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萝卜头:回家路上的这三个小时,我没有一刻不在想你。
确实我对你了解甚少,但是一看到你走进我姐姐家,我就觉得我们前世已经相识。
或许人身上有两种东西可以第一时间被感受到——高贵和苦痛。
而你两者兼有。
为何你总是先靠近我然后又刻意疏远?
玛丽人物从这一刻开始丰满,喜欢玛丽对Roberto一阵见血的评价。
以前有朋友问我什么才是好电影,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定义,在我的世界,一部120分钟的电影,不需要多少特效亦或特别的场景,只需一个镜头,几句对白,简单却动人。
我便喜欢它爱惜它。
不算严格意义的影评,只是有感于很多人看到的那个bug。
从中,我看出了导演深沉的爱。
男2号的身份是一个年轻的福建籍手艺人(也可说是艺术家)。
他来到遥远的阿根廷投靠亲戚。
被抢后找到中国大使馆。
最大的bug出现在这里。
使馆是挂五星红旗的,福建人是拿中华民国护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相关bug。
其一,他一个人去了阿根廷。
南美的个人签证一直非常难办,甚至不能个人申请。
不知道他申请的什么签证,或许凭借中华民国护照申请能简单些?
其二,他是福建人,他去了阿根廷。
由于东南沿海人民的勤劳吃苦,为了生计可以不远万里悄悄漂洋过海隐匿生活,于是很多国家对福建籍人士插了红旗,签证时异常谨慎。
其三,他是胡建人,他讲普通话。
有一个情节是在唐人街,一家店老板说他听不懂男2号的话,不愿给予帮助。
这个反应把男1号弄糊涂了。
“你们都在讲中国话,为什么说听不懂?
”店老板讲广东话,男2号讲普通话,无法沟通。
稍微出过国的人大都发现,在外国,有几种“中文”会比天朝积极推广的普通话更管用,那就是粤语、潮汕话、闽南语、客家话。
既然是福建人,他为什么没像店老板执着于广东话那样抱住闽南语呢?
在导演眼中,这些都不是事儿。
导演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乌托邦。
不管叫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不管是福建人、北京人、青海人、台湾人,都能方便地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同为中国人,可以讲不同的语言,即使不能相通。
到底是“反攻大陆”还是“解放台湾”?
普通老百姓没时间理会。
但拿着不同的护照可能会有不同的遭遇,就关老百姓的事了。
是像中华民国护照封面的绿色一样生机盎然,还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屎一样的酱色?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意大利人罗伯托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争而移民到了阿根廷,他却在这里遇上了马岛战争,并因儿子参战而死在了异国他乡。
罗伯托子承父业,打理一家小五金店。
他是一个沉默、孤独而认真的人。
他每天晚上准时熄灯睡觉,准时起床,吃同样的早餐,每周六在他父母的坟上放一束鲜花。
每次收货时,他都会认真清点螺钉。
包装上写着350根,一根一根点下来,却只有323根。
他为此暴跳如雷,打电话投诉生产商。
他不善与人相处,甚至连对他投怀送抱的玛丽也被他拒于千里之外。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也自然而然地会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眼光。
在罗伯托的眼里,他的客户大多是怪胎。
一个苛刻的顾客来买门铰链,罗伯托没有顾客要的镀金铰链。
“没有人会注意到的。
”罗伯托说。
“不,开门时会看到,”顾客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当顾客再次进他的店,罗伯托把他轰出了店门。
罗伯托收集旧报纸,只为剪下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然后贴到剪贴簿里。
因为它们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荒诞的世界。
搞车震摔下悬崖的情侣;被飞来钢管扎死的理发师,被理发师割喉的顾客;等了两年终于成功移植心脏、却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出车祸而死的病人。
“生活就是这样无意义而又荒诞,剪贴簿里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一针见血地说。
每当他从报纸上找到一则令他中意的新闻,他就会把它剪下来,放进剪贴簿,并欣然微笑。
他并不知道,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一包应该有350根的螺钉,为什么不能少几根呢?
并且,在一个荒谬的世界里,一个较真的人本身也是荒谬的。
可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有一天。
身无分文、一句西文也不会说的中国人钱俊突然闯进了罗伯托的生活。
钱俊来阿根廷投亲,却找不到他的大伯,只能暂住在罗伯托家里。
这位五金店主只不过做了一件一个好人应该做的好事。
他希望尽快摆脱这个中国人,他把他送到中国大使馆,送到唐人街,张贴寻人启事,甚至把他赶出家门。
但钱俊却像胶皮糖一样粘住了他。
当他对钱俊念出他剪报中的一则新闻:“天降奇牛出惨祸”时,让他惊讶而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此刻就坐在他的面前。
钱俊和他的未婚妻泛舟湖上,当他正准备拿出订婚戒指时,一头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了他的未婚妻。
对罗伯托和大多数人来说,天灾人祸只是一种极小的偶然,一种微乎其微的概率,只会出现在罗伯托的剪贴簿里。
但当它的受害者突然从剪贴簿里冒出来,坐在罗伯托面前时,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当偶然的悲剧发生在一个人自己头上时,就不再是偶然,而是必然。
罗伯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当他看到钱俊画在他家后院墙上的那头硕大奶牛时,他好像突然醒悟了。
他一路开车来到乡村,出现在正在给奶牛挤奶的玛丽面前。
确实,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
我们的人生也是易碎的,就像罗伯托为他去世的母亲收集的玻璃工艺品。
当偶然发生在我们自己头上时,就是必然,就像那头从天而降的奶牛。
如果那头奶牛是分离、不幸与死亡的象征,那它早晚注定会砸在我们头上,无论我们是在福建、意大利、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所以,想一想,在奶牛从天而降之前,我们该拿自己的人生怎么办?
万源一
一头牛,分开了一对恋人;另一头牛,撮合了一对恋人。
因为一件事情,我们关闭了心门;因为一件事情,我们又打开了心门。
生活看似平淡,却有诸多离奇;不要怀疑奇迹,或许下一个奇迹就发生在你的身上。
这个世界很大,但与你有关的人却只有那么几个;珍惜他们,这就是缘分。
PS:1,仔细看,护照是中华民国,跑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使馆!
这或许是影片的另一处吊诡之处!
2,片子风行上有,效果还行。
看九年前的阿根廷街道,商店,生活方式,饮食和现如今没有一丝区别连台湾街的牌匾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下个十年阿根廷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一次听罗伯特大叔用西语骂人很搞笑〜( ̄▽ ̄〜)这个所谓的福建人,演的傻傻的,不喜欢他第一幕未婚妻被天上掉下来的牛砸死了,吓我一跳外卖小哥出镜两次,看的还比较顺眼总之是可以看下去的电影
这是一个始于牛而止于牛的故事。
老罗是个生活极其有规律一丝不苟的中老年单身汉,他开了间五金店,平时上班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数钉子及少部分时间用来打发那些缺心眼又欠揍的顾客。
下班后他把店铺从外面放下护栏,再在里面把自己锁进店铺,然后自言自语的做饭,收集报纸上稀奇古怪的新闻,开个脑洞把自己植入这些稀奇古怪中自得其乐,在23点准时熄灯。。。
他不喜欢出门,唯一的奢侈享受是去机场边看飞机。。。
讲真,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自律自控自制自理自足的模范宅男标准化样板生活啊!
却让一个不会西语的中国年轻人小俊给破坏了。
小俊在船上跟女朋友求婚的档口女朋友被从天而降的牛砸死了。。。
这条新闻也曾被老罗脑洞过。。。
老罗虽然古板,但良善让他收留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小俊。。。
但我都有点忍不过老罗如此完美规律的生活被打破,可老罗还是硬着头皮忍了。。。
为了及早恢复平静有规律的生活他还不遗余力的帮小俊找大伯。。。
当然最后小俊找到了大伯,老罗也终于在小俊留下的墙上涂鸦牛那里感悟了勇气走出去跟心仪自己的玛丽在挤奶牛时表白,之后肯定是得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了。。。
这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没有试图让两个本就语言不通的个体犹如鹈鹕一样被灌顶,唰的一下就学会了一门语言,听不懂就是听不懂很真实;影片也没有试图建立多么难舍难分终身难忘可歌可泣的革命友谊,两人的邂逅不过是一个偶然的小插曲,人生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偶然,有偶然被牛砸终止的爱情,也有偶然遇上奶牛的表白。。。
偶然,虽不是必然但并不是无意义甚至充满了力量,小俊这个偶然的工具人让活在自己的笼子里宁可看新闻开脑洞把自己想象成各色的人宁可去看飞机也不愿意远行,宁可拒绝玛丽妖娆风情的要求也要准时回家的老罗终于在影片的结尾走出去看见了蓝天绿草收获了粉色的奶牛和甜蜜的爱情。。。
所以,偶然,牛不牛?
(当然我这么解释偶然似乎有点不知所云的突兀,那是因为中途有一段我睡着了,也不知道偶然怎么就起了这么大作用,要想知道还是自己去看看电影,见谅见谅!
)以上
影片伊始,是一幅典型的「中国画」,青山绿水,一叶扁舟荡漾于碧波之上,船上坐着一双情侣,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正当小伙拿出一对戒指,堪堪递到姑娘面前时,一只大奶牛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落在姑娘头顶,小舟破碎,只余小伙的凄声呼唤……画面一转,来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罗伯托是一家小五金店的店主,孤僻固执、一丝不苟,生活规律而无趣。
他有着许多刻板的癖好,比如早餐吃面包时须剥掉面包的外皮;每天晚上要翻阅一大叠报纸,并把荒诞的新闻做成剪报;深夜十一点准时熄灯入睡;每次进货都要一一清点,然后向缺斤少两的供应商大发脾气;每年在母亲生日时给过世的母亲送一只小而精美的玻璃摆设等等……以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物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交集,孑然一身的中国小伙钱俊(音)来到阿根廷投奔大伯,遭遇了孑然一身的异国大叔罗伯托。
于是,故事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展开,并制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与发人深省的生活真谛。
影片的张力相当自然:罗伯托的善良本质和孤僻性格决定了他始终犹豫于是否继续收留钱俊;而罗伯托和钱俊之间又由于语言不通以至于经常鸡同鸭讲、矛盾迭出。
罗伯托有N次机会弃中国小伙于不顾,甚至有几次几乎已经甩了钱俊,但在机缘巧合和罗伯托善心的共同作用下,他们还是一次次地走到了一起,其中充满了偶然与必然。
生活是由无数偶然和必然交织而成的,有些事或许看来荒唐而没有意义。
因为经历战争以及丧父的影响,使罗伯特形成了消极避世的性格,并一直通过荒诞新闻的收集来证明自己的选择。
然而,当他从钱俊的口中得知,剪报中「奶牛事件」的不幸当事人正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时,罗伯托显然有所触动了。
影片的末尾,罗伯托终于鼓起勇气,开车奔向了那个屡次向他示爱却又屡次被他拒绝的玛丽。
而这一幕才是导演在之前一系列「偶然」和「笑点」的背后所要传递的要义:生活中的消极、悲伤虽然无法避免,但只要我们能勇敢地面对困境,并尝试作出改变,一定会离美好的那一面愈来愈近。
看完《一丝偶然》这部片子,这又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阿根廷电影。
中国人钱俊和他的未婚妻泛舟湖上,当他正准备拿出订婚戒指时,一头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了他的未婚妻。
这种小概率的事件竟然就发生了,没有办法的钱俊于是漂泊异国他乡,来到了阿根廷寻大伯,遇上了罗伯特,而罗伯特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争而移民到了阿根廷,在这里遇上了马岛战争,并因儿子参战而死在了异国他乡。
罗伯特由于自己的遭遇,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简报,尤其那些离奇扯淡的事情,当他对钱俊念出他剪报中的一则新闻:“天降奇牛出惨祸”时,让他惊讶而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此刻就坐在他的面前。
天灾人祸只是一种极小的偶然,可是两者就这样相遇了,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高度互联,这也是有极大可能的,但是导演选择的是中国与阿根廷,媒介是报纸。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
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而这些事情体现在在罗伯特所收集的旧报纸上:搞车震而不小心摔下悬崖的情侣;被横空出世飞来的钢管扎死的理发师,被理发师割喉的顾客;等了两年终于成功移植心脏、却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出车祸而死的病人。
这些都和牛砸死自己的爱人一样超级小概率,但是罗伯特的关注体现了个人的兴趣点。
当然主体的情节是钱俊来到他家,多次送却送不走,两个语言不通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生活在一起,对彼此的改变,作为中国人的钱俊要找到大伯,能够离开这个罗伯特家,罗伯特则是在重复单调的生活中寻找意义,一种他认为的意义。
现实社会汇总,我们都带着自己的眼光看人,也希望别人能符合自己的眼光,而在罗伯特看来,大多数来他五金店的人多半是怪胎。
生活的荒诞也就在于此,个人生活的无意义源于疲乏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人生观,所有观众都明白罗伯特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的热情无奈冷血都体现在与钱俊的交往中,最后当他看到钱俊画在他家后院墙上的那头硕大奶牛时,他好像突然醒悟了。
确实,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里收集的各种故事一样,世界又是现实的,真实的发生在遥远的国度并出现在你所阅读的报纸上。
对于普通人而言,那头奶牛就像一个象征,只是出现的场合不同而已。
母亲难产和父亲因思念儿子过度去世,这些都让罗伯特成了一个怪人,从他眼睛里面所看到的世界也是怪的,他把自己封锁在自我世界里,唯一能够拯救他的还是只有人,玛丽没有成功,如果那头奶牛是分离、不幸与死亡的象征,那它早晚注定会砸在我们头上,无论我们是在福建、意大利、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奶牛带来的是钱俊爱情婚姻的破灭,带来的是罗伯特的改变。
老子所言“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大概可以放在这里解释。
魔幻现实主义所呈现的鬼怪、巫术、神奇人物和超自然现象,带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怪诞的色彩,这次,《一丝偶然》中所呈现的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人更显荒唐与戏谑,因为一个所谓偶然的荒诞事件带来的改变,罗伯特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故事的结尾,钱俊找到了自己的大伯,他一路开车来到乡村,出现在正在给奶牛挤奶的玛丽面前,一切不言自明。
看到说是幽默性地真实故事改编就来了兴趣,在鸭舌与葡萄柚芦荟绿茶的陪伴下开始了这趟阿根廷布宜诺斯之旅。
简单地故事,却又轻易地引起了共鸣,回想起自己一个人的旅行之时的恐慌。
本人没胆却又喜欢一个人旅行,每次出发前就兴奋难止,就连在飞机延迟时还可以乐呵呵地拍照发微博。
可是,当飞机到达目的地降落的那一刻起,兴奋就让位给害怕了。
乱七八糟的问题扑面而来,脑子运转不来,恐惧排山倒海,唯恐自己会有任何地闪失,后悔应该要结伴同行,不应为了彰显个性而独自上路。
而且旅游的目的地还不是在国外,只是单单在国内,在能灵活运用自己语言进行沟通的地方,可想而知,如果像俊那样一个人跑到了国外,刚下飞机就被打劫,还被抛弃在路边,本人大概就先神经错乱了一番。
虽然真的踏上旅程的时候就已经平静下来,但其实偶尔还是会冒些小恐惧出来,看着别人勇敢的上路,实在是敬佩不已。
就像玛丽说的,在一个完全不同语言环境的国度里面,遭遇了一系列凄惨的事情以后,却能遇到萝卜头大叔是何其地幸运,对此,同感万分,祈愿自己出外流浪而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遇到萝卜头大叔,但还是平平安安为好,毕竟本人胆小如鼠。
缘分在电影里又牵起了红线,两个相隔不知道多少公里,除了共同点都是男人以外的两个人,因为一头牛而相遇了。
看似怪诞荒唐,但世界如此之大,的确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没遇到不代表不可能,所以他们的相遇又是如此地靠谱。
从陌生到熟悉,感情就在此悄悄发芽,再冰冷的心都开始有了温度,更何况萝卜头大叔本是温柔善良的人。
突然要让一个陌生人住进家里,不要说是不善与人打交道的萝卜头大叔,就算一般有正常人际交往的人都会不习惯与不乐意,或许我们都会拒绝,但还是会有像萝卜头大叔那样,虽然勉强与不乐意,内心整体在天人交战、矛盾不已,但还是狠不下心来的好人儿。
看到俊说大伯我找了你很久,然后就在那哭泣述说,旁边的萝卜头大叔一脸关切地看着他的时候,泪水开始失控了,一是因为感受到人在异乡终于找到亲人的那种感情,二是因为感动于萝卜头大叔那真情流露的关切之情。
萝卜头大叔在帮助阿俊,但隐藏在这之下的,就是阿俊也帮助萝卜头大叔解冻他那颗冰封已久的心,最终,阿俊找到了大伯,萝卜头大叔找到了玛丽。
于是,一头牛,连接了两个人,帮助了三个人。
就像那句不知道是谁说的话,真正的勇敢是明明害怕,却还是迈步前行。
不记得原话是不是这样了。
或许自己骨子里还是有一丝真正的勇敢存在,因此就算害怕,却还是坚持一个人旅行,也或许是想遇到更多像萝卜头大叔这样的好人儿。
PS.看到萝卜头大叔去大使馆被迫干等,而大使馆工作人员们却在闲聊的时候,只能感叹说,不管这是真是假,但作风不好可能已经被传开了。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荒謬絕倫之事,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就算再荒誕的事情,背後都必有其發生的原因?
在電影【一絲偶然】(Un cuento chino) 的開首,就發生了一件荒天下大謬之事──阿俊和女友在湖上泛舟,正當阿俊準備拿戒指向女友求婚之際,忽然一頭牛從天上掉下來,打沉了小艇,並把阿俊的女友撞死。
傷心欲絕的阿俊隻身前往阿根廷,打算投靠大伯,誰知他甫到阿根廷就遭搶劫。
此時,阿俊遇上性格孤癖的 Roberto (【謎情追兇】男主角 Ricardo Darin 飾),雖然言語不通,但 Roberto 收留了阿俊,並協助他尋找親人......雖然之前把 Ricardo Darin 主演的【ER秃鷹】罵個狗血淋頭,但栗其實是很喜歡這位男演員的。
今趟他在電影中飾演一位性格古怪的大叔,他演得唯肖唯妙,喜劇感十足,多處令栗忍俊不住。
除了演員了得,栗更喜歡【一絲偶然】的劇本。
兩個相隔十萬八千里的人,因為一起古怪意外而遇上,然後互相扶持,最後邁向人生另一章。
這種老土但超溫暖的故事,秋天看就正合時宜!
外教课上...突然 太突然了!
笑点不懂。。。
阿根廷活雷锋拯救中国小伙,两人关系的变化也算自然。“偶然”并非无意义,当“偶然”活生生地坐在你面前时,你就能切实地感受到份量。
玛丽的情书写得极好,她说”人身上有两种东西可以第一时间被感受到:高贵和痛苦,而你两者兼有。“这一句至为动人。
剧情逻辑有点老土,细节拍的不错。
牛逼的编剧!电影非常朴实,人物表演真实自然,摄像的风格缓慢沉稳,运用了大量的摇移跟拍,减少了画面的剪辑从而保持人物活动的流畅性,赞一个!对使馆中中国官僚式作风的写实描写实在是太中国了,讽刺得极其到位!得益于深影字幕组的翻译,台词幽默风趣充满中国的味道,让人忍俊不禁哪~~
语言不通,心意相通。
玩具厂的大触有点福山雅治的影子←_←里面的香蕉人看起来略别扭,取景也是←_←,大叔是个好人呐
华人的部分照例做得很古板,笑点多少有一些,并不算好笑,不过其中仍然有种西语人独有的混乱逻辑。
在从阿尔梅里亚到马德里的火车上,视频系统就像是专门为我准备一样,放起了这部1/3说着中文2/3说着西班牙文,表现落魄中国难民被好心阿根廷大叔帮助的好人好事。
有点英式喜剧的感觉。。。细节&对应
天上不一定会掉馅饼也有可能是奶牛
中文部分是没有字幕的,所以作为中国人看这部电影能听懂中文意义也没大多少。不过片子本身很幽默,并也道出一些道理。不过电影结束后的制作人名单都全部翻成中文,很有特色啊。
看似无厘头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关于幻灭和重生的故事,而且讲的那样朴实,笑中有泪有识,不知道不懂中文的人看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
真巧,真好
确实,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我们的人生也是易碎的,就像罗伯托为他去世的母亲收集的玻璃工艺品。当偶然发生在我们自己头上时,就是必然,就像那头从天而降的奶牛。再匪夷所思的偶然背后,也有它隐藏的意义。大结局因为这次偶然的事件,一个找到了亲人,一个找回了爱情! .
funny
好喜欢这样的电影,看完好开心,哈哈,这次的中国人是正面形象,很棒。
第二段大使馆的戏,绝。
开始以为是法国电影,后来听到说西语就以为是西班牙片子。。。后面才发现说的是南美阿根廷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