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大哈》。
5分。
里克·罗曼·沃夫导演,杰拉德·巴特勒主演作品。
就像好不容易在前段时间翻到了连姆·尼森的《出轨幻想》终于没有“营救”一样,杰拉德·巴特勒的这部《坎大哈》其实终于没有“陷落”。
但遗憾的是,这部没有“陷落”的戏,在整体表现上,真的陷落了。
我们大胆猜测,杰拉德·巴特勒一看到剧本没有“陷落”两字儿,立马就接了戏——防不胜防啊!
巴特勒饰演的特工在中东的身份遭到泄密,他和他的助理必须马上离开。
遗憾的是,他没有带走助理,而是带着翻译开始前往接应地。
你懂的,一路上,剧组还是花了一点钱,又是车队,又是直升机,又是枪战,又是爆破的。
我以为怎么着也得拍成史泰龙的《第一滴血》,没想到,这个故事拍得比“陷落”系列还简单。
后面有点失去了方向,有点像公路片。
巴方的骚操作让人有点迷惑。
前半可以作为一部新型谍战片(中亚谍战),多方角力也刻画的比较认真。
没有了杰拉德巴特勒主演片子的传统血浆爆发,感觉差了点意思。
这可能是他主演的枪战片里杀人最少的一部了。
给满分主要是因为评分太差了,帮忙拉一点起来。
感觉得出来预算内剧组已经做到最好。
另外片尾那个是地狱火?
特么b52吧。
咱就是说稍微有点好奇,到底拍这些电影的人,希望他们的观众是什么群体台词一:龙套男对即将回英国的男主说:替我向自由世界问好台词二:男主对即将被他拯救的翻译说:我想带你去一个安全的地方,美国或者伦敦台词三:男二对老板说:我不想待在这里了,这里像腐烂的尸体(这句不确定,反正是类似的意思)完成任务后我想去伦敦或者巴黎台词四:白人长官A对快死的男主和翻译说:去他的权限,让无人机发动攻击,我不能再让我的人受到伤害,他们可以解雇我台词五:回家吧,这样你才知道为了什么而战这些台词或者类似这些台词想要表达的”东西“,少说也出现在1000部好莱坞电影里了吧,到底是有多傲慢才会一直做这样的事情并且觉得有用
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FRgLqCCz-6VyVyKGmp_9Q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坎大哈陷落》。
片名Kandahar (2023),别名坎大哈 / 坎达哈行动(台) / 杀出坎大哈(港)。
杰拉德·巴特勒是一个很不错的动作演员,特别是《300》之后,更是奠定了一线动作明星的咖位。
看他的动作片充满刺激,是一个不错的享受。
但是当他的电影中加入地缘政治元素后,一切就显得完全不同了。
尤其是影片中并没有加入特别的动作内容时,他的动作片已经无法合格。
《坎大哈陷落》具有强烈的可预见性。
观众不看电影都会知道,杰拉德·巴特勒的角色总会在即将完蛋的时刻获得胜利。
本片根据前军事情报官员米切尔·拉福特恩的剧本改编,基于2013年斯诺登泄密事件的相关故事,也是第二部完全在沙特阿拉伯拍摄的美国电影。
《坎大哈陷落》的标题《Kandahar》与杰拉德·巴特勒之前的《飞机陷落》(Plane)一样简洁,这是杰拉德·巴特勒与《天使陷落》(Angel Has Fallen ,2019)和《末日逃生》(Greenland ,2020)导演里克·罗曼·沃夫(Ric Roman Waugh)的再度合作。
本片的故事情节颇像盖·里奇执导、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盟约》,但故事所呈现的内容要更加混乱。
杰拉德·巴特勒这次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名叫汤姆·哈里斯的CIA的黑色行动特工。
他初次亮相,就给伊朗核计划使绊子,炸掉了伊朗的核设施。
然后观众还会得知,他和妻子女儿分居,婚姻亮起红灯,原因就是他热爱工作,甚至错过了女儿的毕业典礼。
炸毁核设施的行动很快引来反扑,汤姆需要带着阿富汗翻译莫,一起前往阿富汗坎大哈,才能在友军的接应下逃走。
美国特工拼死带着当地翻译,不离不弃,直到特工带着翻译成功逃出生天。
这怎么看怎么像今年的另一部电影《盟约》。
这些特工跑到别的国家,把别的国家搞得一团糟后,不忘带上带路党。
前一半是真的,后一半是假的,但他们就是有脸有胆把假的拍出来……《坎大哈陷落》就像是《盟约》的暗夜青春版。
动作戏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进行了大幅缩水。
配上晚上乌漆嘛黑的场景,除了有杰拉德·巴特勒做噱头,其他还真就没啥好看的了。
《坎大哈陷落》与《盟约》一样屁股很歪,但不同的是表现效果相差甚远,本片从未充分挖掘汤姆和莫之间的关系。
两人尽管有过几次有意义的对话,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反倒更像是被迫合作的两个陌生人。
影片也很明确地放弃了莫的个人塑造,故事情节发展很不均衡。
汤姆一直处于绝对C位,即使他需要表现得疲惫时,他也完全压制住了莫。
在第一场动作戏出现之前,影片有整整一半的时间都在毫无意义的间谍活动和对话上。
大段对话后,观众终于看到了一场公路追逐战。
随后又出现各种重复对白,强调家庭巴拉巴拉。
故事的气氛一直没有顶得上去,汤姆和莫在当地军阀营地发生对峙时,气氛有一点点紧张起来,但很快就泄了气。
影片努力指出中东大国并非单一的整体,而是存在大量差异化的民族和宗教的,而将这些不同势力整合起来的,恰恰是西方列强的入侵。
莫勇敢地向周围的人指出,美国等外来势力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了苦难,说教意味很浓,空洞且乏力。
接下来是更多的追逐战,最为亮眼的一场是以夜视镜视角呈现的。
随后的高潮大混战中,一名特种部队队员勇敢地做出自我牺牲,而前半段浓墨重彩描写的神秘摩托车手草草下线。
毫无意义的英勇牺牲、逃生边缘的对抗、神兵天降般的轰炸,混乱中,演员们很疲倦,观众们更疲倦……
故事生硬动作缩水,气氛尴尬充满疲倦。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2024.11.19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阿富汗塔利班曾经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北方联盟和一些军阀被驱赶到零星的边界地带。
然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派出美军帮助北方联盟大举反攻,塔利班节节败退。
反恐战争大获全胜,塔利班战败被赶出阿富汗主要城市,在美军的帮助下阿富汗组建联合政府,北方联盟军事力量解散,取而代之的是阿富汗国民卫队,继续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同塔利班残余势力零星作战。
美军在阿富汗驻守二十年后突然要宣布撤离,塔利班开始反攻,从山区包围城市,阿富汗国民卫队一触即溃,然后美军狼狈撤离,阿富汗全境基本被塔利班重新控制,塔利班缴获大量美式装备,开始在国内实行伊斯兰教法统治,期间偶有跟ISIS与部分小军阀的零星战斗,但塔利班牢牢控制着基本盘,并开始在阿伊边界向伊朗发起挑战。
美国撤军后的阿富汗就像冷战时期的柏林,塔利班学生军,isis,军阀,巴基斯坦人,印度人,伊朗人,毛子,某大国,各方势力陷入混战。
汤姆•哈里斯受雇于美国中央情报局,伪装进入伊朗境内,和搭档奥利弗一起假扮成为一家名为西维里克斯的瑞典公司的通讯承包商工作,在“埋藏于沙漠下面的电缆箱里植入了震网病毒。
安全离开后的汤姆和奥利弗直接驱车离开伊朗,来到阿富汗的坎大哈藏匿起来。
莫哈马德是个曾经给驻阿美军当翻译的阿富汗人,当年随着美军撤离他的国家,现在他用假身份从阿富汗赫拉特国际机场入境,回到阿富汗,在机场他目睹塔利班的戒备森严,接受了严格盘查,幸亏塔利班的指纹系统里没有他的没有他的记录。
震网病毒发作,一举摧毁了伊朗建在库姆附近的核设施,震惊全世界,汤姆在坎大哈目睹了自己的这一杰作,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卫星实时监控,记录下了这恐怖的一幕。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部门官员法扎德•阿萨迪上校受命开始追查美国特工,他们在阿曼绑架了先驱报女记者卢娜•库贾伊,从她身上找到突破口。
当阿萨迪上校向库贾伊亮出她和她女儿丽莱的合照时,库贾伊当时就眼泪汪汪的了,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个叫詹姆斯•文森特的人出于爱国的原因,给她发了关于伊朗核项目的信息,很快伊朗的一个核电站遭到了破坏。
塔利班“舒拉”领导人拉苏尔会见了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凯希尔,他们在和北方联盟和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对抗中需要邻国巴基斯坦武器和弹药的支持。
而凯希尔则指责了他们为了复仇而滥施暴政,滥杀无辜的行为。
汤姆任务完成后告别奥利弗飞往阿联酋,在迪拜国际机场,他给女儿艾达和妻子妻科里买了礼物。
没有想到汤姆见到罗曼后却被留下来,重金聘请他继续干脏活。
可是汤姆急于要回去参加女儿艾达的毕业典礼,还有拯救他那濒临破碎的婚姻,但是当罗曼承诺可以帮助他女儿艾达去任何一所医学院上学的时候,他选择了妥协。
可是这次汤姆没有假身份来伪装,完全是黑色行动,也就是干黑活,这样他就只能靠自己了,还是那句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过罗曼给他物色了一个帮手,就是莫哈马德。
夜深人静的时候莫哈马德悄悄去见了前女友纳哈尔•胡赛尼,又去儿子的坟上痛哭一场,了却了他的心愿。
可是就在汤姆来到阿富汗的赫拉特,准备进入伊朗小镇泰耶巴特的时候,媒体铺天盖地的曝光了美国中情局的黑色行动和记者库贾伊失踪案。
奥利弗没有来得及离开就被伊朗特工杀害,罗曼紧急叫停了汤姆的行动。
形势陡然紧张,伊朗,巴基斯坦都出动了特工想缉拿汤姆,当然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
巴基斯坦是想卖个高价。
兰利准备放弃汤姆,罗曼不同意。
其实汤姆逃脱的胜算还是很大的,他是个职业军人,是美国中情局从英国军情六处借来的特工,而英国第22特种空勤团现在正在阿富汗追剿基地组织的副指挥官,撤离地点位于坎大哈省一处旧中情局基地。
汤姆和翻译莫哈马德从安全屋出来就被伊朗的阿萨迪上校亲自带人给盯上了,汤姆在一个集市换了一辆黄色尼桑皮卡,可是刚刚开到坎大哈的闹市区就遇到塞车,于是伊朗特工向汤姆的车围拢过来,就在这时“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巴基斯坦的特工凯希尔骑着一辆黑色摩托车出现了,他先用炸掉炸飞了伊朗人的车,让汤姆的车趁机溜走,接着凯希尔让他们的人拦截汤姆的车,没有想到汤姆根本就没有任何迟疑的冲了过去。
中情局的侦察无人机一直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可就是不出手相救,理由是什么他们不受法典第50条的保护,对此汤姆心知肚明,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想为他们这些棋局中无足轻重的棋子而挑起国际纷争,坏了美国的好名声,所以汤姆从一开始就没有指望他们半点。
都说隔墙有耳,头一回见识了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汤姆告诉莫哈马德他们要去德拉拉姆隔着老远咋就让被汤姆轰跑的小孩听了去,并且告诉过了骑着摩托车路过这儿的巴基斯坦的特工凯希尔。
搞笑的是汤姆带着夜视镜连夜赶路,走到半路,伊朗的阿萨迪上校坐直升机追上他们的车,汤姆用莫哈马德做诱饵,用AK47冲锋枪打的直升机在空中爆炸,机上的阿萨迪上校当场丧命。
第二天早上,塔吉克军阀的人最先发现他们,汤姆让翻译莫哈马德报上他们是伊斯梅尔•拉巴尼的朋友后被带到了位于阿富汗法拉省的塔吉克兵营。
汤姆和伊斯梅尔•拉巴尼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莫哈马德却对他带搭不理,汤姆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个伊斯梅尔•拉巴尼曾经洗劫过赫拉特,他把杀人称之为生意,只要出价高,他可以为任何人效力,当莫哈马德说出拉巴尼杀了自己的儿子时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所有的枪都只想他,但是莫哈马德却把拉巴尼递给他的手枪卸下子弹后扔掉,流着眼泪表示他会原谅拉巴尼。
私下里莫哈马德也对汤姆和拉巴尼这样杀人如麻的军阀称兄道弟表示愤慨,可以看出莫哈马德是个明辨是非,能屈能伸的汉子。
拉巴尼果然就是个墙头草,谁给的利益多就为谁干活,在放走汤姆后,又把汤姆出卖给了塔利班“舒拉”领导人拉苏尔,于是汤姆再次被截,这次两人遭受了严刑拷打,被吊起来打的皮开肉绽。
伊斯兰国来抢人,拉苏尔抵挡不住打电话向巴基斯坦的特工凯希尔求救,很快拥有重武器的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就打死了拉苏尔,用火箭弹攻破了大门,他们找到汤姆后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原来是神通广大,与各方势力都有交际的罗曼买通ISIS的武装人员帮忙一起来营救汤姆,罗曼最后死的挺壮烈,也算对汤姆仁至义尽了。
从这里可以侧面看出ISIS的背景比较复杂,既反对西方势力,又跟西方藕断丝连,既是宗教极端组织,也对其他极端组织也毫不客气。
巴基斯坦的特工凯希尔赶到后远远的看着这阵势摇头说这不是伊斯兰国,他判断是阿富汗突击队。
凯希尔立刻调集所有塔利班红色部队以及巴德里313前往迈万德截住罗曼和汤姆。
大批的塔利班开着悍马车出现在在旧中情局基地附近,在基地铁丝网外,汤姆的汽车被塔利班的火箭弹打翻。
巴基斯坦的特工凯希尔叫停塔利班的围攻,他一马当先,单刀赴会,要单挑汤姆。
汤姆从车里爬出来迎着他走过去,两个人开枪对射,最终凯希尔中了致命的一枪,倒地不起。
眼看着塔利班的车一字排开的驶过来,中情局的收割者无人机搭载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终于发威了,一个集束轰炸,塔利班的五十多辆悍马车一下子就都报销了。
汤姆和莫哈马德夺取一辆悍马车,直接开到英国飞机前,伤痕累累的两个人终于上了飞机。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释放了先驱报女记者卢娜•库贾伊,她捡回了一条命。
汤姆的女儿艾达去机场接父亲,父女俩亲密如故。
莫哈马德回到他在巴尔的摩的家,和妻儿重逢。
特工凯希尔回到巴基斯坦被送进医院。
坎大哈 (2023)5.52023 / 美国 / 动作 惊悚 / 里克·罗曼·沃夫 / 杰拉德·巴特勒 纳维德·内加班
感觉这部电影它的动作戏真的不多,完全可以说有点怀念动作戏的那种情怀,而且杰拉德感觉他在这部电影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表达吧,而不是像前几部那样的陷落如此厉害,而且他在这部电影里面更加体现出他的衰老了,而且感觉也减少了很多成本在这种电影里面现在可以说还不如飞机陷落,不过他主打情感的分,也是可以吃一波情怀分!
自打“300”男主杰拉德·巴特勒拍了“陷落”系列后,大陆翻译越来越敷衍。
只要他的片子,不管啥题材,都是冠以“陷落”。
当核潜艇艇长,明明叫《Hunter Killer》,生生改为《冰海陷落》;当了飞机机长,名字言简意赅为《PLANE》,这次依旧被改为《飞机陷落》。
听说有开拍了第四部陷落——《Night Has Fallen》,翻译组总算给了实至名归的《黑夜陷落》。
这个“陷落”IP看来要一直炒作下去了。
这一部叫《Kandahar》,没有逃过字幕组的“毒手”,可想而知叫什么——没错,就是《坎大哈陷落》。
和前面三部“陷落”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保护政要的正面硬钢,而是带着“颜色”的英雄“千里走单骑”情节什么已经被好莱坞拍的烂大街了,特工去“不友好国家”搞破坏。
结果人还没回国,就被本国“内鬼”披露出来还上了全球的“头条”。
这位大哥不得不放弃任务,走上亡命的回国之路。
这条路不好走,但是,“陷落之王”杰拉德·巴特勒并不孤单,明面上有翻译“默”(Mo)陪同;而背后则有一大堆技术、战术、无人机、特工的支持。
阻挠“陷落哥”回国的不是自己人,也不是“身边人”,就是混乱的当地局势和复杂的国际关系。
本来这类题材就是看激烈的枪战,“文戏”什么的就是扯淡。
结果,这部电影非要讲几段深沉的忏悔,说什么“没有把上一个翻译带回国啊”,“美国本来是来帮忙的结果伤害了当地人民啊”……这就有些可笑了,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电影在放屁。
但是,编剧也好,导演也罢,还是一本一眼的把这个讲出来,目的就是刷一波好感,度上一层忏悔反思的“颜色”。
殖民思想何其浓烈啊。
本片不同于其他题材的特点在于,把美国的军事政治实力摆在暗处。
就像一个传统的修仙大家族,把一个庶子扔到红尘中历练,一旦此子有危及生命的地方,家族长老轻松扔个“仙器”,帮助“不成器”的后辈度过危机。
男主汤姆(Tom Harris)一场千里走单骑,貌似“单骑”,天空中中有双眼睛在盯着他。
无人机24小时的跟踪,都能让美国总部掌握他的动态,投放物资或是安排路线都轻车熟路。
后来被左右逢源的军阀伊斯梅尔(Ismail Rabbani)接济,被带着伊斯兰国武装来救自己的罗曼(Roman),都是依靠着美国之前结下的“善缘”。
带着结尾处离开是非之地的“登陆场”还是美国之前废弃的基地。
所以,这场横穿站场的作死,只要不犯错,就是炫耀肌肉的逛街。
翻译组生生冠上“陷落”的名义,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为了赚眼球不择手段。
而对于当地民众来说,他们对美国深恶痛绝,恨不得生啖其肉。
但是,一旦有美国人挥舞着美元,他们立刻成了“带路党”、“狗腿子”、“还乡团”、“雇佣兵”,或委曲求全,或摇尾乞怜,或表面功夫,总之,还是无法摆脱被奴役被控制的命运。
值得说一下的,还有美国的“遮羞布之争”。
电影中汤姆被阻击被打击差点被消灭,美国总部一开始强调“权限”,就是说不能在当地“明目张胆”地直接武装打击。
所以,天空的武装无人机只能看着己方特工辗转腾挪,刀枪不入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结尾处,总部一看汤姆实在逃不了了,直接上了大杀器——“地狱火反坦克导弹”(Hellfire),还美其名曰,“他们可以炒了我,但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人送命”!
滑天下之大稽!
唉,一个在当地搅风搅雨的特工,难道是自己喜欢么?
都是美帝的驱使和指派,当地人反抗一起,立刻得到总部的镇压。
这不就是殖民思维么?
我可以打你,你打我就不行。
强盗逻辑被美帝玩的熟透了!
在主权国家实行武装攻击,在外交上意味着宣战啊!
美帝就是拼着自己的硬实力,在全球掀起腥风血雨。
对于这样的国家,除了同归于尽,其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唉!
两位特工加翻译完成任务后得回国旅程。
故事三条线1、前CIA特工伪装“电信人员”破坏伊朗军工设施,得手后全身而退。
2、伊朗 安全局,全程追捕,怎么技术不过关,被团灭。
(纯属于导演意y)3、阿富汗特工 全程骑摩托车追捕杰哥.4.还有天上一颗大网,发生的事情,美国本土全部看的到。
这简直就是开了外挂。
也完全符合美国电影得风格,主角到哪类死到哪里,所以说杰哥也是坑哥。
美国自己骗自己,把自己塑造成爱心大使,真让人觉得无语。
剧情混乱,毫无章法。
骑着摩托车的巴基斯坦特工是什么鬼?
一味的在镜头耍帅,对剧情完全没起作用。
另外伊朗特工完全被导演编成弱鸡,毫无战斗力可言。
主角一支机关枪就能干掉武装直升机,也是离了大谱。
这部片有太多不合常理的地方,浪费时间的烂片。
纯纯的美式价值观,为掠夺、杀戮洗白,电影中的大漂亮国不丢下任何一个帮助过美国的人,不知道20年阿富汗战争中服务美国的阿富汗人,尤其是没挤上飞机的阿富汗看了是什么感想,电影与现实反差如此之大,这样的片子也就只能送点爆米花!
以前的陷落是被害狂想症,现在的陷落是明晃晃的欺骗。
好莱坞一直在描绘一个虚假的美国
一坨答辩。
太难看了,根本看不下去,还要搞症状宣传,反中反鹅,真是恶心
那个跳下汽车的情报分站小头目才是真英雄,向导没找到小姨子,可惜了。美国军事霸权,可以随时监控、出入别国的空域
又乱又散,逼格也没有。特别是才看了克总。
陷落这个豆瓣梗名字系列最烂的一部相当无聊,完全不及导演的天使陷落一半好。
推荐
反战这条线跑下来了 CIA光伟正得地铁老人手机最后真的so他妈的阿梅利卡必胜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
比《盟约》强多了,正确的观看方式是把它当做一部一部描述后ISAF时代阿富汗乱象的公路片。
不叫陷落就不会起名字了
真的很难看。
从三角洲部队到CS,我童年的回忆呀,这电影好多场景都好熟悉。Roman滚下车,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回头望向Tommy,啊!!!眼泪要出来了。不管什么信仰,善良仁慈就是真理!!!
这个系列非常成熟了,挺好看的
陷落哥这次是真的无聊,而且好der,就美国人,阿富汗人算人,Taliban人和伊朗人不算人是吧,他们回家可以,另外那些人就该死是吧
《陷落》系列在我心目中彻底塌方了,趁早住手吧
用台词带出故事,用故事带出局势,其中台词最不重要,而地貌和民风特别吸引我。
07.06。两周看完,这种题材真的烂大街,拍的也不好。
真可怜啊,这么大年纪还陷落呢
6.5—7分,题材新鲜,但是故事套路化,情节前半段有点平,后半段开始激烈起来。放在当今时代,渲染美式上帝视角的价值观已经不能让人信服。
带着“颜色”的英雄在中亚“千里走单骑”的老套故事,除了当地人文风景可以一看外,没什么亮点。吐槽一下,帅气的男二号从美人怀里爬出来,在沙漠里骑了一整集的摩托,然后下车后三秒就被干掉,真是日了狗了。
这次的“陷落”阵仗小了点,重武器有一架通用型直升机,结尾时的两门迫击炮,那个所谓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看起来更像是集束炸弹。杰拉德乘坐的皮卡近距离被火箭筒击中,而他们却毫发无伤,紧接着和最后一个boss相向而行展开了一场中世纪决斗,真特么扯!!感觉还是叫“逃离坎大哈”更合适些。另:这片子重点刻画了特工和阿富汗翻译之间的友情,和“盟约”有点相似。但是没有“盟约”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