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这样?
我应该是零零年代的日本乡村女高中生,炎炎夏日主动请缨去送午餐给为棒球队打气的管乐队结果饭盒变质管乐队集体中毒不得不由我将功赎罪拿起萨克斯组成超级爵士乐队。
我应该是动漫里爱弹吉他的社恐自闭美少女,下午两点半放学坐在公园秋千上等待素不相识的阳光开朗大女孩邀请我一起组乐队。
或者,我可以是六十年代来索邦大学念书的美国交换生,五月风暴期间在电影档案馆门口结识一对文艺青年兄妹然后应邀去他们家共享三人世界;可以是七十年代爱丁堡混沌糜烂的嬉皮士,天天听吵死人的朋克乐钻进全苏格兰最脏厕所的马桶里蛙泳仰泳自由泳;可以是长相帅气同时独身一人穷游欧洲的白男文青,在火车上邂逅巴黎女学生随后开始二十四小时高强度mindfxck最终在离别的站台上与她约定七年后再相见;可以是被黑帮老大的女人爱上的法国混混,在大街上抢走黑帮的秘密资料然后逃进地下铁和轮滑小子与鼓手大叔到处流窜开演唱会。
我应该是在美国乡村长大的问题青年,要么性格孤僻但是有美丽插班生和你一起在课后小树林共建秘密王国,要么有三个好哥们跟着你一块儿沿着铁轨去河对岸的森林寻找一具男孩的尸体,要么能整日骑着自行车带着小狗在宁静的南方小镇追查神秘谋杀案的真相,再不济也得是被学校开除后每天站在麦田边看孩子们玩耍(时不时还要把过于靠近悬崖的小孩捉回去)……但我唯独不应该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大四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国产苦逼大学生,深更半夜看完《摇摆少女》后躺在床上一边急得到处打滚一边问自己:“为什么我的青春就是一滩烂泥呢?
“
青春音樂電影,講夾Jazz band講理想講實踐。
會唔會好說教架?
請放十萬個心,《喇叭書院》唔會。
導演矢口史靖響朵作係《5個撲水的少年》,今次只係由韻律泳變為爵士樂。
睇過《5》既難免會將《喇》相比,因只怪時序推進太似,成班學生由唔識爵士樂,到盲中中咁試、錯摸,到愛上、不惜自費學習,簡直同《5》既骨幹一模一樣;以上都未算,最似既都重係電影選材:《5》所描寫既韻律泳,係水上活動中最浮誇既一種,而《喇》既爵士樂亦係奉旨浮誇,邊吹邊跳舞,造作到離奇既曲風,偏偏導演可以拍到流暢唔突兀;《5》入面既漫畫化搞笑情節,係《喇》度都搵得到,而表演依然幽默唔誇張;《5》從來冇硬質咩長篇道理玩說教,《喇》繼續承襲此優良傳統,輕鬆自然,唔會夾硬迫你聽佢?蔭M。
如此清新既學生電影,只有矢口導演先拍得出。
電影另一班功臣,就要讚班學生妹女主角。
導演選角確實有一手,當年1個妻夫木聰,紅到家陣;《喇》入面成班學生妹,尤其女主角上野樹里,有演技唔造作,自然流暢舒服。
演繹一班音樂初哥,由乜都唔知識,到吹水樽練氣、聽交通燈盲人指示聲感受爵士樂韻律,直至愛上爵士樂,而不惜做兼職賺錢買二手樂器;如識得玩樂器既入到場睇,會好有共鳴。
到家陣,幾位口靚妹個個都吹得似模似樣,重出埋CD開埋concert。
冇呃你,真係連隻CD都精采,睇完戲,記住買隻番屋企。
Emotion Layer‧情緒斷層:http://www.emotionlayer.com
很久以前写的……搬上来有剧透===========================终于看完摇摆少女了。
载了屯在电脑里有一个月了吧,一直没看,因为一直在学习与看片之间矛盾,并在矛盾中不知不觉把空档接龙的胜率提高到了81%……orz……但是,数理方法让我走出了矛盾。
因为我发现,无论看不看片,我都无法继续学习了。
是冲着对上野树里以及nodame的爱,才去下的这片。
看介绍说是高中女孩子组乐团,于是联想到k-on,以及J-pop,以及各种卖萌。
结果,居然是一群挺不良的少女和一个懦弱的男孩异想天开玩爵士!
高中、女孩、爵士!
故事其实挺简单的,说的是暑假时一群被留校补习的女孩,给管弦乐团送便当,却因耽搁使便当变质导致整个团住院,于是她们被强迫顶替团员演奏管弦乐,又因为人数不够,所以决定演奏爵士。
正式团员回来后,她们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爱上了爵士,于是自己凑钱买二手的乐器拼命练习。
各种艰难险阻,加上一点好运气,终于在比赛上完美演奏~~原本对爵士是既无感也从不听的,但是当他们在台上演奏的时候,我却情不自禁的想着:“爵士乐果然也很不错呢!
”是传统老套的日式励志剧,剧情也没有美剧的跌宕起伏,但是看完却心情很好,片尾曲的时候甚至忍不住想要一起摇摆。
没有生离死别,没有海枯石烂,却足以感动人——大概是因为真实吧。
不是要夸树里的演技,但真的她让那个角色显得真实。
没什么责任感,做事三分钟热度,不好好念书,为了买二手的saxophone变卖了妹妹的playstation,可是对于乐团的事,她比谁都要坚持。
男主也很平凡,懦弱、不帅、连钹都敲不好、在管弦乐团被欺负,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些外表很屌、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的女孩们。
被swing girls阴错阳差视为大师的小泽老师,其实也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纯粹是个爵士乐爱好者而已,在初学者教室里被老师嫌弃为“学得最慢的学生”。
还有一边减肥一边饕餮的鼓手,还有花痴到连超市里的衣服模特都kiss的号手,还有永远嚼着口香糖的贝司,还有一群好不容易赚到买乐器的钱却都花在名牌包包上的团员们……每个人都有着各种不大不小的毛病,而且似乎各种毛病都能和身边的人们对上号~“好想组乐团啊~~~!
”看完的时候我不禁感慨。
是很欢乐的感慨,但是也带有一种“年轻真好啊”的失落。
不是觉得自己有多老,只是已经走过了可以张牙舞爪不要负责胡作非为乱来一气的高中时代。
那是还没有“定下来”的时代,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校园,学同样一些课程,高考可以说是目标也可以说不是,未成年可能是约束更可能是借口,大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学习,所以我们不用考虑什么未来,可以有更多时间异想天开,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想想。
我总觉得被定下来的人生太过无趣,完全丧失胡思乱想的乐趣。
所以,当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定下自己未来的方向时,我多少是不情愿的。
目标总是很高很大很现实很无趣。
主宰人生什么的,有什么意义呢?
剧中的swing girls并不是天赋卓绝,也没有从小立志爵士,当然,她们的音乐也并非多么卓越而能够得到大师的赏识。
连音乐也是平民得很啊。
但是她们努力过,她们笑过,她们做过梦了——这样就好了啊。
我不能想象她们之后会分别过上怎样的生活——虽然对爵士有爱,但是若要靠这个吃饭,她们还差得远;她们学习不好,可能考不上大学;她们工作起来也笨手笨脚,还时常心不在焉。
即使曾是台上聚光灯下的swing girls,下台后她们依旧很普通很普通。
可是,有这样的一段回忆——即使是对未来能够顺利站在金字塔顶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回忆,不也够了么?
也许,当不再年轻时,会絮絮叨叨抱怨着繁琐而收入不高的工作,但是看到窗外一群穿着制服的女孩跑过,却会停下碎碎念,会心一笑。
大概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喜欢臆想另外一种人生。
如果小时候没有自闭倾向,而是很自然开朗的,会不会和其他孩子玩到忘了回家,因此看到妈妈焦急不安难过而一瞬间释然又突然生气的表情?
如果没有遇到小R,会不会和初中班上的同学一起夜访鬼屋,然后不知为什么被揪到了派出所?
如果当时没有一念之差放弃了,选择逃避和不联络,会不会壮起胆子向爸妈提出去日本读书?
如果学习成绩很糟,会不会放弃高考,做些孤注一掷的事情,比如写小说,比如画画?
这些事是真的考虑过的,不过还是一路很“正经”地走过来了,所有都是想想而已。
所以很佩服并且羡慕电影里的那些人,尽管平凡,却依然努力地去做。
高中时也不是没干过什么疯狂的事,但无非是被所有酒吧赶出来只好在24小时M记里看世界杯,半夜在操场上吹风喝酒,或是因为旅费不足几周都只能好几人挤在一间40块的标间里,并不是什么因为大家的努力而终于有了成绩的光彩的事情。
后悔谈不上,算是遗憾吧。
很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只是做着平凡的工作,但回想起曾经做过的一些事,眼睛却能发出光彩。
棒球队的学长说:“世界上有两种人,摇摆的人,和不摇摆的人。
你们选择哪一种呢?
”
20年前的青春校园欢乐片,在如今看来依然不过时,毕竟发达国家,我们现在的学生才有可能大部分有这种校园生活基础。
所以也看到了现在的不少青春电影有来自这部电影中的元素,比如废旧厂房修乐器(钢的琴?
),最后散场的演出反转,以及团队中那么几个特别的人(如上图)。
当然还有cp的啦!
不过大部分片子所谓的成功幸福来源,大都还是得来自别人的肯定,比如非得参加比赛,并得到观众的起身鼓掌。
那得不到别人肯定的情况下,如何能得到自我的肯定呢?
从时间来看,那些女生从从来没碰过乐器甚至都没听过爵士直道可以完整地演奏一曲big band的乐曲也就半年的时间。
当然啦以来爵士乐也并不是过分强调技巧的严肃音乐,另外因为是拍电影嘛,中间的技术问题完全就没有必要深究了,每个人都开开心心地就好。
只是觉得老师很可怜的样子,就算没有音乐天赋,也不能只埋没他一个人,他和那些女生没有什么区别的嘛,而且觉得他指挥也蛮有模有样的呀大家的梦想都实现了,老师一个人呆在后面有点不公平。
不过也得到女教师的倾心了,也就算了吧。
不知何时起,或者一向如此,关于青春的电影里,爱情成了主旋律。
爱情或许让人刻骨铭心,但只是关于爱情的青春片,似乎太单薄了。
没有有一个喜剧电影,像《摇摆少女》这样,让我看了又看,其中那些令人发笑的段落,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每看到友子涎皮赖脸的央求家长买乐器,吹着塞克斯猫腰在草丛里四下找寻与之合奏的琴声出处,脸颊通红拿着比赛通知一路飞奔,脚下拌蒜扑到在雪地里,数学老师大开大合的拿着指挥棒在观众席里浑然忘我的挥动,还是会笑的眉飞色舞。
这个电影,把众多青春的元素展现的酣畅淋漓,直截了当,年轻时的任性,率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三分钟热度,百分百投入。
接触音乐,组建乐队,只是为了逃避补课的权宜之计,可爵士乐欢快的旋律,潇洒的曲风,一旦被打动,变再也停不下来。
一群百无聊赖的少女,隐约找见了青春激情奔流的出口,便一发不可收拾的乐在其中。
彼此勉励,相互感染,在音乐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纯真的友情……也见证了共同的成长。
虽然结尾的“汇报演出”中,对乐器的驾驭还不算自如,曲调表现的不算精准,但饱满情绪,和自信的态度,让全场观众为之振奋,也让我打着节拍随之一起摇摆。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懂得摇摆的,一种是不懂得摇摆的,世界上有两种青春,一种是无所用心的,一种尽情绽放的,一种是波澜不惊的,一种是高歌猛进的,多少的人青春岁月,随风而逝,无可回首,她们的青春却华丽四射,光彩夺目。
多想再经历一场青春,和这样一群天真烂漫的伙伴,无忧无虑的放声天地之间,进击的人生,如诗隽永,摇摆的青春,如歌明亮……
1.矢口这部影片依然选择了擅长的青春题材,但是整体节奏太慢一个小时四十四分钟也依旧只能草草收尾。
2.作为04年的片子和01年的扑水比起来挑战了更多人物的塑造以及更加试听化的表现方式,但正因为挑战了难度更大的部分,最终导致电影显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3.严重怀疑我的少女时代参考了关口的外形设计。
4.电影的起伏感不足,不够精彩,我分了三章才把整部影片看完。
5.女高中生和爵士乐的搭配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京阿尼的两部动漫,但电影与动漫比较起来还是动漫的可调度性和完成度更高一些,但对矢口抱着极高期待的我还是有些失望。
6.女主角的选择前期感觉少女感差了很多,比起她我还是更喜欢平山玲给人怦然心动的感觉,男主角初登场我还以为是藤井树。
7.最让我惊喜的是筹钱买乐器的部分,这是编剧设计的最用心的地方,绝处逢生的喜悦起承转合以及X光片的运用很大胆也很到位。
8.看惯了情爱青春的我们倒不如也试着换用澄澈一点的心情宁静的看电影。
我相信这部影片还是会给人更多的感动。
习惯牵着自己的手,习惯一个人骑着单车,习惯一个人游荡在偌大的超市……不禁被这龙凤胎喜剧给点燃了,感慨不应该只是嫉妒愤恨,不能总是被回忆追在身后,质问自己为何心甘情愿老的这么快。
我也是摇摆少女,扑水少年。
做想做的事,丢无伤大雅的人,反抗不讲道理的规矩,为自己在乎的事狂奔,爱想爱的人 …… 为自己的荒唐,幼稚,无聊,任性,好笑,疯癫,混乱,吵闹,不顾代价,没心没肺,不计后果,感到骄傲。
无关年龄,成熟,效率,高雅,理性,乖巧,礼貌,规则,主旋律,权衡利弊,世人眼光。
每个年龄层都该有的,不灭的热血之心。
就算没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所谓的是他妈谁的不是我的,不可否认现在的就是最好的。
最差也可以自嘲,过着如此不幸的日子,简直跟天才没两样。
那是个热得要命的暑假,讨厌却又逃不了的补习班,已经心生厌倦的教室,挂在头顶上“吱呀吱呀”转的缓慢老旧电扇,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数学老师,坐在窗边懒洋洋地打着呵欠的你。
然后这个暑假就在你和同学们的抱怨中偷偷过完了,夏天悄悄走掉了,青春也渐渐耗光了,什么也没有留下。
就像曾经的每一个夏天那样。
你没有和那个坐在教室另外一边明目张胆的在课堂上化妆的女生搭上话,没有机会嘲笑一边吃一边减肥的胖妹,不会像个大姐头一样不耐烦地打断文静眼镜妹的话,也并没有遇上那个有些懦弱又有些温柔的男生。
如果那天你没有和她们一起抱着便当坐上那趟列车,没有想要借着送便当的理由正大光明翘课出去玩,没有无聊的从教室窗口望出去,会怎样呢?
你还是会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靠窗的座位,一边毫无形象的打着大大的呵欠一边嫌弃着闷热的夏天和令人厌恶的数学,还是会一边抠着鼻子一边趴在地板上看着杂志,还是会三分钟热度的对待一切事物然后被家人念叨,屋子里的电脑依然积满灰尘,就像你曾经喜欢过的其他的东西一样,你的人生或许不会有什么偏差。
只是在过了很多很多年以后,说不出自己有过多么可爱辉煌的过去,再也想不起来所谓青春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你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言行举止粗鲁得不像个女孩子,成绩不怎么样还好吃懒做,一门心思全部放在玩乐上面,做事不经大脑又不负责任。
可是我喜欢你。
因为你一点都不完美,所以很喜欢你。
喜欢扎着土气的双马尾的你,喜欢耍小聪明的你,喜欢那个总是逞强的你,喜欢因为不甘心嚎啕大哭哭得像个小孩一样的你,喜欢露出寂寞又倔强的眼神的你,喜欢明明想要恶作剧却条件反射的扶住了电子琴的你。
你那么不解风情,懵懵懂懂得像个孩子。
狠狠拍开男孩子的手,行云流水般地踹了一脚树,看着被雪盖了一头的他,丢下一句“笨蛋”就蹦蹦跳跳跑走了,和专门欺负喜欢的女孩子的小学男生一模一样。
你像我,像她,像每一个不完美却很真实的人。
你像青春,即使哭泣烦躁的时间不算少,但充斥在回忆里的,总是开心笑着的瞬间。
你呀,你呀,你是青春,你是我。
凑个字树sjfkhuiogleoqkducjukvotlkrhwuqknwbrkgoglbllckdhsuaiqnenfnjukvkxkksjsjwjwhahksjfhrbndjckvkkcmxnjsjskwmdnbfbfnfmdkkskamb抱歉你写的影评太短了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group%2Ftopic%2F297921272&_i=30603313d7eb74d&dt_dapp=1
实在是太无聊了,这不是笨蛋是蠢。
小日本的演技简直让我从头尴尬到尾
【4】太可爱了,剧作的段落编排巧妙又自然,用一连串的难题和不完美解决铺垫出一个相对完美的收束,呈现出一种典型性但又没有过度落入俗套,同时捕捉到了校园时期纯粹的内在气质。是更多关于爱好的电影,毕竟青春不能只是爱“人”吧。
树里小姐扎两个辫子好可爱啊~最后那个片尾曲也超有爱的~看完心情大好!
剧情一般,但是情节好玩儿~
就图个乐
青春~摇摆~
@2024-05-31 14:25:00
热血是热血,但真的还蛮假的诶~做作感,放不开~有的地方很可爱
三星給上野樹里。。。看片兒壓驚!
有爱的片子
很单纯的青春励志片,上野的青春面,我十二万分看好的日本女优!daiyisiki~
和爸爸一起看的 主要喜欢里面的音乐
还算清新的校园励志片,故事倒是一般,细节还算搞笑
这种热血题材百拍不厌啊
不喜欢
不喜欢少女的夸张...状态不对?
啊爵士的秘诀是摇摆
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