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我掐指一算,已经有六个多月没写过日志了,这实在是要不得啊要不得。
今天追完了《宫心计》特来更新一篇=_=话说从知道《宫心》这部剧开始就非常期待,眼巴巴地盼着开播,从春天等到夏天,从夏天等到秋天...终于在10月19日晚上开播了以后,就一边骂剧情狗血一边无比欢畅地追看起来鸟。
其实说起来,这部剧里的主角佘诗曼、郑嘉颖、陈豪都是我不喜欢的演员,看这部剧主要是冲着杨怡以及米雪和关菊英等老戏骨们,外加上后宫争斗的戏码,有《金枝欲孽》的珠玉在前,实在是很期待啊很期待-_-!由于本人摆明了就是不喜欢佘诗曼而喜欢杨怡,所以《宫心》一开播,我就义无反顾地喜欢姚金玲,唾弃刘三好。
说真的,我是真的无法忍受SSM明明长着一副奸人相还在那里扮圣母,天天把她那“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原则挂在嘴上,一天到晚教训人,到处跟人布教...真是相当囧啊相当囧。
我真的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DJ她的,但是莫名地就看她不顺眼,仔细想一想,应该是从《金枝》里的尔淳开始吧,不太确定-_-#BTW,跟她一样不受我DJ的还有钟嘉欣。
而杨怡呢,本来是没什么感觉的,最初认识她是《大唐双龙传》里的李秀宁,但真正喜欢上她是《家好月圆》里的小月,心直口快,嫉恶如仇,很是深得我心呐。
其实算一算,她也在TVB演过很多剧了,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被力捧,演的角色也大多印象不深。
《宫心》使我真正大爱上杨怡,TVB剧集里的奸角,如果演得好的话是很容易出彩容易被观众喜欢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金枝》里的如妃娘娘啦,那个气场那个气势那个气质,虽然我在《金枝》里最喜欢的是玉莹-_-|||这是题外话。
但是TVB这次把姚金玲这个所谓的奸妃角色交给杨怡,其实是可以看出来是想要力捧她了。
本来以为,姚金玲这个角色会奸到出汁,会让观众咬牙切齿,但其实好像并没有。
《宫心》播出以后,我一直游荡在豆瓣看每集播放后更新的剧评,以及在百度的宫心贴吧看网友们的讨论,我发现,其实是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姚金玲而讨厌刘三好的。
原因不外是,金铃真实有血性,三好虚伪太圣母-_-!事实真的就是这样。
其实从最开始,金铃和三好都是很善良很好的人,只不过金铃的际遇实在是比不上三好这位圣母来的幸运。
金铃说错话会被掌嘴会被缝嘴,金铃就算有了功劳不但得不到称赞赏赐还要被罚,金铃真心待人却往往得到的是别人的背叛和陷害。
而反观我们的三圣母,只要端着个盘子在宫中游走一番,总是有无数的好事被她碰到,其中还包括艳遇-_-|||就算三好犯了错,也总是有人出来为她保驾护航,最后往往是因祸得福!
我不止一次地为此郁闷,这倒是为什么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就是:她是刘三好,是三圣母,是女主角!
她一路无风无险地走过来,当然不会明白金铃所受到的不公和屈辱,也不认同金铃的观点:后宫之中人人为求自保勾心斗角用尽心计,如果不算计别人就会被别人算计。
三圣母不明白这一点,她当然不明白,因为她的狗屎运太好,如果现实中真的有她这样的人,在这样的后宫中早就死得连骨头都不剩,还有命在这里说教布道?
可笑。
其实一直不觉得金铃是坏人,她从一个小小的女史爬到贵妃的位置,基本全部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用心,你可以不认同她的手段,但你不可以否定她的本事。
我最喜欢金铃的时候,就是她使用心计保护自己的时候。
从最开始的拿着木棍对觊觎尚宫之位的徐妈妈说“棺材睡着更舒服你怎么不进去睡”,到后来使计赶走想要陷害自己的程颖芳,再到后来被贤妃欺负时大叫“打你就打你,还要选日子吗”并抽她两巴掌,直到今天最后结局时与三圣母对峙时跟她说“你赢我就赢在一个字,那就是‘运’字”...她真的是一个很真实很聪慧很有血性的女子。
对她好的人,她就会善待,而那些欺负过她侮辱过她的人,她也绝对不放过。
我就是喜欢金铃这样的爱憎分明的性格,不像三圣母,对每一个人都示好,完全不分对象,即使是好姐妹金铃的仇敌贤妃,她依然盛情款款呵护备至,我无数次地想冲到屏幕里去把她抓住使劲摇一摇,问她到底有没有脑子啊有没有脑子!
好吧,我不蛋腚鸟-_-!每次看到金铃对三好说“三好你是对每个人都好,而我只对三好你一个人好”时我就无比心疼,清醒吧金铃,三圣母绝对不配做你的朋友好姐妹...因为,当你滑胎伤心欲绝时,她却在你的死对头那里帮人家劈石碑救兔子陪人家拜祭亡母助人家重得你姚金玲的夫君皇上的宠爱!
这样的好姐妹,早晚会害死你!
每次看到金铃对三好一脸讨好地说“我和三好情同姐妹”而刘三好却一脸不耐地不理不睬时,就会觉得金铃真的好可怜o(>﹏<)o其实也不是说金铃的所有做法我都喜欢,而且我一直认为,金铃的很多做法都是不高明不成熟的,比如她每时每刻都杀气毕露,所有心计都写在脸上,妆容也是很浓艳,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奸妃一样,而且每次计上心头或是想要祸害别人时都会抛出一个很阴险很凌厉的眼神,这是怕别人不知道你要害她还是怎么的?
其实我还是希望金铃可以内敛一点腹黑一点城府再深一点,就是笑里藏刀谈笑杀人的那种...虽然如此,金铃那华丽丽滴小眼神还是萌到我鸟XD。
最后几集的时候金铃发狠了发狂了,虽然我是很不赞成她这样的做法,但看着心里还是爽到翻呐。
特别是最后,她骂刘三好蠢钝如猪,她对刘三好说“我知道皇上回宫以后我也活不成,但是我死也要你比我先死”,她在刘三好扮圣母扮高洁不肯下跪时过去踢她一脚让她下跪...这一切的一切,实在是深得我心,就是要让刘三好知道,你不是圣母不是观音更不是救世主,不要总是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来惹人讨厌,没有了一众靠山,你刘三好也逃不过后宫中弱肉强食的定律,你不会永远这么好运气,不会永远有人为你保驾护航,不会永远都是所有人都喜欢你刘三好!
最纠结的是,那个死飞燕为了自保竟然没在三圣母的粥里下毒,让她逃过一劫大难不死,这也只是因为她是本剧的灵魂人物三圣母...捶胸!
其实我想说,不是说你喜欢某个人就必须坚持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没错,而是应该不管她做了什么事你都支持都喜欢。
这就是我扭曲的是非观价值观,我喜欢的人,不管做了什么事,我都会喜欢都会叫好,不管她做什么,我都会站在她这边;而我讨厌的人,不管做什么,本能地就会讨厌会鄙视。
所以,虽然金铃在最后做的一些事我觉得她有些失算,但仍然不妨碍我对她的喜欢。
也正如《宫心》里我讨厌所谓的好人刘三好而喜欢所谓的奸妃姚金玲,却在《洛神》里爱死了善良正直的甄宓而恨死了下贱下作的郭嬛。
这一切与善恶正义无关,只是从我个人的喜好出发。
《宫心》里听到三圣母对金铃说“善得人喜,恶惹人离”时只会觉得迂腐可笑不知所谓,而《洛神》里甄宓对郭嬛说“心善则貌美,心恶故貌丑,知不知道你现在真的很丑”时却感到大快人心。
这应该是人格的力量,SSM的刘三好,只会让我觉得虚伪做作假惺惺,而同样是善良高洁圣母般的甄宓,被蔡少芬演绎的就是那么有说服力,由不得人不喜欢不敬重。
说到蔡少芬,现在TVB的大花旦里我最喜欢的只有黎姿、蔡少芬和杨怡这三个。
黎姿已经退出,所以我现在看到当初跟她竞争的SSM备受力捧就满心不忿-_-#杨怡还不成气候,期待她接下来的新剧《谈情说案》,蔡少芬《珠光》里的康雅思和《洛神》里的甄宓两种完全不同时代不同个性不同命运的两个角色都被她完美演绎,真的是完全的叹服啊叹服,期待接下来的《飞女正传》。
其实现在TVB离青黄不接,很多新人不成气候,不足以撑起一部剧,但好在TVB里有一众老戏骨有那种演技和气场可以填满剧集,使观众永远可以看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特别是几个老戏骨斗戏,那真是高潮迭起叹为观止。
比如米雪和关菊英,从《溏心》斗到《家好》再斗到《宫心》,但观众就是喜欢看;又比如邓萃雯和黎耀祥这两位演技派今年的《巾帼枭雄》,如此低调的小制作依然可以引得全城热议,在几乎没有什么宣传的情况下,仅靠观众的口碑成就那么高的收视,这就不得不服。
虽然我很希望今年杨怡能拿视后,但不可否认,雯女是更有资格拿这一个视后的,视帝今年也除了黎耀祥之外不做第二人想。
我拭目以待今年视帝视后的颁出,至于杨怡,如果能拿到我最喜欢的角色这个奖项我就很开心鸟=_=扯回正题说说贤妃和结局。
贤妃这个角色真的是太精分了,一开始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对金铃处处刁难百般欺辱,但这一切在被金铃打了一巴掌并害死万夫人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办完万夫人的丧事后,她变得温柔善良贤良淑德,简直就是第二个圣母...这是怎么样惊人的转变呐,前后根本就是不同的两个人。
编剧啊编剧,你还可以再假一点么?
结局的话除了三圣母没死以外其他一切我还都比较满意,金铃不死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毕竟宣扬三好精神是这部剧的主旋律,所谓的善最终要战胜恶的么o(>﹏<)o虽然我不觉得金铃是什么大恶人,但她害死布公公和郑太后真的是不应该啊不应该。
但金铃在最后面对皇上和圣母时还不卑不亢,那个气场还是很强大呀=_=我喜欢这样的金铃,就算是败了,但也绝不祈求宽恕和同情。
最搞笑的是,三好的女儿琼花长得跟小三好一模一样XD恐怕日后会是另一个圣母吧。
说了这么多,连去年看的我那么喜欢的一部剧《伊甸之东》都没这个待遇。
宫心啊宫心,虽然你很狗血,但我还是追得很黑皮哇(@^_^@)P.S:很多人纠结于金铃对三好不是真心的,就这一点,我再说几句... 其实金铃一开始是很看重跟三好的感情的,当初她以为自己踢走程颖芳自己可以做掌珍时,刘三好却突然空降夺走了这个位置,那个时候,她还在房间里流着泪对自己说“三好是我的好姐妹,我不可以嫉妒她”,试问一个能说得出这种话的人,又怎么会是背叛朋友的坏人呢?
还有,当初在尚宫局集体跪在太后宫前,而刘三好一声不响地站了起来,只有金铃一句话没问而是坚定地跟着三好离开,这又是怎样一种信任呢?
甚至,当初金铃被罚做苦功时没见刘三好去看她,而三好做被罚时金铃却丝毫不避嫌地前去探望,这对朋友难道是虚伪的感情么?
不可否认金铃后来是变了,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原因,有一个过程的,很多观众都看到了并且都可以理解她。
刘三好确实是对每一个人都没有原则地好,甚至有的时候伤害到了金铃,但明知道会这样,刘三好还是会去做‘但金铃不一样,她是对人不对事,就像她说的,她只对刘三好一个人好。
她确实是做到了。
金铃之所以后来会那样对待三好,刘三好自己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她总是帮着护着贤妃,请问她跟金铃是什么关系,跟贤妃又是什么交情,才认识多久?
有必要这样对人家掏心掏肺的么?
换做任何人是金铃,心里都不会舒服,不可能不产生隔阂吧。
而且,虽然后来刘三好的孩子不是皇上的,但是金铃不知道,试问一个女人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好朋友苟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你觉得这样的人还能称作朋友么?
很多人纠结于金铃帮三好试针是有目的的,不可否认这一点,但是她难道不曾真心祈求过三好的手可以康复么?
就算她有企图,也是建立在不伤害三好的基础上。
这样两全其美,又有什么不好么?
今晚終於看完《宮心計》啦,竟然还说要拍續集,TVB,你放過觀眾吧我簡直懷疑宮心計是拍给幼兒園既小朋友看的人物的極端性格已經使他们成為童話中的王子、公主和惡毒皇后劉三好的角色從開始到最後都是一如的單薄,菩薩心腸的她從一開始就觀音到最後,而且她更是一個不斷受天神輔助的觀音,因為她不斷遇險,就不斷會有人從旁相救,金玲講得没錯,劉三好的運簡直好到極點,所以,劉三好完全可以改名做“劉好運”。
朋友講的一句很不錯,劉三好從開始就沒有人設計害她,那么她就當然做好人啦,如果沒人害自己,有誰會去害別人吖。
姚金玲從好人變壞人,形象當然豐滿過劉三好,雖然楊怡把握得還是稚嫩了點,但不得不承認,姚金玲的命運更加牽動我的心,她沒有劉三好的運,沒有阮司珍同鐘司制愛惜與悉心培養,但是她卻努力學習,但最後都未見四房既真誠贊賞;她不斷受到女史既打壓,而還手后,卻換來阮司珍的鄙視;拯救了尚宮局,卻換來四房的罵聲,但卻無人責備劉三好私瞞救助鄭太妃同光王;同為妃嬪,卻因出身奴婢而備受欺凌。
可以話,姚金玲的遭遇更似平常人,更有人的氣息,因為我們努力付出后都想得到別人既認同;我們亦都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生存宗旨,因為我們都要求生存,因為我們都相信“惡人必須有惡報”的因果循環;我們都會為追求優渥的生活而往上爬,并且相信,靠運不如靠自己。
從這個角度看,姚金玲更受觀眾既關注。
但是,導演卻過分強調姚金玲的“奸”,而竟然完全抹殺曬她作為人類的本性,金玲同三好從小到大都是好朋友,即使最後金玲既妒忌心使她漠視了這份姊妹情,但無論如何,即使只是一絲念頭的掠過,金玲都會存在不忍,但是導演根本就極端地塑造姚金玲,這樣根本就不符合人類的本性,金玲喺人,雖然狼子野心,但她始終不是狼!
光王同高顯揚,臉譜式人物,靠賣臉鄭嘉穎終勝陳豪一籌,今次終於輪到他們兩位做花瓶啦,但陳豪的“如來佛頭”真的令人覺得這個花瓶手工好差,要突出光王與佛家有緣都沒必要這樣來強化因果關係咖,TVB的司設房退步了好多,至於鄭嘉穎,呃...靚花瓶一個,我還是喜歡《與敵同行》的他。
兩位太后,郭子儀之孫女當然擁有貴族的風範,雪心姐唱戲式的表演方法更將郭太后的特性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不失身份,也不流於表面;而“洗腳婢”鄭太后也表現出應有的平易近人,只是角色塑造的問題,鄭太后既形象始終無郭太后咁鮮明突出,受人關注。
雪霞同翠云,repeat 再 repeat的“你唔信我都無辦法咖”“我真喺無啊”的互相猜疑,做朋友做到這樣子真是“做唔做都罷咯”。
米雪與菊英姐都將《溏心》的氣焰收了回來,角色的把握當然恰到好處,無可挑剔,但也無驚喜可言。
至於馬大將軍的形象簡直深入民心啊,惡、奸、毒、狠,集天下惡人特點于一身,而國麟叔的眼神更如禿鷹般犀利,不禁問道,何以此人能這般壞。
國麟叔一直處於TVB既二三線,今次可謂大顯身手,從他身上都可以看出,無線藝員訓練班出來的都不是等閒之輩,于早于遲大放異彩也只是“運”既問題,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好像劉三好這樣好運咖。
至於劇情,極端發展且多有不合常理之處,如宮內人員眾多,為何高顯揚與劉三好經常私會卻無人發現,馬大將軍既神策軍難道都很早就寢?
恨了翠云多年的萬將軍,在聽完素無來往的三好告知當年實情之後竟然不加懷疑就馬上相信,難道他就不會想可能是翠云為了討好他而叫雪霞說大話的嗎?
呢部戲一直鼓吹“出於大長今,勝於大長今”,但是說句實話,追看并非因為好喜歡,而只是因為“吃之無味,棄之可惜”,即使收視可以追“金”趕“大”,但是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相信觀眾早已心中有數,始终,靠运是靠不住咖,你估你TVB弄个刘三好出来,你就好像刘三好那么好運嗎。
很多正角不得观众喜爱的原因,无非是塑造的太过平面,完美无缺,让人觉得可望不可及,产生很大的距离感,从而给人一种虚假做作的感觉。
这几年天涯流行的讨伐圣母现象更是为这样一种德行兼备的角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好这个角色不得喜爱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常年的深宫女人戏轰炸,观众已经熟知这类戏种的套路,无非四个字尔虞我诈。
而三好身处如此险恶的环境里,任凭周边红粉你争我斗,将人性的丑恶彻底摊开演绎,而她自己却仅凭德行独善其身,风尖浪口上还幸运地获得所有角色的一致认可与喜爱;相比之下姚金陵则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处心积虑,不得讨好就罢了,还要屡屡被三好做品德教育,三好招观众厌恶真是不能避免了。
但是喜欢三好的观众,慢慢会浮出水面。
第一,三个这个角色并非完美无瑕,她也有她自己的掣肘——固执,原则性太强,不懂变通。
她一心想要做好事,当好人,但却不分对象不问时机场景,好心做坏事。
譬如她公正善良,为贤妃说话,扭转了贤妃不得宠的局面,但却让自己的好姐妹金陵又陷入不利的局面;她片面地教育金陵存善心,对贤妃宽容,但她却不知道金陵的境况不再是尚宫局那么宽松,容不得她心慈手软。
其次,三好对人太过信任,没有一点提防。
江湖险恶,并不是每个你施恩的对象都愿意与你礼尚往来,对他人总是存有善心是值得提倡的,但人在世上,防人之心不可无,相信三好很快就能在金陵身上吃到苦头。
第二,三好的德行依然会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并不是每个观众,都中意奸角。
人心本向善,尤其在错综复杂的宫斗剧中,闪光的人性则显得尤为可贵。
到现在为止,三好目前所做的好事还不足以打动人心,因为她做的每件好事,她几乎都从中得利,如果在未来的剧情发展中,三好能本着善心牺牲自我,成全他人,这才是真正能让观众折服的美德。
相信只要三好“幸运”的部分少一点,吃的苦多一点,让人更心疼一点,观众的好感度就会得到大幅提升。
TVB塑造的大圣人太多了,其实三好还算不上虚假,我看的TVB剧不算多,但都能数出三个来,流金岁月里捞家的丁善本,金枝欲孽的福雅,早点的还有天地男儿里郑少秋的角色,都是世间罕见的大好人。
但为什么这些角色就能得人心,无非他们命运坎坷,不是被陷害颠沛流离,就是一生孤独隐忍凄惨,感情上也受尽苦楚让人心疼;反观三好,这18集除了死了娘,真是太过幸运,一点苦头都没吃过,两个男主角倾心不说,尚宫局一干老妈子也当成宝贝捧在手心里,德才兼备,还破格做了司珍,如果三好能为做好人吃一点苦头,或者作出重大牺牲,相信观众也会买三好的帐,因为现实世界里,好人就意味着吃亏,为了坚持品性上的高洁,势必要付出响应的代价,否则刘三好就不是做好事存好心说好话,而是演好角有好命走好运了。
佘诗曼的表演曾经在金枝欲孽中大放异彩,我认为她是TVB为数不多懂得用神情,眼神做出精彩表演的女演员。
三好这个角色目前为止,她拿捏地还算不错,大气温婉,清雅出众,就算编剧给三好开了太多作弊器,除了第一集死了娘之外,她在宫里的日子也是顺风顺水,给她表演发挥的空间也太小了。
问题还是在编剧,在剧情走向上,只要后面的剧情,编剧能够把给三好开的外挂关一关,相信三好还是能吸引到女主角应得的人气。
不知道有没有能人异士可以解读金玲的⑧字,从个性上看,她应该是伤官。
有自己的个性,心性高,不服阶级,只看谁对自己好。
并且有仇必报。
女强人。
显然她是不合适古时候的那一套规则的,与之相对,三好则应该是正印人。
慷慨大义,而又不免过于博爱,略迂腐保守。
在现代社会,国内体质内依然推崇三好这种个性。
圆滑大方,心中有大格局,一定是个好下属。
但要做企业女老板,一定是金玲这种个性。
如果个性如金玲,屈于体质下,必是处处碰板,要么妖魔化,要么同质化。
两者,都不是她本人。
金玲其实没得选,在那个处处要求女子,等级森严的年代,她要追求自我尊严,自我成就,如果没有靠山和好运,还不耍手段几乎是不可能。
但是,最后她也无法一人回力。
说到底,还是伤官稚嫩,没有官杀如武则天这般狠和目标明确。
如果说三好追求的是一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安分守己,金玲则是想追求更好的地位名利,如果那个时代不给她的他就要自己争取。
这和我们现在社会的进取心,奋斗心又有何区别?
最后,金玲走入了自己的极端。
其实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事事追求公平,好强而不服传统,对对待自己好的人好,但不理解对方没有偏爱的立场,过于客观以至于失却小我。
我们终究是一个小民,想要爱,想要尊重。
却比不过有人自带的好运和资源。
所谓爱都流向不缺爱的人,金钱都流去钱多的人。
金玲的失败,在我看来,只是操之过急,求胜心切。
在追求的时候,内心又有一个填不满的大窟窿而不能沉着稳定。
她和卧薪尝胆十几年的皇帝不一样的,就是皇帝总有个爱他的母后,甚或能够专心读书以求上进的“理想”。
金玲要求的,本来也许只是最初的尊严,但是最后却发现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伤官激进的个性和普通外界的差别,会被视为激烈的异类),甚至还对她批评(伤官很容易放大这种批评,其实也就是一个敏感的人对于受伤害的ptsd吧)让她觉得处处都是针对自己的人。
于是,逐渐走进了自己的胡同里。
不知道普通人会不会耍狠,但我觉得伤官之人很爱耍狠。
怎么伤害到你就怎么来,你用50刺激他就要用100回击你,哪怕自损也在所不惜。
所以她后面的人设,一方面是伤官心性的犀利伤人不自知,一方面则是过度防御后,只能看到外界冷漠面具的人影,绝望后索性和众人割袍。
最后一集她画眉上妆去见三好,最后仰天大笑说自己赢了。
偏偏印证了她内心觉得自己“输了”,“不认可自己”,为了让自己自洽编造的面具给自己戴上。
最后这个面具被撕碎,她无法自洽,就疯了。
类似于一个人追求的自我,到最后居然别人告诉她一直错了,是三观的崩塌。
她说错的是这个世界,我们从现代看回去这句话是对的。
但她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在那个时代的游戏规则里,她的角色没有任何人认可理解。
被当做一个反派来树立反面例子。
很多人有三好,金玲之争。
但我认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应该是接纳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因为每个人的心性不同,但都应该可以有成为一个更好的自我追求。
哪怕是去到第一位。
而不是一开始就被告诉你是痴心妄想。
其实伤官是很直率,有自我追求的,嫉不公平如仇。
但现代社会却依然和金玲当时一样,你没有本事的新人直来直往,就会被排挤,惩罚。
要按照规矩行事,圆滑得人心和按部就班,再加好运气的“三好”模式,才是如鱼得水,上位的必要。
最后我们可以直接对比,金玲和三好,才华也许所差无几,人际相处和运气才是最大的区别。
金玲通过把握时机,心机处事才能让自己走的高。
但她一直是忤逆自己内心的,就是说她从心里就不认这一套,伤官就是谁都不服。
不合适的东西,早晚会纸包不住火,或者分裂。
三好这种传统体质中成长,走出来的正印,其实行为和心都被洗脑的服服帖帖。
当然是言行一致,内心稳定的。
她是合适那个时代那种观念的。
剧里简直是一种对伤官人的奉劝——如果是心有不甘的少数人,趁早离开那个游戏规则的环境,逃跑到去其他环境。
远离这种南拳体质下,阶级森严的传统环境。
放弃对这个环境的期望,事实是大多数人不会理解你,这个环境也不会放任你。
因为一个制度既然设立,稳定存在,就说明那一套涉及大部分人的利益。
不是每个人都是武则天,所以很难逆天改命。
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这片土壤,是印官人的天下。
期待这部剧很久,因为见到杨怡在TVB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担纲女一号(应该算女一号吧)。
据说杨怡在TVB人缘很好,连没人理睬兼抢她风头的钟嘉欣她都愿意跟她说说笑笑。
不容易啊。
不由得感慨:杨怡在TVB的经历,是不是比姚金玲的发家史还要精彩呢?
其实这部戏没有多精彩,但是由于太爱TVB,所以给个推荐分吧。
无线这次在造型上据说花了重金,确实演员的服装都很漂亮,连宫女都穿的像妃子。
至于什么点翠之类的细节,有人说粗糙,其实电视剧又不是教材,不用那么动真格,只要讲得清故事,视觉效果好不久够了么。
戏中的女人彪戏忒狠了点,简直把小品和戏剧的表现手法都搬上去了,像谁说的:观众坐在最后一排都看得清你的表情啦!
惠英红,关菊英,米雪,吕珊,用唱大戏的腔调和眉眼来诠释人物,夸张的表情和语气,偶尔路过看一眼的人都清楚她们心里在打什么算盘,凭良心说,太拿腔拿调,外露,反而觉得城府得装模作样。
而且很多场合施计得逞都带有很大偶然性,并没有用心设计,因此看不出宫心计的“心计”有多高明。
看宫心计的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醒人时刻记得察言观色,因为不止后宫是一个弱肉强食勾心斗角的地方,整个社会都已经沦落成一个大后宫啦,不会看人脸色怎么混江湖。
我预料刘三好的角色不会太得人心。
像水浒传塑造的人物一样,单薄,像个道德模板,忠就死忠到底,善则善良到头,完美得没有人间气,她做任何事都在人们的预计之内——发生一件事,只要想到如果是圣母她会怎么做,那么毫无悬念三好也就会那么做了。
对于口味越来越刁钻的观众来说,这样单薄的人物已经引不起人们什么兴趣,人们现在比较喜欢有血有肉,真性情的人物,而不是道德教材——何况,这样善良的人物还要让佘诗曼来演,那一张漂亮得太具侵略性的脸蛋演起老好人真的没有很大说服力,尤其她又演过脍炙人口的奸角。
姚金玲很值得期待——说了就冲杨怡去看这部戏的,从现在的轨迹来看,人物性格发展的还算合情合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人物的。
爱憎分明,人对她好她就对人好,人害她她就以牙还牙,该出手时就出手,时时刻刻流露出对富贵的艳羡,又真心实意的关心三好,血肉丰满,有感情,是一个有着瑕疵的又有野心的真实人物。
很多人都可以再她身上窥见自己的影子。
看了剧情提要,说什么三好最后以她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只要行善就会有好报,我觉得tvb像在灌输一种幼稚的价值观。
后宫那种地方,善良的人存活的下来么?
且不说害人,连基本的以牙还牙都不会,怎么保护自己呢?
尤其是现在这样的社会里……可能无线台想给世人一点信心也不定。
金玲是够惨的,喜欢的人只钟情自己的姐妹,连不喜欢的人也钟情三好,她既得不到爱情,连权势都保不住——保不住权势,在宫里以为着失去一切。
而这一切都是三好这个烂好人到处播撒情种造成的。
你可以说她无意,但是随便对那一个男人都好,到处给人希望,又不避嫌,最后说我只把你当普通朋友,这是很不负责很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厉打击。
喜欢金玲,因为她给人安全感,很好很强大,看到她就不担心她会被人欺负,像别的柔弱女子只会可怜兮兮的掉眼泪,看得人爱莫能助,她会保护自己,也会保护她看重的人。
有这样的朋友才好呢。
如果最后她们反目,只怪三好不会经营感情。
三星半吧。
这剧能把故事讲清楚,节奏还不凌乱,已经比现在某些古装剧强多了。
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个剧的人物塑造,甚至让我怀疑,这个剧的播出意义难道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吗?
刘三好的人设在今天看来实在不讨喜,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圣母,属于传统意义上那种千篇一律的“好女人”形象。
虽然她温柔贤惠,但这种女主见多了当真乏味。
要不是她主角光环太大,根本就活不下去。
宫里每个人都喜欢她,一路开挂式的升迁,不论遇到什么危险,两个喜欢他的男人都能冲出来救她,这剧情实在侮辱智商。
我不反对宫斗剧里有善良的女子,可她的善良有时候到了敌友不分的地步。
这种无原则的善良,超出常人能忍受的范围。
她的确三观正是好人,可我觉得我要有这种朋友是挺恐怖一件事。
相比之下,女配姚金玲也并非一无是处 ,她虽然恶毒,但看起来真实多了,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我是因为姚金玲才看的这部剧,看见她那句“打你就打你,还要选日子吗?
”真是太解气了。
联系她的经历,我认为她会黑化一点都不奇怪。
她聪明又有干劲,可到了后来好处几乎都落在三好身上,她却总是被欺凌的那个。
她跟刘三好不一样,刘三好对谁都好,而金玲只对三好一个人好,我想谁都不会喜欢一个中央空调吧。
虽然不赞成她滥杀无辜,但我们普通人上个班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以她的出身想成为人上人必然得踩着尸体。
我觉得相比三好,可能她当女主更合适。
一般宫斗剧看完的感觉是这宫里聪明人真多,而这个剧看完的感觉是这宫里蠢人可真多。
不知道剧里这些角色穿越到《甄嬛传》里能不能活过五集?
“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没什么不对的,只是这个世界上不是你这么对别人,别人也会这么对你。
善良若是没有锋芒,早晚要被这个世界啃的尸骨无存。
典型的梅小青的风格。
有筒子说很像《洛神》,那是没错。
因为《洛神》也是梅小青监制的。
梅小青大部分的剧集都是都市轻喜剧,如《绝世好爸》,但也不少大制作和古装剧。
比如《法证先锋》第一部、还有《洛神》啦这些。
要辨别梅小青监制的剧集十分容易,就是片头。
大凡片头里不断出现演员硬照(宣传照)的,基本就大差不差了。
《洛神》里蔡少芬身后站着陈豪、马浚伟、《法证先锋》里欧阳震华身后站着蒙嘉慧、刘锦玲、陈芷菁、还有这部《宫心计》里,各个演员摆出各式各样的造型拍摄硬照,这些硬照全部被放进了片头和插片中。
梅小青监制剧集的特点还有一个,就是首集节奏出奇地快。
《绝世好爸》、《心花放》等剧集都是首集很好看,因为节奏明快,主要人物悉数登场,而且很快就把观众代入到了剧情之中,故而让人非常想看下一集。
但驾驭古装题材又有不同,因为《宫心计》的故事构架非常庞杂,人物众多,时间跨度也大,第一集要承担开篇的任务,并把主要矛盾和剧情主线铺陈开来,难度颇大。
所以梅小青非常取巧地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在《溏心风暴》里我们也有看到,就是把剧集冲突重点放在一开始,然后再推倒重来,从头讲述。
这种方法有个巨大的毛病,就是从一开始就剧透了故事的走向甚至结局。
但好在是港剧,不是美剧,整个剧集不会拖个四五年,港剧一般比较完整,所以也无伤大雅。
所以我们在第一集一开始就看到了大约在30集后才会出现的内容,陈豪要遭遇弑君之祸、昔日的姐妹已然反目,原来的四宫少了一个…… 这看似结局,但实际上悬念的重点却放在了过程上,比如陈豪如何从庶出之子登上了皇位?
昔日的姐妹又为何会变成针锋相对的王妃?
四司变成了三个,有一个被害死,怎么死的?
……这些都以后再讲,加上对话中不断透露剧情信息,还不停地闪回一些过往片段,当真抓人眼球,吊足观众胃口。
(其实这手法也不新鲜,LOST就用过,不是flash back闪回,而是flash forward闪前)。
有了开头五分钟的闪前,后面的倒叙就显得顺理成章,也比较从容了。
应该说第一集的内容还基本属于背景交代,为后面的剧情做伏笔,但人物的性格变化已有轨迹可寻,悬念设计也还算精巧,给个7分。
里面的人物就不说啥了,还蛮脸谱化的,因为之前看过剧情介绍,做了些功课,所以对这些演员、这些角色都没有太大的新鲜感了。
倒是仅客串一集的田蕊妮让我眼前一亮!!
简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由于是客串,所以各个宣传都没有提到她,但田蕊妮的扮相、角色都十分招人喜爱,演技那真是没得说。
一个娇弱、慈祥、善良而又聪颖坚韧的大家闺秀在她举重若轻的表演之下,显得真实可信,令人同情,有非常好的代入感。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扮相,全身上下银装素裹,一头黑发长发,仅有灰色耳环、朴素头钗做装饰,却把一众浓妆艳抹的宫中艳丽统统给比了下去,气场之强大,无人能及。
这几年港剧的水准一降再降,我本也不指望《宫心计》能好到哪里去,当然重塑04年《金枝欲孽》的辉煌固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消遣,还是不错的。
顺便说下,剧中对扬州的琼花这一细节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琼花看着似乎也对。
这些细节都很考究,故事的背景也是大略真实,但里面的尚宫、四司,是否真有其职,倒不免存疑。
我没怎么研究过唐代宫廷,知道的筒子可以指点一二。
《宫心计》被媒体宣传为中国版的《大长今》,不免令人哂笑。
紧接着看新播的《富贵门》,是巡礼片《金钱诱罪》改的,TVB多年来少见的金装剧集,作为今年的台庆剧隆重推出,据说今年的台庆活动特地为此剧的播出做了延时,改在了十二月,足见TVB对此剧的重视了。
忘记了上次重看竟然就是在三年前,没想到三年这么快又翻煲,可见好剧真是少之又少。
上次给了两颗星,也许是因为三好的圣母人设刻意打低了分数,其实总体还是符合三星的命名——“还行”。
这是一个,女主毫无特色,跟毫无特色的男二谈恋爱,被有魅力有担当的男一痴恋,与只对她一个人好同时心狠手辣的女二反目的故事。
其实现实中,大多数肯定是喜欢善良的人,谁会无缘无故喜欢害人之人呢?
大部分人自己也未曾做过什么大jian大恶之事,可能就因为如此,在影视世界里,看到像金玲这样受到不公待遇,其后为了一个目标执意追求,用尽手段,甚至大开sha戒的桥段反而觉得解气。
金玲有受到不公正待遇吗?
比起三好,当然有。
高显扬和三好私下定情,太后得知都是赞扬真爱的态度。
就算是被一开始盛气凌人的徐妈妈逮到,也会有方式得救,何况以他们的buff,根本不会被逮到。
而金玲作为妃嫔,被马元贽出言侮辱,huangshang的确站在一旁观战。
更别说身为宫婢之时,和小顺闲笑两句,都是杀头大罪一般。
二人待遇形同霄壤。
如果换做是金玲被huangshang痴恋、得尚宫局赏识,她何以需要使用手段?
相反,她可能还会重用三好,帮她上位。
杨怡通过精湛的演绎,让我们看到贡献了无数表情包的金玲悲剧的路。
个人觉得本剧阿佘和郑嘉颖演技毫无可圈之处,郑要么呆脸要么怒目,阿舍略好些,但动辄双目圆睁多多少少还是让人疲劳。
杨怡真不愧为大满贯视后。
同时还有几个地方感到气愤、疑惑。
以常识逻辑去看,宫中等级森严,一个宫婢就算品性再好,地位真的超然于后妃之上?
三好却可以,而且她只要讲道理就可以了,讲那一套三好原则,皇宫里真的会讲这一套?
虽然,看剧不可太较真,反常识反逻辑才是电视剧的常态,但这一简单的设定实在是难以撑起全部的剧情,一气也。
贤妃的转变也令人不解。
设定是说她本心不坏,此前只是刁蛮任性,母亲死后悟了。
可是,动不动就打人,看不起人,只是没想弄死别人,这就叫不坏了?
如果刁蛮任性是她的设定,那她对三好也应该刁蛮啊,为什么只对三好刮目相看,其他人就是jian婢?
前期动辄叫嚷搬出自己的后台,后期就成了脾气好的下凡仙女。
看起来很像是一个受nue狂的作为啊,挨两巴掌就给打老实了?
一惑也。
主角光环则无需多言了,三好做什么说什么都无人发现,天天能和情郎私会,别人干点啥都要被撞见,敢情他俩会隐身术。
相比三好,我倒觉得阮翠云更有魅力,进退得当,为人正直,能够忍让,但该出手的时候,也绝不犹疑,的确可以叫做十好。
钟雪霞知错能改,敢做敢当,一副我谁都不怕的架势,也叫人称赞。
阮、钟二人名字相呼应,行事大不同,但都各具热忱不服输的心,一天到晚小情侣搬吵闹,可能是全剧除了金玲最大的看点。
当然,还有情深义重的huangshang,眼线豪。
(也不懂是为啥就weijin词 所以带🩸的意味的字都拼音了)
对正在播出的宫心计,各种各样的评论都有,但是最让我无语的却是下面几点:1.可怜的菜尚宫:机关算尽就是为了能出宫,好好的回乡养老,可惜在最后关头被人戳了一刀,功亏一篑。
以前的事情东窗事发之后钟姐和阮姐都拼了命的阻止她出宫,这之后证实菜尚宫得了不治之症,其实这个时候在宫中渡过余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至少也有吃有喝,虽然犯了错,但应该还可以请太医开药,续几天的命;然而当钟和阮知道菜得了绝症之后反而心生同情,托三好像太后表示不再追究旧事,希望太后准许菜出宫,然而没收了所有财产,就有了菜尚宫很凄惨的离开宫门的那一幕,这时的菜尚宫没钱也没随从,一路上千山万水的,盘缠估计也不够,她一个老人,记得有70岁了吧,一路也没人照顾,估计应该会死在路上,就算安然回乡,那里既没亲人,她自己也没什么房产,估计没病死就先饿死了。
菜菜离开宫门的时候应该是恨死替她说情的人了吧。
2,钟司制和布公公:这部戏里我最喜欢布公公了,钟和布的这一对我也相当的看好,但是一个太监和宫婢竟然可以如此大胆的公开谈恋爱,这和阮思珍万将军,以及最开始的金铃和小顺(摸手被骂的那回)这两对实在是太鲜明的对比,为什么这两对就见不得光呢?
3.金铃和马元贽:因为杨怡的关系原本是喜欢金铃的,但布公公被杀之后我就彻底对金铃死心了,杨怡这次的角色是完全没有一丝闪光点的小肚鸡肠的坏人,别人只要得罪了她她就一定要把那个整到死得性格,而且是立刻下手,但是惟独对一个人例外,就是对马元贽,马元贽之前没少刁难她,按理说在金铃的复仇排行榜里马元贽应该是第一位,但最后她却和马联手对付所有人,从这一点就看出金铃这个人完全没有一点远见和智慧,耍的都是些小聪明,功力比起《洛神》里的郭嬛还要差好大一截,就是些哭哭闹闹的小手段,这样一个女人就把大家耍得团团转,实在是让人无语。
4.万宝贤是多重人格:有很多人都这样觉得,人物性格转变太大,没有一点过度期,让去多观众无法接受,整部戏里好像为了衬托金铃的坏所有的人都是大好人,万MM救兔子那里是最无语的。
宫心计剧情里还有很多类似于BUG的东东,三好几乎没尽到任何朋友的义务,对金铃尤为苛刻,反到对别人就宽容友爱,等等等等……看到现在除了演员的服饰很华丽之外,内容感觉都是些小打小闹,没有惊心动魄的东西在里面,真实感也很欠缺,还好是一集一集放的,不然我会跳过中间直接看结局的。
我很严肃的自娱自乐中。。
第一集:算是倒叙么?
小凤仙那个开头颇为凄凉,浑浊的眼中满是烟尘。
宫心计直接以高潮戏登场,摆足了噱头,讨巧的很。
快速的剪接叙事很无厘头,宫廷政变还没铺陈够镜头就直接给到了后宫的水深火热。
三好与金铃的对峙完全看不出输赢,气势没一个占优,唯一看出来的就是刘大妹子的行头应该比姚姐姐CHEAP。
TA的奸妃表现很有当年ADA咬牙切齿扮坏时代的风采,严词厉色一番,巴不得别人说“好西宫娘娘哦”;SHEH无时无刻紧皱的眉则暗示:高大全的角色其实相当艰难。
听原声却忍不住在心头用国语配对,邢金沙和晏晓陶的音色代替俩人,或许会更符合角色些。
苏柏丽?
你指望她能表现出圣母的伟大?
以亘古不变的星空为坐标,故事开始穿越回幼齿时代。
杜太清淡的脸,些许慵懒的发型,怎么看都不似犯妇,这身素色纱裙应该直接披了去喝下午茶的。
好吧,你一定要演苦情戏也没关系,总比那些浓妆的妖怪强。
小三和小玲承载了第一集绝大部分的情绪爆点,很可惜,效果差强人意。
会演戏的小孩果然跟会演戏的女人一样稀罕,赵成恩琼瑶般丰富细腻的技巧咱就不企及了,重新来个程珈莹就得。
风车这首歌,有点推动故事发展的意思,每个感情波动,总会适时的唱出或者奏响。
杜太哄孩子睡觉时轻轻哼唱真叫我欢喜,SALLY的范儿,风吹大地的生机。
SHEH的正式版就逊色了,B段的低音又不够力,歌曲为了迁就她故意降的KEY直接使自己沦为平庸。
点灯会上的安排真是心思叵测,SHEH被安排在关菊英后头唱,分明让我联想到郁可唯和曾哥哥。
话说回来,鸡仔声和娃娃音的差别,也不算很大的样子。
皇宫的女人都十分特立独行。
且不说其它,就发型而论,飞碟型,香蕉型,伪大便型,常人实在无法接受。
那些高贵飘逸典雅的云鬓,都被丢到姥姥家了。
一坨鸡毛组成的凤凰朝日,引发的除了血案,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几乎成了后来剧集中心的论调。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杜太临终前的嘱托很不和谐。
我实在想不明白,见过挂满枝头的缟素,又以命为代价还能堂堂正正说出这番话来。
后宫的水不深,江湖而已。
母亲的遗愿大概是让小三用这样伟岸的背影屹立后宫,恩,逆天而行,实在太热血太长今了。
梅大姐,你也经常看少年漫画吧?
第二集:小三小玲你们上哪整的容?
这集跳过,看的片花。
小王子的天空本不该是阴霾的颜色,女孩与花才是他应有的快乐。
可惜一旦和宫廷倾轧交锋,莫说真性情,就连孤独也要一人承受。
小三在小王子最苦时递给他一颗糖,如同小王子在小三最痛时还了她一个愿。
他们相互记住对方。
一来一回的,种下情分。
太平日子最易过,一转眼便十年。
皇权不易位,后宫不换人,势均力敌的阮钟斗也斗得乏了。
战场逐渐下放到新一代。
不用担心,有终于养成的三圣母在,尚宫房还怕搞不出是非?
-(分割线,不能再分集写了) 以年代史分,唐朝该掰作两半,宫心计前和宫心计后。
混乱的后唐灭绝了丰神俊逸的名士,亦剑亦诗的豪迈,连天朝上国的强盛也保不住,只剩个战斗的本能。
试问赏赐大臣的金银各二十两有多寒碜?
都不够买颗夜明珠的。
难怪藩国不愿来正经朝拜。
马元贽的出现把内侍的威水史提前了几百年。
手握军权,享受大将军封号,逼宫,弑君,谋逆,他做尽了所有。
这是位集狡诈,狠毒,霸道,狂热于一身的绝代阉人,又是具备反传统,摇滚精神的猛男。
对阵终生充当斗鸡角色的太后时则有片刻失准,在冷宫中太后怒斥其觊觎大宝名不正言不顺时露出几秒钟的色厉内荏。
他竟在乎身体的残缺么?
我多希望他即刻一个狞笑,凶恶地说:“既然你死到临头,我也不怕告诉你,其实我当初并没有阉干净。
哈哈哈哈。。
”然后是太后模仿林黛用手捂住因震惊撑开的嘴,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完了,要是篡改剧情,主角还有的混?
话兜回来,谢雪心的表演让人击节,最后被掌掴时的眼神尤其赞。
惊怒,醒觉,嘲讽,复杂得恰如其分。
李丽丽的挤眉咧嘴为她的死亡作了另一个注解。
徐妈妈同以往的师奶一样的刻薄,刁钻,李丽丽一样的演,一样的乞人憎。
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原本性子里的烈也在三姑六婆的流水生产中沉没了。
文臣布景板,一眼瞥见黎彼得。
来不及唏嘘他就开始热衷养老。
与【MONICA】,【秋叶缘】CD上刻入的名字是同一人呀,力还未竭却要对时代认输。
每天必备的吵闹维持着尚宫局的存在感。
内容多是不痛不痒,直白得了无生趣,明明自诩博览群书,偏偏说话一点也没体现汉语的婉转曲折之美。
不迂回,不凉薄,喜欢【家好月圆】冲锋枪式开火的观众大概才会捧场。
貌似腹黑的人总是令人失望,早早出局。
胡素恩暴露得最快,不得以用发钗结果了自己;谭艳裳愚钝到连自己姨妈都看不过眼的地步,被评为“成不了大事”,苟延残喘而已。
于是任由钟雪霞大战阮翠云。
阮翠云和钟雪霞的故事加入了新桥段。
先说阮,抛开大路货的情人“从此相见不相识”不谈,只失散儿子是太监这点就够惨绝人寰了,玉面公公版刘谦和深宫怨妇的恩仇也够有噱头;钟这边不遑多让,史无前例地和一个公公忠贞不渝地相濡以沫。
且不说其它,光布钟间的攻受转换已十分引人遐思。
太激了,我都忍不住想看剧透。
讨厌高显扬救世主般出场,唇红齿白的嫣然一笑被有心人把玩比被怀春少女崇拜好。
怀疑皇帝一直留他在身边的动机,努力这么久,付出这么多,怎么还是四品御前侍卫?
不忿高显扬要求皇帝成全他与三圣母时,皇帝表现的友好大度,又不是尧舜,有必要割爱割得如此毫无烟火气么?
质问一句,高显扬,你这颗坚忍不足的心,拥得住三圣母Z罩杯的胸怀?
我以柯南他十八代祖宗的名义发誓:真相只有一个,皇上你是双性恋,别不承认了。
关于三圣母与姚金铃的XXOO,将于下次矫柔造作穷摇篇再叙。
看了五集。放弃。小女人的勾心斗角戏……权谋之术远不及金枝欲孽十分之一 下一部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189694/
这个剧情真的是不能深究,全靠这些演员的演技撑起来了看点。刘三好和姚金玲的人设过于两极分化了,但她们两的飙戏真好看,一个声泪俱下咆哮一个无声大珠小珠的特别拉动情绪。皇帝李怡高尚君子德行上品简直完美无缺。配角里面特别喜欢郭太后,气场太强了,举手投足之间就是压倒人的高贵感,她的国语配音特别加分,可惜退场感觉有些草草了事。
浪费演员
佘詩曼&amp;陳豪 果斷差評不解釋 = =
一般
TVB没人了= = 缺演员缺编剧还混啥啊
女主光环太亮,怎么都喜欢她
被预告片给骗了!!预告片明显比正剧好看多了~~~
没什么心机啊~ 超级不喜欢三好!
扮相挺华丽,剧情有点弱智狗血,不过居然还是挑着看下去了···
人要诚实对待自己,我真不忍心说自己看过这部片子。
还好 高显扬没事~~~
女主是圣母的,剧情是狗血的,但看起来是爽的
刘三好应该改名叫“刘好命”,姚金玲应该改名叫“姚倒霉”。三好这个角色并不让人觉得喜欢,金玲若不是后来莫名其妙变成了“全职杀手”,也不让人觉得可恨。这部剧唯一的看点是那些阴谋诡计的桥段,以及米雪和关菊英那两张利嘴。
真的斗得好厉害啊,虽然没啥深意,一集不差看完了。这算浪费时间吗?
比金枝欲孽差远了,一堆大浓妆,人物性格也过于简单。
些个小宫女可真是够闲的~
很难再续金枝欲孽的辉煌了啊
智障到不行的剧情,再加上恶心透顶的化妆
好假好做作