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蓝十几岁就开始背负哥哥被冤枉的包袱。
十年。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他会怪他哥哥的教练。
我却觉得那是因为十几岁的他很纯粹,不是黑就是白。
他怪教练,即使知道他哥哥一定会坚持的性格,也觉得教练有停止比赛的义务,也会觉得那时候的教练是因私心作祟(担心他哥哥输了比赛影响新店开业)。
所以他三十岁的时候选择和他哥哥一样的路,一方面可能想知道如果他是他哥哥遇到同样的情况的心境,一方面他想告诉教练,教练有错,教练已经失去使用他哥哥想出的名字的资格。
对越是曾经亲近的人,越想知道对错。
慢慢看会觉得他的心态其实一直在变化,只是这份变化在故事里既来之不易又太惨痛了。
今天看到他赢得第一块金腰带。
看到他哥哥终于洗刷冤屈,他从电视台走出来的轻松,看到他一个人单独走在前面,支持他的朋友教练陆续走在后面。
感觉到一种开始发芽的快乐。
即使傻气也被理解和被支持的快乐。
最后希望能看到剧中每位人物的变化
这一集里的拳赛可谓是剧里这么多集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场。
我一开始比较期待,但结果也是老套路,非要说优点就是节奏快😂和张振朗的演绎到位。
最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海正蓝滑翔伞飞上天后那一段演绎和意境。
比任何一场拳击赛更有对心灵的冲击力,配上嬷嬷的台词。
一切都是最美最好的。
非常动人!
《我是王》好听也应景配乐《Tenemos El Derecho》非差喜欢
拳王这部戏以擂台喻人生,讲的是一个人从年轻时的热血、单纯到中年的成熟、世故,最终放下执念的故事。
这部戏问题不少,但首先要肯定的是,这是一部有message的戏。
故事的背后是一些例如偏执和坚持的界限在哪里、如何正确面对输赢、如何放下执念这样的探讨。
其次,故事的推进是由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的碰撞带动的,而不是将一些狗血的桥段根据某种公式拼凑而成。
我个人很喜欢这部戏的一点是,很多话都是潜台词。
这会让观众思考某个人物和情节到底有什么意义。
每一个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看戏的乐趣也恰恰在此。
下面就说说我对两个主要人物的理解。
石傲山这部戏的主线一开始讲的是石傲山和海正蓝之争。
然而剧情从大约第4集开始就大篇幅在讲协会里的权斗。
看那几集的时候我一直不理解为何要如此编排,毕竟权斗是石傲山单线发展,影响不了石傲山和海正蓝的关系。
兜兜转转7、8集还在斗,有必要吗?
看到后面我才明白,权斗线的意义一是为了展示石傲山强势的性格,二是用前期运筹帷幄的样子来对比后期面对海正蓝时的疯狂态度,以此突出石傲山处理海相关事宜时是多么失控。
海正蓝的所有行为根本不可能在实际层面影响石傲山。
石的种种极度失控的表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其实是为自己牺牲他人的行为感到愧疚和痛苦的。
他可以对外讲一百次他觉得自己无辜,但他的心不会因此安定。
这种压力随着时间越积越多,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疯狂。
当然恰恰也是因为石傲山会有这种道德枷锁,所以最终他还有回头的可能。
这种隐晦的剧作方式优缺点都很明显。
明白编剧用意的会去抽象地理解情节的意义和背后的message,不明白的会觉得剧情过于莫名其妙。
观众会怀疑,怎么协会里的人就这么随随便便,毫无吹灰之力被石傲山搞定了?
都是混了这么久的人类了,他们真的这么蠢吗? 这些情节设计上的细节,我相信通过打磨是能改进的。
有些可惜了。
石傲山后期的重头戏是找回初心。
我看到中段时一直在想,用什么情节或者人物把他从悬崖边拉回来呢?
一般电视剧都会用亲情或者爱情。
本剧用了对手(叶迎风)。
这个选择我觉得是合理的。
石傲山这种人不能对他太软也不能太硬。
家人对他太软,海正蓝对他太硬,只有正曦这种能力够强又包容力max的人才能压住他。
所以编剧安排了最像正曦的叶迎风来引导他想起曾经的自己。
唯一让我觉得有些遗憾的是,这个找回初心的过程太正常了。
既然拳王已经在走意识流路线了,为何不再做的过分一点?
一场拳赛、一个尊敬的对手,就可以让石傲山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胜利过于执着了?
这就好比我看《天与地》时一直在想,一场摇滚大家就想通了?
歌再好听也不至于吧(《年少无知》真的很好听!
)。
面对类似的情况,《军师联盟》采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处理方式。
主人翁没有认错,最后一集从朝堂转到家庭,突然变奏,来了一出过家家式的闹剧,什么情节都没有,什么道理都没有,除了时间流逝以外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不知为何,我却在这出闹剧中感受到了主创对生命的敬畏。
国画、民乐、诗句,不也是这样嘛?
留白在最恰当的地方,由观众填完这场戏。
聊聊石傲山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石傲山与石在林的线铺排得不错,带出石傲山几段关键过去的同时,在生活上两人互相的关心也展现了石傲山比较柔软的一面。
两兄弟在家的戏份很流畅也有点腐(ˉ▽ˉ;)...。
石傲山也只有在哥哥面前才会罕见地流露一些情感。
再林和前女友的感情线开始和结束得有些莫名。
我明白这段情节主要是为了给他两之后的决裂找个理由,不然石傲山无法达成“孤家寡人”这个成就,不过说死就死还是有点刻意了。
至于石傲山小时候受的各种苦,唔,其实人不一定要有很惨的童年才会想不择手段吧。
这种童年阴影设计有点过于讨巧了。
如果说石傲山和石在林的关系是tvb传统的温暖mode,那么石傲山和雷坚Hazel这个三角关系就是一组不太符合tvb传统的关系。
他们之间表面上看是渣男追不到喜欢的女生只好和常年备胎(炮友?
)在一起的故事,但整个故事的铺排却很好的体现了每个人性格中的特色和弱点。
先讲石傲山和雷坚。
雷坚很明显对石傲山完全没意思,而石傲山对雷坚也没多喜欢。
石傲山以为他们很像,都有能力,有手段,有真心。
他也相信他们是有缘的。
不然怎么会大马路上飙车老碰到?
爱情的产生可以由缘分开始,但深入下去,需要的是了解和付出。
以石傲山的处事方式,真心想做某件事,他一定会花大心思去了解。
然而他们在一起,居然从没聊过雷坚情感世界里最大的死穴 - 她老公。
这说明石傲山并没有那么上心。
或者说,对自己太过自信,那么失败是自然的。
石傲山对雷坚的感情可以用那只耳环的故事来summarize。
路上捡一个耳环,自己幻想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搞错了对象。
何况一被拒绝就翻脸,只能证明这感情根本没多深。
他两这个故事主要表现了石傲山色厉内荏、翻脸不认人的性格。
文善言和石傲山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可以用文言善那句“我们都是信自己的人”来概括。
他们之间看似是单恋,但现代社会,纯单恋很难耗这么久。
炮友永远不转正,一定是双方都有呆在原地的理由。
“信自己”的意思是,不敢/不愿意把100%真实的自己暴露在人前,永远对他人有所保留。
文善言的“信自己”来源于弟弟的死和自己那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的病。
这个秘密文善言从未对这个世界、对石傲山开放过。
我想她应该不太相信有任何男人会心甘情愿背负这么大的责任,所以她并不在意石傲山的原地踏步,也不想另寻他人。
何况她说不定觉得,和石傲山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自己反而不用负担什么感情包袱。
她活着的时候可以随时看到他,她不在了石傲山也不见得会多伤心。
石傲山的“信自己”来源于他过于好强的性格。
他本质上对亲密关系有恐惧感。
他怕依赖对方,怕展露自己的脆弱,怕承认自己有情感需求。
他给自己催眠,他还没有找到真正理解他的人。
与此同时,他封闭自我,拒绝所有人的靠近。
他不推进和文善言的关系,明面上是不愿意、没感觉、把她当棋子,其实是不敢。
就像他不敢去接他哥哥出狱一样。
但是石傲山没想到的是,感情这玩意不是你想压抑就可以的。
剧情里每次他想和雷坚发生点什么,没被满足到,他会马上去找文善言。
石傲山天天吊着文不假,把她当工具肯定是渣男行为。
但是到最后时间长了,他对这个“工具”的投入和付出也已经积累到了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深度。
每次一个电话随传随到、一起搞事业、记得对方用什么牌子的香皂,这些东西积累起来产生的强大情感冲击力,再加上“永远失去”的恐惧,终于让他冲破了给自己设立的枷锁。
石傲山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但也是一个负责的人,不是一般渣男那种反复无常和软弱。
既然他决定负起责任,既然他面对自己,承认离不开文, 他就应该会做到底。
而石傲山愿意负责这件事也刚刚好解决了文善言对人的信任危机。
所以卡在两人之间最大的问题:“信自己”,终于通过文自杀这件事情被解决了。
尽管自杀这种桥段十分狗血,但也算是让两个人互相救赎了一把。
这种感情很难被完全归类为爱情,但我相信是有很深的依赖在里面的。
子聪这边稍微有些遗憾。
他俩由头到尾就不像父子。
我明白编剧是想讲,子聪在长大了之后,终于明白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自己的父亲。
但就是怪怪的,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够。
之前放了一半的时候看黎耀祥访谈说石傲山是自己top 5满意的角色,我还觉得有商业互吹的成分。
现在看完全剧必须感叹,石傲山确实演的非常非常好。
近年来的黎越老越妖,杀手和拳王都拿出了极为精彩的表演,和他2011-17这段时间的戏比起来有十足的进步 (难道人越红越难静下心?
),演技仿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我稍稍为他可惜的是,欣赏到这种top级表演的人太少了。
几个惊艳之处: 他在文善言家里手痛那种钻心的疼特别流畅真实;在车里压抑自己对海正蓝的愤怒时,他的脸部表情没什么变化,就是眉毛挤了一下,但'极力压抑内心喷涌而出的愤怒“这种情绪,却传达得很准确;傲山和子聪在woody房里吵架,转身的时候不被理解的伤心、对子聪妇人之仁的嘲讽、“我会错吗”的茫然,好几种不同的情绪在1秒钟之内都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一点炫技的感觉都没有。
另外,虽然黎耀祥的打拳戏份很短,但却是所有拳击戏份里我最喜欢的,很轻盈的样子。
我猜动作设计是有为每个人打造自己的风格的。
石傲山的风格就是攻击力极强,同时还很优雅,像一头雄狮。
以黎的外形条件能演出雄狮的感觉,应该值得大力夸奖。
海正蓝一开始我和大多数观众一样,并不喜欢海正蓝这个角色。
看完全剧,我发现问题并不是角色写得不好,而是expectation有问题。
纵观全剧,从剧作角度看,整个剧的所有主要情节和人物都是为石傲山服务的,海正蓝只不过是众多工具人中最重要的那个。
海正蓝的人物弧光在倒数第三集打破誓言重新打泰拳的时候就完成了,因为他终于学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然而从拍摄开始,戏外的所有宣传都在捧张振朗,甚至我还一度以为他是男主,黎耀祥是反派。
带着这种观影预期,加上拳击题材一般都是热血、青春的主题,带有传统习惯的观众肯定会assume海正蓝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式角色,背负着仇恨,最终打败仇人。
这么assume的话,海正蓝和石傲山结仇的理由就像是编的不好而不是海正蓝过于执着。
毕竟,在传统的观影习惯里,男一号怎么可能是个偏执狂?
其实前两集里面海正蓝这种偏执的性格就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海正蓝正确吗?
正确。
石傲山有错吗?
有错。
但是海正蓝把他哥哥的死全部怪在石傲山头上并且恨了石傲山十几年,就过头了。
最主要的是,他坚持的代价是自己十年的大好时光。
这一定不是他哥和奶奶想看到的。
由此可见他一开始完全不懂换位思考,不明白怎样做才是真的孝顺奶奶和哥哥。
但这就是海正蓝,一个和石傲山一样的偏执狂。
我完全可以理解编剧为什么如此设计。
如果海正蓝不是这么苍蝇般地缠着石傲山,石傲山就会一直逃避,一直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
就得是这么一件处在道德模糊地带的事件加上一个偏执的海正蓝才能把矛盾指向石傲山的内心而又不显得石傲山很坏。
如果正曦的死这个事件里面,石傲山真的干了什么突破底线的事情,拳王就会是一个传统正邪对立的故事,而不是现在这种探索内心的故事了。
中期和后期的海正蓝就是传统的走向。
坚持不懈、勇敢向上、学会面对失败、放下执着、收获身边的人的关爱。
这个过程较为人诟病的是擂台上的不停开挂。
我感觉开挂的原因是编剧为了讲道理,以及刻画石傲山的性格牺牲了拳赛的真实性。
海正蓝一共打过韩胜宇、邢冠一、蒋继升、石子聪和叶迎风,真正开挂也只是蒋继升这一场。
但是编剧为了让每一场拳赛都蕴含人生道理,还得把石傲山绕进来,就搞得每一场都很戏剧化,显得海正蓝运气过于好,再加上精湛的演技一对比下来,海正蓝这边就显得有些惨烈了。
题外话,戏里的海口口声声要公平,但戏外tvb居然强行捧张振朗到提名视帝的地步。
别说黎耀祥演技和表现远远好过他(我不是为黎抱屈,实际上奖项本就是闹着玩,tvb捧年轻人也是应该的。
但同一部戏对比如此惨烈对张的口碑会有影响),最关键是石傲山的戏份本就比海正蓝重。
从剧作层面上看,海正蓝这个人设就不是一个能捧张振朗的戏。
这个角色有非常精彩之处,但是太难演了,对现在的张振朗来讲就不是一个他可以hold住的角色。
tvb这种吃力不讨好操作很是迷惑。
造马也不能反方向造吧。
难道是制作部门和宣发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我不太喜欢张振朗在拳王里的表现,但我很同情他的遭遇。
肌肉练到他那样是很不容易的,打戏又多,值得鼓励。
但是一开始的角色设计就错了,戏外再强捧,只会适得其反。
他这一次收获的骂声放到普通职场更像是为老板背锅。
为他可惜,希望他不要灰心,再接再厉。
其他1. 看主题曲就知道,一般双男主会各自一个段落,但<我是王> a段b段是写石傲山,副歌像是写海正蓝。
这种不太常见的a段,副歌,副歌,b段还挺有意思的,和剧情很吻合。
2. 看到了一些别的戏的桥段。
雷坚和她老公的关系像我左眼见到鬼、文善言形容看星看海的一段台词来自飞侠小白龙、石傲山黑化的日式配乐像军师联盟。
3. 某些情节设置比较假。
比如工具人金爷一会儿提拔石傲山,一会儿打压石傲山,反反复复,太蠢了,根本不像个主席会干的事情。
骏风诸人的人生困惑来得快解决得也特别快,有点处境剧或者过家家的感觉;家晴从头吵到尾,过于聒噪,她和雷坚的线也真的太多戏份了。
骏风拳馆整条线都有些无聊,尽管叶迎风是个很讨喜的角色。
4. 技术方面瑕疵很多。
剪辑跳跃,话没讲完就转场;配乐也是,奏了一半突然在转场的时候停掉;主题曲配的太满,一天到晚就是”背负着太多“。
不得不说tvb的幕后人才真是流失严重,连台庆剧的剪辑和配乐都这么拉跨。
还有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就是有时候信息量过大了。
有好些细节我都是二刷才看明白的。
二刷完了我还是觉得拳王总体来讲是一部好剧,只是对follow电视台的观众不太友好,收视差是可以预见的。
5. 几个有趣细节: 十年前拳馆开业是18号,十年后旗舰店开业还是。
所以和海正蓝一样,石傲山也不是一个轻易忘记过去的人。
海正蓝第一次比赛心心念念的花生应该是石傲山送的;正蓝和家晴解释花生的意义的那段台词,也是石傲山曾经告诉他的。
石傲山解释自己当年被打那场戏只说到妈妈死了,没有提到自己的父亲。
后期再林提到父母离婚父亲选了他没选傲山。
不知道这个情节是暗喻石傲山记仇还是编剧忘了提。
6. 石傲山只有一套衣服应该是为了cosplay小扎这种成功人士不想浪费时间在换衣服上所以买一堆一样的,但是稍微有点好笑就是了。
TVB老式的温情,却装进了新瓶。
以往的TVB,为了戏剧,好人坏人总要强行反转几次,而这部全部人设几乎跟一开始保持一致。
而且也放弃了招牌式的爱情速成法,几乎没有搞那虚头巴脑的爱情,友情,亲情看得很暖。
演员全是熟悉舒服的感觉,对话略鸡汤但也不算腻。
希望TVB重拾初心,就拍这样的温情剧不挺好吗,狗血还是留给韩剧吧最后最后,有人知道家朗到底是谁吗
这部剧台庆剧宣传十足,也采用TVB重头剧的三生三旦配置,可以说TVB放了很多心思在这部剧上面了。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收视低开16点还要越走越低,要不是有被奥运腰斩的《刑侦日记》垫底,今年收视垫底的就是这部剧了。
为啥观众不喜欢这部剧呢?
其实归根结底这部剧从剧本阶段就已经没救了。
1. 主要角色基本上都讨人厌主角海正蓝一根筋不懂得变通,本来有很多无妄之灾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他的没有价值的坚持导致的,这样的底层人物的角色就很假很不现实,观众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和共情这样的角色。
女性角色更加是一团糟,蔡洁就是一个我行我素你要按我想法做的要不然我就发脾气的大小姐;姚子羚赖慰玲的角色都是装13犯,老是装的神神秘秘的角色飘忽不定让观众很难知道他们的想法和给她们定性,自然也没观众在乎她们了。
黎耀祥的角色是全剧唯一一个观众能喜欢的角色了。
本来是拳王但被人陷害手断后做教练;以为好日子终于要来了结果大变故要重头来过,但他也靠自己的智慧发展了自己的泰拳王国。
但最后五集一个年过半百,沉稳,智慧的角色就因为得不到姚子羚的角色的喜爱,整个角色开始崩坏做终极反派。
整部剧讨人厌的主角放上神坛一帆风顺,而唯一一个能让观众共情喜欢的角色却人设崩塌,这难道不是对观众的羞辱吗?
2. 前期无主线,后期剧情恶心人这部剧一开始就给观众黎耀祥的视角,所以观众都觉得他没啥错,他不是反派,所以就会让海正蓝的针对显得很无理取闹和没有意义。
海正蓝本身也知道这点,他打拳的主要目的也是想在奶奶死了之后找新的人生意义而不是复仇。
这导致了观众对海正蓝打拳拿金腰带这条线不在乎,因为他赢或者输都都只是对他本人有意义,对故事里的其他角色和整个故事主题没有意义。
感情戏也是写的很含糊的。
一个大四角(黎耀祥,姚子羚,赖慰玲和黄子恒)还有一个大三角(张振朗,蔡洁和朱敏瀚),时不时拍下这对玩暧昧,时不时拍下另外一对浪漫戏,除了赖慰玲是单恋外观众没有办法知道哪条线是认真的,嗑cp自然也嗑不下去了,导致这部分的内容没人在乎。
打拳戏更是儿戏中的儿戏,归根结底原因是因为给海正蓝开挂了,所以整的剧里全部打拳戏都像是儿戏。
海正蓝,三十多岁才开始打拳,学拳就剪些蒙太奇锻炼身体的镜头就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海正蓝还有一个金手指,就是小时候车祸的记忆,反正只要一放这个放了一万次的镜头,大家就知道海正蓝要赢了。
上擂台前不开窍想一想车祸就忽然会打了,在擂台上了被打的半死也没所谓,刚好停电有时间来给他想一想车祸就能站起来KO对手了。
对手想要打赢海正蓝,要么付出永久视力损伤退役的代价,要么肯定是出阴招。
主角开挂开成这样,那么扯淡的剧情,观众能在乎吗?
更不用说最后五集了。
编剧知道要结束了,没有反派不行,于是马上剧情180度大转弯,让黎耀祥的角色因为得不到姚子羚的角色而发疯。
让这部剧的剧情由没人在乎到低能了。
我本来以为这部剧平平淡淡就结束了,没想到最后还有这一出,真有你的TVB。
3. 总结总而言之,这部剧收视一周低过一周不是没有理由的。
剧里绝大部分角色要么讨人厌,要么飘忽不定。
剧情前大半部不功不过,后五集直接喂米田共。
在看TVB,绝大部分剧都是过水平线的,就是看着不会觉得难看,还有点娱乐性能看完,比如《十月初五的月光》。
但这部剧难看到想让人砸电视屏幕,是对观众的羞辱,让人火冒三丈。
TVB,差不多得了,这种剧本写出来就能判死刑的,为啥还要拍出来给观众喂米田共呢?
最初看《拳王》这部剧集是因为喜欢拳击这一项运动,然后里面也有很多优秀的演员,所以被吸引来了看这一部剧集。
最开始以为《拳王》从名字上来说会仅仅是讲打拳,拳手竞争,但是看了前两集之后就慢慢觉得不是这回事了,于是我立马调转头来想,拳仅仅是拳吗?
不不不,剧集一开的海报上就已经就印证了不单单是拳更是权,涉及到权力了那肯定会有很多生不由己了。
剧中男主角是黎耀祥和张振朗,张振朗饰演的海正蓝初初时是一个拳王的弟弟,他并没有涉及到打拳这一块,他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学有所成能够开飞机带自己的家人游玩世界,但是一场拳赛之后自己的哥哥死了,救了一个人还被冤枉,自己想去拿个解释,由于自己年少打了人,进了监狱,从里堕入人生地狱,在监狱学会了隐忍,坚持,出来以后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很好师傅叶迎风,叶迎风是一个很厉害的拳王,但是也受制于权力之下,有很多不公,正蓝在叶迎风的教导和照顾之下,不断突破自己,从新人慢慢走上拳赛台。
黎耀祥饰演的是一个开拳馆的资本家,年轻的时候也是拳王,也帮助过正蓝的哥哥,后来不知为何走上了资本家的路上,开始玩弄权利。
目前剧集最吸引我的是一个讲拳赛的剧集,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在生活谷底的人,怎么通过自己努力,打开自己,突破自己,咬牙坚持,就仅仅为了拿到金腰带,扬眉吐气,看到一个努力人的汗水,眼泪,跌倒爬起又跌倒,都没被打倒的一个人,海正蓝给了我无限的激励👍
原来只是一个评论,无奈字数过多。
张振朗凭拳王的海正蓝入围最佳男主10强,让我相信了tbb的山头文化是阻碍其及其旗下演员发展的罪魁祸首了。
张振朗前面确实有过好的表演,如反黑的高彬。
有人说gogo也好,但其实细看2017第一部表演还很稚嫩,全靠吃人设红利,到2020戏份变得可有可无,更妄谈突破。
他表演的局限性在拳王就凸显无疑了,真不是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就能表现内向或隐忍的,表现力真的是缺缺。
尤其眼睛里没东西,没有脸部肌肉的活动就不会表达情绪了。
有人说他为戏练肌肉练的很辛苦啊!
我想说,这只是完成演员本职工作而已(某些不敬业的都称不上演员的就别拿来比了),身材都是为角色服务的,角色立不起来,身材再接近专业的也没用。
不夸张的说,张振朗拳王里的角色真是大失败(对比他之前成功的表演而言的),他离担正和扛收视真的还有太长的路要走了。
凭此角色提名男主10强,TVB捧他太过急功近利了,有捧杀之嫌。
(如果无人比他强也就算了,但袁Ben的Dr. 韦没入就太说不过去了)
今天刚看完这部剧,此剧诸多槽点不想再一一吐槽,只不过看完之后才发现这隐藏的王道,真不知道编剧是故意为之,还是真的是TV“B”到深处自然“L”了。
此剧最核心的两个人物,呈现给我的是这样的情节……海正蓝和石傲山,一个从小当他为偶像,至少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后来发生变故就以超越他为目标,可以说蓝的眼睛里只有石傲山,只看得到石傲山……山亦然,借文善言之口说出山有多么在意蓝,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关注他,被他影响思绪到做出很多平常不会去做的事情,就为了让他自己因为看到不断拼搏的蓝而萌发出的“不适感”“危机感”消散,而这“不适感”正是因为他自己心知自己变了太多,他不理解为什么蓝可以一直那么固执,一直固执地保持住原来的自己,他羡慕,他嫉妒,他愤怒,他使用了很多喇杂招,他坚持自己的利益至上原则,周围的亲友也都离他而去,他感觉本来自己一手掌控的东西都在渐渐脱离他的控制……之后,蓝为了帮助拳馆教练接受了他的60万,那样痛快地放弃和离去,还有之后又想重新打拳赛的道歉,都那么干净利落,彷佛想和他彻底划清界限……山不愿意就这么放过蓝,他不愿意他们之间就这么直截了当的结束,偶然见到的阿风老豆的纹身给了他最好的理由和借口,他借此逼迫风过档,他想看看蓝是什么反应,他不愿蓝面对他时永远都是仿佛一切都已释然的面无表情和云淡风轻……终于,如他所愿,蓝和风同台竞技,阿山本应企埋一边,看阿蓝面对自己师傅是如何地纠结和犹豫,然而此时此刻山却将台上的风幻想成自己,是他自己在和蓝进行汗水的交织、拳拳到肉的搏斗……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可能再站上擂台和蓝进行比赛,所以他将自己的一切教给风,实际上他却把自己代入风……最后,他如同蓝对自己一样,与过去陷害自己的对手——泰餐店老板和解,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他们终于戴上拳套站在台上对着彼此出拳,而在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终于知道,阿蓝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那句话,竟然是出自他之口,蓝一直崇拜、憧憬、敬仰的,不止是他的大哥海正曦,还有他石傲山……他终于笑了,笑的这么痛快,仿佛是这十年以来的第一次开怀大笑……说实话,我看到20集左右已经感觉不对劲了,山对蓝的执念实在太深……直到最后一集,蓝对着山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下一秒要发生什么了……别说我是腐眼看人基,如果把石傲山设定为和海正曦差不多大的年纪,再选用一位比祥叔略年轻、比阿朗略年长的演员的话,相信就毫无违和感了……😇
追到第9集了,海正蓝的坚持终于让他拿到踏入拳坛的第一块金腰带,从第一集开始剧情紧凑,演员演绎的有张力,内心戏很足,海正蓝对奶奶的陪伴真的让人动容,这份祖孙情太值得追忆了,一个人的成长与蜕变是需要经历的,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不同,看剧的感受都不同,我是非常喜欢这部,有感动落泪,也有为目标的隐忍、坚韧向前!
简单评一下,不喜勿喷。
海正蓝跟石傲山闹翻的理由太过牵强。。。
前15集还是比较想看到主角的成长,但后面一路开挂一个套路,主角光环太强,主角每次被打趴都一堆回忆各种鸡血,奇迹般的站起来反败为胜。
这样看下去有点扯,敢情金牌教练训练的金牌拳手,一个个被才学几个月泰拳的海正蓝打趴,心疼石傲山一秒钟😂黎耀祥演技不用多说了,很自然,每个眼神都有戏。
姚子羚也很惊喜。
还有,就是江家晴这个角色大可不必,人设差,很掉分,看到这个角色直接跳过……
(尴尬的笑)
看开头以为石傲山是忍辱负重大好人,看中间以为是黑化大boss,看结尾,哦,是找回自己。
港剧:我们虽然没落了。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国剧:我们虽然有钱了,但是一直卖剧本,卖小说。原创不存在的。港剧演员:为了拍戏,我可以牺牲任何东西,创造演员价值。国内先生:我有硅胶。
两颗星全部奉献给石敖山 个人觉得山哥才是撑起整部剧的质量 海正蓝与山哥的冲突真的是太强硬了 主线设定得很容易崩塌 后面和解了之后又再次割裂 强行让山哥与周围的人众叛亲离 只能说19-25集的编剧换了一个人吧 张振朗还要凭借这部剧提名视帝 我只能说不是付出了努力就会有收获的 这部剧的剧本一开始就是硬伤 而且海正蓝的眼神双眼无光 感觉不到戏份的存在 作为朗仔的粉丝 能看完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
演员的演技同努力值得肯定,可惜遇到一个麻麻地的剧本
节奏还行,就是一些无聊的多角恋太拉了
不如12年拳王
好好的黎耀祥,后半是强迫式的黑化,其他所有人都是一股讨人厌的样
蔡洁好影响观感,有集她跟张振朗说你不敢跟我对视,是因为喜欢我😅我整个大无语,她声调又好高,又装年轻就更烦厌。加上剪辑好乱啊,完全不知道你在做甚么,尤其关系已经乱得要死。其实故事好像韩剧那种男主成长复仇,但人物好散且故事好多不成立😅无法看了
你想想黎耀祥都57岁了,只为了上擂台打拳那几分钟的戏份还练了腹肌,一边是整个剧组全员练拳增肌,另一边是内娱20出头的小鲜肉身材还得靠滑稽的假肌肉衣,而且小鲜肉的片酬还是老戏骨的好几倍,想想就觉得魔幻。
确实比很多陆剧好!得!多!!!
剧本剪辑还有主题曲的洗脑乱用问题都挺大的 可又莫名有吸引人看下去的动力 阿风受石傲山的影响才打拳 支撑阿蓝赢下比赛的话其实是小时候石傲山对他讲的 几个反转都挺有意思的
太油了,张振朗也是
黎耀祥太尽职,有诚意
擂台赛太儿戏了吧……30岁练拳3个月,拿新星赛腰带就算了,澳门那场怎么赢的?这部戏的主题太散了,后半段简直不知所谓,大结局更是莫名其妙。当然,这样才算TVB。
有点无语,30岁才练拳一来就拿金腰带??编剧还是适合去写言情剧吧,这么顺风顺水怎么会好看的……浪费黎耀祥
最后那个结局是什么鬼,打了一场比赛后就拿到金腰带了。而且对手还不是可以堪称拳王级别的😕
神剪辑,乱来
前面十几集还不错。最喜欢的角色是叶迎风。
黎耀祥演奸的还不错。三十岁学拳三个月,期间还兼职,这样都拿拳王,还是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