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它把各种矫饰去除,说明事情的真相。
以下是它对一些事物的说明:1.敬老院:那是孤独无望老人的伤心地;2.恋爱:寻求后代的另一半较好的基因序列组。
作者似乎忘了基因有隐性的。
3.婚姻:寻求经济稳定、身体健康,承担抚养后代的义务。
4爱情:他让我感到有趣。
本片厉害的是要说明”我们在天上的父”。
您知道,“若是他不许,则一根头发也不会掉下”。
于是主角手持两块比萨饼盒(摩西的两块十戒板)来讲述天上的父所说的了。
这个天人沟通者在各大宗教中,都是“先知”级别的。
下面就是自从有了全知全能的祂以来,头脑单纯的人们反复要问的了:“如果他行善举、为什么许如此多恶事”“不违戒即可上天堂,则何事为违戒”“这么多年,这要紧话只对您一人说?
”答案一:祂的严厉公正和人们的违约。
答案二:尊祂的教、宣祂的功,赞美祂。
答案三:这是最难的,您得显点神通。
分海、死而复活、飞升这一级别的。
由于第三个问题没有回答,男主人公依然不被人奉若神明。
这是好事。
因为让一帮不会说假话的人到宽容这个级别,不知会发生什么呢。
男主人公有自知之明。
谎言的起因,在于马克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人们总期待彼此间能坦诚相待,可是看看若真是不能说谎,这个世界的鄙视链会变得多么直白和刺耳。
电影公司的气氛多么死气沉沉和抑郁。
编剧扩展了“说真话”的定义,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加掩饰。
所以路人美女见到马克第一反应就是,you're not attractive to me,你不吸引我,滚开;赌场妹妹见每个人都说,机器做了手脚,庄家总会赢的;老人院的墙上贴了“一个给失去希望的老人住的地方”。
等等。
多矛盾,多讽刺不是吗?
现实世界的人们知道以上的真实情况,却惯以自欺欺人:下一把会赢回来的,把爸妈放在那里他们会过得好的。
对真实情况反倒心照不宣。
人性往往是在细小逆流处显现出来的,马克的死后谎言吸引了一大群不思上进的人,驻扎在马克家的草坪上,想要靠近“天上那个人”的传话者,想要不劳而获第一时间听到福音、旨意。
这样的人,即使在现实社会,也太多 太多。
所以哪怕全社会都说真话,社会依然倾向以貌取人,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依然是以世俗观念的衡量标准,有房有车,有事业长得好看。
荒诞的设定,喜剧的外壳下,依旧是现实森严制度难以改变的悲伤内核。
这部电影,真是太讨我这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喜欢了。
那些在现实世界闪光的人形魅力,延续到了荒诞喜剧中:善良,热心,乐于助人,同理心。
片尾马克到了安娜婚礼上反对两人结婚,安娜与众人都问:你就告诉我天上那个人想我怎么做吧。
马克嗫嚅着,说:不,你应该问自己要怎么选。
这不是马克与安娜的斗争,这是个人与社会观念的斗争。
通篇强调的match,基因(体现在外貌)、金钱、社会地位都要门当户对;在这样的社会观念下,马克要安娜破除陈旧的观念,为爱勇敢一次。
如果是用谎言换来的爱,马克情愿不要。
哪怕之前马克用谎言换取事业,换取成功,也不愿在真爱这件事情上说谎,这就是在细小逆流处的人性。
微小,却闪闪发光。
真实世界,自然也是如此。
令人感动的,人性。
不过也正如马克口中的“天上人”一样,主宰世间一切,可爱是他,可恨也是他。
不就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只看人要怎么选。
讲着讲着都有些佛家因缘际会的道理了。
或许宗教总有些共同之处吧。
片尾处,马克与儿子俩人心照不宣地说:妈妈做的菜真好吃。
好一个white lie(善意谎言),这才是人性呀。
我最喜欢的喜剧演员,办公室就是他的神作。
这部电影每次感到心情低落的时候,就看看治愈一下。
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小众罗曼喜剧。
既然是小众电影,各种技术上的硬伤肯定是不少。
但是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原谅。
可能是我偏心吧。
缺陷也是一种美。
Go Ricky Gervais. Jennifer Garner也是我心目中的女神。
那个酒窝真是迷死人了。
《谎言的诞生》是一部电影。
我下载用了很长时间,资源很少,估计看过的人不多。
这个电影中的世界是杜撰的——不存在谎言。
每句话都是真的,只存在描述事实的语言。
每个人每句话都是真的,所以但凡说出口的语言都是终极判断,毫无掩饰。
语言只用来描述真实。
没有谎言,就没有怀疑;没有欺骗,就没有戒心。
真实所以信任。
这个电影的名字吸引了我。
我非常好奇,导演会怎样设置这个没有谎言的世界。
人们都说真话,到底会怎样?
因为我会自我想象。
想想吧,每句话都是真的。
你一睁眼,就告诉身边人你的梦境。
那梦境也许很黑暗猥琐。
你开始交谈,交谈变得很慢,你要思索真实是什么。
你爱他吗?
你爱她吗?
你想着谁?
谁会想你?
你去上班,看见老板、同事,其中有些你喜欢,有些你讨厌。
这些情绪都被真实表露。
你有可能被提问,只要是提问你就说真话。
想象你心底的那个秘密。
我们都像小龙人:我有许多小秘密,小秘密,小秘密……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然而没有谎言的世界,是什么就说什么。
你回家,看见父母,告知父母你的一切。
也许你没有好好上班,也许你没有好好上课,也许你去了酒吧,也许你玩419,也许你乱搞同性恋,也许,也许,存在无数不为人知的也许。
这些也许全部变成透明。
因为你不会撒谎,只要被问到,你就会说出真实。
只讲真话,美好还是可怕?
电影中的世界如其所是,真实到有些无聊。
然而有个人,有个失败者,有个人生里到处都是杯具的小人物,突然掌握了说谎的技能。
没错,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说谎是一种技能。
因为你说的每句话别人都会相信,所以你是什么,就凭你的自我定义。
你可以骗过所有人,所以你可以为所欲为。
问题:如果可以为所欲为,你最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两个被提到此问题的角色不约而同提到了性。
而且是和素不相识的漂亮妞之间。
让我想想……如果可以为所欲为,我最想做什么?
当然我不能告诉你?
太阴暗太猥琐太下流,会被河蟹的…… 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和你想到一块去了…… 电影很难发展下去了,有一个人全知全能,所有的人都以为那是真实。
如你所知,后来,主角凭借撒谎获得金钱,地位,豪宅,一切。
除了爱。
因为真实,女主角无法骗自己爱上他,她不会“骗”这种动作。
主角是个矮胖子,没有挺拔的鼻子。
因为真实,所有的计划都直指人心的欲望。
女主角择偶的标准是遗传基因的最好配置,生出优秀的下一代。
这是近于动物性的真实。
然而,即使在我们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一见钟情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吗?
如果你长得像西门庆而且有个驴大行货,不是很有优势么?
如果你是武大郎,不是注定杯具吗?
不是我低俗,《金瓶梅》就这么说的。
爱这件事,动物性占比例很大。
后来啊,我们的主角很节制,没有贪欲大爆发。
他也告诉了女主角真相。
然而不能被理解。
人们不理解谎言是什么。
杯具在于,电影匆匆结尾,让主角相爱,并生出又矮又胖的下一代。
是真的爱。
最后的伏笔是,这个爱情的结晶继承了他老爸说谎的品质,他成为这世上第二个会说谎的人。
这个基因会扩散得很快。
除了少数高等动物,动物的世界没有谎言。
蚂蚁,角马,食蚁兽,树懒,猎豹,海獭,它们都没有谎言。
灵长类有谎言。
参见《猴,猩猩的故事》。
谎言是进化的产物。
有一个基因,或者几个基因,恰巧变异。
这基因的拥有者开始说谎。
我们假定他是我们祖先猴群中的一只。
香蕉树在东边,他骗过其它公猴子,说香蕉树在西边。
然后他再告诉母猴子们真相。
这只说谎的猴子能吃饱,并顺便获得优先交配权。
自然选择没有道德观念,它会选择这只说谎的猴子胜出。
于是,说谎的基因开始扩散。
最后,所有不会说谎的猴子都被达尔文发现的自然之手淘汰出局。
我们的祖先胜出了,于是就有了说谎的我们。
于是有了政客,有了作家,有了导演,有了统计学。
看到此处,你应该莞尔一笑:以上所言,皆为杜撰,围观则可,相信即是被骗。
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诞生了谎言。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谁敢诞生真话?
真话或许有,但是淹没在谎言的密不透风的海洋里,很难搜寻。
宇宙如此空旷,没有光。
我们彼此欺骗,并最终骗过自己。
我摇啊摇,我多快乐!
本片为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思考实验,假设了在一个不存在谎言的世界里,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这个假设对所有人都很有吸引力,相比起眼前虚幻的一切,人们都更愿意去尝试探讨一个完全理想化的世界,也是哲学家们所乐此不疲追寻的思考命题。
这个灵光乍现的有趣想法需要用电影表现出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创意虽好,但如何用一个同样精彩的内容框架来支撑这个单薄的想法,则是真正考验编剧们创作水平的挑战。
好在影片选择了喜剧路线,这让本片天生就拥有了更大的延展性,并富有很多让人们耳目一新的噱头。
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故事自始至终都在刻意创造真实世界里必须用谎言来面对的事物,电影的几乎每一分钟都是如此,这很需要强大的剧情线来作为基础。
在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场景中,想当然会不得不说谎的时候,影片却用角色内心的真实想法来表达,这样的处理方式产生出的心理反差,的确让观众眼前一亮。
从影片一开始,主角马克的生活就从那些细枝末节里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这是一种典型的,真实却又被艺术化处理过的成年人的不易生活。
但主角的光环注定会让这个落魄的中年人自命不凡,就在马克发现了自己拥有说谎能力的那一刻,不止是他自己,观众们也为刚刚发生的这件事而惊讶不已。
我相信这时马克的心理状态就和《战争之王》中尤里·奥洛夫第一次卖枪时的状态如出一辙——这感觉就和第一次做爱一样,紧张,兴奋,不知所措,但很快就结束了。
可以想象,在一个不存在谎言的世界中,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可以说谎,并且肆无忌惮的谎言能给他带来一切时,这是何等强大的心理震撼。
马克同样也明白,自己仅仅能通过说谎而不费吹灰之力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人,甚至能成为上帝。
然而正如影片中马克对好奇的人们传教的那番话,天上的那个人掌控着世间的一切,这其中既然有好的一面,就必然有坏的对立面。
上帝的左手和右手从来都是均等的,影片有意无意中也在表达这个辩证关系。
片中关于信仰的辩证有一段值得深思的情节。
马克出于对母亲的善意,为全世界想象了一个死后的世界,在他的描述中,死后的世界就是现实中我们所期望的天堂,是一个你所能想象到的最完美的世界,充满着爱与富足。
于是,人们从此对死亡不在恐惧,缠绕在人类心中的那团阴云被马克精心编织的美丽谎言立刻驱散。
这本是一件传播真善美的功德无量的好事,但恰恰就在这件事上,发生了一个哲学性的悖论: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让人们更加善待眼前的一切,更珍惜自己活着的每一天,对于死亡一向敬而远之,但现在,由于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开始不再逃避死亡,人们消极对待自己的生活,更有甚者居然出现了对死亡的期待,因为活着如此艰辛,但死后却能拥有一切。
就这样,一个很美的初衷带来的却是一场人类世界观的崩塌,无数成为了马克信徒的人不思进取,在他家门前安营扎寨的画面,着实让人心酸。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深层命题,电影甚至能仅仅根据类似这个悖论的描述,而把本片塑造为一部更有思想内涵的严肃题材影片。
但似乎编剧对这个想法并没有太多兴趣,即使是这个情节也仅仅作为影片的其中一个支线剧情。
说到底,马克毕竟也只是一个凡人,一个仅是拥有了说谎能力的普通中年人,以他的智慧和能力,靠谎言发家致富还行,但兼任上帝的职务还远远不够,因此由他所造成的人心涣散也就可以理解。
影片定位为一部喜剧,因此并没有在这方面花费过多的笔墨,而是把主线剧情更多地安排到了马克的感情生活上,虽然这让影片的内涵停留在了普通水平,无缘严肃的深度思考与探讨,但我们也能从轻松中得到一些颇有价值的道理。
在一个理想化的诚信社会,人们倍加珍惜诚信所带来的全民和谐,任何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所享受的一切安定与安心都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上。
但若是马克出现在其中,必然是这套良好运行的诚信制度的破坏者,只要出现一个不诚信的人,整个社会所蒙受的创伤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的糟糕结果是人们无法预料的。
这也是崇尚诚信的西方发达世界所一直向每个公民传达的基本价值观。
如同造成安然大厦轰然倒塌的那些金融家们,虽然没有直接拿枪顶着千百万客户的脑袋,逼他们交出现金,但他们的对于基金的造假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却比直接抢劫来的更为恶劣,由安然公司所牵扯出的信用危机对于美国这个最重视诚信的社会的冲击,丝毫不亚于那两座真正倒塌了的世贸大厦给美国带来的伤害。
言归正传,电影毕竟是电影,我们都知道,本片所设想的这个理想化世界并不存在,即使存在,放到现实中它也将无法运作,因为在真实世界中,谎言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总能在虚假与真实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以一种最优化的方式持续运行数百万年而屹立不倒,其中必有它的合理性。
珍惜眼前,坦诚相待,不要去伤害爱你的人,才是影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人的本能,包括说谎。
这是一部从头至尾都貌似简单,但很悲哀的黑色幽默电影。
整个片子下来,我很矛盾,很挣扎。
对于任何人来说,很难去接受一种简单平时的生活,承认吧。
无论你生活在多么噪杂的城市,抱怨了许久城市的喧嚣。
人,其实是惧怕寂寞的,而且,都会有点理想主义。
电影就是以一种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由始至终都在引人发笑,因为,显而易见的是,电影中的社会现象是可笑的,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人云亦云的现象,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后果并不是我们每个人可以承受的起的。
而我们每个人脑子里大多都是相同的垃圾堆积着,区别是,有的人把它转变成了财富,而有的人被俘虏而已。
所以,不用再去争辩什么。
这个年代,界线, 已经不明显了。
故事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知谎言为何物,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想法(譬如:你的孩子真丑),或真实经历(譬如:我刚拉了好大一坨便便)。
广告是对产品的真实描述,电影是对考证历史事件的严谨宣读。
无家可归的人坦白自己的愤怒,敬老院的名字是“给没有希望的老年人设的悲哀的地方”。
生活里没有安慰,没有恭维,当然也没有欺骗,不论多小后来有人开始说谎,因为,嗯,人性需要。
真话说起来容易,没有约束,但是听起来很难。
而且有时候,说起来也很不容易在谎言刚被突然“发明”之际,世界似乎一下子美好很多。
人们脸上的悲愤和不快在各个谎言之下散去。
且谎言不但利人,更是利己——包括骗钱骗色的直接利己,和让别人开心产生自我满足的更为间接的利己影响最大的“故事”,是关于“天上有个人”(指上帝)。
那一段非常好笑,作为信徒也没有觉得被冒犯,并看出很多神学理论现实存在的问题,虽然电影或许只是为了好笑而已结局当然非常好猜。
我很喜欢“一切还是在于你”的说法。
如果我们不用问答那些问题,生活该有多简单多轻松。
但事实就是,天上那个人,并不能替你过你的人生。
我们是人而不是人偶,“那个人”创造的过程里,我们都是被创造的产物,也都是创造者总体是很有原创感的故事,要较真挑刺很容易,但是人家是娱乐片。
并且是不错的娱乐片,推荐
设定非常新颖,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里,觉得你丑就直接说觉得你丑。
但其实很多话是没有说出来的必要,也不代表撒谎,影片中好多话都是为了说而说。
男主角大脑被激发之后可以撒谎,这对他来说好像是机器猫的口袋一样,简直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影片总归不能那么演,演的非常保守,就骗了点小钱,让人觉得有这么好的能力不好好用下真的可惜。
波澜不惊的一部小成本电影,没有特效,没有大牌,纯粹是看一乐呵。
结局不喜欢所以只谈自己喜欢的部分 其实吧 基本与电影无关 节奏 尤其对话的节奏和感觉 大爱 剧情 一直到结尾之前都不错 无谎言的世界 处处都是惊喜 一个片段Mark:what do you see when you look at me?Anna:you're chubby and you have a snub nose.Mark:Ysah.That's about it.Anna:You're smart.You're kind.You're the sweetest man I've ever met.You're definitely the most interesting person I know.And you are fun to be with.And you see the word in a way that nobody elase sees the worldAnd I like the way you see the world.And you're my best friend.You make me happier than anyone I have ever know.Make:Why can't we be together ,then?Anna:Because of the whole genetics thing.Little fat kids with snub noses.当然 安娜是想要一个有着优良外貌基因的宝宝所以不选马克 因为他又矮又胖还塌鼻子 虽然她爱他 虽然他们那么合适而我 只是喜欢这一段对话 最主要的 我想要诉说 自己是个多么多么多么肤浅的人 永远外貌协会的忠实拥护者 所以呢 就算你聪明 你温柔 你有趣 你博学 你对世界的看法跟我是多么的一致 我们的理想是多么的相近 你对我有多好 你又是多么的了解我 可是 可是 如果我看你不顺眼 那么 你出局。
当然啦你也不需要多帅因为姑娘我也没有多么好看 只是要看着顺眼就够了谢谢
如果生命的意义只在于虚无,人的确会比较不快乐。
然而,还没有任何科学理论能够推翻这个让人失望的论断。
更糟的是,西方显学更是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物质层面。
《谎言的诞生》这部电影里就比较夸张地描述了我们的世界。
其实,除了所有人说的都是真话,电影里的世界跟我们的现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大家为了金钱、社会地位而奔波,为了未来的稳定生活和后代的DNA而选择配偶的长相、地位、金钱。
这一切正是达尔文和现代进化心理学描述的群体现象,直面现实,人的确有点势利。
于是有人会对世界失望,感叹上天不公──去这个鬼知道如何形成的自然界里取样,总会发现正态分布,80/20定律,甚至是99/1定律在发挥作用,有时候我们就落在那不幸的大多数里,感觉无能为力。
唯有谎言能够改变这些让我们不断失望的事实。
想象生活在基督诞生的年代,人人都过着物质和精神极度贫乏而绝望的生活,如果你能够用谎言许诺永恒的幸福带给人们希望,说谎似乎是很正义的事情。
电影里的一个镜头里,马克竟然留了基督的经典发型,早上起来披着个白色长袍去给他爱的女人开门,俨然基督的形象。
这是在他向不会谎言的世界撒谎之后。
他告诉大家要行善而不作恶,这样死后才能进入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人人都能和爱的人在一起,人人都有大房子和免费的冰淇淋…在电影里,谎言的诞生是为了让马克的母亲微笑着死去。
后来马克通过成为人类世界第一个会撒谎的人,开始有了金钱、名誉、甚至因此显得有趣,不过他爱的女人却一直因为他长得胖,不愿意他贡献50%的DNA给她的后代,养出一个塌鼻子的小胖子而不愿跟他结婚,最后眼看着这女人要和别人结婚了,马克才在最后关头站出来说他可以给她幸福,女人因为事先开窍了,觉得小胖子也没什么不好的,因为他还有很多其他可爱之处呢,才在最后纠结之后决定嫁给马克,真的生出了个小胖子出来。
总之,正如进化心理学所描述,连复杂的爱情都可以被理论化,资源地位=生活标准、长相=健康指标、爱=投资倾向,把所有变量总结计算,也许还可以得出一个指数来。
最后马克抱得美人归,只能说明他通过说谎在等式一边加了不少份量,等式终于在双方协商统一下得出推论──结婚。
问题是,我怀疑这世界上会有等式计算出牵着心爱姑娘的手的感觉、一起经历的记忆的珍贵、一个眼神、一个姿势的吸引力,没有公式能把搂着姑娘腰时的一秒换算成无聊的数学课上的一秒,也没有理论能量化爱情的投资风险回报率。
何况,终极意义本身也许没有意义,对终极意义的追问在于对结果的过度关注,也许意义就在于过程,也许意义就在于这一秒,现在,当前。
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快乐,也许只有通过关注精神层面,忘记我们看到的东西,看到我们记住的东西才能达到。
那么多可爱的客串~~~~爱德华·诺顿、乔纳·希尔、Tina Fey 、杰森·贝特曼、菲利普·霍夫曼
写再pizza盒子上的十诫。。。
眼前一亮。
想法挺好,内容有点空。
其实很喜欢这电影 但是。。3个星吧
毫无实感的高概念
im the fucking women in the sky!
一开始还对故事情节蛮感兴趣。。但问题是男主角是在太丑就像很丑很丑很丑那种。。所以就像癞蛤蟆吃天鹅肉。。不过在一个真话世界说谎话居然会带来这么多好处。。呵呵。。
没有谎言的世界,真是冷酷到底!
一部很聪明的喜剧片,演员的演技和故事都很让人惊喜。看了非常舒服。尽管有些瑕疵,但谁说喜剧片必须深刻呢?总之是非常棒的喜剧片!
有个不错的创意,但是故事和表演都很生硬。。。不说谎话也不等于说话很二。。。还不如看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Mark对病危的母亲描述的天堂十分动人
英式幽默很棒..在一个真话的世界里..是多么的有意思...
很有意思
故事很不错,没有谎言的世界真的很可怕,看这片有点想起<楚门的世界>。
man in the sky
那个关于人死了以后的讨论我觉得很无奈
刚看他主持金球奖还凑合 看他演戏怎么那么恶心呢????!!!可惜了自己的好本子
漏洞百出 荒诞至极
其实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