了出来,这也恰恰是我们观众的疑惑。
而接下来,也就引出了这部影片的第三个优点,合理的剧情安排。
当剧情进展到老特工通过互联网找到王子之前差点被暗杀成功的视频时,我们和男主角一样,都以为这就是一切为什么的答案,也是该影片所有朴素迷离的终点。
但是,随着男主角最终身份的揭幕我们才发现,这仅仅是这颗答案之果的外壳,而当我们以为终于吃到肉的时候,才又发现,原来这一切最终的目标也不是王子,而是通过王子曲线挖转基因的信息专利和发明者的死亡,这种先层层叠加,又层层揭开,并且在逻辑上相当缜密,设计上相当精巧的方式让该片多了一丝睿智的光芒,而且也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有种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的感觉。
当然,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第四个有点,那就是细节上的设置。
说实话,虽然可能难度相对太大,而且有事后诸葛亮嫌疑,但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确实有很多的细节留给观众们自己去观察感悟,对于我而言,就有两点非常让我惊讶或者是钦佩。
第一个就是男主角当面对着自己的妻子不相认,而又有另一个自己出现在旁边的时候,刚开始有那么一刹那的愤怒恐慌紧张茫然,但当发现种种不利于自己所举证据的时候,骤然能够理智下来,让自己先离开旅馆,这一点就让我在看的时候大感佩服,只不过当时的我把男主角的这种异于常人的理智沉稳冷静归功于它的博士高学历身份上,虽然这种冷静应该是普通人远远不能具备的,但是当看完后就知道,这本来就是一个优秀的职业杀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后这种冷静理智一次又一次的展现,其实现在想来都在为结尾的身份之谜进行着隐形铺垫。
第二个则是追车的那段,当时我就大为讶异,这种在大街上的疯狂飙车,急转弯以及倒后开车的高超车技怕是警察都远远不如,何以一个温文尔雅的博士却能表现的如此高超精湛娴熟?
只不过因为动作场面的感官刺激,让我这种疑问一闪而过,现在看来其实也是影片的一个小花招。
通过这两个小例子,就能看出,当影片最后的答案浮现出来后,前面我们所认为的不合理或者惊讶就全都顺理成章的变为了合理,通过细节而使得前后这种完美的衔接正式该片另一个闪光之处。
最后,其实也是该片的一个细节,只不过是通过语言设置展现出来能够让我们回味无穷的地方,这里就只点出一个最令我叹服的地方,当老特工自杀身亡前的那一刻,他躺在15区组织首脑的怀里,询问甚至是是自言自语的说“如果他记起了一切,会怎么样呢?
”首脑无言的看着这个死去的老人,无言。
绝了,当我们看完整个影片后,翻回头再看这个片段,再听这句话的时候,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无限感慨中。
为什么?
因为这个自认懦弱的老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如此勇敢,并且淡然,甚至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但是最最经典的是,他是除了这个组织之外最早洞悉一切的局外人,他是最早那个吃到答案之果的那个人,甚至于在死前的那一刻,这位睿智的老人,早早就看到了这场大戏的剧中,并且知道,当男主角记起一切之后,所会选择的道路以及最终的该事件结果,我不清楚他是否能猜到“看到”所有的结果,比如暗杀其实不是为了王子,而是为了转基因专利,但是我清楚他所看到的男主角自身的未来选择以及因为这种选择所导致的结果,这真的是大智慧!
寥寥一句话,能够昭示出这样的睿智,而且是在必须看完整个影片后,有闲暇余情想起这句话,这个场面才能体会到导演编剧的良苦用心,真不知道,这到底是高明还是愚蠢,但从我个人来说,我非常喜欢!
(以下记于2024.10.7 上海)1. 多少有些印象 反派追杀到出租车女主家里 然后男主带上出租车女主大逃亡.2. 您一个生物学教授 飙车这么牛?
3. 嚯 夜店之城!
4. 嗯??
4. 东德老头看出了拜访者来自十五区 也就是反派. 然后他用氰化物自我勇敢了解.5. 最终还是男主老婆给他指了明路 真实的身份 都在机场的公文包里.6. 但男主老婆也告诉了十五区反派男主在机场 这下好了十五区刚刚那个反派来了. 但幸好taxi女主看到了一切 并且直接抢一部taxi开始冲冲冲.7. 一切被十五区揭晓 其实是男主假信了自己身份?
8. 卧槽 taxi女主牛逼啊 一顿也不知道什么操作 直接撞死反派喽喽然后把反派的车推下楼干爆.9. 主语的转换 揭示一切.
10. oh!
11. 一言以蔽之 男主曾经作为也是反派一员 被指派暗sha沙特wang子. 现在幡然醒悟 决定力挽狂澜.12. 再解释下 男主在完成11的任务后入戏太深 把组织安排的剧情 包括结婚种种信以为真 所以组织不得不出手更换人选. 也就解释了为何男主发现自己的身份被替代 毕竟那个身份本来就是被创造的.13. 再再解释下 男主也好 男主老婆也好 男主发现自己被替代的身份的人也好 说穿了 都是来自反派. 所以宴会开始 男主老婆开始一顿特gong操作.14. 男主意识到 暗sha王子只是幌子 反派真正目标 是可以知识改变一切的博士.15. 嚯!
16. 来个总结.https://mp.weixin.qq.com/s/c7KvyFyfLgSfhJ5M2uU1TQ
一次意外的车祸让男主记不起自己曾是杀手的身份,也是车祸让他回归了善良的本性,携手女伴一起捣碎了一场刺杀阴谋计划剧情悬念迭起而不至于烧脑。
从教授还原杀手的记忆恢复,也是良知战胜操守的人性回归,携手女伴搅了计划中的刺杀阴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情节最后,终是有情人成眷属的团圆。
如果可以重新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不会换一种选择。
“以前你是谁那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你选择怎么做!
”
又一个版本的伯恩的身份
各种BUG,N次可以杀了男主的机会,还有为什么一定要去拆弹,我真的没想通
無名殺機很好看!
阴谋论是悬疑电影的唯一出路。。。老婆非要去拿那个炸弹,死得很意外。。。
剧情俗套,表演浮夸
节奏很紧凑. 男女主都挺养眼~ 但是看完之后感觉还是比期望的要差些.
转折都不带铺垫的
老年版伯恩身份
极度失望
一个训练有素的特工竟然自己把自己骗了,真是莫名其妙……
沙特王子很有气场。
我很喜欢LiamNeeson的扎实和厚重,就这么个剧情,依然演的踏踏实实~
很容易猜到的剧情,不然一教授能飙车那么NB么,就算是不想让自己的脸与炸弹联系起来,也不用冒着被炸飞的危险去关炸弹吧。硬伤太多,不过也能凑合看。
这个失忆有点怪,估计是潜意识爆发,谁都想做个好人!
三星半。原来以为只是纯suspense没想到其实是action thriller= = 设定让人想到《贵妇失踪案》,动作与悬疑结合得还算精炼,开局至少也还挺吸引我的,可是越到后面越乱糟糟以致最后又沦为了好莱坞式“伪造的正义”。《飓风营救》那才是动作片的最高境界啊,想在Liam身上复制这种成功么,还差了点。
开头就猜到结局不好玩
基本只要是尼森叔演的片子我都挺喜欢,节奏基调都和我口味一致。
多一份悬疑,少一份杀机。在泛滥成灾的类型电影中以别致的剧情取胜。
这部片子到底收了多少Benz的赞助费……。总得来讲还行吧,有点过于英雄了
赶飓风营救不是一点点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